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考研的思考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好四辩总结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的陈词立论着实精彩,但请跟随我分析几点问题:一、毕业、就业与考研的关系问题。
毕业之后的选择无非二者,但必须明确的是就业是必要前提、也是实际目标。
“毕业后就业”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更深刻的认识到市场的需求,形成更具优势性的择业观,学习更有目标性,从而做到专业对口进行考研深造。
二、在考研的优势下往往忽略了经济成本与能力成本。
新政策实施,现在读研并不带薪还要缴纳学费。
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05年开始,一直到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
09年起,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敌本科生,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
学校学习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甚远,只有真正去接触实践才能找到方向,因此一个新踏上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有着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
综上,我方坚定地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好。
首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有利于以后社会的发展,即按照市场需求就业,有利于调整社会工作平衡问题,有利于平衡。
各个岗位的人才,不仅使社会经济平稳运行,更加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研究生的眼界比大学生要高,造成了很多具有潜力的职业空缺,相比之下大学生,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所以,从客观方面来看,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好。
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业是大学生的毕业目标,也是大学生考研的必要前提,不能为了不就业而考研,更不能盲目的考研而忽视了就业的重要性。
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是种明智的选择,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行动的先后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他自身的潜力,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思想。
在此我想说,我们大学生找工作不应该眼高手低,才能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从底层做起,脚踏实地。
“毕业后就业”不仅不会使自己偏离梦想,反之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见识丰富后改变自己的梦想,升华自己的梦想。
正如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
“再言,不错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关于大学生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与考研选择的思考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同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是否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权衡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做好选择和决策。
首先,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在求职市场上,个人的能力和专业技能是最为关键的。
因此,大学生在求学之余,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积累实践经验,进行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快速增强竞争力。
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道路,也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其次,对于选择考研的大学生来说,成功要求较高,需要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背景。
考研成功,并不代表就业成功,而且考研通常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投入,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建议三思而后行。
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关键是要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步步为营。
再次,选择考研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素质、能力和兴趣。
现在考研越来越流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考研。
对于既不喜欢研究也不擅长学术研究的学生,去考研毫无意义。
同样,对于仍然热爱学习,希望通过深造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能力的学生,去考研也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大学生应该注重实践和自我提升。
在求职的过程中,拥有实践经验、掌握各种技能、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很重要。
同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探索最新技术和思维方式,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能取得成功。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和考研选择的问题上,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追求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毕业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辩论赛全稿)
大学生毕业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辩论赛全稿)大学生毕业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辩论赛全稿导言: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们将就大学生毕业后是应该先选择考研究生还是先就业展开一场辩论。
我们将就这个问题从个人发展、就业市场需求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正文:一、个人发展1.1 竞争力提升考研究生可以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学业水平,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
深入学习和研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专业,为未来做好职业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1.2 学术深造对于那些对学术研究、科研工作和教学事业充满热情的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追求学术深造的机会。
这些学生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某一个领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3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考研期间,学生可以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和学习,培养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沟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就业市场需求2.1 知识结构升级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不少行业对研究生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更是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有着明确要求。
2.2 薪资差距研究显示,持有硕士学位的求职者,其待遇相对于本科学历者更有竞争力。
有更高的学历对就业者而言,通常可以更容易地获取较高的薪资和晋升机会。
2.3 就业分流由于社会供需关系的不平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选择先考研究生可以延缓大学生就业的时间,减轻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提高个人就业机会。
三、社会责任3.1 人才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应该充分利用考研时间,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3.2 科研创新研究生学习期间,学生将有更多时间和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3.3 社会价值通过考研,大学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创新做出贡献。
结论:考虑个人发展、就业市场需求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毕业后应先考研究生。
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5篇)
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5篇)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时光飞逝,眨眼间两年的大学生活就过去了,接下来要面临的是紧张的就业了。
作为一名,我无疑是还没准备好,甚至是迷茫的。
学校思考到我们的这种情绪,以及缺乏经验的状况,特地为我们开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
以便于我们更早的了解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和相关的知识、信息和端正我们的就业心态。
在这不长的时光里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对就业形势和择业等各方面有了必须的了解。
下方是我学习完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想就业的话,首先,务必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价自我,主动的去适应社会,正确对待社会上的竞争压力。
在选取职业时,既要思考个人需要,还要思考社会需要、市场需要,不能只凭自我的主观决定和意愿。
多从“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会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方面去思考。
针对自我的实际状况,比如: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爱好等,给自我一个正确的评价。
深入了解自我,清楚自我的优劣势,尽量发挥自我的优势,避开自我的不足,这样,才能成功。
眼光过高,择业期望过高,反而会错失很多机会。
第二,要根据自我的专业、技能、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我的职业方向。
在投简历之前,要先上网了解该公司的基本状况,是否真的有这家公司,认真收集、分析聘用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假如自我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做出理性的选取,及时签订协议。
且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家公司不好或者很好,你也这样觉得,患得患失,心里一片茫然,从而错过机遇。
第三,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处处碰壁。
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心理承受潜力和端正心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
更为重要的是要理解并适应自我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了解校园与职场的不一样。
不迷恋大城市,大企业,只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一样有一番新天地。
大学生毕业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辩论赛全稿)
大学生毕业先就业还是先考研(正一):谢谢主席评委,从辩题看这是一个考虑先工作或先考研的相对合理性问题需要先强调的是优中选优要突出的有三个要点。
(一)大学生群体究竟应当如何处理考研和工作的先后关系。
(二)如何评价工作与考研中的整体与局部群体与个人关系。
三在保证最有利于成长的前提下对工作和考研谁更优先做出选择。
无疑从判断群体与个人选择合理与否的两个角度社会与个人的层面来看大学毕业后先工作后考研都更为合理,首先个人成长和需要是相互适应的,现代社会市场发达高度分工无疑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现代大学正是以培养以高级技能的合作的工作者为基本前提的这是大学毕业后优先考虑工作的客观前提。
其次大学承担为科研和生产培养人才的双重任务,促使它划分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术型人才的石灰需求是少量的,培养是必须的,要保护的,可以鼓励他们先考研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趋势是明显的,要推动的应当鼓励他们先工作,这是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经验的概括也是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形成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结构再从个人层面上来看先工作再考验,首先有利于个人未来预期的理性化,考研的选择应当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社会地位工作能力,先工作经验的积累、心态的磨练、能力的独立、选择的自主为个人更高级的教育合理的奠基,其次有利于争取个人成长的更大空间,先工作,既可以获得分工时候的职位空间又可以获得个人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还可以保证工作利益与教育利益的皆得更可以保证个人受教育的职业针对性。
喧嚣的社会与宁静的社会之间也许我们更情愿呆在大学里知识的传奇浪漫的追求尘俗的远离吸引着大学毕业后先考研的人们。
但是时代的召唤、现实的衡量、人生的挑战推动着我们暂别校园投身工作谢谢。
反一:谢谢主席,大家好!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先考研后工作更为合理这是一个对现实进行利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第一我们双方都承认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先考研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强大的社会竞争力。
高校辅导员对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考——以重庆移通学院为例
高校辅导员对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考——以重庆移通学院为例摘要:面对后疫情环境形式,笔者通过对2023届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研究背景、原因分析、应对措施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一、研究背景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认为,大学生有求职诉求,而当前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不匹配,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从学校角度已经开展了多主题、多形式的就业培训,但在学生求职过程中,还会出现就业目标不明确、自我认知不清晰、行业现状不了解等问题,再加上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导致学生求职成功率不甚理想。
作为辅导员,如何从学校角度深入思考就业指导的质量,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学生就业困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岗位有超过本人能力的高要求、高标准,期待与现实落差太大导致求职失败,二是学生主动降低就业标准,愿意从事基础性工作,但企业认为学生留下的可能性较低,跳槽机率太高,不愿花时间、精力、财力培养,从而更愿意选择专业对口、实操能力更强的专科学生,三是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型企业还尚未复苏导致就业岗位较少,学生反映投了上百份简历却无一回应,导致失去就业信心,陷入自我怀疑进而完全躺平的状态。
二、产生就业困境的原因1.职业认知不清晰职业认知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是指大学生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在职场中所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笔者在第七学期对所带毕业生做了就业意向摸查,结果显示51%的学生选择在本专业领域就业,48%的学生选择考研或者考公。
再进一步对考研、考公同学的调查中,发现近80%的学生盲目选择考研、考公,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并不了解,只是因为随大流。
其余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想法,持观望态度。
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就业认知尚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这极不利于学生就业。
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doc
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作者:路瑞峰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4期[摘要]“就业还是考研”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很多学生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考研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学生应正确看待考研和就业,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智选择未来的道路。
[关键词]就业考研职业生涯规划[作者简介]路瑞峰(1970- ),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河南南阳 473004)[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6-0170-02直接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大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
很多同学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
还有很多同学徘徊在所谓“就业考研都不误”的两手准备中,考研未必成功,就业也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对待考研或是就业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考研热”的成因分析1.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
以往的“天之骄子”越来越为就业发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
同时,由于近几年许多高校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考上研究生也并非那么遥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形成了“考研热”。
2007年全国共有128.2万人参加考试,其中应届本科生约占51.28万。
为确保考研成功,一些同学甚至从大二开始就加入了“职业考研人”的行列。
由于提前进入考研复习,许多学生从大二、大三开始就不再专注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对与考研关系不密切的课程如公选课、实验课等更是不屑一顾,或以应付的心态去对待,以60分过关为目标。
对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活动等也不热心,一切似乎都要为考研让路。
论考研与就业的利弊
论考研与就业的利弊当今社会,考研还是就业,一直是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考研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就业和考研的选择就像一道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选择就业还是考研的说法有很多,考研还是就业,几乎是每一届毕业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具体选择什么还要看个人的看法。
标签:考研;就业;选择一、就业与考研的优势分析从2003年开始,最先一批扩招的本科生已经毕业,而就业的工作地方有限,于是便促使很多的本科生往考研的道路上转移。
于是,考研便不再仅仅具有学术意义,或者说学术意义正在渐渐的缩小。
为了避开艰难的就业形势,为了学历升级以提升自己就业的价码,为了考博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就业与考研的优势各是什么呢?考研的优势:1. 学术追求。
对自己学习的专业由入门到喜欢,觉得有继续学习下去的必要,所以考虑考研,希望在学术上能有提升。
2.为了更好的就业。
如今的本科生遍地都是,而研究生却寥寥无几,这是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谁都看得出来,现在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而且,拿到硕士文凭,便等于有了一次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机会。
3.为未来增加一个筹码。
人才高消费是未来的趋势,今天的人才市场上还是本科毕业生在“扛大头”,也许明天就会演变成硕士学历者的天下,还是趁着年轻,多拿一个学历在手里,未来更有保障。
4. 升职发展。
高学历者更容易得到提拔,不能说这是百分百的规律,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5. 延缓就业压力。
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生解决户口的问题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
考研的劣势:1.成功比例:虽然一直在扩招,但是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在剧增,录取不利并不没有多大的提高。
2.时间成本:复习考研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中又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
如果两线作战,既找工作又准备考研,这很难兼顾。
3.虽说考研能暂时避开找工作,但是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是一样要面对找工作,两三年后再就业的形势可能就不同了,会有什么样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测。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增加一道“砝码”。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大学生考研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将对大学生考研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以期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考研现状分析1. 考研热情高涨,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作为破局出路。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每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学术深造的渴望,也反映了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2. 考研资源不均衡,知识技能提升存在难度尽管考研热情高涨,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考研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给予的支持力度有所差异,一些优质的考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知名高校和重点专业。
相较之下,一些非重点院校或专业的考研资源较为匮乏,这给部分考生的知识技能提升带来一定的难度。
3. 高投入低产出,考研压力倍增除了分数线竞争激烈外,大学生考研还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考研复习期间,学生需要购买参考书籍、参加培训班、参加模拟考试等,这些投入都对家庭经济和个人时间产生了较大压力。
而考研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考研生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中。
二、相关对策思考1. 提高考研资源配置均衡性政府和高校应加大考研资源的投入,通过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使考研资源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位有需求的考生。
同时,建立考研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优质考研资源得以广泛流传,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和指导。
2. 健全考研复习体系,提高效率大学生考研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复习规划和方法,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同时,积极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类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改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使知识技能得以快速提升。
大学生毕业应先考研VS就业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生毕业应先考研VS就业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反方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就业,而不是优先考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大学生。
现在大学生的数量已经大幅增加,而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最现实的问题。
考研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的。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考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选择。
考研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并且,考研并不一定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相反,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因为考研而错过了一些就业机会。
最后,我们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就业或者考研。
我们需要权衡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规划等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味追求考研,忽略了就业的重要性。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反方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就业,而不是优先考研。
我们认为,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问题,而考研只是一种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现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
许多毕业生往往需要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来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选择考研,就需要放弃这些机会,而且还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考研并不一定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
现在很多企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而不是学历。
因此,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因为考研而错过了一些就业机会。
并且,考研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成本,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
最后,我们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就业或者考研。
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规划等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味追求考研,忽略了就业的重要性。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反方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就业,而不是优先考研。
我们认为,就业是大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问题,而考研只是一种选择。
考研与就业分析范文
考研与就业分析范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考研与就业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考研热愈发高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
在人们普遍认为考研对就业有加分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首先,考研被广泛认为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之一、由于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竞争十分激烈。
很多企业和机构对研究生学历要求较高或优先录取研究生,因此考研能够给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同时,研究生学位也被认为是一个学术能力的象征,能够证明学生在其中一领域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
这对于投身学术研究或相关行业的就业是有利的。
其次,考研也被许多大学生视为逃避就业的方式。
有些学生认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找一份稳定和高薪的工作并不容易。
因此,他们选择考研以避免直接面对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够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此外,在考研期间,学生还可以继续享受学生身份,不用立即进入社会工作,从而推迟就业的时间。
然而,这种“逃避”就业的方式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一方面,考研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没有明确研究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和资源。
另一方面,研究生毕业后再次面临就业问题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为在他们离开就业市场期间,其他同龄人也在积累工作经验并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考研可能对个人的发展路径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研究生培养主要注重学术研究和理论知识,对于那些希望投身工业界或创业的学生来说,考研未必是最佳选择。
在就业市场上,一些公司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而非学历背景和学术知识。
最后,考研与就业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
考研只是通往就业的一条途径之一,学生在考研之前或者考研期间,也要关注和准备就业方面的问题。
无论是投身学术研究、进入企业还是创业,学生都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综上所述,考研与就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和观点。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精选6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记得当年,毕业刚走出成都交通大学时,我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整天撞来撞去,哪都想瞧瞧,看到那么多条件职位优厚的公司,统统把简历投过去,心想自己也不差,怎么也能撞上一两个好职位。
但事实残酷,投过很多简历,才偶尔经过几次失败的面试,这时我终于开始反思,如何才算做好,一路走到现在,就讲讲我的心得,怎样才能走好人生求职就业之路。
对于其中我认为最重要一点,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就是要写好简历,可是怎么真正算写好,肯定很多人都没有准确认识,大部分都是马马虎虎搞出来。
但是简历就是一张脸,而且是对方公司见你的第一面,如果连第一面印象都不好,可以说,你已经算失败了。
像我以前,自认为算比较优秀,简历随便一写,只要寄出去,肯定有不少公司会来找我,当事实抽我几个大嘴巴子后,我才明白,以前真错的离谱。
要让你的简历与众不同,这是必须的,不仅内容要好,外表也要给人一种良好新鲜感,但不要太花哨,如果你有电脑特长,就专门美化一下,如果没有也要找人做好。
想想当那些人事主管,看了那么多份千篇一律的的简历,当看到你的简历时,外表清新,简约大方,内容条理分明,首先这印象分就加了不少。
然后在里面着重把自身优势写出来,一份好简历,就完成了。
再有,求职面试过程中,还有关键的是,不管无论如何,哪怕现在累一点,也不能闲,也许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就从你的指缝中溜走。
只要有时间,就要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求职动态,经常出门走动,把你内心希望参加的地方,更是要牢牢把握住信息动态。
因为现在的求职信息太多,太多时候,容易错失你人生的宝贵机会,时间就是金钱,每一分每一秒,都和你的未来息息相关。
我的求职就业心得,看起来简单,但说实话,这是经过长期观察,得出最需要注意的两地方,只要你操之在手,一步一步踏实前进,就能打造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人生。
大学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困惑与出路
大学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困惑与出路随着教育水平的普及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这个选择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也是一个潜藏着困惑和挑战的时刻。
本文将讨论大学考研和就业的困惑,并探讨出路。
一、大学考研的困惑1.1 升学压力面临毕业后的升学考试,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考研的竞争激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考。
有的学生因为考研而放弃了就业机会,而最终没有考上研究生,对于他们来说,选择考研可能成为一种遗憾。
1.2 经济负担考研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相应的经济支持。
报名费用、培训班费用以及生活费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成为选择考研的一大困扰。
1.3 缺乏明确目标有的大学生往往选择考研,但却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他们只是因为被社会舆论和同学的选择所影响而选择继续深造。
然而,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选择考研可能只是一种逃避就业和面对社会的方式。
二、就业选择的困惑2.1 就业竞争激烈如今,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不论是求职经验还是专业背景,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找工作的障碍。
与此同时,大学生们面对着社会岗位和自身兴趣的矛盾,很难找到一个满意的就业机会。
2.2 就业压力就业不仅是一个个人能力的考验,还是社会压力的体现。
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让大学生感到肩上的压力沉重。
找工作的压力带来了焦虑和困惑,他们常常感到自己缺乏竞争力和资历。
2.3 对未来的担忧在就业选择的困惑中,大学生们也会担忧自己的未来。
他们担心自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也担心在职场中无法获得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这种担忧让许多大学生无法选择就业,进而增加了他们对考研的期望。
三、大学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出路3.1 深入调研在面临考研和就业的选择时,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进行深入调研。
了解研究生教育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便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考研还是就业辩论赛(范文4篇)
考研还是就业辩论赛(范文 4 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考研还是就业辩论赛的资料4 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考研还是就业辩论赛范文一》尊敬的主席,在座的各位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来辩论的话题是毕业后先考研好还是先就业好。
从辩题看这是一个考虑先工作或先考研的相对合理性问题需要先强调的是优中选优要突出的有三个要点。
(一)大学生群体究竟应当如何处理考研和工作的先后关系。
(二)如何评价工作与考研中的整体与局部群体与个人关系。
(三)在保证最有利于成长的前提下对工作和考研谁更优先做出选择。
我方坚持认为毕业后先就业好。
之所以这么认为有如下原因: 1(一)个人成长和需要是相互适应的,现代社会市场发达高度分工无疑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现代大学正是以培养以高级技能的合作的工作者为基本前提的这是大学毕业后优先考虑工作的客观前提。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社会中有自己五个层次的需要,即: 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只有实现了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才会追求最高等级的需要。
所以毕业先就业相比先考研更加实际,也能照顾到家庭的实际。
考研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工作,另外研究生并非大众教育,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三)毕业考不上研究生怎么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就业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当研究生毕业才开始挣钱时,先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发展之路就是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风考研。
另外,大学生先就业,也是考虑了家庭压力以及时间不等人等因素,我们认为这机会成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并作出最终决定的。
(四)考研之后不见得竞争力就强于本科、专科毕业生。
2006 年,扩招后的首批研究生毕业开始走向市场,两年多来,其就业形式日趋严峻。
大部分研究生都想留在大城市就业,2对月薪的要求也在3000 元左右。
学业决策:大学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
学业决策:大学毕业后工作还是考研
尊敬的大学生们: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面临毕业的你们即将迈入人生的新阶段。
在这个重要时刻,你们需要做出一个关键的学业决策:是选择直接进入职场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考研?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考研与直接工作的优势和劣势。
直接工作的优势:
1. 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
2. 更快地融入社会,建立人脉资源。
3. 提前获得经济收入,减轻家庭负担。
直接工作的劣势:
1. 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可能限制职业发展空间。
2. 部分职位对研究生学历有明确要求。
考研的优势:
1. 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竞争力。
2. 深入研究专业知识,为学术或专业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3. 扩大人脉资源,提升综合素质。
考研的劣势:
1. 研究生学习周期较长,推迟进入职场。
2. 经济压力较大,需要承担学费和生活费。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经济条
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 职业规划:如果你的职业目标对学历有明确要求,或者你希望在学术、科研等方面发展,那么考研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2. 兴趣爱好:如果你对所学专业有浓厚兴趣,愿意继续深入研究,那么考研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3. 经济条件: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允许,且你愿意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那么考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无论选择工作还是考研,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
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为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祝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考研与就业的关系
考研与就业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考虑继续深造,尤其是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
考研被看作是提升学历、增加竞争力的一条捷径,因此备考研究生考试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然而,考研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本文将探讨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
首先,考研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提升学历的一种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许多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考研被视为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这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还能增加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更容易获得高薪或更好的工作机会。
其次,考研也可以提升个人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毫无疑问,攻读研究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但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学术研究和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
这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是有益的。
对于那些想从事学术研究或深度专业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攻读研究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研究生阶段,个人可以选择更多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深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不仅增加了知识面,还有助于个人在特定领域的深度研究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然而,考研与就业也有其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攻读研究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考研期间可能会错过很多就业机会。
虽然攻读研究生可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毕业生在求职时还是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局面,许多公司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而非单纯的学历。
因此,攻读研究生并不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就业问题还是需要个人综合考虑自身的专业背景、发展方向和就业市场情况,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此外,考研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
攻读研究生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投资。
除了学费、住宿费等直接开销外,研究生期间还需面对生活费、书籍资料费用等其他间接开销。
毕业设想和就业意愿范文
毕业设想和就业意愿一、引言毕业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标志着从学生时代进入到社会的门槛。
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我们不禁思考自己的未来,同时也会对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做出一些设想和打算。
二、毕业设想2.1 就业方式选择毕业后,我希望能够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就业方式可供选择:1.直接就业:通过招聘会、求职网站等渠道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直接从事相应职业。
2.研究生考研:如果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感兴趣,且希望深入研究,可以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3.自主创业:如果有一定的创业意愿和能力,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2.2 行业选择我期望毕业后进入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以便将所学知识实践于实际工作中。
以下是我感兴趣的几个行业:1.互联网科技行业:这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创新的行业,我对于互联网产品设计和开发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够进入这个行业。
2.媒体传媒行业:我对于写作和编辑比较有兴趣,希望能够在媒体传媒行业发展,从事相关工作。
3.教育行业:我热爱教育事业,希望能够从事教育行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三、就业意愿3.1 就业城市选择在选择就业城市时,我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就业机会:选择一个就业机会较多的城市,有利于自己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2.行业发展:选择一个相应行业发展较好的城市,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成长。
3.生活成本:考虑到生活成本,选择一个相对宜居且生活费用相对较低的城市。
3.2 薪资和福利待遇在就业时,除了关注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外,薪资和福利待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我希望能够得到的薪资和福利待遇:1.薪资水平:薪资待遇合理、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能够达到一定的增长空间。
2.福利待遇:包括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
3.3 职业发展和提升空间在选择工作时,我也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提升空间。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探讨摘要:关键词:随着高等教育对象扩大化的到来,社会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政府及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随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意义现状问题对策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与建设的栋梁之才,也是国家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核心,也是实现各种宏伟世纪目标的中坚力量。
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设计与改革、发展与创新。
做好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能够将我国各专业大学生进行合理就业配置。
也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将给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再次接受教育的过程,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对当下就业的指导,也将对大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提供长远的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1、指导工作中的内容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只局限于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的传授,再有就是联系用人单位、向其推荐学生,从而完成就业率指标。
而对就业形势只做简单介绍与分析,对当前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及相关规定的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与诠释。
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对全局的考虑和总体的工作安排,在职业的判断及职业规划方面、职业道德等方面着力则较小,这很难适应目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并不能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
2、指导工作的时间选择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都安排在大学毕业的前期,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的比较急躁,指导的内容、方式也较简略,对大学生的实际就业困难的解决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
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远的、历时较长的工作,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解决掉的,这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培养、职业价值观的建立、职业形势分析等全局工作的安排、统筹。
浅谈毕业大学生应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
东北石油大学 2011 —2012学年第1、2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关于毕业大学生应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的调查调查对象:大三以及大四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2011年10月6日—2011年11月4日调查方式:与在校大学生共同探讨了解面对如饥似渴的跨国公司,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对社会中大批量的本科生。
对于应届的毕业生应该选择继续读研接受更加宽范围的知识领域还是选择步入社会当中去亲身的掌握和积累些就业经验呢?应届毕业生面临深造或者求职的选择时出现的彷徨和焦虑,在大学已成为常态。
此篇论文将针对这一话题展开多方面的利弊分析。
在此我先引用来自第一调查网的一份表格调查,从而了解下大家对于此问题的看法:根据图表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当代这个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差距,能力都差不多,这种想法也是应届大学生选择步入社会从业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认为花大多的精力与时间和金钱去学习考研所带来的结果会和本科生一样甚至远远不如本科生。
一、就此方面的看法,我可以总结来说一部分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放弃考研的原因一是:认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认可度在社会上持平等观念,自己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在漫长的考研路上。
就这样的看法我将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全面的分析了解下是否研究生在就业上同等于本科生。
根据《网络招聘下北京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这份智联招聘的调查报告通过网络求职环境下北京地区24所高校22400名毕业生的抽样调研及数据分析,反映了2005届至2007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职业发展、行业分布、薪酬水平等情况。
据报告的数据显示,北京高校毕业生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为80.6%,高于全国毕业生就业率72.1%的平均水平。
北京地区文科学生的就业率略高于理工科学生,本科生就业率略高于研究生就业率,比例分别为81.4%和76.8%。
调查数据显示北京高校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匹配度为54.5%,近三年来北京高校毕业生无工作变迁经历的比例为68.54%。
关于就业、考研整体的经验总结
关于就业、考研整体的经验总结就业和考研是许多大学生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选择。
在这个经验总结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就业和考研整体的经验和观点。
就业是大学生们毕业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就业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选择合适的行业和职位非常关键。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发展前景和机会,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在选择职位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发展空间,避免盲目追求高薪而忽视职业发展。
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习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
同时,实习也是建立社会人脉和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这对于找工作时的推荐和引荐非常有帮助。
在求职过程中,简历和面试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写好一份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简历是吸引用人单位的第一步。
在面试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公司的背景和需求,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考研是许多大学生继续深造的选择之一。
考研需要一定的准备和计划。
首先,要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考研以及选择什么专业。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同时,要注重积累和总结,在备考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考研的过程是一场长跑,需要坚持和毅力。
在备考期间,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和挫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同时,要注重合理的休息和调节,保持身心健康。
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都需要勇气和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奋斗。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为之努力付出。
总的来说,就业和考研是大学生们面临的两个重要选择。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合理的规划和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关键。
希望大家都能在就业和考研的道路上取得自己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3-16作者简介:国庆德(1986-),男,山东嘉祥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7级本科生。
2010年8月第32卷 增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Ch i na Three Gorges Un i versity(H u m an iti es&Social Sciences)Aug 12010Vol 132 Spec i a l sec .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考研的思考国庆德1,陈 信2(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摘 要:就业与考研是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两种主要选择,对于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就业还是考研,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
在决策的十字路口,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结合个人实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就业; 考研; 人力资本投资; 成本; 收益中图分类号:F 2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0)增刊-0246-03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学校的扩招,我国的高校教育已渐渐从/精英式的教育0转化为/大众化的教育0。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迅速上升。
[1]据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
但是,大学生需求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不会减弱。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后,我们又如何选择呢?据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显示,约有39.8%的毕业生(包括已确定单位者、自由职业者、自主创业者、其他灵活就业者)选择直接就业,想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开始适应社会生活;约有27.6%的毕业生(包括已升学和拟升学考研者)选择考研,他们认为学历越高,以后的工作越好;其它情况占32.6%。
[3]可见就业和考研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研究毕业后选择就业还是考研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分析基础人力资本理论是本文的分析基础,它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大量的开创性研究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
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将教育活动纳入经济计算,并且通过回报率的推算,表达了教育投资具有在教育成本以外的经济回报。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
换言之,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
其主要观点有:(1)劳动力质量重于劳动力数量;(2)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并且高于物力投资收益率。
[4]这些观点体现了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高度重视,肯定了教育成本投入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后面临多种选择,可以立即就业,也可以选择考研,这样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主体是个人,所以我们在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时,并没有考虑社会的投资和收益。
首先,在成本方面,私人成本是指个人为自身接受教育所付出的成本。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个人支付的直接的教育成本,包括学费、书籍费以及超出不上学时的那部分生活费用。
其二,包括个人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即由于上学而放弃了的收入。
其次,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就是预期接受教育以后获得更高的收入,但将来才可能获得的较高收入必须能补偿目前的投资成本。
图1以是否接受研究生教育为例,清楚地显示了两类人的工资报酬流的差异。
其中工资报酬流A 反映了未上研究生的终生工资报酬流,也就是22岁大学毕业后不去上研究生,立即参加工作;工资报酬流B 反映了22岁上研究生的人到60岁退休的终生工资报酬流。
我们看到,上研究生的总成本为放弃的收入和学费及书费,收入增量表示接受研究生教育和不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报酬流的差额。
只有收入增量大于或等于上研究生的总成本,人们才继续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
这里仅反映了经济收益,没有反映非经济收益。
246图1 教育投资的模型分析关于教育的作用,一般认为有两种功能。
一是高学历能提高人们的生产率,因此高学历的人能获得高报酬。
二是教育的信号功能,认为学历只是发现哪些员工具有高生产效率的手段。
如图2所示,假设雇主面临两类求职人员,一类人员的生产率为A,另一类人员的生产率为B ,雇主在不能甄别这两类人员的情况下,只好假定所有求职人员的平均生产率为(A +B)/2,从而用(A +B)/2的工资水平雇佣员工。
但是,如果雇主有一种手段可以排除生产率为A 的人仅雇用生产率为B 的人,企业利润就会增加。
市场上的每个企业都这样做的结果是,生产率为B 的劳动者的工资为B ,生产率为A 的劳动者其工资为A,教育年限可以起到这种甄别的作用。
如果雇主认为D 的教育可以作为甄别的手段,那么高于D 的人员得到的工资率为B ,低于D 的人员得到的工资率为A。
图2 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教育的信号功能但是,教育是要付出成本的,对于不同的个人来说,心理成本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并且付出的心理成本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往往是有关系的。
如果那些善于学习、能够用较低成本达到一定教育水平的人员也是在工作中更有效率的人员。
那么,教育年限的信号功能就可以体现出来了,如图2中的两条教育成本曲线。
低生产率者,由于不善于学习,其教育成本曲线为C ,高生产率者则为C /2。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选择的原则是:工资报酬的贴现值与其教育成本之间的差距最大是为最佳。
对于教育成本为C 、工资率为A 的员工来讲,教育年限为0的差距最大;对于教育成本为C /2、工资率为B 的员工来讲,教育年限为D 的时候差距最大。
所以,只有教育成本为C /2的人才会选择D 的教育。
D 也就成为劳动市场上进行甄别的劳动力的信息标志。
[5]二、案例描述某生,男,山东嘉祥人,1986年2月生,于2007年9月考入湖北宜昌三峡大学,2011年6月毕业,2010年春准备考研或就业。
如果工作,选择在湖北,底薪2072元/月,[3]不包吃住。
如果考研,准备选择湖北的学校,学制三年,按湖北省物价局的规定,学费一般10000元/年,住宿费1000元/年。
父母均是农民,研究生学费要靠贷款。
三、成本与收益权衡计算说明: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衡量性,考虑到心理收益和心理成本的不可量化性,因此先假定读研究生的心理收益等于心理成本,在比较时不考虑心理收益和成本。
11成本(一)直接费用(实际费用):包括学费、购书、衣食住行和通讯等费用,但其中剔除了即使是不上研究生也需要的发生的吃住、购置衣物等费用。
表1 研究生费用明细表(单位:元)时间学杂费(含报考博班、等费用)书本费(含学习用品等)交通费(1)通讯费(2)住宿费日常花费(含旅游、日用品等)费用总计研一(2011.9-2012.7)12000(3)10002003001000200016500研二(2012.9-2013.7)11000(4)1500(5)2003001000200016000研三(2013.9-2014.7)10000500500(6)500(7)10002400(8)14900费用总计33000300090011003000640047400注:(1)含寒假回家及平时车费(暑假不回家);(2)以电话卡的费用进行估计;(3)研一含一些必需的杂费;(4)含报考博班费用;(5)含考博资料;(6)含研三找工作增加的交通费;(7)含研三找工作增加的通讯费;(8)含为找工作购置衣物等导致的费用增加。
(二)机会成本:在上研究生期间由于不能工作而放弃的工资报酬。
假定在中西部地区工作,第一年工资2072元/月(据2009年调查),年终奖2486.4元(年终奖为年收入的10%),第二年月薪2280元/月(涨幅为第一年的10%),年终奖2736元,第三年月薪2508元/月(涨幅为第二年的10%),年终奖为3010元。
表2 放弃的工资报酬(单位:元)时间可能的工资报酬2011.9-2012.7273512012.9-2013.7300962013.9-2014.733106总计90753247(三)两项成本相加总计:47400+90753=138153(元)。
21收益(一)上研究生期间可能获得的奖学金和兼职收入。
表3研究生期间收人明细表(单位:元)时间奖学金生活费补助家教兼职收入其他兼职收入合计2011.9-2012.710003005000(1)10007300 2012.9-2013.71000300500010007300 2013.9-2014.710003001000(2)5000(3)7300总计300090011000700021900(1)固定一份家教,月平均500元,暑假时间充足,工资较多;(2)研三实习加找工作,家教时间减少;(3)额外兼职收入增加。
(二)预期报酬(相当于大学毕业生较高的预期未来收入的增加值)。
一个正在考虑上研究生的人实际是在两种终身工资报酬流(大学毕业生的报酬和研究毕业生的报酬)之间做出的选择。
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报酬流开始出现得很快,但是不可能上升得很高,而研究生毕业的工资报酬流在开始的3年中只有负收人流(上研究生的学费成本和放弃的工资报酬),但是研究生毕业后,薪酬起点要高于大学毕业生,接下去的上升趋势也要比大学生快。
按照国家规定男性的退休年龄为60岁,假定工作到60岁,试分析以下两种情况。
(1)假定大学毕业直接去工作。
三年后27岁,已是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此时月工资3000元,以后平均每年月工资增加200元,34岁月工资达到4400元,35岁任招聘或薪酬经理,月工资5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增加300元,45岁时,任人力资源部部门总监,月工资10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增加500元,在50岁的时候,升职为部门总经理,月工资15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增加1000元,55岁后月工资20000元,不再增加。
(2)假定选择读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27岁,此时参加工作的月工资报酬为2000元,以后平均每年月工资增加300元, 30岁时考取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35岁月工资达到4400元,36岁任招聘或薪酬经理,月工资5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增加400元,44岁时,任部门总监,月工资10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增加500元,在49岁的时候,升职为部门总经理,月工资15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增加1000元,54岁后月工资20000元,将不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