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考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人教版第一册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穿,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倍: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
⑦根据,掌握;⑧底本,版本。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7.兵:①兵器,武器;②士兵,军队;③军事,战争;④用兵器伤害人。
8.病:①重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9.察:①仔细看,观察;②看清楚;③考察,了解,弄清楚;④明显,精明。
10.朝:①读zhāo,早晨;②朝见;③朝见,拜见;④朝廷;⑤朝代。
11.曾: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念céng;④竟然。
12.乘:①驾车,乘车;②骑马,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出现,发生;⑥追逐;⑦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辆(量词);双泛指兵车(名词);有时又代“四”(数词);⑧顶着,冒着。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14.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拜官,被任命。
15.辞:①言词,话语;②命令,借口,托辞;③文学,文辞;④讲话,告诉,致辞;⑤推辞,不接受;⑥告别,辞别;⑦古代的一种文体。
16.从:①跟随,使……随从,依从,听从;②参与,参加,从事;③由,自;④同“纵”,念zòng,与“横”相对,特指“合纵”;⑤堂房亲属。
高中生应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高中生应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高中生应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15)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高考要求的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高考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文言文)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最权威优质课高考语文120个重点文言实词
• ②增益 •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 ——怎么能用使郑国灭亡的方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 增加: • ①背向,背着 •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
着水泽。
• ②加倍 •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因呢?
第十页,共207页。
• 6.鄙,bǐ • (1)名词 • ①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
僧人。 • (2)动词 • ②以……为边界(边邑)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
知道那是很难的。 • ③轻视,瞧不起 •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
第二页,共207页。
• ⑤动词,通“薆”,隐蔽,躲藏 •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 增加: • ①爱护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 ——父母疼爱(téng ài)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 ②喜欢,爱好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 ——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 (3)形容词, • ③ 吝啬 •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 ——有的时候,早上(zǎoì shang)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
陵。
第十六页,共207页。
• 11.曾 • 读音一:céng • ①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 ②副词,竟然 •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 ——竟然连寡妇和弱小的小孩子都尚且不如。 • 增加: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 读音二:曾zēng • ③动词,通“增”,增加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 增加: • ④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qīnshǔ) •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
10.朝 (1)朝服衣冠( 朝(zhāo),早晨)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上朝 ) (《廉颇蔺相如列 传》)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项脊轩志》 (4)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朝拜 ) (《过秦论》) (5)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朝代)(《陈情表》)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时光 ) (《秋 词》)
15.辞 (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辞别,告别)(《荆轲刺秦王》)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托,推辞) 《烛之武退秦师》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鸿门宴》) (4)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告别) (《孔雀东南飞》) (5)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鸿门宴》) (6)臣等不肖,请辞去(辞别) (《廉颇蔺相如列传》)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用说辞 ) (《廉颇蔺相如列传》) (8)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审讯 ) (《苏武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怎么)(《五人墓碑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 )(《六国论》) (4)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谏太宗十思疏》)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哪里) (《赤壁赋》)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 ) (《曹刿论战》) (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论语》)
14.除 (1)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铲除,消灭) 《出师表》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消除 )(《荆轲刺秦王》)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拜官授职 ) (《陈情表》) (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台阶) (《苏武传》) (5)服孝将除了也( 解除,脱下 ) (《窦娥冤》) (6)除了外百事不知( 副词,除外 ) (《窦娥冤》)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配套K12】高中语文 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人教版第一册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有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 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别的还有常有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察看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便多样,难以区分和掌握。
常有的文言虚词有18 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养(衣食所安)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鄙俗)3.备 : 1 、周祥、详尽。
(先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 、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 1、影响(被于来世) 2 、同“披” ,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鄙俗《出师表》)6.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 1、迫近,凑近。
(傍晚冥冥《岳阳楼记》) 2 、小瞧。
(不宜自轻自贱《出师表》) 3 、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 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 、鞭打、驱遣。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 、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 、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9. 长: cháng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 、长久,健康。
高中文言实词120个(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
文言实词120个(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兵用的凭证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ao1朝服衣冠(zha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阿房宫赋》)(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过秦论》)(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六国论》)(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爱莲说》)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陈涉世家》)(3)然后得一夕安寝________(《六国论》)(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________(《赤壁之战》)(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________(《赤壁之战》)(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_______(《曹刿论战》)(7)既来之,则安之________(《论语》)3.被(1)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________(《孔雀东南飞》)(2)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陈涉世家》)(3)恩被四泽,德被四海________(《促织》)(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荆轲刺秦王》)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鸿门宴》)(2)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3)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本(1)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愚公移山》)(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________(《〈指南录〉后序》)(3)予本非文人画士________(《病梅馆记》)(4)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鱼我所欲也》)(5)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伶官传序》)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________(《为学》)(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出师表》)(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曹刿论战》)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________(《过秦论》)(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________(《孙子兵法》)(4)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5)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触龙说赵太后》)(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8.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________(《扁鹊见蔡桓公》)(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________(《捕蛇者说》)(3)而江浙之民皆病________(《病梅馆记》)(4)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________(《论语》)(5)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________(《祭十二郎文》)9.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________(《石钟山记》)(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________(《离骚》)(3)虽不能察,必以情________(《曹刿论战》)(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________(《屈原列传》)(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________(《梁惠王上》)(6)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10.朝(1)朝服衣冠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________(《过秦论》)(4)于是入朝见威王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5)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蜀相》)[答案]1.(1)爱护(2)喜欢,爱好(3)吝惜(4)爱惜,吝惜(5)爱慕,欣赏2.(1)安稳(2)怎么(3)安逸(4)安抚,抚慰(5)怎么,哪里(6)养生(7)使……安3.(1)表示被动(2)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3)覆盖(4)遭受4.(1)通“背”,背叛,违背(2)增加(3)越发、更加5.(1)根本,基础(2)版本,稿本(3)本来,原来(4)原本的(5)推究本源6.(1)边界(2)庸俗,浅陋,鄙俗(3)目光短浅(4)把……当作边境(5)浅陋7.(1)兵器,军械(2)士兵,军队(3)用兵策略,战略(4)兵符(5)军队(6)战争8.(1)疾病(2)困苦,困乏(3)变成病态(4)担心,忧虑(5)生病9.(1)仔细看,观察(2)体察(3)了解,弄清楚(4)察察:洁白的样子(5)看清楚(6)考察10.(1)zhāo,早晨(2)上朝(3)朝见,朝拜(4)朝廷(5)朝代二组11.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愚公移山》)(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乘(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_______(《过秦论》)(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________(《诗经·氓》)(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黄鹤楼》)(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__(《游山西村》)(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________(《水调歌头》)(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________(《行路难》)13.诚(1)诚知其如此……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________(《祭十二郎文》)(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________(《六国论》)(3)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陈涉世家》)(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出师表》)14.除(1)攘除奸凶,兴复汉室________(《出师表》)(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____(《荆轲刺秦王》)(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_(《陈情表》)(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________(《苏武传》)(5)服孝将除了也________(《窦娥冤》)(6)除了外百事不知________(《窦娥冤》)15.辞(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________(《荆轲刺秦王》)(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_______(《鸿门宴》)(4)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________(《孔雀东南飞》)(5)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鸿门宴》)(6)臣等不肖,请辞去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8)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________(《苏武传》)16.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鸿门宴》)(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________(《师说》)(4)樊哙从良坐________(《鸿门宴》)(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________(《鸿门宴》)(6)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琵琶行》)(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________(《过秦论》)17.殆(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________(《孙子兵法》)(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_______(《六国论》)(3)得不焚,殆有神护者________(《项脊轩志》)(4)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论语》)18.当(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巅________(《蜀道难》)(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________(《孔雀东南飞》)(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________(《鸿门宴》)(4)当是时也,商君佐之________(《过秦论》)(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________(《窦娥冤》)(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7)有狼当道,人立而啼________(《狼》)(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蜀道难》)(9)垣墙周庭,以当南日________(《项脊轩志》)19.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________(《鸿门宴》)(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师说》)(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六国论》)(5)伐无道,诛暴秦________(《陈涉世家》)(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7)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_______(《阿房宫赋》)(8)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过秦论》)20.得(1)此言得之________(《六国论》)(2)未得与项羽相见________(《鸿门宴》)(3)吾得兄事之________(《鸿门宴》)(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鱼我所欲也》)(5)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游褒禅山记》)(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劝学》)[答案]11.(1)竟然(2)曾经(3)通“增”,增加12.(1)趁着,凭借(2)登上(3)乘坐(4)冒着(5)坐,驾(6)乘坐13.(1)如果(2)实在,的确(3)果真,如果(4)如果(5)实在,确实14.(1)铲除,消灭(2)消除(3)拜官授职(4)台阶(5)解除,脱下(6)副词,除外15.(1)辞别,告别(2)推托,推辞(3)推辞(4)告别(5)讲究,计较(6)辞别(7)辞谢,婉言道歉(8)审讯16.(1)使……跟随,使……随从(2)听从,顺从(3)向……学习(4)依傍(5)由,自(6)投身(7)通“纵”,合纵之策17.(1)危险(2)近于,几乎(3)大概,恐怕(4)精神疲倦而无所得18.(1)对着(2)必然,一定(3)对等,比得上(4)值,正在(5)承担(6)应当,应该(7)阻,拦(8)占据,把守(9)挡住,屏蔽19.(1)路,道路(2)取道(3)道理,规律(4)原因(5)道义(6)说,谈论(7)廊道(8)主张,思想,学说20.(1)心得,收获(2)能够(3)要,必须(4)通“德”,感恩(5)收获(6)具备三组21.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________(《过秦论》)(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鸿门宴》)(3)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_(《凉州词》)(4)乃曰:“吾忘持度。
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
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5古之遗爱也恩惠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表示被动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通“披” ,穿在身3将军身被坚执锐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倍1愿伯具言臣之通“背”,不敢倍德也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④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âi(1)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âi(1)动词①背向,背着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列传》)——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背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鸿门宴》)——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孙子·谋攻》)——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③书本,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
(《〈指南录〉后序》)——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2)量词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4)副词,本来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出师表》)——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②轻视,瞧不起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兵,bīng(1)名词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②士兵未几,敌兵果舁炮至。
(《冯婉贞》)——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③军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①生病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②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④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训俭示康》)——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①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á(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齐桓晋文之事》)——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
④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读音一:cháo(1)动词,朝见,朝拜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
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11.曾,读音一:cã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
(《治平篇》)——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12.乘,读音一:chãng(1)动词①驾,坐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之下。
②冒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③连接,一个接一个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论积贮疏》)——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2)介词,趁着,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读音二:shâng(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13.诚,chãng(1)名词,诚心诚意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14.除,chú(1)名词,台阶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苏武传》)——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动词①去掉,除去。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朝除去奸佞贼臣。
②拜官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cí(1)名词①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②③托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