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和再辐射地球表面向大气中辐射的长波辐射。
这些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
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燃烧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从而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
以下将详细阐述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第一,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燃烧排放。
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能源来源。
然而,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80%以上。
第二,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它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巨大量的二氧化碳的释放。
疏林和砍伐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还将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
第三,工业和农业排放。
工业和农业活动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
工业生产中的许多过程,如水泥生产和钢铁冶炼,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农业化学品使用和牲畜排放也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加。
特别是农业中的氮肥使用和牲畜的排泄产生了大量的氧化亚氮和甲烷,它们都是强力的温室气体。
第四,大气中的黑碳和二次气溶胶。
黑碳是指由燃烧不完全产生的固态碳颗粒物,其能力吸收阳光并加热地球表面。
黑碳除了自身的温室效应之外,还可能通过吸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溶胶颗粒,影响大气的反射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二次气溶胶则是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成的悬浮颗粒物,它们能够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同时也能够影响云的形成和性质,从而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第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加,导致了更多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效应的原理与应用
温室效应的原理与应用1. 温室效应的定义温室效应指的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高于没有大气层的情况下会达到的温度。
温室效应是地球能够维持适宜生物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温室效应的原理温室效应的原理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2.1 太阳辐射的进入地球表面接收到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其中包括可见光和紫外线。
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地球上的物体反射和散射,另一部分则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
2.2 大气层的特性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其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们具有吸收地球表面上的热辐射并将其重新辐射回地表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2.3 温室气体的影响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直接影响温室效应的强度。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3. 温室效应的应用温室效应不仅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还在农业和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3.1 温室农业温室农业利用人工温室的原理,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环境。
温室内可以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提供农作物优良的生长条件。
温室农业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解决季节性种植的难题。
3.2 能源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也可应用于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而导致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会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温度升高,从而提高电能的产生效率。
3.3 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中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当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一种温室气体)可以被收集利用。
甲烷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燃料用于生产热能、发电或用作燃料电池的原料,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 温室效应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的影响,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4.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政府制定了减排目标,限制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简述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应用1. 温室效应的原理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后,部分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并再次辐射向地面,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理如下:1.1 温室气体的存在: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部分地球表面的短波辐射和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
1.2 光谱选择性吸收:温室气体对不同波长的辐射的吸收和发射具有选择性,即它们能够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却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1.3 辐射平衡:地球表面吸收到的辐射与向上辐射的能量之间的平衡,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能够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因此,温室效应导致了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是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温室效应的应用温室效应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概念,它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下所示:2.1 农业生产增效:温室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为植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产量和质量。
2.2 蔬菜和花卉栽培:在温室中,可以栽培一些在室外生长困难的蔬菜和花卉,如西红柿、黄瓜、玫瑰等,提供了全年可供应的产品。
2.3 精确控制环境条件:温室可以对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精确控制,适应不同作物的需求,使其生长更为稳定和高效。
2.4 花卉观赏、草坪、果树栽培:温室也可以用于盆栽花卉的观赏和草坪的养护,使得城市和居民区的绿化效果更好,同时可提供各类果树的栽培。
2.5 储存和保护植物种质资源:温室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用于储存和保护各种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
2.6 科学研究和实验:温室可以为科学研究和实验提供一个重要的试验平台,研究植物生长规律、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温室效应的应用广泛,在农业、生态保护、科研和城市绿化等领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语温室效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为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38.为什么会有温室效应?
为什么会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发出的热辐射,从而使地表温度升高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个过程类似于温室中的玻璃结构:太阳的辐射能量可以穿过玻璃进入温室,但热量则被玻璃保留在温室内,导致内部温度上升。
温室效应在保持地球适宜的温度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表面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温度将远低于现在,地表温度可能会下降到约-18℃,而不是现在的平均14℃,使得地球变得非常寒冷,生命也将难以存续。
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温室效应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辐射能量,并将部分热量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所产生的。
这个过程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发生:1.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短波辐射(主要为可见光、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的形式穿透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地表吸收这些能量后,温度升高。
2.地球向外辐射热量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能量后,会以长波辐射(主要为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
这些长波辐射本应部分向太空散发,降低地表温度。
3.温室气体吸收红外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水汽、臭氧和氧化亚氮等)对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
当地球向外辐射红外能量时,温室气体会吸收部分能量,并将这些热量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层,造成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
4.热量被困在地球表面附近由于温室气体吸收并反射热量,地球的表面和大气底层保留了更多的热量。
这就是温室效应的过程,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维持了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关键因素,它们通过吸收和再辐射红外线,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最主要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以及工业过程。
它在大气中的比例较低,但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非常显著。
甲烷(CH₄):甲烷的温室效应能力远远高于二氧化碳,其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左右。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是现在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
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unjs小编整理的关于造成温室效益的原因,欢迎阅读和参考!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太阳辐射并重新散发出来,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现象。
它是地球上自然界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过度加剧,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温室效应是由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引起的。
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再以地表辐射的热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
然而,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热红外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使大气层中的温度升高。
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和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得以维持在宜居的范围内。
二、对环境的影响1.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得地球整体气温上升。
气候变暖导致特殊天气频繁发生,例如干旱、洪涝、飓风等天气灾害,给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加快,导致海洋变暖和膨胀。
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沿海地区的淹没,严重威胁沿海城市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生态平衡破坏温室气体的增加不仅对大气层造成影响,也会对地表水、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4. 经济损失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渔业、林业等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国家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三、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1.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关键措施之一。
2. 提倡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 推进能效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促进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交通运输节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的别 煎让 熬他 在 温 室 里 受 炙 烤
参考文献
• 1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减排 邝生鲁 • 2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徐世晓; 赵新全; 孙平; 赵同 标; 赵伟 • 3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傅桦 • 4浅析温室效应及控制对策 刘宏文; 夏秀丽 • 5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控制 李春鞠; 顾国维 • 6温室气体的源与汇 王明星; 张仁健; 郑循华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 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 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 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 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 (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 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 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 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温室效应
法国学者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 于1824年第一个提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gases),又称“花房效应”,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 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 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 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 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 列极其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温室效应的应对策略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 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 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 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 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PPT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 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 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 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 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 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 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 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 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 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 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 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 室 效 应 示 意 图
温室效应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 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 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 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 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 球表面气候变化。
(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 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 病
(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
• 低地被淹 • 海岸被冲蚀 •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 地下水位升高 •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
人口使之受到威胁。
人体健康:(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 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 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 最大
温室效应
倾于对地球气候降温的效应与及海洋吸收热能的作用 (海洋有较大的热
容量)。但是,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会影响 这个推算结果,例如:未
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对气候转变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幅
度等等。
(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由于全球
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
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3)海平面上升 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 受热膨胀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冰川和格陵兰及南 极洲上的冰块溶解 使海洋水份增加。预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 乎0.09米至0.88米之间。 全球暖化南太小岛即将没顶,全球暖化使南北极的冰层迅速融化,海平面 上升对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区带来的灾害是显而易见的,突出的是:淹 没土地,侵蚀海岸。 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平面上升1米以上,一些世界级大城市, 如纽约、伦敦、威尼斯、曼谷、悉尼、上海等将面临浸没的灾难;而一些 人口集中的河口三角洲地区更是最大的受害者,特别是印度和孟加拉间的 恒河三角洲、越南和柬埔寨间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我国的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
海水推向更远的内陆地方。
七、对策
迄今为止,我们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但是退而求其次,至少 应该想尽办法努力抑制排放量的增长,不可听天由命任凭发展。 因此我们竭尽所能采取对策,尽量抑制上升的趋势。国际舆论也在朝此 方向不断进行呼吁,而各国的研究机构亦已提出各种具体的对策方案。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什么是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气等)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和辐射过程,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从而在地表附近形成一层“温室”,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水平。
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温度将远低于现在,很多生命形式将无法存活。
1.原因:–自然原因:地球自身发出的热量、火山爆发、动植物尸体腐烂等自然现象产生温室气体。
–人为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尤其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加剧了温室效应。
2.主要气体:–二氧化碳(CO₂):燃烧化石燃料(如煤、油、天然气)和森林砍伐导致其浓度上升。
–甲烷(CH₄):水稻种植、牲畜饲养、垃圾填埋等活动中产生。
–氮氧化物(N₂O):农业活动、汽车尾气排放等中产生。
–氟利昂:空调、冰箱等制冷剂中含有的气体。
3.影响:–温度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导致气候模式改变。
–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极端气候:频繁发生的热浪、暴雨、干旱和强风暴等极端气候现象。
–生态系统变化:物种分布改变,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农业影响:温度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影响。
4.缓解措施:–减少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增加吸收:植树造林,恢复退化土地,增加碳汇。
–国际合作:全球共同努力,遵守和执行国际环保协议。
5.科学研究:–遥感监测:通过卫星监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分布。
–模型模拟:气候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生态系统研究:了解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机制。
6.教育与意识:–学生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
–公众宣传: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7.政策法规:–国际协议:如《巴黎协定》,旨在控制全球温度上升。
–国家政策:各国政府制定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法规。
8.社会责任:–企业责任:企业减少排放,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
–个人责任:公众减少浪费,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指星球的大气层透过捕捉辐射使不同部份地区的气温相对稳定的效应。
不少研究指出,人为因素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加强,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效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吧!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
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
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
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
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
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简介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课件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 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 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 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 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 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 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 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 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恶化生态环境。
(7) 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 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 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 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 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9) 开发替代能源: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 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 的有机物充当燃料,借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 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 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 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 浓度增长的效果。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 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 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 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 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 (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 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 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 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
• 低地被淹 • 海岸被冲蚀 •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 地下水位升高 •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
【物理知识点】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物理知识点】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温室气体主要成分二氧化碳能够让太阳光通过进入地球大气层及地球表面,而使空气加热,而阻止多数热量向外散出,从而导致大气升温,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汽等能够吸收由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温室效应。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气候因此需要转变来使吸取和释放辐射的份量达至新的平衡。
这转变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因为这样可以将过剩的辐射排放出外。
虽然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少许上升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变动,例如:大气层云量及环流的转变。
当中某些转变可使地面变暖加剧(正反馈),某些则可令变暖过程减慢(负反馈)利用复杂的气候模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估计全球的地面平均气温会在2100年上升1.4至5.8℃。
这预计已考虑到大气层中悬浮粒子倾于对地球气候降温的效应与及海洋吸收热能的作用
(海洋有较大的热容量)。
但是,还有很多未确定的因素会影响这个推算结果,例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对气候转变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幅度等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温室效应的总结
温室效应的总结概述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由于温室气体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温室气体可以阻挡地球上部分的热量散失,使地球保持温暖的条件。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导致地球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发了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的原理温室效应是由一些特定气体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热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所致。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被地表吸收后会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氟氯碳化物等能够阻拦部分地表热辐射的释放,使之在大气层内继续停留。
这就像一个温室一样,使得地球温暖的同时也造成了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活动和能源生产。
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使用和畜牧业排放的甲烷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
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导致了地球气候的变暖和不稳定。
过量的温室气体堆积在大气层中,增加了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导致地表温度上升。
这种全球气温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海洋水位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等。
海洋水位上升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而造成的。
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威胁到沿海城市和岛屿。
气候变化也导致了一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灾和飓风等,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改善工业和能源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强度。
2.发展清洁能源: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植物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以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4.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
什么气体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
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地球上造成气温升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原因是第一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湿地及草地,造成光合作用减少,打破了二氧化碳平衡,第二,大量使含碳燃烧,从而大大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温室效应发生的原理
温室效应发生的原理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中部分气体吸收太阳辐射后再向地表和大气层内部散射的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温度维持在适宜的水平。
这种现象最初被描述为在类似温室的条件下,在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没有这种气体存在时要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持续增加,引发了对气候变化和全球暖化的担忧。
温室效应的原理围绕着大气和地表之间的能量平衡展开。
当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到达地表时,地表会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地表释放的热量主要以红外辐射的形式重新辐射到大气层中,一部分由大气层的温室气体吸收并再次辐射到地表。
这个过程会导致地表温度的升高,增加大气和地表之间的能量交换。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理可以总结为:首先,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到地表,地表吸收并加热;其次,加热的地表释放热量,形成红外辐射;进而,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并重新辐射这些红外辐射;最后,这些重新辐射的热量使得地表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这个过程类似于温室的原理,阻止大气中的热量流失,从而使得地球表面温度相对稳定。
温室效应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
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水蒸气等,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直接影响着温室效应的强度。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导致地球整体温度逐渐上升,气候变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温室效应的加剧带来了气候变化的极端表现,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态系统受损等。
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和相关部门机构都在呼吁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等。
只有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温室效应带来的挑战,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生存。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简单,但其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却是深远而复杂的。
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意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
温室效应的原理
温室效应的原理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现象,它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相对于没有大气层的情况要高。
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气层中的一些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气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
这些气体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温室,能够将地球表面的热量困住,使得地球的温度得以保持。
温室效应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的温室里,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射到地面,地面吸收了阳光的热量后会释放出红外辐射。
然而,温室内的玻璃能够阻止大部分红外辐射逃逸出去,从而使得温室内的温度升高。
类似地,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就像是温室的玻璃,它们能够阻止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逃逸到太空中,从而使得地球的温度得以维持。
温室效应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的:首先,太阳向地球表面发射的短波辐射能够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面上。
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后会变热,然后释放出长波辐射。
其次,地球表面释放的长波辐射中的一部分能够穿透大气层,逃逸到太空中。
然而,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会吸收这些长波辐射,然后重新辐射出去。
最后,这些重新辐射出去的长波辐射一部分又会朝着地面传播,使得地面得到了额外的热量,从而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通过上述过程,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平均气温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这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生存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不断上升,这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从而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总的来说,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它通过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阻止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逃逸到太空,从而使得地球的温度得以维持。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在不断上升,这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一氧化二氮、臭氧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层的构成发生了尺人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断言,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温室气体的积累很可能引发全球气候的变暖。
实际上,由于人为的影响,局部区域的变暖已经出现。
根据统计和测算,全球由于燃烧排入大气中的碳已连续6年缓慢增加,1994年达到59.25亿吨。
同时,由于砍伐森林使大气中增加的碳也在1.1-3.6亿吨之间。
众长时间尽度看,全球温度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有着密切而明显的相关性。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水平变化直接引起温度的变化,但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二氧化碳的水以及其它温室气体已经达到过去16万年中前所未有的浓度。
尽管氟氯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在大气中也有积累。
但是二氧化碳对全球温度的影响,比这些气体加起来的总和,至少高出60%。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
全球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变化。
1860年全球丈夫驻为0.93亿吨,1900年急剧上升到5.25亿吨,1950年达到16.2亿吨。
但是,仍然不及瑞在排放量的1/3。
从70年代起,排放量增长的速度开始变慢,1950-1973年平均增长4.6%,而1973-1988年间平均增长仅为1.6%。
近年来碳排放量经较平稳,究其原因,一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二是前苏联集团经济的萎缩。
但是,在今后一个时期仍保持稳定增长。
虽然近年来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但是,按人均排放量计算,发展中国家仅为0.5吨,百工业化国家排放量达至3吨以上。
按总量计,发展中国家仅占全球总量的1/3,而发达国家则占据2/3以上。
令人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的贡献率正在增长,大鸡每14年翻一番。
在2000年前,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
然而,即使碳排放量维持现在平稳的水平,也仍然超过全球海洋和森林能够吸收的能力,导致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的不断增加。
1994年末,大气中的碳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浓度从上一年度末的357/0ppm上升到358.9ppm,是6年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年头。
1980年以来,大气中增加了3500亿吨碳,其中约有1500亿吨仍然滞留在大气中
科学家们估算,要想稳定大气中碳的总量,全球碳排放量至少应降低60%。
1992年全球首脑会议签署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工业化国家制定与今后10年削沽排放目标相应的政策,并采取实际步骤。
根据测定和估算,1994年低层大气平均温度为15.32 ℃,是1991年菲律宾皮拉图波火山爆发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记载,也是1987年以来连续5个最热的年份。
像任何一个地方每日温度变化一样,大气低层每年平均温度也是变化不定和难以解释的。
在上个世纪,温度升高的趋势已很明显。
现在,全球气温比1880年高出0.3-0.6℃。
从1980年以来,已经出现了10个最热的年头。
皮拉图波火山爆发是本世纪内最大的火山爆发,它把数百万吨的尘埃排入到高层大气中,并扩散到全球。
这些尘埃阻挡阳光照射,足以使低层大气温度降低半个摄氏度。
可是这些尘埃颗粒物在随后的两年中以很慢的速度沉降到地球表面。
至1994年初,皮拉图皮火山的影响已经结束,因而全球温度又开始回到皮拉图波火山爆发前的高温水平。
现在,气象学家已经从全球各地的温度监测站监测到了一系列数据,绝大多数气象学家相信,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连续积累,全球变暖的趋势最终将会恢复。
现在不甚清楚的只是变暖的趋势何时恢复?有多大幅度?
由联合国一些机构资助的政府间气候变化研究组(IPCC)指出,如果矿物燃料的使用继续长期稳定增加,那末,到205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达到16-19℃,超过以往的变暖速度而加速全球的变暖。
政府间气候变化研究组所预测的全球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尽管全球每个地区受其影响的程度很难预测,但是,较高的温度将引起海水平面的升高和极地冰的融化。
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并将淹没一些海岸地区。
全球变暖也可能改变包括降雨、土壤温度和季节长短等气候变化,这些可能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的缺损和毁坏,威胁数以千计的生物种类的安全。
气候变化对人类将产生一些重大影响,它可能在数十年内改变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域。
二、臭氧层的消耗与破坏
臭氧浓度较高的大气层约在距地表10-50公里范围内,在25公里处浓度最大,形成了平均厚度为3毫米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了防护紫外线的屏蔽,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臭氧层的破坏会使过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面,造成健康危害;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生态的平衡等后果。
近半个世纪以来,工农业高速发展,人为活动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排入大气,超音速飞机在臭氧层高度内飞行、宇航飞行器的不断发射都排出大量氮氧化物和其他气体进入臭氧层;此外,人们大量生产氯氟化碳化合物(即氟利昂),如CFCL3(氟利昂-11)、CF2CL2(氟利昂-12)、CCI2FCCIF2(氟利昂-113)、CCIF2(氟利昂-114)等,用作致冷剂、除臭剂、头发喷雾剂等,其中用量最多的是氟利昂-11和氟利昂-12。
据统计,1973年全世界共生
产这两种氟利昂约480万吨,绝大部分释入低层大气后,进入臭氧层中。
氟利昂在对流层中很稳定,能长时间滞留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逐渐扩散到臭氧层中,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并降低臭氧层的浓度。
臭氧的消除主要是由于一氧化氮、氯氟化碳经光分解产生的活性氯自由基、氯氧自由基等与臭发生反应,而使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逐渐降低。
自从70年代末发现南极上空巨大的“臭氧洞”,臭氧耗竭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有人估计臭氧层中臭氧浓度减少1%,会使地面增加2%的紫外线辐射量,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2%——5%(美国每年新增患者达30——40万人)。
最近美国等国家已禁止使用氯氟化碳喷雾剂,并严格控制其它氯氟化碳的生产与使用。
最近有人估算,如按1977年的水平继续使用氯氟化碳,则将使臭氧减少5%—9%。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最新统计情况看,臭氧减少的趋势还在发展,南极上空的臭空洞仍在扩大,且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类似的臭空洞现象,只是范围小一些。
当前,全球环境领域防止臭氧层破坏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努力减少消耗大气平流层臭氧的化学吕产量。
根据统计和估算,1994年全球氯氟化碳产量进一步下降,连续6年保持下降的势头,总产量从1988年时的高峰下降了77%。
由于外交努力的结果,1987年签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在1990年和1992年得到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国家同意到1995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氯氟化碳,已经签字的发展中国家则有10年的宽限期,到2005年停止生产。
至1994年底,全球共有146个国家签署了这项议定书。
尽管发展中国家氯氟化碳产量比工业化国家低得多,然而,对这些化学品的需求量却明显增加。
90年代初期,印度、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氯氟化碳的使用量少于美国的一半,但是,其中一些国家氯氟化碳的消耗量却几乎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
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和消除氯氟化碳,工业化国家应建立开发替代氯氟化碳产品技术的基金。
但是,基金捐助国家并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
在1991—1994年间,捐助国家所捐赠的金额只有他们原先承诺的3.93亿美元的2/3。
缺少资金和技术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减少氯氟化碳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阻碍氯氟化碳产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日益发展起来的“国际氯氟化碳黑市”。
1994年从俄罗斯和爱沙尼亚法进口到欧盟的氯氟化碳约2500吨,相当于欧盟合法进口总量的10%。
而在美国,对氯氟化碳征收高额执照税,又进一步刺激了机会主义贸易者,1994年美国非法进口的氯氟化碳量估计在1万吨左右,占美国总产量的10%。
现在已经清楚,由于臭氧层破坏将使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而增加对生物的损害。
实验和流行病研究表明,紫外线—β增加可能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非黑色瘤皮肤发病率增高和导致农作物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