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引入鸦片战争主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提问导入。

–提问: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大胆回答,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30分钟)1.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

–利用课件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输入鸦片?这对中国有哪些影响?2.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

–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的港口和岛屿,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会输给英国?是否存在内外因素?3.学习鸦片战争的结果。

–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失去了领土和主权,经济遭受巨大打击,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如何评价这场战争?梳理归纳(10分钟)1.整理学生的回答,梳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总结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拓展延伸(10分钟)1.提出问题:鸦片战争是怎样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的?2.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总结反思(5分钟)1.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堂作业1.综合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鸦片战争•起因:英国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经过:英国发动战争,占领中国港口和岛屿•结果:中国失去领土和主权,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然后通过展示资料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引言: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个历史事件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

本文将设计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相关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

2. 求解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3. 素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是如何由一个贸易争端逐渐演变为武力冲突的。

2. 鸦片战争的经过:介绍鸦片战争的各个阶段,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役和交战双方,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原因和结果。

3. 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投影或手绘图片展示鸦片战争的主要场景和人物,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教学内容。

2. 视频观看法:选择相关纪录片或动画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加深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3. 剧场表演法:分组让学生扮演鸦片战争中的各个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

4. 问答互动法: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问一些提醒学生思考的问题,如:“你知道鸦片战争是什么吗?它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 知识传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资料,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概念知识。

3. 深入分析: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意识。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

2.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辩证法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地图,引发学生的思考,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鸦片战争的起因。

第二步: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20分钟)1.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包括鸦片的流入、禁烟令的颁布以及英国和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

2.分析鸦片战争背后的社会背景,包括中国的封闭政策导致的内外交困。

第三步: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30分钟)1.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包括南京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的战败。

2.分析鸦片战争的结果,包括切割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以及国际地位的下降等。

第四步:学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0分钟)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国家尊严和独立意识的觉醒、经济开放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等。

2.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包括开放政策的制度基础和中国现代化的起点等。

第五步:学习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分钟)1.分析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中国的凋落和西方列强的崛起。

2.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合作的影响。

第六步:总结与提问(10分钟)回顾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提问学生鸦片战争对中国和国际关系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分析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材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时间、过程和影响上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类历史事件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其主要参与者、重要战役和条约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及主要参与者、重要战役和条约等内容。

2.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学生对于战争类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其异同,深入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历史图片、地图、教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认识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观看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案例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的第2课,本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支持下,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课内容包括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战争的历史画面,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中国的危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行为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西方列强侵略行为和战争残酷性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八年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教学器材: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历史背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吗?”让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已学知识,通过分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教材以时间为主线,采用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为学生展现战争的全貌,培养学生的图文结合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探讨历史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战争原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难点: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提前准备教材和课件,确保内容完整、清晰。

2.图片、视频资料:收集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3.课堂练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全貌。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教师进行点评。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精选3篇)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精选3篇)鸦片战斗教学设计篇1鸦片战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综合多种教学手法。

1.归纳法。

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叙述法。

对鸦片战斗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叙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状况及缘由、鸦片战斗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4.影像资料帮助法。

为了加深同学对鸦片战斗的印象,可以通过影像等动态画面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5.争论法。

鸦片的危害,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评价,都可以引导同学争论解决。

6.图文结合法。

要想把握好本课的内容,必需充分利用好地图,比如《鸦片战斗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等。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了解和熟悉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峻危害,并由此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斗的基本史实。

把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硝烟的壮举。

熟悉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培育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力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看分析问题的力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分组争论的方法,使同学得出结论。

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斗爆发的缘由。

运用所学学问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合作探究分析鸦片战斗失败的缘由,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对此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到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熟悉到“落后就要挨打”,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斗、条约内容及影响)。

【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头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媒体1.投影仪、电脑。

2.关于鸦片战斗的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材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原因、影响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

教材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历史事件,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影响。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悟。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书、文章、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历史人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2课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2课鸦片战争}
3.结合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5.设计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搜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针对教学重难点,具体设想如下:
3.对于情感重点,通过讲解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4.针对教学难点,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5.注重课后反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技能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1.鸦片战争背后的历史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采用讲述、分析、举例等方法,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主要战役及其影响。
2.教学内容:
a.起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社会矛盾加剧。
b.过程:林则徐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爆发、主要战役(如虎门之战、吴淞口之战等)。
c.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发生、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清朝的衰落、西方列强的入侵等。

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分析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了解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鸦片战争的影响,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鸦片战争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请大家想一想,鸦片战争是什么?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鸦片战争的全貌。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第 15 课,本课讲述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状况,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理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家国情怀。

2.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鸦片战争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还需要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如对中英两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理解,对战争影响的分析等,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3. 时空观念:通过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轴和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4. 历史解释: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性质和影响的解释,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中国社会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比较法: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背景。

2.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主权的影响。

3.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4.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二、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的背景及起因。

2.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鸦片战争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现代历史教学参考书籍、教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鸦片战争的背景及起因(3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平等的历史背景。

2.导入:提问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多媒体展示: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和战役。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总结。

第四课时:鸦片战争的启示(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3.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4.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启示进行总结。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

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设问:阅读材料可知英国认为《南京条约》签订后对中国销量少的原因是什么?生: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师: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讲授新课: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生自主学习,完成一下四个问题1、时间:2、根本原因:3、导火线(借口)4、开始标志:师生总结,师简单地了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

不想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1856年9月27日期满失效,被捕获前,已6天没挂英国旗),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

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两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

3.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鸦片战争的起因1.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给学生看一张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有关鸦片战争的知识。

2.概念解释(10分钟)讲解清楚“鸦片”和“封疆大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的含义。

3.讲解起因(20分钟)通过讲解清楚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向学生介绍英国为何会进行军事侵略和成立鸦片贸易,并带学生回顾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态度和措施。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英国选择进行鸦片贸易?清政府为什么长期对鸦片贸易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5.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知识。

第二课时:鸦片战争的经过1.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鸦片战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鸦片战争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经过(20分钟)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主要战役,包括露口之战、南京会战等。

3.视频观看(15分钟)播放一段鸦片战争的相关视频,例如相关战斗的重现或者相关领导人的演讲,以加深学生对战争经过的理解。

4.个案研讨(20分钟)选取一个具体的战役,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个案研讨,并回答以下问题:此战役的胜利和失败分别给哪方带来了什么影响?为什么?5.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鸦片战争经过的知识。

第三课时:鸦片战争的结果与启示1.课堂导入(10分钟)给学生看一段视频,展示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讲解结果(15分钟)讲解鸦片战争的结果,包括罗马条约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鸦片战争会对中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4.总结与思考(20分钟)通过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启示,提出对中国未来现代化进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思考。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第二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深入认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对于清朝的衰落、西方列强的侵略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详细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历史。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总结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强化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及结果,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地点、主要战役及影响。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分析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提高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了解这些条约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损害。
3.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4.阐述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以及这些条约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损害。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理解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难பைடு நூலகம்:深入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损害,以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完成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历史发展,特别是近代化进程的探索,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择与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的一个话题,如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废除等,进行深入探究,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研究成果。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鸦片战争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6.鼓励学生进行史料阅读,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寻找答案,提高史料解读能力。
7.结合时事,让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形势,理解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8.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或论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如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等。
2.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影响。
3.深入剖析清朝政府战败的内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长远影响。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深远影响。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旨在检验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
-选择题: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主要战役等。
-简答题:如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4.讲解清朝政府在战争中的应对策略及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影响。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话题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于古代历史战争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关于古代历史战争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范文

关于古代历史战争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古代历史战争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范文题目:古代历史战争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 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

3、 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 掌握鸦片战争得过程。

5、 掌握中英《南京条约》得内容及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得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 等分析)。

2、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得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得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得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得能力.3、 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得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得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 质问题得能力。

•教学重点1、 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進私、危害及销烟)。

2、 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 归纳法。

2、 讲述法。

3、 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澄“请君莫艮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汁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得就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 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就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得武器炮与火箭。

那么, 鸦片又就是如何进入中国得?就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得?其目得就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 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通过对本课得学习,就会明白得。

[板书]第一节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像鸦片走私得危害、《南京条约》得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对鸦片战争得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得影响等,可用此法.1、19世纪上半期得中英贸易[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瞧课本第一段得内容,瞧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得英国就是一个什么样得状况? 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得主要状况如何?[学生瞧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就是世界上最强大得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开辟国外得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得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得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瞧:英国输入中国得就是呢绒、布匹。

这就是机器生产得产品. 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

大量得产品被制造出来, 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

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得目标。

我们再瞧中国当时得情况。

中国输往英国得就是茶叶、生丝、瓷器。

中国当时就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就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得自然经汛也就就是产品得生产主要就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得农民与市场发生联系很少。

自然经济就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得经济,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细究起来,当时外国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得主要原因还有两点:一就是淸廷对外政策上得严格限制。

康熙五十八年,一向果敢而英明得康熙大帝宣布禁止南洋贸易,规是片板不许下海,夷人不许进内,直至雍正五年才解禁.到乾隆二十一年,规定广州为惟一通商口岸,以示天朝体恤地处荒僻得“四夷”,淸朝管理夷商得办法就是设立“行商”。

所谓“行商”,就就是专门从事对外贸易得人。

由于淸朝体而得大吏们不能直接与未开化得夷人接触,所以采取了以官制商(行商)、以商制夷得间接管理办法以免有伤国体•二就是当时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就是贵族人家得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

就像《红楼梦》中得刘姥姥进入贾府, 到宝玉得屋内,瞧到大钟摆心里还奇怪为什么把个大称陀挂起来,站在西洋镜前,还不知逍那满头插花得老太婆就是自己,反而指镜云:人老不知羞,花儿插满头。

因此,外国商品最初在中国确实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得人广泛接受。

而中国得茶叶、大黄、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

中国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国上层绅士淑女、下层平民百姓得家中。

当时在英国饮茶竞成为一种时尚。

英商不得不用大把得银钱来到中国购进茶叶。

所以19世纪上半期(特别就是2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得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

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得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教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就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得?[学生回答]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得贸易,可以牟取無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提问]鸦片泄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得贫弱。

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得体质。

鸦片得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得灾难。

[板书]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教师讲述]英国得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得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

鸦片,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得商人们输进中国得。

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就是由红罂粟得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得软膏。

红罂粟本就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

鸦片得主要成分就是吗啡,就是一种强烈得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左,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

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

天长日久,人得身体与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英鸦片商走私鸦片得利润高得惊人。

在当时,毎箱(约1 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 而走私到中国岀卖,竞可获利100倍以上,达到20 00至3000卢比得高价。

在暴利得驱动下,她们所信仰得基督教应有得仁爱精神与作为人应有得良知被泯灭,越来越多得鸦片被输入中国。

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得鸦片烟上不超过20 0箱。

然而到了 1820年, 平均每年输入达4 0000多箱.1 83 5年东印度公司被解散,苴对华贸易得专利权不存在了。

英国得新兴资产阶级都可以有权对华贸易,这些工业革命得暴发户们争先恐后地瞄准对华鸦片贸易,疯狂地向中国运送鸦片,疯狂地从中国人口袋里捞取银元,而她们送来得鸦片又在疯狂地吞食中国人。

仅仅东印度公司解散得当年,走私到中国得鸦片已达2万多箱。

到183 9年鸦片战争前夕,已高达4万多箱.英政府仅仅印度鸦片税一项税收就达42 2万多元.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 2万多箱,给她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得财富。

请同学们瞧下而得图表:[投影显示][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能瞧出什么呢?[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瞧出英国输入中国得鸦片增长得速度特别快.1799年就是40 0 0箱,1820年就是7 88 9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 0 20 0箱。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得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得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据自己想像,讨论一下,归纳成几点。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答案一:随着鸦片输入得猛增,大量银元流向国外也就是自然得事。

这无疑加剧了中国得贫困。

答案二:从课本所选得《炮子谣》里可以瞧出四个字:鸦片吃人。

正如歌谣所写:“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讣亿万千。

”答案三:《炮子谣》里还有一层含义就就是耗钱毁体。

这从“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二句可以瞧得出来。

[教师归纳]下而我们来把鸦片得危害归纳一下:一就是白银外流,造成淸政府财政危机(至183 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

二就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这就是指铜钱兑换白银得比值提高了。

由原来得1000文抵一两到15 0 0文抵一两.淸政府规左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得负担(农民先把粮食卖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 0斤稻谷卖1 0OO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得税。

现在纳一两白银得税却需卖150斤稻谷)。

三就是腐蚀了统治机构,淸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

四就是毒害了中国人民得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得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由于军队也吸食鸦片,严重地削弱了军队得战斗力。

五就是民风日下。

全国徐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竞达2 0 0万。

徉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沾染恶习,整个社会一片萎顿箫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教师提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得种种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应呢?[学生回答]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逍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教师引导]下而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小问题——林则徐虎门销烟.[板书]3、林则徐虎门销烟[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瞧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得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得虎门销烟。

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学生瞧书]……[学生回答]林则徐就是福建侯官人。

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 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泄吸烟人立期戒绝。

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岀鸦片二百多万斤。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得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就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得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得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得林则徐,就是当之无愧得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有人说,鸦片战争就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得。

这种说法对不对?[学生回答]不对。

打开中国市场就是英国资产阶级得既建政策,这场战争就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得必然与继续,没有林则徐得禁烟,她们也就是要这样做得,只就是时间得早晚而已。

[教师讲述]从嘉庆皇帝开始明令禁止鸦片进口,当时多出于维护道徳民风得原因,那时得朝臣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作伤凤败俗得辩护考而被指控,后来发现屡禁不上,烟害已成为一个严重得财政问题时,以大臣许乃济为代表得弛禁派出场提出新论,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 并照章纳税,允许内地种植罂粟,以国产鸦片来抵制外来鸦片,从而阻止白银外流.以林则徐为首得严禁派立即予以反对,从生产力、商业、国防等方面历数鸦片危害,林则徐上书逍光帝,用“银荒兵弱"来敲中道光帝得心病,终于于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12月31日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中国近代最彻底得一场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林则徐于3月10日到达广州后,立即召见行商,责成行商敦促洋商们交出鸦片,有趣得就是英国得商人们关心得就是中国政府会以什么样得价格收去鸦片。

林则徐严厉警告鸦片商迅速无条件地交出鸦片,鸦片商们合伙凑出一千多箱想蒙混过关,哪知林则徐义正词严: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3月24日,林则徐下令封仓围馆,一面不准停泊在黄埔得洋商货船上下卸货物,停止贸易,一面将商馆四周所有得街道封锁起来,限期令洋商交出所藏鸦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