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复习重点问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 A. 辩证法 B. 唯物论 C. 唯心论 D. 辩证唯物主义2.下列哲学流派中,是中国古代独有的的是() A. 资本主义 B. 伊斯兰教 C. 儒家 D. 法国结构主义3.人的思维是在( )中进行的。
A. 大脑 B. 心灵 C. 神灵 D. 社会4.“作死”一词最早起源于() A. 功夫片 B. 网络文化 C. 古诗词 D. 现代文学5.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多数人的利益 C.计划经济 D.人民当家作主二、问答题1.请解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种关于性质和发展趋势的科学体系。
它将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作为其基本核心,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科学社会主义倡导建立以劳动者利益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公有制经济的管理。
它追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在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达到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2.请简述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过程。
它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即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辩证法还提出了矛盾的质量互变、矛盾的普遍联系、矛盾的主导地位等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三、论述题请你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谈谈对大学思修课程的认识和体会。
大学思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思修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学思修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面临着诸多价值观多元化和碎片化的挑战,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而大学思修课程通过教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思修重点问答题(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3.树立新的学习观念。
(自主、全面、创新学习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成长成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人民有用人才的重要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在许多方面都是想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建设提供了目标区别:表现形式: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它存在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调节领域: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法律之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调节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用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大一思修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一思修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 人生观的核心是()。
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理想答案:A解析: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着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C.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D. 决定大学生能否成功答案:D解析: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决定大学生能否成功。
4.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 爱其他国家的人民答案:D解析: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爱国主义答案: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B. 集体主义C. 诚实守信D. 爱国主义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文明礼貌B. 助人为乐C. 爱护公物D. 诚实守信答案:D解析: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内容,社会公德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8. 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 法律制定B. 法律执行C. 法律适用D. 法律遵守答案:A解析:法律制定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9.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 平等权B. 监督权C. 劳动权D. 继承权答案:D解析:继承权属于民事权利,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了解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理想的作用是什么?答:理想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
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答: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6、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答: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第二,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章节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重要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4.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5.正确的人生观6.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2、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A、奉献B、索取C、存在D、享用3、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4、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5、()对个人的思想行动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A、荣辱观B、生死观C、顺逆观D、苦乐观6、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理解也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A、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C、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D、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7、“知耻近乎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说的是人生矛盾中的()A、苦乐观B、荣辱观C、生死观D、顺逆观8、人生的社会价值是()A、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体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9、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完整word版)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思修重点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思修大一期末考试重点简答题
思修大一期末考试重点简答题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活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修养。
在大一的学习中,对思修的期末考试来说,重点简答题是难以避免的。
下面是思修大一期末考试的一些重点简答题目。
1.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简答:人生观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而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人生观是建立在对世界观的认知基础上的,而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导。
2.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它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方面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人们的行为准则,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
3.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阶段划分。
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特定形态,具有特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一系列基本特征。
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但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不发达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什么是法治?简答:法治是一种国家和社会管理方式,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依法裁判,使国家和社会活动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原则和方法。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特征,也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原则。
5.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简答: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全民参与、平等参与的一种民主形式。
它是基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制度的,具有广泛的、多层次的、制度化的特点。
6.如何看待社会责任?简答: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个人或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应当承担起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思修》各章复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章复习重点和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基本概念1.理想 p17 (14)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 P18(15)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3.共同理想 p124(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基本原理要点1.理想的类型 p18(15)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p19~p21(16-17)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基本概念1.爱国主义 p34(28)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民族精神p42(35)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3.时代精神 p45(37)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基本原理要点1.新时期爱国的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p38~p47(32-40)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p41~p42(34-35)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思修期末复习重点问题与参考答案
期末复习第一章重点问题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知识经济:是以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为依托,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经济全球化: 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在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及其对外投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动机。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一个客观过程,世界各国不管愿意与否,都被深深卷入了这一过程。
可持续发展: 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如世界人口增长问题、自然环境恶化问题、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粮食匮乏问题等关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严重性和紧迫性。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而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
二、当今世界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包括哪些?除国家是主要行为主体外,跨国公司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行为体。
此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巨大转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2)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使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受到冲击(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四、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特点?(1)资本主义世界从一国独霸逐渐转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3)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长、但两极分化趋于严重五、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科技革命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进人新时代,突出表现为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和跨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第二,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除了极个别国家外,都在实行市场经济,尽管各国运用市场手段和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程度不尽相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语言,这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三,世界各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共同的全球问题,如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贫富悬殊、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恶性疾病蔓延。
思修解答题(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1、论述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2、理想与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大意义。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特征: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多方面和多类型的,现实性和预见性。
(2)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特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有不同的内涵、层次,与理想相互依存。
意义: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3、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具有持久生命力、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4、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
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
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思修考试的重点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B )A、德B、智C、体D、美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3、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D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4、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5、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6、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B )A、一切道德传统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
A.党中央B.国务院C.广大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
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
1000元奖金应归( D )所有。
A 刘母B 刘父C 幼儿园 D刘迪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B.1950C.1952D.195410、(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B.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平等制度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C、性爱、理想和责任D、性爱、理想和道德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大学思修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思修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个价值目标是()。
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C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 刑法B. 宪法C. 民法D. 行政法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C. 以市场调节为基础D. 以政府干预为主导答案:D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集体主义B. 爱国主义C. 诚实守信D. 为人民服务答案:D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
A. 人人平等B. 特权平等C. 权力平等D. 地位平等答案:A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不包括()。
A. 民主法治B. 公平正义C. 诚信友爱D. 贫富差距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A. 党的领导B. 人民主体地位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以德治国答案:D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
A. 富强B. 自由C. 爱国D. 敬业答案:C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私有制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B. 严格的法律监督体系C. 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D. 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B.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D. 国际层面的价值观念答案:ABC1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以下哪些?()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人身自由D. 教育权答案:ABCD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思修重点及答案
100K思修重点及答案1.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答: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促进德育培养(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了解体育运动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认清丑美,养成良好的审美观。
2.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答: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答: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理想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
(2)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4)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答: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7.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答: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思修重点及答案
思修重点及答案第一篇:思修重点及答案100K思修重点及答案1.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答: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促进德育培养(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了解体育运动知识,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认清丑美,养成良好的审美观。
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答: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答: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理想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
(2)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3)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4)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答: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7.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答: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第一部分:选择题1.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是:A. 图像思维B. 语言思维C. 记忆思维D. 抽象思维正确答案:D解析:人类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能力,可以从具体的观察和经验中提取出一般规律,进行抽象思维。
2.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B. 意识C. 灵魂D. 自然正确答案:B解析: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一切物质都是由意识所创造的。
3.科学的方法论是:A. 归纳法B. 实证法C. 唯物主义D. 辩证法正确答案:B解析:科学的方法论是实证法,即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来获取真实的知识。
4.道德的根源是:A. 宗教B. 法律C. 习俗D. 人类自觉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的根源是人类自觉,是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的自觉判断和认同。
5.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环境恶化D. 文化衰退正确答案:B解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第二部分:简答题1.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善恶、美丑、价值的问题。
它涉及到人们行为的准则和目标,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
2.什么是认识论?答:认识论是研究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探讨人类如何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以及认识过程中的问题,涉及到感觉、知觉、思维、判断等认识活动。
3.什么是科学?答: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来获取和验证知识的方法。
科学追求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验证性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来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4.什么是自由?答:自由是指个体在合法的、自愿的和没有不利后果的情况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选择行动的能力。
自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权利,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5.什么是人的本质?答:人的本质是指人类独有的、与生俱来的属性。
人的本质包括理性、情感、社会性等方面,是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论述题1.请论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第一章重点问题一、名词解释: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
知识经济:是以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为依托,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经济全球化: 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在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及其对外投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动机。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一个客观过程,世界各国不管愿意与否,都被深深卷入了这一过程。
可持续发展: 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全球性经济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如世界人口增长问题、自然环境恶化问题、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粮食匮乏问题等关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严重性和紧迫性。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而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
二、当今世界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包括哪些?除国家是主要行为主体外,跨国公司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行为体。
此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巨大转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2)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使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价格体系受到冲击(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四、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特点?(1)资本主义世界从一国独霸逐渐转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2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3)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长、但两极分化趋于严重五、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科技革命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进人新时代,突出表现为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和跨国公司实力不断增强;第二,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除了极个别国家外,都在实行市场经济,尽管各国运用市场手段和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程度不尽相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语言,这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三,世界各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共同的全球问题,如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贫富悬殊、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恶性疾病蔓延。
吸毒贩毒泛滥成灾、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等,单靠某个国家难以解决,有赖于众多国家和国际合作才能求得解决,并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然而这种影响是不同的,对经济发达国家而言面临的机遇往往大于挑战,对经济力量弱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挑战大于机遇。
经济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
第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第三,经济全球化还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内在矛盾和消极方面,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周期性波动和弊端影响全球。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文化等方面已经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双重影响,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引导,趋利避害,促使它成为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七、人类迄今发生过哪几次科技革命?分别指出发生的时间与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标志:瓦特发明蒸汽机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主要是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和贝尔发明电话。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八、目前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一)当前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分歧严重第二章重点问题一、名词解释: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雅尔塔体制:也称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英三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等问题,通过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而建立的战后国际体制。
铁幕演说:指1946年英国首先丘吉尔攻击苏联威胁欧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西方国家“联合起来”,英美“建立特殊关系”,共同对付苏联。
“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美国主导下建立的战后第一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称霸战略的实施,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建立了有利于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金融秩序。
后来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以及欧洲、日本的经济崛起,到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非传统安全威胁: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二、世界政治中的行为主体包括哪些?国家和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女权运动、生态运动、宗教组织、种族集团、恐怖主义等超国家和跨国界的集团与势力三、20世纪60年代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主要表现?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到了20世纪60年代,帝国主义阵营内部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美国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美元危机日趋严重。
与此相反,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却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实力对比的变化导致美、日、欧之间政治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政治、经济控制能力下降,西欧和日本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它们不愿再充当美国的“小伙计”,力图进一步发挥自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西欧联合自强趋势的加强,法国戴高乐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出笼,以及日本在推行“经济外交”的同时要求在对外关系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如此等等,都表明帝国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关系日益分化,再也不是铁板一块。
当然,日本和西欧政治独立发展,并没有突破西方集团整体利益的框架,它们同美国在共同对付苏联方面利益还是一致的,也继续受美国的“保护”和控制。
四、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有何特点?政治上两面旗帜针锋相对。
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
军事上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意识形态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五、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里程碑是?(1)、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2)、1961年9月25个中小国家首脑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3)、1964年3月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六、为什么说“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第一,未来的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的局面。
第二,其他国际力量中心成长壮大。
第三,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第四,世界的多样性特征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极格局。
第五,“9·1 1”事件没有改变多极化的总体发展趋势七、为什么说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发展过程?第一,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严重迟滞了多极化的发展。
第二、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平衡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和平条件下新旧格局的转换会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总之,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既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客观趋势,也需要世界各国合力推动才能实现。
不仅大国和大国集团,而且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同样担负着这一历史重任八、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什么?在冷战后大国关系调整中,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主要内容,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推动大国关系中首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因素。
大国之间建立起了各个层次的对话机制、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
如首脑、外长定期会晤制度等。
形成了多重三角和多角的立体网络。
这些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反过来又明显强化了大国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了大国间的互动和制衡。
九、举例说明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在政治上,少数大国凭借自己的实力优势垄断国际事务,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存在着严重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
冷战虽已结束,冷战思维仍然存在,在国际关系中造成紧张和动荡的因素还在起作用。
在经济上,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国际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一些国际经济和货币机构,继续从多方面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国际经济关系严重失衡,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南北差距越拉越大。
在军事上,使用武力侵略和威胁的现象仍旧存在,军事竞赛并没有完全停止,军事集团政治仍在推行,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形成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核武器的存在和超级大国的绝对的核优势,仍使人们处在核恐怖之中。
在思想文化上,一些发达国家极力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政治经济模式,强迫一些发展中国家接受他们的一套,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动荡甚至流血事件的发生。
如伊拉克战争第八章重点问题一、名词解释:“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外交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不承认国民党时期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不被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逐一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或承认或废除或修改重订;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