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两次7级地震前后福建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变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台湾海峡地质历史、成因及两岸地壳运动

中国台湾海峡地质历史、成因及两岸地壳运动

中国台湾海峡地质历史、成因及两岸地壳运动胡经国一、地质历史㈠、海峡变成为陆地大致为1.1万年至4.2万年前,当时由于晚更新世后期发生气候变化,因而发生大海退,海水下降了130~180米,台湾海峡变成为陆地,台湾岛和中国大陆相连接。

所以,大量古人类、古动物从中国大陆经过成为陆地的台湾海峡迁徙台湾。

两岸古人类同根同源,台湾史前文化是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的一部分,台湾海峡自古是传播闽台文明的通道。

当年在台湾海峡成为陆地的时候,它曾经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最重要的古人类、古动物的主要通道。

从台湾海峡打捞的众多动物化石,也可以证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在第四纪早更新世时,全球发生冰川,处于冰川期,中国海域下降60米,台湾岛再次强烈上升,台湾海峡大部分露出水面,台湾与福建又连成一片。

早在6亿年以前古生代晚期造山运动开始时,在台湾海峡地区出现“台湾滩”;这是海峡中的最高处,深度仅20米,但是中国海峡两岸之间许多地区依然连为一体。

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北港地区的石油勘探中,发现菊石化石,它是中生代的标准化石。

由此证明,在中生代(约 2.2亿年以前)三叠纪和侏罗纪期间,海峡两岸之间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出现海水,但是主要还是陆地。

台湾海峡地区的地壳运动没有停止。

到1.92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海峡两岸间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

此时,台湾开始成为陆地。

这在地质史上台湾称之为“南澳运动”(即由大南澳片岩演变为大理石),大陆称之为“燕山运动”。

此时,在海峡两岸之间分别出现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央山脉。

但是,海峡两岸之间还是相连的。

㈡、海峡最初形成台湾海峡两岸分离开始于白垩纪和古新世时期,也就是在大约5400万年以前,台湾中部地区开始被水淹,中间成为浅海,开始成为海峡。

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壳运动中,台湾开始发生“太平运动”,大陆开始发生“茅山运动”,两岸陆地连成一片。

直到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华南地区的花岗岩被砂化,岩石中的石英和云母被冲积到台湾海峡中的低部地区;今天台湾北部和中部地区大量开采,成为新竹玻璃工业的重要原料。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台湾花莲地震频发】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台湾花莲地震频发】

2024年地理中考热点练习【台湾花莲地震频发】2024年4月3日7时,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了7.3级地震,地震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等险情。

如图示意板块运动、台湾岛和地震震中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1.判断此次地震震中经纬度位置()A.(23.81°N,121.74°E)B.(23.81°N,121.74°W)C.(23.81°S,121.74°E)D.(23.81°S,121.74°W)2.台湾花莲海域及花莲县当月已发生28次5.0级以上地震,专家判断台湾东部已进入地震频发期。

此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示意正确的是()A.B.C.D.3.为及时进行灾害监测,掌握当地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A.矿产分布图 B.遥感影像图 C.人口分布图 D.森林分布图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图为“该次地震震中位置与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4.台湾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拉伸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5.地震发生时,五楼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防震减灾措施是()A.跳楼跳窗紧急逃生 B.不必在意等待救援C.通过电梯紧急下楼 D.护头下蹲躲在桌下我国台湾地震频发。

2024年4月3日,台湾花莲东部外海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台湾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7.2022年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海陆的变迁》课后作业

《海陆的变迁》课后作业

《海陆的变迁》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2013·延安宝塔区七年级期中测试)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2.科学家发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分布有巨大的煤田。

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转化而来的,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南极洲地区很久以前,气候非常温暖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煤,大陆漂移将其带到了今天的位置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3.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下列三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①→③→② D.③→②→①4.读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海牛和鸵鸟的分布可以推测甲、丙两块陆地曾经在一起B.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C.图示是大陆漂移说的一项科学依据D.甲位于南美洲板块上,丙位于非洲板块上(2013·枣庄学业考)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读图完成5、6题。

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张裂 B.碰撞 C.挤压D.消亡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2014·阳江模拟)如图是“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这种灾害可能是(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地震8.产生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 C.地壳运动 D.大气运动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红海的面积将不断缩小B.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C.大西洋的面积将不断扩大D.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将会下降“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10、11题。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可编辑课件
十一、地震前应做什么准备?
• [一] 固定 高大家具, 防止倾倒 砸人;家 具物品摆 放做到 “重在下, 轻在上”。
可编辑课件
• [二]人口 密集区要 确定和熟 悉疏散线 路。
• 二、什么是地震震级:
• 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时所 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 三、什么是地震烈度:

地震发生后,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 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它的大小受震级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及 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一次地震,震 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 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一样。
小学生防震减灾 知识讲座
• 2020年10月9日 可编辑课件
同学们:
•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 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我国的陆地面积占世界陆 地面积的1/14, 而我国陆地7 级以上 强烈地震占世界的 1/3;我国人口 约占世界的1/5, 但由于地震引起死 亡的人数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 55%,超过1/2。
• 广东另一个地方,地震时学校使劲地敲钟,上千 名学生夺门而出,伤掉将近一千人。这说明地震 知识宣传不能小看。
• 事实证明,中小学生是易受灾害事故的群体,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必须从广大青少年抓起。
可编辑课件
一、什么是地震:
• 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它同台风、 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 球每年发生地震约 500多万次,其中人能感觉到 的有5万多次, 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 1000次, 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 十几次。
• 六、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前兆:
• 大量地震观察事实表明,破坏性地震之前是 有预兆的。人的感觉直接觉察到的各种前兆现象, 主要有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的异常表现;井、泉、 河水异乎寻常的涨落变化;地下深处突然传出来 的隆隆巨响;晴朗夜空出现雷雨闪电不同的彩色 光象;花卉、树木不合时令的开花结果;天气气 候反常的冷、热、风、雨可、编辑课雾件 、电等。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龙岩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质时期陆地上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漫长、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物就是煤炭。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两次重要的成煤期。

据此完成1~2题。

1. 现今煤炭形成主要来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A. 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B.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C.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 裸子植物和原核生物2. 龙岩是福建省最大的产煤区,煤炭产量和储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依据龙岩市发现的一系列煤炭层,可以①确定沉积地层的年代②重现全球植被分布格局③重塑地球表面形态④推测当时的环境特征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020 年 12 月 1 日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面并自动完成月面土壤(月壤)和岩石样品的采集。

12月17 日(农历十一月初三) 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在内蒙古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3~5题。

3. 飞行中的嫦娥五号所属的最低层次的天体系统是A. 可观测宇宙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4. 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同样存在的物质是A. 氧气B. 有机质C. 矿物质D. 水分5. “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时,当晚在内蒙古看到的月相是高一地理第1页(共8页)2023年4月22日2时左右,SOHO 卫星监测到一次伴随超级太阳耀斑的日冕物质抛射,在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和黑龙江漠河等地都能看到罕见极光。

据此完成6~7题。

6. 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①台风活动频率加大②磁场发生强烈扰动③卫星导航受到干扰④太阳辐射量大幅增加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7. 下列最有利于观察到这种罕见极光的情形是A. 视野开阔的低纬地区B. 天气晴朗的高纬乡村C. 霓虹闪烁的繁华城市D. 中秋前后的满月夜晚2023年9月8日夜晚,摩洛哥阿塔拉斯山区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伤亡人数较多。

地震的知识点 能力点

地震的知识点 能力点

地震的知识点能力点一、地震知识点。

1. 地震的定义与成因。

- 定义: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 成因:- 板块运动:地球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组成。

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或者张裂。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就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周围板块的碰撞和俯冲造成的。

当板块边缘发生摩擦、碰撞时,岩石层会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岩石就会断裂,从而引发地震。

- 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前或喷发过程中,岩浆在地下的运动可能会引起地壳的震动,导致地震。

这种地震往往与火山活动区域密切相关,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附近就会有因火山活动引发的地震。

- 地下岩洞塌陷:地下存在着大量的溶洞等空洞,当溶洞顶部的岩石支撑不住自身重量或者受到外部压力影响时,就会发生塌陷,产生地震波,不过这种地震一般震级较小。

2. 地震的要素。

-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地震能量的发源地。

-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也就是地面上距离震源最近的点。

-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根据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 - 300千米之间)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

浅源地震由于离地表近,释放的能量能快速到达地表,往往造成的破坏比较大,如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的9.0级地震就是浅源地震。

- 震级:表示地震大小的等级,它是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2倍。

例如,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5级地震的32倍。

里氏震级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地震震级标准。

- 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

它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

同一震级的地震,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烈度。

例如,一次6级地震,在震中附近可能烈度达到Ⅷ度(房屋破坏严重,少数倾倒),而在距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可能只有Ⅲ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

台湾地震课件ppt

台湾地震课件ppt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性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和电波 的速度差,在地震波到达之前给人们 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地震预警系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 生,也无法对建筑物进行直接防护, 因此不能替代其他防震减灾措施。
台湾地震预警系统现状
台湾已经建立了一套地震预警系统, 可以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向公众发布预 警信息。
力。
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建筑选址
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较好的地段进行 建设,尽量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滑坡、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区。
建筑结构优化
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和布局,加 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建筑 的抗震能力。
建筑材料与施工
选用优质建筑材料,加强施工质量控 制,确保建筑质量符合抗震要求。
定期检测与加固
台湾地震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台湾地震概述 • 地震对台湾的影响 • 台湾地震预警与应对 • 台湾地震重建与防范 • 台湾地震科学研究
01
台湾地震概述
台湾地震带分布
01
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 海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震带上 的重要区域。
02
台湾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东部、中央山脉和西部沿海地区 ,其中东部地震带是台湾最活跃 的地震带。
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定期检测,发现 隐患及时加固处理,确保建筑安全可 靠。
05
台湾地震科学研究
地震监测与探测技术
地震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网络,提高 地震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
地震探测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地震波探测 、地磁探测等,对地震进行深入探 测和研究。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收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地震 预测和灾害评估提供依据。

第4讲地壳与板块(原卷版+解析)

第4讲地壳与板块(原卷版+解析)

第4讲地壳与板块【题典演练】命题点一、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1.尼泊尔大地震发生之后,爱动手的李明上网查找了近几年全球发生的6级以上的地震,并在板块分布图上标注了位置,据此,你认为李明在查找资料之前,作出的合理假设是()A.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B.大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C.发生地震的地方容易喷发火山D.主震发生之后,还会发生余震2.2011年11月28日,厄瓜多尔国通古拉瓦省的通古拉瓦火山当天凌晨发生4次强度较大的地震并开始喷发…下列是关于火山和地震的叙述,你认为错误的是()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D.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和高压线下避险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4.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遭遇200年来最强地震袭击,地震震中(72.5°W,18.5°N)距首都太子港16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震级里氏7.3级(如图),海地官员估计已有20万人在地震中遇难.(1)从全球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地震火山带和地震火山带.海地正处于全球两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区之一.(2)依题意及图来判断,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应该为2010年(填具体时间).5.地震和火山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选填“外力”或“内力”)的作用下发生错位和断裂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交界的地带。

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选填“地壳”、“地幔”、“地核”)。

地震灾害的哲学反思

地震灾害的哲学反思

地震灾害的哲学反思方宁【摘要】通过对一些地震前后气候等因素剧烈变化的讨论,说明了地震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会给人类、动物及植物带来巨大的灾害.针对目前人类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所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给予哲学的思索,积极倡导人们保护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期刊名称】《科技创业月刊》【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4页(P293-295,305)【关键词】生态环境;震灾类型:哲学反思【作者】方宁【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目前人们对地震造成的灾害的评价大多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房屋、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坏以及地面变形破坏等,二是地震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及社会秩序的影响,而有关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尚鲜见于系统地研究报道。

事实上,强烈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不仅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生存产生严重后果,而且也潜在地威胁到人类长期的正常生活。

笔者拟就地震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初步讨论,以期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环境是自然界生物周围存在的适应生物特性和生活习惯的基本情况和条件。

地震事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按照地震发生的时间进程,主要从地震前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地震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进行哲学反思。

大量的地震观测事例表明,许多地震前自然界会出现异常变化现象,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据分析,震前生态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气象环境变化,动、植物生活习性和声、光、电等异常变化等。

气候条件是人类和自然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强烈地震发生之前,往往会出现大范围的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据记载,震前气候环境的变化大多反映为干旱、霪雨、飓风、暴雨、气压和气温的剧烈变化等。

1668年山东郯城8级地震前,山东即墨“霪雨连绵,平地波涛泛涨,田禾淹没,民地涂泥”;震前济南“夏大雨雹,秋大水”。

福建地壳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福建地壳运动与地震关系初探
出具有 分 区特 征 。按 主要 地震 构造带 和 区域 地震 构 造 格局 , 福建 的新构造 划分 在全 国一 、 级新 构造 区 二 的基础 上 , 据大地 构造 特征 , 构造期 地壳运 动 的 根 新
建 的福 州 、 州 、 岩 、 平 、 田、 春 、 山 7个 泉 龙 南 莆 永 东 G S连续观 测站 与 已建 的厦 门 国家 GP P S基 准 站共 8 , 上一个 数据 传 输 中心组 成 了福 建 GP 个 加 S观测 网络n 。“ ] 十五” 结束后 , 了弥补 现有 网络 G S连 为 P
形 的规律 。
块 之间 的相互作 用 。有 关福 建及东 南沿 海地壳 形变
的特点 、 台海两岸 地 壳 相对 运 动 是许 多 学 者 关心 的
问题 。在 上个世 纪 8 0年 代 以前 , 因当 时 GP S还 未 问世 , 常规 的大地 测量 手段根 本无法 完成 这项 工作 , 只好 望洋兴 叹 。随着福建 GP S观测 水平 的 发展 , 加
个 G S连续观测 站 。观测 站 选址 按 《 国地 壳 运 NS 中
动观测 技术规 程 》 以下简 称 《 术 规 程 》 技 术 指标 ( 技 )
开展 ,0 1 2 1 年后福 建 省 3 8个 GP S连 续 观测 站 将 覆
收 稿 日期 :0 90—0 2 0 —72 基 金 项 目: 建 省 “ 一 五” 点 项 目“ P 福 十 重 G S二 期 连 续 观 测 台 网 建设 ”
1 福建 地 区地 震 构造 带分 布 现 状
福建 东南沿 海是 中 国东 部地 区强震 活动 区( ) 带 之一 , 历史 上 曾在 泉州 海 外 发生 过 8级 大震 。在 大
陆边 缘 的一 些海 湾 和盆 地 内, 历史 上 也 曾发生 过 多

中国四大地震剩一个

中国四大地震剩一个

中国四大地震剩一个篇1:中国四大地震带中国四大地震带地震现象歌诀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中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的地震带是那些地区?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李四光是中国优秀的科学家,在地震地质领域建树极高,是当年周总理的主要地震灾害咨询人。

福建地震重要文件

福建地震重要文件

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建议书一、立项依据、目的和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4]36号文指出:“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对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各地、各部门要逐步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历史上因地震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极其惊人。

据专家预测,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内,九十年代中后期将步入高潮活动期,有发生七级及七级以上强震的危险性。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与地震活动强烈的台湾省仅一水之隔。

我省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近年来又小震不断、中强地震时有发生,水口水库诱发地震频繁。

近几年来,闽南地区一直被全国地震会商会列为值得加强监视的地区,也一直作为我省防震减灾的重点地区。

该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

因此,做好综合防震减灾工作对我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使我省的防震减灾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根据地震形势和经济发展等特点,我们建议把闽南地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作为我省和我国东部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区。

从1995年开始,在“九·五”期间实施并完成“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使闽南地区在本世纪末或稍长一些时间基本上达到“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其主要依据如下:(一)我省闽南地区位于著名的长乐至诏安断裂带南段,区内构造断裂纵横交错,地震活动强烈。

据历史记载,1185年以来闽南地区共发生破坏性地震15次,遭受过一次8级地震、二次7级地震、三次6级以上地震的袭击。

1604年发生于泉州海外的8级大震,使泉州府“楼铺、雉堞倾圯殆尽”,莆田兴化府“城中大厦几倾,乡间屋倾无数”。

闽南地区是我省地震重灾区,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地震重灾区。

关于福建地震的知识

关于福建地震的知识

关于福建地震的一些知识中国东南沿海包括福建在内是我国地震高发区之一,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均居全国较高水平。

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显示不均匀性,即存在着平静活跃的强弱起伏交替的韵律现象。

具体地说,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两个地震活动期,即1445年至1691年为一个地震活动期,另一个地震活动期自1791年起至今。

目前福建地震活动仍处在活动期内。

在上述两个地震活动期之间有一个近100年(1692 1790年)的平静期,期间没有发生大于4.75级地震,因此两个活动期相对独立是明显的。

福建省历史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也可以分为明显的两个周期,即1350-1691年为第一周期,1692年至现今为第二周期。

在每个周期里分为4个应变变化阶段,即应变积累阶段、应变加速释放阶段、应变大释放阶段和应变剩余释放阶段。

目前福建地震活动正处于第二周期的应变剩余释放阶段。

据历史记载,福建自宋建隆四年(963年)至1998年6月,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287次,其中7.0~7.5级地震4次,6.0~6.9级地震4次,5.0~5.9级地震21次。

大致以闽清—德化—南靖为界,分为两个地震活动带,东部属东南沿海地震带外带,西部属东南沿海地震带内带。

福建最早的地震见于《晋书·五行志》记载:“西晋武帝太康八年五月壬子(287年6月4日),建安(今建瓯县南)地震”。

最强的地震记录是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九日(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发生的7.5级大地震。

“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郡城尤甚。

开元东镇国塔第一层尖石坠,第二层第三层扶栏因之并碎。

城内、外庐舍圮,覆舟甚多。

……万历三十二年地震,(开元)寺东塔顶盖石角折,顶盖榱石从南圮者有二,从东南隅圮者有八,颓而下诸级,沿所压者皆圮,计易榱石百有二。

府治中,内为衙城,外为子城。

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地大震,楼铺、雉堞倾圮殆尽”。

这次地震波及福建全境,远至江西、浙江、上海、广东,甚至广西等地。

台湾岛为何地震多

台湾岛为何地震多

台湾岛为何地震多近期我国台湾省花莲县再发生6.9级地震,横向比较下,前阵子四川甘孜州泸定发生6.8级地震,地震每往上走0.1个等级,破坏力都会明显增加。

一般来说,6级以上的地震,就会有一定的破坏力,而台湾岛几乎年年都有6级以上地震。

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菲律宾板块、长江板块、巽他板块、琉球板块交汇之地,地震活动频繁。

如果把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的地震次数排序,6级上的地震,台湾省高居第一。

台湾不仅地震多,台风也多,而且比福建浙江沿海要猛烈。

台风大多数生成于南北纬5°-20°海洋中,我国最常见的大型台风,主要来自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

不过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时,都会被台湾岛削弱。

台湾岛有五座气势磅礴的山脉,北部是雪山山脉,中南部从东往西依次是:海岸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

台湾岛最高峰是玉山主峰,海拔约3952米,是我国东南部最高峰,也是东亚第一海拔。

日本最高峰本州岛富士山海拔约3776米,韩国最高峰济州岛汉拿山海拔约1950米,朝鲜最高峰长白山将军峰海拔约2749米,菲律宾最高峰棉兰老岛阿波火山海拔约2954米,越南最高峰黄连山脉番西邦峰海拔约3142米。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玉山而小东亚。

台湾岛特殊的地势,可有效削弱台风,甚至迫使台风改变走向,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台风,往往比台湾岛要弱一圈。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岛为“岛夷”,随后的两千多年,中国陆地不断有人迁居台湾岛,然而古代台湾岛人口一直不多,也没什么繁华的城市,这与地理位置有关,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多。

台湾的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是在二战后的三十年间,与地理无关。

近期发生地震的花莲县,位于台湾岛东部,西接中央山脉,东临太平洋。

花莲县南北呈长条状,南北长约137.5公里,东西宽约43公里。

花莲面积居台湾岛第一,人口只有约31万,居台湾岛第17位,多数人口集中在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之间的花东纵谷。

可见花莲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即使有现代的建筑工艺,也很难抵御地震和台风。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及其触发火山活动的可能性分析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及其触发火山活动的可能性分析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及其触发火山活动的可能性分析宋雨佳;盘晓东;康建红;顾国辉;关升;李萌萌【期刊名称】《地震科学进展》【年(卷),期】2024(54)4【摘要】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0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23.81°N,121.74°E)发生7.3级地震,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文对此次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灾害影响,以及受地震作用导致山体崩塌的龟山岛火山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针对此次地震是否会触发龟山岛火山活动的可能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地震及高光谱气体数据分析可知,龟山岛火山尚未出现明显的异常响应;随后通过引入地震对潜在火山触发的无维指数来定量判断触发的可能性,经测算触发指数TRIGI值为19.8(>10),短期内地震触发龟山岛火山喷发的可能性较低,从定性定量上分析龟山岛火山当前仍处于休眠状态。

未来将继续收集完善火山喷发前的宏微观前兆异常资料,跟踪研判火山活动状态,得出更精准可靠的触发可能性结论。

【总页数】7页(P292-298)【作者】宋雨佳;盘晓东;康建红;顾国辉;关升;李萌萌【作者单位】吉林省地震局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7.6【相关文献】1.台湾花莲县旅游业营销策略分析——基于台湾花莲县旅游业的调查2.苏门答腊地震后阿拉斯加兰格尔火山周期性触发的地震活动性3.远场地震在台湾南部的触发非火山型微震颤4.中国地震局迅即开展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5.2024年4月3日台湾省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的快速产出参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2023年高一上册期末地理(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

2022~2023年高一上册期末地理(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

选择题“卡西尼号”太空探测器对土星及其卫星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探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土星及其卫星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A. 太阳系B. 地月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为推断土星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需要寻找的最关键证据是该卫星A. 体积适当B. 质量适中C. 有大气层D. 有液态水【3】最有可能干扰“卡西尼号”与地球之间通讯的是A. 太阳辐射B. 极光现象C. 雾霾D. 太阳活动【答案】【1】B【2】D【3】D【解析】与土星及其卫星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地月系,都是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有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耀斑爆发会使地球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的传输。

【1】与土星及其卫星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地月系,都是以行星为中心的天体系统,B对。

太阳系以恒星为中心,A错。

银河系、总星系是由许多恒星系统组成,C、D错。

【2】为推断土星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需要寻找的最关键证据是该卫星有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D对。

体积适当、质量适中,不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A、B错。

有大气层不表示适宜生命呼吸,C错。

【3】最有可能干扰“卡西尼号”与地球之间通讯的是太阳活动,耀斑爆发会使地球电离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的传输,D对。

太阳辐射、雾霾,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A、C错。

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在地球引发的现象,不影响通讯活动,B错。

选择题2018年11月26日凌晨,蚌埠市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普遍低于200米,这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左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下图为城区某处建筑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雾霾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①减弱B. ③不变C. ②减弱D. ④减弱【2】左图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从全球来看,与全球变暖相关的是A. ①增强B. ②减弱C. ③减弱D. ④增强【答案】【1】C【2】C【3】D【解析】【1】读大气受热过程图,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地壳运动证据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地壳运动证据

【初中地理】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之地壳运动证据【—
第一天
地理总结之地壳运动证据】,在地理上,地壳是指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
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与地幔区别开来。

地壳运动的证据
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

地震是
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

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也是人
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

例如,大地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
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虽然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无法通过直接测量来了解,但它在地壳中留下了痕迹。

在山
区出露岩石的地方,沉积岩层往往倾斜、弯曲,甚至错开,这是岩层在应力作用下变形的
结果。

在山东省荣成市沿海地区,以前的海滩现在高出海面20~40米。

福建漳州和厦门以
前的海滩也已经高出海面约20米,表明这些地方的地壳正在上升。

在中国渤海海床上发
现了约7公里的古海河航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海地区是现代衰落率较大的地区。

再比如,美丽的雨花石产于南京雨花台。

这些光滑的卵石图案优美,是古河床的自然遗迹。

雨花台
堆积了大量的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有河流。

后来,地壳上升,河道被废弃,成为远高于长
江水面的雨花台砾石。

总结:特别重要的是在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这是地球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类经过复杂的发展过程之后,又逐渐成为干扰、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第四纪又被称为“灵生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5 7 期
20 0 7年 l 0月
大 地 测 量 与 地 球 动 力 学
J OURN EO S AND GEO AL OF G DE 0c .. 0 t 2 07
a ain a d o c r n e o — n a tr f Hu la a h u k s n to l n tme,b lo t i r p r t n r to n c ure c fChiChia d e se o ai n e r q a e o ny i i n t utas herp e a a i o
7 7er q ae T ecut vmet h nei 9 7— 0 1i os l ra f uinw s l e l e r — . a h uk . h rs l t a moe n a g 19 2 0 ncat es j a o l r a dt pe c n aa oF a c sye t o p

\ ) i t rs Mo i r ga dA pi t nC ne,C A, ini 3 0 8 / 2 Fr ut nt i n p l ai et sC on c o r E Taj 0 10 n Abs r c T eG Snt0k0 F j nhs e nsIee m s rm 19 0 Af ra ay i gt e tme s — ta t h P e r f ui a e u , d6t e o 9 5t n w t n l sn h i e w a b 、y i f 0 e
中图分 类号 :3 5 7 5 P 1.2
文献标 识码 : A
CRUS TAL oVEM ENT M CHANGE oF CoAS TAL AREA
oF FUJ AN URVEYED I S BY S BEF GP oRE AND TER AF
TW o 7 EARTHOUAKES I TAI AN N W
\) 2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天津 308 / 0 10
捅 要 福建沿海地 区 G S网从 19 P 9 5年建设 至今 已积累了 6期观测资料 , 分析该 网各 G 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 P 度 变化 的时间序列 , 发现在 19 9 9年 9月 2 日( T 台湾集 集 肘s. 0 U C) 7 7大地 震与 20 年 1 01 2月 1 8日( T ) U C 花莲 东 s. 76大地震前 , G S 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 的大 幅度偏 移 , 各 P站 即向东 与向南运 动的速度 明显减 小。在集 集 Ms. 7 7大地震发生后 , G S站 出现 了同步的 向东与 向南位移 的大幅度偏 移 , 各 P 即向东与 向南运 动的速度 大幅度
增加 。福建沿海地 区在 19 20 年期 间出现 的地壳运动 的变化 不仅 在时间上与集 集 、 9 7— 0 1 花莲东 两次 7级大地震 的
孕育发生相关 , 而且 二者在形成机理上一致 , 都是 由孕育这 两次地震 的应力场决定 的。
关 键 词 福建沿海地区
地壳形变
位移变化
速度变化
地震
Ms . er q aei S p.0 19 ( T )adMs . nes r f u i e . 8 2 0 U C n re 7 7 a h uk n e t2 ,9 9 U C n 7 6i at no a a i D c 1 ,0 1( T )a d l g t e Hl nn a
文 章编 号 :6 15 4 (0 7 0 -0 5 8 1 7 -9 2 2 0 )50 0 - 0
台湾 两次 7级 地 震 前 后 福 建 沿海 地 区 地 壳 运 动 的 变 化
史 华 丁学仁 李延兴 胡新康 张静华 张 中伏
,) 1 福建省地 震局 , 福州 30 0 503 、
e swa d a d s u h r y c d s lc me to a t r n o t wa d s n — ip a e n f GPS st s .e mo e n e o iy i c e s ie ,i . v me tv lc t n r a e muc fe iCh s h atr Ch — iM

q n e ft e c a g s o ip a e n n v me tv l ct we ha e d s o e e a g swa d a d not wa d ue c so h h n e fd s lc me ta d mo e n eo iy, v ic v r d lr e we t r n rh r s n — ip a e n f GPS st s . .e swa d a d s utwa d mo e n eo iy d ce s b i u l eo e Ch — y c d s lc me to ie ,i e a t r n o h r v me tv lc t e r a e o vo sy b f r iChi
S iLihu ¨ Di g Xu r n¨ h n a n ee
, ,
L n ig , n a g , h n ig u n h n h n f iYa xn Hu Xik n Z a gJn h a’a dZ a gZ o gu ’
f) rqI d 抛i jn rw , 。 3 0 E tu} m t o u o e, u 5 0 a 口 n 。 f i P h i e n F口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