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笔记

西方经济学笔记

西方经济学笔记西方经济学是指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体系。

西方经济学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有涉及。

1.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主要集中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力,认为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够带来经济增长。

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等概念。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初兴起,是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

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莱昂·瓦尔拉斯。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供求关系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边际分析和一般均衡理论等概念。

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代表人物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刺激需求以解决失业和经济衰退问题。

4.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代表人物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效率和自由,主张限制政府干预经济,并提倡供给侧经济学和货币主义。

5.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代表人物包括奥利弗·威廉姆森和道格拉斯·诺斯。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是个广阔的领域,包含了众多的学派和理论,每个学派和理论都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一、经济学研究对象1.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一切的经济活动3.在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生产、分配、、4.微观、宏观内容区别——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市场价格制度及其有效运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产量与就业决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政府经济政策二、经济学研究方法1.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理性假设、自利假设2.具体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对经济变量之间本来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进行客观研究,研究时不预设价值判断的前提2)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研究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预设立场3)边际分析——研究一种经济变量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三、需求、供给1.需求——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需求规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的需求就会越小,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的需求就会越大3.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4.供给——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5.供给规律——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6.影响供给因素——生产者的目标、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7.市场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叫市场均衡;恰好使得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的价格叫均衡价格;对应均衡价格,供求相等的数量叫均衡数量8.需求的价格弹性1)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2)实例●支持价格——供给过剩——超额供给——增加需求或减少供给——消费者补贴、增加出口、政府收购、增加税收●限制价格——供小于求——黑市●弹性和收入(商家促销行为)——商品富有弹性时,降价会使得销售收入增加,反之会减少销售收入四、效用论1.效用——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对欲望的满足程度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有单位与没单位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消费者不断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每增加一单位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渐递减的(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总效用增加,但每次的效用增量递减)4.无差异曲线——在既定偏好条件下,由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效用)的商品的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曲线5.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渐减少6.实例推导(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五、成本1.短期生产——生产者无法及时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一段时期2.长期生产——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包括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时期3.生产成本——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费用4.生产要素基本类型——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6.会计/经济成本——企业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支出7.沉没成本——8.机会成本——某项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9.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差异——有无不变成本/要素六、竞争市场1.四大市场的区分1)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竞争市场3)垄断市场4)寡头市场七、宏观经济学1.GDP——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GNP——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3.名义GDP——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4.实际GDP——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5.价格指数——同一组产品和服务在某一年的费用额同它在某一设定的基准年度(基年)的费用额的比率6.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7.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地上升的情况8.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9.充分就业与完全就业的区别——充分就业指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完全就业指一个经济体不存在失业(理想)八、短期国民收入1.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1)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2)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供给在长期中起决定作用3)凯恩斯主义的均衡决定原理:有效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等,但在短期内或经济萧条中,总供给处于充裕状态,因此,在总供求共同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格局中,总需求就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总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4)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在短期内主要由有效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水平,而在长期内主要由供给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2.社会需求(四大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政府支出)、国外需求(国外净需求)3.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例4.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即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收入额之比5.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储蓄是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6.乘数1)投资乘数——总投资数量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量与投资增量的比率2)乘数原理——乘数=\frac{1}{1-边际消费倾向}九、失业、通货膨胀1.失业原因——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的来源是工资刚性,即工资不能调整到是劳务市场的供给等于需求从而消除失业的水平1)最低工资法2)效率工资3)劳动工资合同论/工会的垄断力量2.通货膨胀原因1)需求上拉型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产品成本上升,即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和企业要保持一定利润水平,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工会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进口/输入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物价的上涨是由于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引起的4)货币供给十、经济原理1.经济政策——政府凭借其权力,为了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对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或环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等,核心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实施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财政政策——政府变动政府收入和支出以便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经济目标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收入:税收、公债4.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5.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类型。

西方经济学笔记资料

西方经济学笔记资料

西方经济学一、1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2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大炮与黄油哪一种产品价格高就生产哪一种,用什么方法生产成本低就用什么方法,谁在生产中作出的贡献大谁得到的产品就多。

资源的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

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大炮与黄油)。

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依靠计划来实现混合经济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3 经济学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研究稀缺性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4 两大块。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市场有效,市场万能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5、经济学研究三种人的行为:消费者(居民户)需求效用(满足)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越低越好生产者(厂商)供给利润(收益- 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价格越高越好6、管理者(政府)调控同时实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7、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学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学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概论课程学习笔记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3、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9、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10、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经济研究方法1、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2、假设的作用:是问题变得简化,有利于研究、理解;3、经济模型:如循环流向图,产可能边界。

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循环流向图反映生产要素、产品、货币如何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三、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一、比较优势原理1、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如果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3、比较优势原理: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一、需求1、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或劳务量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价格;收人;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预期。

3、需求曲线:在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等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复习范围及各章重点绪论重点掌握1.稀缺性与选择得含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得关系。

2.西方经济学得研究对象。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得含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得区别与联系。

一般掌握1.生产可能性得含义。

2.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得含义。

上篇微观经济学第一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重点掌握1.需求得定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量得变动与需求得变动得区别。

3.供给得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量得变动与供给得变动得区别。

5、均衡价格得形成与变动。

6.供求定理。

7.影响需求与供给得因素。

8、需求价格弹性得含义与弹性系数得计算。

9.需求富有弹性与需求缺乏弹性得含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10.弹性理论得运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需求得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得关系、恩格尔系数、蛛网模型得假设前提与三种蛛网模型得形成条件。

一般掌握1、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得微观循环流动。

2、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得因素。

第二单元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掌握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得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含义。

3.消费者均衡得概念与公式。

4.无差异曲线得含义与特征。

5.消费可能线(预算线)得含义。

6.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得条件。

7、消费者均衡变动分析: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

一般掌握1、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得关系。

2、收入变动对均衡得影响、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三单元生产理论重点掌握1.短期分析技术不变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得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得关系。

3.规模经济得含义与原因。

4.等产量线得含义与特征。

5.等成本线。

6.两种生产要素得最适组合、公式表达与图形分析。

一般掌握1.生产函数。

2.一种生产要素得合理投入。

3.扩展线。

4.规模报酬与规模弹性。

第四单元成本与收益理论重点掌握1.短期与长期得含义。

2.短期成本得分类及其变动关系。

西方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要点

西方经济学考研必备知识要点

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产生消费者剩余的原因:一是边际
效用递减律,二是消费者根据对具体产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的评
价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经常高于他们 实际支付的由市场供求关
系决定的市场价格。
30.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
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是生产者的所
得大于其边际成本的部分,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
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
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
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
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9.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
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买者
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 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极大化;每个市 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 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 10.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同理 可得) 11. 需求变动:价格不变,其他条件变动 需求数量变动——外 生 需求量变动: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 需求数量变动——内生 前者为曲线的移动;后者为同条曲线上点的移动。 12.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P和 均衡数量Q反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同 向变动。 13. 需求数量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 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14. 供给数量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 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15. 弹性:(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因变量对自变量 变化的敏感程度。 弧弹性:。点弹性:,X变动百分比=ΔX/X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 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1%ΔP x%ΔQ (ΔQ/Q=EdΔP/P) (价格变动大) (价格变动小) 17. Ed>1→富有弹性,曲线平滑(k>-1)奢侈品(降价好) Ed=1→单位弹性,曲线斜率(k=-1) Ed<1→缺乏弹性,曲线陡峭(k<-1)日用品(涨价好) Ed=0→完全无弹性,曲线垂直横轴(k→∞) Ed→∞→完全弹性,曲线平行横轴(k=0) 18. 在线性需求曲线上得点位置越高,其点弹性系数数值越大,反 之则反。 直角双曲线:PQ=K,Ed恒为1. 无差异曲线: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相 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线。 预算线: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用既定的 收入,按照既定的价格能买到的两种商品各种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西方经济学笔记经典部分

西方经济学笔记经典部分

第一章引言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

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②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统一集中研究成果;③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2、关于西方经济学:(百度百科)1)定义: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2)《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共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重商主义;②古典经济学;③庸俗经济学(世纪末—世纪年代);④庸俗经济学后;2、在世纪年代,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1)第一次的修改和补充涉及垄断问题:年张伯伦和罗宾逊企图填补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漏洞。

2)第二次的修改和补充: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问题。

3)第三次的修改和补充:年希克斯《价值与资本》。

3、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显著漏洞:一方面,传统西方经济学是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并据此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得政策。

另一方面,凯恩斯偏重于分析总量变量,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调节来解决失业问题,并据此主张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得政策。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

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为1.稀缺性:是相对人的欲望而言的,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状态。

一方面,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这种资源的有用性,即可以满足人类的欲望。

2.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的满足人类欲望。

具体内容包括:(1)如何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2)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3)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4)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些欲望来满足另一些欲望。

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才需要研究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在社会中配置。

(二)四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三)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个人、企业、政府,其他组织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一)选择与机会成本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并且只要人们对于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时,就必然会产生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用途以后所放弃的任何其他用途所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认识机会成本的意义:(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产品转换曲线)1.表示在一国的资源和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两种产品的组合。

2.凹向原点: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原因:边际转换率递增+范围经济三、经济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一)经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资源的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范畴资源的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范畴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问题(二)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1.自给自足经济: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物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2.计划经济: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公司,用计划的手段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经济体系与经济思想的总称。

下面列举了一些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笔记。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由个人或企业自愿交换货物或服务来取得利润。

市场经济的强项是价格竞争、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率,但它也要面对市场失灵和不平等的问题。

2. 自由市场:自由市场是市场的一种形式,其中价格设置由供求决定,而政府只在必要时才干预市场。

自由市场经济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方式,并且能够提高经济增长,但是它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环境破坏和垄断政策。

3. 费利依效应:费利依效应是指市场需求量随价格变动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反之亦然。

费利依效应为理解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交易提供了指导。

4.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其中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由一个专门的工人完成。

这种生产方式在现代经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 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增加一个生产因素的数量,其增加产量的边际收益逐渐减少的现象。

当生产要素增加时,初始情况下每个额外的生产因素可能带来更多的产量,但随着数量增加,递减的边际收益变得越来越显著。

6.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选择某个选项时的次优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它比看到的成本更为重要,因为它考虑了所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潜在优劣。

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7. 动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的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依赖于经济政策、投资和创新等因素。

8.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价值应该反映在等价劳动成本中,并从生产过程中提取剩余价值,用于社会发展和公共福利,而不是私人利润。

9. 好斗行为理论:好斗行为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一系列竞争策略,如价格战、广告攻击和市场份额的争夺。

西方经济学学习笔记

西方经济学学习笔记

一需求供给和价格1 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是增加的,但是均衡价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量的大小供求同时反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需求的变化方向一致2 分析方法:图形分析3 最低限价:又叫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在西方常被用于农产品价格上,它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

4 最高限价:又叫价格天花板,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这个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它会造成短缺和过度需求5 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率%/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的变化率%6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对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指需求量变化的相对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量的比值7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8 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和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二需求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三不要把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念混为一谈五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变化量趋于零时,即当价格变化无穷小时需求弹性用点点弹性表示: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化为了避免由于起始点的基数值同而造成计算结果上的差异,采取按两点间的平均值计算弧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2 商品的可替代性3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占得比4 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测量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叫正常品,把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为低档品就一种商品而言,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收入弹性是不同的。

需求的交叉弹性:用来测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作为一门广受关注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关键知识点,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一、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供求关系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市场经济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需求增加时,供应商会提高价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当需求下降时,供应商则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这种供求的调节机制被称为市场机制,它基于自由竞争和按需定价的原则。

二、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边际效益指的是一种行为或决策对个体或企业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例如,一个人在购买商品时,边际效益可能是指额外的满足感。

另一方面,边际成本则是指为追求额外的收益而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平衡是个体或企业做出决策的基础。

三、机会成本与效益机会成本是指一个选择所失去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在经济学中,每个决策都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

例如,当一个企业决定投资于某个项目时,它可能会失去其他投资项目的机会。

因此,机会成本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加以考虑,以确保做出最佳选择。

四、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经济活动的波动。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索经济周期的原因和特征,并提供政策建议以应对周期性的经济衰退和增长。

与经济周期相对应的是经济增长,它强调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包括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等因素。

五、市场失灵与外部性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力量或公共物品的存在等原因。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可能需要干预以纠正这种情况,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此外,外部性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形式,它指当一方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负面或正面的影响时,市场无法有效衡量和内部化这些外部效应。

综上所述,这些知识点代表了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和概念。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一)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基础,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数量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市场上的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升,这通常会刺激供应商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供应量。

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价格通常会下降,这会导致供应商减少生产,从而减少供应量。

2.弹性弹性是描述市场对价格变化的响应速度及程度的指标。

在需求方面,价格弹性表示市场上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变化程度。

在供应方面,市场上的供应商将生产出更多或更少的商品,以响应价格变化。

当产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相同时,称为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小于价格的变化时,称为不完全弹性。

当产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无关时,称为不弹性。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总价值,减去为生产和销售所花费的总成本。

它将生产者的价值与他们的实际成本相比较,以确定生产者从生产中获得的净收益。

生产者剩余是一个市场的效率指标,因为它测量了生产者的产出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成本。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而获得的总收益,减去所支付的总价格。

它将消费者为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与他们享受的收益相比较,从而计算出他们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也是市场效率的指标,因为它测量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是否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价值。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有多种形式,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天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市场失灵形式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效率和公平性的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建立监管机构,实施税收政策或提供补贴。

6.垄断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商或供应商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市场条款或政府政策的原因。

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高,生产量低和市场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规来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作为交易结果而影响到既非买方也非卖方的第三者的情况。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

考研西方经济学核心笔记一、导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概念、原理和模型的掌握,同时也要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本篇笔记整理将涵盖西方经济学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微观经济学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2、弹性理论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指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指供给量相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3、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单位效用逐渐减少。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轨迹。

4、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随着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收益逐渐减少。

成本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学1、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GDP或人均GDP的增加。

经济发展:指一个国家在长期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整体升级和变迁。

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上升。

失业: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

4、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措施。

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

00139西方经济学笔记 重点笔记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资源的稀缺性,早晨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你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你拥有多少件衣服的问题,这时会有个选择的问题,除此以外你要下饭店你选择去哪个馆子的问题,也是你所拥有的收入水平受到限制的问题。

收入水平受限制的问题、你所拥有的衣服的数量问题都是我们所说的资源相对稀缺的问题。

相对稀缺是指相对于你所愿意拥有的总量来看是相对稀缺的。

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希望自己拥有的服装会很多,也希望自己所拥有的收入会更高,但是实际上又不可能,这样就出现稀缺性问题。

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的。

整个社会来看,企业实际上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角度看,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收益、利润是最大化的,但是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他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量所决定的利润量是有限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任何人类社会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资源的稀缺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绝对的。

稀缺性实际上是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讲的,所以稀缺又具有的相对性。

经济的资源在经济学上主要包括哪几个内容:经济资源在经济学中又叫作生态要素,共包括三块:1.劳动和劳动时间2.土地(包括一切的自然资源)3.劳动和土地共同生产出来的资本如果一个社会生产的大炮多了,它所能给社会提供出来的黄油就会减少,如果想增加黄油的数量,大炮的数量就减少,它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代表的是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产量的增加所引起了另一种产品数量的减少。

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点代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两种商品的不同的产量的组合点。

这是生产可能性曲线,这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中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条件,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上一个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既定的。

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社会所能生产出来的黄油和大炮的最大的数量都在这个组合点上。

举例:一个农民所拥有的土地的数量是个总量,比如拥有10亩的土地,这10亩的土地如果全部去种玉米,在既定的条件下,他会有个最大的产量,假定最大产量为亩产1000斤,如果全部种小麦,亩产800斤,最多产8000斤的小麦。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主要知识点1.市场经济原理: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自由竞争、价格机制等。

2.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时获得的满足感或实用性。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分配资源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并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进行决策。

4.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时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在决策中,人们会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5.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弹性: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收入或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做出的反应。

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6.企业行为和生产成本:企业行为研究企业的生产和决策过程。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企业会根据成本和市场价格来做出生产决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和竞争程度等特征。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等。

8.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其中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和方式,如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

9.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质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

主要关注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等方面。

10.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机制。

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西方经济学各章笔记

西方经济学各章笔记

第一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导言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1.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3.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在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4.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3.机会成本定义: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三、选择与资源配置1.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选择,也就配置主要包括四个相关的问题:(1)生产什么的问题?(2)如何生产的问题?(3)生产多少的问题?(4)为什么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2.经济学的基本定义: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资源而引起的选择问题,或是资源配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西方经济学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修正和补充。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垄断在20世纪初时就已经出现,可是到了30年代,西方经济仍把垄断当作是特例处理,这就导致了事实与理论的矛盾。因此西方经济学者张伯伦和罗宾逊通过夸大了某些经济现象来解释当时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他们这一修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们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完美的社会,只需市场来指导经济的运行。直到1929-1933年的经济萧条打破了传统经济思想,政府为了阻止经济衰退,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为目标对经济生活采取了干预政策。可是对于这种现象,需要用什么理论来解释呢?传统的理论已经不在适用了,就在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给这种新的现象提供了个理论。他依旧坚持资本主义是以前所颂扬的那个“理想社会”,但他新增了一个条件就是政府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以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的这次修改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也因此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1939年,希克斯出版了《价值与资本》一本代表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进入了第三次的修改和补充。在马歇尔时代,他提出了基数效用论,他把作为主观的心理状态的效用说成可以用数字具体衡量的东西实在难以让人信服,而此时的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在形式上避免了两个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假设条件,同时又能解释马歇尔用基数论所得到的需求曲线,因此该理论以逐渐替代的方式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由于各国自然禀赋不同,能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不同,各自所需的农产品和食物只能通过贸易途径获得,但谁也不愿意因为购买某种农产品而花费过高的进入成本或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既有矛盾又相互依存的情势下,贸易自由化便是各国所共同追求的。正因为各国自然禀赋差异悬殊,使各国贸易利益出现落差,自由贸易也就是相对的。
②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的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两种图示的不同点有:①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点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均衡点没有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并且位于其下降的部分。②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就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交点所对应的价格,P=MC。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则不是,它是过该点的垂直线与平均收益的交点即P>MC。后者是存在多余的生产力的。③两种市场的均衡条件也不一样,前者是MR=LMC=SMC=LAC=LMC,而后者是MR=LMC=SMC。④前者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是和需求曲线重合的。而后者则不是这样,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
三、18世纪末,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这使得经济学的发展走上了庸俗经济学的道路。那个时候,由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经济学的发展重心就不在于理论是否正确,而在于经济学的理论是否有利于资产阶级。因此这个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呈现了畸形的发展。 庸俗经济学在19世纪70年代左右退出历史舞台。此后经济学出现了分歧,出现了主要的三派,分别是以文杰斯为代表的英国派,以瑞士的瓦尔拉斯为代表的洛桑派和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奥地利派,他们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被称为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也因此提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分析工具——边际分析法。直至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将三个派的思想结合当时社会上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潮流,使得经济学由分歧走到了统一,马歇尔的著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主导地位。他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可以由市场来完全调节经济的发展,如果政府进行干预了,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他将资本主义社会形容成是一个最完美的社会。该思想也成为人们长久的思想统治。
6、对比分析完全竞争与垄断模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要有画图分析),简要说明该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意义。(天津财经大学2005研)
答:(1)下面以竞争性市场的厂商均衡图示和垄断性市场的厂商均衡图示相比较,说明各自在满足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差异。
图7.8 两种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
两均衡图示的相同点主要有:①均衡的条件都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②两种市场的均衡产量都取决于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交点,该点对应的产量便是此时的均衡产量。
五、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注重的是个量分析,而凯恩斯注重的是分析总量变量,得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协调来解决失业的问题,并主张国家进行干预经济生活。这使得当时的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出现了干预与反干预的思想。
对于出现这种现象,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经济学者们逐渐建立起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他们将第一次和第三次的修改和补充的西方经济学作为研究个体变量的微观经济学,而将凯恩斯修改和补充的注重分析总量变量的西方经济学归为宏观经济学。先者主要注重充分就业的分析,后者侧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因此这两个理论相辅相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直至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给宏观经济学以沉重的打击。因此出现了很多派别,他们分别对该学派进行抨击,企图以自己的理论在整体或部分上替代新古典综合派。较著名的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派、新制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开始有一些西方学者对它的基本假设提出的质疑,他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别解释当时的经济现象。这些研究成果有:人文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4、勒纳垄断势力度:是用于测定垄断企业在价格方面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的程度的指标。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在1934年首先使用。以L表示勒纳指数,P表示产品价格,MC表示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 表示该企业产品的需除以价格所得的比率。这个比率是垄断企业的加价率。勒纳指数的值在0~1之间。勒纳指数越大,表明垄断势力越大。勒纳指数为0时,为完全竞争市场。勒纳指数还等于垄断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的倒数。需求价格弹性一般为负值,加负号是为了使勒纳指数为正值。
5、试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北方交大2001研)
答:超额利润是厂商利润中超过正常利润的部分。对超额利润的来源,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是:①超额利润是创新的报酬。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引进一种新技术;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的新的供给;生产组织方法上的一种新发明及其应用。②超额利润是垄断利润,专卖和专买可以产生垄断利润。专卖,是指生产者在出售产品时可以规定价格,而买方只是价格的接受者。专买,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规定价格,卖方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这种超额利润被认为是牺牲一部分生产要素供给者或消费者的利益而引起的,是社会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专卖和专买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中通常是受到指责的,因为它们被认为使社会收入的分配有利于专卖者与专买者,而不利于消费者或生产要素的一般供给者。
从资源配置效率上比较,竞争性市场是有效率的,原因在于:
①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3.自然禀赋(natural endowments)(东南大学2002研):指由自然资源和先天优势等决定因素构成的条件。可从整个世界自然条件和各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两个方面来认识。(1)先从整个自然条件来看,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可耕地资源和渔业资源正在日益减少甚至枯竭,而不断增长的工业和城市用地都在蚕食农田;再加上环境的退化、污染,水土流失加剧。(2)再从各国农业资源分布和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存在着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食物农产品产量严重不足的矛盾。
另外一个较为特殊的管制为资本回报率管制。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者“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2.垄断利润(南京财经大学2004研):指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专利、品牌等排他性的独占权和市场势力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以垄断价格为前提,指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占有的本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的剩余价值。
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在经济学产生以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时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研究了有关经济的东西,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前,人们将经济学与伦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其他用学科混杂在一起,没有比较专门的研究。
一、公元15世纪,出现了经济学研究的萌芽——重商主义。当时的代表作是托马斯?曼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就是对外出口,限制进口。这个时期的重商主义的观点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重商主义的观点都限制在流通领域,因此没能形成经济科学体系(经济科学是在经济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时出现的),他们的内容是仅仅只是一些政策主张,仅此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