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权更替”:反世袭,脱官僚?.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制度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是指1871年至1912年间,日本国内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社会变革和政治变革。
自然资源不丰富的日本从17世纪开始与西方的贸易接触,逐渐了解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知识。
然而,在与西方列强进行不平等条约,遭受侵略的情况下,日本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国家状况,并努力改变现状。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治维新以其全面性、深刻性和历史性,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制度变革。
一、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1.废除封建制度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采用了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由中央政府、大名、武士、农民、商人等组成的多层次等级制度,他们之间有着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严格地约束着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然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封建制度逐渐形成了僵化,成为约束社会发展的桎梏。
因此,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废除了封建制度,大幅度地减少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别。
这样的改革不仅鼓舞了人民的信心,也为日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近代产业体系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以政府的支持为基础。
然而,随着工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种经济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之后大力发展了制造业和贸易业,建立了近代产业体系。
这一产业体系不仅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也积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推行教育事业在过去的封建制度下,日本的教育主要由神职人员掌管,保守与僵化。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推行了西方的教育制度,注重实用性和进步性。
通过这种教育制度,人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治维新的政治制度变革1.建立宪政制度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政治制度是由一些藩主和官员控制的,这种制度很难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之后引进了西方的宪政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宪政制度通过规范固定的法律和条款,建立了一个平衡的政治体系,同时还保障了国民的权利与利益,这在当时是相当前卫与革命性的一项改革。
日本政权更迭,民主党擎起“大王旗”
, “
当局 在 应 对 金 融 风 暴 和 经 济
衰退 时所 表 现 出 的无 能无 不
席
,
而 执政 的 自民党仅 获 得
。
席 民 主 党 成 为 了 自 19 5 5 个取 而 年 自民 党 成 立 以 来 第 代 之 的 在 野 党 这 是 战 后 日本
1 19
一
本为世界创造 了 自己 的
式
”
从历 史上 看
,
政坛
,
一
,
该 党 党首 鸠 山 由纪 夫 将 担 任 日
届政府首脑
19 9 3
。
自民 党 战 后 之 所
,
择 也 是历 史的必 然
自
19 5 5
年
以能长期执政
是 因 为其政 策
自由党 与 民 主 党 合 并 组 成 自民 党后 除 了
,
一
适 应 了 当时 日本 国 内外 的形
民主 党执政
模 并
。
感到失望
一
。
因此 在 民 主 党 换
“,Leabharlann 。短 短 几 十年 问
,
,
日本 经 济
,
个政 府干 干
民众
一
”
的
口
号声 中
,
。
飞速发展
国力空 前强 大
呼百 诺 朝变天
,
最 终 导 致 日本
这 是人 民 的选
。
政 坛 格 局 发 生 的颠 覆 性 变 化 本新
~
,
跻 身于 世 界 发达 国家 的行 列
野 党 民 主 党 在 大 选 中获 得 众 院 总数
略相对 的
贯性 和政 策 的连续
日本明治维新后政治体制变迁
日本明治维新后政治体制变迁明治维新是指自1868年开始,日本由幕府制向近代化转型的过程。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及其发展方向。
幕府制的崩溃和中央集权明治维新前,日本处于幕府制下,由天皇和幕府共同统治,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制。
然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日本逐渐陷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之中。
这些危机的爆发,标志着幕府制的走向终结。
在明治维新的早期,为了推进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新政府集中权力,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体系。
其核心政策是“一切国事归国统”,即将政府组织、政策制定、法律体系等一切活动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此外,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中央集权,新政府取消了幕府制度下的诸侯制度,将日本分割成一个个地区,每个地区由一个官派县令管辖。
这种统治方式直接推进了现代国家的形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官僚制度。
建设官僚制度日本官僚制度的形成源于明治维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新政府通过宪法等法律条款,规定了公务员的职务和职责,并建立了招聘和晋升机制。
官僚制度为日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行政体系,使得中央政府更加具有集权性。
而随着日本现代化的进程,官僚制度愈发完善,成为了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精英人才相对集中的组织。
在新政府的引领下,日本的官僚主义不断发展,成为了日本政治体制中的独特现象。
官僚主义的存在推进了日本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由官僚主义引发的腐败问题等。
推动议会制发展明治维新后,在政治体制建设上,新政府积极倡导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并开始推进议会制度的发展。
在1881年,由于厌恶官僚制度的某些方面,日本的农民、商人和知识分子等群体集体发起了“人民自己治理运动”。
该运动的核心要求为:要求推进政治改革,引入议会制度,以实现真正的民主治理。
在此后的数年中,明治维新政府进行了广泛的政治改革,并在1890年颁布了宪法,正式引入了议会制。
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
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度过了一个最为黑暗、痛苦的时期。
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经历了两次残酷的原子弹爆炸,国家处于破败之中,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给日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面对战后的种种困难,日本开始了全面的国家改革和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历史时期下的日本,特别是它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方面。
一、政治体制1. 我国宪法:日本战后出台的新宪法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变革,这个宪法在保障国民权利方面有着强烈的民主色彩,同时一度被视为限制军队的有效途径。
日本的国会和内阁与战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战后,内阁成为一个减少权力的政府机构,而且在决策上受到国会和平民社会的强烈制约。
2. 科层制:日本的科层制被认为是这个国家在数量上最大的官僚体系之一,而且这种制度相当稳定。
虽然它在很多方面被看做是一个不断扩大,难以掌控的机构,但它也成为了日本政府一种非常有效的行政和政策制定方式。
3. 选举制度:在战后不久,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单一选区的法务大臣选举制度。
这种新的选举制度减少了支持政府的小选区声势浩大的政治势力,推动了革新,增强了政治稳定性。
二、社会变革1. 教育制度:战争的结局对日本的教育制度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在这个新的公共政策环境下,全国的学校都要认真考虑如何改进教育,以促进国家的重建和未来的发展。
这个时期新增了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机构,同时,教育制度也更为灵活。
2. 经济结构:日本经济结构现在算是亚洲乃至世界的典范,但是在20世纪初期,日本的经济结构却被认为是过于农耕业和手工业的。
日本政府在战后推出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工业化和大规模的工厂生产。
通过这样的措施,日本的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3. 社会制度:战争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惨重的代价,因此,战后,日本开始进行一系列社会制度改革。
虽然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最终这些改革帮助了日本实现了社会稳定和改变。
总结:自时政高管以来,日本政治体制和社会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政坛更迭谜局
实 是 个 不 可 或 缺 的 人 物 。 小 泽 精 通 谋 山 主 管 政 事 , 转 任 自 民 党 干 事 长 的 小 指 代 民主 党 内 反小 泽 的 七 位 急 先 锋 , 足 略 , 且 颇 谙 选 举 政 治 之 道 。2 0 0 7年 , 泽 主 管党 务 和 国会 。这样 的 分 工使 得 见 这 七 个人 的 实力 与潜 力 不俗 。事 实上 , 时 任 民 主 党 党 代 表 的 小 泽 率 党 在 参 议 民 主 党 内 形 成 了 分 别 以 鸠 山 和 小 泽 为 包括前原诚司 ( eaa Si) Mah r ei、冈田克 j 也 ( k d a u a 、野 田佳 彦 ( d O aa K t y ) s Noa 院选 举 中击 败 自民党 ,并最 终迫 使 自 首 的 两 个 班 底 ,小 泽 则 因 此 成 为 暗 中 民 党 首 相 安 倍 晋 三 ( e S iz ) 下 左 右 鸠 山政 权 的 “ 武 者 ” Ab h n o 影 。 台。在为 民主党 争取 20 0 9年 众 议 院 大 Y siio 、枝 野幸 男 (d n u o 、 ohhk ) E aoY t ) d
奉 行 ” 之一 。
“ 奉行”本是 日本江户 时代 (6 3 10
87 9 0年 代 中 后 党 。 不 过 小 泽 的 努 力 也 确 实 促 成 了 民 16 ) 的 重 要 官 职 。 18
“ 民主 党 七 奉 行 ’ 中的 每 个 人 都 极 ‘
主 党 在 众 议 院 选 举 中 的 胜 利 。 经 此 一 期 , 自 民 党 巨 头 竹 下 登 ( a eht 富 个 性 ,相 互 关系 也 未 见得 多 么 融 洽 ” T k si a ,
19 9 3年 率 亲 信 议 员 脱 党 另 立 新 生 党 。 此 后 十 年 间 ,小 泽 又 先 后 建 立 新 进 党 、 因 卷 入 政 治 献 金 丑 闻 被 迫 辞 去 党 代 表 Ry tr )和小 渊惠 三 ( b c iK io ua o O u k e ) z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变迁及其原因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变迁及其原因日本幕府时期即为江户时代,从16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68年明治维新。
幕府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以政治变迁为主线,探讨其中的原因。
一、江户幕府的成立1600年,关原合战之后,丰臣秀吉实现了全日本的统一,但是在其死后,丰臣家产生了由于继承问题引发的争端,导致江户幕府的崛起。
1603年,德川家康成为幕府大将军,统治了日本近300年之久。
该时期,幕府实行了三世统治体制,即将权力传承给幕府将领之子,维持了安定的统治局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二、江户幕府时期的对外政策江户幕府时期的对外政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
17世纪前半叶,幕府实行“鎖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外交往来。
后来,经过长达200年的探索,幕府政府逐渐意识到日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导致技术和文化方面的落后,因此破除了“国扫万里,尽聚海内之众” 的意识形态,逐步开放了对外贸易,并向欧美国家借鉴发展经验。
这也为幕府内部的变革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幕府内部改革江户幕府内部亦经历了数次改革。
17世纪末,幕府实施了“御览法度”,加强对诸侯的统制力度,发展了一套逐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
18世纪初,幕府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通过改革产生了客观上取消领主权的效果,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它的藩政制度和诸侯学校、藩校制度。
这为幕府时期以藩为单位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上半叶,随着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冲击,幕府逐渐面临着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
政治上的改革变得迫在眉睫。
1854年,黑船来航,美国进行了强硬的对日政策,幕府陷入了危机之中。
弘化年间开始了宪法起草思想的讨论。
1868年,明治维新爆发,幕府被推翻,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拉开了序幕。
四、政治变迁的原因江户时代的幕府政治变迁,具有复杂而多元的因素。
以下是几点主要原因:1、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江户时代是一个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变革快速的历史时期,幕府政治也不得不应对这些挑战。
日本幕府时期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日本幕府时期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日本的幕府时期跨越了数个世纪,从1185年至1868年。
这段时期主要是以幕府领导的日本式封建社会为特征,其中包括了世袭的贵族制度、武士阶层和农民社会。
虽然幕府时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但也饱受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幕府的存在使得日本的实权掌握在将军手中,而不是皇帝。
在幕府体制下,将军被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可以控制人事任免、颁发政策和管理领土。
然而,尽管将军有实权,但他们也需要与其他领导人协商以确保国家的有效管理。
幕府时期的社会结构可以分为贵族、武士和农民三个主要阶层。
首先是贵族阶层,主要指的是日本的贵族家族,他们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贵族家族使用和传承封建制度,这意味着父亲的地位和职位能够被传给子女。
同时,贵族家族也有自己的领地和农民,这使得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和地位。
其次是武士阶层,武士阶层是幕府时期的关键组成部分。
武士们是受雇于领主的专职武装力量,同时也是幕府体制的维护者。
他们相信忠诚和义务的观念,尽管他们的权力是通过军事实力获得的,但他们的角色并不限于战争。
在日本的封建体制中,武士们也被赋予了经济和政治的权力,他们有自己的庄园和农田。
最后是农民社会,农民是幕府时期日本社会的基础。
他们是日本社会的生产力,为复杂的封建体系提供了财富和资源。
尽管农民的社会地位较低,但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民们劳动于庄园,为贵族和武士阶层提供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然而,虽然幕府时期的社会结构似乎相对稳定,但它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贵族和武士阶层享受许多特权,而农民则长期受到剥削和压迫。
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的稳定性。
此外,幕府时期也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困境。
幕府政权在管理庞大国家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例如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挑战、封建领主的权力扩展和外来势力的威胁。
日本政界的世袭现象
作 为政治
。
里 世 袭 议 员 会 有 增 无 减 日本 政 治 家 的 世 袭
家 的 个人 组 织 后 援 会 是 最 为 主 要 的 形式
、 、
它
化 的倾 向 将进 一 步 加 剧
由支 持 政 治 家 的 企 业 团 体 个 少 等 会 员 组
成
。
、
(二 )
政 治家 世 袭 化 问 题 的 产 生 既 有 政 治 制 度 社 会 文 化 方 面 的 客观 原 因 也 有 世 袭 议 员
郎 邮政 大 臣 村 冈 兼造 的父 辈是地 方 议员 现
、
、
。
日
本 袭
政
现
界
的 象
在 自民竟新 一 代 领 袖 中 首 相海 部俊 树 大藏 大 臣 桥 本 龙太 郎 自民党干 事长 小泽 一 郎 石 原懊 太郎也 都是 世袭 议员 由此 可 见 世袭议 员 已 成 为 自民 党 的 中 坚
,
。 , 、 、
民 党 议 员 的后 代做 候 选 人 使 得 世 袭 议 员 又
。
次 大 选 结 果 的情 况 看 众 议 院 议 员 6 0
.
岁 以 上 的 世袭 率 为 2 5 率为
d
6%
,
0 一6 5 0 岁的 世 袭
56 3 环
.
有 大幅 度的增 加
1 人 当选 其中 7
, 。
19 7 2
年 田 中角荣 执 政 后
世 袭化 的 现 象 和 严 重 性 加 以 剖 析
。
在的 鸿 山 由 纪 夫 ( 众 议 员 ) 鸡 山 邦 夫 ( 众 议 员 ) 四 代 相袭 久 盛 不 衰
. , , 。
政权更替的日本
政权更替的日本10年6月2日,现年63岁的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毫无预警地在执政的民主党众参议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宣布辞去首相职务,结束了259天的首相生涯。
这使得去年9月16日才正式就任第93任日本首相的鸠山在位时间未满一年,也让鸠山成为近十年来,执政时间最短的日本首相。
纵观他的执政阶段,舆论有褒有贬,褒主要在他执政的初期,贬则是越往后越多。
从他的政坛走势来看,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
上台之初内阁的支持率非常高,特别是跟刚刚垮台的自民党的麻生内阁相比。
麻生内阁的支持率是百分之十几,鸠山上台的支持率接近百分之七十。
这样高的支持率,其中固然凝固了广大民众对他寄予的厚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他党内情况发生的很大变化,他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
这样一来,人们给他扣上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帽子。
这对他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支持率节节下滑。
特别是在跟美国的关系上,搞得非常僵。
实际上,日本民众对美国在日本的基地虽表示反对,但并不是从心理上反对。
所以,他的一些做法使人感觉日本要放弃日美同盟,放弃美国的保护,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恐慌性心理。
他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但是他推行改革的方向没有错。
日本的改革从民主党执政时期开始。
1996年乔本龙太郎上台就推行改革。
新世纪之初,2001年小泉纯一郎内阁又推进改革。
特别是小泉推进改革,得到了日本国内非常强烈的支持,所以他执政五年多时间。
但是,最后小泉纯一郎的改革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也就是说,他的失败标志着自民党改革的失败。
这样,下一届改革的新手就由民主党接过来。
民主党上台以后的第一任就是鸠山政权。
鸠山政权改革的色彩比较鲜明,他首先以自民党为坐标,民主党的改革是要与自民党不一样的。
比如说,自民党一直对美国唯命是从,所以鸠山选择了要跟美国谋求对等。
这样的话,我们就看出来了,他的改革给人感觉是有点过于超速。
在日本国内还不具备挑战美国的环境的时候,他就超速了。
这也从某个层面反映出,他的经验也不太足。
在国内经济方面,内需就是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他们要花更多的钱。
日本幕府时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日本幕府时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影响日本幕府时代,是日本历史上长达260年的平和时期,从1603年德川家康成为幕府之后,一直延续到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
在这段平静的时期里,日本政治制度经历了许多变革,这些变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历史的发展。
一、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德川家康在成为幕府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他实行了“田畑状”、“村方諸役”等制度,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和征税,使得幕府财政得到了保障。
此外,德川还认为,唯有将大名们完全掌控在手,幕府才能真正稳固。
因此他实行了“席次十二”制度,对诸侯颁发了大小名的规定,保证了大名们的地位和权力。
同时,幕府还制定了“铁炮规则”,规定军人和平民、武士和非武士之间的界限,划分了不同阶层的人员以及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制度促进了幕府的稳定,也为日后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幕末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幕府时代的政治制度开始出现各种困难和问题。
在18世纪末期,日本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科技,对日本社会和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应地,幕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
在幕末时期,对日本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更替进行了多次尝试。
1866年,德川家茂的弟弟德川慶喜成为幕府将军。
他认为日本必须改革现有的政治制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藩閥諸隠蔽”政策,希望实现藩和家之间权力的平衡,减少藩的权力,增强幕府的控制力。
这项政策在幕末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日后的政治制度变革奠定了基础。
1868年,明治维新爆发,德川幕府灭亡,日本政治制度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广西方文化、废除世袭制度、建立宪法和议会等。
这些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日本的政治面貌,为日本的现代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制度变革对日本历史的影响日本政治制度变革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政治制度的变革赋予了日本更强大的国家实力和政治稳定。
历史上,日本一直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由于政治制度不稳定,国内经济缓慢发展,很难与世界各国保持平等的关系。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获奖科研报告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获奖科研报告摘要:“世袭政治”这种独特的政治现象虽非日本所特有,但日本作为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其“世袭政治”现象比西方国家要多得多,这种现象体现了日本政治的特色,并且与日本特有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世袭政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违反了民主精神,并且导致政治腐败的弊端尤为明显。
近年来,日本社会对“世袭政治”的反对呼声愈发高涨,本文主要从日本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简要分析“世袭政治”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世袭政治日本日本政治传统文化民主二战以后,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在接受了美国的民主化改革后,日本实行了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制。
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民主实践,日本也以成为政治大国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在日本特有的政治生态环境下,西方的民主制嫁接在日本的土壤里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世袭政治”现象就是民主政治变质的一种表现,现代政治的世袭有违民主的平等原则,在日本这个实行西方民主制的国家,其世袭议员的数量之多、职位之广是其他西方国家所不能比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何谓世袭议员从“1955年体制”建立后的鸠山一郎内阁到2009年鸠山由纪夫内阁的55年间,日本内阁共有26届,包括改组内阁在内共组阁76次。
每五年内阁中世袭议员的平均人数逐渐增加,20世纪50年代后期约为2~3人,80年代一举达到7~8人,进入21世纪进一步升为9人,民主党建政后才降为3人。
若从内阁中世袭成员的比例来看,除去1989年宇野政权的特殊情况外,鸠山一郎内阁的世袭比例约为16.7%,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达到35.2%。
2001年省厅机构改革后,内阁成员减少了2~3名,在世袭议员绝对人数增加的情况下,世袭比率显著提高,小泉内阁时为47.8%,福田内阁时为50%,麻生内阁则进一步飙升为64.7%,2009年鸠山由纪夫内阁才又降到16.7%[1]。
关于世袭议员,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指接替三代以内亲属的选区或者借助其影响、力量而当选为国会议员的政治家。
近代日本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
近代日本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近代日本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19世纪中叶,日本被西方列强迫不得已地打开国门,进入了一个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
这个过程中,日本社会所经历的种种变革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涉及到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整个社会的面貌。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日本政治体制的变革近代以来,日本的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的漫长转型过程。
明治维新是日本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
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由封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权力掌握在武家大名和朝廷贵族手中。
而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了一条向西方民主制度靠拢的道路。
明治维新派立宪政体制的形成,奠定了日本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政治体制也逐渐走向了民主共和的方向。
二、日本经济的飞跃近代日本也经历了一场从落后到崛起的经济革命。
在岛国封闭的年代里,日本的经济十分落后,也无法与欧美列强抗衡。
自19世纪中叶开始,日本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和科技,大力发展实业,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在经济发展中,日本秉持了“市场主义+国家干预”的发展思路,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强化低成本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同时保护本土企业,发掘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已迅速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
三、文化变革和价值观变迁在整个近代日本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革和价值观变迁也是重要方面之一。
在社会文化中,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融合;在价值观念方面,封建主义和等级制度逐渐被人们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观念。
这些变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习惯,进一步拉近了日本与西方社会的距离。
四、社会风貌的变迁在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之后,整个日本社会的面貌和风貌也实现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人民的生活方式方面,近代之前和之后的日本人的差别甚至是天壤之别。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日本幕府时期是指1603年至1868年间,日本历史上由战国时代结束,德川家康成为日本统一后,建立的士族政权。
在幕府时期,日本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时期内的政治制度影响了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本文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
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基本概况幕府时期的日本政治制度主要是由幕府、藩、城主、上下人民等组成的。
其中幕府是最高统治机构,分为将军和幕臣两部分。
藩是将军的外延机构,是幕府掌控的地方政权,由大名担任藩主。
城主是藩的下属,负责实际管理。
上下人民则是藩主和城主的统治对象,包括各种职业和阶层,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武士、大名家臣等。
幕府的最高统治机构是将军和幕府(其中将军的权力更大一些)。
将军是家康建立德川幕府以后一直保持着的统治者,他有着最高的权力和威望。
将军由德川家的嫡系世袭担任,有时晚年还会进行家督继承。
幕臣则是将军的亲信,由少数有才华的士族组成。
幕臣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特权,在社会上几乎可以享受无限权力。
除了幕府以外,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还包括了藩和城主。
藩是将军的外延机构,负责地方行政管理。
藩主是由幕府委任、大名继承的,是幕府控制的地方政权。
藩主的权力非常大,在其统治的领土内有种种特权。
而城主则是藩主的下属,负责实际管理。
城主通常是藩主的家臣,具有很高的实际权力。
藩和城主数量非常多,种类也多,有大名藩、天皇御料藩、寺社藩等。
参与政治的阶层不仅包括了藩主和城主,还包括了各种职业和阶层的人民。
在当时,手工业者、商人、武士、农民等都可以参与到政治中来。
他们往往是地方性或职业性的联合组织,在他们的组织中,会通过表决或其他方式推举代表与幕府交涉和进行政治斗争。
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制度有许多特点,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封建制度的旺盛。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农村与城市相对独立并自给自足,社会阶级固定。
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等脱离了政治生活,成为了纯粹的商业组织或职业组织。
日本发展历程知识点总结
日本发展历程知识点总结1. 古代时期在古代时期,日本的政治组织以“国”为单位,每个国都由一个当地首领统治。
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皇帝是神武天皇,其即位年代约为公元前660年左右。
在此后的千年间,日本的首都经历了多次变迁,政治中心也在不断地变换。
2.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794年到1185年。
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文化变革,诗歌和文学蓬勃发展,绘画和建筑艺术风格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平安时代的政治中心设立在今天的京都,这也是日本历史上政治中心的一个重要时期。
3. 战国时代战国时代发生在公元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
各大军阀之间频繁发动战争,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最终在战国时代结束时,由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使得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4. 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1603年到1868年。
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封建社会,政治权力由德川幕府掌握,将国家的中央集权重新归位。
在此期间,日本的人口增长迅速,城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1868年开始至1912年结束。
这一时期的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彻底摆脱了封建统治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
这一时期的日本政府得到了大力的支持,使得日本迅速地走向了现代国家。
6. 大正时代大正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1912年开始至1926年结束。
这一时期的日本政治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政权大量对立,社会动荡不安。
不过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日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7. 昭和时代昭和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1926年开始至1989年结束。
这一时期的日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恢复重建。
战后,日本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在国际上迅速崛起,并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8. 平成时代平成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1989年开始至2019年结束。
日本幕末时期的变革与现代化
日本幕末时期的变革与现代化日本幕末时期,即19世纪中后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日本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为日本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本文将就日本幕末时期的变革与现代化进行探讨。
一、政治变革在幕末时期,日本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幕府体制逐渐衰落,而新兴的封建贵族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
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事件是1853年美国黑船的来访。
这次来访打破了日本长期的封闭状态,引发了国内外的震动。
随后,幕府在政治和外交上陷入困境,引发了幕末末年的一系列政治变革。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1856年的安政改革。
安政改革是幕府试图维持封建社会秩序的一次尝试。
改革主要包括废除直领地制度,废除农民军制,以及通过设立学校、医院等改革举措来增强国力。
然而,由于改革的偏向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安政改革并未取得明显成果。
此外,幕末时期还涌现出一系列新的政治运动和思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州藩、薩摩藩和土佐藩等领导的倒幕运动。
这些藩主及其支持者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呼吁废除幕府,追求现代化的改革。
幕末时期的政治变革为幕府的终结和明治维新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变革在幕末时期,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国内封建社会的僵化,日本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地主阶级的崩溃和农民阶级的觉醒。
在农村地主阶级的崩溃方面,安政改革的废除直领地制度是一个重要诱因。
这一举措使得地方政权削弱,许多直领地的地方官维护地主利益的能力减弱,导致了农民的集体抵抗和土地纠纷的增加。
此外,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些农村地主也纷纷投资商业,加剧了地主阶级的衰落。
与此同时,农民阶级逐渐觉醒,开始要求自由权利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政治运动中,呼吁废除农民军制、农村自治、实行土地平均分配等。
农民觉醒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长州藩内的村田清風。
他主张农村的土地平均和劳动合作,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三、文化变革幕末时期的文化变革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和对西方文明的接受。
日本国家和政治体制的崛起和变迁
日本国家和政治体制的崛起和变迁日本是一个独特而有趣的国家,它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政治体制都承载着丰富而多彩的内涵。
自古以来,日本人民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所以日本的历史和发展也变得极为精彩。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日本国家和政治体制的崛起和变迁。
一、古代日本的政治体制在古代日本,政治体制是非常宗教化和世俗化的一个交织体系。
大和时代(公元3世纪-710年)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和最长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以氏族制为主,随之而来的是天皇制度的确立。
在天皇制度之下,由于天皇的政治地位高于神社和氏族,所以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官制,例如大臣、中臣、小臣等等,这些官制为天皇管理全国的事务奠定了基础。
在710年前后,日本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时候的日本政治体制呈现出了分权和专制相结合的模式,以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为代表的时期,日本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较为稳定和发达的时期,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君主制度。
天皇不再是政治的中心,他的政治权力渐渐削弱,政治实权内外转移到贵族和武士阶层手中。
二、日本的近代化和政治革命19世纪初,欧洲列强的侵略和压迫逐渐向亚洲传开,日本也逐渐被认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
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开始重视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开始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和思想,在思想和文化上引进西方的理念,开始日本的近代化和政治革命。
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1912年)是现代日本新政策和思想的重要阶段,在政治和文化领域,日本引入欧洲和美国现代化的思想和技术,开展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例如建立议院制度、创立高等教育机构、建设铁路和电信发展等。
同时,明治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为国家在维新时期的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日本的政治体制和行政分权现代日本的政治体制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部分构成。
中央政府由内阁、国会和最高法院等机构组成,内阁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国家的整体施政和外交事务。
日本政治制度
日本政治制度日本政治制度,战后日本其政体是议会制,具体而言属于议会中的议会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
日本的政府是议会内阁制的代议民主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原则,由国会,内阁,法院行使相应权力,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天皇作为国家象征被保留。
日本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长期实行由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君主立宪制。
战后,根据1947年《日本国宪法》实行议会内阁制,天皇作为国家的象征仍保留下来。
明治维新以前的政治制度日本国家形成较晚,3世纪初期才出现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即邪马台国。
约4世纪,在本州中部又兴起了一个更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即大和国。
到5世纪,日本奴隶社会进入繁盛时期。
646年,大和国发生“大化改新”,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701年以后,又积极推行律令制度,于702年和718年分别制定和颁布了《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进一步肯定了大化改新的成果,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完成了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的转变。
8世纪后半叶,土地私有和庄园制度得到发展,10世纪时封建武士开始崛起。
12世纪末,武士出身的将领源赖朝建立了统治全国的军事政府──镰仓幕府,从此,日本进入幕府时期。
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成为中央政权,天皇形同虚设。
幕府政治又称武家政治,它以军事封建统治为特色,以首长武家栋梁与从者武士之间的主从关系为基础。
从者对栋梁(主人)提供军事服务(奉公),主人对从者恩惠(御恩)以土地,同时保护其领地。
江户幕府时期,幕府又把将军领地、天皇和公卿以外的全国土地分为许多藩,封大名为藩主(诸侯)。
大名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军事、行政、司法和征收贡赋等权利,但他必须对幕府纳贡和负担军事义务。
藩成为幕府统治全国的地方机关。
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频频叩关,民族矛盾和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激化。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结束了封建幕府政治,成立了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
日本的政治体制演变的历史
日本的政治体制的演变一、日本古代的政治体制从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日本是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百姓对天皇极其崇拜。
天皇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顶峰,帝国议会、内阁、枢密院和军部四根支柱构成了国家机器的主体。
在镰仓时代,源赖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幕府,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
在室町时代,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
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遥遥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及人民的强而有力的独立政权。
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一直统治260多年。
由此可见,古代的日本就是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与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很像。
二、近代日本的政治体制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
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但是皇室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依然具有很高的地位。
无论是日本政治家还是媒体,提到皇室成员时都是使用敬语,对皇室成员言行的报道也极为慎重。
赞成皇室存在的日本人占绝大多数,几乎没有什么人公开表示反对保留皇室。
大多数日本人对皇室怀有崇敬之心,但也希望皇室顺应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比如一些政治家就主张修改《皇室典范》,允许将来皇室女成员也能成为天皇,以免出现皇位无人继承的尴尬。
由以上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自1867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近80年时间里,日本的政治体制经历了巨大演变和几个发展阶段。
首先是明治维新使政治体制由一个封建军事幕府专制体制演变为近代日本式体制与西方体制的混合形态。
第二阶段是通过制定明治宪法建立专制君主体制,在西方近代政治与日本固有天皇制相结合的基础上,建成日本特有的专制君主政体。
此后以天皇制专制体制为基础,全力推动日本式的国家近代化,并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为实现帝国主义国家的目标而不断对外扩张。
日本政体概要
日本政体概要一.日本政体起源日本“开国”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以下级武士改革派为中心掀起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为轰轰烈烈的倒幕维新运动。
18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1868~1869)中取胜后,在“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三大口号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图彻底废除幕藩封建割据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同时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半殖民地危机,以把国家建成一个独立自主的近代资产阶级国家。
19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
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明治政权向君主立宪政体演变。
1885年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
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实施)。
1890 年开设国会。
日本式的君主立宪体制-近代天皇制从此确立。
近代天皇制实质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属资产阶级政权范畴。
二.日本政体结构1.天皇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恢复了天皇的统治权,并通过"明治宪法"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强调"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帝国议会和内阁对天皇只起"协赞"作用。
支持天皇的基本支柱是财阀、军阀、地主豪绅、官僚政客。
他们借天皇的权威,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以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利益。
战后,天皇制虽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根据战后《日本国宪法》的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他"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长。
天皇行使有关国事行为,如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及公告举行国会总选举等等,都必须根据内阁的建议和承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政权更替”:反世袭,脱官僚?
2009日本大选已落幕。
最大在野党——民主党获得大胜,480众议院议席中占有了308席,超过了为单独执政所需要的半数(240席位)。
执政党——自民党则只占了119席。
日本战后首次以正式选举更替政权,可称为是具有“变革”意义的一场。
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将在9月16日召开的特别国会上被指名为首相。
鸠山打算紧接着一口气地组阁,官房长官、外务大臣、财务大臣等重要职务将被确定下来。
提倡“友爱政治”的鸠山将面临的首要任务还是内政。
其执政能力则只能说是未知数。
能否把事前《政纲》里提出来的理念落到实处,许多老百姓还是怀疑的。
根据《朝日新闻》8月31日至9月1日紧急实施的电话舆论调查,74%的人“期待民主党”,表示“不期待”的只有17%;但认为“民主党能够改变日本政治”只有32%,低于表示“不能改变”的46%。
至于民主党取得“大胜”的原因,认为“有权者渴望政权交替”的有81%(不这么认为的有12%),认为“支持民主党政策”只有38%(不这么认为的有52%)。
有权者迫切希望结束自民党的一党独大以及政权交替,但并不由衷期待民主党的政策。
这点是本次大选的核心。
鸠山在选举当天30日晚上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三个交替”:政权交替——告别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新旧交替——告别陈旧的政治,创造以公民为中心的新政治;主权交替——告别“官僚主导”,实现“政治家主导”(政治家因选举出生而可称为国民的代言人)。
“政权交替”已经做到了。
民主党历史上首次上台,自民党首次被打败成为在野党。
日本政局将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权力博弈。
在我看来,未来政局的关键在于自民党的作用。
毕竟,人家战后执政了50多年,执政经验本身是不缺的。
民主党是“杂派”,虽然鸠山由纪夫、小泽一郎都是自民党出身,但作为一个政党,执政经验只能说“严重缺乏”。
就政党政治来讲,执政党的任务是落实好政策,在野党的人物是监督好执政党。
“健全的在野党”往往比“强大的执政党”更加重要。
“新旧交替”的重要一项是反对并限制所谓“世袭”。
世袭现象在以往由自民党执政的日本政治上长期普遍泛滥。
倘若把“世袭”定义为“父母、祖父母或亲戚为国会议员”或“第三亲等以内的亲戚有着国会议员,并从同一选区出马”,在此轮选举中,自民党119人中53人属于世袭的范畴,包括麻生太郎、福田康夫、安倍晋三等,占同党当选者的44.5%。
而民主党的当选者中属
于世袭的有32人,包括鸠山由纪夫、小泽一郎等,占全体的10.4%。
这一数字表明民主党与“世袭”拉开了一定距离。
民主党事前发表的《政治纲领》上有一段提到了对世袭的立场:禁止世袭,目的是为了消除国民对政治的不信任感以及具备尽可能多样的人才能够当政治家的制度环境,并推出了“民主党不承认国会议员的配偶者及第三亲等以内的亲族从同一选区连续出马”的具体对策。
实际上,这次大选上一共有54个女性议员“诞生”(民主党40人;自民党8人),占全体议员的11%。
引人注目的是长崎县第二选区。
前防卫省大臣久间章生(自民党)输给28岁首次出马的女性福田衣里子(民主党)。
此次民主党当选者中还有许多头一次出马的年轻人。
我原来在北京大学一起留学的高邑勉也从“竞争区”山口县第一选区,通过比例代表当选。
他今年35岁。
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上杉隆在《从拖延实施世袭限制看到自民党的局限》(2009年6月4日:DIAMOND online)一文中提出:“多个世袭议员诞生,政治家变得纤弱,社会的脆弱性增长,甚至降低国际社会上日本作为国家的地位。
这是我一直反对政治世袭的最大理由”。
其实,在日本,反对世袭的声音已经铺天盖地,却因长期一党独大的自民党本身充满世袭色彩,而始终无法改变僵局。
“主权交替”实际上也能够在同一逻辑框架里得到解读。
日本战后的政治发展与“官僚主导”密不可分。
在制定、执行政策的时候,官僚往往掌握发言权和支配权。
官僚指的是基本在各个省厅(外务省、财务省、经济产业省等)工作到退休年龄的专业队伍,是日本两大组织文化“终身雇用、年共序列”的代名场所。
而政客往往不是专家,也不太理解政策的内涵、背景和效果,就只好被官僚控制为政策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情报”。
鸠山大力提倡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由被国民选的政治家来主导政治。
作为具体方案,他提出了把大约100个政治家派遣到各个省厅(行政部门,等于政府)当副大臣;设立首相官邸直属的“国家战略局”,并由此主导政策的制定等。
不过,我很质疑这些政策的可行性。
在日本,大部分真正有能力的“非太子”们一般试图去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法学部,然后去各个省厅“当官(担当官僚)”。
官僚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进去的精英分子。
没有政治背景的人只能以当官的方式为国家服务。
那么,精英集团通过发挥自己头脑和智慧去掌控政策资源和情报,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日本战后始终无法改变“官僚主导”政治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来自“世袭”现象的长期泛滥。
按常识,假设从政的“前门”是开着的,大家都能够公平竞选,而没有必要走“后门”,我坚信,许多社会的精英分子们愿意“经从政”为国家服务,而不去当官。
毕竟,政治家拥有立法权,官僚只能升到副部长级别,部长以上的组成内阁的成员都是政治家,他们才是国家的决策者。
世袭者有背景和财产,但其本能相当值得怀疑,否则我们怎么解释“政治家把资源和情报被官僚拿走”的深层原因?难道不是官僚与政治家之间纯粹竞争的结果吗?在日本,“聪明的官僚”与“无能政治家”这一结构早就成为舆论界的共识。
但愿民主党的历史性登场能够为打破僵局起到催化剂作用。
“政权交替”只是开端,真正的任务是把“新旧交替”和“主权交替”这两个紧锣密鼓的课题落到实地。
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使得原来对“没有背景”感到无奈,只好考东大,当官僚的真正精英走进政坛。
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日本长治久安的根本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