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热网布置规划
4热源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热源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热源热网课程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设计,掌握小区集中供热热水管网、换热站(锅炉房)的设计程序、方法、步骤及有关热源与外网的基本知识,训练绘图技能。
做到能够分析和解决集中供热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二、设计条件小区所在地区:××××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底商住宅、地下车库;供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区从相关手册中选择最高建筑物高度:(18m、20m、22m);热媒及参数: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85℃/65℃;60℃/50℃)。
用户预留资用压力3-5mH2O。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采暖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采用指标法进行,对于普遍民用建筑采用面积指标法,对于大空间建筑采用体积指标法。
热指标查相关规范或《供热工程》附录,并结合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将各单体建筑的热负荷计算结果列表于计算书中。
2、确定热源(换热站)的位置需考虑的因素(1)尽量靠近主要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
(2)应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
(3)热源若为锅炉房,还应考虑小区内环境卫生及美观、交通运输、主导风向,且宜位于区域地势较低处。
3、管网的布置(1)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2)尽量将管道设在人行道及绿化地带下,且少穿道路。
(3)管网形式采用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
(4)管网敷设应力求线路短直。
(5)热力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6)将管线布置草图绘于计算书中。
4、水力计算根据热负荷,对各热网管路进行水力计算,并对主要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结果分别列入相应水力计算表中,并附加局部阻力。
5、绘制水压图(草图)根据热网水力计算结果在说明书中绘制热网水压图(草图)6、循环水泵及定压系统计算(1)循环水泵的选择①根据流量,阻力损失选择循环水泵。
热网施工方案
热网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能源供应也面临着挑战。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供热需求的要求,热网施工方案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热网施工的意义、施工的主要步骤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热网施工的意义热网施工是指将集中供热系统建设和管网铺设到每个居民家中。
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分散式供热系统,其优势在于其高效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首先,热网施工可以提高供热的效率。
传统的分散式供热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线老化、能源浪费等。
而热网施工则可以通过集中供热来解决这些问题,将热能统一供应给各个用户,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热网施工也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
对于单个用户而言,利用热水供暖往往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
而集中供热系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热网设计,合理分配供热能力,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最后,热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也要值得关注。
传统的分散供热系统使用燃煤、燃油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热网施工可以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太阳能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供热。
二、热网施工的主要步骤热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其主要步骤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准备、管网铺设和系统调试等。
首先,规划设计是热网施工的第一步。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供热区域的特点、用户需求以及能源供应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可以确保热网的正常运行和供热的质量。
其次,施工准备是热网施工的基础。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材料采购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等。
只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管网铺设。
管网铺设是热网施工的核心环节。
在管网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规划设计图纸进行管道的敷设,确保供热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主要是为了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稳定性。
通过一系列的调试工作,可以验证热网施工的质量,并对必要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热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虽然热网施工可以提高供热效率、节约能源,但也存在对环境的一些影响。
热网工程实施方案
热网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热网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它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热网工程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热网工程的实施旨在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用户对高速网络的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三、实施方案。
1. 网络规划设计。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网络规划设计,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布局、光纤敷设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方案,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设备采购和安装。
根据网络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网络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工作。
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3. 网络调试和优化。
网络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网络的调试和优化工作。
包括网络参数的调整、设备性能的优化等,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
4. 网络安全保障。
在网络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包括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等,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
5. 运维管理。
热网工程实施完成后,需要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网络监控、故障处理、性能管理等,确保网络的持续稳定运行。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2. 进行网络规划设计,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选型。
3. 进行网络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工作,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
4. 进行网络的调试和优化工作,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运行。
5.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
6. 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确保网络的持续稳定运行。
五、项目效果。
通过热网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以下效果,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促进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耗热量第三章供热介质第四章热力网型式第五章供热调节第六章水力计算第七章管网布置与敷设第八章管道机械强度计算第九章中继泵站与热力站第十章保温与防腐涂层第十一章城市热力网的供配电第十二章热工检测与控制第六章水力计算第一节设计流量第二节水力计算第三节压力工况第四节水泵选择第一节设计流量第6.1.1条采暖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 n =3.6 [Qn/c(t1-t2)](6.1.1)式中 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n—采暖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C;t2—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采暖系统回水温度,°C。
第6.1.2条通风、空调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tk =3.6Qtk/c(t1t-t2t) (6.1.2)式中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tk—通风、空调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t—冬季通风、空调相应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C;t2t—冬季通风、空调相应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采暖系统回水温度,°C。
第6.1.3条闭式热力网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根据用户加热器的连接方式按下列方法计算:一、与采暖系统并联连接1、平均流量G sp =3.6Qsp/c(t`1-t`2)(6.1.3-1)式中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n——采暖期生活平均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C,可取C=4.1868KJ/Kg·°Ct`1——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2——生活热水加热器上相应的回水温度,°C。
第4章建筑热水与直饮水供应系统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
图4-12 热泵的节能原理图
2.集中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
(1)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系统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 洁能源,我国太阳能的早期成熟应用之一就是用于卫
生热水供应。
(2)热泵热水系统 常用的利用天然热源的热泵热水系 统有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热水系统两种。
(3)废热回收热水系统 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商业建
1.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 器和热媒管网组成。
(2)热水供水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供水系统由冷水
补水管道、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 (3)附件 附件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热水管道
的连接附件、配水附件等,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
器、减压阀、安全阀、自动排气阀、膨胀罐、管道伸 缩器、闸阀、水嘴等。
2.泄水装置
在热水管道系统的最低点及向下凹的管段,应设泄水 装置或利用最低配水点泄水。
3.自动温度调节装置
水加热设备的热媒管道上均应安装温度自动调节装置, 如图4-16所示,其不同型号温度调节范围分别为0~50
℃、20~70℃、50~100℃、70~120℃、100~150℃。
4.温度计
水加热设备、储水器和冷热水混合器上以及水加热间 的热水供回水干管上均应安装温度计,温度计的刻度
范围应为工作温度范围的2倍。温度计安装的位置应方
便读取数据。
5.压力表
密闭系统中的水加热器、储水器、锅炉、分汽缸、分 水器和集水器应安装压力表,压力容器设备必须装设
压力表。此外,热水加压泵、循环水泵的出水管上(必
要时含吸水管)应装设压力表。
6.安全阀
对日用热水量≤10m3的小型闭式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可 采用安全阀泄压的措施。承压热水锅炉应设安全阀,
某地区集中供热热网规划
南沙开发区某地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开发南沙是“南 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城市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南沙也是未来 珠江三角洲乃至全省新的增长点和穗港两地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确定某 地区作为南沙开发的先导启动区是南沙开发规划的重要举措。某先导启动 区包括某工业园区和小虎岛化工区,某先导启动区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 到南沙开发区整体开发的成败。南沙开发区某地区集中供热工程包括南沙 热电厂项目和某地区热网工程,是南沙开发区某先期启动区的基础设施配 套项目,项目的建设是南沙开发的需要。
8、蒸汽热力网不设凝结水管时,用户热力站综合利用蒸汽热能。 9、热源向同一方向引出的长度超过 3km 的干线之间,宜设连通管线。 连通管应设在干线中部,同时可作为输配干线使用。 连通管线应按热负荷 较大干线切除故障段后,其余热负荷的 70%计算。
8
六、供热管道规划方案 1、管径选择 (1) 供热热网蒸汽管道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汽流量之和乘以
并注意美观。 2、热力网的布置应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
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 件等多种因素。
3、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力网,以工业供汽为主,同时宜发展蒸汽制冷 热负荷。
4、城市道路上的热力网管道一般平行于管路中心线,并应尽量敷设在 车行道以外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同一条管道应只沿道的一侧敷设;
根据《小虎生物精细化工岛产业规划》,小虎生物精细化工岛及周边地 区的最小用汽量为 300 吨/小时,最终用汽规模约为 500 吨/小时。如此之大 的热负荷如果由每个项目单独建设供热装置,既不经济,又不利于环境质 量的控制和改善,也不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建设南沙开发区某地区集中 供热工程,实行集中供热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能有效利用热能资源,实 现污染源的集中治理,减少污染治理投资和减轻区域污染负荷,同时又可 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减少区域内招商引资项目的一次性投资,缩短建设 周期。
热网施工方案
热网施工方案热网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现场勘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测工作,包括测量尺寸、确定热网的布局及管线走向等。
2. 施工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如管道、阀门、支架、绝缘材料等,并进行验收。
3.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勘测结果和设计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选型、施工步骤、工期计划等。
二、施工步骤:1. 装配管材:按照施工方案,将管材按要求进行装配,包括切割、弯曲、焊接等工序。
在装配过程中,要保证管材的质量和尺寸的准确性。
2. 安装阀门和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将阀门和支架安装在管道上,保证阀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进行保温绝缘:根据设计要求,对管道进行保温绝缘处理,保证热网的热损失最小化。
选用适当的保温材料,进行包裹和固定,保证保温层的完整性和紧密性。
4. 进行管道连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管道的连接工作,包括焊接、螺纹连接等。
在连接过程中,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5. 进行试压测试:在施工完成后,对热网进行试压测试,检验管道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
测试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6. 进行系统调试:在试压测试合格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包括水泵的启动、阀门的调整等。
在调试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热网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要设立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
2.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违章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施工现场要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
五、施工质量控制:1.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3. 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罗山县城市集中供热规划(2017-2030)
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规划热负荷................................................................................. - 5 - 第三章规划热源..................................................................................... - 8 - 第四章供热系统规划........................................................................... - 12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17 - 第六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 18 - 第七章附则........................................................................................... - 2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完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建设节能环保型城市的主要举措。
为促进罗山县集中供热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将许罗山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专项规划适用于《罗山县城市集中供热规划(2017-2030)》中确定的罗山县中心城区的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管理。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四章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
适用范围:建筑群、大型企业、住宅区 热源: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 特点:热水量大、热效率最高、系统复杂、 投资很大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4.1.3 室内热水供应方式
按管网有无循环管道的分类方式:
全循环
半循环
无循环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a) 全循环;(b) 立管循环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4.1.1 热水水质和用水量标准 加热 储存 输配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室 内 热 水 供 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4.1.2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加热设备
热 水 供 应 系 统 的 组 成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热媒管网 热水储存水箱
热水输配水管网与循环管网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同程式全循环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异程式自然循环
(c) 干管循环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d) 无循环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2 加热设备及器材、附件
4.2.1 加热冷水的热源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2 加热设备及器材、附件
4.2.2 加热冷水的方式
加 热 冷 水 的 方 式
其他设备和附件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热 水 供 水 系 统
局部热水供水系统 集中热水供水系统 区域热水供水系统
4 热水及饮用水供应
4.1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适用范围:用水量较少、用水点少或分散的建 筑,如住宅、食堂、旧建筑等。 热源:燃气,电,太阳能,蒸汽
热网施工方案
热网施工方案标题:热网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热网工程是为了向市区居民提供供暖服务而建设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项目位于市区中心,涉及多个小区和商业建筑。
本方案旨在对热网工程进行具体施工规划,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准备足够的管道、阀门、附件和连接件等材料。
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并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
2. 人员准备:组建热网工程施工团队,确保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
制定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责任分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3. 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挖掘机、起重机、焊接设备等。
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正常工作。
三、施工步骤1. 布置施工场地: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场地的边界和范围,并进行标记。
清理场地,确保施工安全和整洁。
2. 安装管道: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道的敷设和连接。
对于较长的管段,应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铺设。
确保管道的连接紧密、牢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3. 安装阀门和附件:根据需求,安装相应的阀门和附件。
确保阀门的选择和安装位置合理,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 进行维修和保养:在管道敷设完成之后,进行管道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包括清洗、漏损检测和防腐处理等。
确保管网的长期运行和安全性。
5. 施工质量检查:按照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针对不合格的施工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四、环保措施1. 施工噪音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对噪音较大的设备进行隔音和减振处理。
2. 现场清洁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及时清理施工废弃物和杂物。
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3. 废弃物处理: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
合理利用可回收废弃物,减少非可回收废弃物的产生。
4. 安全管理:加强工地安全巡视和人员培训,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和标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城市供热行业智慧供热解决方案
城市供热行业智慧供热解决方案第1章智慧供热概述 (4)1.1 供热行业发展现状 (4)1.2 智慧供热的定义与意义 (4)1.3 智慧供热的关键技术 (4)第2章供热系统监测与数据采集 (5)2.1 供热系统监测技术 (5)2.1.1 热网监测技术 (5)2.1.2 节点监测技术 (5)2.1.3 远程监测技术 (5)2.2 数据采集与传输 (5)2.2.1 数据采集方法 (5)2.2.2 数据传输技术 (5)2.2.3 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5)2.3 传感器及设备选型 (6)2.3.1 传感器选型 (6)2.3.2 传输设备选型 (6)2.3.3 监控软件选型 (6)第3章供热负荷预测与优化 (6)3.1 供热负荷预测方法 (6)3.1.1 时间序列分析法 (6)3.1.2 机器学习方法 (6)3.1.3 深度学习方法 (6)3.1.4 混合方法 (6)3.2 供热负荷优化策略 (7)3.2.1 分时分区控制策略 (7)3.2.2 变频调节策略 (7)3.2.3 预热调节策略 (7)3.2.4 智能优化算法 (7)3.3 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1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2 基于机器学习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3 基于深度学习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3.3.4 基于混合方法的负荷预测与优化算法 (7)第4章供热管网调控技术 (8)4.1 供热管网调控策略 (8)4.1.1 分区调控策略 (8)4.1.2 优化调控参数 (8)4.2 变频调速技术 (8)4.2.1 变频调速原理 (8)4.2.2 变频调速设备的选型与配置 (8)4.3 智能阀门控制技术 (8)4.3.2 智能阀门控制策略 (9)4.3.3 智能阀门控制系统构建 (9)第5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9)5.1 能源消耗监测与分析 (9)5.1.1 监测系统构建 (9)5.1.2 数据分析 (9)5.2 能源优化策略 (9)5.2.1 智能调控策略 (9)5.2.2 需求响应策略 (9)5.2.3 能源替代策略 (9)5.3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10)5.3.1 高效节能设备 (10)5.3.2 智能化控制系统 (10)5.3.3 能源回收与利用 (10)5.3.4 碳排放监测与控制 (10)第6章供热设备维护与管理 (10)6.1 设备状态监测 (10)6.1.1 监测系统概述 (10)6.1.2 传感器布置与选型 (10)6.1.3 数据采集与传输 (10)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6.2 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 (10)6.2.1 故障诊断方法 (11)6.2.2 故障预测技术 (11)6.2.3 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构建 (11)6.3 设备维护策略 (11)6.3.1 预防性维护 (11)6.3.2 事后维护 (11)6.3.3 维护策略优化 (11)6.3.4 智能决策支持 (11)第7章智能调度与优化 (11)7.1 智能调度策略 (11)7.1.1 热需求预测 (11)7.1.2 调度模型建立 (11)7.1.3 热源智能调度 (12)7.1.4 热网智能调控 (12)7.2 供热系统优化运行 (12)7.2.1 参数优化 (12)7.2.2 能耗分析 (12)7.2.3 设备优化 (12)7.3 调度中心建设与管理 (12)7.3.1 调度中心硬件设施 (12)7.3.2 调度中心软件系统 (12)7.3.4 规章制度与安全运维 (12)第8章供热信息化平台建设 (12)8.1 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 (12)8.1.1 架构概述 (12)8.1.2 数据采集层 (13)8.1.3 数据传输层 (13)8.1.4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13)8.1.5 应用服务层 (13)8.1.6 用户界面层 (13)8.2 数据存储与管理 (13)8.2.1 数据存储 (13)8.2.2 数据管理 (13)8.3 供热信息分析与可视化 (13)8.3.1 供热信息分析 (13)8.3.2 供热信息可视化 (14)8.3.3 报警与通知 (14)第9章互联网供热服务 (14)9.1 供热服务新模式 (14)9.1.1 在线供热服务 (14)9.1.2 智能化供热调控 (14)9.1.3 供热费用线上支付 (14)9.2 用户互动平台建设 (14)9.2.1 用户信息管理 (14)9.2.2 用户反馈与投诉处理 (15)9.2.3 用户参与决策 (15)9.3 供热业务拓展与优化 (15)9.3.1 供热设备升级改造 (15)9.3.2 供热市场拓展 (15)9.3.3 供热服务多元化 (15)9.3.4 供热信息化建设 (15)第10章智慧供热项目实施与评估 (15)10.1 项目实施步骤与策略 (15)10.1.1 项目筹备阶段 (15)10.1.2 项目实施阶段 (16)10.1.3 项目验收与交付阶段 (16)10.2 项目风险与收益分析 (16)10.2.1 项目风险分析 (16)10.2.2 项目收益分析 (16)10.3 智慧供热项目评估与改进建议 (16)10.3.1 项目评估 (16)10.3.2 改进建议 (16)第1章智慧供热概述1.1 供热行业发展现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热网敷设管理方案
热网敷设管理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你可以首先介绍热网敷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然后讨论不同类型的热网敷设管理方案,例如基于技术、环境或成本等因素的方案。
供热专项规划说明书
前言东北地区气候冬季寒冷,伊通县位于东北地区中部,楼房保暖性能较差。
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暖房子”工程建设,确定从2011年开始,将“暖房子”工程增量扩面,延伸至县城。
为保证工程建设科学组织、规划实施,高质量完成“暖房子”工程的建设任务,我院承担了伊通满族自治县“暖房子”工程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2011年1月上旬对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供热管网、楼房的墙体保温性能、楼房面积、居住户数、居住人口等资料进行了收集,经过调研、分析、论证等多方面工作,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一章概况一、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与面积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满族历史与传统文化,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
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东辽河上游,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
东与双阳县接壤,南界东辽、东丰二县,西南与梨树县相连,西、西北与公主岭为邻,北与长市郊区毗连。
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525.6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
南、东南部为吉林哈达岭山脉,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黑山脉,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平原上散布着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状如北斗,得名“七星山”,素有“七星宝地”、“七星落地”之称。
2、气候日照: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8900千卡/平方厘米。
其中以5月为最多,达14646千卡/平方厘米。
在5~9月整个农作物生长期内,太阳总辐射量有64911千卡/平方厘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气温:年平均气温5.5℃,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2.7℃,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7.1℃,年较差为39.8℃。
极端最高气温35.5℃,出现在197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 2℃,出现在1970年1月4日。
【精品】热网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热泵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中断泵站和用户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
其它型式热源的城市热力网设计可参考本规范。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等于1.6MPa 温度小于或等于350°C。
第1.0.3 条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
第1.0.4 条城市热力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排水和煤气热力网工程设计时,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规范》TI32,以及国家和有关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耗热量第一节热负荷第2.1.1 条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第 2.1.2 条没有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或热力网初步设计阶段,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热负荷QnqA10-3 (2.1.2-1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q—采暖热指标,W/m,可按表 2.1.2-1 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表 2.1..2-1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大礼堂体育馆热指标(W/m2)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注:热指标中包括约5的管网损失在内。
二、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tkk1Qn (2.1.2-2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k1—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的系数,可取0.3-0.5.三、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Qsp0.001163mvtr-t1/T 2.1.2-3式中Qsp—采暖期间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m—用热水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床位数等)v —用热水单位每日热水量,L/d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 选用;tr—生活热水温度°C,按热水用量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取用;t1—冷水计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C,无资料时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 取用。
热源热网设计说明书
热源热网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1.1 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1.2 原始资料 (1)1.3 热源状况介绍 (1)第二章热负荷计算2.1 热指标的选择 (2)2.2 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3.1 热媒的选择 (4)3.2 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4)3.3 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5)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4.1 管道水力计算 (6)4.2 水压图绘制 (10)第五章换热站设计5.1 换热站设备及计算 (13)5.2 换热站内各部分的水力计算 (17) 5.3 水泵的选择 (21)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6.1 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22)6.2 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22)6.3 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22) 参考文献 (23)摘要一、工程概况设计题目:长春市瑞丰小区热源热网设计供热面积:76951m2热负荷:3465520W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2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95℃70℃二、外网设计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本小区为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方式为无补偿直埋。
供热管网布置时要力求简短、顺直、节省材料、节省初投资。
此外还要保证管道的埋深要求,检查井布置要合理,在布局点最高点设置排气阀放气。
局部最低点设置泄水阀,确保管网运行时经济、安全、可靠且便于调节和管理。
三、换热站换热站采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当有一台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另一台板式换热器保证70%的换热量。
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回水处设旋流除污器。
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设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
在水泵的吸入口接两台并联的补给水泵,再设一个保证1.5小时补给水泵的补给水箱,及在水箱前设钠离子交换器。
关键字:外网换热站设计第一章概述1.1 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小区所在地区:长春面积;规设计划建设面积76951平方米,最高建筑物高度:15m2 气候条件长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属于高寒地带;1.2 原始资料1. 气象资料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附录可得长春市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2. 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公建。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第一部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规划目的,规划依据,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与范围,规划目标。
第二章规划热指标与热负荷热负荷分类,综合热指标(必须考虑节能),规划建筑面积与热负荷,供热区域划分。
第三章热源规划热源规划原则(热源点应有备用,以提高供热安全性)。
热源规划,包括热源的位置、供热能力、供热参数、供热量、热源用地范围。
热源需要的水源、运输条件等。
拟保留原来锅炉为调峰锅炉的情况。
其他能源可以利用的情况,各热源点应并网运行。
第四章供热系统规划供热管网规划原则,供热介质与参数,供热管网规划,管网敷设方式,管道保温防腐,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规划。
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供热系统应方便实现分户控制。
第五章环境保护一、规划范围内的环保措施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措施,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
二、环境与减排采暖期节约标煤量,减少烟尘排放量,减少SO2排放量,减少NOX排放量,减少灰渣排放量,减少用地量。
第六章应急预案规划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近期规划期限与范围,近期规划目标与规模,近期供热规划。
第八章远景发展规划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十章附则第二部分规划图纸一、城市区位图二、城市供热现状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标明现状热源、管网、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位置与用地范围,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三、供热热区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规图,标明比例、风玫瑰)标明供热规划各分区范围,所需的热负荷。
四、供热规划图(图纸比例同总体规划图,标明比例、风玫瑰)标明规划热源、热力站、中继泵站和凝结水回收站位置与用地范围,供热管网位置、走向、管径、管长,每个热源的供热能力、供热范围。
五、热源采暖热负荷延续曲线图六、热源热力系统示意图七、热水管网水压图应标明热水管网主干线沿线地形标高,管线沿程压力损失(仅在地形变化大的城市管网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材料:砖砌、毛石砌、钢筋混凝土结构、 支架材料:砖砌、毛石砌、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和木结构等。目前, 钢结构和木结构等。目前,国内常用的是钢 筋混凝土支架。 筋混凝土支架。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地上敷设的供热管道可以和其他管 道敷设在同一支架上,但应便于检修, 道敷设在同一支架上,但应便于检修,且不 得架设在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下方。 得架设在腐蚀性介质管道的下方。
供热工程系统规划 第四节 城市供热管网规划
主要内容
4.1 供热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4.2 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 4.3 供热管道及附件 4.4 供热管网布置与管道敷设的原则
热网: 热网: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 管线系统。 管线系统。 供热管线:输送供热介质的管道及其沿线的管 供热管线: 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 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 供热管线敷设: 供热管线敷设:把供热管道及其附件按设计 条件组成整体并使之就位的工作 敷设方式: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两大类型。 敷设方式: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两大类型。
图4-1 低支架示意图
2.中支架: 2.中支架:在人行频繁 中支架 和非机动车辆通行地段, 和非机动车辆通行地段, 可采用中支架敷设。 可采用中支架敷设。管 道保温结构底距地面净 高为2.0 4.0m。 2.0高为2.0-4.0m。 3.高支架 高支架: 3.高支架: 管道保温结 构底距地面净高为4 m以 构底距地面净高为4 m以 一般为4.0 6.0m。 4.0上,一般为4.0-6.0m。 在跨越公路、 在跨越公路、铁路等障 碍物时采用。 碍物时采用。 4.其他支架 其他支架: 4.其他支架:大跨距时可 采用珩架、悬索、 采用珩架、悬索、吊索 等组合支架。 等组合支架。
地上敷设适用范围: 地上敷设适用范围: 工厂厂区地形复杂或铁路密集; 1)工厂厂区地形复杂或铁路密集; 2)厂区地址为湿陷性黄土层和腐蚀性大的土壤及永久 性冻土区; 性冻土区; 厂区地下水位距地面小于1.5m; 3)厂区地下水位距地面小于1.5m; 厂区地下管道交错、稠密复杂难于再敷设热力管道; 4)厂区地下管道交错、稠密复杂难于再敷设热力管道; 厂区具有架空敷设的煤气管道、 5)厂区具有架空敷设的煤气管道、工艺管道等可考虑 与热力管道共架敷设的情况可采用架空敷设既经济 又节省占地面积。 又节省占地面积。
通行地沟 尺寸:直立通行的地沟 直立通行的地沟。 尺寸 直立通行的地沟。可采用 单侧布管或双侧布管。 单侧布管或双侧布管。人行通道 的高度不低于1.8m 1.8m, 的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小于 0.6m。 0.6m。并应允许地沟内最大直径 的管道通过通道; 的管道通过通道; 人孔:蒸汽管道每隔l00m、 蒸汽管道每隔l00m 人孔 蒸汽管道每隔l00m、热水 管道每隔200m设一个事故人孔, 200m设一个事故人孔 管道每隔200m设一个事故人孔,整 体混凝土结构的通行地沟, 体混凝土结构的通行地沟,每隔 200m宜设一个安装孔 宜设一个安装孔, 200m宜设一个安装孔,以便检修 更换管道; 更换管道; 通风: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通风 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 40℃; t‹40℃; 40℃ 照明: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 照明 安全电压; 排水:防水砂浆 防水层, 防水砂浆、 防、排水 防水砂浆、防水层, 沟底设坡向检查井的坡度。 沟底设坡向检查井的坡度。
4.1 供热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枝状管网
优点: 优点: 布置简单; 布置简单; 金属耗量小,投资小; 金属耗量小,投资小; 运行管理简便 缺点: 缺点: 不具有后备供热的能力,热网运行可靠性差。 不具有后备供热的能力,热网运行可靠性差。 目前普遍应用在城市二级网以及供热规模较小的热网。 目前普遍应用在城市二级网以及供热规模较小的热网。
图 4-3
通行地沟
半通行地沟
人行通道高度约1.2~1.4m, 人行通道高度约1.2~1.4m, 1.2 宽度不小于0.5m 0.5m。 宽度不小于0.5m。操作人员 可以在地沟内弯腰行走, 可以在地沟内弯腰行走,进行 检查和简单维修. 详见图4 检查和简单维修. 详见图4-4 不通行地沟 只需保证管道施工安装的必 要尺寸。 要尺寸。管道检修时必须掘 开地面。详见图4 开地面。详见图4-5 其他地沟 一般为不通行, 预制地沟 一般为不通行,如 椭圆拱沟( 椭圆拱沟(图4-6); 整体地沟 钢筋混凝土综合管 沟 ( 图 4-7) 。
4.2 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
a) 地上敷设:将热力管道架设在独立支架或者 地上敷设: 建筑物的外墙上。分为高支架、中支架、低 建筑物的外墙上。分为高支架、中支架、 支架; 支架; 地下敷设:地沟敷设、直埋敷设。 b) 地下敷设:地沟敷设、直埋敷设。
4.2 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
a) 地上敷设
分地面上独立支架和或附墙支架两类。 分地面上独立支架和或附墙支架两类。 按照支架的高度不同, 按照支架的高度不同,可有以下三种 型式 1.低支架 低支架: 在不妨碍交通, 1.低支架: 在不妨碍交通,不影 响厂区扩建的场合, 响厂区扩建的场合,可采用低支架敷 设。通常是沿着工厂的围墙或平行于 公路或铁路敷设。 公路或铁路敷设。为了避免雨雪的侵 低支架敷设, 袭,低支架敷设,供热管道保温结构 底距地面净高不得小于0.3m 0.3m。 底距地面净高不得小于0.3m。 低支 架敷设可以节省大量土建材料、 架敷设可以节省大量土建材料、建设 投资小、施工安装方便、 投资小、施工安装方便、维护管理容 但其适用范围太窄。 易,但其适用范围太窄。
无沟(直埋) 2) 无沟(直埋)敷设
敷设方式 填充式无沟敷设: 填充式无沟敷设:在 沟槽中用泥煤分层进 行填充、夯实, 行填充、夯实,管子 周围的泥煤层厚度不 小于150mm,最后在泥 小于150mm, 150mm 煤层上再填满一层粘 土,其上再填满普通 土壤并分层夯实。 土壤并分层夯实。
无沟(直埋) 2) 无沟(直埋)敷设
4.1 供热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供热管网布置基本形式可分为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 供热管网布置基本形式可分为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 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 枝状管网 图中所示的是 一个供热范围较小 的单热源枝状管网, 的单热源枝状管网, 热网供水从热源沿 主干线2 分支干线, 主干线2,分支干线, 用户支线送到各热 用户引入口, 用户引入口,经热 用户换热后, 用户换热后,回水 沿相同的线路返回 热源。 热源。
优缺点:地上敷设较为经济。 优缺点:地上敷设较为经济。它不受地下水位 较为经济 和土质的影响,便于运行管理, 和土质的影响,便于运行管理,易于发现和 消除故障;但占地面积较多, 消除故障;但占地面积较多,管道的热损失较 大,影响城市美观。 影响城市美观。
b) 地下敷设
1) 地沟敷设
地沟分砌筑、装配和整体等类型 等类型。 地沟分砌筑、装配和整体等类型。 砌筑 砌筑地沟采用砖、石或大型砌体砌筑墙体, 砌筑地沟采用砖、石或大型砌体砌筑墙体,配合 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 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 装配式地沟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装配, 装配式地沟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装配, 施工速度较快。 施工速度较快。 整体式地沟用钢筋混凝土现场灌筑而成, 整体式地沟用钢筋混凝土现场灌筑而成,防水性 能较好。 能较好。 地沟的横截面常做成矩形或拱形。 地沟的横截面常做成矩形或拱形。 根据地沟内人 行通道的设置情况,分为通行地沟 通行地沟、 行通道的设置情况,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 不通行地沟。 和不通行地沟。
无沟(直埋) 2) 无沟(直埋)敷设
将热力管道直接埋于地下, 将热力管道直接埋于地下,不需要建设任何形式的 专用建筑结构。 专用建筑结构。 保温方式发展 煤灰渣填充-草绳白灰壳-珍珠岩粉-预制珍珠岩煤灰渣填充-草绳白灰壳-珍珠岩粉-预制珍珠岩-整 体式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聚胺脂泡沫塑料+ 体式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聚胺脂泡沫塑料+高密度 聚乙烯) 聚乙烯) 。
敷设方式 浇灌式无沟敷设:管子敷设在沟槽中, 浇灌式无沟敷设:管子敷设在沟槽中,管子外表面 涂重油渣,在管子周围浇灌泡沫混凝土。 涂重油渣,在管子周围浇灌泡沫混凝土。
无沟(直埋) 2) 无沟(直埋)敷设
敷设方式 整体预制保温管:先在沟槽底部铺设100 150mm厚 100整体预制保温管:先在沟槽底部铺设100-150mm厚 的粗砂砾夯实,在管子周围填充砂砾填砂高度100 100的粗砂砾夯实,在管子周围填充砂砾填砂高度100200mm再回填原土夯实 再回填原土夯实。 200mm再回填原土夯实。
4.1 供热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多热源供热系统与单热源供热系统特 点对比
优点: 优点:
多热源供热系统的供热安全率更高, 多热源供热系统的供热安全率更高, 个别热源出现事故, 个别热源出现事故,不致影响整个 系统的供热能力; 系统的供热能力; 通过合理安排热效率高的热源先投 入运行, 入运行,可以提高整个供热系统的 热能利用率; 热能利用率; 配置相应的热网系统形式, 配置相应的热网系统形式,可以提 高整个系统的供热后备能力。 高整个系统的供热后备能力。 问题: 问题: 与单热源管网相比, 与单热源管网相比,多热源管网的 初投资大,运行管理复杂。 初投资大,运行管理复杂。
4.1 供热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环状管网
优点: 优点: 具有很高的供热后备能力, 具有很高的供热后备能力,当输配干 线某处出现事故时, 线某处出现事故时,可以切除故障管 段后,通过环状管网有另一方向保证 段后, 供热。减少事故影响范围, 供热。减少事故影响范围,缩短事故 检修时间,提高可靠性。 检修时间,提高可靠性。 问题: 问题: 与枝状管网相比, 与枝状管网相比,环状管网的初投资 因为要构成环形,管长增加; 大(因为要构成环形,管长增加;因 为要实现反向供热,局部管径要扩大。 为要实现反向供热,局部管径要扩大。 枝状管网越到末端管径越小。环网要 枝状管网越到末端管径越小。 保证各种事故工况下用户得到一定的 热量,末端管径要扩大) 热量,末端管径要扩大),运行管理 复杂, 复杂,要求热网具有较高的自动控制 措施。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