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建筑房屋(课堂PPT)
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
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
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
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 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
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
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 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
便于御敌防盗。
•
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
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
•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 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 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 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 来。
是一幅完整的装饰图画,又像是一幅镜框。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蒙古族
•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 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 •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 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无论所使用的材料,还是建筑结构样式,都反映 了人们巧妙地利用当地材料,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来营造居所的智慧。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一、民族构成。
1. 数量。
-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1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2.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在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例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但也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
二、部分少数民族特色。
1. 蒙古族。
- 传统服饰:蒙古袍,其特点是宽大、长袖,便于骑马放牧,多为长袍,颜色鲜艳,而且男女款式有所不同。
- 传统民居:蒙古包,呈圆形,由木架和毛毡构成。
这种民居便于拆卸和搭建,适合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 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
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项目,还有歌舞表演、商品交易等活动。
2. 藏族。
- 传统服饰:藏袍,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脱下一只袖子,调节体温。
藏袍的颜色多以深色为主,且有精美的刺绣装饰。
- 传统民居: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
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底层用于饲养牲畜,二层以上住人。
- 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节日期间,有藏戏表演、晒佛仪式等活动,人们还会喝酸奶、吃藏式点心等。
3. 维吾尔族。
- 传统服饰:男子多穿袷袢(qiāpàn),一种对襟长袍;女子则穿艾得莱斯绸制成的连衣裙,颜色绚丽,图案精美,多为几何形状。
- 传统民居: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土房,以土坯为建筑材料,房屋多成方形,有庭院,庭院里种植葡萄等果树。
- 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也是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的盛大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会宰杀牲畜,进行祭祀活动,然后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还会举办盛大的歌舞集会。
4. 回族。
- 传统服饰: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圆帽,女子戴盖头,盖头的颜色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年轻女子多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56个民族PPT课件
56个民族PPT课件contents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实践•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录0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交流。
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团结合作。
56个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010204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先秦时期,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秦汉时期,匈奴、鲜卑等族开发了北方地区,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
唐宋时期,契丹、女真等族开发了东北地区,党项、吐蕃等族开发了西南地区。
元明清时期,蒙古族、满族等族先后入主中原,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
03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例如,汉族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服饰、饮食、建筑等文化元素,都为中华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活力。
02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01020304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属于汉藏语系,有独特的文字系统和丰富的文学作品。
属于阿尔泰语系,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
属于突厥语系,拥有独特的字母和书写方式。
藏族史诗,描述了古代藏族社会的生活和斗争。
《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英勇和智慧。
《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讲述了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的传奇故事。
《玛纳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追求。
各民族民间故事、歌谣、舞蹈等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汉族的四合院藏族的碉房傣族的竹楼苗族的吊脚楼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体现了汉族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和深厚文化内涵。
56个民族-满族
2满族同学们,你知道吗?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古老而又勇敢的民族——满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
一、满族图腾。
爱新觉罗.溥杰先生曾在《四平民族研究》创刊号封底题字:“民族之鹰海东青”。
充分说明了满族人民的确与海东青一般,坚韧奋飞。
鹰(海东青)二、满族八旗。
满族在清朝时分为八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
三、主要分布地。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也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区和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四、服饰。
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满族妇女穿的旗装,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
(满族男子官服)(满族贵妇服)五、满族发式。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
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
满族男子从小就将前额的头发剃掉,后面的头发梳成辫子。
后来,这种习俗保留了下来,成为了满族男子的标记。
(满族女子发饰)(满族男子发饰)六、满族头饰。
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
女子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
(男子帽)(女子发冠)七、满族鞋饰。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
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
八、满族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56个民族的民族简介
中国龙(汉族)
万物一体,相容并蓄的 精神境界;是追求和谐、 群体本位的人生态度;是 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壮锦(壮族)
壮锦在广西各族人民长期的劳 动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 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 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 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 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 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 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 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高台舞狮 (仡佬族)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 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 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张 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最上 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 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 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 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 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 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 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
西兰卡普(土家族)
织物: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 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 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 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 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 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 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土花 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 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 “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 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 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 即土花铺盖。
银 饰
( 苗 族 )
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 形态,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 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 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与 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 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56个民族分布
56个民族分布1、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2.5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庙会,舞龙2、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3万余,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驯鹿、爬犁3、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4、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30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
——羌寨5、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32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东巴舞,腊染6、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0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
有自己的语言。
——分龙节舞龙7、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7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8、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8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9、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93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10、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11、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103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12、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00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
——竿球,龙舟,编织13、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14、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15、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5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16、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17、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500余,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18、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279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建筑传统。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住房建筑特色,通过不同的建筑风格、结构和材料展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汉族传统住宅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其住宅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筑风格。
在古代,汉族住宅多以庭院式建筑为主,以四合院为代表。
四合院围绕中心庭院布局,有前后左右四个翼房,整体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四合院注重空间布局和庭院景观的形成,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二、藏族传统住宅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其传统住宅被称为“藏式建筑”。
藏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适应高原气候和地理条件。
藏式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墙体采用石块等材料砌筑而成,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性能。
在外观上,藏式建筑多采用白墙红柱的颜色搭配,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和彩绘,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维吾尔族传统住宅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其传统住宅被称为“乌孜别克式建筑”。
乌孜别克式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外墙多采用夯土墙,屋顶采用瓦片覆盖。
乌孜别克式建筑的特点是风格独特、造型奇特、装饰精美。
建筑物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出入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
四、壮族传统住宅壮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住宅以“木楼”为代表。
木楼多为三层或四层,采用木结构,楼层之间通过楼梯相连。
木楼的外墙多用竹瓦或木瓦覆盖,窗户和门窗装饰精美。
木楼的设计注重通风和采光,同时还能抵御台风和雨水的侵袭。
壮族木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壮族文化和艺术的展示。
五、哈尼族传统住宅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其传统住宅是著名的“土楼”。
土楼是由土坯砌筑而成的多层建筑物,外墙斜坡状,上层较大,下层较小。
土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形状独特,结构稳固。
土楼内部分为不同的房间,可供多户人家居住。
土楼是哈尼族世居千年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
56个民族,56枝花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
中国56个民族的简介1 、阿昌族:云南,2.7万,农业、手工业,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采茶2 、白族:云南、贵族、四川,159万,农业。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云南、青海,1.2万,农业、手工业,手工“保安刀”著名。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云南,8.2万,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贵族、云南,254万,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黑龙江、吉林、辽宁,192万,农业,善种水稻闻名。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12万,农业、畜牧业。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云南,102万,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的建筑艺术。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云南,1.5万,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
——象脚鼓舞10、侗族:贵州、湖南,251万,农业、林业,鼓楼、风雨亭。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甘肃、宁夏、新疆,37万。
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云南,0.5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社会风尚。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内蒙古、黑龙江,0.6万,狩猎、农业。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内蒙古、黑龙江,1.3万,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
——拉手风琴,烤面包15、鄂温克族:内蒙古、和黑龙江,2.6万,畜牧业。
——驯鹿、爬犁16、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40万,农业、渔猎业。
——竿球,龙舟,编织17、汉族:全国各地,10.4亿,经济、文化发达。
——庙会,舞龙18、哈萨克族:新疆,1万,畜牧业,善刺绣。
——剪羊毛,弹唱,刺绣19、哈尼族:云南,125万,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0、仡佬族:贵州、广西、云南,43万,农业。
——制作糯米团,地戏21、赫哲族:黑龙江省,0.4万,捕鱼。
——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22、回族:宁夏、甘肃、新疆,散居全国各地,860万。
中华民族园&锦绣中华
吉思汗陵、明十三陵、中山陵,金碧辉煌的孔庙、雄伟壮观的泰山,险峻挺拔的长江三峡,
如诗似画的漓江山水;有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江南胜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名塔、名 寺、名楼、名石窟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地方民居。此外,皇帝祭天、光绪大婚、孔庙祭典的 场面与民间婚丧嫁娶的风俗尽呈眼前。在编钟馆,还能欣赏到古装乐队演奏千古绝声——楚
南园
南园主要有民族博物馆和雕塑广场等大型设施,以及二十余个民族村寨。全部建筑均采用1比 1的比例,真实再现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游人在参观民族村寨时,还可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
歌舞、节庆、生产、习俗。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从而获得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
享受。游人在参观民族村寨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和参与各民族歌舞、节庆、生产、竞技和技 艺等表演活动。整个公园集民族建筑、文化展示、歌舞表演、体育竞技为一体,是一座露天 的少数民族人文博物馆。
北园
北园内有民族村寨16个。园内修建有国内最大的铸 铁雕塑及仿真热带榕树林、水中溶洞、盘龙瀑布、 岩图画、阿里山神木等。南园有民族博物馆、雕塑 广场以及20余个民族村寨。全部建筑均采用1:1的 比例。同时,为更加真实、为更加真实、全面地营 造各民族生活环境,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 族园)在园区中特别建造了园林自然景观。这些园 林自然景观将各民族的生活同溶洞、瀑布、悬崖、 石窟、栈道、异型树木、河湖、农田有机地融合在 一起,便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各民族生活环境, 也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参与性。
容分为各民族民居、寺塔原状陈列,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三大类。游客在参观民族村寨时可
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节庆、生产、习俗、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从而获得中华民族 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享受。
专题与陈列
中华民族园,是集中国少 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族 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 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 大型民族文化园地。在中 华民族园,不仅可以欣赏 传统民族建筑,领略各民 族风情,观看歌舞表演, 购置民族工艺品,还能亲 口品一品民族美食佳肴。
56个民族介绍详细
56个民族介绍详细中国官方承认的民族有56个,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和汉族。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
以下是不分民族的详细介绍:1.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也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2.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
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
3.回族: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
4.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
56个民族课件
语言与文字
要点一
语言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但没有本民族的文 字。
要点二
文字
大部分珞巴族人使用藏文或汉文作为通用语言和文字。
文化特色
服饰
饮食
珞巴族的服饰以兽皮和棉布为主,款式独 特,色彩鲜艳。
珞巴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因此食物以野 兽和野禽为主,辅以少量的谷物和蔬菜。
节日
婚俗
珞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旭独龙节” 、“刀耕火种节”等,这些节日都与农耕 、狩猎等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文字
达斡尔族原本没有文字,后来创制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但目前主要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文化特色
传统服饰
达斡尔族的服饰以长袍、马褂 、头巾等为主,图案精美,色
彩鲜艳。
音乐舞蹈
达斡尔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浓 郁的民族特色,代表性的乐器 有口弦、马头琴等。
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春节 是最重要的节日,会举行各种 庆祝活动。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 障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 切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权
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国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 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对口支援
国家实施对口支援政策,支持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干部交流 、技术支援、资金支持等方式,推 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等县,少数散居于其他州县 。
语言与文字
语言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语支未定 。
文字
历史上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用汉文或 傣文。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主题主题十 观赏民族建筑
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案主题主题十观赏民族建筑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特有的建筑,感受其艺术之美。
2、使学生能够深入研究某个建筑,了解其外观特点、修建历史和艺术珍宝等。
教学重点难点:深入了解某种民居和民族特有建筑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参观各种民居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特有的民居,感受其特点。
2、让学生感受建筑技术的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民居的特点。
教学准备:民居的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的建筑各有特色,如群星落于九州。
这些民族建筑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中华各族儿女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趣。
让我们背上行囊,去探访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吧。
二、参观各族民居1、看书13页图。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民族的民居?汉族的北京四合院、江南民居和客家土楼;傣族的竹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金字塔式茅屋和船形屋;苗族的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
2、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具体研究各民居的特点。
三、研究分享1、空中竹楼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
这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温度达21℃。
因为盛产竹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
一般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因气候多雨潮湿,底层不住人。
2、羌族碉楼碉楼是XXX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米至30米之间,用以抵御外敌入侵和贮存粮食柴草。
修建时不绘图,不吊线,也不用柱架支撑,全屏高超的技艺与经验。
3、可移动的蒙古包蒙古族人使用蒙古包,是因为它很容易拆装,便于游牧时搬迁移动。
到了适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蒙古包的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毡毯和兽皮,就成了简易的住宅。
要到下一个牧场的时候,轻松拆解,放在一辆大车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蒙古包分为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游牧区多为游动式。
如今,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
4、古老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往往坐落在群山莽莽的山坳里,形态万千,几何感很强。
少数民族居住民俗
11.侗(dong4)族
• 山区侗族多居“干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 畜;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为全家休息或从事 手工劳动之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 之位,也是全家取暖、为炊的地方。火塘两侧或第三层楼上是卧室。侗 族民居一般是一家一栋,也有将同一房族各家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 接,可以互通。
• 侗族建房,一般都要请有经验的老人查看屋基,以地势平缓、群山环抱、 坐北朝南、通风向阳的地点为最理想。东西向的房屋很少。传统的建筑 材料有杉木、松木、竹子、茅草或土砖、土瓦、石灰等。最近几年,部 分地区才开始使用钢材、水泥、涂料、瓷砖、玻璃等新型材料建造民居。
• 北部侗族地区的民居,一般分正屋、厢房、前厅、偏厦等。正屋是主要 部分,一般坐北朝南,有三柱屋、五柱屋、七柱屋、八柱屋等。正屋两 边是偏厦和厢房,使整座房屋形成“凹”字形。有些殷实人家还建有前 厅,使整体结构形成四合院的形式,但为数不多。
• 庄窠的上房一般坐北朝南,三间,里经八、九尺左右,一明两暗,上房的屋内设 备比其他各屋好一些,是长辈的住房,一般由爷爷奶奶住。
• 除了长辈住的上房之外,家中其他人住的叫“乔也格”。“乔也格”比上房简陋, 以两间居多,家中人口多的则将“乔也格”隔成单间,砌有泥炕。东乡属大西北 山区,一年四季都烧暖炕,炕洞都在屋外,燃料主要是牛、羊、驴粪,也有利用 扫来的野坡草屑和枯树叶作添炕燃料的。
人,楼下关牛马猪鸡,安置舂碓, 还可以堆放干柴及其他杂物,不 砌围墙,四周有栅栏,设进出口。 竹楼屋顶为歇山式,分为四面, 脊短坡陡,下有披屋面,呈项用 草排或瓦片覆盖。楼室门口一方 安置木梯一架,一侧设有阳台。 • 屋顶是用干草或竹枝架成,单调 却不失朴素的风采。房子虽小巧,
兴趣小组——56个民族
男女长到13岁时要分别举行“穿裤子礼”和“穿 裙子礼”。
佤族,中国少数民 族之一。现有人口35 万多人。主要分布在 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 西盟、澜沧、孟连、 双江、耿马、永德、 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 山区。即澜沧江和萨 尔温江之间、怒山山 脉南段的“阿佤山 区”。与汉、傣、布 朗、德昂、傈僳、拉 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回民忌吃 猪肉,不吃一切动 物的血和自死之动 物,等等.(为了宗 教活动和生活习俗 上的便利,回民习 惯在住地修建“礼 拜寺”,明末清初 则统称清真寺,多 围寺而居)。
回族崇尚白色,又使用“白”姓。因此,回族中姓这 9 个姓的较多。
在清真寺建筑 方面,中国内地 的多数清真寺采 用了中国传统的 殿宇式四合院形 式,照壁矗立门 前,雕梁画栋、 楹联匾额存于寺 内。这与阿拉伯 国家绿色圆顶清 真寺有鲜明的区 别。
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 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下身穿宽 裤,着高筒靴。女子喜欢穿对襟上衣,缀 银扣;也有穿多榴长裙和下端带皱悯的连 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们普 遍喜好红色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 大红色水獭皮帽。老幼皆喜欢穿绣有花纹 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 改扎双辫。装饰品多为银器,如手饲、耳 环、项链、戒指等。有的还佩带铸有花纹 的圆银片胸饰。
绘画及雕刻像,虽相对 粗糙,但却充溢着早期人 类的审美理想。绘画见于 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 黑、石灰、牛血涂绘,图 案有动物、人物活动和山 水等,画法粗犷简明,风 格与在佤族地区发现的距 今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相 类似。雕刻物则以人像、 牛头居多,放置于门头及 寨桩上。
“柯尔克孜”, 突厥语,系本民 族自称,意为 “四十个姑娘”, 也有认为是“四 十个部落”、 “山里游牧人”、 “赤红色”等含 义。但一般解释 为“四十个姑 娘”。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社会组织类别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社会组织类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是一个社会组织,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民族建筑。
中国民族建筑是指中国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建筑艺术形式和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致力于保护、研究和传承中国民族建筑的独特价值。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汉族的传统建筑多以庙宇、宫殿、园林和民居为代表,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各具特色,如藏族的藏式建筑、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克族的毡房等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民族建筑进行研究和保护。
首先,研究会通过调研和文献研究,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建筑文化,探索其中的历史、艺术和社会背景。
其次,研究会致力于保护和修复民族建筑遗址和古建筑,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研究会还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术研讨会、展览和出版物,促进学术界对中国民族建筑的研究和认识。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还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研究会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推动民族建筑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研究会还与国内外的民族建筑研究机构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民族建筑的国际传播和认知。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民族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支持。
通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会在学术研究、保护工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建筑保护意识的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资金的筹措等。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推动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为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建筑的独特魅力做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个民族的建筑蒙古族蒙古包“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居室。
用毡块、木料构成。
蒙古语称“蒙古勒格尔”。
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
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
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
迁徙拆散,定居安装。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
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
一顶蒙古包只需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不大,但是包内的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回族清真寺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作“麦斯吉德”(薏为礼拜安拉的场所)。
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区,体现了回族人“围寺而居”特点。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也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
在回民数量较多的大中城市都有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如北京的牛街清真寺,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真教寺,泉州圣友寺,南京净觉寺,郑州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寺等。
回族清真寺一般可分为宫院型(即四周围墙、走廊)或圆顶型(屋顶为圆拱型)两大类,都以其庄严、神圣、肃穆、幽静为总的审美特征。
均由礼拜大殿、讲经堂、宣礼楼、学房和沐浴室几大部分组成,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
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为圆顶式,即阿拉伯式。
明代以后,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
藏族农区城镇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帐篷是牧民的住所,一般分为布料和牛毛帐篷两种,有方形和椭圆形,迁移方便,结实耐用。
藏族德钦藏族的“土库房”土库房很重视房屋朝向的选择,大门要对林木茂盛的高山,不能对箐沟和庙宇。
房屋一般高三层,通常都贴靠高坎,错一层布置。
平面形式为角尺形、“凹”字形或“回”字形。
木梁柱承重,土墙围护。
土墙为夯筑,靠外一侧有明显收分。
柱距通常为九尺(当地的一尺等于45至47厘米)。
因此,土库房就以9尺╳9尺的方格网作为建筑平面和建筑规模的控制,并以柱子的根数作表达,形成了一个规范的系列。
层高一般为:一层8.5尺;二层9.5尺;三层7.5至8尺。
楼面、屋面均以土填实,厚度在4寸至1寸之间。
每户均在二楼设存放粮食的粮仓一处或两处。
并且,粮仓一律用井干式结构,认为井干式结构的粮仓贮存粮食最为安全可靠。
该井干式粮仓显露在外墙面上,增加了外墙面色泽和质感的对比变化。
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
这与藏族的宗教信昂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
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
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坐落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
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
相传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
后经累世重修扩建,至清顺治2年,达赖五世令第巴索南饶丹主持扩建工程,历时8年,建成白宫部分。
康熙29年,第巴桑吉嘉错又建红宫部分。
累计工程历时50余年,始具今日规模。
宫体部分可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
主楼13层,高117.19米,东西长360米,全部为石木结构。
内设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库房、灵塔殿、庭院等。
全部建筑依山势垒砌,群楼重叠,气势磅礴,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特色和藏汉文化的融合,为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维吾尔族维吾尔民居维吾尔族民间建筑。
传统建筑为方形,开天窗。
屋顶一般平坦,可作晒场用。
室内一般砌实心土炕,亦有可取暖的空心炕,高约30厘米,供起居坐卧。
墙上开壁龛,放置食物和用具,有的壁龛还构成各种几何图案,并喜在墙上挂壁毯和石膏雕饰。
在南疆,维吾尔族住所多有院落,呈方形。
大门忌朝西开,住室在较长的前廊。
苗族苗族民居苗族民间建筑。
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以瓦或杉树皮、茅草等覆盖屋顶。
黔中或黔西地区也有以薄石板盖屋顶者。
各地房屋形式不尽相同。
山区多吊脚楼,在二、三层阶梯的坡地上,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于下方竖立较长的木柱,上方则竖立较短的木柱来支撑,上铺楼板,盖房屋;楼下不住人,用于堆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海南省和云南昭通地区的苗族则住长方形的茅草房或十分简陋的杈杈房,即以树干交叉搭棚,上盖茅草,以树枝或竹片编墙,涂以泥土。
彝族土掌房(彝族)彝族民间建筑。
多建于斜坡上。
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
房顶又是晒场。
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
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壮族干栏式木楼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
在清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
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
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
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
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布依族石板房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板房。
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
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
一切都朴实无华,固若金汤。
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放火,只是采光较差。
朝鲜族民居在乡下常见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两种形式。
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院落。
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覆盖。
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
后面一般亦设门和窗。
内分为寝室、厨房等。
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
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
进屋脱鞋,席炕而坐。
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满族影壁:满族传统住宅的一部分。
亦称影壁墙。
其式多为一字型。
高约5尺,宽6尺,厚1尺有余。
一般为石、砖结构(亦有土墙外镶砖者),以石为基,用大青砖砌壁身,壁顶多呈马鞍型瓦顶。
正面壁心平面,画以吉祥纹饰,亦有雕刻如意彩绘者。
反面壁心多设有佛龛,为供奉土地爷之用。
影壁均置以庭院大门里3米左右处。
现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传统宅院中多有保存。
满族宅院:满族传统的住宅型式。
乡间宅屋多为草顶土墙,房顶茅厚尺许,居室多为敞间,颇似口袋,故俗称口袋房。
室内北、西、南三面环炕,俗称万字炕,橱箱被褥之类俱靠西北墙安放。
窗户多为南、西向,用高丽纸外糊,藉以御雪雨。
住房多为3间,中室开门,并设有厨灶,门皆外闭,以防野兽撞入。
山墙两侧外一米处设有满洲烟囱。
多无院墙及东西厢房,仅以木栅或秫秸围之,并饲以猪羊牛狗。
现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还保留不少此种旧舍。
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满族传统住宅都是官房(营房),房顶均为马鞍型,一般每一户八旗兵丁的宅院面积为3分3,房为2间半,皆南窗,中开门,两侧里屋均为南炕,西墙上设有祖宗板,屋外有院墙,院门都有门楼,门口3米处有影壁,壁背后设有佛龛,院内立有索伦杆(神杆)。
房屋一侧为箭道,连通房后厕所和马厩。
这种营房现还有保留。
万字炕:满族传统居室中之火炕。
满族传统居室为口袋房,一般为3间,中间开门,俗称外屋,两侧为里屋卧室。
卧室内西南北三面皆有炕相连,如“匚”形。
炕用砖、坯制成,炕内有烟道与外屋炉灶及室外烟囱相连。
南炕为一家之长者居住,晚辈多居北炕。
满族以西为上,故西炕多摆置祭器,因西墙上供有佛爷匣子(祖宗匣),故俗称佛爷炕。
各炕边沿均有木制炕沿,炕上多铺以红毡、芦席等。
迄今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还有保存。
侗族侗宅侗族民间建筑。
流行于贵州天柱、锦屏、三穗、剑河等地。
木结构。
屋壁用杉木板安装,有的喜用桐油漆刷外壁。
屋顶用杉木皮或瓦覆盖,屋檐洁白,有的还雕有花鸟图案。
以三间三层为一幢最常见,中间的一间为堂屋,作为供奉祖宗专用,左右间可分成二至三间作火塘、卧室、厨房,楼上作粮仓和客房。
有的屋旁加偏厦或一间配房,作煮猪食或做碓房、柴房之用。
一般二至三小房家庭同住一幢大房子。
多半男住楼上,女住楼下。
锦屏启蒙地区,楼上住人,楼下喂养牲口。
侗寨鼓楼侗寨鼓楼,外形象个多面体的宝塔。
一般高20多米,1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
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条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
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
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
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
过去鼓楼都悬挂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项,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
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这样,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
所以,侗族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程阳风雨桥程阳风雨桥,形式和结构具有侗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桥上有五座亭阁,亭阁之间长廊相接,长廊之中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侗族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才能。
1965年,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程阳风雨桥题了诗:艳说林溪风雨桥,桥丈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到底横流入望远。
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代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锄梨事体劳。
瑶族叉叉房瑶族的“叉叉房”为竹木结构的草顶房。
一般为三开间带前廊。
前廊是歇息和家人团聚的场所。
正房上方设有阁楼。
阁楼下有火塘,用于起居和做饭。
阁楼上为卧榻,有直爬梯供上下,虽然,这种房子受熏烟之苦,但很干燥。
瑶族的“叉叉房”为“天幕系”住屋,主要流行于我国云南的勐腊瑶区。
白族白族门楼白族建筑。
云南大理白族聚居区的住宅都建有门楼,以喜州门楼最佳。
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
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
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
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白族民居白族民间建筑。
普及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等白族聚居区。
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
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
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