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7篇)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7篇)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个数量的两部分整体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与探究使学生初步理解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其解答方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据整理使学生关心生活,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4、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理解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与单位“1”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学过程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复习铺垫1、说图意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问:谁是单位“1”?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2、说图意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问:①谁和谁,谁是单位“1”?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学习例4:(出示一幅丹顶鹤图片,引出例4)(1)、出示例4。
说一说从例4中你知道些什么发?(2)、能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试一试。
(一生在黑板上画)(3)、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4)、现在能求出其它国家约有多少只吗?试一试。
(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5)、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做的?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的?(6)、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练习:少先队员采集标本152件,其中的5/8是植物标本,其余的是昆虫标本。
昆虫标本有多少件?(只列式不计算,先学生独立解答,再由学生在全班交流)2、学习例5:(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根据一个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可以知道这个人健康状况,关于人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情况,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些资料,(电脑出示):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每分钟的约跳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优秀6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优秀6篇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较大的收获。
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优秀篇】,望大家喜欢。
作者整理了6篇分数乘法教学反思,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篇一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
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回顾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教学的备课时一直被如何处理分数乘法意义所困惑。
后来一想,如果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从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判断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相乘的关系就可以了,而这个相乘的关系在本单元有了新的拓展,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
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我指导学生从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想一想,议一议五个方面入手,例如:教学3/10×5,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5个3/10相加的和,也就是求3/10+3/103/10+3/10+3/10是多少,并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得出3+3+3+3+3/10,然后让学生分析分子部分5个3连加就是3×5,并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特别是3/10×5与5×3/10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为什么“同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一练6×3/10,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看一看能不能在相乘之前的哪一步先约分,比一比在什么时候约分计算可以简便一些,从而明白为了简便,能约分的先约分。
听《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听《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在我校11月份组织的“我的模式我的课”观课议课活动中,我听了由姚晓真老师执教的《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一节数学课。
让一直教语文的我也受益匪浅。
第一,姚老师对教材驾驭能力强,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度自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板书和作业布置。
第二,这节课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课堂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引入新课这一环节中,利用了成语故事“磨刀不误砍柴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让学生明白了画线段图对帮助学生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学习线段图的重视。
2、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题意。
语文教学中,除作文外,阅读理解类的题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也是让老师头疼的地方。
这节课上,姚晓真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时候首先是让学生反复的读,然后引导学生在读题的时候找出题中的重要信息,重读,反复读,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读懂了题意,解题就变得容易多了。
这一点值得我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借鉴。
3、在画线段图和引导学生列式计算的环节中,姚老师既引导学生学会规范画图----用铅笔和直尺画图。
又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讲解中去。
用学生的口去讲题,他们的语言、知识面和解题思路与学生接近,他们的讲解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与此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组织能力,又可以刺激学生超越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在姚老师的课上,她用得最多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由思考,自己解答,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阶梯思路及方法。
培养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的同时,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学生讲题的时候,姚老师经常会说“听清楚了吗?”“谁还有不同的意见?”“你听懂了吗?”“你还有什么问题?”“在想一想!”“大胆一些!”“不要紧张!”“为什么这样?”“还可以怎样?”一步步的鼓励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在语文课上,很多时候,我也会让学生讨论交流,但有时会觉得这样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常常会走形式或代替他们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总是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引导不到位。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蒲县城关小学田丽琴【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3【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此外也指出了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以此来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学会解答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少几的分数应用题;使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尝试、类推和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体会,感受获得成功体会的经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良好的数学情操。
【教学重点】会解决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答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等。
【学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转化、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
?6师提问:你会提什么问题?(生:增加的班级数?今年的班级数?今年和去年一共的班级数?......)追问:哪个问题是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增加的班级数?)师:这是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板书)师:要想解决”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一步还能算出来吗?(不能)它稍微复杂些, (板书:稍复杂),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师:这道题你计划如何解答呢?用你已经掌握的解决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来解决。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5篇)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5篇)《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篇1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的:1、复习时我设计了找单位“1”和写数量相等关系式的练习,是为了学习新课做准备。
2、出示新课,让学生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
引到学生想:画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画?3、根据线段图,写关系式。
4、根据关系式列算式,并解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了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根据不同的关系式,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
但是,在讲解算式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时,有一部分人对第二种算法中括号部分算的是什么,有点模糊,不能清楚地表述出来。
在教学后,我真正感觉到,要让学生理解一个分率表示什么量的重要性,虽然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点,但因为单位1加几分之几这样的分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因此要更为重视与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本课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并反思教学过程,颇有收获。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学生,考虑他们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力求使教学设计得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去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培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思维品质。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篇2(一)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本节课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并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6篇)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6篇)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6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篇1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更好到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因而在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通过迁移、类推、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及解题规律。
一、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是因为大多数时间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自己省心、学生省力,往往避重就轻,草草带过,舍不得把时间用在过程中,总是急不可待,直奔知识的技能目标,究其根由,在于教师的课堂行为,我缺乏必要的耐心。
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因此在今年整体的教学中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本节课上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精品教案(通用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略中国的古老与文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线段图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掌握稍复杂的有关分数乘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前欣赏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
(课件播放“八大奇迹”的视频资料)学生对世界“八大奇迹”了解的知识畅所欲言。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的“八大奇迹”,其中我国的“秦兵马俑”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看看我们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1号坑和3号坑一共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追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式。
生2: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第(1)个问题是我们前面已经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第(2)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交流使学生了解世界“八大奇迹”,课堂中顺势引导学生走近“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探究的欲望与兴趣,为更好地投入到下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索1.分析理解题意提问:这里的710表示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了单位“1”?生:710表示1号坑和3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710,这里是把三个坑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能够正确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
2. 学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引入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多个分数的乘法运算,且问题的条件较为复杂。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其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2. 讲解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条件。
第二步: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其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
第三步:根据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第四步:检查计算结果,确保答案符合实际情况。
3.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解题过程。
三、案例分析1. 出示案例,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题思路。
2. 学生分享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3. 分析案例中的关键步骤和易错点。
四、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提醒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检查计算结果、理解问题条件等。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1、《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目标:(1) 通过对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复习,让学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 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训练。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在这节课上,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英国老师,在整理自己的办公室时,发现在30年前,一次学生的作文本,作文的题目:未来我是——,这样的题目激起了老师对该班学生现实的一种好奇,就对该班学生进行了统计,这个班的学生人数是河坝六(3)班的34,你能求出当时这个班学生的人数吗?”二、具体环节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当有学生说出多少人时,就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在课前调查,该班学生有52人,老师并在黑板上板书)从而导出:52×34。
(根据式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示,其中的单位“1”是谁?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2、例1的教学继续故事:当该老师将人数统计出来后,就把这样的消息在一家报社的报纸上进行了刊登,知道信息的“学生”,都来到老师面前寻找童年的梦想,但仍有几个学生一直没有来,据统计,“全班39人,其中有1213的`同学来拿走了作文本,范文TOP100请问:拿走的有多少?没有拿走作文本的有多少?(重点是第二问)(先让学生自主列式,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画出线段图。
根据学生所列式子,老师对学生进行追问,从而理解所列的式子)(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列出算式:39-39×1213;39×(1-1213);39÷13×(13-12)等。
)3、处理教材69页的“做一做”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将题目的条件与问题抄在黑板上,当学生列出式子后,再让学生画出线段图,个别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根据所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展开分析。
4、教学例2如果我们知道了英国所在小学六(1)班“来取作文本学生的人数是36人,没来的人数比来的人数少1112.又怎样求没有来的学生人数呢?”(教师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并列出式子,教师观察,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理解题意:老师画出线段图,根据已知的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未知量)(先重点分析一个算式,如:36-36×1112,再启发出多个式子)5、处理教材70页练习中的第二题全班学生练习,老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当学生得出一种解法时,再要求他们找出第二种,第三种解法。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今天进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教材把这部份内容分为两个例题: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
分别进行教学,再练习巩固,一如前面的风格,小步子,快反馈,开始比较容易掌握,但到后来会越来越糊涂,出现比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到了学习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后,学生往往会不能很清楚地区分是乘还是除,是多还是少。
对整个这部份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我作过多次尝试:有完全按教材编排教学的,也有参照《现代小学数学》的编排方法,把分数乘除应用题合起来进行教学的。
这次,我决定再进行一次尝试:把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和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合为一课进行教学。
预设教学流程如下:1、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2、看线段图说说发现了什么信息?还能知道什么信息?男生占3/5学校有学生800人3、根据这些信息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并所此编题4、解答“学校有学生800人,其中男生占3/5,男生有多少人?”5、出示“学校有学生800人,其中男生占3/5,女生有多少?(1)比较:与4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怎样改线段图?(2)自己解决这一题(3)反馈算法,说出列式依据6、体验尝试:(1)学校有男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多10%,女生有多少人?(2)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9,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总结特征与模型实施中,还算比较顺利,能够按照我所预想的进行,学生较好地建构了模型,但与我理想中的学生获得有效发展的课堂还是有所差距。
欣喜:(1)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今天我让学生根据学校有学生800人,男生占3/5这两个信息提出可以求的问题,预想中学生只会提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结果,学生不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还提出了我不曾预料到的问题: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2)比较好地建立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模型。
在通过让学生解答三道题目之后,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发现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模型:单位“1”的量×(1+或-分率)=对应量,再简化为“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小学数学_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2、探索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经历策略多样化和一般化的过程,体验算法优化的过程,获得探索的体验,发展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总结解题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刻度尺、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人类的发展史源远流长,距今约70~20万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人”。
出示情境图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课件出示有序梳理的4条数学信息)追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以学生感兴趣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通过根据信息提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1.教学“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提问:你能自己画出线段图并解决“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学生自主画线段图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谈话: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想法跟你的组员交流一下好吗?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表达的正确清晰?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提问:说说你们组的线段图是怎么画的?学生可能这样画:现代人“北京人”现代人?厘米比“北京人”成年女子高18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把“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作为单位“1”,所以要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平均分成8份;再画另一条线段表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要比第一条线段多出1份,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的一段(即比“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高的)等于“北京人”女子平均身高的。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优秀6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优秀6篇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一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是在教学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回顾本节教学,我感到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重视学生说的训练。
在以前应用题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这个片断,我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避免死记硬背、机械是模仿,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
依据,要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种说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会,怎么教的问题。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本节内容并不难,为此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死记数量关系,找出谁是单位1,谁是分率,知道要求是分率对应的题用乘法计算等,学生只会用一种方法,长此以往,对灵活解题是不利的,在这个片断中,问题开放,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说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篇二《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好处,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与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忙学生达成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对于这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一、引导学生透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好处,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1/5x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好处,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好处,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透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好处,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五则)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五则)第一篇: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例8情境图,但不出示问题这个大棚共480㎡,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
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2、提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要求的是的面积。
(出示问题)3、分析与解答(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②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240(㎡)(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
)②学生动手折一折。
③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60(㎡)(3)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60(㎡)(4)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①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②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③组织汇报。
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60(㎡)综合算式:480×(×)=60(㎡)4、回顾与反思(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求出了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现在我们能写答句了吗?对,不能,因为我们还没有对这个答案进行检验。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今天又要挑战难题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这块内容难讲透,学生也难理解,以往学生解题时偏向于先求出相差的那个量,再求比标准量少的那个量。
介于个别学生总是不听课而热衷于先睹为快,去书上找答案应付的坏习惯。
我选了练习五的第2题作为例题,这题的优点在于分率较小,容易画线段图,而且容易改题。
在分析题意时,我还是抓住2个问题:谁与谁比较,谁是单位量“1”?画出标准量后,请学生来接着说怎样画出另一个量?在汇报算式时,我非常注意追问学生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我原以为有了第1道题目做示范,学生独立画出比标准量多三分之一的线段图应该没有问题了,结果巡视学生的线段图时发现问题还是很多:把多出来的那部分用虚线。
把标准量平均分成3份后,把多的那一份标注在标准量上了,把另一个量用同样的2份表示(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错误,我非常震惊,有点束手无策,在讲评时自己也感觉没有讲到要点上)。
最后,还让学生思考今天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上一次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整节课就是分析和解答了两个例题,连练习都来不及做。
回顾整节课,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气氛有点沉闷,但老师的分析还是比较透的,学生能听得明白。
课后我找了一个课堂上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找了一道同类型的题目让他析题,他基本上能说清楚,而且是先转化为标准量的几分之几。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练习时我注重抓住两个问题,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我对学生怎样画线段图指导较多。
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画线段图,因为理清了数量关系,所以列式计算错误也较少。
我觉得这种教法的缺点在于比较枯燥,但优点是学生扎实地学会了怎样分析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设计教学时,我确定强化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的教学思路。
结合今天我本节课的讲课视频进行了如下思考:1、情境导入环节:课本上用上的“北京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的脑容量对照的问题,我感觉距学生很荒凉,而且学生传授的时候很拖口。
课本上情境图题目的数太大、不好排序。
学生刚刚碰触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的就是经历解题方法的积极探索过程,注重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挑选里越野赛给学生卖礼物的情境导入本节课,题中的数字也相对好算一些。
在鼓励学生化解明确提出的问题时,学生无法精确的找出谁就是单位“1”。
改进方法:先复习铺垫后再进入新课。
设计几个小题先让学生找一找题目中的单位“1”,明确与谁相比较谁就是单位“1”。
为后面画线段图是先画谁的问题做铺垫。
2、独立自主探究环节:应用题教学理应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剖析。
在分析例题时,先使学生根据题意找到那一句话最关键去分析,找到谁就是单位“1”,多就是什么意思?多谁的,然后2525画出线段图。
利用线段图则表示这些信息,接着使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举算式答疑,最后再比较两种数学分析的不同点。
这不仅并使学生掌控了解题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学生都就是在练习本上加画线段图的,但上时黑板展现时只有两三个小组图画了,大多数小组都就是轻易列于算式,结果上台展现的时候都就是变成了读一下算式就谈完了,感觉虽然算式都列于的很对,但是认知的并不是那么细致。
改良方法:1、在合作建议里面特别强调先画线段图,融合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教师巡查时深入细致至每个小组内指导线段图的画法,然后提示信息学生将线段图也图画在黑板上。
在学生出现线段图的画法有错误:第一;已知条件没有标清或问题没有标出;第二不知道该画几条线段,表示一个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画一条,表示不同的量之间的关系时画两条或多条线段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镇一中;王新华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
基础,因此设计教学时,我确定了:“淡化分类,强化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的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先复习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铺垫后进入新课。
例题教学时充分的相信学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
教学中定点找准单位“1”,理解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与单位“1”的关系。
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积极表达,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形式的开放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2、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
在分析例题时,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找出那一句话最关键来分析,找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然后画出线段图。
借助线段图表示这些信息,接着让学生分析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最后再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点。
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发现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
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单位“1”的量×(1+或-分率)=部分量,再简化为“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部分量。
由于总结方法比较好,因此在让学生解决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时,学生也显得比较轻松。
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突出在“应用中学”,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一种理念,而应是我们实践中的不懈追求。
设计中,通过解决“心跳问题”、“噪音问题”等,能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教学中的不足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线段图的画法有错误:第一;已知条件没有标清或问题没有标出;第二;不知道该画几条线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直观形象、易懂、易记,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掌握好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分数意义,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重要环节,也是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非常重要的教学步骤。
因此,在练习课中我让学生自己画图那然后大家一起评,找出画的不合理的地方一起改,加深印象。
我认为通过线段图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