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围生期预后
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围生期预后胡雪飞;彭树新;易艳;郭津含;王向梅;梁小位;熊剑【摘要】目的:探讨提高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产前超声检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产前超声筛查出的ARSA 21例,总结其检出方法并随访观察围生期结局.结果:ARSA 产前检出率为0.68%(21/3 091),均由三血管气管切面(three vessels and trachea view,3V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其中单纯ARSA 17例,合并其他畸形4例;除3例合并严重畸形胎儿引产外,余18例围生期预后良好.结论:3VT是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胎儿AR-SA敏感且有效的切面,可提高其检出率;单纯ARSA围生期预后良好,如合并其他畸形,其预后与合并畸形的情况而不同.【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6(014)002【总页数】3页(P179-181)【关键词】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预后【作者】胡雪飞;彭树新;易艳;郭津含;王向梅;梁小位;熊剑【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109;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109;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109;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109;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109;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109【正文语种】中文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是一种先天性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其作为主动脉弓的第4分支直接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降主动脉上部,并绕食管或气管后方向右上斜行。
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检查的价值
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4.04.007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检查的价值*陈耿波,江矞颖,傅婉玉,王元白,庄建龙,李燕青ә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 N P-a r r a y)检查对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 R S A)的临床意义㊂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于该院进行产检的75例孕妇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Ⅱ~Ⅲ级彩超检查提示A R S A,且所有孕妇均在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 N P-a r r a y检查,总结分析其染色体检查结果㊁临床表型及妊娠结局㊂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包含2例致病性变异和2例46,X N,i n v(9)(p11q13),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2.67%(2/75);S N P-a r r a y检出12例异常,包含5例致病性变异(p C N V s)㊁2例存在杂合性缺失(L O H)㊁5例临床意义尚不明确(V O U S),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6.67%(5/75)㊂合并心脏其他结构畸形的A R S A胎儿染色体p C N V s检出率最高(33.33%),其次为孤立性A R S A胎儿(10.71%)㊂结论 A R S A胎儿建议进行染色体S N P-a r r a y检查排除染色体微小病变㊂关键词: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胎儿;染色体异常;致病性变异中图法分类号:R446.9;R71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4)04-0463-04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f o r f e t a l r i g h t s u b c l a v i a n a r t e r y v a g u s b y 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r r a y t e c h n i q u e*C H E N G e n g b o,J I A N G Y u y i n g,F U W a n y u,WA N G Y u a n b a i,Z HU A N G J i a n l o n g,L I Y a n q i n gәP r e n a t a l D i a g n o s i s C e n t e r,C h i l d r e n's H o s p i t a l,Q u a n z h o u M a t e r n a l a n dC h i l d H e a l t h H o s p i t a l,Q u a n z h o u,F u j i a n362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r r a y (S N P-a r r a y)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f e t a l a b e r r a n t r i g h t s u b c l a v i a n a r t e r y v a g u s(A R S A).M e t h o d s T h e f e t u s e s o f75p r e g n a n t w o m e n w h o u n d e r w e n t a n t e n a t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 Q u a n z h o u M 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H o s p i-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1,2018t o J u l y31,2022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s t u d y o b j e c t s.A l l f e t u s e s o f g r a d eⅡt oⅢc o l o r u l t r a s o u n d i n d i c a t e d A R S A,a n d a l l p r e g n a n t w o m e n u n d e r w e n t c h r o m o s o m e k a r y o t y p e a n a l y s i s o f a m n i o t i c f l u i d/u m b i l i c a l b l o o d a n d S N P-a r r a y t e c h n o l o g y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 o u r p r e n a t a l d i a g n o s t i c c e n t e r.T h e r e s u l t s o f c h r o m o s o m e e x a m i n a t i o n,c l i n i c a l p h e n o t y p e a n d p r e g n a n c y o u t c o m e w e r e s u m m a r i z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R e s u l t s C h r o-m o s o m e k a r y o t y p e a n a l y s i s d e t e c t e d4c a s e s o f c h r o m o s o m e s t r u c t u r a l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i n c l u d i n g2c a s e s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v a r i a t i o n a n d2c a s e s o f46,X N,i n v(9)(p11q13),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v a r i a t i o n w a s 2.67%(2/75).S N P-a r r a y d e t e c t e d12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i n c l u d i n g5c a s e s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v a r i a t i o n(p C N V s),2c a-s e s o f h e t e r o z y g o s i t y l o s s(L O H),a n d5c a s e s o f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u n k n o w n(V O U S).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v a r i a t i o n w a s6.67%(5/75).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p C N V s i n A R S A f e t u s e s w i t h c a r d i a c m a l f o r-m a t i o n s w a s t h e h i g h e s t,f o l l o w e d b y i s o l a t e d A R S A f e t u s e s.C o n c l u s i o n F e t a l A R S A r e l a t e s c l o s e l y t o c h r o-m o s o m a l l e s i o n s,a n d S N P-a r r a y d e t e c t i o n i s r e c o mm e n d e d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K e y w o r d s:r i g h t s u b c l a v i a n a r t e r y v a g u s;s i n g l e n u c l e o t i d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r r a y;f e t u s;c h r o m o s o m-a l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p a t h o g e n i c v a r i a t i o n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 R S A)是主动脉弓最常见的先天异常,正常情况下,右锁骨下动脉起源于头臂干,而A R S A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的远端,通常绕气管和食管后方向右肩部走行,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㊂健康人群中A R S A的发生率为1.0%~1.5%,在非整倍体人群尸检中检出率为19%~36%,提示A R S A与胎儿非整倍体异常关系密切[1]㊂本研究回顾分析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 N P-a r r a y)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为A R S A的75例胎儿,对其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于本院进行产检的75例孕妇的胎儿为研究㊃364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2月第21卷第4期 L a b M e d C l i n,F e b r u a r y2024,V o l.21,N o.4*基金项目:福建省卫生健康重大科研专项资助项目[闽卫科教函(2021)905号];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闽财指(2021)741号]㊂作者简介:陈耿波,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优生优育及计划生育研究㊂ә通信作者,E-m a i l:l i y a n q i n g.v i p@f o x m a i l.c o m㊂对象,所有胎儿Ⅱ~Ⅲ级彩超检查提示A R S A ,且所有孕妇均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 N P -a r r a y 检查㊂根据有无合并其他高危因素将75例胎儿分为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及非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非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高危因素包括胎儿超声结构异常㊁超声软指标异常㊁孕妇高龄㊁唐氏筛查高风险㊁不良孕产史等㊂所有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在检查前均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N O.31)㊂1.2 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采用超声引导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血穿刺术,抽取30m L 羊水或2m L 脐血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 N P -a r r a y 检查㊂20m L 用于羊水细胞培养,羊水培养后收获细胞,制备染色体并染色后进行核型分析㊂羊水细胞共计数可分析核型30个,分析5个核型㊂1m L 脐血用于脐血细胞培养,计数可分析核型20个,分析5个核型㊂染色体的命名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标准(I S C N 2020)㊂1.3 S N P -a r r a y 检查 将10m L 羊水或1m L 脐血标本送至第三方检查公司(北京贝康医学检验所)采用A f f y m e t r i x C y t o S c a n 750K 芯片进行S N P -a r r a y 检查㊂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 N A ,经稀释㊁消化㊁扩增㊁纯化后,将芯片上的探针与生物素标记的相应待测片段进行杂交㊁洗涤㊁结合染色后放入G e n e C h i p 扫描仪(A f f ym e t r i x 公司)扫描,采用C h r o m o s o m e A n a l ys i s S u i t e (C h A S )v 4.0软件对荧光信号进行分析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 C MG )指南,通过查询D G V ㊁OM I M ㊁P u b m e d ㊁D E C I P H E R 及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 C S C )数据库对拷贝数变异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㊂2 结 果2.1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共纳入75例产前超声提示A R S A 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2例致病性变异(分别为47,X N ,+21和嵌合型T u r n e r 综合征)和2例46,X N ,i n v (9)(p 11q13),总检出率为5.33%(4/75),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2.67%㊂2.2 S N P -a r r a y 检查结果 S N P -a r r a y 技术共检出12例异常,包括5例致病性变异㊁2例存在杂合性缺失(L O H )㊁5例临床意义尚不明确(V O U S ),检出率为16.00%(12/75),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6.67%㊂见表1㊂S N P -a r r a y 技术对AR S A 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致病性变异检出率比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率提高4%㊂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㊁非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见表2㊂表1 A R S A 胎儿S N P -a r r a y 异常检出情况及妊娠结局随访序号产前诊断指征S N P -a r r a y 检查结果父母验证临床意义核型分析妊娠结局1A R S A22q11.21重复3.3m b -致病性变异未见异常终止妊娠2N T :5.1m m ;静脉导管a 波反向;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A R S Aa r r (21)x 3致病性变异47,X N ,+21终止妊娠3心脏强回声;A R S A3p 22.1p 14.3杂合性缺失13.0m bL O H 未见异常活产4A R S A 4q 31.23q 34.1杂合性缺失21.5m bL O H未见异常活产5A R S A22q11.21重复2.5m b致病性变异46,X N ,i n v (9)(p 11q13)活产6D S 1/200;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A R S A ,左上腔静脉存在并引流入左房可能4q 21.22q 22.2缺失11.5m b 致病性变异未见异常终止妊娠7A R S A ;羊水过多;鼻骨发育不良;中筛m o m 异常;2q12.3缺失0.59m b ;17q11.2重复0.464m b V O U S 未见异常活产8A R S A ;肠道强回声4q27缺失0.17m b 遗传自母亲V O U S 未见异常活产9A R S A10q22.1缺失0.18m b 遗传自母亲V O U S 未见异常出生后失访10A R S A ;心脏强回声;肠道强回声;11p14.3重复1.0m b 新发突变V O U S 未见异常活产11A R S A ;心脏强回声;侧脑室增宽;肾盂扩张;18p11.21重复0.48m bV O U S未见异常活产12A R S A45,X [22%]/46,X X [78%],或X X X /X /X X ,或X X X /X 等形式异常嵌合新发突变致病性变异45,X [47]/47,X X X [3]终止妊娠 注: 表示未验证;D S 为唐氏综合征㊂㊃464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2月第21卷第4期 L a b M e d C l i n ,F e b r u a r y 2024,V o l .21,N o .4表2 A R S A 胎儿具体分组及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组别nS N P -a r r a y 检出情况检出异常(n )总检出率(%)致病性变异检出率(%)染色体核型检出情况核型异常(n )总检出率(%)致病性变异检出率(%)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28517.8610.71310.713.57 心脏其他畸形6233.3333.33116.6716.67超声软指标异常33515.150.0000.000.00非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 孕妇高龄500.000.0000.000.00 唐氏筛查高风险100.000.0000.000.00 不良孕产史100.000.0000.000.00 伴骨骼发育异常100.000.0000.000.00合计751216.006.6745.332.672.3 妊娠结局随访情况 经遗传咨询后,1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A R S A 胎儿中例1㊁2㊁6㊁12家属选择终止妊娠;其余8例胎儿家属选择继续妊娠:7例出生后随访家属均自述出生后未见明显异常,1例出生后失访㊂6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 N P -a r r a y 检查未发现异常的A R S A 胎儿中1例于羊水穿刺术后1周自然流产(男性无生机儿,外观未见明显异常);1例因超声提示胎儿小头畸形可能,于孕26周5d 在外院引产(无生机儿,性别及外观不祥);57例出生后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4例失访㊂1例超声检查提示A R S A 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 N P -a r r a y 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彩超随访发现小头畸形,家属选择终止妊娠㊂3 讨 论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 MA )技术又被称为 分子核型分析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产前诊断,能检查出10m b 以下的染色体小片段拷贝数变异[2-4],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不仅能减少检查时间,同时能提高诊断率[5]㊂本研究中S N P -a r r a y 技术对AR S A 胎儿染色体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6.67%,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检出率提高了4%㊂A R S A 与胎儿染色体异常之间存在明显关联[6]㊂目前的研究认为非孤立性的A R S A 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主要是21-三体和22q11微缺失[7-8]㊂本研究中例2胎儿合并心脏其他结构畸形,检出21-三体综合征㊂本研究检出2例22号染色体22q11.21区段存在微重复(分别为3.3/2.5m b ),该片段位于22q11.2缺失/重复疾病的关键区域,已有研究报道22q11.2区段重复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学习障碍,生长迟滞,肌张力减退等[9],但22q11.21重复与A R S A 的关系鲜有报道,例5作为存活案例,有待继续随访以充实临床数据㊂有研究报道A R S A 可能是T u r n e r 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超声表现[10],本研究例12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 N P -a r r a y 检出嵌合型T u r n e r 综合征伴X 染色体微重复㊂T u r n e r 综合征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之一,也是人类能生存的唯一单体综合征,T u r n e r 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不全㊁原发性闭经㊁身材矮小㊁躯体畸形㊁不能生育等,还可伴发一系列内分泌异常,如糖代谢紊乱㊁甲状腺疾病等[11]㊂例6胎儿超声提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羊水S N P -a r r a y 技术检查提示4号染色体4q 21.22q22.2区段存在11.5m b 片段的缺失,内含H N R N P D L ㊁D S P P ㊁P K D 2等46个OM I M 基因,已有小于和相似片段缺失与脑病(n s v 533949,杂合缺失,P a t h o ge n i c )㊁巨头畸形㊁肌张力减退(n s v 3110060,杂合缺失,P a t h o g e n i c )㊁发育迟缓(n s v 993537,杂合缺失,P a t h o g e n i c )㊁视力异常㊁隐睾症㊁癫痫痉挛㊁全面发展迟缓㊁心室肥大㊁腕骨骨化延迟㊁大头畸形(P a t i e n t :306769,P a t h o ge n i c )等临床表型相关的病例报道㊂已有研究报道在智力障碍㊁低眼压㊁矮小等临床表型相关的患者中检查到4q21.3区段的缺失[12],例6胎儿超声表型与既往报道不相符,但本研究只关注染色体微小病变,不排除基因突变㊁环境因素㊁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例6胎儿的超声表型㊂有研究报道L O H 可能与胎儿A R S A 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7]㊂本研究中例3㊁4分别发现染色体3p 22.1p 14.3及4q 31.23q34.1区段存在L O H ,包含多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相关的基因,胎儿A R S A 是否与染色体L O H 的发生有关还有待更多的病例被识别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㊂孤立性A R S A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正常血管变异,大多预后良好㊂对于孤立性A R S A 胎儿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目前仍没有较一致的观点,部分观点甚至存在冲突㊂有研究报道孤立性A R S A 胎儿预后良好,如果无创产前基因检查(N I P T )结果为低风险,则不需要进行羊水或脐血等介入性检查[13-14]㊂但B E H R AM 等[10]研究发现孤立性的A R S A 可能是21三体综合征㊁D i G e o r ge 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唯一产前预测因子,建议应进行染色体基因组疾病筛查㊂本研究中孤立性A R S A 胎儿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7.86%(5/28),包括3例致㊃564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2月第21卷第4期 L a b M e d C l i n ,F e b r u a r y 2024,V o l .21,N o .4病性的拷贝数变异㊁1例染色体10q22.1区段存在0.18m b片段缺失㊁1例4号染色体L O H,以上5例均不能被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检出,鉴于孤立性A R S A与染色体微小病变关系密切,建议进行染色体S N P-a r r a y检查以提高检出率,减少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分辨率低而导致漏诊㊂虽然C MA对胎儿染色体疾病的诊断能力很强,但该技术常常发现许多与临床表型相关性不明确的拷贝数改变,给产前临床遗传咨询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困扰[15]㊂本研究共检出5例V O U S,变异检出率为6.67%(5/75),与文献[16]报道一致㊂部分变异是健康人群的多态性表现,不具有致病性,当检出V O U S 时,建议进行亲本来源验证[17]㊂本研究中共3例V O U S进行父母验证,2例遗传自表型正常的亲代,1例为新发突变;大多数情况下,来源于父母的V O U S 倾向于可能良性[18]㊂若胎儿V O U S为新发突变,则需要结合其所涉及的基因㊁片段大小㊁胎儿影像学检查结果㊁家族史等综合评估胎儿预后[19]㊂5例V O U S 均选择继续妊娠,除1例出生后失访外,其余4例出生后电话随访家属均自述发育良好㊂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小,可能导致数据分析出现偏差;方法不够完善,基因突变导致的综合征可能出现胎儿A R S A,本研究中1例超声检查提示A R S A的胎儿,两种检测方法检查均未见异常,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的病因未明确,新一代测序技术能为胎儿发育异常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20],有希望为A R S A胎儿预后的判断提供更全面的依据㊂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A R S A(包括孤立性与非孤立性)与胎儿染色体病变(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微缺失微重复)关系密切,建议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S N P-a r r a y技术可以有效提高A R S A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建议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对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进行胎儿S N P-a r r a y检查㊂参考文献[1]肖珍,尚宁,冯景煦,等.103例胎儿孤立性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染色体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4): 529-531.[2]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协作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8):570-572.[3]孙丹,王小艳,罗曼曼,等.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及核型分析检查7例21q部分三体的产前遗传学诊断[J].生殖医学杂志,2022,31(6):834-837.[4]胡仲任,陈敏,张宇,等.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遗传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3.[5]B E R I S HA S Z,S H E T T Y S,P R I O R T W,e t a l.C y t o g e-n e t i c a n d m o l e c u l a r d i a g n o s t i c t e s t i n g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p r e-n a t a l a n d p o s t n a t a l b i r t h d e f e c t s[J].B i r t h D e f e c t s R e s, 2020,112(4):293-306.[6]A T A N A S O V A D,MA R K O V D,P A V L O V A E.A b e r-r a n t r i g h t s u b c l a v i a n a r t e r y(A R S A):a n e w u l t r a s o u n d m a r k e r f o r c h r o m o s o m a l f e t a l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J].A k u s hG i n e k o l(S o f i i a),2015,54(4):12-17.[7]C A I M,L I N N,F A N X,e t a l.F e t a l a b e r r a n t r i g h t s u b c l a-v i a n a r t e r y:a s s o c i a t e d a n o m a l i e s,g e n e t i c e t i o l o g y,a n d p o s t n a t a l o u t c o m e s i n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 y[J].F r o n t P e d i a t r,2022,10:895562.[8]赵菲,张婷,齐彩静,等.孕早期胎儿A R S A检出率及其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M e t a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31(7):922-927.[9]WO O DWA R D K J,S T AM P A L I A J,V A N Y A I H,e t a l.A t y p i c a l n e s t e d22q11.2d u p l i c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L C R22B a n d LC R22D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n e u r o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p h e-n o t y p e s i n c l u d i n g a u t i s m s p e c t r u m d i s o r d e r w i t h i n c o m-p l e t e p e n e t r a n c e[J].M o l G e n e t G e n o m i c M e d,2019,7(2):e00507.[10]B E H R AM M,SÜZ E NÇA Y P I N A R S,e t a l.S h o u l d i s o l a-t e d a b e r r a n t r i g h t s u b c l a v i a n a r t e r y b e i g n o r e d i n t h e a n-t e n a t a l p e r i o d A m a n a g e m e n t d i l e mm a[J].T u r k J O b-s t e t G y n e c o l,2021,18(2):103-108.[1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国家学组.特纳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3):181-186.[12]T R A N T M,S H E RWO O D J K,D O O L I T T L E M J,e t a l.L o s s o f c GM P-d e p e n d e n t p r o t e i n k i n a s eⅡa l t e r s u l t r a-s o n i c v o c a l i z a t i o n s i n m i c e,a m o d e l f o r s p e e c h i m p a i r-m e n t i n h u m a n m i c r o d e l e t i o n4q21s y n d r o m e[J].N e u r o s-c i L e t t,2021,759:136048.[13]韩华,李建玲.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对染色体异常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3):1984-1986.[14]A N N E T T A R,N I S B E T D,O'MA HO N Y E,e t a l.A b e r-r a n t r i g h t s u b c l a v i a n a r t e r y:e m b r y o l o g y,p r e n a t a l d i a g n o-s i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J].U l t r a s o u n d,2022,30(4): 284-291.[15]蒋宇林,戚庆炜,孟华等.308例高危妊娠产前诊断C MA技术发现不明确拷贝数变异的结果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7,26(9):863-868.[16]L E V Y B,WA P N E R R.P r e n a t a l d i a g n o s i s b y c h r o m o-s o m a l m i c r o a r r a y a n a l y s i s[J].F e r t i l S t e r i l,2018,109(2): 201-212.[17]吴海荣,李琳,马祎楠,等.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亲缘分析对判定拷贝数变异临床意义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1,24(9):658-664.[18]杨扬,王昊.亲本来源验证在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致病性判别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2,39(5):542-545.[19]蔡艾杞,章锦曼,唐新华,等.胎儿拷贝数变异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J/C 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17(3):262-267.[20]L O R D J,M C MU L L A N D J,E B E R HA R D T R Y,e t a l.P r e n a t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G e n o m e s a n d E x o m e s C o n s o r t i-u m.P r e n a t a l e x o m e s e q u e n c i n g a n a l y s i s i n f e t a l s t r u c t u r a l a n o m a l i e s d e t e c t e d b y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P A G E):a c o h o r t s t u d y[J].L a n c e t,2019,393(10173):747-757.(收稿日期:2023-06-02修回日期:2023-12-03)㊃664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2月第21卷第4期 L a b M e d C l i n,F e b r u a r y2024,V o l.21,N o.4。
人体解剖学填空题复习
2. 网膜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常局 限于网膜囊。
3. 试写出下列肌肉的神经支配:半腱肌坐骨神经、胫神经分支 腓肠肌:胫神经 三角肌:腋神经 4.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 5. 乳房外侧部和上部的淋巴管注入胸大肌下缘的胸肌淋巴结,部分乳房上部的淋巴管可直接穿注入尖淋巴
右心房,后上方有奇静脉弓勾绕;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后方有胸主动脉 30. 膈有 3 膈裂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迷走神经前后干通过;腔静脉孔
有下腔静脉通过 31. 腘动脉分出的两个终支分别是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32. 沿颈外静脉排列的是颈外侧浅淋巴结,沿股静脉根部排列的是腹股沟深淋巴结 33. 经麦氏切口由皮肤进入腹膜腔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壁
腹膜 34.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右锁骨中线或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的交点 35. 肘关节是复合关节,它包括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关节凹组成的肱桡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组成
的肱尺关节,以及由桡骨环状面关节与尺骨桡切迹组成的桡尺近侧关节合成 36. 临床常称输卵管及卵巢为子宫附件 37. 主动脉弓上缘自右向左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大分支 38. 食管包括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食管的三个狭窄分别位于食管起始处、左支气管跨越处、穿膈处 39. 按照输精管的行程,可分为睾丸部、皮下精索部、腹股沟部和盆部四部分 40. 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 41. 直肠位于骶骨前面,在矢状面有骶曲、会阴曲两个生理性弯曲 42. 喉腔中部侧壁,可见两对粘膜皱襞,上方一对为前庭襞,下方一对为声襞,上一对间的间隙称为前庭裂,
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应用研究
胎 儿 迷 走 右 锁 骨 下 动 脉 (aberrant right subclavicu1ar artery,ARSA)指右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于降主动脉 弓左侧 的 最后一个分支 ,行 走于气 管或食管之后 ,向上 向右斜行 ,是最 常见 的血管先天性 畸形 ,占健康人群 的 l% 2%,约 90%的患 者无 临床症状 fl'≈,而胎儿 ARSA与胎儿 ARSA伴 发其 他心 内 外 畸形的临床 意义 及预后有所 差别 ,对此 ,我院通过 回顾性 分析胎儿 ARSA的临床资料 、超声 图像及对 比胎儿 ARSA与 胎儿 ARSA伴发其他心 内外 畸形间的 围生期结局 ,为产前 咨 询提供参考 。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 院 2014年 1月 至 2017年 6月
本研 究结果表 明,当 b=800—0 s/mm2时 ,2组差异有统计 学 意义 (P<0.05 o恶性病变患者的 ADC低于 良性病变患者的 ADC,良性 病变患者 的 ADC低于正常腺体组 ,DWI技术在乳 腺肿瘤诊断 中具有显著的意义。
综上所 知 ,DWI技 术 的 ADC值 能够很 好地 反映 出乳腺 肿瘤 的病变情况 。DWI技术在乳腺 肿瘤诊 断中具有特 异性 强 、准确率高等特点 ,能够作 为定性定量 的判断 ,为乳腺肿瘤 的早 期 诊 断 提 供 了充 分 的依 据 。
· 372 ·
2018年 4月第 25卷第 4期 J u地 of
丛 i ! ig坠塑:△ ! 8 Q!1 2 Q:璺
报道 ,目前诊 治乳腺 肿瘤 患者 ,手 术操作 较简 单 ,持 续 时间 短 ,不 良反应较传统诊 治方法少 ,能更好 地确证其治疗意义 , 可 行 性 好 。
头颈部MRA影像的正常表现与变异
• 后交通动脉动脉圆锥:起始部漏斗状扩张,直径 小于3mm,动脉瘤好发,约25%,
水平段 侧裂段 终末段
M1段:水平段/蝶段 M2段:脑岛段 M3段:岛盖段 M4段:分叉段 M5段:终段
V5 V4
V3
V2
V1
椎动脉管径差异
椎动脉一侧缺如
一侧椎动脉 起自主动脉弓
头颈部MRA影像的 正常表现与变异
a.右走锁骨下动脉与 左、右颈总动脉共干并存
虹吸段
岩段 C5段
颈翼 鼓管 支支
海绵窦段 膝段 床突上段 终段
C4段
C3段 C2段 C1段
脑 膜 垂 体 动 脉
海 绵 窦 下 动 脉
下 被 囊 动 脉
• 供血:延髓中上部外侧区、 小脑半球底部和蚓部下面的 后部。
• 椎动脉发出,少数可从基底 动脉发出;两侧PICA可发 自一侧椎动脉。
谢谢
垂 体 上 动 脉
眼 动 脉
后脉 交络 通膜 动前 脉动
大 脑 前 动 脉
大 脑 中 动 脉
脉
侧位: V(48%) U(40%) C(10%) S型 双弯等
眼动脉
•C1段分出,椎持颈 内动脉与椎-基底动 脉系统压力平衡。
n后交通动脉粗大,大脑后动 脉以颈内动脉供血为主,P1 段细小,结扎颈内动脉或颈总 动脉可引起严重视觉损害。
纵隔淋巴结解剖
2.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根据部位又可分五组:
肺淋巴结、支气管肺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上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 ①肺淋巴结 位于肺实质内,在肺叶支气管和肺段支 气管的分支处,每侧多达18~21个,收纳 肺组织内的深淋巴管,输出管沿各级支 气管走向肺门,汇入支气管肺淋巴结。 ②支气管肺淋巴结 位于肺门处,肺血管与支气管之间 又称肺门淋巴结,有3~5个,收纳 肺的浅、深淋巴管,输出管注入气
4、肺动脉杈和隆嵴下间隙平面 气管已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在隆嵴下间隙内 可见一巨结,为隆嵴下淋巴结(7区),为纵隔 内做大、最常见的淋巴结, 通常有3~4个淋巴结融合而 成。在左肺动脉外侧、左 肺尖后段支气管的内侧可 见一主动脉肺淋巴结(5区) ,而作支气管旁淋巴结 (10L)则居左主支气管的 外侧。
(四) 胸腺
正常胸腺的大小、形态、位置和密度因年龄而异,若 不了解这种变异,会误认为纵隔肿块。
(五) 胸内甲状腺
胸内甲状腺多位于前纵隔内,并使邻近的血管向后和 向外移位,但有时会伸入到大血管后方而类似气管旁增 大的淋巴结。
5、右肺动脉和左肺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肺动脉后方和食管前方仍可见隆嵴下淋巴结 (7区),左、右肺 门内可见左、右支 气管肺淋巴结(11L, 11R)。
6、上肺静脉层面 此层面可见食管两侧的食管旁淋巴结(8R,8L),左、 右肺门内可见左、 右支气管肺淋巴 结(11L,11R)。正 常CT图像上,上 述淋巴结罕见。
(二)临床分区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对于临床肿瘤诊治,特别在放 射诊断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临床常用的二种分法如下: 1. 美国胸科协会(ATS)分区法 12区 (1)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区) 位于气管中线右侧、 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肺尖平面之间。 (2)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L区) 位于气管中线左侧、 主动脉弓上缘平面至肺尖平面之间。 (3)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区) 位于气管中线右侧, 上自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下至奇静脉弓的远端。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并不少见 但多无临床症状
10%患者食管受压严重
超声诊断
观察切面 三血管气管切面水平 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要点
主动脉弓远端 脊柱前方 气管后方,可见管状无回声。
起自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远端)
CDFI示 向右肩走行的血流信号 PW 动脉血流频谱(正常舒张期负向血流)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徐莺梭
血管环的形成与主动脉弓的发育异常有
关,正常消失的部分仍然保留,或正常保 留的部分没有退化 临床最常见的是右位 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双主动脉弓、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吊带
肺动脉吊带
文献报道:
染色体正常 1.4% 21三体 35% 约3% 合并心脏缺陷
解读
为主动脉弓的一种先天畸形 为不完全血管环 又称异位右锁骨下动脉 正常右侧锁骨下动脉是无名动漫分支箱右肺尖斜行 个别 应在胚胎第二个月消失的右第四弓远端仍继续发育 形成ARSA ARSA作为第4支直接开口于L-SCA远端的左位降主动脉上部
Hale Waihona Puke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绕过食管后方着有80% 食管前方的5% 食管与气管之 间的15%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
总结颈部神经和血管的一般情况一、颈部神经的一般情况1.浅层:(1)颈丛皮支:在颈部浅筋膜内有颈丛的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然后散开行向各方,分布于一侧颈部皮肤。
颈丛皮支由深面浅出的部位,是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和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重要穿刺点,故临床称之为神经点。
颈丛皮支的主要分支包括:①枕小神经C2: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至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②耳大神经C2、C3:是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
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上行,分布至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③颈横神经C2、C3:横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颈阔肌浅面向前,分布至颈前区皮肤。
④锁骨上神经C3、C4:分为三支,行向外下方。
在锁骨上缘处浅出,分别分布至颈前外侧部、胸前壁上部和肩部等处皮肤。
(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前下,在下颌角附近进入颈部,走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
2.深层:①舌下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自延髓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大孔侧缘前份)出颅。
出颅后,向下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在二腹肌后腹深面中部进入颈动脉三角,呈弓形向前越过颈内动、静脉浅面。
( Ps:在舌下神经弓形处向下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上根。
)再经二腹肌后腹前部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表面,分支进入舌内,支配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
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
②舌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自下颌神经发出后,在下颌支内侧呈弓状下降至口腔底,在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三分之二的黏膜。
③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深部上方和舌神经下方,上连舌神经,向下发出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
为副交感神经神经节。
④副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分别起自疑核(颅根)和副神经核(脊髓根)。
经颈静脉孔出颅后,沿颈内静脉前外侧行向外下,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之后经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之间行向后外侧,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进入该肌深面并发出一分支支配该肌后,本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浅出,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经勾绕。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CT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简介:周㊀丽(1987-),女,四川省广安市人,硕士,医师,主要从事体部影像诊断工作㊂现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附属高新医院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CT 表现及临床意义周㊀丽1,2,李春平1,杨㊀帆1,陈天武1,杨广夫2(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CT 室,四川㊀南充㊀637000;2西安交通大学附属高新医院影像中心)㊀㊀摘要:目的㊀回顾分析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 )的CT 表现及ARSA 的临床意义㊂方法㊀经多层螺旋CT (MSCT )增强扫描确诊的ARSA 45例,收集相应的临床资料㊂记录ARSA 起始位置,走行,测定ARSA 起始部位直径及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atio ,R )㊂结果㊀45例病例中39例(86.7%)为CT 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6例(13.3%)因有吞咽困难,胸痛㊁气喘等症状前来就诊㊂45例ARSA 均横跨食管后方,其中35例(77.7%)起始位置位于T4椎体层面,10例(22.3%)位于T3椎体层面㊂45例ARSA 起始部位平均直径为13.5mm ,其中4例ARSA 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 ȡ1,定义为Kommerell 憩室,占总人数8.9%㊂结论㊀认识ARSA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SCT 增强扫描是诊断ARSA 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㊂关键词: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计算机体层成像㊀㊀DOI :10.3969/j .issn.1002-1671.2015.02.009中图分类号:R543.1;R814.4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1671(2015)02-0208-04CT a pp earances and clinical si g nificance of aberrant subclavian arteriesZ HOU Li ,LI Chun p in g ,YANG Fan ,CH EN Tianwu ,YANG Guan gf u(De p artment o f Radiolo g y ,the A f f iliated H os p ital o 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 g e ,Nanchon g ,Sichuan Province 637000,China )㊀㊀Abstract :Ob j ective ㊀To anal y ze retros p ectivel y CT a pp earances and clinical si g nificance of aberrant subclavian arteries (ARSA ).Methods ㊀45cases with ARSA confirmed b y multi -slices multidetector com p uted tomo g ra p hic (MSCT )contrast -enhanced ima g in g on chest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 y .The clinical features were anal y zed furthermore.The ori g in location and direction of ARSA wererecorded.The p roximate diameter of ARSA and ratio (R )of the diameter to short axis of aortic arch were measured.Results ㊀39ca -ses (86.7%)of ARSA were dia g nosed incidentall y ,but 6cases (13.3%)had s y m p toms of either d y s p hasia ,chest p ain or asthma.All45cases of ARSA crossed the behind the eso p ha g us ,in which the ori g in location of ARSA in 35cases (77.7%)located in the fourththoracic vertebrae as p ect and the third thoracic vertebrae as p ect in 10cases (22.3%).In the 45cases ,the mean p roximate diameterof ARSA was 13.5mm.When the R of the p roximate diameter of ARSA to short axis of aortic arch was measured ,4cases (8.9%)with Rȡ1were defined as Kommerell s diverticulum.Conclusion ㊀Reco g nition of ARSA has im p ortant clinical si g nificance ,andMSCT are valuable in dia g nosin g ARSA.Ke y words :aberrant subclavian arteries ;com p uted tomo g ra p h y㊀㊀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 g ht subclavian ar -ter y ,ARSA )是最常见的主动脉弓异常[1]㊂ARSA 一般出现症状较少,临床症状多见于年纪较大者或ARSA 起始部瘤样扩张造成压迫者,关于ARSA 合并食管癌㊁动脉瘤㊁主动脉夹层及复杂性心脏病已有报道[2],并且ARSA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因此激发关注本病的兴趣㊂动脉造影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因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并且并发症较多很少用于ARSA 的诊断㊂多层螺旋CT (multi -slices com p uted tomo g ra p hic ,MSCT )增强扫描因其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及应用的普遍性已成为诊断ARSA 首选检查方法,同时还能明确动脉壁的情况以及ARSA 与周围器官的关系㊂笔者收集经MSCT 增强扫描证实的ARSA 45例及临床资料,探讨ARSA 的CT 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收集本院2010-06 2013-07行胸部MSCT 增强扫描证实为ARSA 共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7~82岁,平均61.8岁),并分析记录其就诊原因㊂1.2㊀检查方法㊀日本东芝Toshiba A q uilion 16层螺旋CT 增强扫描22例,GE Li g ht S p eed 128层螺旋㊃802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2月第31卷第2期㊀J Pract Radiol ,Feb.2015,Vol.31,No.2CT增强机扫描23例㊂16层螺旋CT扫描参数: 120kV,150mA,进床速度15mm/0.5s,矩阵256ˑ256,容积螺距(螺距参数)15(0.938),重建层厚/层间距7mm/7mm㊂128层螺旋CT扫描参数:120kV, 180mA,进床速度39.38mm/0.8s,矩阵512ˑ512,容积螺距(螺距参数)63(0.984),重建层厚/层间距5mm/5mm㊂增强扫描采用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 g I/mL),注射流率3mL/s,注射量按2mL/k g计算㊂注射对比剂30s后开始扫描,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到T12椎体平面连续扫描㊂1.3㊀CT征象分析㊀观察分析ARSA起始位置,走行方向,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观察心脏及双肺情况㊂测量ARSA显示最大层面的起始部位直径及主动脉弓横径,测量方法如图1,计算ARSA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atio,R),国内外将ARSA 起始部直径与主动脉弓直径相近,或者起始部直径为远端直径2倍定义主动脉的Kommerell憩室[3]㊂2㊀结果㊀㊀本组45例ARSA经胸部MSCT增强扫描均清晰可见,所有ARSA均为起源于主动脉弓的远端的最后一分支,向右走行于食管与胸椎之间,然后顺时针扭曲向右上方斜行,达第2胸椎水平穿出㊂45例ARSA中35例(77.7%)起始位置位于T4椎体层面,10例(22.3%)起始位置位于T3椎体层面㊂ARSA起始部位直径约7.1~30.5mm,平均13.5mm,ARSA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1有41例(91.1%),ARSA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ȡ1(图1)有2例,起始部直径约为远端直径2倍者有2例㊂即本组病例发现Kommerell憩室4例,占总例数的8.9%㊂临床资料发现45例ARSA中13.3%(6例,平均66.56岁)因胸痛,吞咽不适,或咳嗽㊁气喘前来就诊,但CT示肺部表现正常,在这6例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行胃镜及病理示食管炎㊂其余39例为检查时偶然发现:12例(26.6%)ARSA为患者伴发肺部或腹部肿瘤前来检查发现(图2)㊂11例(24.4%)因为吞咽梗阻行胸部CT检查,其中8例发现食管上段管壁明显增厚,ARSA起始部管径明显扩张(图3),3例食管下段管壁增厚㊂12例(26.6%)因上呼吸道感染前来就诊发现,其中2例患者伴有肺奇叶形成(图4)㊂2例(4.4%)为体检时胸片提示右中上纵隔占位进一步检查发现㊂1例(2.2%)患者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及二尖瓣裂㊂1例(2.2%)患者因胸背部剧烈疼痛行CT检查发现主动脉夹层(DebakerⅢ型)(图5A,B)㊂3㊀讨论据尸检资料报道ARS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弓异常,发病率达0.5%~2%,但临床检出率<0.1%,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㊂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先后出现6对弓动脉,随着发育的衍进,弓动脉及背主动脉的某些部分退化消失,第4动脉弓和背主动脉的部分发育成右锁骨下动脉,如果胚胎发育时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之间的右侧第4动脉弓部分退化中断,则形成ARSA[1]㊂文献报道ARSA一般位于T3㊁T4椎体水平,从食管后方行至右上臂者占80%,穿行于食管和气管之间者占15%;另外约5%走行于气管前[4]㊂本组研究显示ARSA起始位置均位于第3㊁4胸椎体水平,并且45例ARSA均走行于食管后方㊂ARSA起始部位平均直径为13.5mm,测量ARSA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结果发现Kommerell憩室4例(8.9%)㊂国内专家大多认为Kommerell憩室可能是因右锁骨下动脉穿经食管后方时受压,其近端代偿性扩张形成的,由于扩张的憩室㊁随患者年龄增大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僵硬度增加或变异锁骨下动脉迂曲明细压迫食管或气管[5]㊂Kommerell憩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于其对周围组织压迫明显,并且容易破裂,需定期随访,若有明显食管狭窄并出现较重吞咽困难,食管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则需对ARSA进行手术[6]㊂ARSA通常不伴有临床症状,而在检查其他病变时偶然发现,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而到一定时期出现吞咽困难,本组45例病例中,6例晚期(平均年龄66.56岁)出现胸痛,吞咽不适,咳嗽,气喘,而CT显示双肺未见感染性病变,食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并且排除心血管及肺部慢性病变㊂2例患者经食管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食管炎,文献有报道其原因可能是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动脉硬化,引起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扩大㊁迂曲,而ARSA的起始部扩大及动脉硬化可压迫食管产生刺激症状[7]㊂本组患者中11例ARSA经MSCT证实伴发有食管壁明显增厚,病理活检证实为食管癌,文献报道ARSA对食管的压迫严重而出现与食管癌相似症状,并且因长期食管受压,食物通过受阻㊁长期摩擦可引起食管炎,引起食管黏膜不同程度增生㊁甚至癌变㊂AR-SA一般无需手术治疗,需定期随访,若有明显食管狭窄并出现较重吞咽困难,食管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则需手术治疗[8]㊂ARSA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还㊃902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2月第31卷第2期㊀J Pract Radiol,Feb.2015,Vol.31,No.212345A5B 图1㊀女,42岁,Kommerell憩室,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直径及主动脉弓横径测量示意图㊂测量ARSA起始部位直径(30.5mm),主动脉弓横径(29.27mm),ARSA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1㊀图2㊀男,40岁,ARSA合并左上肺肿瘤㊂CT显示左上肺包块(白色箭头),并偶然发现ARSA(黑色箭头),并显示主动脉及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壁较多钙化㊀图3㊀男,65岁, ARSA合并食管上端肿瘤㊂白色箭头指示增厚食管壁,黑色箭头指示ARSA㊀图4㊀女,60岁,ARSA合并肺奇叶,白色箭头指示ARSA肺奇静脉裂,黑色箭头指示ARSA㊀图5A,B㊀男,80岁,ARSA合并主动脉夹层㊂A.白色箭头指示ARSA;B.黑色箭头指示主动脉撕裂的内膜片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组食管癌病例中,8例为上段食管壁增厚,与ARSA出现压迫的位置相近,但有3例出现食管下段管壁增厚㊂本研究收集到12例患者伴发肺内肿瘤,11例伴发食管肿瘤,文献报道ARSA将会是影响胸部肿瘤放疗精确定位因素之一㊂误诊ARSA 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胸部恶性肿瘤,特别是胸段食管癌精确放疗的靶区体积,从而导致受照剂量增加甚至超过安全剂量范围,最终可能增加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如放射性肺炎)[9]㊂ARSA是一种独立病变,但也可能伴发其他心血管异常,例如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等,笔者收集到1例患者伴有室间隔缺损及二尖瓣叶的断裂㊂但是ARSA伴发肺解剖变异以前文献还尚未见报道,本文收集到2例ARSR伴有肺奇叶形成,肺奇叶解剖及形成基础为胚胎时期奇静脉的异常走行,肺奇叶形成的临床意义仍不明确,其本身不会引起临床症状,如无其他合并疾病则无需治疗㊂但如果供应奇叶的支气管分支受奇静脉压迫而引流不畅,可使奇叶发生支气管扩张或肺不张或较正常肺叶更容易发生细菌性肺炎㊁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10]㊂ARSA是否容易造成肺内感染,目前尚未定论,笔者收集到12例ARSA伴发肺部感染,治疗随访病变有所好转,但易反复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或胸痛㊂由于ARSA直接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左位降主动脉上部㊂该型患者主动脉弓直径及曲率多较小,由此会导致主动脉血流对右锁骨下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的主动脉壁组织具有更高的剪切力,易造成主动脉壁组织的内膜破损而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11]㊂当夹层动脉瘤的第一裂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附近时,ARSA成为影响腔内治疗的主要血管,文献报道ARSA伴发主动脉夹层时,需要立即修补及重建ARSA血管[12]㊂对于ARSA的处理,其关键是避免术后左上肢缺血坏死及脑窃血的发生㊂ARSA术者应根据左锁骨下动脉的直径及回血量,准确判断其在头部及左上肢血供中的作用,如果其直径较小且回血不多,则说明其可能因受压和狭窄在供血中的作用较小,此时即可直接缝闭[13]㊂胸部外科手术中,应考虑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可能,以免造成大血管的损伤乃至生命危险㊂某些手术中如甲状腺切除术也可以因为ARSA引起的右喉返神经位置异常而变得复杂,手术时应倍加注意,以免损伤右喉返神经[14]㊂总之,因ARSA常伴发气管食管压迫,瘤样扩张,胸部肿瘤及心血管等其他异常,所以认识ARS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SCT是诊断ARSA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㊂ARSA的治疗取决于临床症状的严重性㊁根部动脉瘤的形成与否㊁以及患者的年龄㊂幼儿㊃012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2月第31卷第2期㊀J Pract Radiol,Feb.2015,Vol.31,No.2有气管和食管受压征象者应尽早手术治疗㊂临床症状迟发者,如症状严重,也应尽早手术治疗㊂参考文献:[1]Freed K ,Low V H.The aberrant subclavian arter y [J ].AJR ,1997,168(2):481-484.[2]Turkvatan A ,Bu y ukba y raktar F G ,Olcer T ,et al.Multidetectorcom p uted tomo g ra p hic an g io g ra p h y of aberrant subclavian arteries [J ].Vasc Med ,2009,14(1):5-11.[3]Van Son J A ,Konstantinov I E ,Burckhard F.Kommerell andKommerell s diverticulum [J ].Tex Heart Inst J ,2002,29(2):109-112.[4]王会恩,柳㊀军,张霄鹏,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一例报告并相关问题探讨[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2):62-63.[5]白卫星,李天晓,翟水亭,等.主动脉Kommerell 憩室数字减影造影分析及文献复习[J ].当代医学,2010,16(5):18-20.[6]Kne pp er J ,Criado E.Sur g ical treatment of Kommerell s divertic -ulum and other saccular arch aneur y sms [J ].J Vasc Sur g ,2013,57(4):951-954.[7]宋㊀薇,蒲俊智,章㊀强,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合并主动脉粥样硬化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1):1611.[8]廖泽飞,马良赟,林勇龙.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致食管黏膜癌变1例[J ].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107-108.[9]桑茂忠,徐春丽,王培合,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对食管癌与肺癌精确放射治疗影响的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5):377-380.[10]肖㊀建,初殿伟,方永明,等.肺奇叶1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7):1180.[11]Alcocer J J ,S p ier L ,D y ke C M ,et al.Traumatic ru p ture of anaberrant ri g ht subclavian arter y [J ].Ann Thorac Sur g ,2000,69(2):621-623.[12]Misumi T ,Kudo M ,Ito T ,et al.Acute aortic dissection invol -vin g an aberrant ri g ht subclavian arter y [J ].J p n J Thorac Card -iovasc Sur g ,2002,50(3):119-121.[13]尹㊀太,郭㊀伟,刘小平,等.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夹层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7):745-747.[14]诸静其,陶晓峰,郝楠馨,等.锁骨下动脉解剖变异的CT 血管成像[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19(2):133-135.(收稿日期:2014-03-20;修回日期:2014-08-18)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203页)静脉脉孔区,一般MRI T 1WI 呈等信号,T 2WI 为高信号,CT 有时可见颈静脉孔侵蚀性骨质破坏㊂因颈静脉球瘤为富血供肿瘤,因此MRI 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肿瘤内丰富血管表现条状㊁管状流空低信号影,呈盐和胡椒面征 [10],为鉴别要点㊂(2)斜坡脊索瘤㊂斜坡脊索瘤易见骨质破坏,以枕骨斜坡为中心并较舌下神经鞘瘤范围大,且肿瘤内常见钙化及残留骨㊂(3)颅底斜坡脑膜瘤㊂表现为肿块状或结节状,一般不呈哑铃状形态,CT 显示肿瘤钙化骨化多见,MRI 增强常见 脑膜尾征㊂总之,颅内外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的CT 及MRI 表现,熟悉其影像特征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对提高颅内外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能力有重要作用㊂参考文献:[1]周定标,程东源,许百男,等.舌下神经鞘瘤[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42-44.[2]Takahashi T ,Tomina g a T ,Sato Y ,et al.H yp o g lossal neurino -ma resentin g with intratumoral hemorrha g e [J ].J Clin Neurosci ,2002,9(6):716-719.[3]De Martel T ,Subirana A ,Guillaume J.Los tumores de la fosacerebral p osterior :voluminoso neurinoma del hi p o g loso con de -sarrollo j uxtabulbo -p rotuberancial o p eracioncuracion [J ].Ars Med ,1933,9:416-419.[4]兰新建,万凤凤,岑㊀华.舌下神经鞘瘤3例临床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14-15.[5]杨百春,周良辅,毛㊀颖,等.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84-1388.[6]金中高,周林江,姚振威,等.舌下神经鞘瘤的临床和MRI 诊断[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9):669-671.[7]陈忠年,沈铭昌,郭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61-662.[8]Okura A ,Shi g emori M ,Abe T ,et al.Hemiatro p h y of the ton g uedue to h yp o g lossal Schwannoma shown b y MRI [J ].Neuroradiolo -gy ,1994,36(3):239-240.[9]刘㊀筠,张晓宏,李㊀鹏,等.舌下神经管的影像解剖学研究[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4):220-222.[10]金中高,姚振威,周林江,等.颈静脉孔区肿瘤的MRI 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2):184-186.(收稿日期:2013-08-22;修回日期:2013-10-08)㊃112㊃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年2月第31卷第2期㊀J Pract Radiol ,Feb.2015,Vol.31,No.2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CT 表现及临床意义作者:周丽, 李春平, 杨帆, 陈天武, 杨广夫, ZHOULi, LIChunping, YANGFan, CHENTianwu , YANGGuangfu作者单位:周丽,ZHOULi(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CT 室,四川 南充 637000;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高新医院影像中心), 李春平,杨帆,陈天武,LIChunping,YANGFan,CHENTianwu(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CT 室,四川 南充,637000), 杨广夫,YANGGuangfu(西安交通大学附属高新医院影像中心)刊名:实用放射学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年,卷(期):2015(2)引用本文格式:周丽.李春平.杨帆.陈天武.杨广夫.ZHOULi.LIChunping.YANGFan.CHENTianwu.YANGGuangfu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CT 表现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2)。
迷走神经
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
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收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参考资料:迷走神经(n.vagus) 为混合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疑核,支配咽、喉的横纹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此核发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在脏器内或其附近的副交感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分布到胸、腹腔的脏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颈静脉孔下方的下神经节内,其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也分布于胸、腹腔的脏器。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数量最少,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内的上神经节内,中枢突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硬脑膜以及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肤。
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神经,于舌咽神经根丝的下方自延髓橄榄的后方出入脑,经颈静脉孔出颅腔。
之后下行于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
在胸部,左、右迷走神经的走行和位置各异。
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降至主动脉弓的前面,经左肺根的后方,分出数小支分别加入左肺丛,然后在食管前面分散成若干细支参与构成食管前丛,并向下延续成迷走神经前干。
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脉的前面,沿气管右侧下降,继在右肺根后方分出数支,参加右肺丛,然后分出分支在食管后面构成食管后丛,在食管下端合成迷走神经后干。
迷走神经前、后干向下与食管一起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至贲门附近,前、后干分为终支。
迷走神经的分支如下。
1. 颈部的分支(1) 喉上神经始于下神经节,沿颈内动脉与咽侧壁之间下行,在平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二支。
内支含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细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
右位主动脉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合并Kommerell憩室的腔内治疗
Figure 1. 术前CTA 。Kommerell憩室直径达40mm;主动脉弓 依次发出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和迷走左锁 骨下动脉。KD:Kommerell憩室。
腔内治疗过程:先行TEVAR
工作位造影: RAO25°
选入RSA作为近端锚 定区标记
完成TEVAR
腔内治疗过程:血管塞封堵LSA
所示为左椎动脉处
所示为血管塞
腔内治疗过程:术后造影
所示左椎动脉
术后1个月随访
• 双上肢收缩压差在20mmHg左右, • 无脑缺血或左上肢缺血症状。
Figure2 术后CTA复查显示Kommerell憩室内血栓形成。
讨论
• 治疗指征:Kommerell憩室直径≥30mm, 无论有无症状
• 6% 的病人可发生破裂,53%的病人可发生破裂或主动 脉夹层
右位主动脉弓: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
• 流行病学:人群发病率0.1% • 主要分为两型:
•I型:镜面分支型
•II型: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型(多见)
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合 并Kommerell憩室:常见的主动脉畸形
• Kommerell憩室:主动脉弓降部的主动脉 憩室,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起源于此
Cina CS, etc.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04;39(1):131-139
• 治疗方法:
• 腔内治疗:创伤小,首选 • 气管和/或食管受压---首选开放手术
讨论
• 术中近端锚定区的精确定位
• 左锁骨下动脉是否重建
结论
• 腔内修复治疗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 下动脉合并Kommerell憩室可获得良好的 临床效果;
右迷走锁骨下动脉定义
右迷走锁骨下动脉定义
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们身体里的血管并不是按照常规路径走的。
就像有些人的右锁骨下动脉,它没有按照常规路线前进,而是
选择了一条“迷走”的路线。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科幻,但其实是真
实存在的医学现象,我们称之为“右迷走锁骨下动脉”。
简单来说,右迷走锁骨下动脉就像是血管里的“叛逆少年”,
它不愿意走寻常路,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
正常情况下,锁骨下动脉是从主动脉弓部发出的,但在这特殊情况下,它会从主
动脉弓的左侧或者后方发出,然后绕过食管和气管,最终到达右侧
上肢。
想象一下,如果你正在规划一条从家到学校的路,但突然有一
天你决定不走那条大家都熟悉的路线,而是选择了一条穿过公园、
绕过小河的新路,那种感觉是不是很新奇?右迷走锁骨下动脉就是
这么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
虽然这种血管变异听起来有点不寻常,但大多数情况下,它并
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不知道自己的
血管有这么个“小秘密”。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进行颈
部手术或者心脏手术时,医生就需要特别注意这个变异,避免在手术过程中误伤这条特殊的血管。
总的来说,右迷走锁骨下动脉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小奇迹,虽然它的路径与众不同,但同样在默默地为我们的身体输送着生命之血。
再谈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再谈胎⼉迷⾛右锁⾻下动脉
❶先看正常胎⼉:右锁⾻下动脉是主动脉⼸头臂动脉发出的第⼀个分⽀。
横切时,常常看到左右锁⾻下动脉,如展翅的海燕!
❷迷⾛右锁⾻下动脉:当右锁⾻下动脉不是从头臂⼲,⽽是直接从主动脉峡部(也就是降主动脉起始部)发出,⾃⽓管后⽅向右⾛⾏⾄锁⾻下时,就称为右锁⾻下动脉迷⾛
❸迷⾛右锁⾻下动脉的临床意义,迷⾛右锁⾻下动脉发⽣率低于1%,据⽂献报道,部分与胎⼉染⾊体异常相关,包括21三体综合征及22q11.2微缺失。
在80% 的个体中,迷⾛的锁⾻下动脉在⽓管⾷道后⾯(换⾔之,少数迷⾛的锁⾻下动脉在⾷管前通过,甚⾄在⾷管和⽓管间通过)这种异常的⾎管会导致⽓管和⾷道周围的⾎管环。
偶尔引起吞咽困难,这是⼀种罕见的并发症。
除了吞咽困难,异常的右锁⾻下动脉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胸痛或发烧。
迷⾛的右锁⾻下动脉还可能会压缩喉返神经,导致神经⿇痹,这种情况称为 Ortner 综合症。
如果迷⾛锁⾻下动脉没有症状,染⾊体⼜正常,就不需要任何治疗。
如果异常是引起明显症状,可能需要⼿术。
胸部大血管先天发育异常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当退化中断发生在右颈总动脉与右锁骨下动脉之间时 (C1), 即形成了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变异。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最常见主动脉弓畸形,发病率为 1/200。
通常无症状,偶尔发现。扩张的右锁骨下动脉压迫食管可 以导致食管受压性吞咽困难 ,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道症 状。极少数可以并发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
双侧颈总动脉分别从主动脉弓发出
VR 及轴位图像显 示迷走右锁骨下 动脉, 双侧颈总动 脉分别从主动脉 弓发出, 两者起点 较为接近。
二、肺动脉发育异常
常见肺动脉发育异常: 1、 肺动脉主干发育不全 2、 肺动脉吊带畸形 3、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主干发育不全
肺动脉主干发育不全:又称先天性肺动脉阻断。
二、肺动脉发育异常: 1、肺发育不全 2、肺动脉吊带畸形 3、动脉导管未闭
三、肺静脉发育异常: 1、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2、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四、体静脉发育异常: 1、左上腔静脉 2、左肋间上静脉 3、下腔静脉奇静脉引流
一、主动脉弓发育异常
1、主动脉弓分支的胚胎发生
2、心内型:也称心旁型或心脏型,约占30%。肺静脉通过 短的管道或3~4个孔与右心房连接,或左右肺静脉形成共 同肺静脉腔后直接与右房或冠状静脉窦相通,冠状静脉窦 扩大但位置正常。
心内型示意图
3、心下型:左右肺静脉似“圣诞树”相连于垂直下静脉, 在食管的前方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与门静脉系统连接, 少数与静脉导管、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连接。此型占13%。
分为3型:食管后型(约占80% ),食管前型(约占 15%),气管前型(约占5%)。
非真性环
正常管径
狭窄
扩大
女性, 78岁,吞咽困难。 扩张的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压迫食管。
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体验
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体验李建荣;郑军;许尚栋;潘旭东;阳晟;董松波;陈彧;孙立忠【摘要】目的:总结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我中心共收治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17例,其中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7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10例.结果:术中支架组和腔内修复组均无患者围术期死亡.术中支架组有1例患者术后7d发生胸骨哆开行清创术.腔内修复组无围术期并发症.术中支架组随访13~ 85个月,平均(54.86±27.01)个月,腔内修复组随访(12 ~89)个月,平均(51.10±24.71)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应根据不同的解剖特点和合并病变,选择术中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37)009【总页数】4页(P843-846)【关键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支架人工血管植入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作者】李建荣;郑军;许尚栋;潘旭东;阳晟;董松波;陈彧;孙立忠【作者单位】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大血管外科置入式人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心外科5病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主动脉弓部解剖畸形,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8%[1]。
迷走右锁骨上动脉是什么意思
迷走右锁骨上动脉是什么意思
迷走右锁骨上动脉(Right Vagus Nerve over the Clavicle Artery)是人体神经系统中的一条重要动脉。
它是迷走神经的一部分,位于
右锁骨上方,负责传输神经冲动以及控制多个器官的功能。
迷走神经是十二对脑神经中的一对,其名称取自拉丁文"vagus",意为"漫游"。
迷走神经起源于延髓(位于脑干的一部分),向下经过颈部、胸腔和腹部,直至最终分布到腹腔和盆腔内。
迷走神经通过左、右两条分支,分别称为迷走左、右神经,在
人体中起到许多重要的作用。
迷走右锁骨上动脉是迷走右神经携带
的一部分,它在运输神经冲动的同时,也为右锁骨上区域的肌肉和
皮肤提供血液供应。
由于迷走右锁骨上动脉与迷走神经的关系密切,因此其功能紧
密相关。
迷走神经通过控制心脏、肺部、胃肠道等器官的功能,对
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迷走右锁骨上动脉的分布
区域也与这些器官有关,所以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医生可能会关
注迷走右锁骨上动脉的功能状态。
总之,迷走右锁骨上动脉是迷走神经的一部分,负责神经冲动传输和为右锁骨上区域的肌肉和皮肤提供血液供应。
对于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正常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 注意:该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专业医学建议。
如有疑问或需要详细了解,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右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
右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李小兵;张儒舫;龚瑾;沈立;李佳;谢业伟;万全超;单兴【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7(015)005【总页数】3页(P475-476,封3)【关键词】右锁骨下动脉;肺动脉;起源异常【作者】李小兵;张儒舫;龚瑾;沈立;李佳;谢业伟;万全超;单兴【作者单位】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200062上海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因发现“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1年”入院。
查体:T 36.4℃,体重10 kg;神清,呼吸平稳,反应可;全身无皮疹,腹部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双侧球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108次/min,律齐,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肌张力正常。
右上肢较左上肢细小,右上肢皮肤温度较左侧低,右侧桡动脉搏动较弱,右食指经皮血氧饱和度90%,左食指经皮血氧饱和度100%。
门诊心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Ⅱ),动脉导管未闭(双侧可能),肺动脉高压,右心松弛功能不全。
心脏大血管CTA提示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锁骨下动脉起源异常(图1、2)。
胸部X线片:两肺纹增多,纵隔无增宽,心影饱满,CTR约为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