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产重组问题
有关企业资产重组论文
有关企业资产重组论文摘要:企业资产重组,简单说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自身发展来进行扩张重组,较为稳健,其弱点是资产重组速度慢;另一种则是通过人为的产权结构的重组,不同成份,不同规模,不同企业间的产权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权结构优化组合。
当前,我国企业比较看重后一种资产重组,其优点是资产重组的速度快,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资产重组、问题、对策加入WTO以来,我国的企业在发展方面出现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除了具备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等因素外,还必须通过企业资产重组加快企业转机改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应有的竞争力是制约我国多数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只有通过兼并、收购和重组的方式才能实现。
成功的扩张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奇迹般地增长,这是成熟企业所必须考虑采取的经营战略。
但是,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资产重组都能获得成功,目前我国企业还存在着体制不活,条块分割,产品竞争优势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搞资产重组若不谨慎行事,其风险将会很大。
因此企业在进行兼并、收购和重组等决策时,只有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战略的购并目标,充分发挥地域、专业、人力资源等互补性优势,提高资产组合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就当前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些看法。
一、目前我国企业在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资产重组,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自身发展来壮大规模,较为稳健,其弱点是扩张速度慢;另一种则是通过企业结构的重组,不同成分、不同规模、不同企业的产权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企业产权结构优化组合。
目前,我国企业比较看重后一种资产重组方式,其优点是重组速度快,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企业资产的条块分割、分级管理的体制使其资产重组受到利益壁垒的阻扰,企业决策难度加大企业的兼并、收购、和重组,可能会使企业涉足的行业增多,市场供求种类增加。
企业资产重组现状分析报告
企业资产重组现状分析报告摘要企业资产重组是一种强力的战略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本报告将对当前企业资产重组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涉及重组行业、重组形式、重组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
1. 引言企业资产重组是指通过合并、收购、分立、出售等手段,对企业中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再组合和再利用,以增强企业的规模、实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资产重组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趋势。
2. 重组行业目前,企业资产重组已经在众多行业得到应用,其中以金融、制造业、能源和消费品等领域最为普遍。
金融行业是资产重组的重要领域,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通过资产合并和业务整合,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
制造业领域的资产重组主要集中在企业间的合并和收购,通过规模优势的实现,提高市场份额和生产效率。
能源行业的资产重组主要涉及到资源和能源企业的整合,促进资源利用的优化。
消费品行业的资产重组则主要通过品牌整合和渠道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效益。
3. 重组形式企业资产重组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并购、分立、出售、收购等。
并购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购买股权或资产,实现两个企业的合并。
分立是指将企业进行拆分,分成独立的部分进行经营。
出售是将企业中的某些资产或业务以出售的方式转让给他方。
收购则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股权,实现自身规模和实力的扩张。
不同的重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目标和需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4. 重组效益企业资产重组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
首先,重组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通过合并或分立等方式,将各种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其次,重组还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企业资产重组还可以实现风险分散和降低,通过多元化的合并或分立,降低了单一业务所承担的风险。
最后,重组还可以实现税收优惠和成本节约,通过资产再组合,降低了税务成本和资产运营成本。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4(3)总第1496期财政金融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王聪聪武汉江夏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发展压力与挑战日益加剧,如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是当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改革重组是企业扩大运行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重组实现转型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更好地发挥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而受行业特征影响,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问题频出,影响改制进程和效率。
基于此,本文以改革重组为研究主题,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旨在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问题;对策引言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重组调整内部结构,激发活力,加快发展,维持长远运行。
从国有企业长期发展角度来看,结构臃肿、人员冗余等问题突出,对企业发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改制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外企业改革重组的经验和理论,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应对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深层次优化国企结构,促使企业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内容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一、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一,是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公有制经济主要指国有经济。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有效解决以往发展过程中国有经济分布过广、涉及领域过多以及整体素质不佳等问题,显著提高国有资本质量,保证国有资本保持对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的有效控制[1]。
第二,是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等特点越发明显,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冗余问题凸显,劳动效率亟须提高,严重阻碍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实力,不利于企业健康运行。
企业国有产权兼并重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
企业国有产权兼并重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关意见建
议
企业国有产权兼并重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 缺乏统一规范: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操作过程不规范,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2. 利益冲突:兼并重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多方利益,如股东、员工、政府等,存在利益冲突和协调问题。
3. 企业文化融合: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兼并重组后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管理上的困难。
4. 风险控制:兼并重组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需要做好风险控制。
相关意见建议:
1. 制定统一规范:政府应制定国有产权兼并重组的统一规范和标准,规范操作流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 协调各方利益: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尽可能保障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避免利益冲突。
3. 推进企业文化融合:兼并重组后应积极推进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4. 加强风险控制: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加强风险控制,做好市场、法律、财务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
5. 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应完善国有产权兼并重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兼并重组过程的监管和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关于企业国有产权兼并重组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法律风险有哪些
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法律风险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资产重组已成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蕴含着诸多法律风险。
如果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并妥善应对这些法律风险,可能会导致重组计划的失败,甚至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企业资产重组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合同风险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通常需要签订一系列的合同,如股权转让合同、资产收购合同、债务重组协议等。
这些合同的条款如果不明确、不完整或存在漏洞,可能会引发合同纠纷。
例如,在股权转让合同中,如果对于股权的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时间、股权的权利义务等关键条款约定不清晰,可能导致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产生争议。
又如,在资产收购合同中,如果对于资产的质量、数量、权属、评估价值等方面的描述不准确,可能会使收购方在收购后发现资产存在瑕疵,从而引发纠纷。
此外,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也至关重要。
如果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或不合理,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能难以获得有效的救济。
二、税务风险资产重组往往涉及到复杂的税务问题,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
如果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未能合理规划税务,可能会面临沉重的税务负担。
例如,在企业合并中,如果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合并企业可能需要按照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增值,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资产转让中,如果未正确区分应税和免税资产,可能会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
此外,税务政策的变化也会给企业资产重组带来不确定性。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税务政策的动态,及时调整重组方案,以降低税务风险。
三、知识产权风险在资产重组中,如果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转让或授权使用,可能会存在知识产权权属不清、侵权、许可范围不明等风险。
例如,企业在收购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时,如果没有对所收购的知识产权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可能会收购到存在权属争议或侵权的知识产权,从而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
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方案实现市场增值以及规模扩张的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如何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资源的分配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
从目前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这已经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有一定的并购经验,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影响因素,阻碍并购之后企业效益得以提升。
本文这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问题做出详细分析,并给予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企业今后的并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企业并购问题分析方案1我国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问题分析从目前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来看,我国并购重组并不是十分顺利,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整体情况来看并购重组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规划,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1.1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状态比较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在呈上升趋势,在人工智能、新型智能企业、互联网、芯片等相关企业也来越多,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对并购重组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在整个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比较大的问题:第一,有些互联网后期之秀发展势头良好,为了能够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就会没有足够规划的尽可能多的抢占市场并盲目扩张规模,实行垄断策略以及多元化经营策略,由于具有足够强大的租金实力,跨界并购众多行业新企业。
一般情况下这种并购在最开始的阶段都会给新型的创业企业大笔资金支持,让它能够快速发展,但是有很多企业在并购中并没有合理进行评估,只是片面考虑产业布局、投资组合以及与对手恶性竞争,就实行并购方案,使得一些初创企业失去了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严重的情况下导致个别企业“猝死”或改变最初发展初衷。
第二,我国的竞争程度只增不减,有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站稳市场,抵御残酷的竞争环境,在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情况下盲目扩张,而且没有对整合以后的企业概况进行及时合理评估,为以后的财务安全问题埋下深深的隐患,例如并购资金方案设计不合理,一旦并购就很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并购以后,企业成本大幅度增加,短期之内缺乏经济增长动力,整个经济效益下滑;有些企业并购以后会有显著的债务压力,其实际的发展能力与所应承担的企业责任不匹配,偿债风险显著提高,威胁企业良性发展。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分析与评价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分析与评价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分立、减资等方式对自身的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企业价值的提高。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1.1 提高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可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并购或分立等方式,上市公司能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种类,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1.2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产重组能够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改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通过重组,上市公司可以合理调整各项资源的配置比例,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1.3 提升资本运作效率通过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分立重组可以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资金的分离,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1.4 扩大市场辐射能力资产重组可以帮助上市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辐射能力,实现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布局。
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可以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者进一步加强在原有市场的份额,实现市场辐射能力的扩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增加企业收益和利润资产重组通常能够带来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加。
通过并购重组,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实现销售额的提升,进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而通过分立重组,上市公司可以剥离亏损或低效业务,集中资源进行拓展,实现利润的提升。
2.2 提高资产价值和股东回报率资产重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股东回报率。
通过重组,上市公司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增强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提升企业价值;通过重组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而提高股东回报率,增加股东收益。
2.3 带动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资产重组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探索—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上市公司重组的财务问题探索—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摘要:资产重组可以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不注重对财务的管理,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引发财务危机。
当前很多上市企业为了扩大自身规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行盲目投资,导致企业陷入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因此研究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资产重组的概念意义及方式作了理论的概述,然后分析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及其原因,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完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海航集团;财务困境1引言1.1资产重组的概念资产重组是上市企业用来整合企业资源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资产重组始于18世纪末的外国企业,我国于1984年开始出现了第一次企业资产重组,但是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又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不仅仅是经济与法律的结合,还是经济与社会合理性的结合。
因为资产的重组是企业的经济资源重新配置和整合的过程,会伴随着股权的变更、大量现金的交易,这时候政府会起到很大的促成作用,这也是地方政府出于保存当地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促进当地的资源配置而作出的决定。
1.2资产重组的意义资产重组是企业的经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而言,通过资产重组将一些经济效益差的业务剥离,以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主业中,突出主业,提升主业的盈利能力。
而且把一些经济收益差的业务剥离后企业就可以有更多的可利用资金,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从而解除企业的财务困境,使企业可以更好地生存。
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对策研究企业资产重组是企业经营发展中常见的一种策略性举措,通过资产重组可以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目标。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财务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企业资产重组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包括:1. 资本结构调整的风险。
资产重组通常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是资本结构的调整可能带来融资成本的上升、企业财务杠杆的调整等风险,从而对企业的财务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 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往往伴随着并购活动,而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企业财务报表的整合、财务系统的整合、财务流程的整合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企业运营中断、财务失衡等问题。
3. 资产重组后的价值实现问题。
资产重组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资产重组后并未能真正实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变化、管理问题、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4. 税务风险的考量。
资产重组往往会带来税务方面的调整与风险,包括资产减值的税务影响、资本利得税的处理、并购交易结构的税务考量等,企业需要谨慎处理这些税务问题,以免引发税务风险。
5. 资产评估问题。
资产重组需要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而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于资产重组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资产评估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财务问题。
针对以上财务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谨慎规划资本结构调整。
在进行资产重组前,企业应充分评估资本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谨慎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资本结构,并合理安排资本金结构和债务结构,以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2. 加强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
企业在资产重组后,应加强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建立统一的财务报表体系和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实现财务整合的顺利进行。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企业并购重组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发展方式,但也伴随着诸多风险。
本文将从财务、经营、市场和合规等方面对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金周转困难和财务杠杆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涉及管理不当和员工流失等问题;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产品销售不达预期;合规风险则包括法律法规遵从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为了有效降低这些风险,企业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如加强尽职调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加强内部审计等。
风险控制对企业并购重组至关重要,只有在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确保企业合并后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并完善风险管理策略,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
【关键词】企业并购,重组,风险分析,风险控制,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企业并购重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收购、兼并或重组其他企业来取得相应资源或优势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资源整合和市场扩张,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随着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增多,相关风险也日益凸显。
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各种风险可能影响到并购重组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导致失败。
对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保障企业利益和实现交易目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方面对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期为企业制定并购重组策略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和规避。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参考,帮助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更加谨慎、理性地进行决策,降低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有关问题探讨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有关问题探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逐渐成为了业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整理、重组和优化,以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在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模式目前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资产重组与股权重组、产权交易、债权转股、增资扩股、作价收购等。
资产重组与股权重组:是指把一个或多个资产公司的资产转让到目标企业,同时以资产的方式或者股权的方式,将原企业或新企业的资产进行整合和优化。
在这种模式下,重组是建立在股权变更的基础上的,重组过程中不涉及资本金的变动,因此对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比较有效。
产权交易:是指通过拍卖、竞价等方式将一些无效或者非核心资产的产权转让到其他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这种模式相对简单,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成本,在实践中经常被采用。
债权转股:是指将公司的债权转化为公司股权,使得债权人能够获得投资回报,同时,债权人此后也成为公司股东之一。
这种模式能够增加公司的资本金,从而增强公司的稳定性和发展能力。
增资扩股:是指通过现金或非现金的形式向公司增资,以提高公司的资本金和扩大公司规模,进而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增资扩股通常需要进行公司定价、股份分配等操作,涉及的程序较多,对于一些更为复杂的企业而言,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谋划和规划。
作价收购:是指通过现金或股票等方式,以通常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直接收购企业股份。
这种方式能够较快地完成整合,适用于企业过于分散或行业内机会较为集中的情况。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有以下几个优点:1.优化企业结构: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效益的优劣程度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资产重组可以对企业资产进行整理和优化,减少无效和负债资产,使企业组织机构更加合理、流程更加清晰,提高企业效益。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优、劣势浅析
资产重组不可避免地带入行政色彩 , 违反市场规律。 2 资产重组损伤 了资产的完整性
二 资产重组的优势分析
为了追求募集资金最大化 , 上市公司都尽可能将 资产剥离到极 资产重组有其社会发展 的必然性 , 西方国家资产重组进程要 比 限, 有的上市公司将作为完整生产系统所必须的资产都进行剥离。 我 国资产重组历史悠久 , 我国资产重组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已经开 这就使其成为一个不完整的、畸形 的、极 不规范的和不具备独立 始发展 , 而最近十年 , 资产重组在我国发展迅速 , 尤其是上市公司中, 面向市场能力的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风起 云涌 。资产重组之所以吸引我 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 3 会计主体混乱 , 影 响会计资料 的真实 完整 的青 睐, 有其特有的优势 : 由于资产过度剥离 , 上市公司没有形成完整 的生产经营系统 , 在 1 、提 高公 司净 资产 收益率 , 提高公司业绩 些与关联方发生有关费用的确认、划分方面造成难度。 公司上市后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优势, 向社会进行配股 、增发 4 控股公司与上市公司相互牵制 ,影响公司发展 新股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再融资 。但再 融资行为受 国家有 关法律 、法规规定上市公司的上市标准为三年平均净 到国家严格的政策限制, 运用资产重组方式可提高公司的业绩。目 资产收益率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以上 , 同时规定 国有企业资产重
浅析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
1引言由于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对于金融行业更是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所以国内各资产管理公司对于相应的发展业务更加需要进行符合新时代潮流的战略性重组与适当的结构性调整。
近来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更是如此,并购重组业务可以使企业得到快速的扩张,有效提高企业实力、增强利用资金的效率、节省企业发展成本,本文中就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的发展进行研究。
2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概述资产管理公司的并购重组业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运作模式:一是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并购重组参与方,利用自有的现金、债权或其他资产投资于被重组对象,或向其提供重组所需资源(如上市公司壳资源),从而获取重组收益。
从广义上讲,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置时经常运用的债务重组、资产置换、债转股等操作方式都可以归入这一范畴。
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为被重组对象提供融资服务,无论是直接投入现金、免除债务转为持有股份或是以债权置换取得股权,均是为被重组对象注入或提升流动性,且一般是以被重组对象的股权为运作目标和获益手段的。
二是资产管理公司发挥金融中介作用,为客户提供并购重组相关的咨询、顾问类增值服务。
投资银行业务的实质是为客户提供融资中介服务,即根据客户的战略规划,针对其现有财务状况和资产结构,为其设计最佳融资组合方案,促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1]。
并购重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深刻反映了投行业务的实质,因而是投资银行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业务之一。
总而言之,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或融资中介服务。
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
因此,并购重组业务从本质上完全契合了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
3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发展现状在成立之初,资产管理公司一直按照国家政策,有效利用债转股,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并购方式重整不良资产,使众多家企业走出经营困境,重新步入健康发展轨浅析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Analysis on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Business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全通(贵州财经大学MBA 教育中心,贵阳550000)QUAN Tong(MBAEducationCenter,GuizhouUniversityofFinance andEconomics,Guiyang550000,China)【摘要】目前对于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正是战略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刚开始成立时就开展了投资银行业务,近年来国务院又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允许资产管理公司各自成立相应的证券公司,在这种新形势下并购重组业务逐渐成为了各投资银行里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域之一,论文中笔者就资产管理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的实施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促进并购重组业务发展的建议。
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资本市场的发育以及产业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数量和交易金额在增加,而我国境内并购重组活动受政府政策导向与管制影响大的特点,使得央企并购重组成为近年并购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一)制度学派与凯恩斯主义制度学派强调非市场因素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较大的缺陷,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克服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弊端和缺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研究国家干预或宏观调控等政府主导方案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意义。
认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因为市场经济的调整过程运转得较缓慢。
制度学派、凯恩斯主义以及其后期的发展理论认为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市场经济无法自发的调整为最优情况,因此不能任其自由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引导市场,发挥国家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而其中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为分析企业并购重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指的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而委托人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因此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同,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
当研究我国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时,委托代理理论揭示了契约设计过程中代理人与所有者利益的冲突,为解释央企并购重组过程中的特点及整合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重组中存在的问题:保卫战与代理问题首先,作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类型,中央重组企业和国家政府存在代理人冲突问题,可以看作是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关系,因为政府注重公益性和国家利益,论文格式属于公共部门,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盈利组织。
其次,代理人于委托人之间的目标冲突日益成为我国央企重组的阻碍。
因为我国具有相对复杂的企业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管理层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任都有可能是国有产权的代理人,即重组双方都是代理人.因此,这就导致重组双方都有可能因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重组方案的进行。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供给侧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了债务危机。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国有资产所占比重一直很高,因此国有企业对债务重组问题越来越重视,债务重组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国家财务部发布相关文件,对债务重组进行阐述,“在不改变交易对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
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债务重组的范围。
二、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方式就现阶段而言,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以下四种方式。
(一)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企业资产来进行债务偿还。
在对企业资产进行了解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现金、银行存款、价证券等货币资金或现金等价物。
另一个角度是存货、固定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实物财产或财产权利。
利用现金来进行债务偿还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债务转为资本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即企业利用“债转股”的方式,来偿还债务。
当企业无法支付债务金额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债权人谈判,使债权人变成企业的股东。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国有企业债务所带来的困境,但企业的领导者需要重视的是,在进行转换之前,对于已经被划分为能够转债的部分不属于债务重组的范畴。
(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来进行。
即企业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对债务条件进行修改,以此来降低企业的还款利息,使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要求企业不存在破产风险。
(四)综合受偿方式国有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综合受偿的方式来进行。
基于国有企业浅析资产重组下的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
基于国有企业浅析资产重组下的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改革,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成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有资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行业性企业的主辅分离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基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下的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进行浅析。
1. 资产重组下的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的定义与背景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是指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展主业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主业与辅业进行分离的行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在资产重组后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是国有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来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而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作为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旨在将企业主业与辅业进行区分,使企业从事主业的能力和业绩得到进一步提升。
2. 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的原因与意义2.1 原因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资源优化配置: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可以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主业领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主辅分离,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主业领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分散经营风险:通过辅业的分离,企业能够减少经营风险的传导,避免因辅业问题对主业的影响。
2.2 意义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效率:通过分离主辅业,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主业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 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主业领域,提高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 降低经营风险:通过辅业的分离,可以减少辅业对主业的影响,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3. 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的实施方式与策略3.1 实施方式行业性企业主辅分离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出售辅业:将辅业出售给其他企业或投资人,以减少对辅业的经营和管理。
- 独立上市:将主业和辅业分别独立上市,实现主辅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现有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是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
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资产重组成为国有企业转 制中的一个重要 问题 。
一
、
资产重组的特点
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开始于八十年代, 起
初比较零散 , 九十年代起 , 从 资产重组先从石 家庄 、 武汉等地 展开 , 后在全 国大面积展开。 目 前, 主要呈现 以下 几个特点 : 的、 或 1 、由本地区的资产重组向跨地 区、跨行 联商社的部门优质资产和主要零售业务注入 较好 ) 不适合经营 的资产出售给第 三方( 作 为出资 与其他发起 人共 同发起 设立股份公 r 并以3 亿元的价格购买 s T郑百文 业 、 所有制发展 , 跨 由一 对一 并购向一对 多的 S 郑百文, t , 或出资) 的资产可以是有形资 5亿元 , 实 司) 这些 出售 ( 复合并购发展 比如 , 东联集 团的组建就是打 所欠中国信达公司的部分债务约 1 产或无形 资产 , 也可以是整体的子公 司、 分公 破部门所有 , 实现国有资产重组 的成功典范 。 现借壳上市。 其后的扬 子石 化、 陵石 化原隶属于 中国石化 金 资产 重组是市场 经济体制下企 业优化资 司或其他 分支机构 。 剥离方式主要有向其他公
() 3 人才问题及技术创新。家族企业主作 题。 中国是一个家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 为“ 经济人”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 仅仅把人 国度 , 中国企业组织形 式的演变 , 也必然 是以
才看成是获取超额利润 的“ 机器” 在人才激励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为基础 、 当吸收外部企 业文 。 适
() 2 企业家自身素质问题。家族企业家主 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家族企业的 要存在两方面的素质缺陷:一是文化素质不 发展 , 必须建 立起完善 的决策制度 、 财务制度 、
() 4 社会化服务体 系。辽宁的社 会化服 务 高。 现有 家族化企业主大多是早期下海创业的 监督制度, 要摒弃初创期的凭经验进行管理的 代之以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 接班人是 体系尚没有形成 。 已经建立起来的中介与信 息 企业家 , 化层面较低。二是大多数缺乏系统 模式 , 文 当家族 内成 服务机构 , 也需要进一 步规 范机构 的业务 、 提 的经营 管理专业和知识的培训 。 上述缺 陷导致 困扰众多家族企业家的一个问题 。 则必须 大胆启用外来 高机 构的资信度 、 改变机构的部门分割以及政 企业 主 在经 营 管理 问题 上 存 在决 策 的 误区 员无人胜任管理重任时 ,
导致国有企业在实施资产重组 展。 深圳宝安集团在国内率 先通过股票收购 的 立经营的主体 , 必须会遇到 一些特殊问题 。 方式对 上海 延中实业控股 。s T郑百文重组预 过程 中, 二、 资产重组的主要方式 案是 山东省政 府重 点培植 的人大骨 干企业集 团之一 的山东三联集团 。 以其下属全资企业 三
复杂的矛盾和困难。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 上市。一般情况 下, 母公 司常会保 留对该子公
3公 司分 立。一个企业依有关 法律 、 、 法规 规定 , 分立为两个或两个 以上企业 。原公司是
企业一直由政府直接管理经营, 并不是独 司处于绝 对控股地 位的股权 。 2 由产权转移转让 为主 向证券化 方向发 制, 、
3从企业自身的内 、 部环境角度分析
() 1企业管理 。辽宁 的大部分 中小型家族 上 , 特别重视加薪激励 , 而忽视其他有 效的激 化为方向的。在企业 内部 , 由血缘及家族 关系 企业不能用战略的眼 光来分析企业 的发展 。 企 励方式 。在科技 飞速进步 的今天 , 企业的发展 铸就的员工与 决策者之 间的亲疏远近 , 决定了 业经营没有 长远规划 , 目标经常变动 , 缺乏明 是建立在技术创 新基础上 的。 家族化经营的企 其在企业 中的地位 和报酬 决策者的 家长作 任人唯 亲、 个人 主义可能使企业根本达不 确的切合实际的目 , 标 而工人心中亦没有明确 业主很少考虑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研发环境 风 、 的奋斗 目标 , 积极性很难 调动起来 。另外缺乏 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以 到科层组织所拥 有的秩序和效率 所以在企业
府部门附属物的状况, 特别是应当对那些收费 高服务质量, 使其真正成为连接中小企业、 政
府和研究机构 的桥梁 。
—
—
决策不是借助科学的手段 , 具有盲 目 性和 人 员 ;否则 ,企业就会 由于人才断层 而被淘
汰。家族企业 普遍 面临着 企业文 化构造的问
和服务严重失衡的行为 , 进行必要 的整治 , 提 投机性 质。
我国 管理层收购 、 职工持股计划 , 以及 总公司 ; 仪征化纤原隶属于纺织总会 ; 南化集 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司出售资产、 团和江苏石油集团均隶属于江苏省 , 合并后直 企业的资产重组经历了从行政性到市场化运 与其他公 司共 同设立股份公司等 。
2割股上市。 公司将其拥有的一家全资 、 母 接隶属于国务院 。该集团现有资产 52 4 亿元 , 作的发展过程,由于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之 使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遇到了一系列错综 子公 司的部 分股权 向社会 出售 , 并将该子公 司 净资 产 26亿元 ,成为产销结 合 的特 大型炼 中, 5 Biblioteka 、 化工 化纤 、 化肥基 地。
否存续可分为存续分立、 解散分立 存续分立
1资产刺离。公司将一部分质量较差 ( 、 或 系原公司仍保 留法人 资格 , 分立 出去的资产作
企业 的生产经营管理 , 而对中小企业作 为弱者 度以及相应 的内部控制 ,企业无法制定完善 、 等生产技 术环境 把科技成 果转化为 现实的生 地位保护力度明显不够。如今 , 南方一些省市 可行 的管理制度 以防止、 发现、 纠正错误与舞 产力的能力。 ( 如上海 )的私营 中小企业就 比辽宁省 的中小 弊 , 无法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性 。 企业更具活力 , 这与地方制定并完善 中小企业 法规政策不无关系 。 () 4 制度及文化。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