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生物 4.2-4.3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简案 反馈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简案 反馈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学习目标] 会叙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了解科学家在建立生物模型的过程中的推理方法,]重点难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学习过程]【反馈训练】一、选择题1.形虫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是依赖于细胞膜结构的( )A、通透性 B、流动性C、保护性 D、选择透过性2.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23.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A4.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

会发生的现象是(ABCD布C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作业,习题.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作业,习题.

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里。

为什么学习?因为我们需要学习。

高三生物第11次作业第 1 页 共 2 页高三生物学第11次作业――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作业考查要点: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一、选择题:1、下列结构中,不含磷脂的是( )A. 线粒体B.高尔基体 C .核糖体 D.内质网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C .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3、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100粒浸入红墨水中,2h 后用刀片纵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的发芽率太低。

下列对次检测原理的最正确的解释是( )A 、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即不会被吸收和吸附B 、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 、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有选择吸收作用D 、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4、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 .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C .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 .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5、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的植物,分布在A .热带雨林B .荒漠C .草原D .森林二、非选择题:1、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图及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对照表。

据图和表的内容说明下列问题:海水和某海洋植物细胞液的离子浓度(mol/L) (1)图中1是___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___,3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1是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

图中2在钾离子、氯离子通过该植物细胞膜时起_________作用。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答案和解释)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答案和解释)

2018年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答案和解释)【学案导航】---明方向!【课程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理解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理。

4.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第一层级:预学区.不看不讲【知识体系梳理】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①组成的。

2.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②。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③。

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④。

5.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⑤三层结构构成。

6.1970年,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⑥。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⑦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⑧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⑨。

2.蛋白质分子有的⑩,有的部分或全部,有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

4.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由来承担的。

【基础学习交流】 1.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的情况,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什么? 2.细胞膜表面的糖类主要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3.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什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结构有什么特点?功能有什么特性? 4.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其结构基础是什么?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第二层级:导学区.不议不讲【重点难点探究】知识点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解读 1.请完成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2.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和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分别是什么?糖被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3.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在膜上是如何分布的? 4.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吗?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5.如何通过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区别细胞膜的内外侧? 知识点二:如何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具有以下四个性质:镶嵌性、流动性、不对称性和蛋白质极性。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课后作业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课后作业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2.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知识梳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磷脂分子含有哪些元素?结构有何特点?提示:C、H、O、N、P。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2.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提示:磷脂分子的亲水“头”部易与水结合在一起,而疏水“尾”部由2条长脂肪酸链组成,性质像油,不能与水结合,暴露在空气一侧。

3.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是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分布,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典题分析题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分析[例1]下列说法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解题分析欧文顿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荷兰科学家依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后,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C错误;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人、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两种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正确。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就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B、某合成酶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变形虫的运动解析:某合成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该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人的成熟红细胞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为血影。

如果将血影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就是红细胞表面积的()A、1/2B、1倍C、2倍D、4倍解析:细胞膜就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将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其表面积约就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

答案:C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就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鉴定,认识到细胞膜就是由脂质组成的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就是双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解析:欧文顿就是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的推理得出结论的。

答案:A4、下图就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就是()解析:磷脂分子的结构就是亲水性头部与疏水性尾部,所以构成磷脂双分子层以疏水性尾部相对,外部就是亲水性头部。

答案:A5、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就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对于细胞膜来说,糖被只能分布在外侧,这就是区分细胞膜内外侧的重要依据.答案:A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就是()A、人的白细胞B、鸡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生物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如果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该细胞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她的生物膜。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本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本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本习题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课本习题解析一、练习(课本P69)(一)基础题1、这主要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细胞膜太薄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

2、脂质和蛋白质(此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而细胞膜又会被脂质溶剂溶解,说明膜中有脂质。

而脂质会被蛋白酶分解则说明膜中有蛋白质)3、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不同点是:(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

(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

4、D(此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体现在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的运动上)(二)拓展题提示:1、2两题都是考查学生对科学史的认识和启发,属开放式题,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已有回答。

(参见“教学过程”)。

二、问题探讨(课本P65)1、塑料袋只能满足作为系统边界的要求,普通布能够满足系统的边界和让一部分物质透过这两项功能的要求,只有弹力布能够满足前面提到的三项功能的要求。

2、(略)三、思考与讨论(课本P66和P67)参见“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四、本节聚焦(课本P65)1、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还有少量多糖)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内);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有些外侧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被)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2、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地验证假说。

科学研究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了,可以得到更多新的实验数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4.2-4.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4.2-4.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答案

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2.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重点)。

3.掌握区分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方法(重难点)。

4.正确理解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重点)。

|基础知识|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细胞膜中脂质分子排列的探索历程探索内容结论或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分离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荷兰科学家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其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历程探索内容结论或假说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且为静态的统一结构1970年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1.写出图中a、b、c、d各代表的物质组成2.生物膜的有关结构及结构特点(1)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2)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表,具有保护、润滑和识别作用。

(3)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连线]特点方式实例①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a.协助扩散Ⅰ.水、二氧化碳、甘油、乙醇②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b.主动运输Ⅱ.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只需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c.自由扩散Ⅲ.轮藻吸收钾离子答案①—c—Ⅰ②—b—Ⅲ③—a—Ⅱ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类别方式过程进细胞①________大分子→细胞膜表面→细胞膜内陷形成②________→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③________→进入细胞内部出细胞④________ 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⑤________→囊泡移动到⑥________处→与细胞膜融合→大分子排出细胞|自查自纠|1.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优化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优化

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时作业(十二)]一、选择题1.下列对生物膜的结构叙述最科学的是( )A.所有的生物膜均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B.生物膜中的脂质全为磷脂,且呈双层排布C.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表现在其磷脂双分子层可以运动,但蛋白质不可以运动解析: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胆固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分布位置有多种,但大多数是运动的。

分子的运动性决定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2.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之一是胞吞,具体过程是:当物质吸附在细胞膜上时,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动的过程中在细胞内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

以下对胞吞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B.这个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该过程用于吸收小分子物质D.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由题意知,该物质进入细胞时,并非通过细胞膜;其原理是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生理基础;膜分子的运动亦需要消耗能量。

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物质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D3.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B.⑤和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和③两种方式被吸收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作用有关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主动运输,②是被动运输,③④分别为胞吞和胞吐,⑤⑥分别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被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作用吸收;蔗糖进入果脯细胞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果脯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活性。

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

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

【优化设计】2018-2018学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B.某合成酶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变形虫的运动解析:某合成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该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人的成熟红细胞溶血后,只剩下一层细胞膜外壳,称为血影。

如果将血影中的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并用板条将其推挤到一块,则测得的脂质面积约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 A.1/2 B.1倍 C.2倍 D.4倍解析: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将脂质抽提出来,在水面上铺展开,其表面积约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

答案:C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科学家通过提取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解析:欧文顿是通过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的推理得出结论的。

答案:A4.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解析:磷脂分子的结构是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所以构成磷脂双分子层以疏水性尾部相对,外部是亲水性头部。

答案:A5.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鉴别细胞膜的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对于细胞膜来说,糖被只能分布在外侧,这是区分细胞膜内外侧的重要依据。

答案:A6.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A.人的白细胞B.鸡的红细胞C.蛔虫的体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生物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如果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该细胞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他的生物膜。

【红对勾】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红对勾】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1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生物膜的“三合板式”静态结构不能解释下列哪一种现象( )A.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B.变形虫的变形运动C.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D.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解析:生物膜的“三合板式”静态结构把膜结构描述成静止的、不变的,无法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答案:B2.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A.单层排列B.均匀稀疏排列C.双层排列D.均匀紧密排列解析: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呈双层排列,因此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答案:C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脂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磷脂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B.磷脂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磷脂分子种类和数目就要一样C.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D.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一样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决定不同生物膜功能的主要因素。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上的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

答案:C4.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解析: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两种膜中含有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答案:C5.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解析: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磷脂分子易与细胞膜融合,并将药物运至患病部位。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练习与解析1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解析: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和白细胞能吞噬病毒,都是依靠细胞的变形作用。

细胞之所以能变形,是由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能运动的缘故。

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2、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解析: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组成,其中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等有关。

答案:A3、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B、消化后的物质才溶于水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解析:大分子物质是不能进入细胞的,因为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分子、离子等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可进入细胞,大分子的物质、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不能进入细胞。

答案D4、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保护作用B、具有选择透过性C、与细胞的识别、免疫等有密切关系D、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的功能与其流动性有关,但流动性不是细胞的功能。

答案:D5、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蒜头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缓地渗入细胞内部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指活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只有细胞是活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性。

通常情况下,不被细胞选择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等多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浓度较高或较长时间包围细胞,会将细胞杀死,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成为全透性,这时,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可进入细胞。

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配套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配套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配套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 •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

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 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细胞识别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2. 生物膜的“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 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D.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答案:C解析:变形虫的变形运动是建立在膜的流动性的基础上。

3. 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A. 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流动性D.扩散答案:C解析:变形运动是由结构特性决定的,结构特性主要指流动性。

4. 细胞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着有密切尖系的化学物质是()A. 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答案:A解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的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与糖分子结合成一种复合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表面。

膜内蛋白主要作为载体,而膜外的糖蛋白主要用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

5・尖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述,能揭示出不同的膜物质分子之间排布矢系的是()A. 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 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C.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答案:B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较恰当地表明了磷脂和蛋白质的尖系。

二、非选择题6•下图表示某种膜结构以及物质与膜的尖系,请据图回答。

• O • •。

分別代表各种物质分子或离子(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膜从结构上来说,它具有。

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2讲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1

高考生物 第四章 第2讲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必修1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第四章第2讲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后限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安庆质检)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均不同B.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C.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也是简单扩散D.细胞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解析】根据图解可知①表示糖被,②表示磷脂,③表示蛋白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②的种类是相同的,因此A项错误。

a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它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因此为简单扩散,而b物质进入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因此为主动运输,所以B项正确、C 项错误。

细胞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①糖被有密切关系,所以D项错误。

【答案】B2.(·东北育才学校统考)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解析】植物细胞吸收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氧气浓度不同,则细胞中可提供的能量多少不同,A、B两点与氧气浓度不同有关。

硝酸钾溶液中K+、NO-3浓度相等,B、C两点吸收量不同显然不是由于离子浓度不同,而是由于根细胞膜上运载K+、NO-3的载体数量不同。

【答案】B3.(·龙岩模拟)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

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

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胞吞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解析】磷脂微球体携带有抗体,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特异性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结合,诱发膜融合或细胞胞吞,从而使药物分子进入细胞。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作业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作业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选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2.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解析:选D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也是可以运动的。

3.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细胞膜表面①的含量较其他生物膜要多C.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选C 图示中②为磷脂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应为磷脂双分子层,不是磷脂分子。

4.生物体细胞内的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请根据以下所提供的条件探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红色康乃馨、烧杯、玻璃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量筒。

(1)简要说明膜的成分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2017-2018高中生物 4.2-4.3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应其分布的图是( )【解析】根据磷脂分子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既有亲水的极性部分,又有疏水的非极性部分,据图分析,亲水的极性为头部,疏水的非极性为尾部,因此,在水溶液中呈现出头部在水中,而尾部在空气中的分布,即图A所示的分布情况。

故选A。

【答案】 A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解析】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且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A项,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B项,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而且是静态的结构,B正确;C项,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项,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错误。

故选D。

【答案】 D3.如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为单层膜包括两层A分子B.动物细胞膜成分除了图示A、B、C外还有固醇C.图中的C在细胞膜上位置固定不变D.细胞膜可以与内质网膜直接相互转化【解析】本题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的考查。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分析题图可知,A是磷脂分子,B是多糖,C是蛋白质分子。

A项,细胞膜是单层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基本支架,A正确;B项,细胞膜的主要脂质是磷脂,固醇也参与细胞膜的组成,B正确;C项,C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D项,内质网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连,细胞膜与内质网膜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

4.有关细胞膜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取决于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解析】A项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B项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项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其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C正确;D 项细胞膜的功能复杂性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D错误。

【答案】 D5.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该结构是突触前膜,可通过d方式释放神经递质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A项,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A错误;B 项,O2、CO2通过膜过程是自由扩散,氧气从膜外进入细胞,即b过程,二氧化碳从细胞内排出细胞外,即c过程,B正确;C项,d是主动运输过程,而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C 错误;D项,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答案】 B6.如图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C.物质B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D.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亮—暗—亮的结构【解析】A项,据图判断,该物质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物质B的协助,则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因此该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项,图中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因此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B正确;C项,物质B为载体,载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C正确;D项,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暗—亮—暗的结构,D错误。

7. 2015·滕州期末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解析】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膜外某物质浓度增加,该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后,由于受载体数量限制,运输速度达到最大,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故B项正确;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水或甘油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故A项、C项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使物质由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主动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使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所以该物质可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也可能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D项错误。

【答案】 B8. 2015·惠州期末 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解析】氧气进出细胞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其动力就是细胞膜内外的氧气的浓度差,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答案】 A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细胞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当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解析】白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A错。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胞吞的方式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B错。

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需要消耗能量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自由扩散不需要,D错。

【答案】 C10.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选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Ⅰ→ⅡB.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没有关系C.大多数②③可以运动,而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b可以表示CO2的运输【解析】图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所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向是Ⅰ→Ⅱ,A项正确;①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密切关系,B项错误;图中②是蛋白质,③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大多数②③可以运动,而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正确;b表示物质从细胞内高浓度一侧向细胞外低浓度一侧扩散,属于自由扩散方式,所以b可以表示CO2的运输,故D项正确。

【答案】 B11. 2015·惠阳段考 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解析】坐标曲线图显示,a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b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A项错误;方式a即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项错误;方式b即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项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不会影响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D项错误。

【答案】 C12. 2015·娄底期末 有关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转运时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且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另两者则不需要B.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D.三种运输方式都具有选择性,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解析】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A 错误。

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也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载体蛋白的运动),B错误。

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不需要载体蛋白的转运,C 错误。

三种运输方式都具有选择性,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D正确。

【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如图甲表示生物膜的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物质运输不同方式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的物质是图中的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甲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结构进行信息传递,动物细胞则不能。

(3)图甲中物质B的这种排列方式与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

(4)若图甲是线粒体膜,则b过程运输的气体是________,该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________所示的曲线;若图甲是人体神经细胞膜,则该图中表示K+在膜内积累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这种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________所示的曲线。

(5)若图甲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该图中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

【解析】(1)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使其吸水胀破,内容物流出,即可获得细胞膜;图中物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