三次采油
三次采油方法进展
三次采油方法进展一、三次采油简介通常把利用油层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一次采油;向油层注入水、气,给油层补充能量开采石油称为二次采油;而用化学的物质来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开采出更多的石油,称为三次采油。
又称提高采收率(EOR)方法。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注表面活性剂;注聚合物稠化水;注碱水驱;注CO2驱;注碱加聚合物驱;注惰性气体驱;注烃类混相驱;火烧油层;注蒸汽驱等。
用微生物方法提高采收率也可归属三次采油,也有人称之为四次采油。
二、三次采油的内容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
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CO2 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
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1 化学驱自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20 多年内,化学驱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
中国的化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聚合物驱技术于1996 年形成工业化应用。
“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
目前,已开展“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泡沫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化学驱油目前存在着 3 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首先,从改善油水的流度比出发,除使原油降黏外,相应的办法是提高驱油剂的黏度,降低其流度,应用此原理开发了聚合物溶液、泡沫液等驱油法。
其次,从改善驱油剂的洗涤能力以及岩石的不利润湿性出发,开发了活性水驱油法。
再其次,就是介于前两种之间的化学驱油法,称为碱性水驱,利用碱性水与原油组分就地形成活性水剂而改善润湿性或就地使原油乳化。
三次采油的技术原理
三次采油技术原理一、三次采油概况和基本原理石油是一种非再生的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
由于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而带来独特开采方式。
石油开采分为三个阶段。
一次采油是依靠地层能量进行自喷开采,约占蕴藏量15~20%。
在天然能量枯竭以后用人工注水或注气,增补油藏能量使原油得到连续开采,称之二次采油,其采收率为15-20%。
当二次采油开展几十年后,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块被圈捕在油藏砂岩孔隙中,此时采出液中含水80~90%,有的甚至高达98%,这时开采已没有经济效益。
为此约有储量60~70%的原油,只能依靠其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开采。
这样的开采称之三次采油,国外亦称EOR(Enhanced Oil Recovery)技术。
据我国对十三个主要油田的82个注水开发区,进行系统的筛选和科学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三次采油方法能提高采收率12.4%,增加的可采储量相当全国目前剩余储量的56%[1]。
当然是说,若把这种潜力都挖掘出来,我国的可采储量可以增加一半以上,为此发展三次采油是必经之路。
通常提高采收率有三类。
第一类为热力法,如火烧地层,注入过热蒸气;第二类为混相驱,即注入CO2气到原油中进行开采;第三类为化学驱,如碱水驱、微乳液驱和三元复合驱等。
这次重点是介绍化学驱。
1.注水开采后,原油为何大量留在地层。
(1)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
例如在庆油田葡萄花油层属于正韵律沉积,下粗上细。
下部的渗透率高于上部,在注水驱时往往沿着油层下部推进,而上部油层则继续留下大量未被驱扫的原油。
这说明水不能被波及到低渗透油层。
由于油藏岩石非均质性,阻止水的波及系数的提高。
(2)油层岩石的润湿性岩石为水润性,注水能把岩石表面的原油冲刷下来。
反之,岩石为油润性,注水只能冲刷一部分原油。
这种驱出原油的量,称之洗油效率。
洗液效率=(注水波及到油区所采出的油容积)/(整个波及油区储量油的容积)(3)毛细管的液阻效应当驱动原油在毛细孔中运移到达喉道时,原油块要发生变形,产生附加压力,用Laplace方程计算。
三次采油理论简介
艺、地面工程等三次采油系列配套技术
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的研究与实践起源于大
庆油田开发初期。1965年大庆油田在勘探开发研
究院成立了提高采收率实验室,近四十年来先后
研究了:
活性水驱 二氧化碳驱 三元复合驱 热采 水/天然气交替注入 聚合物驱 泡沫复合驱 微生物采油
等多项三次采油技术
开展了11种方法27次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
6、采收率 采出原油的储量与总地质储量之比,其数值等于波及效率和驱 油效率之积。 7、流度 一种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能力的量度,在数值上等于流体的有效 渗透率除以粘度。 8、流度比 驱油时驱动液流度与被驱动液流度的比值 9、毛管数 又称毛管准数,或临界驱替比。是表示被驱替相(例如油)所受到 的粘滞力与毛细管力之比的一个无量纲数。它反映了多孔介质两相驱 替过程中不同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10、界面张力 沿着不相溶的两相(液-固、液-液、液-气)间界面垂直作用在单 位长度液体表面上的表面收缩力。
0.76 0.39 0.56 >1.2 >1.2 0.9 0.48 0.54
50
4.7 2.4
100 0
50
8.3
100 0
50
19.1
100
葡I1 5.8
84.7 2 7.0 8.0 3 2.4 8.4 25.4
57.0 3.5
16.4
60.9
4 0.8 4 0.4
时间98.6.5 (调剖前)
时间98.6.5 (调剖后)
可达到100%。注水开发
后期,毛管数一般在 10-6-10-7 这个范围内。
界面张力 毛管数
一、聚合物驱机理
Nc=μ wV/σ
式中:Nc-毛管数;μ w-驱动流体的粘度;V-驱动速 度;σ -界面张力。 从毛管数的定义可知,要增大毛管数,有如下途径: (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可使
三次采油和聚合物驱相关知识
目 录
• 三次采油概述 • 聚合物驱技术 • 三次采油技术比较 • 聚合物驱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三次采油与环境保护
01 三次采油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三次采油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 生物方法,通过改变油藏的能量 状态,提高油田采收率的过程。
分类
根据使用的技术手段,三次采油 可分为热采、气驱、化学驱、微 生物采油等。
热力采油
通过加热油藏,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其流动性,利用温度差驱动原油流向生产 井。
不同三次采油技术的优缺点
蒸汽驱
优点是技术成熟、成本较低、 驱替效率较高;缺点是蒸汽易 挥发、热损失大、对地层热稳
定性要求高。
化学驱
优点是提高流度比效果显著、 适用范围广;缺点是化学剂成 本高、对地层和环境可能产生 影响。
绿色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发新型环保化学
剂
研发低毒、低污染的化学剂,替 代传统的高毒性化学剂,减少对 环境的危害。
提高采收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采油工艺, 提高三次采油的采收率,降低采 油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循环经济与资源化
利用
将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 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和可 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技术原理
热采
利用热能提高油藏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 加流动性,便于开采。
气驱
将气体注入油藏,通过气体的膨胀和压缩作 用,将原油驱向生产井。
化学驱
利用化学剂改变原油的流变性,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
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提高原油的 采收率。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三次采油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 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
三次采油完整
三次采油方法、应用条件及文件综述石油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开采难度会逐步加大,因此提高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次采油技术是中国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稳定老油田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三次采油的简介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主要是依靠油层原始能量进行自喷开采,一般采收率仅为5%一10%,我们称之为一次采油(POR)。
这是油田开发早期较低的技术水平,一次采油使90%左右的探明石油储量被留在地下。
随着渗流理论的发展,达西定律被应用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表明油井产量与压力梯度成正比关系。
这使人们认识到一次采油造成原油采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油层能量衰竭,从而提出了以人工注水(气)的方法,来增补油层能量,保持油层压力开发油田的二次采油方法(SOR)。
这是当今世界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使油田采收率提高到30%~40%,是一次油田开发技术上的飞跃,但二次采油后仍有60%一70%剩余残留在地下采不出来¨I2 J。
国内外石油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认识到制约二次原油采收率提高的因素,进而提出了新的三次采油方法(EOR)。
三次采油指油藏经过一次采油(依靠油层原始能量)、二次采油(通过注水补充能量)后,采取物理一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和改变气一液、液一液、液一固相问界面作用,扩大注入水的波及范围以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2.三次采油的分类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混相法、热力法和微生物法等。
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化学法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碱(Alkaline)驱、聚合物(Polymer)驱、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驱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碱一聚合物复合驱(AP驱)、碱一表面活性剂一聚合物复合驱(ASP驱)或表面活性剂一碱一聚合物复合驱(SAP驱)。
三次采油
2.2
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
8% TEXE 41%
热采 气驱 化学驱
51%
2006年美国油气杂志统计: 全球三次采油产量为293万桶,占油气总量的3% 主体工艺是热采和气驱
TEXT
TEXT 化学驱占8%的分额,主要贡献来自中国
3
中国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
化学驱向复合驱、高温高盐油藏方向发展,同时加快聚 合物驱后化学驱技术攻关 TEXE 攻关和配套蒸汽驱技术。理论研究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 泄油技术 积极开展CO2及N2混相/非混相驱技术攻关和先导试验
4
4 复合驱就是利用廉价的碱与原油中的活性物质反应,形成 天然表面活性剂,并使之与加入的少量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既可以提高驱油效率,又可扩大波及体 积。因此,它能比聚合物驱更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又比活 性驱降低成本,是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高效驱油技术。
2.1.2
气驱
20世纪70年代,注烃类气驱主要在加拿大获成功应用,到80年代, CO2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氮气或烟道气技术应用 较少。
2
2活性水驱是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表面活性剂具 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同时,活性水能够改善孔隙、 喉道的润湿能力,具有较好的洗油能力,因此可应用活性水 作为驱油的工作剂。
3
3 碱性水驱是在水中加入强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配制而成的 。氢氧化钠与原油中的有机酸(例如环烷酸、沥青酸)作用,便 可以就地生成表面活性剂。由此可见,碱性水驱实质上是一种 在油层内合成活性剂的驱油方法。
2.1
三次采油技术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
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 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 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 泡沫驱等
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随着采油过程的深入,开采难度逐渐增大, 需要采用更高级的技术和设备,导致技术成 本不断攀升。
注入剂损害地层
环保问题
在注入过程中,部分注入剂可能会损害地层 ,影响采油效果。
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 施。
解决方案一:提高注入剖面
1 2 3
采用多段塞注入剖面调整技术
方法来降低成本。
05
三次采油技术的前景展望
提高采收率的前景展望
01
技术发展
02
矿场实践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如化学驱、热力驱、微生物驱等技 术的进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采收 率。
已经在一些油田中成功应用了三次采 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为 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03
其他三次采油技术
化学驱油技术
化学驱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中注入化学剂,改变原油的化学 性质,降低其粘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中注入特定的微生物,分解原 油中的大分子物质,降低其粘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03
三次采油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注入剖面不均匀
技术成本高
在三次采油过程中,由于地层条件的复杂性 ,常常会出现注入剖面不均匀的问题,导致 部分油层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注入剂
通过研究新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降低注入剂的成本,同时提高 其在地层中的扩散性和流动性。
引入新型采油技术
例如微生物采油、CO2驱油等,这些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 优势,可以有效降低采油成本。
优化生产工艺
通过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减少维护成本, 实现采油过程的降本增效。
三次采油技术概述
易混相,效果好,但受CO2资源限制。
较易混相,效果好,但受成本资源限制。
不易混相,效果较好,但受地域限制。
难以混相,油藏要求条件高,效果较好,资源丰富,
无污染,无腐蚀,易于推广。
按气源分类
11
气驱
1、CO2驱
基本概念 CO2驱是把CO2注入油层提高采收率的技术,CO2既能油藏提高采收率又能实 现碳埋存和保护环境。 基本机理 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粘度、改变原油密度、对岩石起酸化作用、压力下 降造成溶解气驱。
微生物采油
3
化学驱油
化学驱就是通过向油藏注入水中加入一定的化学剂, 以改变驱替流体的性质及驱替流体与原油之间的界面性质 ,如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等,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驱
油方法。
化学驱
聚合物驱
表面活性剂驱
碱驱
三元复合驱
4
化学驱油
1、聚合物驱
聚合物水溶液 增加水相粘度 降低水相渗透率 改善流度比 提高波及系数
氮气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应用:
(1)重力稳定驱替; (2)开采凝析气田;
(3)用来驱替CO2、富气或其它溶剂段塞。
用烟道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介于二氧化碳和氮气之间。由于含有 CO2,因此它具有与CO2类似的改变油流特性的机理,此外,还具有氮气驱 油的优点。烟道气用于重质油藏,其采收率高于注氮气。
14
合后注入地层,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的一种化学驱技术。
三元复合驱中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有协同效应,不仅可以 增大驱替液的粘度提高波及体积,而且还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 油效率,进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优缺点 (1)优点:①三元复合驱试剂中碱比较廉价,成本低;②具有很 强的驱油能力; ③能够改善油层的吸水界面;④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吸 附量。 (2)缺点:①容易腐蚀设备及其结构;②容易造成粘度损失和乳 化作用;③对于采出液处理方面存在缺陷,容易造成管道腐蚀,尤其是 强碱。
三次采油
图6-3-1 我国主要稠油油田的原油粘---温 曲线
热力采油
当然,热力采油还有补充地层能量以形成 驱动、裂解重组分以降低密度与粘度等有 利于采油的因素 粘度在150mPa·s以上的原油。(150--
10000mPa·s为普通稠油下限,10000-50000mPa·s为特稠油,50000mPa·s以上为 超稠油)
热力采油
3.热采方法 (1)热力采油种类 热力采油的主流方法是注蒸汽,世界上95%以上
的稠油都是采用注蒸汽的方法进行开采的。也有 火烧油层方法,该方法提出很早,国内外都进行 过一些现场试验,但因效果差、问题多,至今还 未进入工业应用阶段。国内外也都有注热水开采 中质原油(大体相当于普通稠油的下限)和高凝油 的试验和工业生产区,但一是规模都比较小,二 是工艺接近常规注水、比较简单;一般都不列入 热力采油范围。
概述
根据三次采油特点,可总结为化学驱、混相驱和 热力采油三种基本类型。简略介绍如下。
二、化学驱
化学驱是一大类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总称。它是在 注入水中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以改善注入水的某 些性质和洗油能力,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由于化学驱添加了各种化学剂从而改变了注入水 的某些性质,因此也常称为改型水驱。
热力采油
1.热采机理 原油粘度对温度的变化一般都比较敏感,原油
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粘温曲线。稀油由于粘 度不高,其流动性也好,因而粘度不是开采中的 主要矛盾因而无须研究其粘温特性。但稠油粘度 很高,在地层中很难流动或根本不能流动,因而 其粘度就成为开发中的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图 6-3-1是我国主要稠油油田的稠油粘温曲线。从图 中可以看出,其温度每上升10℃,原油粘度就会 下降一半左右(比如:在30℃时粘度在 20000mpa·s左右的稠油,当温度升高到90℃时, 其粘度已降到200mPa·s以下,这就可以通过抽油 予以有效地采出)。热力采油就是利用稠油的这一 粘温特性进行开采的。
三次采油技术
使原油膨胀、降低原油粘度、改变原油密度、对岩石起酸化作用、压力下 降造成溶解气驱。
12
气驱
2、液化石油气驱
特点:混淆效率比较高 只需要一次接触
原理 1、低界面张力机理:混相即不存 在界面,界面张力为0,毛管数最 大,因此有很高的吸油效率。 2、降低原油粘度机理:与油混相 后可降低油的粘度,提高油的流度 ,改善驱油介质与油的流度比,有 利于提高波及系数。。
改善流度比 提高波及系数
采出井
注入井
排驱前缘不稳定, 波及系数低
排驱前缘平缓稳定, 波及系数高
5
化学驱油
适应条件
原油:稀油,密度<0.968,粘度<150mPa·S; 水质:矿化度<40000mg/L,钙镁离子含量<500mg/L, 最好不含三价的金属 离子; 油藏:温度<93℃(最好<70 ℃),深度<2740m,油田整装,油层较厚,油水井 对应关系较好,尚有增产潜力的油藏。
油水界面张力,形成乳状液和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 率。 使用条件
碱驱油层的原油有足够高的酸值,当原油的酸值小于0.2mg·g·l 时,油层就不宜进行碱驱,原油中的石油酸与碱的反应产物为表面活性 剂。 使用药剂
氢氧化钠、硅酸钠、碳酸钠、原硅酸钠
8
化学驱油
4、三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指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按照一定比例混 合后注入地层,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的一种化学驱技术。
易混相,效果好,但受CO2资源限制。
气
液化石油气驱 较易混相,效果好,但受成本资源限制。
驱 烟道气驱 不易混相,效果较好,但受地域限制。
N2驱
难以混相,油藏要求条件高,效果较好,资源丰富, 无污染,无腐蚀,易于推广。
《三次采油技术》课件
三次采油技术的演化历 程
三次采油技术从上世纪七十 年代起开始应用,经过不断 改进和优化,逐渐形成了现 代化的采油技术。
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
水驱类
利用注水压力及水的推力,改变 油水相对速度和物性分布,提高 原油采集率。
蒸汽驱类
以高温高压蒸汽作为驱动剂,通 过改变油层物性分布,增加采集 原油的有效面积和渗透率,降低 原油黏度。
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
陆相油藏
三次采油技术广泛应用于陆相 油藏,如非常规天然气开发、 页岩油开发等。
海洋油气开发
在海洋油气勘探方面,三次采 油技术也有广泛应用,如海底 注水、海底压裂等。
地下储气库
在地下储气库的开发方面,三 次采油技术也是关键之一,能 够提高储气库存储效率和安全 性。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聚合物驱类
通过注入高分子物质,提高油和 水的相对渗透能力,改善水体性 质,增加油层驱动力。
三次采油技术的优点
1 提高采收率
三次采油技术可以综合应用不同的油藏开发方法,从而有效提高采收率。
2 降低采油成本
采用三次采油技术,能够降低采油成本,提高采油效益。
3 兼顾经济和环保效益
采用三次采油技术,不仅能满足经济需求,还能兼顾环保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化学辅助驱油
采用化学辅助驱油技术,将聚合 物注入油藏,提高采集率。
准噶尔盆地
在蒸汽驱油的基础上,结合“顺 流蒸汽驱”技术,增加采取效率。
三次采油技术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提高产量 降低成本 环保减排
增加油田储量的采集比例,提高石油产量 调整采油方式,提高采油效率、降低成本 减少不必要的采油操作,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
数字化技术应用
三次采油技术将数字技术与采油实践相
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探析
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探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的开采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延长油田的产能,人们逐渐采用了三次采油技术。
本文将探讨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三次采油技术是指在初次采油(即常规采油)和二次采油(即水驱、气驱等采油方式)之后,对油藏施加外部能量来提高原油产量并改善采油环境的一种采油方法。
三次采油技术主要包括热采、化学驱和微生物驱。
热采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三次采油技术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注入高温物质,如热水或蒸汽,来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热采技术可以分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热润滑减阻等形式。
蒸汽吞吐是通过注入蒸汽热解油砂中的油来提高原油产量。
蒸汽驱是将蒸汽注入油藏中,使油液蒸发并流动到井口。
热润滑减阻则通过注入蒸汽或热水来降低原油的粘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热采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原油产量,但也存在能源消耗大、操作复杂等问题。
化学驱技术是通过注入化学剂改善原油流动性和驱替效果的一种采油方法。
化学驱主要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等形式。
聚合物驱主要是通过在注入水中加入聚合物,使水增稠,并提高化学剂的驱替效果。
表面活性剂驱则是通过注入表面活性剂改善油水分离性质,以提高原油产量。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则是将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驱替效果。
化学驱技术具有驱替效果好、能源消耗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化学剂回收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
微生物驱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改善原油流动性和降低粘度的一种采油方法。
微生物驱主要是通过注入含有活性微生物的水溶液,使微生物在油藏中生长繁殖,并降解原油中的高分子物质,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微生物驱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微生物生长难控制、抗药性微生物的产生等问题。
目前,石油开采三次采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60%的油田采用了三次采油技术。
在国际上,热采技术和化学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加拿大的油砂开发中,热采技术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次采油开采的原油减征资源税的题目
三次采油是指在初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之后进行的第三次油田开采。
这是一种对油田资源进行开发的关键环节,其开采效率直接影响着石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促进三次采油的开发,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对三次采油的原油减征资源税,以降低企业的税负,刺激其积极开展三次采油工作。
一、三次采油的重要性三次采油是指在初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之后进行的第三次油田开采。
传统的初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只能开采出部分可采储油,而剩余的石油资源仍然储存在油田中。
而三次采油则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将原油从储层中注入提高压力,从而推动石油向井口移动,提高采收率。
三次采油能够全面开采原油储量,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对于我国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次采油的困难和挑战三次采油虽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开发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三次采油需要注入一定的水、气等强化采油剂,这增加了开采的技术难度和成本。
三次采油对于油田的地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渗流条件和良好的地质构造,同时在三次采油中也有较大的注水量和产水量,这对地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三次采油的技术难度和地质条件限制,一些油田在进行三次采油时可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三、减征资源税政策的意义为了解决三次采油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对三次采油的原油减征资源税。
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石油企业和油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减征资源税能够减轻企业在三次采油过程中的税负,降低其生产成本,刺激企业积极开展三次采油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该政策还能够促进我国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保障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减征资源税政策的具体措施为了贯彻落实减征资源税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对于已经开展三次采油并取得一定效益的油田,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其继续开展三次采油工作。
对于新开展三次采油的油田,在一定的时期内减征一定比例的资源税,从而为其在开采初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探讨石油开采中的三次采油技术
探讨石油开采中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人们对石油资源的不断勘探与开发,不仅使得有限资源越来越少,同时还增加了石油开采的难度。
原油开采中,通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之后,地层中还剩余大约左右的原油未被开采,因而需要进行三次采油来对这部分原油进行再次开采。
本文主要介绍了采油过程中的三次采油技术,通过简要介绍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基本机理,如化学驱替、热力驱替、注气驱替、微生物驱替等。
一、采油方式以及人工注入介质的不同,其采油方式可分为一次、二次、三次及四次采油。
仅仅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原油的一次采油,最终采收率仅为10%?20%;通过向油层中注水或注气(汽),不断补充地层岩石和流体弹性能量的二次采油,最终采收率也仅为30%?40%;通过注入流体或热量,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之间的性能,用这种物理、化学方法来驱替油层中剩余油的三次采油,最终采收率可为50%?60%;利用生物和化学的方法对油层中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实施精细开采,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四次采油,最终采收率预期可达70%。
二、三次采油原始驱油技术的机理对于已经进行两次采油后剩余的稀油油藏,需要进行三次采油,目前,在原油的三次开采中最早且运用较多的方法就是化学驱。
化学驱又具体分为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单纯碱水驱以及复合驱四种类型。
表面活性剂驱,其主要是通过降低原油的油水界面的张力,这样增加了剩余原油的流动性聚合物驱,该技术是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加入到注入油井的水中,这样可以增加水的粘性度,从而达到改善流度比的目的,如注入的体积或范围较广则更有利于提升采油率。
由于原油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油层,因而可注入NaOH等碱性的水溶液,进而形成表面活性剂单纯碱水驱,该方法主要是依靠降低原油油水界面的张力,并使其产生润湿性翻转、乳化捕集、乳化夹带、自发聚并和乳化以及硬膜溶解等机理,以此来开采剩余原油复合驱,即在表面活性剂或者碱水溶液中注入高分子聚合物,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碱水溶液的粘性度,改善流度比,使得原油与碱液能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从而达到提升驱油效率的效果。
三次采油
混相驱
形成混相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有: ①油藏温度要高。温度高则混相压力就可以较低,
因此,深部油藏便于混相。 ②原油密度要低。原油密度低,其中的轻烃含量
就多;就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混相。 ③注入剂在石油中的易溶性。易溶于原油的物质,
如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等易于与石油混相;与 原油性质差别较大的物质,如甲烷、氮气等,则 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形成混相。
混相驱
2.CO2驱油技术 C02是一种容易以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态)存在的物质,其临界温度为31℃,这在 大多数油田都能满足。CO2在原油中的溶解 能力很高,因而容易形成混相。这些就是 选择C02做注入剂的主要原因。
混相驱
注入C02有利于驱油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①使原油膨胀; ②降低原油粘度和密度; ③对岩石起酸化作用; ④降低注入液和原油的界面张力; ⑤压力下降时可以造成溶解气驱。
国内外投入应用和大力发展的化学驱方法主要 有:聚合物驱、活性水驱、碱性水驱、复合驱和 胶束溶液驱等类型。它们的应用机理、针对的问 题和实施的方法如下。
三、混相驱
1.概述 混相驱油法是利用注入剂与原油互溶混相,
从而提高驱油效率的方法。混相是指两种 液态物质均匀混溶,达到界面(相)消失的状 态。研究认为,混相可以形成真正的活塞 式驱动,从而大大提高驱替效率,混相驱 的驱油效率很高,可以接近100%。混相驱 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进行的。
四、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是一类基本的采油方法,它通过对油层 加热,促使原油粘度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原本不 流动或流动差的原油得以采出。因此,热力采油 更多地是作为首次或二次采油的基本手段加以广 泛的应用,世界上几乎全部的高粘稠油都是通过 热力采油方法进行开采的。热力采油用做三次采 油或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加以应用倒是不多的,热 力采油作为三次采油方法,主要用在一些原油粘 度介于稀油和热采型稠油之间的低粘度的普通稠 油提高原油粘---温 曲线
石油的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
⽯油的⼀次采油、⼆次采油、三次采油据阿果⽯油英才⽹了解的信息,在⽯油界,通常把仅仅依靠岩⽯膨胀、边⽔驱动、重⼒、天然⽓膨胀等各种天然能量来⾤油的⽅法称为⼀次采油;把通过注⽓或注⽔提⾼油层压⼒的⾤油⽅法称为⼆次⾤油;把通过注⼊流体或热量来改变原油黏度或改变原油与地层中的其他介质的界⾯张⼒,⽤这种物理、化学⽅法来驱替油层中不连续的和难开采原油的⽅法称为三次⾤油。
在⼀次⾤油阶段,在地层⾥沉睡了亿万年的⽯油可以依靠天然能量摆脱覆盖在它们之上的重重障碍通过油井流到地⾯。
这种能量正是来源于覆盖在它们之上的岩⽯对其所处的地层和地层当中的流体所施加的重压。
在上覆地层的重压下,岩⽯和流体中集聚了⼤量的弹性能量。
当油层通过油井与地⾯连通后,井⼝是低压⽽井底是⾼压,在这个压差的作⽤下,上覆地层就像挤海绵⼀样将⽯油从油层挤到油井中并举升到地⾯。
随着原油及天然⽓的不断产出,油层岩⽯及地层中流体的体积逐渐扩展,弹性能量也逐渐释放,总有⼀天,当弹性能量不⾜以把流体举升上来时,地层中新的压⼒平衡慢慢建⽴起来,流体也不再流动,⼤量的⽯油会被滞留在地下。
就像弹簧被压缩⼀样,开始弹⼒很强,随着弹簧体积扩展,弹⼒越来越弱,最终失去弹⼒。
在⼆次⾤油阶段,⼈们通过向油层中注⽓或注⽔来提⾼油层压⼒,为地层中的岩⽯和流体补充弹性能量,使地层中岩⽯和流体新的压⼒平衡⽆法建⽴,地层流体可以始终流向油井,从⽽能够采出仅靠天然能量不能⾤出的⽯油。
但是,由于地层的⾮均质性,注⼈流体总是沿着阻⼒最⼩的途径流向油井,处于阻⼒相对较⼤的区域中的⽯油将不能被驱替出来。
即便是被注⼊流体驱替过的区域,也还有⼀定数量的⽯油由于岩⽯对⽯油的吸附作⽤⽽⽆法采出,这就像⽤清⽔冲洗不能去除⾐物上沾染的油污⼀样。
另外,有的原油在地下就像沥青⼀样,根本⽆法在地层这种多孔介质中流动,因此,⼆次采油⽅法提⾼原油采收率的能⼒是有限的。
在三次采油阶段,⼈们通过采⽤各种物理、化学⽅法改变原油的黏度和对岩⽯的吸附性,可以增加原油的流动能⼒,进⼀步提⾼原油采收率。
三次采油名词解释
三次采油名词解释
三次采油是指在陆上或海洋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针对每个储层的采收率低于70%的状况,采取比原设计更为合理完善的方案,以提高经济效益。
采收率:采收率是指采油抽油工艺所能采收出原油量的百分比,它是衡量采油抽油工艺是否成功的指标,也是影响资源装藏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油抽油工艺:采油抽油工艺是指采油抽油企业在采油抽油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泵送、动力充注、注水促吸、气头促吸和水压促吸等多种技术。
完善方案:完善方案是指用于改善或优化油气田采收率的方案,其目的是提高采油抽油工艺的效率,提高储层油气储存量和经济效益。
其具体手段包括:优化采油抽油工艺、采用新型技术设备、改进地质勘探技术、改善钻井技术和安装井下控制设备等。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相驱
2.CO2驱油技术 C02是一种容易以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态)存在的物质,其临界温度为31℃,这在 大多数油田都能满足。CO2在原油中的溶解 能力很高,因而容易形成混相。这些就是 选择C02做注入剂的主要原因。
混相驱
注入C02有利于驱油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①使原油膨胀; ②降低原油粘度和密度; ③对岩石起酸化作用; ④降低注入液和原油的界面张力; ⑤压力下降时可以造成溶解气驱。
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
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也进行过超声波 采油技术的研究,但因材料、技术等原因 停顿了一段时间。1981年,华北油田率先 进行了超声波破乳、降阻的冷输试验和超 声波增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玉门、大 庆、吉林、辽河、新疆等油田也陆续开展 了超声波采油的现场试验。全国已召开过 三次物理方法采油的工作会议,包括对超 声波采油技术进行总结。
四、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是一类基本的采油方法,它通过对油层 加热,促使原油粘度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原本不 流动或流动差的原油得以采出。因此,热力采油 更多地是作为首次或二次采油的基本手段加以广 泛的应用,世界上几乎全部的高粘稠油都是通过 热力采油方法进行开采的。热力采油用做三次采 油或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加以应用倒是不多的,热 力采油作为三次采油方法,主要用在一些原油粘 度介于稀油和热采型稠油之间的低粘度的普通稠 油提高采收率上:
热力采油
(2)注蒸汽采油 蒸汽以其良好的热载体、很高的汽化潜热、 来源丰富、成本低而成为热力采油的基本 介质。热采一般采用湿蒸汽(干度70%—80 %左右),这样可以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注蒸汽采油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蒸汽吞吐 与蒸汽驱。
热力采油
①蒸汽吞吐。蒸汽吞吐国外又称蒸汽激励 或循环注蒸汽。它是将一定数量的高温高 压的蒸汽注入到油层中(一般注7—15天, 日注100--200t水当量的湿蒸汽),再关井2-5天进行热交换(现场称焖井),然后开井采 油(先自喷,到基本不出时进行抽油)。一般 可以生产1至几个月,到产量很低时,就结 束本周期(也称轮或轮次)采油,再次进行注 汽、焖井和开井采油。如此循环(见图6-32)。
§6—3 三次采油基础
一、概述 1.三次采油的概念 (1)一次采油 所谓一次采油,是指依靠油藏天然能量(原始能 量)进行的采油。上世纪4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 油气藏都是依靠天然能量进行采油,只是在天然 能量基本耗尽以后,才考虑利用人工补充能量等 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采油。但一次采油的采收率一 般较低,而且开采时间长,采油速度低,这使得 它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一、概述
(2)二次采油 所谓二次采油,是指依靠常规补充能量的方法 进行的采油。所谓常规补充能量,一般都是指注 水补充能量,也包括注气(注油田伴生气等,但不 包括注CO2气、注氮气)补充能量。注水采油自上 世纪40年代起很快成为主流的油田开发方式,因 为注水采油具有突出的优点:如水的运动粘度较 高因而驱替效果好、多数油层岩石亲水其驱油效 率较高、水源易于获得且成本低廉、注水也易于 操作控制等。
热力采油
3.热采方法 (1)热力采油种类 热力采油的主流方法是注蒸汽,世界上95%以上 的稠油都是采用注蒸汽的方法进行开采的。也有 火烧油层方法,该方法提出很早,国内外都进行 过一些现场试验,但因效果差、问题多,至今还 未进入工业应用阶段。国内外也都有注热水开采 中质原油(大体相当于普通稠油的下限)和高凝油 的试验和工业生产区,但一是规模都比较小,二 是工艺接近常规注水、比较简单;一般都不列入 热力采油范围。
概述
根据三次采油特点,可总结为化学驱、混相驱和 热力采油三种基本类型。简略介绍如下。
二、化学驱
化学驱是一大类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总称。它是在 注入水中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以改善注入水的某 些性质和洗油能力,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由于化学驱添加了各种化学剂从而改变了注入水 的某些性质,因此也常称为改型水驱。 国内外投入应用和大力发展的化学驱方法主要 有:聚合物驱、活性水驱、碱性水驱、复合驱和 胶束溶液驱等类型。它们的应用机理、针对的问 题和实施的方法如下。
五、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
1.物理方法采油 利用物理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方式较多,它 们多是采用声波振动的方式将地层剩余油 进行剥离采出。物理方法采油通常不包含 热力采油,因为热力采油已自成系列并成 为稠油开采的基本方法。物理方法采油用 得较多的有两类:人工地震采油和超声波 采油。
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
三、混相驱
1.概述 混相驱油法是利用注入剂与原油互溶混相, 从而提高驱油效率的方法。混相是指两种 液态物质均匀混溶,达到界面(相)消失的状 态。研究认为,混相可以形成真正的活塞 式驱动,从而大大提高驱替效率,混相驱 的驱油效率很高,可以接近100%。混相驱 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进行的。
混相驱
混相驱
CO2驱有混相与非混相的分别:混相驱以降低界 面张力为主提高驱油效率;非混相驱以降低原油 粘度和使原油体积膨胀为主来达到提高采收率。 由于混相需要较高的压力,受地层破裂压力的限 制,一些油藏可以采取压力较低的非混相驱方式 进行注C02提高采收率。此外还有单井C02吞吐的 开采技术:将一定量的C02注入到井底,然后关井 几周让CO2渗入到油层深处,再开井生产;其采油 机理主要是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
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
人工地震采油的机理有以下几点: ①机械波对地层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②共振可以提高地层的振动效应; ③振动有利于降低原油粘度; ④振动可使油水重新分布,有利于原油流动; ⑤振动可以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 ⑥振动有利于清除油层堵塞,提高油层渗透性; ⑦振动可降低原油驱动压力,提高采收率; ⑧振动可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图6-3-3热Βιβλιοθήκη 采油
a.原油粘度太高而蒸汽粘度很低,原油与蒸汽的 流度比太大,必然形成汽窜; b.井距小,稠油由于流动能力差,开采井距一般 75--150m,稀油注水开发井距一般300-500m; c.稠油油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一般很高,渗透率多 在几至几十,而且经过吞吐开采以后,油层渗透 率还会成几倍地增加; d.蒸汽吞吐期间经常出现井间汽窜,这就在油层 中建立起了蒸汽“通道”,转入蒸汽驱后,注入 蒸汽一般都会走这条“通道”。
图6-3-1 我国主要稠油油田的原油粘---温 曲线
热力采油
当然,热力采油还有补充地层能量以形成 驱动、裂解重组分以降低密度与粘度等有 利于采油的因素,但主要的机理是热力降 粘。
热力采油
2、热采对象 粘度在150mPa· s以上的原油。(150-10000mPa· s为普通稠油下限,10000-50000mPa· s为特稠油,50000mPa· s以上为 超稠油)
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
蒸汽吞吐是稠油开采中最常用的方法,早 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其优点是一次投资 少、工艺简单、开采效果好,是稠油热采 的主流方法。
热力采油
②蒸汽驱。蒸汽驱是稠油注蒸汽开采的另一方式, 它类似于注水采油,即在注汽井中长期连续地注 入蒸汽,将地层中的原油加热并驱替到周围的采 油井予以采出。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蒸 汽吞吐效果虽好,但它只能作为对稠油油层的预 处理方式使用,稠油开采应在吞吐2--4个周期以 后就转入蒸汽驱,应该以蒸汽驱为主开采稠油。 基于这一思想;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最早为 新疆于1987年7月)陆续进行蒸汽驱现场试验并先 后将大片吞吐生产区转为蒸汽驱开采。但蒸汽驱 的实际情况很不理想:油井见蒸汽驱反应倒是很 快,一般1--2个月,最快者3天;油井见反应后液 量有一定增加,但含水大幅度上升,产液温度迅 速上升;基本表现为汽窜动态。此后油田就处于 长时期高含水低产量的生产状态(图6-3-3)。蒸汽 驱效果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热力采油
③油层厚度:20--50m效果较好,lOm以下 效果急剧变差,厚度太大则剖面动用程度 下降。 ④剖面上油层比较集中较好,若分散则热 损失增加。 ⑤无边、底水最好。
热力采油
(2)国内油田应用情况 我国稠油主要集中在辽河、胜利、新疆及河南、 内蒙等油田。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稠油注蒸汽 开采以来,稠油年产量已达千万吨规模。1997年 全国稠油产量已经达到1310×104t,其中注蒸汽 开采的稠油产量为1110×104t。在这些热采产量 中,绝大多数是蒸汽吞吐开采的产量,蒸汽驱仅 占少数。 国内油田以辽河稠油产量最高,1995年已达 676×104t。其次是胜利油田:1997年达 220×104t。新疆1997年稠油产量达到200×104t。 河南油田1995年稠油产量为18×104t。
热力采油
1.热采机理 原油粘度对温度的变化一般都比较敏感,原油 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粘温曲线。稀油由于粘 度不高,其流动性也好,因而粘度不是开采中的 主要矛盾因而无须研究其粘温特性。但稠油粘度 很高,在地层中很难流动或根本不能流动,因而 其粘度就成为开发中的最突出最主要的矛盾。图 6-3-1是我国主要稠油油田的稠油粘温曲线。从图 中可以看出,其温度每上升10℃,原油粘度就会 下降一半左右(比如:在30℃时粘度在 20000mpa· s左右的稠油,当温度升高到90℃时, 其粘度已降到200mPa· s以下,这就可以通过抽油 予以有效地采出)。热力采油就是利用稠油的这一 粘温特性进行开采的。
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
(2)超声波采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就开 始了声波采油技术的研究并应用到实际采 油中,取得一定成功,同时也得到较快发 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都进行 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20世纪70年代前 苏联率先发展了大功率超声波油井处理装 置,并取得良好效果。
(1)人工地震采油 上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首次研制出大功率低 频可控震源机,并用于人工地震采油试验。90年 代以后,我国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与吉林油田 在三个区块进行了三个周期的现场试验。1992— 1993年,辽宁地震勘测院三次派人去苏考察并在 曙光采油厂及科尔沁油田进行了14个周期的地震 采油试验。1994年还在大港油田的孔店、港东等 区块上进行过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