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好资本主义和坏资本主义

合集下载

杨小凯北京演讲:后发劣势

杨小凯北京演讲:后发劣势

杨小凯北京演讲:后发劣势(附:讨论交流)(杨小凯为长沙著名造反派,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今天讲的题目是“后发劣势”,这个题目也许不太适合很多人的口味,因为现在国内都在讲“后发优势”。

我讲的后发劣势在西方研究的人也不多,有一位过世的经济学家叫沃森,他在财政联邦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很有建树,“后发劣势”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

他提出的英文名称叫“Curse To The Late Comer”,就是“对后来者的诅咒”。

他的意思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

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

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在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

为什么说“诅咒”呢?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地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

但是,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在20世纪之前,也就是18、19世纪,当时的英国是发达国家,而法国是发展中国家,二者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制度的差距。

法国自大革命时期就实行专制制度,而英国1688年之后就实现了宪政制度。

宪政制度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一种民主的制度,而是一种共和的制度。

所谓共和制度就是参加选举的主要是一些特权阶层,只有少数有钱人才有选举权,因此你很难说它是民主的。

但它是“共和”的,就是说保护分权制度。

共和实际是对民主的不信任,它害怕民主变成多数人压迫少数人,所以共和有一种保护少数的机制。

比如美国参议院不管各个州的大小和人数多少都是一州两票,所以可以作为少数对抗多数的一个机制。

美国另一个对抗民主的制度就是大法官制度。

林毅夫对杨小凯后发劣势的反驳

林毅夫对杨小凯后发劣势的反驳
这说明,后发国家即使没有进行彻底的英美式宪政改革,也能在经济发展上超过有了宪政体制的英美发达国家。亨廷顿(1998,第三章)在其影响甚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总结了从20世纪初土耳其的凯末尔以来的经验,也发现许多把西方化作为现代化前提来努力的发展中国家,并未成功地实现现代化,而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并未西方化。而且,具有该文认为是最理想的共和宪政体制的英国,从人均收入水平来看,现在只排在全世界第22位,已经不是最发达的国家了,欧洲的许多国家,如法国、德国人均收入水平都超过了英国(World Bank 2001, p.274-275)。
我国在改革前后的情形也是如此。1978年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基本上靠自力更生,试图“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在尖端技术和产业方面与欧美竞争,但经济发展的绩效很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没有缩小。相反,改革后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相当大的原因并非在高精尖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突破,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从经验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继承了英国宪政体制。例如印度,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有民主制度,这是印度人很骄傲的地方。印度的宪政体制,包括议会选举、多党竞争、对国家权力的限制等,是标准的先进行了宪政改革的后发国家。但是迄今为止,印度经济仍然比较困难。比较中国与印度,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国际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绩效比较好。尤其是改革后,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发展质量,中国都比印度好(Rosen 1992; Srinivasan 1994)。由此可见,从长期经济发展的绩效看,宪政体制改革先行的国家并不一定好于宪政改革后行的国家。实际上,
(三)后发优势
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

杨小凯说真话的经济学家 乔新生 文

杨小凯说真话的经济学家 乔新生 文

杨小凯说真话的经济学家----摘自:2004-07-11东方早报乔新生文就在国内部分经济学家忙于洗刷自己道德污点的时候,7月7日,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悄然离开人世,享年55岁。

杨小凯一生坎坷,大器晚成。

他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被称作是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

马歇尔、萨谬尔森等著名的经济学家称他是当世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

杨小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经济研究重新回归到社会环境中去,丰富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如今,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已经习惯于用经济学概念解释一切社会现象,但是,恰恰是这些经济学家,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意承认经济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国有企业改造的问题,但是,这些经济学家在处理全国人民用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积累下来财产问题上,居然主张把国有资产的处置和国有企业的命运交给少数的能人,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倒是远在海外的杨小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在“后发劣势”的演讲中,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设想。

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经济学家,杨小凯在国内的许多演讲中,运用古典经济学知识,非常有说服力地解释了拉美的经济危机以及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杨小凯在广泛深入地研究了近代工业革命,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原因之后,大胆地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

现在看来,他的一些结论不免过于超前,他为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特别是中国农村土地问题所提出的建议也许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实际。

但是,没有人认为他在其中包含有自己的现实利益诉求。

远在大洋彼岸,他没有到任何国有企业担任独立董事,也没有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利益集团,更没有参与任何由上市公司发起并且组织的经济学家俱乐部。

他所做的一切研究,乃至他得出的一切结论,都是建构在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上面。

如果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他的学术成就,可以这样表达:他把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与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

杨小凯的经济学贡献

杨小凯的经济学贡献

杨小凯的经济学贡献作者:乌家培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08期自学成才的青年学子上世纪 70年代末,杨小凯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从事事务性工作。

当时按照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同志的主张,用研究会来筹建研究所,他自任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总干事,他说“干事”就是要干事。

副总干事有李德仁、徐寿波等,我也是其中之一,该研究会是由于光远的秘书刘与任出面组织的。

我常被通知去参加干事会,正是在那里认识了杨小凯和郁鸿兴,他们希望我能帮他们学习经济学。

杨小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于长沙入狱,在牢里向几位中学教师学习数学和英语,他虽未进过大学,但自学成才。

杨小凯非常好学,问我能否找几本经济学著作给他翻译,既可练习英文,又能学习经济学,我就在我房内的书架上抽出一本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著的《经济控制论导论》推荐给他说,这本书很好,也不太厚。

他拿到书后非常高兴,就准备与郁鸿兴共同翻译。

两个星期后,杨小凯就把译稿送给我看,我当时十分惊讶,问怎么这么快。

他诚实地说,是开了夜车赶出来的。

对他的努力我不敢怠慢,抽时间帮他校改“前言”部分,经王宏昌校改全书后,译稿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由于当时国内正在兴起学习和研究经济控制论的高潮,该书出版后受到较大的欢迎,赢得学术界好评。

1982年,邹至庄教授到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学时认识了他,对他十分赏识。

立即推荐他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赴普林斯顿大学进修,但武汉大学党委不批准杨小凯出国。

后经邹至庄教授直接写信给当时的总理,总理批示同意,武汉大学才不得不放人,让杨小凯到美国学习。

杨小凯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经济计量学,研究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他在美国认识了黄有光教授,在黄教授的帮助下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转至澳大利亚莫纳斯大学,并改变了研究方向。

用数理经济学方法研究经济学基础理论,着重研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和经济组织,并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发展经济学,力图构建新的经济分析框架。

他发表了几部专著和一批有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

血汗工厂

血汗工厂

“血汗工厂”(sweatshop)的问题最近引来很多的讨论。

血汗工厂一词最早源于英国1830年代条件恶劣的制衣工厂。

英国第一个反血汗工厂的法案与废奴法案都是1833年通过的。

所以早期对血汗工厂的反对跟废奴运动其实一脉相承。

西方社会保护劳工制度的形成及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的建立都跟反对血汗工厂的诉求有关。

近年来耐克、锐步、沃尔玛、以至苹果公司等都曾被指控使用血汗工厂。

一些研究中国劳工问题的香港和美国学者发现由于西方社会对血汗工厂的批评和抵制,许多著名的品牌厂商从从90年代中期开始纷纷在他们中国的分部和供应商中推出企业行为规范,至少从表面上维护基本的劳工权益以避免对品牌形象受损。

血汗工厂当今美国将血汗工厂定义为雇主违反联邦或州的劳动法中一项以上的关于最低工资、加班、童工、家庭作坊、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人的报酬或产业规范的规定。

中国的法律中似乎并未出现这个字眼,但也有类似的规定。

从美国的标准来看,可能中国的大多数工厂都应该被划入血汗工厂之列。

我们当然不能用美国的法律来衡量和要求中国的企业,但是工人收入低、待遇差、工作生活环境恶劣的(准)血汗工厂在中国的普遍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学术界对血汗工厂的争论由来已久。

有人说血汗工厂纯粹是一个主观的道德判断,不具备学术价值。

也有人会说这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

但法律是人制定的,而立法的原则当中必然包含着对公正和效率的考量。

主流经济学界一向不主张打击血汗工厂。

哈佛经济学家萨克斯(Jeffrey Sachs)1997年曾表示,虽然他从道义上反对童工及虐待工人,但是:“我关心的不是血汗工厂太多了,而是太少”。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也曾经将血汗工厂主称为“没良心的只知道抓住机会通过廉价劳动力赚钱的跨国公司和贪婪的地方企业家”。

但他也强调所有的发展都是从血汗工厂起步的。

有人说只要工人进入血汗工厂是自愿的,就没有任何问题。

不管工资多低,条件多恶劣,只要工人是自愿的,就足以说明他们的生存条件已经因此得到了改善。

林毅夫与杨小凯、张维迎的经济学思辩

林毅夫与杨小凯、张维迎的经济学思辩
但是杨小凯在去世之前发文 呼吁 “ 如何让宪法得 到尊重 ” 。他很 多的思想超越 于时代 , 为时代敲 响
●政府经济管理
革方面 比中国失败 .但 由于他们进行 了根本 的宪
政体制变革 , 所 以俄 国的成就将来会超 过 中国。 他 把法 国为何在 1 9 世纪 时落后 于英 国 。 苏联为何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 经济发展 快后来发展 慢 , 日本为 归咎于法 、 俄、 日等没有 或没有完 全实行 英 、 美 的 宪政体制 。他认 为 , 工业化在英 国完成 , 首先是基 于其共 和宪政体制 , 靠 国有企业 , 专制 制度 和 中央 计划绝不可 能实现成功 的工业化 。 虽然 苏联 2 0世 纪3 0 年 代利用专 制制 度 ,国有企业 和 中央计划 。
辽 宁行政学 院学报
张五常成 为 同事 , 但终未成行 。 当年在全 中国大众 很 多人都 狂热地认 为他们 在奔 向真理 的时候 , 年 轻 的他清 醒提 出了“ 中 国向何 处去 ” ; 当 中国经 济 开始腾 飞 。许 多经济学者认为通过市场竞争 就有 2 1 世纪 ,中国经 济取得 了令人 瞩 目的成就 之时 。
《 经济控制理论 》 两本著作 。他估计 的一些计 量经 济模型未能在 国内引起反响 ,却 获得了 当时来武
人物 。中学 时期 的杨小凯 , 因一篇 名为《 中国向何 大访 问的普林斯顿大学 教授 的注意 。1 9 8 3 年, 杨 处 去 》 的大 字报 被 点名 批 判 , 1 9 6 8年起 入 狱 1 0 小凯 被普林斯 顿大学 经济系 录取为博士研究 生 。 年 。受一位狱 中相识 的媒体 主编 的启发 , 在 1 O 年 博士毕业后 , 他没有选择 回国 , 但 他一直关 注着 中 漫长而黑 暗时间里 ,只有高 中学 问的杨曦光选择

杨小凯教授简介

杨小凯教授简介

杨小凯教授简介2004年7月7日,北京时间7时49分,在与晚期肺癌抗争了三年后,一个传奇人物走完了他坎坷而又卓越的一生。

他就是被学界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裔教授之一的杨小凯。

去世前,杨小凯的学术职位包括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讲座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递增报酬和经济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他的论文见诸于《美国经济评论》(AER)、《政治经济学杂志》(JPE)、《发展经济学杂志》(JDE)、《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EBO)等国际一流经济学刊物,已出版的中英文专著包括《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经济发展与分工》、《分工和经济组织:一个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等。

作为一个内地长大的华人学者,杨小凯被认为是“首位冲击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中国内地经济学家”。

对经济学有关分工中「超边际经济学」的研究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

他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开创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崭新学派,试图“消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包纳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一代经济学宗师。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詹姆斯.布坎南赞誉杨为“当今最好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的著作《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被匿名审稿人评论为:“这是一项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的研究,激动人心而又令人屏息以视。

杨是世上少有的几个有能力思考这类问题的人之一,也是世上仅有的几个有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人之一……在整个经济学面临剧变的时代,他处于这个剧变的最活跃部分。

”休克疗法设计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别顾问杰弗里.萨克斯在他为杨小凯所著《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所作的序言里(题为《杨小凯的贡献》),表示,“作为序言的作者,还有杨小凯一直以来的同事和值得托付的朋友,是我的幸运。

”杨小凯早年历经坎坷,在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就读于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当时年仅14岁的他曾以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大字报被点名批判,1968年起被判刑十年。

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_评杨小凯_林毅夫之争

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_评杨小凯_林毅夫之争

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评杨小凯、林毅夫之争3苏 振 华 内容摘要 杨小凯教授和林毅夫教授之间关于经济增长与宪政的关系的争论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的看法是,经济增长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目标,社会发展更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对自由的实质性保障,基于此,宪政的建设是必要的。

仅仅将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于经济增长,并寄希望于经济的增长内生出宪政在实践中是危险的,这是一种简单的经济决定论,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体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宪政 经济决定论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1 杨小凯教授和林毅夫教授是华人经济学家中的翘楚,就他们发表的公开文献来看,二者的基本学术主张相左之处甚多,有此一场争论实属正常。

这场争论涉及的命题非常宽泛,远远超出了“经济学”本身的视野,那么,将这场争论置于目前中国学界这一大环境之下来看,可以说是代表了两种思潮之争,这就是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之争。

由此上溯,是近年来国内学界的“自由右派”、“新左派”之争在经济学领域内的展开。

须立基的一个认识论前提是,“主义”之争是价值观层面的分野,但更重要的是“主义”的有效性、可行性须置于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下予以考量,否则,争论只不过仅仅停留在学理的层面上。

无疑,今天中国面对的根本性问题仍然是“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我们说,经济增长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现代化的全部,现代化显然还包括民主政治、社会正义、市民社会的兴起等更丰富的内涵。

由此,在“现代性”这一前提下,透过争论所折射出的分歧,本文的讨论在两个方面展开:一,经济增长是我们的全部目的吗?二,宪政与达致经济的长期增长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回顾一下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是必要的。

就林毅夫所转述的杨小凯的基本观点是:(1)后发国家模仿先发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后发国家倾向于模仿先发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先发国家的制度,这样后发国家虽然可以获得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但由此却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变为不可能。

杨小凯论后发优势

杨小凯论后发优势

[转帖]杨小凯论后发优势今天的中国经济学家经常谈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但是他们很少注意西方经济学家所关心的后发劣势。

经济发展中的后发劣势又被称为“对后起者的诅咒”。

它是指下列现象:经济发展中的后起者往往有更多空间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用技术模仿来代替制度模仿。

因为制度改革比模仿技术更痛苦,更触痛既得利益,更多模仿技术的空间反而使制度改革被延缓。

这种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的策略,短期效果不差,但长期代价极高。

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后发劣势。

世界上第一个发展成功的国家英国是靠宪政秩序,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富强起来的,而法国经济在19世纪前却因专制制度和政府任意侵犯财产而落后。

我们可以推断,在20世纪前,靠国有企业,专制制度和中央计划绝不可能实现成功的工业化。

但是苏联1930年代却用专制制度,国有企业和中央计划,通过模仿资本主义成功的工业化模式和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这种短期的成功,使俄国的宪政和法治的制度基础设施至今没稳固建立起来。

俄国人民为此付出极高代价。

不但长期经济发展受损,很多人更因此被迫害至死。

这是一个后发劣势的例子。

清朝的洋务运动是另一个例子。

日本政府是抱着当个好学生的态度模仿资本主义制度的。

日本政府除早期人民完全不知道企业为何物时办过少数'模范工厂'外,基本不搞国营企业。

它很快卖掉'模范工厂'后,基本再不办国营企业。

政治制度也学西方,搞政党自由和议会政治,只是不肯放弃天皇的实权。

但是后搞洋务运动的中国,却想在不改政治制度的条件下,用国有制(官办),合资企业(官商合办),承包制(官督商办),通过模仿技术来实现工业化。

这在当时效果当然好过洋务运动前的中国经济。

但是这却使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政府与民争利,既是游戏规则制定者,又是裁判加球员,因此私人经济无法生长起来。

最有趣的是,洋务运动中由于政府坚持国营企业的主导地位,垄断资源,很多私人企业就真的不如国营企业有竞争力。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 ——中国近百年来政治 经济制度的变迁
作者介绍
• 杨小凯 (1948.10.62004.10.6),原名杨曦光,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华人, 经济学家
• 代表作品:《专业化与经济 组织》;《经济学:新兴 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等
• 重要事件: 被两次提名诺贝 尔经济学奖
• 主要成就:提出新兴古典经 济学方法和理论;提出超边 际分析方法和理论
优势 •
进入改革时代时,中国仍有采取大推进工业
化和模仿策略的很大余地,日本、香港、台湾、
南韩和其他东亚国家丰富的社会试验也为新模仿
评价:一些中策国略专提家供对了中空国间发。展绩效过高估计。萨克
斯和胡 (Sachs and Woo,1999) 指出,中国的增长绩
效并割不裂了比市其场他,东增亚进地经济增长绩效好户,籍事制实度(上1,954在年过生效去): 的三方十国年有东,企亚力业基每的於个垄劳市断动势场密经集济型改都制革非成的常品迅迅速极速地大力出地资增限本口长制的增。了自长劳由动流策力动略和。,人 19中9没义8国有的) 司配的指法合官出和,方,政中治国统官联市计方邦场也资主分高料估至不真少足实高之增估处长增率长有府。率非首拉1常脑至迪中任2央命%(L集制。a权度rd一的-y--,些省绝政对 中国学者割非,常例严如重。罗绍 (《经济学消息报》199权9力年5月15
• 农村:恢复1962年的包产到户试验,废止公社制度。 – 包产到户马上使农村经济恢复到1950年代的水平。 – 但土地制度一直没有恢复到1950年代初及民国时代的 制度。
• 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及推动区域分权制度。
改革分析
• 宪法的约束
导致
• 中国的改革只能沿著双轨制前进,这种方式产生的长期代 价很可能超过它赎买特权阶层既得利益的短期好处,体现 在三个方面:

中国百年经济史笔记

中国百年经济史笔记

洋务运 动
• 洋务运动在清末经济史上是一个“彻底失败的运动”。认为 洋务运动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模仿西方的政治、法律、 经济制度,而继续坚持了清政府的政治垄断,没有司法独立 和保护私人企业的法律制度为基础。仅仅是以官办、官商合 办、官督商办的方法,单纯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 式。官商“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因此利用其裁判的权力, 追求其球员的利益”,公平和健全的市场秩序无法建立,私 人企业不能发展起来。幵指出“官办企业有官僚机构的所有 弊病——裙带风盛行、官员滥用资金、贪污成风”等严重问 题。晚清私有企业的发展主要受阻于本国落后的经济制度, 而非外国企业的竞争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于晚清与西方 国家签订的条约,作者认为条约制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 戏觃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幵认为 慈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是远背觃则的自取其辱。
中国1980年代 的制度变化分 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界 定产品的使用 权,收益权和 界定劳力和土 地的使用权的 交易效率大大 提高;
第事阶段为界 定产品和劳力 的转让权,以 及界定劳力的 收益权的交易 效率大大提高, 界定土地转让 权的交易效率 也有提高。
中国的农村改革和土地制度
• 在中国的农村改革里,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 用权在70年代末分给了农民。 • 在1980年代,土地的出售被完全禁止,尽管仍 1984年起,已经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村干部 根据村庄人口的变化控制土地的短期内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绩效, 却在长期无以为继,最终先后被采用过它的各国所彻底 抛弃。同时详细描述了苏联式国有企业的特征。
人民公社,大跃迚,和三年大饥荒
• 1958-1961在中国发生的三年饥荒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 多的一个人为惨剧,非正常死亡人数达三千万人以上。 作者指出由于镇反,肃反,反右运动等一系列对反对派 的政治迫害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政权成为一个完全不受 制约的无限权力。政府领导人只听得到歌功颂德的声音, 党的领袖对下级被迫作出的浮夸和虚报信以为真,而对 批评反对意见迚行政治迫害,最后政府得到的资讯完全 失真,因而做出极端错误的决策,酿成世界史上死人最 多的大饥荒。具体体现为毛泽东以为粮食多的吃不完而 好大喜功的发起了大跃迚等运动,而对反映饿死人和浮夸 问题的领导干部,则被认为是瞒产私分,被当右倾机会 主义批判,被当作攻击三面红旗论处。毛泽东在对大觃 模饥荒饿死人、人相食的惨状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却变 本加厉,用抓阶级斗争、政治迫害、侵犯人权的办法压 制反对大跃迚的意见,其行为已构成严重的反人类罪。 大跃迚最终在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的反对中停止,而两 人日后也遭到了毛泽东反攻倒算的迫害。

刘道玉自传中关于杨小凯的片段

刘道玉自传中关于杨小凯的片段

刘道玉自传中关于杨小凯的片段本文节选自刘道玉《一个大学校长的独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

见该书第六章第三节《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68页。

上一世纪80年代的武汉大学,因刘道玉的锐意改革创新而成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成为千万学子向往的精神家园。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84年我校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以培养大批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但是,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学尚不能输送这方面的人才。

于是,从实际工作部门和留学生中招聘人才就成了一项重要措施。

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这问题不仅大学存在,在科学研究单位表现得也很突出。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于1980年试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人员。

我了解到,在他们录取的人员中,有一名叫杨小凯的人,是湖南省新华印刷厂的工人,非常有才华。

由于他和妻女的进京户口解决不了,所以他没有被录用。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即派人到湖南,在征得杨小凯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后,很快把他和妻子吴小娟及女儿调到了武汉大学。

调入时,他已发表30多篇论文,翻译出版了一本书,据此,我们给他评定为讲师。

他是自学成才的,而且经历是很坎坷的。

他的父亲是杨弟甫,曾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59年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第五号人物。

"文化革命"中,他又被批斗,其母自杀身亡。

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判刑10年。

从17岁到27岁,在狱中,他自学了高等数学、《资本论》和英语,他的许多成果都是在狱中完成的。

他调入我校之前,由中央组织部门出面,通过湖南省委为他父亲和他彻底平反。

他十分感谢武汉大学对他的信任,也很珍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条件,愿意为武汉大学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才华和成果,引起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量经济学权威邹致庄教授的注意,发来邀请信和录取通知,接受他做博士研究生。

但是,在研究和批准他出国时,却遇到了阻力,学校领导内有人说他是***分子,不能让其出国。

《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

《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

不 同 的资本主义 形 态有不 同的制度
和规 则 , 而 制度和规则会产生不 同
的激 励机 制 , 推动或阻碍 企 业 家们
的创 新活动 , 进而使有的资本主义 对增 长而 言是 “好 的资本 主义 ” , 而 有的是 “坏 的资本主义 ” 。
冷战的结束似乎预示 着资本主
义 的胜 利 , 然而 “9 1 1” 却打 破 了
本 书 认 为这 些 问题 的答 案 就 在 于 资本主义 经济有不 同的形 态 , 而 不 是像很 多观 察者错误地 认 为的那 样 , 资本主义 只 有一 种形态 。 作者 用通俗易懂 的方 式概括 了 四 种不 同
形 态 的资本主义 : 寡头型 、 国 家导
向型 、 大企 业 型和企业 家型 。 这些
一 切幻梦 , 如今蔓延 全球的金融危
机 更 是 令人 困 惑 , 曾经标榜 为资本
主义典范 的美国为何会遭遇 诸 多问
题? 美国能不 能迈过这道坎 , 继续
引领全 球 的经 济?

作 者 : [美】威 廉 . 鲍 莫 尔
罗伯特 . 利坦
卡 尔 . 施拉姆
出版社 : 中信 出版社

价:
39 ∞ .

及 策略 人 手 让 企业 受益 。

作 者 : [美】杰 克 . 斯 泰 尔 出版 社 : 华 夏 出版 社 定 价: 35 .00元
《好 的资本 主 义 , 坏 的资本 主 义》
仅仅一 个世 纪 以前 , 美国人 的 平均购买力只有不 到现在的十分之 一 。 是什么促使 了经 济 的增长? 又 如 何将这种增长维持到下 个世 纪? 为什 么说经济增长对一 国提高其公 民的生 活水平至 关重要? 为什么在人 类几 千 年的历史中, 经 济增长并非常态 , 而 经 济 不 增 长反 而 是 容 易 出现 的现 象? 如 何能 够将发 达 国 家的经 济增 长移植 到 至 今仍在 贫 困 中挣 扎的 国 家?

杨小凯的贡献

杨小凯的贡献
杨小出色的教科书《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作序对我而言是极大的愉悦和荣耀。杨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和严谨的经济理论学家之一,也是经济学家中最有创造力的思考者之一。就经济发展的现代理论,尤其是发展理论的微观基础而言,他是一个主要贡献者。毫无疑问,他也是研究其祖国——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最深刻而无畏的分析家之一。
杨小凯的模型还把来自贸易的利益放在一个比“比较优势”的标准提法更加广阔而深刻的地位。杨的模型有重要而现实的特征:国际贸易是生产率增长的一个源泉,甚至当贸易主体在它们的基本禀赋和能力方面基本相同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是与“新贸易理论”结论相似的一个结果。贸易,首先被斯密解释而被杨小凯的模型阐述清楚,并不排斥来自日益复杂的劳动分工的增益。保护主义是摧毁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利益的必然方式,这是回到斯密最初概念的一个论证。
斯密、杨格以及其他研究者伟大的洞见之一是:劳动分工依赖市场的范围,同时劳动分工帮助决定市场的范围。杨小凯的模型生动地阐明了这种相互关系,并且以前所未有的严密的数学模型阐述了这种关系。杨小凯还阐明了劳动分工的基本决定因素——市场的范围怎样被经济代理人之间的交易成本所影响,那些交易成本怎样反映自然和技术约束(例如运输成本)的结合,以及法律环境决定的缔约成本。斯密强调决定市场范围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政府政策两个因素,杨小凯遵循了这个传统。
现代经济理论的许多分支,包括斯蒂格里兹、迪克希特(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以及其他人的不完全竞争和新贸易理论模型,分享了杨小凯的劳动分工模型的一些结论。不完全竞争模型也帮助我们理解在具有相似禀赋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流动、集聚效应和城市化的利益,以及经济中企业和产业数量的决定因素。两种方式确实看起来相似,然而,杨小凯把焦点集中在交易成本和劳动分工上,这样的收获更多。在许多环境下,杨小凯的方式将为经验上的理解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基础,并且能够探讨在新贸易理论中不能很好处理的许多现象,诸如在个人层次上的专业化、市场一体化程度,以及网络经济中深奥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再如作为贸易工具的货币的使用。杨小凯对于劳动分工的强调有助于我们理解来自经济一体化的生产率提高。杨小凯的方法给了我们最高深的工具来更新对于经济相互作用的网络的理解,这一网络是在有利于专业化的条件下产生的。

杨小凯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PPT教材

杨小凯 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PPT教材

民国的农 村经济
商业
交通运输业
金融业
1930年土地法 的颁布而较清 末更为成熟; 土地分布比其 他落后国家平 均; 多样化的土地 制度;财产权 也逐渐现代化 。
商业资本主义 表现出二元经 比一般落後国 济的特征 家要发达; 长江流域的丝 织业中已有相 当发达的商人 与手工业者之 间的计件外包 制。
金融财政 体系崩溃, 通货膨胀 率高达 200%
阶段二:打断发展的曙光
清末民初的宪政实验失败的根源: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中国的政 治人物没 有形成对 公众利益 和道德准 则的一些 基本共识, 因此宪政 没有坚实 的道德共 识的基础
袁世凯 及其他 军阀都 以自己 的利益 为选择 游戏规 则的标 准
过去专 制制度 对人们 的道德 观念的 毒害
阶段三、四:经济发展进入黄金阶段
农业落后----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和没有保护专利和企业 私人财产的制度造成的,而不是土地私有制和外国工业的 入侵造成。
城市中虽有相当发达的原始资本主义,由於清末的各种法 律,经济制度并不发达,交通运输条件也很差,所以工业 化转型过程与欧美日本比较而言太慢; 很多清政府与外国的冲突是清政府自取其辱,如义和团事 件; 清朝与外国冲突产生的条约对中国经济有其正面影响,表 现:1.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 价还价的概念;2.英国对领事裁判权的要求;3.英国人赫 德管理对清末海关的管理。
中vs英、法
法国的坏资本主义很快பைடு நூலகம் 被大革命推翻,而清朝的坏 资本主义却持续很长时间

高度垄断的中央集权
英、法
政治不统一
• •
制度 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
-------政治上------ 英国重商主义阶段,完

杨小凯 张五常访谈录

杨小凯 张五常访谈录

杨小凯张五常访谈录去年夏天我到美国讲学时,有一位到美国学经济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路经香港,要约我见面。

朋友说,这位学生读过我在美国发表的一些陈年旧作,知道史提芬弗与张五常是同一人,想跟我讨论一些有关产权及交易费用的经济问题。

但当时我不在香港,咫尺变了天涯,也就算了。

朋友遇到了这位留学生,送了他我所写的两本书——《卖桔者言》与《中国的前途》。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名叫杨小凯的学生,在文革期间的名字是杨曦光,因为发表了一篇文章而被困坐牢十年。

听到了这件事,我无动于衷:多年来我听过数之不尽的「文革」悲剧,听惯了,也就变得麻木了。

但其后我又听到:这位青年在狱中十年,逢人拜师,自修经济学;出狱后,被美国的邹至庄教授发现,认为是可造之材,于是去书赵总理,将这学生带到美国大有名望的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两年后就考完博士试,目前正在写论文。

这是一个有传奇性的故事。

但我当时不大注意。

一天下午,我无意中在港大的办公室内翻阅会议桌上放得七零八落的书本,发现一本是杨小凯自著而送给我的,想是他路经香港时留下来的。

因为记起有关他的一些故事,就比较专注地翻阅——我越看越惊异。

那是一本数学经济的书,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而经济观点也没有过人之见,但毕竟内容充实,中规中矩,层次分明,绝不是一本「入门浅说」。

对着这本书,我想到很多的事。

一个坐牢十年刚在不久前才正式受严谨教育的人,怎可以写出这样的书?就算是正规的名校博士也不容易写得出来。

我又想,假若这样有良材优质的青年能有香港一般学生的就学机会,他很可能已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一席之位的经济学者了。

究竟中国埋没了多少像杨小凯那样的人材?想到了这些,我掷书兴叹!但杨小凯还算是幸运的。

或者,与其说是幸运,倒不如说在不幸中,他还是有了大幸。

他今年三十七岁,来日方长!经济学大师Abba Lerner也是三十岁后才入门,而却后来居上。

不过,我们也要问:中国其它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呢,又怎样了?到了此时今日,中国还在搞什么「精神文明」,什么八二开的报喜不报忧,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什么主义坚持,等等,又怎能不教人悲从中来?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又怎能不大声疾呼?杨小凯回美后,读了我的两本书,就替《知识分子》杂志向我作一个书面的访问。

中国百年经济史笔记

中国百年经济史笔记

民国的农村经济
• 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由于1930年土地法的 颁布而较清末更为成熟,土地的租佃契约 更加多样化。作者批评了国民党政府和共 产党红区的“土地改革”和“限制租金” 是侵犯私人土地所有权的政府机会主义行 为,破坏人们对自由契约制度的信心,而 对经济发展有长进的负面影响。
民国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军阀混战时期
• 军阀混战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所有历史学家公认 的,军阀在其占领地大把征税,操纵实物与货币 的换算率,幵迚行强制粮食征购,使经济不勘重 负。结果导致农业的商业化趋势被逆转,农业生 产力和产量下降,城乡之间的贸易中断。作者批 评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由于中国的政治人物(包括 孙中山、袁世凯等人)缺乏宪政观念、远反模糊 面纱原则、不遵守觃则的机会主义思想所致。30 年代国民党政府制定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曾 觃划回归宪政,同期立法院先后制定了民法、刑 法、民亊诉讼法、法院组织法、商亊法、公司法, 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宪政 迚程却被日本侵华战争所打断。抗战胜利后, 1946年的国共谈判成为中国宪政的一次转机, 却再一次因国共两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失败告终。
锋芒再露 • 在武汉大学期间,杨小凯出 版完成了《数理经济学基础》 和《经济控制理论》两本著 作。他估计的一些计量经济 模型未能在国内引起反响, 却获得了当时来武大访问的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的 注意。1983年,在邹的安排 下,杨小凯被普林斯顿大学 经济系彔取为博士研究生。 伴随杨小凯十几年的厄运在 这一年才算最终结束。他没 有选择学成回国,仍此永进 留在了外面。
文化革命及其前后的经济发展
在1958至1961年的大跃 大跃迚後及文革前的中国 迚和1966至1970年的文 经济基本上是恢复到传统 化大革命期间,以及文化 苏联式经济制度加一些包 大革命以後,一个有效的 产到户和自由农贸市场试 中央计划体制在中国已不 复存在。五年计划和年度 验的混合。 计划实际上仅是一纸空文。

杨小凯对经济学的贡献

杨小凯对经济学的贡献

杨小凯对经济学的贡献我们可以从发表的关于杨小凯作品的研究报告、评述和评价报告中了解到杨小凯对于经济学的贡献。

其他的贡献是以工作文稿等形式发表出来的。

本文将采用引用其他文献和参考资料的方式来尽量评价他的主要贡献,如果这些评价不高完整和涉及到其他贡献,本文将提供补充信息。

(1)对专业化和分工理论的贡献.这些贡献被杨小凯和黄有光《专业化和分红:概述》一书中。

(In Ken Arrow,et al eds, 《地震探测和经济分析》,伦敦,Macmillan,1998)James Buchanan的评论中指出:“这篇论文很重要,尽管经济学家们各有千秋。

这篇论文对他们来说很有信息价值。

关于经济规模和专业化的论述开辟了一个新的理论方向,尤其是坐着将其马歇尔对经济学家们抛弃斯密的理论的影响联系起来。

”(见Ken Arrow, et al, 1998)。

对于这一点文章的其他评估(见博兰in K.Arrow, et al, 1998)指出:”这篇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部分回顾了从亚当斯到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中对分工的研究;第二部分对源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专业化模型或来自我们我们所知道的‘新兴’贸易增长理论的专业化模型进行了简要概括;第三部分则详细介绍了新兴的专业化模型——杨小凯开创了这方面的先河。

这种模型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描述了因市场上产品数量的改变和生产活动中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分工的改变。

或许在这一篇论文后对它最好的检验就是看是否有足够的理论文献来支持它。

对于这些问题,在读过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论文后将得到圆满的答复。

有关专业化的许多观点是我们不难理解霍撒克(Houthakker,1956,p.182)所说:“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分枝不会因对专业化的深入研究而得意。

”在一封评论信中,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我敢直言,杨小凯教授的理解力及其对该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强调原创]比其他致力于该领域的人(如,克鲁格曼、罗默、卢卡斯)要好得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年轻时认为发达国家经济的成功是资本主义的成功。

但是看的书多了,发觉西班牙、南美的坏资本主义,中国明、清的坏资本主义(又有人称之原始资本主义或商业资本主义)却不能产生成功的经济发展,因此认识到成功的经济发展不但需要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经济,更需要适当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18世纪时的英国是发达国家,而法国是发展中国家,二者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制度的差距。

法国大革命前实行专制制度,虽有自由化改革产生的坏资本主义,经济却不发达。

而英国1688年之后就实现了宪政制度。

宪政是共和主义的重要主张之一。

既然提到共和,我想就此简要地说明一下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民主。

共和与民主有很大差异。

从古典意义上讲,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它强调政治平等,而共和主张自治,分权,和宪政,它强调个人利益。

共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限制民主专制(多数人的专制),它的合法性在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全体公民(在很多时候,这并非指所有市民),共和与民主的关系是很紧张的。

至于共和与民主这两种思想在近现代的相互汲取和融合,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宪政制度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一种民主制度,而是一种共和制度。

所谓共和制度就是参加选举的主要是一些上层阶层,只有少数有钱缴税的男人才有选举权,因此你很难说它是民主的。

但它是“共和”的,就是说有分权制衡制度。

共和实际是对民主的不信任,它害怕民主变成多数人压迫少数人。

英国1830以后才实行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普选制。

共和有一种保护少数人利益的机制。

比如美国参议院不管各个州的大小和人数多少都是一州两票,所以可以作为少数对抗多数的一个机制。

众院是按选民人数选出, 却要受不是按选民人数选出的参院的制衡。

选总统的选举团则是众院(民主)和参院(共和)的折衷。

所以以选民人数算得票少的小布什才可能赢得票多的戈尔。

美国另一个对抗民主的制度就是大法官制度。

法官不是选举的,而是总统任命的,而且实行终身制。

当然总统的任命权受国会制衡,也难得有机会运用此任命权(有个空缺才有机会)。

法官是可以对抗舆论的。

有人说美国言论自由,但这不是绝对的。

我在北大教书,就跟他们说,你们北大老是讲民主和科学,现在应该讲自由和共和。

讲民主往往就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两极冲突,这是很不稳定的,统治阶级占上风就是专制,被统治阶级占上风就是革命,革命产生暴君,暴君又产生革命,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而共和强调权力制衡,任何一极都不能压迫另一极,这样社会才有可能保持持久的稳定和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好资本主义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坏资本主义不能带来长期成功的经济发展,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想就利用以下的篇幅对好、坏资本主义的诸多特征及它们的区别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一、政府机会主义。

早期英国的成功是一种共和制度、宪政制度的成功。

有了这种制度才能限制当权者的机会主义。

只有对政府的机会主义限制住了,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这是英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根本原因。

这是好资本主义,即自由市场是以政治上没有垄断为基础。

法国大革命前是一种坏资本主义,即政治上专制,经济有一定自由。

在政治上是人治的。

这种专制有些方面跟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很像。

比如说它搞“薄赋轻徭”。

薄赋轻徭是专制主义的一个特征,因为如果一个政府不是民选的,它的合法性就存在问题,所以它不敢收太高的税,否则人民会造反的。

而一个共和政府不存在合法性问题,,所以它反而可能征很高的税。

所以当时英国和法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英国政府平均税率比法国要高得多。

但英国的税法很公平。

在法国有很多人是可以不交税的,比如贵族等。

这就象中国现在院士可以不交税一样。

而在英国,任何人都要交税。

正因为税法不公平,所以法国的平均税率比英国低很多,它没有能力搞大规模的公共事业。

法国还有一点特别像中国,就是官商勾结。

当时英国的官商关系叫做“建设性的冲突”,而法国就是官商勾结。

所以英国当时的制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宪政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里讲的宪政。

其中第一个特征就是国王的财政和国家的财政是分开的。

还有一个是当时英国执政党的财政和国家的财政是分开的,执政党在执政的时候不能从事赢利性事业。

台湾是在80年代以后才逐渐实行国民党的财政和国家的财政分开。

最近政党轮替后才实行执政党不能从事赢利性事业的制度。

执政党从事赢利性事业实际上是违反宪政制度游戏规则的,就是说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不能直接去比赛。

打个比方说,分饼的人绝对不能先拿饼,不能有利益冲突。

共和正体现了这种政府应该具有的公共性和中立性。

诺斯和温格尔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而是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了上面说的这样一套宪政游戏规则。

这样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就被限制住了,人民的机会主义也就跟着减少了,所以工业革命才会在英国发生。

机会主义也就是坑蒙拐骗,这在中国目前非常盛行。

政府政策初一和十五不一样,就是国家机会主义。

只有在宪政制度下,政府“分饼”才能尽可能公平。

比如说专利制度,它没有公私之分,政府是完全中立的;还有自动注册的制度,也就是保护私人企业剩余权的制度。

这些使得技术发明可以赚钱,从而大大推动了技术商业化和技术进步。

有了这些,才会有工业革命。

而当时法国老是强调政府的科技奖励制度,就是由政府来判断奖励谁不奖励谁,这阻碍了它的技术的商业化。

最近我看到一些史料,中国现在史学界有一个公论,就是温州的钱庄等民间机构在宋朝时就存在的,而不是制度创新。

也就是说,中国早就存在“原始资本主义”了。

现在很多史学界的人都说,如果没有外国入侵,中国可能几个世纪都不会进入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为什么呢?工业资本主义需要技术上的发明,这就需要专利制度和对私人剩余权利的保护(按照Mokyr的看法,英国工业革命中50%以上的新技术没有获得专利,他们是政府保护私人企业的剩余权而创造出来的)。

二、收入分配不公。

最近很多史学家有这样一个公论,在18世纪的法国,由于收入分配不公,一般的人买不起很多产品,生产是为少数贵族阶层服务的,这使得市场规模很狭小,从而生产成本很高,分工水平底,效率很低。

而当时英国收入分配较公平,生产是为大众服务的,所以市场规模大,成本低。

所以收入分配不公是阻碍经济发展的。

有人说收入分配不公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现象,这个观点是很值得反省的,因为这涉及到好资本主义和坏资本主义之分。

同时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也是互为因果的,就是说收入分配公平使得经济发展快,经济发展快又使得收入分配公平。

这也是好资本主义的特点。

根据Landes (1998),以及许多旅行者包括伏尔泰(1726年-1729年期间流亡英国)的记载,英国的收入分配比旧王朝的法国公平的多。

因此Charles marquis de Biencourt 声称“英国人为普通人而不是为富人生产”(见Landes,1998,p222)。

但是在法国旧王朝时期,政治垄断产生了收入分配的无效率不公平。

这样,大多数的商品老百姓都买不起,同时大量的经济生产能力被用来为精英集团生产奢侈品。

这意味着,法国市场容量非常有限,由此产生了低水平的劳动分工和低的总合生产力。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和旧王朝时的法国在制度上的这种差别,产生了人均真实收入和国家财富的差别。

这种差别是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

Mantoux (1962, p. 419) 记录了人们对这种差距的感受。

“当Arthur Young 在法国时,正是法国革命的前夜。

他发现,与法国民众的悲惨和苦难的处境相比,他自己国家的人民的处境要好的多。

在他的书中,每一页都充满了对英国所拥有的比法国和所有欧洲国家令人羡慕的优越的自豪感。

” 根据Mokyr的估计,(1993, p. 45), 在1788年,英国的人均GNP比法国高出30% 。

还有南北美洲发展的对比。

南美洲的资源很丰富,但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北美洲相对南美资源贫乏,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

诺斯将此归结为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北美地区实行地方自治,在英国治下,各州自治,税收主要是用在地方发展。

而南美洲宗主国只是把殖民地看作一个税源,地方自治性很弱,所以就很难发展起来。

第二,北美是一个新教国家,南美是天主教占优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同。

第三,北美实行的是联邦制,而南美实行单一制。

这也涉及到“好资本主义”和“坏资本主义”的区分。

坏资本主义除了官商勾结、政治垄断等之外,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收入分配不公。

南美的基尼系数是世界上最高的,达到0.6到0.7。

与北美洲的发展进行对比后,许多历史学家将拉丁美洲令人失望的发展历程归结于拉美精英集团的政治垄断。

这种政治垄断产生了低效率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并反过来进一步导致了市场容量的狭小和总合生产力的低下。

(参见墨菲,Schleifer, 和Vishny,1989,以及他们的参考文献,North, Summerhill和Weingast, 2000关于北美和拉丁美洲发展经验的比较)。

Murphy, Shleifer, 和Vishny指出,在18-19世纪的后期,美国的收入分配比英国公平,因此,美国的市场容量大于英国。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和Vishny (即将发表) 已经找到了这一现象的间接经验证据。

根据他们的所作的回归分析,天主教和成文民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影响,而新教和普通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面的。

拉丁美洲和其他坏资本主义存在的地区正是天主教统治和有助于政治垄断产生的大陆法盛行的地区。

(没有罗马的认可,天主教信徒不能发展天主教的支派。

同时,大陆法是由政府制定的) 。

而拥有好资本主义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 都是新教占优势和实行普通法的地区。

而新教和普通法是不利于产生政治垄断的。

(新教徒可以不经任何人的同意发展新教教派; 普通法是基于公平审讯中的诉讼案例由当事人诉讼产生的法律) 。

欧洲大陆法盛行的地区在英美制度竞争压力下,逐渐实行宪法司法制度,用宪法法庭制衡政府的立法权后,大陆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差别缩小。

三、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跟坏资本主义也有很大关系。

“后发劣势”意思是说,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

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

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

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

但是,这样做的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清朝的洋务运动是一个例子。

日本政府是抱着当个好学生的态度模仿资本主义制度的。

日本政府除早期人民完全不知道企业为何物时办过少数′模范工厂′外,基本不搞国营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