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简编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简编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临安的景色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誉为“南宋诗坛第一人”。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临安春雨初霁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韵律优美。
2.2 词语解析:解释诗歌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临安”、“春雨”、“初霁”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2.3 诗句赏析:分析每句诗句的意义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第三章:诗歌主题与情感表达3.1 诗歌主题: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初霁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第四章:诗歌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4.1 诗歌创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很大的苦难。
4.2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面临着金朝的侵略和内部的腐败,国家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第五章: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5.1 诗歌的审美价值:临安春雨初霁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5.2 诗歌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6.1 教学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和韵律。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6.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歌内容。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诗句解析和主题探讨。
欣赏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体会其韵律美。
写作指导法:鼓励学生创作以春天为题材的诗歌。
第七章:教学内容与步骤7.1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2选修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
2022选修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
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选修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选修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
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二、鉴赏要点讽喻手法陆游目淳熙七年(1180年)罢官闲居山阴到写这首诗时,已有六年多了。
这次奉召到临安,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显然不想重用他。
他对这个职位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下来。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写的。
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这正是讽喻的笔法。
中间两联写客居生活,“小楼一夜听春雨”,写诗人彻夜不眠,表现他心情不安,虽然是短期离家,却也动了羁旅之愁。
“深巷明朝卖杏花”,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
“矮纸斜行闭作单,晴窗细乳戏分茶”,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哪里以“作草”“分条”消磨时光,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邀请文学专家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向专业人士请教,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与南宋文化相关的展览,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比学习南宋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诗人的作品中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临安春雨初霁》,并背诵全诗,掌握诗的韵律和节奏。
举例:通过拆解诗句,分析诗句之间的联系,探讨诗人在起承转合上的巧妙安排。
(4)文化背景的了解: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诗风特点,把握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
举例: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和课后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目标:引起学生对《临安春雨初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对春天的雨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古人是如何描绘春雨的?”
展示一些春雨的图片和古风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春雨的意境。
简短介绍《临安春雨初霁》的作者陆游及其创作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诗词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临安春雨初霁》的基本结构、韵律和技巧。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熟读、背诵、分析诗歌,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临安春雨初霁》精讲教案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写作背景陆游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已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1178)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
“怖惧儿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
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名作。
二、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诵读时一般读成“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
要注意语调语气和把握感情基调。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歌内容《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作者陆游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
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
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
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
一开头就道“世味年来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
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古文今译】近年来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谁乂让我乘马来作客京华?住在小楼上,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次日清早,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茗茶。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第一篇: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2.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1.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2.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
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
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
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其间,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迈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奔放的风格。
至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写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
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与江西诗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师从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二人的影响较深。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1.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
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
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
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导学案(共五篇)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进一步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4、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重点难点】1、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进一步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一提到“金戈铁马”“气吞胡虏”我们脑海当中首先出现的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形象。
二.质疑解难探究合作(一)朗读诗歌,整体把握1.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大意。
陆游的诗一贯读来雄奇奔放,沉郁悲壮。
而这首诗读来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2.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从诗歌的题目来看,“春雨初霁”即雨后初晴,本该惬意愉悦,而此诗我们却读出了一种惆怅与悲叹。
3.齐声齐声朗读诗歌并思考,诗人为何而悲叹惆怅(二)背景介绍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谁知道,孝宗一席“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附咏自适”之语,让陆翁从头凉到脚,这不明明白白告诉雄心勃勃的陆翁:给你官职,给你俸禄,给我闭嘴;忘记你的恢复之志,游山玩水去吧!让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还想干一番报国大业的陆游大失所望,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由此看来诗歌表达的还是诗人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感伤与无奈,而这种情感在全诗当中是如何表现的?(三)解疑合探,品读情感小组讨论:1.诗歌当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有,应该是那几句?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加以分析?2.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语言清新隽永成为广泛传诵的名句,请从分析“小楼”“春雨”“杏花”等意象的角度赏析这两句。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简编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简编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学生能够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学生通过写作、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并欣赏古典诗歌的美。
(2)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现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的背诵和理解。
2.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3 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复杂意象的理解。
3.2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释。
3.3 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注释、译文和相关图片等。
4.2 教师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陆游的生平介绍和临安的历史背景。
4.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临安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临安春雨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5.2 朗读与背诵(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2)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帮助学生记忆。
5.3 翻译与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解释生词和注释。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4 分析与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5.5 表达与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临安春雨的短文。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活动,如扮演诗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5.6 小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背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临安春雨初霁》2. 学科领域:高中语文3. 教材版本:统编版4. 课型:选择性必修下册5.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6. 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临安春雨初霁》;(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2)学会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3)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提高人文素养;(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分析;(2)诗人的情感抒发;(3)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诗人的情感;(2)如何评价诗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2)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鉴赏方法。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临安春雨初霁》;2.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抒发;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思考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语言和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2.2 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意象和情感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意象;(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教学难点:(1)诗词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解读;(2)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理感受。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以陆游的生平简介引入,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和敬意。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词,理解基本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3 课堂讲解:(1)分析诗词的韵律和意象;(2)解读诗词中的修辞手法;(3)探讨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合作精神。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6 课后作业:(1)背诵诗词;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5.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5.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给予综合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6.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诗句的意思。
2.思维发展与提升:归纳本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诗文描绘的大自然之美以及诗句本身的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难点: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师生交流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清代爱国主义志士梁启超在读陆游诗集时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热烈赞赏了陆游诗歌中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
我们学过陆游哪些诗歌?请谈谈你心目中的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二、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成长在偏安的南宋。
家庭的流离、国家的不幸、民族的不幸,使他从小就有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及收复失地的强烈意志。
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二)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陆游已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
【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临安春雨出霁》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这首诗是《书愤》的同期作,但风格不同:《书愤》严肃而激愤,这一首则不乏诙谐意味。
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读这首诗的首尾两联要从容一些,有感慨兼自嘲意,但不是真的嘲笑自己,而是嘲讽当时的官场;中间两联要读得轻快,然而不是真有闲情逸致,不过是聊作消遣罢了。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诗文描绘的自然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古代诗人借诗言志的传统。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领会本诗传递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教学难点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2.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学生齐背《鹊桥仙》。
这首词的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秦观深情款款的婉约词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其中有一位女粉丝,她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唐介的孙女。
她痴迷秦观的词,在分娩前的晚上,她甚至梦见了秦观,因秦观字少游,她便与丈夫商量,给儿子取名游,字务观。
这就是陆游名字的来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随陆游的脚步感受当时南宋时代的京华风貌!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这首词的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秦观深情款款的婉约词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其中有一位女粉丝,她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唐介的孙女。
她痴迷秦观的词,在分娩前的晚上,她甚至梦见了秦观,因秦观字少游,她便与丈夫商量,给儿子取名游,字务观。
【高中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1.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2.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课时安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导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时刻盼望着杀敌报国、收复中原,有着终生不渝之爱国情怀的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善于从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热爱生活的陆游;“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那是深藏爱情悲痛,一生忠贞的陆游。
家国情怀,民族担当,我们看到了陆游的坚定如山,热情奔放,也看到了陆游的闲情雅致,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别样的陆游。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课程标准解读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三、教材分析选择性必修学习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四、单元解读古诗词诵读五、学习提示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
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
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
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
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
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背诵自己喜欢的诗。
了解陆游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意境。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情感。
3、学习诗歌以乐景写哀情以及用典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体会诗人客居京华的抑郁惆怅、壮志难酬的焦康和悲愤,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激起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学习诗歌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陆游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朗诵音频等。
设计依据:1、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年修订)》指出:“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在阅读鉴赏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手法,理解作者表达的深意。
2、教材内容:本单元为“古诗词诵读”单元,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教学本文,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官场的黑暗,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
3、学生情况: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古典诗歌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艺术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设立上述目标。
教学过程【知人论世】人物简介陆游(1125年-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
生平简介陆游生于北宋末,少年即怀爱国之志。
30岁礼部初试第一,因秦桧排斥未得录用。
秦桧死后,34岁以进士入仕,36岁任京官编修实录,升至宝章阁待制,后遭贬谪。
46岁起任夔州通判,48岁投身军旅抗金。
54岁任江西地方官,再遭罢免。
晚年知严州,后被革职,退居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2. 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1. 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2. 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
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
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
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
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其间,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迈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奔放的风格。
至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写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
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与江西诗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师从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二人的影响较深。
(其中包括爱国思想的熏陶和艺术创作上的影响)然而陆游虽然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中获得了增进艺术修养的启示,他在早年写诗的时候也曾仿效过黄庭坚、吕本中等江西诗人的风格,可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才力远远超越了江西诗派。
他很快超越了曾几、吕本中等师辈的成就,并以明朗瑰丽的语言、奔放磊落的情调和江西诗风的作品区别开来。
除了借鉴江西诗派以外,陆游还广泛地学习前代的优秀诗人。
在陆游很欣赏的古代诗人有屈原、杜甫,国家多难,报国无路,共同的遭遇使陆游与屈、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于半壁江山,陆游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使陆游非常苦闷,他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得到安慰和解脱。
于是本质上属于写实性质的陆诗却时常需要借助浪漫幻想的表现方式,而李白那种独往独来、飘逸轻狂的人生态度和变化莫测的艺术构思也就成为陆游倾心学习的对象。
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岑参和陶渊明也受到陆游的重视。
在陆游心目中,岑参是仅次于李、杜的唐代大诗人。
这显然是由于岑诗多写边塞奇丽风光和军营的豪壮生活,正与陆游所向往的从军生活情趣一致。
当陆游退居山阴农村后,陶渊明恬淡的生活态度和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又成为他仿效的典范。
兼收并蓄,杂去百家的学习态度使陆游从前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使陆诗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四、作家作品1.作品概述陆游一生勤奋创作,流传至今的诗就有九千四百多首。
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
其中爱国题材的作品有: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关山月》诗中假托一位老战士之口,痛责统治者一纸和议抛弃半壁江山、苟且偷生贪图享乐的无耻行径,倾诉了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满腔悲愤。
这正是南宋中叶沉闷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流传,是一首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
诗人将个人的遭遇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种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
其中描写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有:《游山西村》赞美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
《临安春雨初霁》抒写以京华红尘的厌倦,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的描写却优美动人。
《沈园》二首,写出诗人故地重游,怀想亡妻唐婉所做的爱情诗歌,教案《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陆诗中爱情诗的数量虽少,但此二首是难得的精品。
2.重点作品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
陆游的七言古体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既有李白的飘逸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形成独特的诗风。
如《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晶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豪竹哀丝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空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陆游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陆诗的对仗常常能做到一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同样体现出平易近人的倾向。
如《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的七绝笔致流传,情韵深永,《剑门道中遇微雨》是其代表作: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悲愤的情绪出之以清丽流转的字句,情致深婉,颇有唐人绝句意境回归的迹象。
五、本文创作背景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此时他已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诗中描写的是江南的春雨和书斋的闲适,寄托的是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京华红尘的厌倦。
六、课文讲解1. 课文朗读听录音,体会诗意。
学生自读,教师注意点拨。
2. 课文分析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七言律诗是陆游62岁在临安所作,诗中写了江南的春夜,通过杏花春雨,表现了临安的独特风光,抒写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京华红尘的厌倦。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
世情既然如此浇薄,何必出来做官?所以下句说:为什么骑了马到京城里来,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
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
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是指卷面不高的绢纸,“草”就是草书。
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
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
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
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
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睛窗”,“细乳”即是茶中的精品。
“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无事而作草书,睛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莫起风尘叹”,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
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
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
“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
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3.课文难点讨论《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是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
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4.相关评论①清末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②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对陆游继承杜甫的传统给予高度评价:“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③明末袁宗道《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称赞陆诗“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此外,缪钺《论宋诗》、《诗词散论》,朱东润《陆游传》,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钱钟书《宋诗选注》,程千帆《宋诗精选》等都有对陆游及其作品的评论,希望学生可下阅读。
4.翻译世态人情近年薄如纱,谁让我骑马到京城来做客呢?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
闲来无事在卷面不高的绢纸上歪歪斜斜地书写草书,天晴了,在窗前品着茶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