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平衡与地球温室效应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

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环

境污染。

2、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

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

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3、污染物的迁移——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4、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

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

5、环境污染化学——主要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转化、归宿

及生态效应的学科。又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三个部分。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

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PAN,硝酸

等),这些反应物和产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称光化学烟雾。

7、温室效应——大气具有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拦截地表向外放出长波辐

射的作用,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8、积聚膜——DP在 0.05~2 um范围内,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9、爱根核膜——粒径小于0 .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

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所以又

称成核型。

土壤有机碳与生态环境

土壤有机碳与生态环境

土壤有机碳与生态环境、大气温室效应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概念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即为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是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的输入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之间的平衡。

有学者研究认为土壤有机碳库变化0.1%将导致大气圈二氧化碳浓度1mg/L(毫克/升)的变化,全球土壤有机碳10%转化为二氧化碳,其数量将超过30年来人类二氧化碳总量排放。可以说,土壤碳库是地球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的最大碳汇,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碳源。

室效应具有影响范围广,制约因素复杂,后果严重等显著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是温室效应直接造成的后果。因此,温室效应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成为科学家和环境工作者关注、研究的焦点。本文讨论了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氟氯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和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和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和组成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土壤有机质在土壤总质量占的比例很小,但其对土壤功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全球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土壤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都有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农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型有机污染物、病原菌等各种有机、无机、生物污染物的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微生物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以及因火灾而产生的黑炭(或焦炭)物质。显然,土壤有机质由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两大部分有机物质组成。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在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早出现于母质中的有机体是微生物,所以对原始土壤来说,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最早来源。随着生物的进化和土壤形成过程的发展,动植物残体就成为土壤有机质的基本来源。在通常的自然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绝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土壤上生长的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其次是动物排泄物及动物残体。我国不同自然植被下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的数量变异很大,热带雨林下最高,仅凋落物的干物质量每年即达16700kg/hm2,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寒温带针叶林依次减少,荒漠植物群落最少,凋落物干物质量每年仅为530kg/hm2。自然土壤经包括耕作在内的人为影响后,其有机质来源还包括作物根茬、各种有机肥料(绿肥、堆肥、讴肥等)、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废渣、微生物制品、有机农药等。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的组成相当复杂。作为土壤有机质最主要来源的各种植物残体,其化学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器官、年龄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植物残体干物质中碳、氧和氢,占元素总量的90%~95%或以上,其中大多数植物中碳占40%左右,此外还

土壤与大气圈的关系土壤学

土壤与大气圈的关系土壤学

土壤与大气圈的关系土壤学

土壤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土壤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覆盖物,由岩石风化、植物残体和微生物等因素形成,它对大气圈中的气体交换、能量传递和水循环等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与大气圈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交换作用。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可以通过土壤中的气孔和微孔进入土壤内部,同时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矿物质等物质也可以通过土壤表面的蒸发作用释放到大气中。这种气体和物质的交换作用使得土壤与大气圈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土壤对大气圈中的温度和湿度有调节作用。土壤具有较高的热容量和导热性,可以吸收和释放大气中的热量,缓冲气温的变化。同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也会影响大气中的湿度,通过蒸发作用将土壤中的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这种调节作用使得土壤与大气之间形成了一个热湿交换的过程,对维持气候的稳定和降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壤还对大气圈中的气体和颗粒物进行过滤和净化。大气中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如颗粒物、有机物和化学物质等。当这些污染物通过空气中的气流沉降到地面时,会被土壤吸附、分解和转化,从而净化了大气中的污染物。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根系也可以吸附和分解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净化作用使得土壤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降解和储

存库。

土壤还通过植物的生长作用对大气圈产生影响。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些过程不仅可以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循环,还可以影响大气中的气体成分。植物通过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温室效应;同时,植物还能够释放出挥发性有机物和气味物质,影响大气的气味和风向。这种生物活动使得土壤与大气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大气圈和土壤生物圈的动态平衡。

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一种现象,即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

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向上辐射

的热量,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过程。温室效应对地球的气候和生

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生态系统也对温室效应的缓解和调节起

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方面。随

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如干旱、洪涝、飓风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

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例如,极端干旱会导致植被枯萎、土壤侵蚀,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

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碳循环和气候调节

方面。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了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二

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一部分被储存在土壤中,形成有机质,另一部分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来。这种碳的吸收和释放过程构

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对减缓温室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生态系统中的湿地、森林等也对气候起着调节作用。湿地

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气体,但总体上对

减缓温室效应有益。森林则被称为“地球的肺”,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对于减缓温室效应、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温室效应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生态系统通过碳循环、气候调节等方面对减缓温室效应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举例说明土壤氧化还原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举例说明土壤氧化还原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举例说明土壤氧化还原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土壤氧化不仅关系到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变化。而全球气候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质存量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影响植物生长,从而改变每年回归土壤的植物残体的数量;二是改变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

据记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陆地和海洋温度增加了0.3~0.6℃,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增加速度最快。温室气体中(张金屯1998),CO2、CH4、N2O和CFCs氢氟碳化物)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分别为60%,20%,6%和14%,可以说CO2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气体。

(一)气候变化与土壤CO2释放的影响

土壤向大气释放的CO2主要是土壤碳库中有机物质矿化作用所产生的,土壤有机质产生CO2的过程也叫土壤呼吸。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土壤呼吸作用是指未受扰动的上壤中产生CO2的所有代谢作用,包括3个生物学过程(植物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土壤动物呼吸)和一个非生物学过程(含碳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土壤每年向大气释放的CO2为50~76GtC,占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交换总量的2/3,同时也远远超过化石燃料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的5 GtC。

大气中CO,浓度的不断升高加剧了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大大刺激呼吸作用,导致更多的CO,释放到大气捕获能量。

基于一个固定的全球温度敏感性的Q值(如2.0),如果全球温度升高2℃,土壤呼吸将释放出额外的超过10GT/a的碳(C),这比目前由于人类活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分析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分析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与全球气候变化关

系分析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而陆地生态系统在这一过

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并分析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意义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陆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

转化为有机碳,进而固定在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质等中,并通过呼吸作用、死亡和腐解等过程将碳释放回大气中。碳循环的平衡性对于维持地球气候平稳至关重要。

首先,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于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具有重要影响。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生物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室效应至关重要。

其次,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土壤中的有机质

不仅是植物生长的重要供给源,还能够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水分保持能力。通过生态系统碳循环,将碳固定在土壤中,有助于维持土壤的肥力,促进地表植被的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植物生理学试验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手段之一。科学家将在实验室中培养植物,通过测定其生长速度、光合速率等指标,来研究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响应和植物对大气中碳的吸收效率。

此外,观测田间实验也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家们选取不同地区的田块,布置监测点,通过长时间观测植物生长、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等指标,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特点。这些实地观测的数据为我们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持。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承载着无数生物

的生存和繁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息息相关,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

土壤生态系统由土壤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这些组成部分

相互作用,形成了土壤的结构。

1.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分泌物以及微

生物的代谢产物。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肥力,能够提供养分和能量供给给土壤生物。

2.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主要由岩石风化和矿物转化形成,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它们的粒径和结构对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3. 土壤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水分的存在与否

直接影响土壤中生物的生存和活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越高,土壤中的生物活动越活跃。

4. 土壤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至关重要。空气中的氧

气和二氧化碳是土壤中生物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5. 土壤生物:土壤中的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

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群体,它们参与了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和固氮等关键过程。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昆虫等也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通过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养分。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养分循环: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质分解成无机养分,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动物的摄食循环利用。这种养分循环维持了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高一必修一土壤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土壤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土壤知识点归纳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高中生物学中,我们学习了高一

必修一的内容中有关土壤的知识点,包括土壤的形成过程、组成

成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下面就让我们来归纳一下高一必

修一中的土壤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是由母质经过多个因

素作用下形成的。母质是指地球表层的矿物质或岩石基质,在风

化和侵蚀的作用下,逐渐破碎形成颗粒。同时,气候和植被也是

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土壤母质的风化速度和

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植被的存在能够使土壤得到保护,防止侵蚀和保持水分。

其次,我们来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土壤主要由矿质颗粒、有

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矿质颗粒是土壤中的无机物质,包括砂粒、粘土和泥粒等。有机质是指生物体残体的分解产物,它能增

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水分和空气是土壤中的两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分提供植物所

需的养分和物质运输通道,而空气则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供植物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

然后,我们来了解土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是一个复杂的

生态系统,它与生物、气候和地球其他地球系统相互作用。首先,在生物方面,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

养分和水分。同时,土壤也是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这些

生物在分解有机质、固定氮气和控制害虫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在气候方面,土壤能够调节气候变化。土壤中的有机质能

吸附并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减缓温室效应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土壤还能影响地球其他地球系统,例如水循环和碳循环等。

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简述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

简述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

母质是指最终能形成土壤的松散物质,这些松散物质来自于母岩的破碎和风化(残积母质)或外来输送物(运移母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质地深受母质的影响。基性岩母质多形成土层深厚的粘质土壤,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营养元素,呈碱性或中性反应。冲积物母质质地较好,营养丰富,土壤肥力水平高。

简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每个生物的生存,而且还把各个生物连接为复杂的生命之网,决定着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竞争作用、他感作用等方面。动物和动物之间,除了互相产生不利的竞争和捕食关系之外,还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还表现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限制性作用。

土壤碳循环vs全球碳循环

土壤碳循环vs全球碳循环

土壤碳循环的地位与作用
14
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IPCC, 2007
各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
>60%
IPCC 2001
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
CO2 CH4 N2O
IPCC, 2007
概述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连接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 石圈的纽带,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碳收支中占主导地位。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及全球变 化的响应,是预测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
土壤碳的储存与输出
储存:
A.植物及其根系的凋落,通过同化 作用使碳储存在土壤有机碳中; B.土壤吸收大气中的CO2,主要有两 种形式: 1、土壤地球化学系统对CO2的吸收: 高pH值、富钙化地球化学环境下, SOC—CO2—HCO3—; 干旱、半干旱地区碱性、富钙化地球 化学环境下,SOC—CO2—HCO3— —CaCO3; 2、土壤有机碳积累,即土壤碳饱和 容量的实现。
水圈:陆地表面的岩石、 土壤与生物等经过各种自然营力,产生大量的有机 与无机碳,以及河流自生的有机碳, 经由河流进入海洋。
由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并转化成为土壤有机碳的碳量是全球碳平衡的一个重要部分,依靠当地的 水汽、温度和土地管理的情况和条件,土壤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也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降低,将造成土壤贫瘠化,植物生产力下降。 这些都需要对土壤碳循环各个过程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土壤和大气、植被碳库之间的碳通 量和相互关系,揭示土壤碳库在全球陆地碳循环中的作用。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摘要】

土地整治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土地整治的碳效应

进行综述,包括对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平衡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

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并增加土地对大气中二

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碳平衡水平。文章还探讨了土地整治碳

效应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结论部分强调了土地整治在减缓气

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碳循环中的潜力。通过

对土地整治碳效应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

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碳排放、碳吸收、碳平衡、研究

方法、未来发展方向、碳循环、气候变化、碳排放减少、潜力

1. 引言

1.1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土地整治碳

效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

土地整治对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影响正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土

地整治碳效应进行文献综述,系统总结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在碳循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土地整治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不同的土地整治措施对碳排放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植被恢复、土地退化治理等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土地整治也对碳吸收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方式可以增加土地的碳吸收能力。土地整治对碳平衡的影响则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

为了深入研究土地整治的碳效应,研究方法至关重要。包括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实验模拟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土地整治对碳循环的影响。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利用新技术手段来更加精准地量化土地整治的碳效应,为碳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缓解碳汇饱和的碳固定及其机制是寻找陆地生态系统碳管理可持续战略的主要科学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具有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探讨温带森林、湿地和极地生态系统与土壤碳汇效应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C O 2的源汇效应,以及其在人类利用和管理与生态环境演变中的动态变化。西方国家已将固碳农业作为环境管理的导向。对土壤中有机碳固定作用的研究已应用颗粒分组13C NMR 或CP M AS ΟNMR 技术,揭示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和分子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物质结合机制的微观水平。土壤有机碳在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变化下的稳定性是认识土壤碳库对于全球变化的长期效应的基本问题,成为土壤碳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从土壤升温和空气C O 2加倍两方面进行研究,但短期的实验结果用于讨论长期效应时仍存在不定性。中国大面积的水稻土自1980年以来显示出的有机碳库增加现象说明农业生产对大气C O 2可能产生汇效应。但对于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分布和结合状态与农业管理措施、水稻土质量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因而建议就这一问题从土壤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作用与土壤微团聚体中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质的相互结合关系的层面上进行多学科研究。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固定;全球变化

认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根基——土壤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根基——土壤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

1.中国古代物质观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构成了宇宙中万事

万物,土具有土爰稼穑的特征。

A:对

B:错

答案:A

2.五色土是指中部为黄色土、北方为黑色土、东方为青色土、南方为红色土、

西方为白色土。

A:错

B:对

答案:B

3.人们认知土壤需从具体的土壤剖面、单个土体和聚合土体的剖析入手。

A:错

B:对

答案:B

4.中国古代文献《周礼》中已有“万物出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

壤”。即土是指自然土壤,壤是指农业土壤。

A:对

B:错

答案:A

5.土壤是地球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A:对

B:错

答案:B

6.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包括土壤空气、土壤水、土壤矿物和土壤有机质。

A:对

B:错

答案:B

7.土壤圈处于人类智能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界面与相互作用

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联系环境各要素的纽带。

A:错

B:对

答案:B

8.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对土壤科学的主要贡献有:

A:建立了土壤诊断学说

B:建立了土壤地理学综合研究法

C:创建了成土因素学说

D:发现了五色土

答案:BC

9.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创建的土壤学范式是:

A:土壤性状

B:成土过程

C:土壤分类

D:成土因素

答案:ABD

10.以德国学者李比希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土壤学派提出了:

A:土体构型

B:土矿质元素归还学说

C:最小限制定律

D:土壤酸碱性

答案:BC

第二章测试

1.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土壤矿物划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三大类。

A:对

B:错

答案:A

2.土壤矿物在水解过程中分解顺序可划分脱盐基、脱硅、富铝化。

A:错

B:对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主要的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而农田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数量与土壤管理、耕作措施以及作物种植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旱地农田中,不同耕作措施可能会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首先,耕作系统对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非常显著。传统的农田管理方法包括常规耕作、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这些方法都会对土壤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负面影响。常规耕作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和分解,从而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同时,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土壤中的亚氮固定过程减少,增加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排放。此外,农药的使用也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温室气体的转化能力。

然而,随着耕作系统的改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一些新的耕作措施逐渐被应用于旱地农田中,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重要的耕作措施,它通过保持和改善土壤覆盖,减少土壤的侵蚀和蒸发,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显著减少土壤的CO2排放,并促进土壤的碳储存。此外,保护性耕作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氧化亚氮的生成和排放,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除了保护性耕作外,有机农业也是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有机农田中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更注重自然循环

和生态平衡。研究发现,在有机农田中,土壤中的CO2排放量较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较高,同时温室气体N2O的排放也相对较小。有机农业的推广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气候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对各个生

态系统的影响。其中,土壤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土壤

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土壤质地变化、微生物活动和土壤碳循环等方面。

一、土壤质地变化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降水模式和气温等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质地。首先,降水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土壤水分的变化,进而引起土壤质

地发生改变。由于地球正在经历干旱区域的扩大,缺水问题日益凸显,土壤质地已出现干旱化现象。这种情况下,土壤质地变得干燥脆弱,

对植物根系发育不利,从而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土壤冻融循环的频率和强度发生改变。在

寒冷地区,温度升高会导致冰层融化加速,土壤质地变得湿润多泥,

同时降低了土壤的稳定性。这种现象被称为“融冻碎屑过程”,对土壤

有机质的分解和植物营养元素的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微生物活动

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

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包括有机物分解、养分循环等。然而,由

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土壤微生物的生态过程也受到了

显著影响。

在温暖地区,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温度上升,从而加快微生物的活动速度。这意味着土壤中大量有机物被更快地分解,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这种情况下,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受到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而在寒冷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冰冻-融化-再次冻结的周期发生改变,导致土壤微生物的生物节律发生扰动。这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有机质平衡与地球温室效应

摘要:土壤有机质在培肥土壤,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营养作物及改良耕性等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证明,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及稳定增长是土地生产力持续利用的基础,努力增加及多途径归还土壤有机质是维持与改善土壤肥力的关键,要提高和发挥土集肥力,合理调控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这一对立统一过程,建立适宜的转化平衡是非常必要的。土壤碳库为地球表层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土壤中的有机碳库与无机碳库都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对于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同样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全球土壤有机碳库(SOC pool)达到1.5×103~2×103Pg,是大气碳库的3倍,约是陆地生物量的2.5倍 [1]。可见,土壤有机质的损失对地球自然环境具有重大影响。从全球来看,土壤有机碳的不断下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作用平衡温室效应

一、土壤有机质作用与平衡管理

(一)、土壤有机质作用

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所需的氮、磷、硫、微量元素等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大量资料表明,我国主要土壤表土中大约80%以上的氮、20%—76%的磷以有机态存在,随着土壤有机质的逐步矿化,这些养分可以直接通过微生物的的降解与转化,以一定速率不断释放出来,供作物及微生物生长发育之需。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与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质部分有一定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

2、改善土壤肥力特征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几乎对所有的土壤物理性质都有良好的影响,腐殖质是很好的胶结剂,能使土粒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通透疏松,减少粘着性,改善耕性。腐殖质色暗,可加深土壤颜色,增强土壤吸热能力,同时其导热性小,有利于保温,使土温变化缓和。另外,土壤有机质具有离子代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羧基、酚羟基、烯醇或羟基使有机胶体带负电荷,具有较强的代换

性能,比矿物质代换量要高十到几十倍,可以大量吸收保存植物养分,以免淋溶损失。土壤有机酸(如草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等),聚酚和氨基酸等都是络合剂,有机酸和钙、镁、铁、铝形成稳定性的络合物,能提高无机磷酸盐矿物的溶解性,二、三羧基羧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能力较强,有活化土壤微量元素的作用。土壤有机胶体是一种具有多价酸根的有机弱酸,其盐类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有很强的缓冲酸碱化的能力。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生长激素土壤有机质中含有许多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激素作用的物质,如维生素B1、B2、吡醇酸、菸碱酸、激长素等类型化合物;还有微生物形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二)、土壤有机质平衡与管理

1、土壤有机质平衡研究

根据陈义、王胜佳等人对浙江嘉兴与衢州两个为期10年的定位试验资料 [2]表明,应用Jenny方程对土壤有机质平衡过程作数学模拟研究,得出在该条件下两地的土壤有机质矿化率和年矿化量,分别为4.04%和5.08%,1.347和1.221 t/hm2,推算出在稻田每年投入45 t/hm2厩肥或不施肥条件下对土壤有机质平衡的长期影响:若稻田每年施入45 t/hm2厩肥,60年之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将趋至平衡,嘉兴和衢州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分别达到50.4 g/kg和49.2 g/kg;而不施肥区仅仅依靠稻田根茬残留作为有机物料的补充来源,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将最终分别下降至22.5 g/kg和16.0 g/kg。维持无肥区土壤有机质平衡的有机物年需要量3~5t/hm2。另外也有许多学者利用Jenny数学模型进行土壤有机物积累与平衡预测。王兆荣研究指出,若想20年后使哈尔滨黑土有机质由现在的3%左右提高到4%以上,那么每年应施入6250kg/hm2干麦秸。伊藤滋吉也曾研究探讨了农耕地有机肥施用标准[3]。张英利用该公式运用于武汉地区土壤有机质平衡预测[4]。认为该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欲达11.4g/kg,必须每年施玉米秸7500kg/hm2。当地施用有机物料可基本保持土壤有机质在10.3g/kg的水平。

2、土壤有机质平衡管理

在一定范围内,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随有机质含量提高而增加,但是土壤有机质并不是愈多愈好,当超过一定范围,对作物和土壤肥力均不利,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可以无限提高,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决定于年生成量(腐殖化系数)和年矿化量(矿化率)的大小。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坚持平衡原则和经济原则,调节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使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以适当的分解

速度向作物提供养分。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增加有机质的来源;调节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过程。

1)、增加有机质的来源

种植绿肥:种植田菁紫云英紫花苜蓿等;休闲绿肥、套作绿肥;因地制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施用有机肥: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秸秆还田:要注意秸秆的c/n比、破碎度、埋压深度以及土壤墒情、播种期远近、化肥施用量等。主要是采取这些措施增加有机质的来源。

2)、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通过微生物活动来进行的。为了充分发挥有机质的有益作用,就必须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有机质能及时分解,即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分解太慢,释放出的养分少,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分解太快,不但会使土壤有机质产生无益消耗,还会造成养分的流失及作物的猛长。此外,土壤有机质过快的消耗会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劣,耕性恶化。因此采用正确的调节措施,以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使之适应于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成为土壤有机质动态平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控制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因素,来达到调节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目的。这些因素包括: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控制有机质的转化;合理的耕作和轮作;调节碳氮比和土壤酸碱度。

二、土壤有机质与地球温室效应

1中国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约1.33百万平方公里的农田。这些田地的种植、翻耕、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不仅长期改变着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循环,而且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3种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

(CO

2)、甲烷(CH

4

)和氧化亚氮(N

2

O)在土壤-大气界面的交换而实现的。根据1990年的气象

及农业种植条件,使用DNDC模型对中国2 483个县的1.33百万平方公里农田进行了CO

2,CH

4

和N

2O排放量的模拟计算。中国农田在1990年的GWP值约为344~2 102百万吨CO

2

当量,

其中值为1 222.55百万吨CO

2

当量。在3种温室气体中,N2O排放对中国农田的GWP值贡献

最大,次,占29%;CH

4

排放贡献最小,仅占21%。对全国GWP贡献最大的10个省份是黑龙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