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
印刷包装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印刷包装成品质量检验标准
1. 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包装成品的质量检验方法。
2. 术语和定义
- 印刷包装成品:指在印刷、涂布、复合、拉伸成型等多种工艺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质量和规格要求的包装成品。
- 质量检验:指对印刷包装成品进行品质测试的过程。
3. 检验方法
3.1 外观检验
按照制定的外观质量要求检查样品的外观,包括印刷质量、覆盖力、平整度、裁切情况等。
如有明显缺陷,判为不合格。
3.2 尺寸测定
使用相应测量仪器检查样品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厚度等。
如尺寸偏差超过规定限度,判为不合格。
3.3 物理性能测试
按照制定的物理性能测试标准,使用相应测量仪器进行测试,包括拉伸强度、抗破强度、打孔强度等。
如测试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判为不合格。
3.4 包装完整性检验
检查印刷包装成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渗漏、变形等情况,判为不合格。
4. 质量评定
4.1合格品
外观无瑕疵,符合尺寸和物理性能标准,包装完整无破损、渗漏等质量问题的成品为合格品。
4.2不合格品
有以下情况者为不合格品:
- 外观有明显缺陷;
- 尺寸偏差超过规定限度;
-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
- 包装有破损、渗漏等情况。
5. 处理措施
对检验出的不合格品,应进行分类处置,包括返工、报废、退货、索赔等措施。
同时,应采取措施改进产品质量,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6. 结论
本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印刷包装成品的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条码室工作手册
条码室工作手册目录条码制作要求 ---------------------- 1 - 4 条码制作步骤 ---------------------- 4 - 9 打印机保护与养护 ------------------ 9 - 11 面板功能介绍 ---------------------- 11面板设定 -------------------------- 11 - 14 自我测试和养护 -------------------- 14 - 15 常有故障的办理 -------------------- 15 - 16 数据设置调理 ---------------------- 16碳带及条码打印纸检验规范----------16 - 17 条码防备管理规定 ------------------ 17 - 19一、条形码制作要求1、条形码位数一定为 15 位数因为本企业扫描仪的特别性要求,只好针对整机条码的15 位数字进行扫描,所以,我们制作的整条形码一定是15 位数字(前面的机芯不计在内),如:3T36 21NK90 -T0000001 此条形码中, 3T36 忽视不计,后边的机型数字还有“-”加起来一共是15 位数。
2、条形码制作次序先是机芯,再是机型加“-”再加机芯中的一或二位字母(CRT 一般取机芯中第二个字母, LCD 取机芯中的第二三位字母,PDP 取机芯中第三位字母)3、条形码6位数字和7位数字的划分在条形码制作中会发现有 6 位数字和 7 位数字的差别。
在条形码制作中我们常常是取其机型的全称,而机型的位数也其实不是一致的,但条形码的整体位数是 15 位数而不变的。
针对此类状况,我们就在原来7 位数字长进行改动,如:6M31 32T88HS-M000001 此条形码 32T88HS-M 加起来 9 位,所以数字则为 6 位,而 3P60 21NK90-P0000001此条形码 21NK90 -P 加起来 8 位,所以数字则为 7 位。
条形码检验方法
条形码检验方法前存在的条码检测方法有两种:"传统方法"和"美标检测方法"。
最初的条码检测通过目测条码的外观、并用检测仪器测量条码的PCS 值和条空的尺寸偏差,再根据有关的条码标准和技术规范判定条码是否合格(P/F)的方式进行。
在用仪器测量时,如果条、空的尺寸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而且PCS值在规定的值以上,那么检测仪就被判定这个条码为"合格(Pass)",否则就判定为"不合格(Fail)"。
这种方法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在国际上使用了近20年,具有成熟、直观的优点。
但是随着条码扫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经传统检测方法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条码中有部分能被大多数扫描器较好的识读。
原因之一是传统检测方法中,评判条码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合格(P)"与"不合格(F)",而在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条码阅读器的性能各不相同。
另外,传统检测方法是以一次扫描为基础的,在检测时,可能正好通过了条码最好的部分,也可能是通过了不好的部分,这不能真正代表条码的真实状况。
因此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着检验偏严、不切合条码实际使用的缺点。
"美标检测方法" 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它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
它根据对条码扫描得到的"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条码的各项质量参数,然后根据各项参数的标准将条码分为"A"-"F"五个质量等级,"A"级为最好,"D"级为最差,"F"级为不合格。
"美标检测方法"中的条码的质量等级表明了条码的印刷质量及它的适用场合。
A级条码能够被很好的识读,适合只沿一条线扫描并且只扫描一次的场合。
【推荐】2019年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1.0目的1.1为了确保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及客户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2.1适用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含纸箱、彩印印刷品)的检验控制管理。
3.0定义3.1 商品条码: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的,是商品的全球唯一标识。
3.2 左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3.3起始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4左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起始符的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42个模块组成。
3.5中间分隔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3.6右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中间分隔符的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35个模块组成。
3.7校验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3.8终止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9右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右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7个模块宽。
3.10供人识别字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的下方,与条码相对应的13位数字。
4.0职责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一、定义商品条码,是指在商品上印有一定规格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编码,由商品制造商印在货物、包装、说明书或其他相关物品上,主要用于商品辨识、清点、统计。
二、使用范围1、商品条码的使用范围,不限于特定的行业和品牌,可用于生产、流通、客服管理等范围内的售后处理,及商品交易结算、技术管理等。
2、商品条码编号的组成格式,分成大小二部分,以“数字+字母”的形式组成,其中前缀(“001、002、003”等)为国家统一编号,后缀属于商品厂家固定的唯一编码;3、商品的条码编号规范,编号前缀最多有13位编号,采用宽幅打印,较为清晰,并且对打印要求比较高,并备有一定质量保证期;4、使用商品条码编号的商家,需要经过流通协会的申报和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商家将获得使用该项商品条码编号的合法权利。
三、发放规则1、商品条码编号由流通协会统一发放,并年度检查维护;2、商品条码编号的发放由流通协会制定条规,统一申请流程,按照商家申报的规定,按照能够使用本项条码编号的产品分类索取;3、商家仅能申请基于国家和地方条例和规范许可之下,符合既定标准的商品,及其他满足商品检测和质量管理要求的半成品和未完成产品;4、商品条码编号的分配规则需一定字符限定,最多不能超过13位英文字母或数字,必须经过检验确认质量强度合格。
四、实施管理1、商品条码的运用,应当按照技术标准管理,确保运用的严格度,防止不当使用、改动或清洗;2、对商品进行检测识别时,应当采用条形码和/或二维码,以确保准确录入;3、商品条码使用期限,一般视商品的制造日期和保质期为准,当商品到达保质期时,条码失效或变动,需要重新申请;4、商品条码信息存储,一般商家都要进行长期存储,以便用于检查,所有关联的重要信息(比如经销商、制造等)都应进行清晰的记录;5、商品条码信息的安全性,商家需要自行确保信息的安全,禁止外泄,不允许权限以外的人员访问使用;6、打印商品条码,商家需按照流通协会的要求组织质量检验,格式完整,细节处理精致,按照最高标准完成商品条码的生产检测与打印要求,以确保真实有效商品条码的工作稳定性。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1 目的为了规范和管理条形码的使用,提高商品信息的识别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特制定本条形码管理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条形码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组织机构。
二、条形码的分配与注册2.1 条形码分配管理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建立和管理国家条形码分配注册体系及机构。
2.2 条形码的申请和注册2.2.1 申请单位或个人应向所在地区的条形码分配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
2.2.2 条形码分配管理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分配唯一的条形码。
2.2.3 申请单位或个人应及时注册条形码,确保条形码的有效使用。
三、条形码的使用责任3.1 条形码持有单位或个人应当妥善保管条形码,确保其不被他人非法使用。
3.2 条形码持有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条形码,不得超范围、超限制使用。
3.3 条形码持有单位或个人应当对使用条形码所涉及的商品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四、条形码的合规标识4.1 条形码应当采用统一的标识形式,不得随意变更、修改。
4.2 条形码的颜色应当清晰鲜明,不得使用过于相近的颜色进行混淆。
4.3 条形码应当与商品其他标识和包装信息协调一致。
五、条形码的检测与验证5.1 条形码持有单位或个人应当定期对所使用的条形码进行自查和自测,确保条形码的可识别性。
5.2 条形码持有单位或个人有义务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测和验证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5.3 若发现条形码存在问题或被他人非法使用,应立即向条形码分配管理机构报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六、违规处理和处罚6.1 发现违反本规定的条形码使用行为,条形码分配管理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使用等。
6.2 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交相关执法机构依法处理。
七、附则7.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具体实施细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另行制定。
条码印刷规章制度
条码印刷规章制度【篇一:条码印刷品、印版、胶片管理制度】条码印刷品、印版、胶片管理制度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强化全体员工对条码印刷品、印版及胶片的出入登记、保管、移交等工序的认识。
便利于条码印刷质量的监控,特制定本制度。
一、条码印刷品1.1 印刷车间对经常检验的条码半成品和成品应严格按合格品、不合格品或残次品做好登记、隔离和标记。
合格成品、半成品在移交下道工序时应有下道工序人员签收,并填放标识卡按产品分类。
1.2 不合格品或残次品的条码印刷品。
由品管人员根据不同情况提出返工、让不接收或报废销毁处理意见并由印刷车间执行。
1.3 品检人员对通过自检或送客户后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每批条码印刷品在做出处理的同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
杜绝此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1.4 当不合格批存在较严重的不合格项并被确定为质量事故时,品管科应及时召开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质量分析会议,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没有受到教育及处理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相关人员必须上交《事故责任报告书》品管人员还要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监督。
二、印版(喷码数据)2.1 印刷条码的印版(喷码数据)由技术科制作并提交印刷车间使用,印刷完成后交回印刷科保管,印版(喷码数据)的制作和移交要有接收人员的签收。
2.2喷码车间在接到数据后要认真核对样品及数据信息,仔细确认后方可上机操作,防止混喷。
三、胶片数据信息3.1 业务科接到客户的条码胶片或条码信息时,要确认胶片完全符合《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后方可接收。
胶片喷码信息使用完毕后应交回业务科保管。
如客户需要,归还客户。
【篇二:条形码印制检验管理办法】【篇三:如何建立商品条码印刷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建立商品条码印刷质量管理体系为了保证商品条码的印刷质量,规范商品条码的印刷资格认定,加快商品条码技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应用,推动商业pos系统的应用,促进商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2000年7月29日我国颁发了《商品条码印刷资格认定工作实施办法》,2009年12月我省颁发了《四川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1.1为了确保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及客户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2.1适用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含纸箱、彩印印刷品)的检验控制管理。
3.0定义3.1 商品条码: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的,是商品的全球唯一标识。
3.2 左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3.3起始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4左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起始符的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42个模块组成。
3.5中间分隔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3.6右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中间分隔符的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35个模块组成。
3.7校验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3.8终止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9右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右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7个模块宽。
3.10供人识别字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的下方,与条码相对应的13位数字。
4.0职责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包装印刷造纸】包装材料 检验标准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一、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厂包装材料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大宗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的质量和技术要求部分没有列出的材料,按订货合同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
二、引用标准1、GB 10344《饮料酒标签标准》2、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GB 12904《商品条码》4、BB/T 0018《包装物葡萄酒瓶》5、GB6543《瓦楞纸箱》6、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三、质量和技术要求<一> 纸箱1、本标准参照GB6543标准制定2、纸箱的质量和技术要求2.1箱体方正,箱盖合拢无离缝,尺寸大小符合要求。
2.2纸箱外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损坏和污迹,如有样箱的,颜色图案应与样箱一致。
2.3箱面印刷图字清晰,颜色深浅一致,光亮鲜艳,位置准确,左右上下偏差不超过5㎜。
2.4纸箱外应标注内容应符合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要求。
有生产许可证的应标明许可证号。
QS标志式样应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的式样印制。
外箱应标有“小心轻放”、“向上”、“怕湿”字样及标志,标注内容应正确,无文字错误。
2.5钉合:瓦楞纸箱使用带有镀层的低碳扁丝或钢丝。
扁丝不应有锈斑、剥层、龟裂或其他使用上的缺陷,扁丝的规格型号与纸箱厚薄相适应。
2.6纸箱接头钉(粘)合塔接舌边宽度:普通粘合箱不小于30㎜、钉合箱不小于35㎜,小型彩箱不小于28㎜,金属钉应沿塔接部分中线钉合,箱钉排列整齐,钉距均匀,单排钉距不大于80㎜,双排钉距不大于90㎜,同一纸箱上的钉距差别应在5㎜之内,箱钉应装钉在纸箱的付版上,采用斜钉(与纸箱立边成45度角)或竖钉,头尾钉距上下底面压痕边线不大于20㎜。
钉合接缝应钉牢、钉透,不得有叠钉、翘钉、不转角等缺陷。
2.7粘合瓦楞纸箱应使用乙酸乙烯乳液或具有相同效果的其他粘合剂。
粘合接缝的粘合剂涂布应均匀充分,以致面纸分离时接缝依然粘合不分,也不应有多余的粘合剂溢出接缝,纸箱撑开后不开胶。
印刷厂质检规章制度范本
印刷厂质检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印刷品质量,保障客户利益,提高印刷工作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印刷厂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质检标准,确保印刷品质量。
第三条质检工作由专门的质检部门负责,质检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岗位要求。
第四条质检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检管理制度,定期对质检员进行考核评价,确保质检工作质量。
第五条质检部门应建立质检档案,记录印刷品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条质检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印刷质量。
第二章质检流程第七条质检部门应制定详细的质检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检工作完整。
第八条质检流程应包括:印前检查、印刷检查、印后检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质检要求。
第九条在印前检查环节,质检员应核对客户提供的印刷文件与实际印刷内容是否一致,排版是否正确,颜色是否准确等。
第十条在印刷检查环节,质检员应检查印刷品的印刷质量、纸张质量、色彩准确度等指标,确保符合客户要求。
第十一条在印后检查环节,质检员应检查印刷品的装订质量、裁切质量、包装质量等指标,确保完好无损。
第十二条质检部门应建立不良品处理流程,及时处理不良品,减少不良品率。
第三章质检标准第十三条质检员必须熟悉相关的印刷质检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2647四色印刷标准等。
第十四条质检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不得随意变动标准或者私自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质检员对各类不良品应有相应处理方法,包括返工、报废、更换等。
第十六条质检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检记录系统,记录每一次质检的结果和处理方法。
第十七条质检部门应定期召开质检经验交流会议,分享质检经验,提高质检水平。
第四章质检责任第十八条质检员应认真履行质检职责,勤勉工作,确保印刷品质量。
第十九条质检员应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质检水平,适应印刷行业的发展。
第二十条质检员应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得私自泄露客户信息,不得接受贿赂。
碳带及条码打印纸检验规范
碳带及条码打印纸检验规范1.主题:热转印碳带的验收要求、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外观和标识2.1.1 技术要求: 热转印碳带的表面应无灰尘和脏污,无折皱痕,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外包装要贴有明显的标识。
3.检验方法:目测法3.1结构尺寸3.1.1技术要求:结构尺寸要符合要求3.1.2检验方法: 将打印好的条形码,用适当的力度将条形码与条形码之间磨擦后,条形码表面应保证清晰可视,并可以正常扫描4.不合格分类A 类不合格: 混规,料单不符,标识错,易断,严重折皱痕或脱粉现象等。
B类不合格: 包装无标识,碳带表面有大量的脏污,少数脱粉现象等。
C 类不合格: 表面有少量的脏现象等。
1. 主题:条形码打印纸的验收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2. 常规检验项目2.1 外观和标识2.1.1技术要求: 表面应清洁无脏污,打印纸的间距应符合要求,无漏纸,无重叠现象,不易断裂,切割应良好,外观形状应为圆形等。
包装应完整无破损,外包装要贴有明显的标识。
2.1.2检验方法:目测法2.2结构尺寸2.2.1 技术要求:结构尺寸应符合要求.3 特殊检验项目3.1 检验方法: 将条码打印纸撕下贴于专用试贴板上,然后撕下观察其损坏程度。
4. 不合格分类A类不合格: 混规,料单不符,标识错,印刷内容错,尺寸超差贴性不好,有多数重叠,破损或漏纸现象等。
B类不合格: 包装无标识,纸筒不圆等。
C类不合格: 有少量漏纸或重叠象等。
十、条码防护管理规定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质量部每月均要受理几十张数量不等的补打条码申请单,给条码编号管理、产品追溯、打印机保养管理带来较大难度,极大影响了条码制作的正常运行。
经进一步统计分析,生产单位补打条码申请,主要是因为生产返工报损、条码遗失和报错条码订单信息几大类。
为此,质量部联合采购、标签纸厂家对条码标签纸质量进行了多次改善,但条码报损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个别线体返工60台整机,报损条码就有20套之多,同时,我们发现,生产返工报损基本上是固定的那几条线体。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条形码管理规范
条形码管理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1.1为了对条形码进行有效规范管控,保证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二、范围:2.1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使用条形码产品。
三、职责:3.1生控部:负责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制作生产排程。
3.2技术部:负责新客户或新料号条形码首次打印时编码原则的技术培训及提供电子档模板。
3.3资材科:负责按照生产排程安排条形码的打印、保管和发放,以及对外采固定条形码的发放。
3.4品保部:IQC负责采购条形码的验证、确认,FQC负责打印条形码验证、确认,IPQC负责生产线条形码确认、验证。
3.5制造部:负责条形码的领取,标签管理室贴袋管理分发到产线,使用确认、回收、记录。
3.6信息科:负责条形码打印机及扫描系统的维护/调试。
四、定义:4.1条形码分为三种:A:固定料号条形码 B:流水号条形码 C:外箱条形码五、作业内容:5.1生控部根据各车间《生产排程》,开《提料单》给资材科。
5.2资材科:条形码打印,仓储条形码管理及分发管理:5.2.1外购的料号条形码资材科收货后由IQC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不合格产品直接进行退货处理,并由IQC填写《进料品质异常抱怨单》。
5.2.2资材科在接到生控部下发的《提料单》后,如须本公司自打印条形码,则按《提料单》规格和数量调取空白标签安排打印,若是新客户或新料号条形码首次打印时由技术部负责编码原则的技术培训及提供电子档模板,同时需要制作不同客户《条形码编码原则》。
5.2.3 自行打印的条形码由FQC进行首件确认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确认不合格由FQC填写《品质异常抱怨单》给资材科,由资材科进行改善。
5.2.4打印过程中由打印人员负责对条形码每5分钟扫描确认一次(扫描条形码等级必须显示在C级以上),并将条形码打印完的首张和末张粘贴在《条形码扫描记录一览表》上,并且登记时需要按客户名称和产品料号进行分类登记并做好区分标识,打印后数量必须和生产排程一致,严禁私自多打,不得重复打印同一天生产的标签。
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品质控制-作业文件-三级文件
版本变化
版本修改内容起草人修订人日期A 第一版
编制审核批准
1.目的:
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范围:
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定义:
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
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参考文件:
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
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
5.职责:
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
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程序:
6.1抽样方案
6.2.1光源:在30-40W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
印刷厂质量检验标准
印刷厂质量检验标准导言:印刷品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质量检验是确保印刷品满足规定要求的重要环节。
印刷厂质量检验标准是印刷品质量检验的指导性文件,它为印刷厂提供了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预期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印刷厂提供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预期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印刷品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书籍、杂志、报纸、包装盒、宣传册等各种类型的印刷品。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求2.1 外观质量印刷品的外观质量包括印刷图文的清晰度、色彩的准确性、版面的整齐度等方面。
质量检验时,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2 尺寸和尺寸偏差印刷品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尺寸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质量检验时,需要对印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并对尺寸偏差进行评估。
2.3 印刷质量印刷质量是评价印刷品好坏的重要指标。
质量检验时,需要对印刷品的印刷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印刷图文的清晰度、色彩的准确性、墨水覆盖度等方面。
2.4 材料质量印刷品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在质量检验时,需要对印刷品所使用的纸张、油墨、胶水等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三、质量检验的方法3.1 外观检查对印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清晰度、色彩、整齐度等方面。
可以使用目视检查、放大镜检查等方法进行外观检验。
3.2 尺寸测量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印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评估尺寸偏差是否符合可接受范围。
3.3 印刷质量评估对印刷品的印刷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清晰度、色彩准确性、墨水覆盖度等方面。
可以使用色差仪、光泽度仪等专业设备进行印刷质量评估。
3.4 材料质量检查对印刷品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纸张的质量、油墨的质量、胶水的质量等。
可以使用抽样检验、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材料质量检查。
条形码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为加强条形码的管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条形码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条形码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条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制、应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负责全国商品条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必须按照本办法核准注册,获得厂商识别代码。
第二章注册第六条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集团公司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使用商品条码时,应当按规定单独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第七条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的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申请人应当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出示营业执照或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并提供复印件。
第八条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对初审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编码中心审批;对初审不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退给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对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编码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交纳的有关费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程序。
条码技术
• 商品条码是用于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 是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殊代码,包含 有商品的生产国别、制造厂商、产地、名 称、特性、价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一系 列商品信息。
11
• 条码(barcode)
•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 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 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 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 (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
4
条码技术具有准确、快速、方便、经济的特点,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已被广泛应用于 商品流通、仓储、生产自动化管理、医疗卫生、 图书情报、邮政、铁路运输、交通运输、国防 军事、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并将在更多领域 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发挥作用。
5
6
7
条形码发明人伍德兰德
8
第一节 条码概述
21
3.结构组成 一个完整的条码结构组成次序依次为: 静空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
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空区 (后)
22
二、条码的编码方法
1.模块组合法
模块组合法是指条码符号中,条与空分别由若 干个模块组合而成。一个标准模块的条表示二 进制的“1”,一个标准模块的空表示二进制的 “0”。
12
• 条形码是窄、宽不等的条和空的组合。窄 条的宽度是选择条形码扫描器的关键。窄 条宽度也称做“最小单元宽度”。条形码 长度包括左右空白区的长度。如果包括空 白区在内的条形码与扫描宽度不符,条形 码扫描器就无法扫描数据。
13
14
• 条形码是一种信息记录形式,根据不同的 编码规则,所提出的条形码编号方案多达 四十余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交叉 二五码、三九码、UPC码、EAN码、128码 等。
零部件条形码规范 精品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条形码规范The vehicle components barcode standard of SGM Co. Ltd(1.04 版)1.总则General Principles1.1范围::Area本规范包含的条形码适用于SGM汽车零部件验证系统(VCVS)和可追溯性系统。
The barcode included in this standard is valid for all the VCVS(Vehicle Components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of SGM.2. 标签Label2.1 条形码Barcode:条形码格式为C39码或C128码,可数字字母混合。
它的数据字符集包含38个字符:0-9,A-Z,- 和空格。
(推荐使用128码)The format of barcode is C39 or C128, which can be mix of the numbers and characters . Its media character set includes 38 character:0-9,a-z and space.(Recommendition:C128)2.2条形码密度和尺寸:Density and Size条形码的重要参数是窄元素的平均宽度(条形和空格)与宽元素平均宽度的比例,可根据特殊应用要求改变条码高度。
除非另有说明,条码最小高度必须为9.5 MM 。
用于SGM汽车零部件验证系统(VCVS)和可追溯性系统部件的窄元素平均宽度必须在0.21MM 和0.3MM范围之内,由于工艺能力的允许误差在正负0.025MM.宽窄元素比例必须为3:1,并允许在2.8:1和3.2:1范围内变化.注:根据条形码15位信息格式,最小长度必须为43MM。
The vital parameter of code is the proportion of the average width of narrow element andwide element, which may change the barcode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certain demand. Hence, if no other specify , the lowest height of barcode must be 9.5 MM.All the average width of narrow element available in VCVS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must fall in the scale between 0.21MM and 0.3 MM. Because the craft ability allows the difference of0.025 more or less. The proportion of narrow element must be 3 to 1, and allows the variationbetween 2.8 to 1 and 3.2 to 1.Note: according to the 15 digit information format of barcode, the shortest length must be 43 MM.2.3可读说明:Readable Description条形码的可读说明必须代表条码编码的字符,必须出现在条形码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推荐的可读说明字符是OCR-A,可读说明字符高度不低于2.4MMThe readable description of barcode must represent the character of the coding, putting above or below the barcode. The recommended readable description character , the height of which is not lower than 2.4MM or the character is OCR-A.2.4空白区:Blank Area:条形码左右两头空白区最少应为6.5MM,上下空白区最少1MM,对于大件部件如前、后悬架总成,上下空白区最少2MMThe blank area on the right and left side of barcode should at least 6.5MM, the above and the bottom not lower that 1MM. As to those bigger component, for example front or rear suspension, the above and the bottom side of blank area should be at least 2MM.3. 标签材料:label material3.1 标签材料条形码可以印制在不同的标签材料如纸,聚酯或金属上,对标签材料和相关联的胶水的选择基于应用和工程性能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码印制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
1.1为了确保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及客户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
2.1适用我司印制的商品条码印刷品(含纸箱、彩印印刷品)的检验控制管理。
3.0定义
3.1 商品条码: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的,是商品的全球唯一标识。
3.2 左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左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3.3起始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4左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起始符的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42个模块组成。
3.5中间分隔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3.6右侧数据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中间分隔符的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开始的一组条码符号,由35个模块组成。
3.7校验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3.8终止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3.9右侧空白区:位于商品条码符号最右侧的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7个模块宽。
3.10供人识别字符:位于商品条码符号的下方,与条码相对应的13位数字。
4.0职责
4.1品管部:负责对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制程检验、商品条码印刷品入库检验及质量信息反馈。
4.2纸箱部:负责商品条码印制品的排版、印版储存管理、生产及制程中的自检、互检。
4.3经营部:负责在承接商品条码印制品时,需查验并要求客户提供《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给我司,并上交公司行政部存档管理;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4.4计划科:负责将客户对商品条码印制的要求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
5.0内容
5.1商品条码印制品的订单评审:
5.1.1 经营部、计划科接获新客户、新订单的纸箱时,若客户对条形码印刷有要求(如:需可读性、可读等级等),需将信息通报生产部门、品管部门,且计划科开单时,需在『纸箱工作单』及相应的唛稿、样箱上注明条形码的印刷要求。
订单评审时,需在有关的评审资料上体现条形码印制的有关要求。
5.1.2若因客户提供的商品条码印制要求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GB12904《商品条码》)要求或我司生产制程能力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时,则由生产部门、品管部门提出意见后由经营部反馈客户进一步处理。
5.2商品条码印版的进料检验:
5.2.1印刷条码印版入库后,由品管部进料检验品管员进行检验。
5.2.2进料检验品管员对纸箱条码印版时,需严格依据《条码印版、印刷检验标准书》(详见附件一)进行检验判定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辅助材料检验报告』上。
5.3商品条码印刷品制程、成型检验:
5.3.1纸箱印刷产品的检验依《纸板/纸箱制程检验规范》、《纸板/纸箱成品检验规范》执行。
5.3.2纸箱印刷品管员在对商品条码印刷检验时,则需采用条码扫描仪进行检验,依《条码印版、印刷检验标准书》进行检验判定并将检验结果记入相应的检验记录中(需记录实际的扫描是否通过,扫描通过的等级)。
5.3.3若计划科无在相应的『纸箱工作单』及相应的唛稿、样箱上注明商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