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公开课)
集体游戏:《桂花雨》公开课
小班健康活动:寻爱桂花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式采摘桂花,遇到问题学会思考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2.知道收集桂花,提高动手能力。
3.通过摇桂花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了解认识桂花树
材料准备
彩虹伞、篮子、帽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幼一起走近桂花树,引导幼儿发现地上的桂花树。
二、探索采摘桂花的方法,并尝试用自己想到的办法体验。
1.引导幼儿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
提问:怎样采摘桂花?
2.一起摇桂花,感受桂花雨场景。
三、收集摇落的桂花,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回家和父母一起尝试其他的采摘方法。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已有经验,积极参与话题,在采摘桂花时会想到借用工具,摇桂花时知道用彩虹伞去接,在桂花雨中感受秋天的不同,深刻了解认识桂花,了解它的样子,它的味道。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的生字。
阅读过程中理解自己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桂花香、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字里行间浓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课前谈话】初次见面,聊点什么呢?相互了解一下,如何?你们先问吧,你们问五个问题。
接下去我问了,能说说你记忆中的美好的、难忘的回忆吗?先与同桌说,再推荐三位同学来说,开始吧。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出课题,简介作家1、同学们,我们都说了童年的故事,美好,快乐,又幸福。
一个人长大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更是回味无穷。
许多作家也用自己的笔端回味了那段美好的时光,台湾著名的女作家琦君就是其中一位。
电击鼠标:简介作者: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十二岁时随父母迁居杭州,读中学。
1949年去台湾,后来定居美国。
2、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板书《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让我们用心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属于自己的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交流生字和难读的句子:评价: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刚才你遇到难读的句子吗?请你读一读。
(读2~3句,每句2~3人)要是能把这个地方读得更准确就好了,再读一次。
你把字读得准确,句子读的流利,真棒!老师也觉得这句话挺难读的,你都能读得这么好,真会读书啊!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1、默读课文,质疑问难:读课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随之产生,有一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也有一些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桂花雨公开课获奖课件
“桂花盛开旳时候,不说香飘十 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浸在桂花香里旳。”
花树,使劲地摇。我尽情地摇着桂 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 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旳头上、 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 满头浑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旳桂 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旳雨 啊!”
可是母亲说:“这里旳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旳桂花。”
许数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 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如今旳她已经 有88岁旳高龄,可是她依然喜欢用自己旳笔写 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何,她说了 这么一段话……“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 子最爱写旳就是家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 这魂牵梦萦旳故土,这难以割舍旳童年,倘若都 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旳花园里,我想那 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旳花。当我们想起来旳时 候,会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旳不但仅是花朵 旳芬芳,更是漂亮旳人生。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增长文化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联想等方式,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桂花雨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桂花雨。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讲解桂花雨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记忆。
(2)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调查家乡的传统文化,了解其他民俗活动。
2. 拓展作业:(1)以“我眼中的桂花雨”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了解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拓展作业: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桂花雨的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桂花雨的氛围。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桂花的喜爱。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桂花雨》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桂花的特点,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板书课题《桂花雨》,让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5. 推理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1)学生讨论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师引导总结。
(2)学生举例说明,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桂花的喜爱。
6.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和与之相关的故事。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案
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学会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表达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桂花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互相讨论。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每段大意。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生字词的用法,学生进行练习。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亲情的珍惜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7. 提炼主题(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主题。
(2)学生分享主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9.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增长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桂花雨的美景。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
4. 图片、视频资源:展示桂花雨的美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美好氛围。
5.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桂花雨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深入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教育法:以课文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桂花雨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美好氛围。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桂花雨的来历和习俗。
5.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桂花雨的意义和价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公开课的教材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桂花雨》一课,这是一篇以描写桂花盛开、飘香的情景为主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桂花的产地、特点以及桂花的花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写、感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对美的欣赏和珍惜之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桂花的特点和花语。
•难点:如何通过文字描绘桂花盛开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桂花的图片或幻灯片,带领学生感受桂花的美丽,并收集学生对桂花的感受和认知。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桂花雨》,注重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热爱。
3.解读(15分钟):解释生字生词,分析课文结构和表达的情感意境,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4.感悟(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对桂花的感悟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绘制桂花盛开的场景并配上诗句,展示学生的描绘能力。
6.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桂花的热爱和尊重,引导学生欣赏美丽。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桂花这一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声音等多种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提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实地观察桂花,从亲身体验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本次公开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领略桂花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语言文字表达的热情。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
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念,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琦君,走进她的美丽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二、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1、指名读“阅读提示“。
2、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名说。
四、再读课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有感情地将你找出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重点品味摇花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不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自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老师相机指导)齐读。
五、品读体会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2、指名说。
3、联系整段课文,由“可是”体会到什么?4、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5、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
《桂花雨》公开课精品教案说课稿及同步练习一、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作者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故事。
通过描述桂花雨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诗意,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会认“落、夜”等10个生字,会写“桂、花”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2)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桂花雨”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怀念童年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花雨的美。
四、教学难点理解“桂花雨”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文字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美。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对家乡、童年生活的回忆,激发学生的情感。
3. 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4.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1. 课件:桂花雨图片、生字词卡片、课文动画等。
2.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作业准备:同步练习题。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 品悟课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论自己对“桂花雨”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案
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关爱身边的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运用批判性思维,探讨课文主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 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测试:课后对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测试,以检验学习效果。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家乡桂花盛开的情景,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热爱。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课文中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进而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感的表达和美的感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某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4.欣赏课文:让学生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桂花雨》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语的意思及正确读音。
–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桂花雨》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义理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中隐含的文化内涵。
2.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桂花雨》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10分钟)•师生互动,谈论桂花与中秋的联系,引入故事背景。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节日氛围。
2. 预习交流(15分钟)•以小组形式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引导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达情感。
3. 教学展示(25分钟)•教师主讲《桂花雨》的故事情节及其中蕴含的价值观。
•学生跟读课文,注重语言语调和情感表达。
4. 分组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桂花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探究文化内涵。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并展示个人观点。
5. 情感体验(15分钟)•听盲人音乐家演奏《桂花》曲目,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
•学生绘制桂花雨的场景,表达对美好的向往。
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阅读与思考《桂花雨》的习题。
•撰写读后感,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与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朗读、理解、表达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在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上还存在不足。
下一步需要引导学生更多思考,挖掘课文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悟人生的真谛。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公开课精品课件
感受思乡之情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 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 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母亲的这种情感, 这份情怀,无疑又感染了作者。表达了对童年 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结构图示
桂花雨
爱桂花 --------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点击图标即可播放
会认的字
luó
箩筐
háng
杭州
dǒnɡ
懂
lán
兰
会写的字
luó
pó
ɡāo
箩婆 糕
懂事
兰花
萝卜
外婆
蛋糕
会写的字
bǐnɡ
饼
jìn
浸
chán
缠
chá
茶
jiǎn
捡
月饼
浸水 纠缠
喝茶
捡起
多音字
xiān 新鲜
鲜
xiǎn 鲜有
整体感知
1.默读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事? 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 文分成几部分? 2.小组交流、讨论。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 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思桂花 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随堂练习
一、字组词,在所选的字后面打√。
(√箩 萝)筐 (羔 √糕)点 (√尤 龙)其 (√缠 庙)住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开放 )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 担忧 )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姿势)
部编版桂花雨公开课课件pptx(2024)
人物性格特点及形象塑造方法
性格特点
主人公通常具有善良、勇敢、坚 韧不拔等优秀品质,而桂花雨人 物则各具特色,有的高傲、有的 孤独、有的热情洋溢。
形象塑造方法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 、行为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塑 造人物形象,使得每个角色都栩 栩如生,深入人心。
人物关系及其命运走向
人物关系
主人公与桂花雨人物之间存在着复杂 的关系,包括友谊、亲情、爱情等, 这些关系在故事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桂花雨呈现得 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语句解读与情感表达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 桂花香气之浓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不仅表达 了桂花香气之持久,还暗示了桂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桂花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
0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桂花雨 象征着丰收、吉祥和美好, 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
往。
02
在西方文化中,桂花雨可能 被解读为自然之美、生命之 力等,与东方文化有所不同
。
03
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解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 化差异与共性,培养跨文化
交流能力。
当代社会中类似题材作品的创作趋势
拟人
运用拟人手法,将桂花树赋予人的情 感和动作,如“桂花树摇曳着身姿” ,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描写技巧在文章中的运用
细节描写
通过对桂花细致入微的描写,如 花瓣的形状、颜色、香气等,使 读者仿佛置身于桂花丛中,感受
桂花的美丽和芬芳。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案4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桂花雨》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3.运用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体验桂花飘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4.尝试从诗歌中抽象出关于美的思考,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桂花雨》的诗意表达和朗读技巧。
2.理解诗歌中描述的桂花飘香情景,展开联想想象。
难点1.通过诗歌提炼出美的思考,抽象情感的表达。
2.运用形象化语言的表达方式,感悟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桂花雨》的文字和插图,用于呈现诗歌内涵和情感表达。
2.朗读材料:学生课前背诵,以及教师演示朗读进行示范。
3.情景补充:桂花花瓣或香水等实物,辅助学生感知桂花的香气。
4.诗歌赏析工具: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扩展学生对桂花雨的想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桂花花香的音频,营造桂花飘香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桂花的好奇心和向往感。
第二步:学习诗歌(15分钟)1.学生跟读《桂花雨》诗歌,注重语音语调的表达。
2.诗歌欣赏:让学生尝试从诗句中联想桂花飘香的情景,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课文解读(20分钟)1.教师讲解桂花雨的意象及诗歌的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炼诗歌中蕴含的美的思考,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观点。
第四步:朗读实践(15分钟)1.教师示范优美的朗读技巧,学生跟读并互相评价。
2.学生小组间比赛,展示自己对诗歌的解读和朗读。
第五步:情感体验(10分钟)1.学生闭目聆听桂花香水的味道,感受桂花飘香的情景。
2.写作活动:学生以桂花为载体,写一段描写桂花飘香的小故事。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呈现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对桂花雨进行综合性评价。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自行选择诗歌朗读并录音,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设计桂花制作手工,体验桂花飘香的神奇。
3.呈现桂花飘香的多媒体资料,拓展学生对桂花的认知。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乡的情感。
(2)懂得分享,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描绘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音乐等。
2. 实物:桂花、雨具等。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解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描绘画面(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描绘成果,教师点评并鼓励。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家乡故事,感受家乡的美好。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热爱家乡、珍惜大自然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延伸1. 小组讨论:邀请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桂花雨的含义,以及桂花在作者心中的象征意义。
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案
语文公开课教案:《桂花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作者情感的表达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桂花树和桂花。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讨论,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分析作者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
5. 练习巩固(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写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提高?4.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何进行改进?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桂花雨场景。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公开课《桂花雨》(2024)
2024/1/29
1
目录
•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课堂互动与探究环节 • 知识点巩固与拓展延伸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 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2024/1/29
2
01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
2024/1/29
3
课程背景介绍
教材内容
《桂花雨》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 一篇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家 乡摇落桂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和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2024/1/29
分享一些与亲情、友情相关的 故事或经历,让学生感受到人 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关 爱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一起分 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传递积 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
21
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导向
通过课文中母亲和孩子们对待桂 花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 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4
布置课后作业任务要求
背诵《桂花雨》课 文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仿写练习
让学生模仿《桂花雨》的写作手法,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物 进行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收集桂花相关资料
等资料,进一步了解桂花的文化内涵。
2024/1/29
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2024/1/29
9
文本风格及语言特色
01
02
03
清新自然
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朴实 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 感和内涵。
2024/1/29
细腻生动
作者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 描绘景物和人物,使得文 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
情感真挚
文章情感真挚动人,通过 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的表达,让读者产生共鸣 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 里。”
•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 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 在桂花香里的。”
•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 香气里。”
回忆 一下自己 的童年生活,有没 有不能忘怀的人和 事?如果有,说给 大家听听。 有兴起了在故乡童 摇花乐 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 桂花雨 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 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 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 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呀!”
1、母亲说什么?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 的桂花。” 2、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 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么 这样说呢?你能理解母亲吗?
“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 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 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 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 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 开不败的花。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会 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 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
桂花雨 桂子花开香十里, 枝摇花落乐心头, 日思夜梦桂花雨, 恍如重返故里游。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 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 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琦君(1916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 ,原名潘希真,散文家、 小说家,一生飘泊: 生于浙江温州 11岁跟随父亲来到杭州 32岁迁至台湾 60岁旅居美国 84岁回到故乡温州 87岁回到台湾居住 享年90岁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红 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 《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 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