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

合集下载

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及应用

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及应用

溶胶凝胶法的原理及应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是一种将溶胶逐渐转变为凝胶的化学方法。

溶胶是由在溶剂中分散的颗粒或分子组成的胶体溶液,而凝胶则是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固体物质。

溶胶凝胶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适当的溶胶制备条件,如pH值、温度、溶液浓度、添加剂等,使溶胶逐渐从液态溶胶转变为固态凝胶。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溶胶的制备,溶胶的成胶,成胶后的调控和凝胶的干燥。

首先,根据所需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用途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溶质和催化剂来制备溶胶。

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控制pH值、温度等,使溶胶逐渐形成凝胶结构。

成胶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控,如调节凝胶的孔隙结构、粒径大小等。

最后,通过合适的干燥方法,将凝胶转变为固体材料。

溶胶凝胶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简单、灵活、可控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和多孔性的材料。

其次,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纯度和均匀性。

此外,溶胶凝胶法还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材料。

溶胶凝胶法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是材料科学。

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各种功能材料,如纳米材料、陶瓷材料、生物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电子、光学、化学、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一个应用领域是薄膜技术。

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均匀、致密和具有优良性能的薄膜,常用于光学涂层、防腐涂层、传感器等领域。

此外,溶胶凝胶法还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微纳米结构材料,如光子晶体、纳米线阵列、多孔膜等,这些材料在纳米科技、生物医学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总之,溶胶凝胶法是一种灵活、可控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复杂结构、多孔性和纳米级别材料的能力。

在材料科学、薄膜技术和微纳米结构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溶胶凝胶法将在更多领域中发展出新的应用。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

溶胶-凝胶法制备ZnO薄膜
最近30多年来围绕着氧化锌薄膜的晶体结构、物化性能、成膜技术以及相 关的器件开发等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使得它的各项性能和应用都获得了显 著的进展。许多应用氧化锌薄膜制作的电子器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 SAW(Surface Acoustic Wace,声表面波)器件上ZnO薄膜的应用,以及在透明 电极、光电器件、蓝光器件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圆。在室温下高质量ZnO 薄膜紫外激射的实现,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短波长发光器件材料,使这一领域倍 受科研人员的重视。
(AZO)thin films are emerging as an altemative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ITO (Sn.doped In203)flims recently not only because of their comparabl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to ITO films,but also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 under the exposure to hydrogen plasma than ITO.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Zinc oxide(ZnO)as a wide band-gap(3.3eV)compound semiconductor with
wurtzite crystal structure.is gaining importance for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aS a semiconductor laser,due to its high exciton binding energy of 60 meV.A1·doped ZnO

溶胶凝胶原理及技术0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溶胶凝胶原理及技术0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846年J.J.Ebelmen首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20 世纪30年代W.Geffcken利用金属醇盐水解和胶凝化 制备出了氧化物薄膜,从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 性,但直到1971年德国联邦学者H.Dislich利用SolGel法成功制备出多组分玻璃之后,Sol-Gel法才引起 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初 期,Sol-Gel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铁电材料、超导材 料、冶金粉末、陶瓷材料、薄膜的制备及其它材料 的制备等。
憎液溶胶: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亲和力 较弱,有明显的相界面,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 系。
4.凝胶(gel):亦称冻胶,是溶胶失去流动性后,一 种富含液体的半固态物质,其中液体含量有时可高 达99.5%,固体粒子则呈连续的网络体。它是指胶 体颗粒或高聚物分子相互交联,空间网络状结构不 断发展,最终使得溶胶液逐步失去流动性,在网状 结构的孔隙中充满液体的非流动半固态的分散体系, 它是含有亚微米孔和聚合链的相互连接的坚实的网 络。 (1)凝胶是一种柔软的半固体,由大量胶束组成 三维网络,胶束之间为分散介质的极薄的薄层 所谓“半固体”是指表面上是固体、而内部仍 含液体。后者的一部分可通过凝胶的毛细管作用从 其细孔逐渐排出。
金属醇盐、溶 剂(甲醇、乙 醇等)、水和 催化剂(酸或 弱碱) 水 解 聚 缩 陈 化 溶胶 涂层、成纤、成 型 湿凝胶
干 燥 热 处 理
成品
干凝胶
图1-1 醇盐溶胶-凝胶法基本工艺过程示意 图
(1)首先制取含金属醇盐和水的均相溶液,以保证 醇盐的水解反应在分子的水平上进行。由于金属醇盐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一般选用醇作为溶剂,醇和水 的加入应适量,习惯上以水/醇盐的摩尔比计量。催化 剂对水解速率、缩聚速率、溶胶凝胶在陈化过程中的 结构演变都有重要影响,常用的酸性和碱性催化剂分 别为HCl和NH4OH,催化剂加入量也常以催化剂/醇 盐的摩尔比计量。为保证前驱溶液的均相性,在配制 过程中需施以强烈搅拌。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资料讲解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资料讲解

SiO2制备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 以硅醇盐或硅卤化物为原料, 以醇作为共熔
剂, 加入酸或碱溶液作为催化剂, 通过硅醇盐 或硅卤化物的水解、缩聚, 形成SiO2 凝胶.采 用正硅酸乙酯( TEOS) 为原料, 典型的Sol- Gel 法( 一步法) 反应为 Si(OC2H5)4+ 4H2O ——Si(OH)4+4C2H5OH
制造超细颗粒及微球体。溶胶-凝胶法制微粉通常从喷嘴或超声 分离装置中喷出溶胶,而后在一定气氛中对微溶胶液滴进行凝胶化 处理。这一方法可对金属盐和金属醇盐的各种先驱体进行工业化 处理,由于反应对象仅仅是水, 引入杂质的可能性小,故溶胶-凝胶 法制备的超细颗粒有粒度细单分散性好,纯度高及重复性好等特点。
流程
化学过程
溶胶-凝胶法的化学过程首先是将原料分 散在溶剂中,然后经过水解反应生成活性 单体,活性单体进行聚合,开始成为溶胶, 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经过 干燥和热处理制备出纳米粒子和所需要材 料。
特点
溶胶-凝胶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独 特的优点:
1)由于溶胶-凝胶法中所用的原料首先被分 散到溶剂中而形成低粘度的溶液, 因此, 就可 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分子水平的均匀性, 在形成凝胶时, 反应物之间很可能是在分子 水平上被均匀地混合;
制备陶瓷涂层薄膜,如Al2O3涂层 制备陶瓷 ,如纤维SiO2纤维: 其基本原料是Na2 SiO3 制得的聚硅酸,
但是由于聚硅酸的多官能团性,水解缩合时易成为体型结构,为了 得到线型缩合物,必须将其部分酯化后再进行缩合。其方法是将 Na2 SiO3 溶液加入HCl再用T HF萃取分离得到硅酸的THF溶液,然后 加入醇类进行酯化。酯化度( DE )约为50%的聚硅酸酯有利于制得 线型缩合物。当浓度和分子量达到一定范围时,溶胶显示可纺性。 目前,由聚硅酸乙酯( DE= 50% )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的先驱体溶胶 纺丝再进行热处理到900℃ ,制得连续SiO2 纤维已经工业化生产, 强度约6GPa ,模量约70 GPa ,最高使用温度为1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

维普资讯

4 ・ 0
陶 瓷
2 0 . o 1 0 6 N .0
w” 周 围以八 面体 构 型配 位 着 6个 0 , 多个 WO 结 构单 元相互 连接 成一 个 聚集 体并 进而 溶胶 化而形 成 溶
胶 。当然离 子交换 法并 不 局 限 于在 交 换 树 脂 中 , 可 也
(V ) 化 学 气 相 沉 积 法 ( V ) 样 复 杂 昂 贵 的 设 PD 和 C D那
溶胶 ( 1是 在分 散 介 质 中分 散 了基 本 单 元 尺 寸 o S )
为 l 0 m 的固体 粒子 ( 体粒 子 ) ~10n 胶 而形 成 的分 散 体
系 。在 sl e 薄 膜技 术 中[ , 0—gl 4 溶胶 的 制 备 可 分 为 有 1

种方法 。该 法 将 金 属 醇 盐 或 金 属 无 机 盐 溶 于溶 剂 ( 或有机 溶剂 ) 水 中形 成 均匀 的溶 液 , 加 入各 种 添 加 再
备, 具有 工 艺 简便 、 备 要 求 低 以 及 适 合 于 大 面 积 制 设
膜, 而且 薄膜化 学组 成 比较容 易控 制 , 能从 分子 水平 上
胶 化及 干燥 处理后 得 到 干凝 胶 膜 , 后 在 一定 的温 度 最 下烧 结 即得到所需 的涂 层 。
1 1 溶 胶 的 制 备 .
重视 。13 9 9年 , e ce 采用 sl e技 术 成 功制 备 G f kn等 0—gl
了氧 化 物 薄膜 , 明 了 其技 术 可行 性 。2 证 0世 纪 7 0年 代 ,o —gl 术被成 功地 应用于 制备块 状多 组分 凝胶 Sl e 技 玻璃 , 到材料 界研究 者 的广泛关 注并 获得 迅速 发展 。 得 2 世纪 8 0 0年代 以来 , l e 技术 进 入 了发展 的 高 峰 o S —gl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摘 要:溶胶-凝胶法广泛应用于制备薄膜材料和粉体材料,其主要原理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经水解直接形成溶胶或经解凝形成溶胶,然后使溶质聚合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最后得到无机材料。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的发展历史,原理以及一些溶胶-凝胶法实际应用案例。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纳米材料;陶瓷薄膜材料;掺杂;锂电池;包覆材料 溶胶-凝胶法发展过程:1846年法国化学家J.J.Ebelmen 用SiCl 4与乙醇混合后,发现在湿空气中发生水解并形成了凝胶。

20世纪30年代W.Geffcken 证实用金属醇盐的水解和凝胶化可以制备氧化物薄膜。

1971年德国H.Dislich 报道了通过金属醇盐水解制备了SiO 2-B 2O-Al 2O 3-Na 2O-K 2O 多组分玻璃。

1975年B.E.Yoldas 和M.Yamane 制得整块陶瓷材料及多孔透明氧化铝薄膜。

80年代以来,在玻璃、氧化物涂层、功能陶瓷粉料以及传统方法难以制得的复合氧化物材料得到成功应用。

分类:溶胶-凝胶法按产生溶胶凝胶过程机制主要分成三种类型: (1)传统胶体型:通过控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沉淀过程,使形成的颗粒不团聚成大颗粒而沉淀得到稳定均匀的溶胶,再经过蒸发得到凝胶。

(2)无机聚合物型:通过可溶性聚合物在水中或有机相中的溶胶过程,使金属离子均匀分散到其凝胶中。

常用的聚合物有聚乙烯醇、硬脂酸等。

(3)络合物型:通过络合剂将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再经过溶胶,凝胶过程成络合物凝胶。

制备方法及原理:溶胶一凝胶科学技术是以金属醇盐为原料制作玻璃、玻璃陶瓷、陶瓷以及其它功能无机材料的一种新工艺方法。

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的方法属于化学制备方法,溶胶-凝胶体的制备有3种途径:(1)溶胶溶液的凝胶化;(2)醇盐或硝酸盐前驱体的水解聚合,继之超临界干燥凝胶;(3)醇盐前驱体的水解聚合。

溶胶-凝胶法的化学过程首先是将原料分散在溶剂中,然后经水解反应生成活性单体,活性单体进行聚合,开始成为溶胶,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经过干燥和热处理制备出纳米粒子和所需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

(6)玻璃表面的平整度及光散乱 玻璃表面,由于是所谓火抛光(fire polish), 平整度在6~10nm。如果要求玻璃表面更平滑或 大面积范围的平滑,必须进行研磨。先用SiC或 Al2O3粗磨,然后用红粉(Fe2O3)或CeO2抛光。
玻璃表面如果呈波纹状,凸起的顶部或峰顶 与凹下的底面上的反射光之间存在光程差, △=2hcos,为入射角。如果2h小于λ/8,则看 不到光散乱。
表7-1 反应体系的组成
材料 Al2O3 La2O3-Al2O3 ZrO2(Y2O3)-Al2O3 MgO-ZrO2 Y2O3-ZrO2 MgAl2O4 MgFe2O4 Mg (Fe,Al)O4 主盐 Al(NO3)3、La(NO3)3、 Al(NO3)3 、ZrOCl2、Y(NO3)3 ZrOCl2 、Mg(NO3)2、 Y(NO3)3 Mg (NO3)2 、Al (NO3)3、 Fe(NO3)3 沉淀剂 NH4OH H2C2O4 NH4OH (NH4)2CO3 成膜促进剂 聚乙烯醇(PVA) 聚乙烯醇(PVA)、 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甘油
SrTiO3
Li2B4O7 Al2O3-SiO2 (如莫来石等) CeO2-TiO2
7.1.2.2影响成膜性和膜结构的主要因素 采用醇盐法制备薄膜时,影响成膜性和膜 结构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溶胶的配比、溶胶 的稳定性、干燥制度、烧结制度和基体的 选择等,具体情况与7.1.1.3节讨论的相同。 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溶胶的稳定性是可以工 业化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胶粒 H2O NH4+或者NO3成膜促进剂 稳定的均匀溶胶 H2O CO2
NO3- H2O
NH3
干燥初期
快升温
慢升温
图7-1 无机前驱体Sol-Gel膜的成膜机制示意图

纳米氧化铝薄膜

纳米氧化铝薄膜

纳米氧化铝薄膜简介纳米氧化铝薄膜是一种由纳米级氧化铝材料制成的薄膜。

纳米氧化铝的粒径通常在1到100纳米之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光学性能。

纳米氧化铝薄膜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光电子器件和涂层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制备方法纳米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磁控溅射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溶胶-凝胶法1.准备溶胶和凝胶:将铝盐与合适的溶剂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的溶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使得溶胶能够迅速凝胶化。

2.涂覆基底:将准备好的溶胶涂覆在基底上,通过旋涂、刷涂等方法使溶胶均匀附着于基底表面。

3.热处理:将涂覆好的基底放入烘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溶胶中的铝盐氧化生成氧化铝凝胶。

4.煅烧:将热处理后的基底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煅烧,使氧化铝凝胶转变为稳定的纳米氧化铝薄膜。

磁控溅射法1.准备目标材料:将氧化铝粉末制备成块状的氧化铝靶材。

2.真空腔体:将含有氧化铝靶材的靶枪放入真空腔体中,确保内部形成高真空环境。

3.溅射:加入适量的气体(通常是氩气)并施加高频电场,使得氧化铝靶材表面的原子被电离和加速,撞击到基底上形成氧化铝薄膜。

4.磁控:在溅射的过程中,通过磁场的控制,可以调节溅射速率、改变薄膜结构和性能。

电化学沉积法1.准备电解液:将含有氧化铝前体的适当溶液制备成电解液。

2.设计电解槽:将基底和计数电极放入电解槽中,使其能够与电解液进行接触。

3.电沉积:通过外加电压,控制电解液中的阴、阳极反应,使氧化铝前体在基底上沉积形成薄膜。

4.后处理:对沉积好的薄膜进行退火或其他处理,以提高薄膜的结晶度和致密度。

应用领域纳米氧化铝薄膜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聚合物复合材料纳米氧化铝薄膜可以用作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剂。

将纳米氧化铝薄膜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中,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磨性。

光电子器件纳米氧化铝薄膜在光电子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光学薄膜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光学薄膜
致 , 明 1 0C的热处理对 膜层 结构 影 响很 小。 同 说 5c 时, 曲线 b在 18 c 处 的吸 收 峰 强度 减 弱 , 3 0 m。 这是
1 实验 部 分
1 1 氧化 铝光 学薄膜 的 制备 .
室温 下将 一定量 的三 仲丁基 醇铝 ( 分析 纯 ) 加 入无水 乙醇 ( 级纯 ) , 拌均 匀 , 优 中 搅 加入 少 量去 离
基金项 目: 3 8 高技术 (0 4 h 4 00 资助 6 20 A 8 84 )
联系人简介: 良宏( 92 , , 晏 1 8 一)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激光用光学薄膜 的研究 ; m lyninh n@16 cr E m :al gog 2 . o a n
维普资讯
子水促进 异 丁 醇 铝 水 解 , 到 乳 白色 溶胶 。然 后 得
收 稿 日期 :071 -9 修 回 日期 : 0 -12 20 ・ 2 ; 0 2 80 -8 0
由热 处理使 膜层失 去部 分结 晶水 所致 。
2 2 膜层 的透光率 曲线 .
采用提拉 法在熔 石英 基 片上 双 面镀 氧 化 铝光
维普资讯
第2 O卷第 7期
2 0 年 7月 08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Ch mia s a c n e c lRe e r h a d Appi ain lc to
V0 . O. 1 2 No. 7
J l ,0 8 uy 2 0
关 键 词 : 化 铝 ; 学 薄膜 ; 胶 一 胶 氧 光 溶 凝 中 图分 类 号 :6 34 1 0 2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绵阳
6 10 ; 2 9 0
成都
640 ) 10 4

溶胶-凝胶法制备PTFE/SiO2疏水涂层

溶胶-凝胶法制备PTFE/SiO2疏水涂层

玻璃 、金 属 表 面 。很 多 研 究 者 _ 过 改 性 F 1 通 卜H E 表面 而 引入 其 他 基 团来 提 升 它 和 其 他 基 体 的 粘 接 能 力 ,或者 在修 饰 P F T E表 面使有 一 定 的 粗糙 结 构 而 达 到超 疏水 性能 ¨ 卜 J 。不 过 这 些 过 程 复 杂 ,设 备 昂 贵
t gp l e a u re ye e ( F i o t r? oot l n yt h n E) e us na ds i o. C a n sehbt y rp o i po et w t m l o n ic s1 ot g x ii dh doh bc rp r i i la i e y h
影响 。
关键词 :溶胶 一凝胶 ;聚四氟 乙烯乳液 ;硅 溶胶 ;聚乙烯醇 ;接触角 中图分类号 :T 36 3 3 Q 2 . Q 1. 3 ;T 3 5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57 (0 2 2— 12— 4 0 5— 7 0 2 1 )0 0 1 0
P e a a in o TF S O Hy r p o i ai g v a S lg lP o e s r p r t fP E/ i 2 o d o h b c Co tn i o 。 e r c s
h g t rc n a ta ge o 2 . Diia c o c pe sud e d s wn a mi r u si u fc o o r ph . ih wae o t c n l f1 6。 gtlmir s o t isha ho c o b mp n s ra e tp g a y Lo s fc n r y o FE a d mi r u ssr c u e wa e p n i l o h y r p o iiy o e c a i g . w ura e e e g f n c o b mp tu t r sr s o sb e frt e h d o h bc t ft o tn s h

化学法合成与制备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学法合成与制备专业实验指导书

《化学法合成与制备专业实验》实验指导书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粉体溶胶-凝胶(sol-gel)法作为一种高新制造技术,受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在生产超细粉体、薄膜涂层、纤维等材料的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粉体材料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该制备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粉体制备科技中的运用,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献;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基本原理溶胶-凝胶法是以有机盐或无机盐为原料,在有机介质里进行水解、缩聚反应,使溶液经溶胶-凝胶化过程得到凝胶,凝胶经加热或冷冻干燥,最后煅烧得到超微细粉体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易水解的金属化合物(包括无机盐或金属醇盐)在某种溶剂中与水发生反应,经过水解与聚合过程逐渐凝胶化,再经过干燥煅烧处理得到所需要的粉体材料。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烘箱、高温马弗炉、超细粉碎机、电动搅拌机、滴管、200ml、500ml烧杯、玻璃棒、秒表分析纯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盐酸、去离子水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溶胶的制备将分析纯硅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按1:1混合,盐酸为催化剂,用去离子水进行水解,考察了水和盐酸加人量对水解时间t ,凝胶形成时间的影响。

(2)凝胶的煅烧及粉末制备将所形成的凝胶经600-800ºC、2-4h的煅烧,取出研磨。

(3)粉体测试对其粒度、物相、比表面积等特性进行测试。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氧化锌粉体及薄膜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高新制造技术,受到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在生产超细粉体、薄膜涂层、纤维等材料的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实验目的溶胶–凝胶法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玻璃、陶瓷等无机材料的新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经过水解形成溶胶,或经过解凝形成溶胶,然后使溶质聚合凝胶化,再将凝胶干燥、焙烧,去除有机成分,最后得到无机材料。

溶胶–凝胶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为溶胶的制备;第二步为凝胶化;第三步为凝胶的干燥。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薄膜

影响因素
催化剂、水、溶剂及反应温度等均会对胶凝时间、凝胶的黏度、 结构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选用合适的配比以满足不同的需 求. 凝胶开裂的原因:凝胶干燥过程持续的收缩和硬化;产生应力;破 裂。湿凝胶在干燥初期, 因为有足够的液相填充于凝胶孔中, 凝 胶减少的体积与蒸发掉液体的体积相等, 无毛细管力起作用。当 进一步蒸发使凝胶减少的体积小于蒸发掉的液体的体积时, 凝胶 承受一个毛细管压力, 将颗粒挤压在一起。由于凝胶中毛细孔孔 径大小不匀, 产生的毛细管压力的大小不等, 由此造成的应力差 导致凝胶开裂。实践表明, 除了凝胶本身的尺寸因素, 干燥速率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要保持凝胶结构或得到没有裂纹的烧结前 驱体,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大气气氛下进行自然干燥。对于自然干 燥制备干凝胶, 为了防止伴随溶剂蒸发过程而产生的表面应力以 及凝胶中不均匀毛细管压力的产生, 干燥速度必须限制在较低的 值。
制备步骤
将46. 5 g 正硅酸乙酯( T EOS ) , 90 ml 无水乙 醇及10 ml 0. 1 M 盐酸及一定数量的硅烷偶 联剂均匀混合后, 在55℃下恒温水解6 h 得 均匀透明的溶胶, 然后加热蒸发得凝胶, 凝胶 在80℃恒温下烘干17 h 得白色粉体, 破碎、 筛分, 全部通过- 400 目后密封保存。
结果分析
单独的硅烷偶联剂KH560 在酸性醇水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RSi(OCH3) 3 + 3H2O—— RSi(OH) 3+3HOCH3 ( 4)
RS混i(O合H物) 3在之醇间水脱溶水液缩中合H可+ 形作成用有下机, 可立能体有网以络下结几构种。情TE况O:S 与KH560 均匀 ( 1) 形成不均匀的复合材料。 表面含羟基的无机二氧化硅的网络结构与硅烷形成的有机立体网络结构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一、本文概述1、溶胶凝胶法的定义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湿化学合成方法。

该方法基于溶胶(sol)和凝胶(gel)两个关键阶段的转换,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使前驱体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稳定的溶胶体系。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胶粒子逐渐增大并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

最终,通过热处理等后处理手段,凝胶转化为所需的纳米材料或涂层。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前驱体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活性,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浓度等,使前驱体在分子或离子水平上均匀混合,并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

这些反应使得前驱体之间形成化学键合,进而形成稳定的溶胶体系。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胶粒子逐渐增大并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

这种凝胶具有高度的多孔性和比表面积,为后续的材料处理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溶胶凝胶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直到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溶胶凝胶法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目前,溶胶凝胶法已经成为制备纳米材料、薄膜、涂层和复合材料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溶胶凝胶法在反应机理、材料设计、工艺优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应用方面,溶胶凝胶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陶瓷领域,溶胶凝胶法被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锆等。

在金属氧化物领域,该方法被用于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如二氧化钛、氧化铁等,这些颗粒在光催化、气敏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溶胶凝胶法还在涂层和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制备防腐涂层、功能薄膜等。

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化学合成方法,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溶胶凝胶法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料分子通常包含金属氧化物、氮化物 、碳化物等,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浓度等) ,可以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的进程,从而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 和性能的薄膜或涂层。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的物理原理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料的物理原理主要涉及流变 学和相分离。在溶胶阶段,原料分子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 合的体系,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体系逐渐失去流动性, 形成弹性凝胶网络。
02 03
后处理方法
后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退火处理、表面处理等。热处理 是通过加热使材料内部的应力得到释放,退火处理是通过 适当的退火工艺使材料内部结构更加稳定,表面处理则是 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性质来提高其附着力和耐磨性等性能 。
后处理注意事项
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等条件 ,以避免对材料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后处理过程也 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用途进行适当的选择和控制。
涂覆厚度
涂覆厚度对薄膜及涂层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过薄的涂层可能无法满足性能要求,过厚的涂层则可能导致涂层不 均匀或产生裂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确定适当的涂覆厚度。
涂覆注意事项
在涂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基材的清洁,避免杂质的混入,同时要控制涂覆速度和溶胶粘度,以保证 涂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05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及涂层材 料的应用实例
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实例
光点, 广泛应用于眼镜、显示屏、太阳能电 池等领域。
防雾涂层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防雾涂层能够 有效降低水滴在光学表面上的附着力 和接触角,减少雾气生成,提高光学 系统的清晰度和可靠性。
THANK YOU
溶胶的性质
溶胶的性质包括粘度、电导率、光学性质等。粘度是溶胶流动性的度量,电导率是溶胶导 电性能的度量,光学性质是指溶胶对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性能。这些性质对溶胶的涂 覆和凝胶化处理具有重要影响。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型TiO2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型TiO2

浙江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薄膜技术及应用姓名:刘彬学号:200920101017班级:应用化学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薄膜型TiO2组别:1 日期:2010年12月23日成绩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的原理。

2•掌握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试剂钛酸四丁酯,乙醇,三乙醇胺三、实验原理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作为前驱体,溶于溶剂(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质与溶剂产生水解或醇解反应,反应生成物聚集成几个纳米左右的粒子并形成溶胶,再以溶胶为原料对各种基材进行涂膜处理,溶胶膜经凝胶化及干燥处理后得到干凝胶膜,最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烧结即得到所需的涂层。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不需要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那样复杂昂贵的设备,具有工艺简便,设备要求低以及适合于大面积制膜,而且薄膜化学组成比较容易控制,能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剪裁,特别适于制备多组元氧化物薄膜材料,已被认为是制备薄膜最有效的手段之。

四、实验过程: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原料,按Ti(OC4H9)4:EtOH:H2O:C6H15NO3 (三乙醇胺)为10:35.8:0.52:4.40,将钛酸四丁酯溶于无水乙醇,再将少量乙醇与水混合,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用三乙醇胺作抑制剂,延缓钛酸四丁酯的强烈水解,磁力搅拌1h后,80C回流陈化10h,得到稳定,透明TiO2 溶胶。

将普通的载玻片分别用丙酮,乙醇,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0min后,以其作基底从TiO2溶胶中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TiO2薄膜,提拉速度为4mm/s, 湿膜在80E干燥10min后,放入Nabertherm炉内,分别在400C, 500C,600C保温1h,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TiO2纳米晶薄膜。

五、实验结果分析:1■薄膜XPS分析468 464 460 456 452Binding Enefgy/eV图1薄膜的XPS分析图1为薄膜样品中Ti元素X射线光电子能谱。

溶胶-凝胶成膜原理与分析原理

溶胶-凝胶成膜原理与分析原理

溶胶-凝胶成膜原理与分析原理1溶胶-凝胶技术的概述溶胶-凝胶工艺是通过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制备玻璃、陶瓷以及其它一些无机材料或复合材料的一种工艺。

一般的说,易水解的金属化合物,如氯化物、硝酸盐、金属醇盐等都适用于溶胶-凝胶工艺。

关于溶胶-凝胶法的定义范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溶胶-凝胶过程包括液体溶液、硅胶、金属酸、金属氯化物等胶体悬浮液和金属醇盐溶液中所有的凝胶生长过程。

定义的关键是过程中有凝胶生成,而不强调凝胶生成的过程中是否形成了溶胶。

而一些人则认为溶胶-凝胶技术应体现出溶胶的性质,溶胶-凝胶技术指的是采用金属氧化物等的溶液制备胶态溶液,在加入稳定剂和调节剂的条件下控制凝胶过程。

溶胶-凝胶技术还包括凝胶的干燥和煅烧过程。

现在一般的看法倾向于前者的观点,认为 Sol-gel技术的特点在于凝胶的形成,而不在于是否经过了溶胶(sol)的过程。

1.1 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过程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薄膜的历史相当悠久。

1939 年 W.Geffcken 和E.Berger 首次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涂覆玻璃板,制备了改变玻璃光学反射性质的涂层,并取得了专利,在专利文献中首次提出溶胶-凝胶浸渍涂层工艺。

1959年德国特种玻璃股份公司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涂层工艺开始批量生产汽车后视镜。

1962 年 H.Schroeder 在广泛研究光学涂层的基础上,发展了氧化物的薄膜物理。

随后 Dislich 和Leven等分别阐述了应用sol-gel 技术制备多组份氧化物的化学原理。

1969 年 Schott 玻璃公司以金属醇盐为原料,采用浸渍涂覆工艺生产出遮阳TiO2 涂层,应用于建筑物装潢用太阳能反射玻璃。

同年美国 Oak-Ridge 国家实验室(ORNL)应用 sol-gel 技术在无机溶液体系内制备出球状铀-钍核燃料,不仅使sol-gel 原料的成本大为降低,而且拓宽了 sol-gel 法的应用范围,使溶胶-凝胶法与实际工业过程联系更为密切,标志着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特性材料的真正开始。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年论文题目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学生杨微指导教师徐玲玲副教授年级2009级专业物理学系别物理系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4月论文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纳米材料从开始的微观的概念到现如今纳米材料,从产生到发展到不断创新,大量的新产品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纳米纤维、纳米陶瓷、纳米芯片等都已经在市面上有重要应用。

然而纳米材料的制备却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最大障碍,但是热爱科学的科学家门在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在今天我们已经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研究出来很多方法,其中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而在化学方法中,本文主要讨论了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分类,基本原理以及简单的工艺过程。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杨微摘要: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制备方法,主要是新兴的制备纳米材料低温工艺——溶胶凝胶法,在文中详细说明了溶胶凝胶法的类型和特征,重点描述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简略的操作流程。

关键词:纳米材料溶胶凝胶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use of sol-gel Nano – materialsYang Wei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erformance and complication of Nano - materials as well as preparation methods,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he emerging Preparation Nano – materials , that is low - temperature process, the sol-gel method describe in detail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l-gel method, the focus describes the type of sol-gel Nano - material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brief operation process.Key words: sol-gel Nano-materials basic principle一、纳米材料(一)纳米材料的产生:“纳米”是一个尺度单位,以“纳米”来命名的材料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的定义把纳米颗粒尺度限制在1~100nm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7-2 几种典型醇盐法制备薄膜的溶胶-凝胶反应体系的组成
薄膜组成
溶胶-凝胶反应体系的组成
Y2O3 V2O5-TiO2 (如FTO膜等)
SrTiO3
Y(OC4H9)3、H2O、乙酰丙酮(acac)、CH3COOH、CH3OH
C3H7OH、VO(OC2H5)3、Ti(OC4H9)4、H2O、乙酰丙酮、 CH3COOH
料的微结构有控制作用。 在成膜促进剂的参与下,无机前驱体Sol-Gel
膜的成膜机制如图7-1所示。
稳定的均匀溶胶
胶粒 H2O NH4+或者NO3成膜促进剂
H2O CO2
NO3- H2O NH3 干燥初期
快升温
慢升温
图7-1 无机前驱体Sol-Gel膜的成膜机制示意图
对成膜促进剂成分的的一般要求
第一:根据最终材料的结构要求和溶胶粒子表面电荷性质选择主成分和 表而活性剂;
Sr(OC2H5)2、Ti(OC4H9)4、H2O、CH3COOH、 HCl、乙酰丙酮(acac)
Li2B4O7 Al2O3-SiO2 (如莫来石等)
甲醇锂(LiOCH3)、三丁醇硼〔B(OC4H9)3〕、H2O、HCl、 CH3COOH、DMF
Si(OC2H5)4、Al(OC3H7)3、C2H5OH、H2O、HCl、CH3COOH、 DMF
用于制备全量程湿敏材料,具有湿阻线性好、响应快、无 需加热清洗等特点,但其薄膜化问题很难解决。
(4)磷酸盐系列
Ca10(OH)2(PO4)6、 (Ca,Mg)Zr4(PO4 )6
7.1.1.2 成膜促进剂的作用和组成原则
❖ 在薄膜与涂成的制备过程中,成膜促进剂主要起 到以下作用:
❖ (1)起到高分子的位阻作用。 ❖ (2)延缓溶剂挥发作用。 ❖ (3)带不同长度支链和极性基团的高分子对最终材
7.2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工艺方法
❖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方法有:浸渍法(Dipping),旋覆法 (Spinning),喷涂法(Spraying)和简单刷涂法(Painting) 及电 沉积法等等。常用的是浸渍法和旋覆法。
❖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工艺流程如图7-3所示。
基板清洗
溶胶的配制
溶胶的陈化
7.1.3 溶胶-凝胶法制备膜工艺优点
❖ (1)工艺设备简单,无需真空条件或真空昂贵设备; ❖ (2)工艺过程温度低,这对于制备含有易挥发组分或
在高温下易发生相分离的多元系来说尤其重要; ❖ (3)可以大面积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基底上
制备薄膜,甚至可以在粉末材料的颗粒表面制备一 层包覆膜; ❖ (4)易制得均匀多组分氧化物膜,易于定量掺杂,可 以有效地控制薄膜成分及微观结构。
表7-1 反应体系的组成
材料
Al2O3 La2O3-Al2O3 ZrO2(Y2O3)-Al2O3
MgO-ZrO2 Y2O3-ZrO2
主盐
Al(NO3)3、La(NO3)3、 Al(NO3)3
、ZrOCl2、Y(NO3)3
ZrOCl2 、Mg(NO3)2、 Y(NO3)3
沉淀剂
成膜促进剂
NH4OH H2C2O4
(Ca,Mg)Zr4(PO4)6
ZrCl4、Mg(NO3)2
HNO3
聚丙烯酰胺
主要反应体系介绍:
(1) 氧化铝系列
以Al2O3为主要成分,用于超过虑、气体分离和膜催化。
(2)氧化锆系列
MgO-ZrO2、Y2O3-ZrO2材料可用于膜催化,氧离子传感器 和低湿度湿敏材料,一般要求制成微孔结构。
(3)镁尖晶石系列
镀膜
干燥
热处理
图 7-3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工艺流程图
7.2.1 基板性质及清洗方法
❖ 7.2.1.1基板性质 ❖ 常用的基板有玻璃、Si(100)、Si(111)、蓝宝石(Al2O3)、
第7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 及涂层材料
黄剑锋
7.1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工艺特征
❖ 7.1.1反应体系的确定 ❖ 考虑因素 ❖ (1)以当前先进功能烧结陶瓷主成分为依据选择相
应的无机前驱体; ❖ (2)合成初期的化学现象具有代表性; ❖ (3)涉及单组分和多组分氧化物。
反应体系的组成如表7-1所示。
聚乙烯醇(PVA)
NH4OH
聚乙烯醇(PVA)、 阴离子表面活性
(N4 MgFe2O4 Mg (Fe,Al)O4
Mg (NO3)2 、Al (NO3)3、 Fe(NO3)3
(NH4)2CO3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甘油
Ca10(OH)2(PO4) Ca (NO3)2、(NH4)2HPO4、
第二:各组分之间不应有强的化学作用,以免影响各自的功能; 第三:主成分应具有较高的固化点。使固相粒子在初期干燥阶段(<120℃) 充分靠近以形成密堆积; 第四,各组分在后期干燥和热处理早期(<350℃)能够逐渐并完全分解。
7.1.1.3 影响成膜性和膜结构的主要因素
❖ (1) 溶胶稳定性 ❖ 沉淀剂的种类,沉淀反应的速度和温度;pH;溶胶剂
(4)基体 在制备载体膜(或涂层)时,基体必须在表面状态和热膨胀系数方面与Sol-
Gel膜相匹配。
7.1.2 醇盐法制备薄膜的溶胶-凝胶工艺特征
❖ 7.1.2.1 反应体系的确定 ❖ 反应体系包括:金属醇盐、溶剂、水、催化剂、
水解速度控制剂及成膜控制剂。
❖ 表7-2 给出了几种典型醇盐法制备薄膜的溶胶-凝 胶反应体系的组成
种类,溶胶温度和时间;成膜促进剂加入后的分散方式与时 间。 ❖ (2)干燥制度 ❖ 特别细致的升温并在有关分解温度充分保温有利于获得 结构致密的陶瓷膜,反之有利于得到多孔膜。
❖ 图7-2 为ZrO2(Y2O3)-Al2O3膜的早期干燥曲线
(3)烧结制度
按一般烧结理论,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晶粒长大造成组织均匀性 下降,对多孔膜来说则伴随孔径长大和孔隙率降低。但在制备的许多陶 瓷薄膜或涂层时,这种变化并不明显。
CeO2-TiO2
Ti(OC4H9)4、H2O、Ce(OC2H5)3、HCl、NH4OH、CH3OH
7.1.2.2影响成膜性和膜结构的主要因素
❖ 采用醇盐法制备薄膜时,影响成膜性和膜结 构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溶胶的配比、溶胶的稳 定性、干燥制度、烧结制度和基体的选择等, 具体情况与7.1.1.3节讨论的相同。此处需要 强调的是溶胶的稳定性是可以工业化最关键 的前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