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和策略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和策略
南京市溧水县和凤中学化学教研组吴兆根
摘要:中考化学复习是在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不能像上新课那样详细讲解和分析,也不能用题海战术加重学习负担,更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复习不仅是旧知识的重现和再认识,也是综合训练和素质教育。上课的最高境界是“将新授课上成了复习课、将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下面我从教学课的误区、策略、建议三方面谈个人之拙见。
关键词:误区策略建议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四个误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主场所。复习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开放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操作创新、思维创新、以及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社会必须的能力,培养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能力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摆脱了传统思维的桎梏和思维的定势。
1.学习过程表演化
为了实施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中,提高课堂参与率,充分体现教学行为的开放性。在课堂上,教师自始至终进行着有序、规范的“指挥”,学生则整齐划一地密切“配合”,齐刷刷的举手,异口同声地回答,让学生认真的“思考”,经过几番“互动”,疑问顿释,难题破解,一切都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进行着“表演”。尽管教学过程有条不紊,课堂气氛“热烈高涨”,可是眼前却仿佛不见了那一个个充满朝气,活泼可爱,富有个性的学生。如果让学生从小就学会懂得迎合他人,听从安排和指挥而失去自我,那么创新精神将从何谈起?难怪有人说,此种“互动”课,是公开课上的“时装表演”----好看而不中用。在这种“指挥”和“配合”下的互动,实然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出现了别样的“护动”。
2. 讨论交流过度化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多而且学生动起来了就是好的教学了。在平时的课堂中,经常会这样:教师提前发了讲学稿给学生,一节课安排4~5个学习活动,按前后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讲学稿中问题讨论5min后学生之间互相辩论,然后由组长作答。教师不敢多讲,把时间还给学生学习、交流、回报。教师唯恐占据学生的时间,压制学生的个性,教师忙于客串,课中表现为“你说-----,你认为---”,师生无思维碰撞,学生自主讨论,盲目燥动中浪费时间,活动流于形式,教师热衷于“客串”,有些知识无需讨论,教学设计取悦于学生,学生思维引向教师,缺乏有效的调控、分工,形式简单化。存在有形式无实质,活动缺乏价值的主题,忽视有效的“引导”,众说纷纭,看其热闹,教师“听其不悟”,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度过了45min,课堂中注重求异忽视求同,彰显个性抹杀共性,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
3.探究活动教条化
探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这一问题时,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学习探究一番,教师略加评点。沉思片刻,教师鼠标一点,要求学生用投影上的方案来实施。紧接着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循循善诱,对一些问题进行着分析、探究;学生则认真地听讲、观察、记录。讲解完后,让学生再开始探究实验。最后,设计一些问题、练习的题目,无非为了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的结论。课中出现的是教师先探究、学生旁观的奇异现象。虽然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探究,但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也
就忘了。因为这样的探究会使学生失去了探究的热情;失去了探究欲望;更失去了求知欲。一些实践、体验性活动只是在课堂上点到为止,一带而过。如:对于“等量的水是否需要加入三物质要达到饱和后才测量三者的温度”。如此,怎能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情有独钟,搞探究的躯壳,接受的模式,学生的探了什么、究了什么?成了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能有多少开放创新可言?
4.学业评价褒奖化
目前教育中经常流行的教学口号:“学生不是聪明了受表扬,而是表扬会更聪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口号不等于教育观念,口号转化教育教学观念应充分理解其价值内涵和实现的条件。事事总想鼓励学生,一味的表扬,对学生实行鼓励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有度,只有鼓励赞扬,而忽视引导、否定也是不合适的。
公开课上,教师提出问题,某同学答对了,教师接二连三地称赞该同学答得“好”、“很好”、“真不错”;答错误的同学,为了鼓励学生,教师违心地对学生进行褒奖;答出新意的同学,教师要求全体同学给予鼓掌。这样的称赞多了,也就无法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评价不当则会压制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动机,弱化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使得学生有可能逐渐拒斥课堂参与。在某些情况下,可将评价形态由显在状态转化为隐性状态,反而倒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对学生精彩的回答予以重复和强调,对某个表现出色的学生的一个微笑等等。
二、复习教学课的三个策略
如果说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那么复习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复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提升能力,变知识为智慧,化知识为力量。就复习时间而言,有课内和课外复习;就复习形式而言,有作业训练和教学检查。初中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可通过以下策略来有效地做好复习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编织知识网络、体验化学价值,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模拟检测查漏补缺
课堂检测可以反馈教学实效,反映学生中相异的想法。在日常教学中,课堂作业、课后练习就是常用的两种检测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方式组织教学检测。
1.1当堂检测评价反馈
教学内容不宜太多,可以适当安排当堂训练,以便及时吸收、内化、体会所学内容。检测习题应基于当堂内容,立足中间、兼顾两头,题量不宜太多。检测后还要及时评价反馈。但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当堂批阅全体学生的作业是不太现实的,应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教师批阅小组长的作业,小组长批阅4~5位同学的作业;个别问题组内交流、辩错、纠错,集体错误教师就及时反思。通过析错,为当堂纠错提供决策依据,进而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率。
1.2 改变情境自编自解
当堂训练是检测课堂教学达成率的有效方法,但课堂时间有限,检测的题量和题型都会受到限制,课后作业可以作为课堂检测的补充和延伸。如:复习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给学生的固体、两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水若干来配制一定量的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让学生自编自解,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
1.3 实验演练强化技能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只有通过训练即学生亲自动手才能掌握的。
2.联想想象编织网络
模拟检测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习题,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受到约束。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安排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回顾难忘的事;理清知识的联系,建构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