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复习教案-新人教[原创]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探究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光合作用探究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③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详细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和氧气。解释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被分解,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储存形式,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副产物。
④光合作用的微观过程:通过板书设计,生动展示光合作用的微观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电子传递链、ATP和NADPH的生成,以及有机物的合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解释光合作用的步骤和关键分子。
①光合作用的概念与意义: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明确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强调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性,包括维持氧气水平、有机物合成等。
②光合作用的条件:阐述光合作用的两个必要条件,即光能和叶绿体。解释光能是光合作用的能有结构。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⑤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技巧:介绍光合作用实验的基本原理,如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实验,以及实验操作的技巧,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掌握和实验结果的记录。通过板书设计,清晰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方法。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复习教案
一、实验名称:测定钠离子的存在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反应测定水溶液中是否含有钠离子。

实验原理:利用钠离子和铬酸钾的反应,生成黄色沉淀来检测钠离子的存在。

实验步骤:
1. 取少量待测水溶液倒入试管中。

2. 滴加几滴铬酸钾溶液。

3. 观察是否生成黄色沉淀。

实验结果判断:出现黄色沉淀表示水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二、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和特点。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取一定量酸溶液。

2. 滴加适量碱溶液。

3. 观察溶液的变化,如颜色、气体生成等。

实验结果判断:酸碱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溶液可能会呈现中性或者有气泡产生等现象。

三、实验名称:高温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高温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及特点。

实验原理:高温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高温下,物质与氧气或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段锌带,放入点燃的燃烧棒中。

2. 观察锌带与氧气的反应情况。

实验结果判断:高温下,锌带会燃烧生成氧化锌,并放出明亮的火花。

以上为化学实验复习教案范本,可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化学实验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复习教案

【目的】通过复习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巩固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巧。

【教学重点】1. 复习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2. 掌握实验中常见的化学实验技术。

【教学难点】1. 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术;2.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原理的复习;2. 化学实验常用的技术和操作方法;3.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4.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及原理解释。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实验原理1. 复习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2. 根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第二步:复习实验技术1. 复习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如称量、溶解、过滤等;2. 讲解实验技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三步:了解实验仪器1. 介绍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如量筒、试管夹等;2. 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气体生成、颜色变化等;2. 解释实验现象的形成原理。

【教学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并实时纠正操作不当的地方;2. 选择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进行解释,并给予予以适当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作业布置】1. 熟练掌握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和技能;2. 思考一个化学实验,写出实验流程和预期结果。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术。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夯实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 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 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之旅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培养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2.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3.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以及变质程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同学们的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初步形成,并初步构建探究物质变质以及变质程度的思维模型。

四、探究方法创设情境、兴趣引导、分组实验探究。

五、仪器药品小组实验(7组):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Ca(OH)2溶液 Ba(OH)2溶液CaCl2溶液 BaCl2溶液酚酞溶液胶头滴管烧杯(2个) 试管4支演示实验: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锥形瓶魔瓶吞蛋实验:石灰石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片火柴六、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食物腐败视频。

通过一则短视频一起温故一下食物腐败的过程。

提问:在生物学科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腐败,那在化学上我们该怎么说呢?食物的变质会有明显的现象,但是对于某些物质的变质并没有明显的现象。

那我们该怎么判断它是否变质了呢?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之旅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习目标】1.能说出鉴别NaOH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的简单方法。

2.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并学会一些简单的除杂方法。

3.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过程,能够构建探究物质变质的思维模型。

【进入新课】第一站:探究1: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我想知道: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它是否变质了呢?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吗?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学生根据生物课上学过的食物腐败过程联想到化学课上的变质,进入新课学习。

学生思考。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回答并归纳通过“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融通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共同指向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探索与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

【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

【科学】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实验复课,让学生巩固和复一年级科学上册所学的知识。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内容
- 复一年级科学上册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
- 实验1:观察水的变化
- 实验2:观察钢珠的吸引力
- 实验3:观察磁铁的使用
- 实验4:观察种子发芽的条件
- 实验5: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知识点
- 回顾一年级科学上册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水的形态变化、磁
铁的吸引力、种子发芽的条件等。

第二步:实验操作
-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验进行操作。

第三步:观察记录
-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第四步:实验结果分享
- 小组之间轮流分享实验的结果和观察记录,让学生互相研究。

第五步:总结回顾
- 通过整理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让学生总结和回顾一年级科
学上册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
- 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进行个别或小组评价,了
解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
能力。

-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或进行科学实践活动,拓展他
们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以上是《实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
复习一年级科学上册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酸碱中和实验
2. 氧气制备实验
3.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
三、实验步骤:
1. 酸碱中和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用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观察产生的现象。

c.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氧气制备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含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溶液。

b.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产生的气体。

c.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试管中,用火柴点燃观察。

d.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氧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3.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b. 将碳酸氢钠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加热蒸发至干燥,观察产生的现象。

c.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并做好实验记录。

3. 实验结束后要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总结。

五、实验评价: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教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教案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是考试的必考点,所以对于实验知识的复习很必要,下面就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四、综合实验练习
二、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5、取粉末状药品。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7、量取80mL的盐酸。

8、将锌粒加入试管。

9、取18克NaCl固体。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12、拿到热的蒸发皿。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加液体。

15、给较大量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过滤中用于承接滤液。

四、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检验
1、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通常选用的药品是什么?反应条件是什么?(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一定要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考虑
四、综合习题练习
6.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CH4)气体,甲烷是
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制甲烷时,气体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
气体的收集可用法。

实验专题复习人教四年制版教案

实验专题复习人教四年制版教案

实验专题复习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试卷中“繁、难、旧”的内容逐渐减少,考察能力的题、联系实际的题、开放性题、综合性题在逐渐增加。

基本体现了“以考察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同时考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题型、题量以及试卷的难易程度保持相对稳定,且‘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精神”。

展望中考化学命题,我认为会逐渐向以下五个方面变化。

1. 是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能力。

一般讲,这类题目都具有“起点高,答点低”的特点,只要思路正确,得出正确结论还是不难的。

2. 是突出学科特点,加大实验考查力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化学实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

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不仅是有关中考文件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科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是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依据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的原则,命题人选择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社会的试题自然是今后中考的方向。

4. 是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数量和程度。

这类试题大多信息量大,题目新颖,难度在中等以上,用于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

在中考的常见题型中,简答题是开放性的题型。

开放性试题适合考查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在今后中考中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5. 是初步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未来中考的目标。

高考要“综合”,中考也会有学科间的渗透。

了解中考化学的命题方向对同学们进行中考化学总复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本周教学内容实验专题复习二. 知识要点:1. 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名称化学式俗称主要物理性质硫S 硫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氧化碳CO2固体俗称干冰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体干冰易升华。

一氧化碳CO 煤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有毒性。

甲烷CH4沼气、坑气无色、无味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化学实验中的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2.教学过程: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一个实验问题进行讨论。
(2)教师提供指导,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观察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3)小组内部分工合作,记录讨论成果,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实验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2.教学过程:
(1)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实验知识,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评,指出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1.完成课本后的实验专题复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注重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性和数据处理准确性。
2.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化学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现象、数据处理和结论等内容。
3.小组合作,针对课堂讨论的实验问题,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文档,以便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
(2)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实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提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3.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方法,能够合理解释实验结果。

初中实验复习教案

初中实验复习教案

初中实验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针对初中阶段实验课程的复习。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节课将重点复习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内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初中阶段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实验,并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

3. 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实验结论。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

2. 实验注意事项的落实。

3.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实验操作步骤:以具体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步骤,注意操作要领。

3. 复习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等。

4. 复习实验数据处理:介绍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如数据记录、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

5. 复习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结果分析的方法,如因果分析、对比分析等。

6.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巩固复习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实验复习要点。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

3. 练习法:学生分组实验,巩固复习内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器材和设备。

2. 实验教材:初中实验教材。

3. 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的课件。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实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4.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盐》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盐》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强化酸碱盐的分类和性质;二是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三是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4.引导学生运用酸碱盐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培养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等科学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酸碱盐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设计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吗?它们都与哪一类化学物质有关?”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回顾已学的酸碱盐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分类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酸:介绍酸的定义、特性,如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碱反应等。
作业要求:
1.作业需按时完成,字迹清晰,书写规范。
2.思维导图和实验报告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体现同学们的思考过程。
3.家庭小实验要注重实验安全,遵循实验操作规程。
4.线上讨论时要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善于沟通交流。
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勇于质疑和批判,善于合作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与实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与实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与实验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复七年级科学与实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科学与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索精神和科学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复科学与实验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记录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一:概念复
1. 让学生回顾科学与实验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讨论科学与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复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2. 复物质的变化,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活动三: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记录方法
1. 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如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等。

2. 复实验记录方法,如观察记录和数据整理。

四、教学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
能力。

3. 创设实验场景,让学生亲自进行科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
技能。

五、教学评价
1. 实时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2. 通过小测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与实验复习课教案》的内容大纲,
以供参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
整和补充。

到实验室去复习(第一课时)教案

到实验室去复习(第一课时)教案

到实验室去复习(1)【学习目标】1.复习实验室安全规则2.复习实验室常用仪器,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教学重难点】实验室常用仪器,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激情导入图片展示: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怎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呢?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㈠、液体药品的取用1.取试剂瓶中的水向试管中倒入约1/3体积。

(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3.)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沿瓶壁外流下腐蚀标签,拿稳试剂瓶;(4).试管略倾斜,试剂瓶口靠紧试管口倾倒液体。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约20滴水。

(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3).取胶头滴管,先挤压排气后,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4).滴管于试管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5).滴管用后洗净插在试管架上。

注意:1.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滴管;2.不可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会污染滴管;3.不可倒持滴管,滴管内的试液会腐蚀胶头。

㈡、固体药品的取用练习内容1:取少量细砂于试管中1.将盛细砂的试剂瓶取出;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3.取宽窄合适的纸槽,用药匙取少量食盐倒入纸槽中;4.试管平放,用纸槽将食盐送到试管底部后,将试管竖直起来,取出纸槽。

5.若药匙大小合适也可直接将药匙伸入试管中,不用纸槽。

练习内容2:取石灰石颗粒于试管中1.将盛石灰石的广口瓶取出;打开瓶塞并倒放在桌上;2.试管平放,用镊子取一粒石灰石放入试管口,缓慢将试管竖直使固体滑落。

防止块状固体直接坠落砸破试管。

㈢、物质的加热练习内容1:点燃和熄灭酒精灯1.将酒精灯放在实验桌中央;2.取下灯帽正放在桌上;3.用火柴点着酒精灯,将废火柴梗投入废液缸中;4.观察酒精灯火焰,然后用灯帽盖灭。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否则会引燃灯内酒精而着火!练习内容2.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1.取少量水于试管中(同㈠中1的步骤)放在试管架上;2.点燃酒精灯(同㈢中1的步骤);3.将试管夹从下往上套夹到距试管口1/3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盐》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盐》实验复习课教学设计
2.教学方法:
采用个别提问、集体回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
(1)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2)盐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
(3)小组讨论的成果。
2.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1.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盐的知识。
2.强化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意识。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盐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2)盐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
2.教学难点:
(1)盐的性质及用途的深入理解。
(2)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7.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九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盐的概念、性质和用途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盐的深入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运用尚需加强。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实验整理和复习》市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实验整理和复习》市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实验整理和复习》市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一、设计背景
本教学设计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实验整理和复》市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在编写这份课程设计时,我们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了适合三年级的实验整理与复课程。

二、研究目标
1.了解实验元素
2.研究如何记录实验并整理实验数据
3.掌握常用的实验工具
4.回顾三年级学过的实验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实验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记录实验并整理实验数据
四、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整理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
1.通过实验展示,带领学生了解实验元素的概念
2.小组分工,记录实验并整理实验数据
3.课堂展示,学生分享实验数据答案
4.复三年级学过的实验内容
六、教学评估
通过考察学生实验数据和展示效果,以及学生对于实验元素和
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整理能力。

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记录和整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更加关注学
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并将困难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本次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五年级学生整理和复第五单元的科学实验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他们对该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实验整理和复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概述:对第五单元中进行的实验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2.实验步骤:逐步介绍每个实验的步骤和要点,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

3.实验原理: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解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概念。

4.实验结果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次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引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入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操作实践:提供实验材料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他们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实验结果,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总结归纳: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梳理实验过程和理解实验原理。

5.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察和思考,通过互动讨论来深化他们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1.引入:使用一张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实验和故事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思考和猜测能力。

2.实验概述:回顾第五单元中进行的实验,简要介绍每个实验的目的和大致步骤。

3.实验步骤:逐个介绍每个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可以使用图示或实物演示辅助说明。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

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规范。

4.实验原理:用简明的语言和例子解释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他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5.实验结果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帮助他们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变化。

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实验复习教学设计

“实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知识分析实验题是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很多学生畏惧实验原理分析题,觉得审题很困难,把题目分析清楚更困难。

其实,实验原理的分析,无非是对反应原理、操作原理和装置原理的综合分析,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考查。

只要学生平时学得扎扎实实,并了解了这一类题目考查的内容,学会解决这一类题目的方法,就能够克服畏难情绪,把实验题做得很好。

本课是一节实验的复习课,综合了学生学过的实验知识。

2.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十二个单元的内容,掌握了实验题中需要用到的化学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具有一定的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学生已经对压强的装置原理比较熟悉,但实验的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析在学习了化学所有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在一模考试之后,在实验能力上有个综合提高,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

对于本课,学生先回忆学过的基础实验,并进行小结。

然后练习做实验题,通过练习,总结做此类题的方法。

最后,通过完成检测题检验自己。

(3)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障碍学生对实验原理分析题有很强烈的畏难情绪。

同时,对这一类题目没有深入的分析,不知道这类题目的共同点,没有找到解决这一类题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巩固气体制备、物质检验、除杂的基本知识;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验原理题的能力;3.进一步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再现原型实验,回忆、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原理题的综合分析,以及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堂检测,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验原理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减少做实验原理题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策略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气体制备、检验、除杂和压强问题的知识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分析实验原理题的方法,减少畏难情绪难点的突破:1.将综合实验进行拆分,从简单实验开始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碳酸钙的保护作用原理:与液泡破裂放出的细胞液中的有机酸反应,防止色素被氢离子破坏。
③层析液特点:易挥发,需要给烧杯加盖,否则失效。
④若用圆形滤纸取代滤纸条,实验结果是:形成四条色素环带,最外层的是胡萝卜素。
⑤叶绿体中的色素可溶性:易溶于有机溶剂,也可以用酒精取代丙酮做溶剂。
二、新课本中的实验(简介)
三、实验知识的应用解题(考练卷的回顾复习)
转换器:调换物镜
物镜:将被检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决定显微镜质量关键性部件)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聚光器调节螺旋:调节光线
聚光器:(遮光器):调节光线
反光镜:反光作用
镜座:支持整个显微镜,使之放置稳固
准焦螺旋:(粗和细)调节焦距作用
镜臂:用手握镜的地方
倾斜关节:使显微镜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镜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现象:液泡的体积缩小,颜色变深,原生质层的体积缩小,与细胞壁分离。(二者之间充满蔗糖溶液)
⑷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
现象:液泡的体积变大,颜色变浅,原生质层的体积变大,与细胞质紧紧贴着,细胞恢复原状。
4、相关问题讨论
⑴做细胞的质壁分离时,溶液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的原因:过低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过高则容易造成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继续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2、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B.少、小、暗
C.多、小、暗D.少、大、暗
Ⅱ、实验基本程序:
1、明确实验目的
2、选择实验材料
3、设计实验步骤
4、观察实验现象
5、得出实验结论并分析
Ⅲ、实验基本技能:
氯化钙溶液中:根的颜色变为浅蓝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蒸馏水中:根的颜色仍为蓝色,溶液的颜色仍为无色
说明氯化钙溶液中的钙离子与根细胞表面附着的亚甲基蓝
阳离子发生了交换吸附作用,使根褪色,溶液颜色变蓝。
4、相关问题讨论
⑴能否将蒸馏水换成清水:不可以。因为清水中含有许多矿质离子,会干扰离子交换过程的现象,所以不能用。
⑸染色的主要部位细胞核(染色体(质))
⑹解离对细胞的影响杀死细胞,使其固定在某一分裂时期
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目的要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验证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情况
2、材料用具(略)
3、方法步骤
⑴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⑵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现象:有紫色的大液泡,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
周次
第8、9周
教学时间
2004-3-23、26、30
星期
二、六、二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5
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时
1-5
教学
目的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相关问题
通过实验复习使学生掌握已学实验
使学生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程序
学会实验题的一般解法、基本思路
学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⑷如何测定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①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系列溶液
②用系列溶液分别做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
③按一定的浓度梯度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状况
④在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和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现象的浓度之间就
是细胞液的等渗浓度
㈢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
1、目的要求
观察根与周围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的现象,验证根细
⑸亚甲基蓝溶液:活体染色剂,可使细胞被染色的同时保持细胞的活性。已被氧化而褪色,可以用于水体中含氧量的检测试剂。
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目的要求: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并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从而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2、材料用具:(略)
3、方法步骤:
⑴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
⑶为什么要保持有水的状态?
⑷如何看到椭球形叶绿体的不同的面?
㈢、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1、实验原理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目的要求
⑴ 通过用显微镜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⑵ 了解细胞质的流动,受细胞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5、结论
叶片饱含水分的状态时,细胞质是否流动?如何流动?
6、讨论
⑴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⑵如何处理可以使观察的现象更为明显?
⑶能否用其他的细胞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参照?为什么?
㈣、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目的要求
⑴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调焦:两眼注视侧面,下降镜筒
先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观察:倒像(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⑷高倍镜的使用
选好目标:低倍镜下选好目标,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焦: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清晰
⑸使用后的整理
㈢、讨论:
1、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镜头上最常见的标记:10/0.25,40/0.65的含义:
1、显微镜的使用技能
2、实验材料的选择既能
3、实验设计技能
4、实验结果分析技能
Ⅳ、常见的实验类型:
1、元素示踪实验
分泌蛋白的形成场所(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
光合作用产物中氧元素的来源问题研究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遗传物质的确定
2、类比实验
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来研究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
3、育种实验
杂交实验(细胞融合)
教学
重点
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相关问题
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程序
学会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实验复习分析讨论
一、知识要点:
Ⅰ、显微镜
㈠显微镜的类型: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㈡ 光学显微镜
1、 构造:目镜:把物镜放大了的实像进一步放大
镜筒: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
④制片: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易于观察)
⑶有丝分裂观察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
高倍镜观察:各分裂期细胞中染色体变化情况
4、相关问题讨论
⑴ 洋葱根尖分生区特点细胞正方形
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不含叶绿体、大液泡
⑵分裂期细胞同一个视野中所有分裂期细胞不能全部看到
分裂中期细胞最少
⑶图示的判断
⑷可取代的实验材料
⑵学习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⑶学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材料用具
选材要求(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易于选取、不含叶绿体)
3、方法步骤
⑴ 洋葱根尖的培养:空气、温度、水分
⑵装片的制作①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漂洗:用清水洗去酸性解离液
③染色: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染色
2、目的要求:
⑴学会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⑵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材料用具:
选材:藓类的叶(或菠菜叶)(含叶绿体)
4、方法步骤:
⑴制作临时装片
取材: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叶的下表皮而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制片: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⑵用显微镜观察
降低镜筒时,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和玻片,防止它们接触,压碎盖玻片、磨损透镜。
4、视野太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反光镜直对强光源或用反光镜捕捉直射的太阳光,光线直射到物镜的透镜上。
解决方法:用平面镜、小光圈、加滤光片、转向较暗处;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㈣、课堂练习:
1、一个细小的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胞吸附矿质元素离子的实际情况。
2、材料用具(略)
3、方法步骤
⑴洋葱根的培养:空气、温度、水分。长出根的成熟区。
⑵将洋葱根染色:亚甲基蓝阳离子(活体染色剂)与跟细胞膜
上的氢离子发生交换吸附,根被染成蓝色。
⑶做染色的洋葱根的对比实验
染成蓝色的根等分为两份
一份加氯化钙溶液,另一份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⑷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组织培养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4、对照实验(一元函数思想)
只有一个变量
基本思想溶液总量相同
结果与变量相关
对比反应的共性
设计步骤对比实验中的变量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果
结果分析联系课本已学知识分析
Ⅴ、课本中的实验

㈡、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1、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绿色叶片剪碎
①研磨少许二氧化硅:研磨得充分快速
少许碳酸钙:保护叶绿素,防止受到破坏
丙酮:叶绿素是溶于有机溶剂
②过滤:得叶绿体中色素的滤液
⑵制备滤纸条长10厘米
宽1厘米
剪去两角
铅笔划一横线
⑶划滤液细线
线条越细、越齐,实验效果越好。重复几次。
⑷将色素进行分离
烧杯上加盖培养皿盖。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
⑵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现象:用某些溶质可被细胞吸收的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在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很快就会因为溶质被细胞吸收而导致细胞重新从外界吸收水分,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现象。因为细胞的吸水速度快于吸收溶质的速度,所以仍可见质壁分离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