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合集下载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5篇)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5篇)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5篇)第一篇:《教育是什么》读后感《教育是什么》读后感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人的成长,关乎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人类自身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永恒课题,否则国家不会如此重视教育,也不会有那么多家长为择校挤破了头,也不会有“再穷不能穷教育”之说。

但正如那句话所说:出发的久了,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为什么出发。

君不见全国有数以千万的教育工作者每天为育人忙碌;有数以十万计的教育家、教育专家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着教育,不时有很多很好的、重要的研究成果诞生;有数以亿计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在校园里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或培训。

教育是什么,我们思考的似乎还不够,或者说虽然研究成果很多,但还没有能够从根本解决那些长期受争论、被诟病的教育顽疾,几乎成了民生工作、城市建设,甚至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永远的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还能说我们对于教育是什么是清楚的、清醒的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教育是什么》这本书,也有幸和作者沈思聊了半天,出于自己曾经是一名教师的缘故,也出于西善桥街道正在着力打造中国“理想教育小镇”的原因,我认真地研读了这本书。

之所以用“研读”这个词,是因为我读得很用心,仔细品味、推敲、研判了作者的每一个观点及其论证过程。

虽然初读并不轻松,是因为作者的语言十分严谨、论证极其严密,有很多成段的语言貌似重复,区别只在一、两个词语上,就像我们做几何论证一样,因为A=B+C、C=D+E,所以A=B+D+E。

但仔细品读之后,你会觉得他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美,也具有端庄的形式美,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过程非常辛苦、极其严谨。

为此,我还没读完,就非常急切的把这本书连同它的前部姊妹篇《课堂的革命》一道推荐或赠送给了辖区内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推荐给了街道“青年读书会”的青年朋友们。

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认真阅读的好书,因为每一个人都曾经接受过教育,即使现在也难免时刻在接触和接受教育,有自己深切的体会和独到的认知。

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

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

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导语】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共12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什么是教育的读后感800字暑期,在繁忙的家务事之余仔细拜读了菲利普.杰克森编著的《什么是教育》,其中的教学技巧、教学反思让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我深感惭愧。

我们一直遵循原有的经验轨迹,自认为已经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仅此而已,这样就够了,但是杰克森借助于许多哲学家的思想来阐明一个社会如何将真理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即教育归根到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对于教育我有以下三种理解: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

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

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自我教化,一切的教育智慧不请自来。

”我很欣赏这个观点。

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等待,耐心地等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基于爱的对话: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有位老师曾经这样形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像你面前的镜子:你乐观,他活泼;你上进,他努力;你严谨,他踏实;你沮丧,他颓废……”我相信满眼有爱的老师,她的学生一定积极自信、宽容友爱,无论他或她是否聪明过人,都能在教师爱的包容下茁长成长。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教育读后感是对于读完一本教育类书籍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思考的文字表达。

它不仅是对于书中内容的回顾和复盘,更是对于自身学习体验和个人成长的反思和总结。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教育读后感的示范:《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教育心理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类著作,它带领我进入了教育心理学的世界,深入了解了教育与心理的关系,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对于教育的全新认识。

在过去,我对教育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知识传授和应试教育的层面上,没有深入思考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而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我认识到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培养学生个体智力、情感、身体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过程。

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积极心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让我了解了教育与心理的密切联系。

心理学为教育科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教学,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其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让我意识到了教育者的重要角色和责任。

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仅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育者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于教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我明白了教育与心理的密切关系,认识到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6篇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6篇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读后感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1《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

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

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

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

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

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习的呢?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

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

但是,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在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孩子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会考得越高分,分数的高低就决定着一切。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影响力。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灵魂的唤醒。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去启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关于教育的目的,雅斯贝尔斯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独立面对世界,做出自己的选择。

同时,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意识和社会关怀,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公民。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育方法方面,雅斯贝尔斯强调了对话和交往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通过对话和交往来实现的。

在对话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雅斯贝尔斯还提倡反讽的教育方法,即通过反讽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识能力。

雅斯贝尔斯还对教育与文化、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教育应该使学生了解和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此外,教育也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读完《什么是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发展,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们成长。

同时,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此外,我也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榜样。

【感悟】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0篇)

【感悟】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0篇)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一书是德国着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着,通过老师的入门引导和对此书的阅读,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技能的培训。

比如,在小学时,老师教我们怎样读汉语拼音,怎样做加法减法。

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其教授的方法也并不是循序善诱的。

语言、数字等作为人们揭示自然,进行交流而发明的一种符号,它本身是非常抽象的。

但儿童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这种抽象符号的理解会很吃力。

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对于乘法、除法的原理模棱两可,而老师并不会让我们去理解这其中的原理,只要我们作对题就可以,最后,我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付这些抽象的符号。

现在想象,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这样说呢?死记硬背的方法固然可以解答我们的考试题目,灵活变通、用公式套就行,但由于我们没有理解原理,没有掌握为什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当遇到完全陌生的领域时,就不能解答了,何谈创新呢?这种问题现在已然存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雅斯贝尔斯在其书中将教育分为了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

经院式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上文所述的即属于此。

师徒式教育类似于古代孔子的教育形式。

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照作者自己所说,以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斯氏所提倡的正式这种形式的教育。

回到教育的本质。

如前所说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只能称作“技能的学习”,就像刚刚出生的雏鹰,必须尽快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飞翔,否则,它无法生存。

但人的教育,应该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

狼孩的存在说明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

教育学著作读后感

教育学著作读后感

教育学著作读后感教育学著作读后感教育学著作读后感篇1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是,光有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为了什么?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它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第一,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

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再次又切入对中国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关注,提出了中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体制等创新的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

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

而教书匠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

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单一,视角更加狭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难道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该如何人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

其实这种教育也在进行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着灵性与智慧,能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每个孩子树立起远大而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书籍是非常有益的阅读材料,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理论、方法和实践,还可以启发我们思考教育问题和挑战。

读后感是表达读者对一本书的理解、感悟和评
价的一种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总结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简要概括书中讨论的教育主题,以及作者对教育问题
的看法和观点。

2. 讨论书中涉及的重要观点和观点:分析和评价书中各种观点和思想,比较它们之间
的优缺点,以及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什么启发和影响。

3. 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谈谈自己对书中内容的认同或不认同,展示对教育问题的
思考和见解。

4. 对读书经验的反思:反思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自己的体会、困惑和收获,以及如何把
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的来说,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书籍,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以及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_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_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_读什么是教育有感《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

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店铺来看看《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吧!《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一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曾经有无数人考察它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举了杜威对教育思考时提出的四个问题,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围绕以上问题,对理论作实践的考察,作者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

但我们发现,这不能全面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与外延,实质是一个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问题。

按照黑格尔的理论,也就是有关抽象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有关。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谓的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为五个性:事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观性。

但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先决强调教育概念的逻辑地位,也强调他们的时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层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从理性到思辨思维的过程。

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性,它们是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实际与沉思的关系,而整体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总是认为,教育是独立的,一种超脱与政治、社会制度以外的东西,激发人类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二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

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为每个人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阅读与教育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知识和见解,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篇论文时,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感受和思考。

这篇文章将探讨教育读后感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读后感。

首先,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教育读后感是指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我们对所阅读内容的感受和思考。

这种感受和思考是基于我们对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并且可以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相结合。

通过写教育读后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的意义,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并将这些思考与他人分享。

教育读后感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整理我们的想法,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种思考和交流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教育读后感也可以记录我们的学习历程,成为我们学习进步的见证。

要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教育读后感,首先要准确理解所阅读内容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无论是一本小说、一本历史书还是一篇科学论文,我们都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我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标记和摘录重要的段落和句子,整理出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其次,我们需要将所阅读内容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相结合。

我们可以思考这个观点对我们个人生活的影响,是否与我们的价值观相符,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将个人经历和所阅读内容相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所学内容的意义。

在写教育读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来突出重点和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段落的组织结构,确保文章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此外,写教育读后感时还要注重文章的整洁美观。

我们可以使用段落标记和分行来使文章结构清晰,并使用标题和子标题来突出不同的内容要点。

教育 读后感

教育 读后感

教育读后感《教育》读后感。

《教育》是一部由艾略特·斯派策所著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严格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却使得孩子们感到压抑和失落,他们渴望自由和独立,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

另外,小说中也展现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高,这使得孩子们感到压力巨大,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

这让我明白到,家庭教育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不应该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而是要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

而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不应该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而是要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而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成为有用的人才。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一部关于教育思想的汇编,其中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以及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雅斯贝尔斯强调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

这让我深受启发。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启迪和塑造,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创造力、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让他们成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的人。

在书中,雅斯贝尔斯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和互相照亮。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触动。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主性。

相比之下,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则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平等。

教师应该更多地是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够真正参与到教育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和探索。

此外,雅斯贝尔斯还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个体,使其成为对真理的追求者。

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教育问题。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传统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功利和应试,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去发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什么是教育》,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对学生人性的启迪和塑造,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引导。

教育需要从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平等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性。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和理解。

这本书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尤其是对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作出了深入阐述。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见解所吸引。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

这种教育应该使个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其思辨能力、判断力和感知力,让其能够成为独立自由的人。

书中提出了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和互相照亮。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单向的灌输和填鸭式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双向的对话和互动,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探索问题,相互启发和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独立自由意志和对真理的追求。

他强调,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意见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审视和思考现实世界,并不断追求真理。

这种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思考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在书中,雅斯贝尔斯还提出了本真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本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和塑造自己真实的个性和特质。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注重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力和独特之处。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人的灵魂和品质。

教育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为目标。

同时,在教育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平等尊重和互相启发的关系,通过对话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本启示录,让我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经济利益,更是培养个人的素质和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真正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

第1篇:《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给你一篇《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在阅读了《教育是什么》一书后,全书主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也从中吸取了许多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及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同时对我街道岱山的“理想教育小镇”的未来轮廓有了一定的憧憬。

关于教育是什么?人们所需要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本书中也有一定的答案可循。

“人是什么,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本书首篇的内容便是关于人而展开。

“环境是什么,是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本书第二篇的内容是关于课堂软环境而展开。

“人是教育的内因,环境是教育的外因,作为内因的人与作为外因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教育”,本书第三篇的内容是关于教育的具体落实而展开,而后作者又立足于三个三维九方理论模块构建的三维九方理论体系,让我们这些关心教育的人多了一个观察教育的新视角,多了一个解释现有教育现象、开创未来教育新局面的新的理论工具。

作为一名街道青年,就我而言教育应该首先要面向孩子的,在这个时间段里的教育决定着他未来的处事方法、行为模式,直接塑造着他在未来的认知。

要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和理想的意义,让孩子们得以感悟生命美好,珍惜生命存在。

毕竟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生命的准确意义还不能太好地理解,但只有明白什么是生命,明白父母养育一个生命的艰难,明白每一个生命存活于世的可贵,他们才能懂到底什么是爱,什么是珍惜,才能学会尊重每一个小生命,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有宽广的胸怀,与他们、社会达到完美的融合,从而随着世界的发展和谐发展。

其次,我认为理想教育还应该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三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过:“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让孩子在面对灾难和危机时作出正确的应对。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树立三观要从孩子时期开始,尤其是在他刚刚对世界有了自己的个人认知时,很多重要的问题都要开始培养。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最近,我认真阅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虽然阅读下来感觉较为吃力,但还是花费时间陆续看完了这本书,看完后受益匪浅,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

雅思贝尔斯是继马克思之后又一位举世闻名的德国哲学家。

《什么是教育》这本著作集中体现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其许多教育观点不仅是历史的精华,也对现在的教育理论和现实意义有着极大的影响。

那独特的教育思想,让我们不断反思我们自身,也反思我们的教育,探讨真正的教育,真正认识什么是教育,还教育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往,重视“人”的培养,我们要用心去寻觅教育的真谛。

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命活力之表现,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衰则民族衰。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而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如果这样,那一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教育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所以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

人的存在状况表现为一种精神状况,需要教育环境的滋养,其中,教师和学生的状态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实践品质。

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状态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实践品质。

教育文化功能和教养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在平等相待中塑造价值观。

在雅思贝尔斯的权威理论中,权威作为真理的历史统一,是维系人类精神稳定发展延绵不绝的重要影响因素,亦是教育的源泉。

事物的源泉处往往奠定整个事物的发展基调,为了教育的更好发展,教育者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源泉处--权威,重新认识权威,澄明本真的权威,使其免于受遮蔽而影响教育的本真发展。

他认为,对权威的信仰首先是教育的唯一来源和教育的实质。

没有权威的不断生成,即便他已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语言和思维的主人,但他却仍处在被弃置的空无一物的可能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只有虚无紧紧尾随着他。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通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通用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通用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如何正确的书写作品的读后感?作品的是,读完这部小说后,内心欣喜。

表达心里震撼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其写进自己的读后感里,今日编辑给您共享“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1】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是二十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等教育思想家。

“自由、生存、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其闻名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基础。

雅氏的教育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沟通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和张扬,注意生命信仰与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日的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思索——人的灵魂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且明确地指出教育绝“非理智学问和熟悉的堆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

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全部同学把握学问和技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需让教育的内涵超越有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特地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虽然教育离不开学问,但真正的教育是用学问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学问的工具。

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才智,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

尽管学问技能的传授不行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需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排人的心灵的高度。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像;其次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沟通,“训练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真正的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沟通活动”,是年轻人“与人格公平的求学问获智慈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沟通”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绝不是“耳提而命”,不是役使,不是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必需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公平之上的沟通、合作、共同参加、共同制造、共同共享。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杰克森写的什么是教育。

读完这本书,你有什么读书感受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篇一本书的议题,源于杜威一次演讲的结束语,作者将其分解为四个问题: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2、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或口号?围绕这四个问题,作者层层深入做了详细的探讨。

本书写的非常精彩,书中的每一章都可作为一个专题写出冗长的读书笔记。

但在此,仅就读者本人感受最深刻的一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自入门教育学以来,常常会产生一种困惑,这种困惑长期困扰着我,使我在看书,学习乃至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自我教育的时候陷入一种迷茫,那就是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对的教育、有效的教育。

自小在应试教育培养下长大的我,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确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和答案来要求自己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和做学问。

然而教育学本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问,它没有唯一的答案,各种理论以及各个个人或教育团体对教育的实践也不尽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教育本质的思索让我越来越难以把握,当我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宫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些许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很薄,在浏览了目录之后,这种失望更甚,书本最后一章的结论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似乎又回归了一个无法论证清楚的老旧话题。

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自己肤浅的判断就把这本书搁置书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逻辑严谨,论证严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确如书中所说,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多,作者摒弃那种上来就下结论的方法,相反,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点一点详细的描绘出来,他是如何分解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论证,又推翻论证,然后又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对杜威本人早年观点的思考和批判。

什么是教育雅思贝尔斯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雅思贝尔斯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雅思贝尔斯读后感摘要:1.介绍教育雅思贝尔斯读后感的背景和意义2.阐述雅思贝尔斯的教育观念3.分析雅思贝尔斯教育观念的实用性和可读性4.总结读后感以及对现实教育的启示正文:什么是教育雅思贝尔斯读后感作为一名热衷于教育研究的学习者,最近阅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深感他的教育观念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这本书使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一种人类自我提升的过程,旨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传承。

这一观点让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雅思贝尔斯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关怀。

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心理健康。

这一观念在现今应试教育严重的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育者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道德品质的人才。

其次,雅思贝尔斯主张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学生的主体性。

这意味着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这种教育观念有助于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再次,雅思贝尔斯强调教育的途径是交往。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交往实现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塑造。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的实效。

最后,雅思贝尔斯主张教育需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同时,教育体系要具有开放性,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拓展的知识领域中,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内涵。

总之,阅读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使我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他的教育观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我国现实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以雅思贝尔斯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灵魂的激荡,是一种心灵的启迪,是一种人格的塑造。

在读完《教育的艺术》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教育是一种艺术。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教育需要有艺术性,需要有创造性。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世界。

教育者需要有耐心和智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这种艺术性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由中成长。

其次,教育是一种启迪。

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得到启迪,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的价值。

通过启迪,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最后,教育是一种塑造。

教育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的人格。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要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教育者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塑造他们的人格。

通过阅读《教育的艺术》,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深刻性。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教育者需要具备艺术性、启迪性和塑造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希望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够用心去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由中成长。

读后感 教育

读后感 教育

读后感教育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不禁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分享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作者谈到,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更是一种全方位的发展和培养。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还包括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追求真理。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灌输式的传授。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这样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独立思考和找到解决的办法。

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很多知识渊博但品行有缺陷的人。

教育应该不仅仅专注于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正直诚实,乐于助人等等。

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努力,也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谈到了教育者的责任和角色。

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且,教育者还应该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应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育是一种无形但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塑造一个国家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努力。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教育者,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并推动教育的发展,让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旅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

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

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

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已是深夜2:00。

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沉甸甸的眼皮。

我是一位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位16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

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

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

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

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

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

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

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

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

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

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

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的女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

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

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

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
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

看来女儿有进步了。

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

可她却噘起了小嘴,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

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

”“为什么?”我迷惑不解。

“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我鼻子一阵发酸。

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

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

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

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

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

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

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

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

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

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

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

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

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

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

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

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

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

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

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

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

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

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

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

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

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的儿子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