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4.10 短新闻两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教案

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学重点】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

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新闻知识1、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及时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1when:何时 2 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6how:何果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基本特征:1〉内容真实。

2〉迅速及时。

3〉语言简明5、根本特点:让事实说话6、消息的结构1)标题:a.引题(形势、气氛、背景)b.正标(高度概括内容)c.副标题(重要事实结果提要)2)导语: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3)主体(时序式、空间式、逻辑式等结构)4)结语(可有可无,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5)背景(相关事件背景,无固定位置)三、思考:1.标题有什么含义?明确:标题新颖,含义有二:一是现实场景,查尔斯王子等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南海的夜幕中;象征意义,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被洗刷。

2.找出本文的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部分的具体内容。

明确:导语(1节):末代港督离港,英国统治终结。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训练-落实提升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4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训练-落实提升 -含答案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

世人瞩.目(zhǔ)嬉.笑怒骂(xǐ) 焚.尸(fén)堪.称典范(kān) 纳粹.(suì) 明媚.温暖(méi)雏.菊怒放(chú) 嚼.蜡(jué) 重蹈覆.辙(fù)【答案】“嬉”读xī,“粹”读cuì,“媚”读mèi,“嚼”读jiáo。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室息憔悴长廊治丝益棼题材帐蓬无辜闲情逸志愤满隐秘弊病铿锵有力【答案】“室”应为“窒”,“蓬”应为“篷”,“志”应为“致”,“满”应为“懑”。

3.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________,仅从标题上就________。

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________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________,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

A.独辟蹊径可见一斑宽广洗雪B.独胜一筹略知一二茫茫雪耻C.独辟蹊径略知一二宽广雪耻D.独胜一筹可见一斑茫茫洗雪【解析】“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

“独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

根据前文“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判断,此处应为“独胜一筹”。

“略知一二”意思是略微知道一点。

“可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

“宽广”形容面积大,范围大,心胸开阔,见识广博。

“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洗雪”意思为除掉(耻辱、冤屈)等。

“雪耻”的意思与“屈辱”有重复的地方。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2017-2018学年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 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 第10课-短新闻两篇优秀教案 精品

《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1、了解新闻和通讯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方法:搜集先关材料和图片,加入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请问大家假期在家看不看新闻的?大家对新闻有多少了解?那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新闻以及报告文学。

请大家翻开书,这篇课文是由两篇新闻组合而成的。

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第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学们还记得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吗?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看看一篇优秀的新闻是怎样用特殊的角度将这件大事记录下来的。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互动:大家看了那么多年的新闻、报纸,相信也听了不少广播报道,有没有谁能跟我解释一下,什么是新闻?一、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现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的形式: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也叫新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优质课件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 第10课-短新闻两篇 (共58张PPT)

优质课件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语文 第4单元  第10课-短新闻两篇 (共58张PPT)

如:第4、7、11自然段。
1、从写法看,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是 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 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联词衔接在一起,历史与现 实自然过渡,浑然一体,前后鲜明对比,洋溢着中华 民族雪洗百年耻辱后的自豪情怀. 2、从主旨看,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 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 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 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 大,使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也使人在丰 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1 象征意义:用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 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2 讽刺意义:词语“别了”表明英国在香港的 统治结束。 3 强调作用: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 前。有突出和强调作用,引人注意。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 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 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自学指导二
• 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 题,五分钟后指名同学回答. • 本文正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 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97香港回归,英国 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找出这几个场景 和对应时间,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本文正文由哪 几个部分组成:
1、导语
(第1段)
2、主体 (2—10段)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文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报道的特点. 2.掌握本文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 学习本文选材上的特色,体会富有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的 语言.
自学指导一
•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注意感情色彩,语速适中,掌握 字词. • Chè jīng zhǔ zài • 撤离 紫荆花 瞩目 接载 • zǎi • 载 :记载 载入史册 年 三年五载 • zài • 载:1 装载 2 盛放 3 负荷,承受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4 乘坐,乘车 5 满,充满 (怨声载道) 6助词(汎汎杨 舟,载沈载浮.(诗经)载歌载舞 载欣载奔)

【教材全解析】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4单元-10短新闻两篇 Word版含解析

【教材全解析】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4单元-10短新闻两篇 Word版含解析

10 短新闻两篇本课话题——忘记与铭记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随着“不列颠尼亚”的永远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然而洗刷不去的永远是那腥风血雨的记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在另一些国度也同样上演着。

走进奥斯维辛的每一位参观者,都会用善良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碰触的历史。

历史告诉我们:该忘记的一定要忘记,不该忘记的要铭记在心。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六十八年前的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

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1962年,有感于日本右翼势力提出为被处死的日本甲级战犯立碑等事件,曾参加过东京审判的中国首席法官梅汝璈,写下上述一段话。

今天看来,梅汝璈的这一警示并非杞人忧天。

在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这一天,日本总有一些右翼政客前往参拜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除了参拜靖国神社,还有自说自话的历史教科书、修改和平宪法的企图、对东京审判的质疑、在慰安妇问题上的大放厥词……对于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再次伤害。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廖沫沙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唐太宗 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

——华岗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凝.重( ) 掩映.( ) 赠.言( ) 瞩.目( ) 易帜.( ) 冉.冉( ) 明媚.( ) 噩.梦( ) 嬉.笑( ) 沼.泽( ) 雏.菊( ) 祷.告( ) 【答案】 nín ɡ yìn ɡ zèn ɡ zhǔ zhì rǎn mèi è xī zhǎo chú dǎo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绿⎩⎪⎨⎪⎧绿.林好汉( )绿.树( ) (2)场⎩⎪⎨⎪⎧打场.( )场.所( )(3)卡⎩⎪⎨⎪⎧卡.住( )卡.片( ) (4)应⎩⎪⎨⎪⎧应.和( )应.当( ) 【答案】 (1)lù lǜ (2)chán ɡ chǎnɡ (3)qiǎ kǎ (4)yìn ɡ yīnɡ2.语境辨析法(5)教务处.( )正在处.( )理这个问题。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4.10 短新闻两篇过关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4.10 短新闻两篇过关习题及答案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A .凝.重( ) 纳粹.( ) 婆娑.( ) 嬉.笑( ) B .凋.谢( ) 噩.梦( ) 戕.害( ) 嚼.蜡( ) 答案:A.nínɡ cuì suō xī B .diāo è qiānɡ jiáo2.根据拼音写汉字。

A.⎩⎨⎧ zhǔ 目zhǔ 托⎩⎨⎧ zhuàn 写酒zhuàn B.⎩⎨⎧ 诚kěn 开kěn ⎩⎨⎧ 步lǚ fù 盖答案:A.瞩 嘱 撰 馔 B .恳 垦 履 覆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它最突出的特征。

(2)消息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答案:(1)用事实说话(2)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____________的。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____________终结。

(3)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______香港防务。

(4)0时40分,刚刚参加了____________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A.序幕宣告接替交换B.序幕宣告接管交接C.帷幕宣称接替交换D.帷幕宣称接管交接解析:“序幕”多喻指重大事件的开端,根据语境可知用得恰当;“帷幕”指悬挂的遮挡用的幕布,不合语境。

“宣告”为正式宣布,多用于庄严场合;“宣称”是公开地用语言、文字声明。

“接管”是接受并管理,如接管政权;“接替”是从别人那里把工作等接过来并继续下去,根据所给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可知句(3)应选“接管”。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4..10《短新闻两篇》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4..10《短新闻两篇》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第10课短新闻两篇一、整体把握1.分别划分两篇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别了,“不列颠尼亚”》点读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叙述了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的英国统治彻底结束。

jymKgTq3OC 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

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和离开香港。

jymKgTq3OC《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点读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绘布热金卡美好的和平景象。

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与标题和首段呼应,突出主题,使结构完整严谨。

二、细部探微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点拨标题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被洗刷。

jymKgTq3OC 3.短新闻力求简短,但《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自然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笔墨介绍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这有何作用呢?jymKgTq3OC 点拨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实则不“闲”。

其作用大致为:第一,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总督府是4时40分,此时距告别仪式6时15分尚有1时35分,这样可以较自然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时代聚焦4.10短新闻两篇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时代聚焦4.10短新闻两篇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短新闻两篇[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凝.重(nínɡ)停泊.(pō)婆娑.起舞(suō) 噩.梦初醒(è)B.瞩.目(zhǔ) 撰.写(zhuàn)百花凋.谢(diāo) 雏.菊怒放(chú)C.沼.泽(zhāo) 步履.(lǚ)绿树成阴.(yīn) 数.见不鲜(shuò)D.祷.告(dǎo) 大厦.(shà)宣告终.结(zhōnɡ) 浑身解.数(jiè)解析:A.“泊”应读bó;C.“沼”应读zhǎo;D.“解”应读xiè。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序幕掩应装修心智健全B.陈迹管治易帜终身难忘C.摩娑废墟隐秘表情茫然D.窒息退役紫荆惊俱万分解析:A.“掩应”应为“掩映”;C.“摩娑”应为“摩挲”;D.“惊俱万分”应为“惊惧万分”。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________,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他们表情________。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③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________:“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记者________。

A.木然黯然茫然默然B.木然默然黯然茫然C.黯然木然茫然默然D.茫然木然黯然默然解析: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默然:沉默无言的样子。

①题据“他们不晓得……”可知选“茫然”。

③题前一个空,据老人的话可知老人心里不高兴,应选“黯然”,随之可推断记者无话可说,故后一个空选“默然”,故本题应选D。

答案: D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个政府就应该自动下野,这个没有商量的余地。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祷 告( dǎo) . (3)噩 梦( è ) . (5)赠 言 ( zè n ) . g (7)嬉 笑 ( . xī ) (9)雏 菊( chú) . (11)婆娑 ( suō) . (2)港督 ( dū ) . (4)掩映 ( yì ) ng . (6)沼 泽( zhǎo ) . (8)紫荆 花( jīng ) . (10)冉 冉( rǎn ) . (12)窒 息( zhì ) .
所以那一次会谈,是针锋相对的,一上来她是很强硬的。
邓小平说我们准备1997年收回香港,不止是新界,包括 九龙,包括香港岛,整个香港地区,我们都要收回,实
行一国两制。她说不行,她说三个条约是有效的,法律
上不能够单方面废除。邓小平就驳斥她。邓小平说主权 问题是不容谈判的,我们已经等了这么多年,是在人们 对政府有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等了这么多年,如果1997年 还不收回,我们这些人就等于是晚清的李鸿章,我们这


七子之歌——香港 闻一多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我的中国心 黄霑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这是一个对中华民族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离 开了祖国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四 位新华记者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 难忘的时刻,写下了这篇佳作。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是什么让我们热泪盈眶?是什么让我们激动不已?是香港上 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是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 。1997 年 7 月 1 日,是亿万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米字旗降下了,屈辱条 约撕碎了,殖民统治结束了,香港终于回归了。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 下了这珍贵的瞬间,留下了永恒的历史画面。又是什么让我们毛骨悚然?是什 么让我们面对历史却又无言?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法西斯惨绝人寰的罪恶暴 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比新闻更加真切。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开《短新 闻两篇》吧!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每天,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浏览互联网,都会 发现大量的新闻朝着我们扑面而来。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 ◇文海书韵◇ 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通过各种传 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 生活进行报道。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 学 法 指 津 ◇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 画 解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文 1997 年 7 月 1 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所有的眼睛都是 意 崭新的日出, 所有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伴随着这钟声, 一张张绽开的笑脸, ◇ 一首首热情的颂歌,化作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 画 《飞向太空的航程》 解 北京时间 2008 年 9 月 25 日至 28 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 文 行。火箭辞人间秋风 ,游天宫取仙气;神舟载华夏梦想,翔宇宙扬国威。 意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太空探索必将是其中辉煌的一笔。中华民族 ◇ 面对太空从不缺乏梦想,也从来不缺乏探索的勇气。梦想和勇气成就了中华 民族的精神。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2.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 述而》) [译文] 人洁身自好追求进步,我赞许他的洁净,而不追究他过往的行为。 [品悟] 对自身,要洁身自好,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他人,不要过分计较他 过去做了什么,要看他现在怎么做。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晨读案—心灵点灯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学海金指针 ] 1.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二战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和新闻报道 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第二篇文章引导学 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 画 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文 奥斯维辛,一个让人心碎的地方。400 万犹太人,永远地闭上了愤怒和无奈 化作了历史的见证。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 意 的眼睛,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 ◇ 暴行下遭受的苦难。 的历史,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经典国学堂 ] 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 语· 子张》) [译文] 君子有过错,如同日蚀月蚀:这种过错,人们都看得见;改过了, 人们都敬仰他。 [品悟] 人人都会犯错,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只要知错能改,就 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 有忘记,因为他们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 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以防止明日的错误。 全世界人民都没有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维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 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标 志,以示警钟长鸣。现在的犹太民族早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 己的历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美文阅览室 ] 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当历史的车轮轧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 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 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乎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似 “一笑泯恩仇 ”。没有!不但犹 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1970 年 12 月 7 日,时任联 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砰然一跪令全世界为之动容。 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语 文 必修1
第四单元
时代聚焦
晨读案—心灵点灯 预习案—聚沙成塔 研读案—多维探究 训练案—巩固训练
◇ 画 《包身工》 解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琼浆时;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 文 欣赏周围的美景时;当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和家人幸福地共进晚餐时;当我 意 们早餐喝着牛奶吃着面包时, 我们不会想到, 还有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人, ◇ 她们的生活里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欢乐,只有没日没夜的工作和非人 的折磨,她们就是夏衍笔下的“包身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