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微专题1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课件
制度化轨道。
2.政治协商制度 (1)正式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3)新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16字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政治协商制度被写入宪法,走上了
步意义。 3.发展 (1)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竞争。 (2)1912年,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3)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发动二次革命。 4.失败: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实行“训政” 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统治结束。 2.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3.内容:以党代政,国民党掌握实权,剥夺人民权利。 4.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5.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
微专题1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 2.开始:《临时约法》的颁布。 (1)内容: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 民国地方政府;实行 “三三制”原则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巩固人民政权
意 义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加强了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奠定了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 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3)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使其作 用和地位被削弱。 (4)“文化大革命”十年,遭到破坏。 (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步恢复和完善。
2.政治协商制度 (1)正式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3)新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16字方针: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政治协商制度被写入宪法,走上了
步意义。 3.发展 (1)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竞争。 (2)1912年,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3)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发动二次革命。 4.失败: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实行“训政” 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统治结束。 2.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3.内容:以党代政,国民党掌握实权,剥夺人民权利。 4.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5.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
微专题1 中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成立。 2.开始:《临时约法》的颁布。 (1)内容: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 民国地方政府;实行 “三三制”原则
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 巩固人民政权
意 义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加强了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奠定了基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 中央到地方的正式建立。 (3)1957年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使其作 用和地位被削弱。 (4)“文化大革命”十年,遭到破坏。 (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步恢复和完善。
高考历史近现代史复习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 课件
新 中 国 成 立 和 巩 固 政 权 恢 复 经 济
条件: 军事;政治;理论;群众. 新政协召开-临时最高权力机关;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内容. 新中国成立: 概况: 主要领导和首都,国旗,国歌. 开国大典. 意义: 废旧时代;走新道路;世界意义三. 面临形势: 政治内坏外围;经济千疮百孔. 解放领土- 追残敌;剿土匪;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原因-过程-意义:威望高;环境安. 巩固政权: 土地改革- 内容-范围-特点-意义:翻身开路. 肃反运动- 肃清反革命残余;社会秩序安定. 三反五反- 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意义. 没收官资- 双重性质; 全局意义-奠基. 稳定物价- 米棉,银元之战-性质,措施,意义. 恢复经济: 统一财经- 实现三个平衡,财政开始好转. 调整工商- 原因,内容2,实质恢复,作用. 其他措施- 农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和工矿民 结果好: 政巩经复。 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模范-孟耿.
建立社会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
思考: 何谓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即帝官封的残余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封建 土地制度,残敌,土匪,反革命,特务,民主改革。
返回
1(2006年北京卷)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 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2006年江苏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 商业是为了 A.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B.实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C.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 营工商业 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返回
条件: 军事;政治;理论;群众. 新政协召开-临时最高权力机关;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内容. 新中国成立: 概况: 主要领导和首都,国旗,国歌. 开国大典. 意义: 废旧时代;走新道路;世界意义三. 面临形势: 政治内坏外围;经济千疮百孔. 解放领土- 追残敌;剿土匪;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 原因-过程-意义:威望高;环境安. 巩固政权: 土地改革- 内容-范围-特点-意义:翻身开路. 肃反运动- 肃清反革命残余;社会秩序安定. 三反五反- 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意义. 没收官资- 双重性质; 全局意义-奠基. 稳定物价- 米棉,银元之战-性质,措施,意义. 恢复经济: 统一财经- 实现三个平衡,财政开始好转. 调整工商- 原因,内容2,实质恢复,作用. 其他措施- 农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和工矿民 结果好: 政巩经复。 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模范-孟耿.
建立社会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
思考: 何谓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即帝官封的残余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封建 土地制度,残敌,土匪,反革命,特务,民主改革。
返回
1(2006年北京卷)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 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2006年江苏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合理调整工 商业是为了 A.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 B.实现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C.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 营工商业 D.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返回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新民主义革命时期-1
解析:选B“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的表述既不符合史实也与 现实严重相背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主要是从思想 启蒙方面来评价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爱国救亡 意义和民主科学精神,故C、D两项错误。
3.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 后
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
C
C.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D.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解析:选C 五四运动的参加者不仅仅只有工人阶级,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教育的 普及程度,故B项错误;由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再到全民族的反抗,说明 近代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一系列民主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故C项 正确;材料未涉及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的关系,且双方不可能一致,故D项错误。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
想
结果
资产阶 级共和
国 人民民 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 义
社会主 义
归纳拓展:历次革命运动口号之比较
反封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太平天国运动
反帝 反封 反帝反封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五四运动
出中 彻国 底人 的民 反第 帝一 反次 封旗 建帜 的鲜 口明 号地 。提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 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 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 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 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九讲中国近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思想科技与教育课件
答案 B 解析 1902年戊戌维新运动已经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已经兴 起。但是,康有为坚持改良道路,反对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A项错误,B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康有为意在唤起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C项错误; 康有为借法国大革命血腥之例,意在说明改良的正确性,D项错误。
易错点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被迫逃往海外,坚持改良主张,与 革命派展开论战,成为保守势力的代表,被称为“保皇派”。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 将被废除”,可知这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土地改革已经在一些地方完成,但是 并未在全国完成,故B项正确;中共七大是在抗战时期召开的,此时并未进行 土地改革,也不可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是在1954年召开的,此时土地改革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是在 1956年召开的,此时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
特别提示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并未将“师夷长技”付 诸实践,某种程度上说,洋务派是“师夷长技”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4.(2019·全国Ⅲ卷,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 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 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核心要点•重难突破
要点一 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
1.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探规律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学习、借鉴中华文化, 近代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则主要以西学东渐为主流。
2.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的不同境遇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 用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变法思想创造历史依据,以减少变 法的阻力。 (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 建礼教,旨在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除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不同的境遇,是由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和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的要求决定的,说明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的 地位和影响。 明趋势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 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近现代中共土地改革措施(共19张ppt)
(5)政策(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 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6)土地革命路线: ①内容: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 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 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制定的依据:国内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即中国 人民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7)作用(意义):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 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保 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调 动了一切反封建力量(如贫农、雇农、中农、富 农、中小工商业者)。
7 、 人 民 公 8年)
(1)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2)特点:一大二公(一“大”指规模大;二 “公”指公有化程度高)
(3)影响:没有考虑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水平,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
(5)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从根本上消灭封建 势力。 (6)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 ,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发展 农业生产。 (7)作用(意义): ①解放区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激发了农民革 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②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 个可靠保证。
(3)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 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 经营,自负盈亏。农业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 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对 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4)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的经济 体制改革。 (5)最大的特点:适应了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 水平,符合我国国情。 (6)地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1)含义: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 地所有制的革命。 (2)背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蒋介石发 动围剿,中共在根据地开展的。 (3)原因:①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②是农民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中国民主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③只有进行土地革命, 才能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农 村革命根据地,取得战胜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4)区域:革命根据地
高考历史近现代史复习 两次鸦片战争和影响 课件
返回
7、为何说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原因是继续和扩大:一鸦为打开(2)过程是继续和扩大:国家增多;战争时间延长, 地区增加,规模扩大。
(3)危害是继续和扩大:鸦战签订后签订一系列条 约,破坏中国各项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社 会;二鸦损失大片国土,开始控制中央,深入地方内 地,在政治经济上都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程度。
1898年通过 《展拓香港界址 专条》强租新界
返回
1860年通过 《北京条约》割占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42年通 过《南京条约》 割占香港岛
营口
返回
天津
烟台
上海
南京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汉口
镇江
九江 淡水 汕头 台湾
琼州
1864年《中俄堪分西北 界约计》44万多
1858年《瑷珲 条约》60多万
返回
返回
2、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采取了哪些手段? 效果如何?
(1)正当贸易——结果中国出超(顺差) 英国入超(逆差)。原因—自然经济抵制。
(2)鸦片贸易——结果扭转了逆差,严重 危害中国利益。中国政府禁烟。 (3)发动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用武 力打开中国市场。
返回
3、白银外流的成因和危害? (1)成因:鸦片输入;战争赔款支付白银。
返回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结论? (1)根本: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中国全方 位的落后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2)直接:清政府的无能和各级将兵的无 耻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3)客观:英军的实力和装备是失败的客 观原因。
结论:落后必然挨打,强大才能自卫。人 民是战争主体。
返回
5、为何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政治巨变: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封建国家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变为 民族阶级矛盾并存;革命任务由反封变为反殖反封。 (2)经济巨变: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巨变:思想上西学东渐,新思潮兴起。 最根本:社会性质巨变,因此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的阶段特征(共32张PPT)
三、思想: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维新思潮,君主立宪。 革命思潮,民主共和。 农民思想,盲目排外。
第三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 (从中华民国建立—1919年五四运动前 ) 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一、政治: 1. 列强继续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八国侵华 ),半殖民地半封建会形成和深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 起。 列强侵华政策从“瓜分”转为“以华制华”,先后扶植清王朝 、袁世凯和多派军阀作为殖民工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正式合流; 清政府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民主共和制确立;
三、思想 1.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 业救国成历史主流。 2.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 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二、经济: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化举步维艰: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工业 出现:外商企业;洋务运动兴起,开启中国工业现代化;民族 工业的兴起,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 社会习俗开始变化,逐渐多元化。 服饰:西装传入、长袍马褂仍流行,旗袍。 饮食:西餐馆,面包房;租界出现西式住宅。 交通:轮船。 在华传教士办报。
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达到高峰;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 历史巨变,
一、政治: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开始北洋军阀统治,北洋军阀政府 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卖国。 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斗争连遭挫败: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复辟帝制;
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进行反袁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连遭挫败。
二、经济:
中国近代史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9-1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1.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 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析】 B。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英国将中国作为产 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但是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对于英国倾销的商品 形成抵制作用是根本原因,B项正确。
3.较快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 (1)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全国基本统一。 ②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等措施的推动。 (2)影响: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也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 础。 4.日益萎缩:1937~1945年。 (1)在沦陷区,日军疯狂地毁坏和吞并民族工业。
史料一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 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 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 公司因之云集。” 史料二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 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 万。”
史料三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 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以上史料均摘自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史料四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 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 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高考历史近现代史复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兴起 课件
同: 背景;主力;性质;形式. 异: (1)领导—五卅有中共明确领导; (2)成立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返回
(3)结果-五卅运动中发生分裂,结果失败,五四取得直 接成功; (4)影响-五四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五卅为国民革命 奠定群众基础.
1、(2006年广东历史卷)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 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 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2、(2006年天津卷)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 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 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 重要措施是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返回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 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 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 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 革命理论和实践有何重大发展? 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 评价。
返回
7.(2002年春季卷)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 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8.(2001年全国卷) 与以往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 有 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 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 要 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④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9、(2003年上海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 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 A护国运动、五四运动 B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C五卅运动、省港罢工 D五四运动、省港罢工国 共 合 作来自国 民 革 命 兴 起
返回
(3)结果-五卅运动中发生分裂,结果失败,五四取得直 接成功; (4)影响-五四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五卅为国民革命 奠定群众基础.
1、(2006年广东历史卷)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 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 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2、(2006年天津卷)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 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 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 重要措施是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返回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 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 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 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 革命理论和实践有何重大发展? 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 评价。
返回
7.(2002年春季卷)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 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8.(2001年全国卷) 与以往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 有 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 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 要 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④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9、(2003年上海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 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 A护国运动、五四运动 B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C五卅运动、省港罢工 D五四运动、省港罢工国 共 合 作来自国 民 革 命 兴 起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课件
认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1)借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 步消灭私有制。 (2)创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借鉴: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化体系。 (2)创新: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 题。 3.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 (1)借鉴: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创新:注重克服苏联模式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 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 收个人所得税。
3. (2022·湖北高考)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 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 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D )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5.“ 文 化 大 革 命 ” : 由 领 导 者 错 误 发 动 , 被 反 革 命 集 团 利 用 , 给 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1.巩固政权的经济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 2.经济制度 (1)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 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专题五 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探究实操性课件
陈独秀、李大钊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深化拓展】
一、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
思想:面对新形势,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 “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 经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外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军事: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
随着第二次工 ①主要侵华方式:
签订《马》,大大
19世纪末
业革命的进行, 主要资本主义
政治上,由瓜分狂潮到“以华制华”
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 甲午中日战争
加深了中国半殖半 封程度;
—20世纪初 向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
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②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 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际地位得到提高
【深化拓展】
一、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英国率先入侵 (1840——1894年)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率先侵略中国; 法、美、俄也追随英国的脚步加强对华侵略; 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列强瓜分狂潮 (1894——1914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午中日战争后,英、日、德、俄、法、美等国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
认识正确的是( )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深化拓展】
一、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
思想:面对新形势,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动摇了 “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 经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外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军事: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
随着第二次工 ①主要侵华方式:
签订《马》,大大
19世纪末
业革命的进行, 主要资本主义
政治上,由瓜分狂潮到“以华制华”
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 甲午中日战争
加深了中国半殖半 封程度;
—20世纪初 向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
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②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 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
际地位得到提高
【深化拓展】
一、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英国率先入侵 (1840——1894年)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率先侵略中国; 法、美、俄也追随英国的脚步加强对华侵略; 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列强瓜分狂潮 (1894——1914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午中日战争后,英、日、德、俄、法、美等国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华形式
糖蜜或者大米,这场冲突就可能被称为糖蜜战争或者大米战争”。对于上述观点,
认识正确的是( )
①滥用了自由贸易原则
②混淆了毒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
③没有揭示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④意在说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偶然事件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第二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瑷珲条约》60
《《勘北五分京西八条北约瑷界》约珲开先河,黑多万北平岭方公南里 六十多。
记》44万多平方
六公零里 北约约四十,乌东含库全失落。
六四勘分四十四,巴湖东南都归俄。
八一改订五个勘,西北《北又京条失约七》4万0 多。 多万平方公里
近代沙俄心最黑,侵我领土一百五十 《多改订。条约》等
7万多平方公里
1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 A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 由航行 B 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 传教 C 准许华工出国 D 开放通商口岸
2(上海)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
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
立读国书。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个条约签订以后?
俄侵占大片领土,主要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此 时正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俄国是 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 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 场的欲望,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而在侵华目标上,英国更关注经济特权、谋取经济利益。差 别的根源在于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
(二)实质: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
继续(性质)和扩大(危害)
(三)帮凶:美(南北战争前夕)俄(克里米亚战
败后)
(四)经过
1、第一阶段 1856—1858年
a英军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攻占广州(联军在广州设立占领委员会。柏贵 投降,成为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c攻占大沽和天津
d《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 《爱珲条约》(1858) 口诀一:公开自传(要)赔款。 口诀二:公使进北京;十处开口岸;长江自由行;内 地游经传;赔款六百万。 口诀三:营(口)烟(台)汕(头),琼(州)台 (湾)淡(水),长江镇南和九汉。
高三复习专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40—1949)》优选PPT课件
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 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 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 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激进派 领导新文化运动。 认识: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
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 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 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 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 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 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 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 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 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工厂数
江苏、 155 直隶、 455 陕西
3
上海
京津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西
1
广东 33
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 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 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 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 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 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 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 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 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工厂数
江苏、 155 直隶、 455 陕西
3
上海
京津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西
1
广东 33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3)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 制求民主的斗争。如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根据地用“三三制”原则建 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初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民主党派 成立,逐渐走上了与中共联合进行民主斗争之路。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与 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政协组织的正 式建立。
6.抗美援朝战争 (1)原因:美国侵朝,威胁新中国利益。 (2)结果: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3)影响:打击了美帝侵略,维护了东亚和平,保卫了中国主权。
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阶级 纲领(主张)
实践活动
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 ①革命性: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
农民 《资政新篇》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专题总结
政治专题
专题线索
一、近现代列强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 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 20世纪90年
项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世纪90年代初
代以来
表现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由建国初的多种经济结
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
构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
高考专题二轮复习历史通用版课件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高考研究课(五) 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1
晚清留学教育制度始终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以维护封建
君主专制,故 A 项正确。
答案:A
4.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抛弃了“中
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
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
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
)
A.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4.(2017·全国丙卷)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
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
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 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围绕 材料主旨拟定论题,可以是中西文明冲突或中国近代化趋势, 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其次要围绕 论题进行阐述,以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知识为依据,史论结合。 [答案] 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开端。材料现象发生在
鸦片战争之后,而以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
夷”思想为最早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觉醒的最早表现,
所以答案选 B 项。A 项明末清初时期民族危机尚未发生;C、
D 两项均晚于 B 项。
答案:B
2.(2017·黄冈期末)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高考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2011年1月11近代现代史复习第 单元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2
第6单元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单元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1924—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 年 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 发展到失败的历史。 发展到失败的历史。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 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 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突出的特点是国共合作,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突出的特点是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高潮。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高潮。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 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 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 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 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善的 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 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 再好的方法、手段也是空的。正如毛泽东说的: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 再好的方法、手段也是空的。正如毛泽东说的:“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 8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9
二、兴起 1.冯玉祥的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 冯玉祥北京政变 1924年 囚曹锟,推翻直系 进步兵变; 年 囚曹锟,推翻直系——进步兵变;军队改为中华 进步兵变 民国国民军 孙中山北上 1924年 孙中山提出对内消灭军阀,对外消灭帝国主义势 年 孙中山提出对内消灭军阀, 力 归纳:对孙中山评价:民主革命先行者。活动:1、组建革命政 归纳:对孙中山评价:民主革命先行者。活动: 、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5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6
3.合作实现 . 标志: 标志:1924年 国民党“一大” 年 国民党“一大” 1)、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 中心议题: 2)、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提出:大会宣言 <孙中山 )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提出: 孙中山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因与中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成为合作基 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础。) 3)、理解:新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提出了明确 ) 理解: 的反帝主张。 的反帝主张。与中共革命纲领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共还有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4、意义:标志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意义:标志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标志大革命开始。 标志大革命开始。 军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 年 军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 蒋介石为校长 廖仲恺为党代表 周恩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3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准备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准备 1.原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何以能够实现? .原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何以能够实现? (1)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 )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 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同盟者, 得革命的胜利 , 必须团结同盟者 , 最大限度地分化和 孤立敌人。 孤立敌人。 (2)可能性: )可能性: 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有威信, ① 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 有威信 , 又建立了革命根 据地,因而为中共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 据地,因而为中共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 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 ② 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 , 愿意接受共产 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同意以“ 党内合作” 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 同意以 “ 党内合作 ” 方式与共产 党合作, 改组国民党。 ★ 孙中山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 党合作 , 改组国民党 。 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其原因主要有: 、 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 其原因主要有 :A、与资产阶级革命
来为政治部主任 特点:政治教育、 特点: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同等重要
政治基础: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7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 1)民族主义 : 旧民族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 没 ) 民族主义:旧民族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 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 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 2)民权主义 : 旧民权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 ) 民权主义: 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新民权 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 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 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 3)民生主义 : 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 新 ) 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 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计民生。 计民生。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
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 中华民国,使用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中华民国,使用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为维护民主共和制 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统治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 度,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统治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3、孙中山接 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 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和 中共实现了合作。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中共实现了合作。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成为国 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进行。 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进行。 ★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 的贡献何在? 的贡献何在?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11
(4)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 ①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运动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斗争实践证明: ③运动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斗争实践证明:民族资产 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 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这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 ④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 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省港罢工是五 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 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运动较全面检验了中国社会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各阶层。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 各阶层。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提高了他们的 组织能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组织能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10
2.五卅运动 . 1925年 反帝爱国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群众基础 年 反帝爱国运动, 直接起因: 性质:中共领导、 直接起因:五卅惨案 性质:中共领导、工人为主力反帝 爱国运动。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检验了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爱国运动。统一战线组织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影响最大——省港大罢工 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影响最大 省港大罢工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 1)运动性质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工人阶级发起的 、 ) 运动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工人阶级发起的、 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 2)斗争形式 : 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 “ 三罢斗争 ” ) 斗争形式: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三罢斗争” 。 (3)规模大:从上海扩展到全国,成立反帝统一战线组 )规模大:从上海扩展到全国,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12
(5)省港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①省港大罢工是这次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成部分。 特点和意义。这次罢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②特点和意义。这次罢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在当时世 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 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 . 巩固: 月和1925年10月至 月,进行两次东征, 月至11月 进行两次东征, 巩固:1925年1月和 年 月和 年 月至 最终消灭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 最终消灭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 统一: 统一: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学习苏俄建军经验, 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学习苏俄建军经验,在部队设党代表 并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并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没有彻底扫清内外反动势力有关。 、 没有彻底扫清内外反动势力有关。B、与孙中山依靠军阀斗军阀的斗争方式 有关。 有关。 4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C、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没有解决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好革命依靠的力量。这是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接连失利的重要原因。 好革命依靠的力量。这是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接连失利的重要原因。
2011年1月11近代现代史复习第 单元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2
第6单元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单元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1924—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 年 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 发展到失败的历史。 发展到失败的历史。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 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 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突出的特点是国共合作,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突出的特点是国共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高潮。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的高潮。 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 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 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务 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 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善的 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 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 再好的方法、手段也是空的。正如毛泽东说的: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 再好的方法、手段也是空的。正如毛泽东说的:“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 8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9
二、兴起 1.冯玉祥的北京政变和孙中山北上 . 冯玉祥北京政变 1924年 囚曹锟,推翻直系 进步兵变; 年 囚曹锟,推翻直系——进步兵变;军队改为中华 进步兵变 民国国民军 孙中山北上 1924年 孙中山提出对内消灭军阀,对外消灭帝国主义势 年 孙中山提出对内消灭军阀, 力 归纳:对孙中山评价:民主革命先行者。活动:1、组建革命政 归纳:对孙中山评价:民主革命先行者。活动: 、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5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6
3.合作实现 . 标志: 标志:1924年 国民党“一大” 年 国民党“一大” 1)、中心议题: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 中心议题: 2)、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提出:大会宣言 <孙中山 )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提出: 孙中山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因与中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成为合作基 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础。) 3)、理解:新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提出了明确 ) 理解: 的反帝主张。 的反帝主张。与中共革命纲领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共还有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4、意义:标志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意义:标志国共合作实现;标志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标志大革命开始。 标志大革命开始。 军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 年 军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 蒋介石为校长 廖仲恺为党代表 周恩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3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准备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准备 1.原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何以能够实现? .原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何以能够实现? (1)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 )必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 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同盟者, 得革命的胜利 , 必须团结同盟者 , 最大限度地分化和 孤立敌人。 孤立敌人。 (2)可能性: )可能性: 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有威信, ① 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 , 有威信 , 又建立了革命根 据地,因而为中共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 据地,因而为中共首先考虑的合作对象。 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 ② 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 , 愿意接受共产 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同意以“ 党内合作” 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 同意以 “ 党内合作 ” 方式与共产 党合作, 改组国民党。 ★ 孙中山领导的维护民主共和 党合作 , 改组国民党 。 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其原因主要有: 、 的最终目标没有实现, 其原因主要有 :A、与资产阶级革命
来为政治部主任 特点:政治教育、 特点: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同等重要
政治基础: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7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 1)民族主义 : 旧民族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 没 ) 民族主义:旧民族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 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 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 2)民权主义 : 旧民权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 ) 民权主义: 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新民权 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 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 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 3)民生主义 : 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 新 ) 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 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计民生。 计民生。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
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 中华民国,使用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中华民国,使用权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为维护民主共和制 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统治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 度,领导了反对袁世凯统治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3、孙中山接 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 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和 中共实现了合作。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中共实现了合作。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成为国 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进行。 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大革命的进行。 ★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 的贡献何在? 的贡献何在?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11
(4)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 ①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运动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斗争实践证明: ③运动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斗争实践证明:民族资产 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 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 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这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 ④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提高了他们的组织能 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省港罢工是五 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 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反帝大风暴的开端。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运动较全面检验了中国社会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各阶层。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 各阶层。运动锻炼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提高了他们的 组织能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组织能力和觉悟程度,直接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10
2.五卅运动 . 1925年 反帝爱国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群众基础 年 反帝爱国运动, 直接起因: 性质:中共领导、 直接起因:五卅惨案 性质:中共领导、工人为主力反帝 爱国运动。统一战线组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检验了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爱国运动。统一战线组织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影响最大——省港大罢工 中国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表现。影响最大 省港大罢工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特点:世界罢工史上最长。 ( 1)运动性质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工人阶级发起的 、 ) 运动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工人阶级发起的、 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全国人民参加的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 ( 2)斗争形式 : 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 “ 三罢斗争 ” ) 斗争形式:从工人扩展到各阶层人民“三罢斗争” 。 (3)规模大:从上海扩展到全国,成立反帝统一战线组 )规模大:从上海扩展到全国,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织——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12
(5)省港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①省港大罢工是这次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成部分。 特点和意义。这次罢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②特点和意义。这次罢工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在当时世 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 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 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 . 巩固: 月和1925年10月至 月,进行两次东征, 月至11月 进行两次东征, 巩固:1925年1月和 年 月和 年 月至 最终消灭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 最终消灭了陈炯明的反动势力。 统一: 统一: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学习苏俄建军经验, 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学习苏俄建军经验,在部队设党代表 并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并建立政治工作制度。
没有彻底扫清内外反动势力有关。 、 没有彻底扫清内外反动势力有关。B、与孙中山依靠军阀斗军阀的斗争方式 有关。 有关。 4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C、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没有解决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好革命依靠的力量。这是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接连失利的重要原因。 好革命依靠的力量。这是维护民主共和斗争接连失利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