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诗歌鉴赏之——3 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完整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高三第一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事物形象分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 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 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
性等)。
4、答题示例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金络脑,金子做的马笼头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 个怎样的形象?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 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 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 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 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 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诗歌鉴赏之人物、事物、景物形象
阅读高考调研P172古代诗歌常见八类人物形象,完成下列问题
• 1.判断下列诗句中人物形象的类型。
• ①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诉衷情》)
• __①_闲__置__不__用__、_壮__志__未__酬__、_报__国__无__门__的_抗__金__英__雄__形_象__。_________ _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独坐敬亭山》)
诗歌鉴赏之形象
高三语文组
前言
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 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把握诗歌的形象是感 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也是诗歌 鉴赏的一个重要考查点。
诗歌中的形象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课时1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任务反馈
• (2012·天津)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 [宋]杨万里
•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 英”句。②政:通“正”。 • 题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 2.由表及里挖掘事物的精神特征
• 咏物诗,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因此,由表及 里挖掘事物的品性才是赏析
• 3.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分析
• 时代背景或作者阅历都影响着诗人的情感抒发。鉴赏时应注意结合背景 深入分析,寻找事物与诗人的契合点,进而领悟事物中所寄寓的诗人情 感或志向。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题答题技巧
描写意境氛围特点术语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明净绚丽 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缥缈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
26
27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 分析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 ②五更钟:亡国丧音 ③蝶化彩衣: 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 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 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32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 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 江西鄱阳县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总结
11
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 相和歌辞·楚调曲; 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谢眺的 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 象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2
清冷的房间里;萤虫飞来又飞回去休息了;有
人几乎一整夜都在缝制衣服 思君此何极道出了心
答:一个身游宦海 倦于仕途;转而心系田园 难舍书琴且满 心苦楚难言的封建官吏的形象
诗歌鉴赏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考点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类:一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二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技巧点拨★★分析方法1. 要对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风格、理想抱负等有所了解。
2.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 分析诗中词句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人物思想感情;借助意象、重要词语,运用典故、想象、比喻等技巧,感知人物形象。
答题步骤①点出特点。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②概括分析。
结合全诗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③概括情感。
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经典例题★★一、(2017全国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答案】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
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
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
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
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鉴赏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考卷
题干示例
2019·天津卷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8·天津卷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7·天津卷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画面描述“两步骤”
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2分)
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 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 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 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共五则范文)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共五则范文)第一篇: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人物形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1一、教学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准确地、规范的答题二、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人物形象的类型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屈原的《离骚》表现的一个执著追求、热爱祖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即客体人物形象。
诗人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
当然还有“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这两类人物形象不是同一形象,是两个形象。
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也可能是同一的,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者。
(二)命题探究及解题对策1、命题方式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2、答题策略分析步骤:1)什么形象(一个名词);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几个修饰词);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人物的形象;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
3)归纳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真题展示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后作业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课堂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相由心生+因形悟神
相由心生因形悟神——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习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学会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
3.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一、知识回顾: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分类二、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诗歌主要人物形象特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陆游《示儿》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柳永《雨霖铃》三、思考: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四、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技巧人物形象鉴赏方法:1.分析诗词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2.关注意象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①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要特别注意注释、题目等,做到合理联想。
②把握诗人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和个人处境(生活状态,如是春风得意还是受挫遭贬等)。
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①明特点人物形象特点: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身份)如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或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
②析特征人物形象描摹: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何塑造的形象。
诗词鉴赏之形象
题点1 人物形象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 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 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 和想象到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题目要比较苦笋和魏征的相似点,是用人物形象比较事物形象,体察诗
人的“志”与“物”的结合点。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抓住事 诗歌首联写见到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直
物特点 接描写苦笋:“骈头脱襁白玉婴”“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挖掘事 物内涵
诗人将“苦笋”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 俱来的,进而联想到魏征。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 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相似。
析作用 意象
分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 找意象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
为“细柳”“红花”。 动词 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蕴性上去体味。
抓内涵 形容词
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 色彩。
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 及独有情味。
析作用 意象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 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 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即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 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 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 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诗词鉴赏之三理解诗词的意象教学内容:形象(景、人、物)、抒情
诗词鉴赏之三理解诗词的意象教学内容:形象(景、人、物)、抒情、意境古诗词鉴赏答题思路:一、先要弄清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审视题目。
透过诗歌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范畴———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题为《咏梅》,便知此诗为咏物诗,咏物诗大多托物言志,借以表现作者某种高洁的品性。
2、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
如李白《静夜思》中“思故乡”三个字,《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三个字,就是直接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语。
3、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意象是诗人“意”中之“象”,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根据“象”的“哀”和“乐”,我们也能知道作者感情的“哀”或“乐”。
此外,像“柳”、“月”、“流水”、“杜鹃”这些意象都是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具有比较固定的情感色彩。
抓住这些意象也可帮助我们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弄清诗歌是如何表达的1、品味诗歌的语言。
尤其要关注动词、形容词、叠词、数词、拟声词、色彩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词句;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风格,是清新、质朴,是绚丽、明快,或是含蓄、简洁等等。
2、要知道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用典、移情及各种修辞。
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一、形象:形象化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手段。
从小的方面来说,“形象”自然是指人物形象;但从大的方面来说,艺术作品中再现生活中的人物、景象、事物、现象等可感部分,不都是形象吗?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炼的艺术形式,需要形象的支撑吗?答案是肯定的。
诗词创作是诗人生活积累的艺术再现,需要在生活中捕捉、提炼形象,并由此抒发感情。
但由于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把握事物的铪同,在形象的选择凝炼上也有质的区别,有的形象一般化,平淡无奇、苍白无力;有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读后记得清、记得牢,像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儿童、张继《枫桥夜泊》中的钟声、柳宗元《江雪》中的“蓑笠翁”等。
专题12 古诗文阅读(三)诗歌鉴赏形象题【主观题答题模板】2023年高考语文阅读题(新高考专用)
● 【增分技巧】 ● 1.熟悉题型,勤加练习。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定要熟悉诗歌的考查
碧纱窗下水沉①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 ①水沉:指沉水 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解析 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 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 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 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 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 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 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 。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
【典例示范】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典例示范】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 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 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 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 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 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 常出现的答题问题 ● 1.答案表述不完整(句子成分残缺),要点不全。 ● 2.对诗歌内容把握不准确,未结合情境揣摩诗歌深意。 ● 3.文学常识匮乏。 ● 4.概括人物形象不准确,用词不当。 ● 5.只概括形象,未做分析。 ● 6.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 7.答题逻辑混乱,答案重复。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明手法析作用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明手法析作用诗歌鉴赏中,分析人物形象通常需要明确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法和它们的作用:1. 比喻:通过将人物与某个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化。
例如,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2. 拟人:赋予人物以人类的特质或行为,使其更加鲜活、具有人格化。
例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中的“春风”具有得意、欢快的拟人形象。
3. 对比:通过与其他人物或情境的对比,突出人物的特点、性格或境遇。
例如,用贫与富、悲与喜的对比来凸显人物的命运。
4. 象征: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或符号来暗示人物的内涵或品质。
例如,用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5. 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展现其性格、情感或心理状态。
例如,“手抖心弦乱,泪洒相思地”中的动作描写表达了人物的悲伤。
6.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其内心世界、性格特点或社会地位。
例如,高雅的语言暗示了人物的文化修养。
7.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的刻画,展现其外貌特征或气质形象。
例如,“眉清目秀”形容人物的容貌俊美。
8.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来烘托其情感、心境或身份。
例如,阴森的环境可能暗示人物的忧愁。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诗歌内涵: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表达情感:人物形象可以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情感倾向。
3.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
4. 引发思考:具有鲜明个性或独特经历的人物形象可能引发读者对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完整版)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之诗歌鉴赏题所考查的情况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答案解析】14.BE【试题分析: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此句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是谦逊之辞。
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分)【试题分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形象一、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意象。
(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本人)。
常见的诗人形象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只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写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爱惜人才的形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鉴赏诗歌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
(二)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诗歌鉴赏之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 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 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 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 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C、以景托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
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 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 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 壮阔而悲凉。
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 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 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 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
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 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 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 白色恐怖。
例 1 、王维《山居秋暝》一诗,营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好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
,传达英雄不再的伤感。然后抒
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
,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用典、对比相结合。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
诸葛亮的积极进取和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
4.作品风格:
杜甫
(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白居易陆游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陆游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赠汪伦》、 《送友人》 《别董大》 《送杜少府》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王昌龄高适 岑参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如柳永李清照秦观 李商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燕国遗迹,燕昭王曾在上面招纳贤士
简析诗中所塑造的形象:
①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 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②“前贤”已远,“后贤”未来,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怅 跃然纸上;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 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叫人落泪呢? ③诗歌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 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 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 的典型社会意义。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诗歌形象诗歌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蜀相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步骤】
【对点精练】
古 松 石延年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①生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绿萝②高附入云端。 报言帝座抡才③者,便作明堂④一柱看。 诗中前两联体现了“古松”怎样的品格?请结 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2016·苏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 形象。
人物(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 象
景物(写景诗中的景象) 事物(咏物诗中的象)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人自我形象 之外的人物形象,指在诗歌中(如在送别、 怀古、闺怨、爱情等题材的诗歌中)被重点 刻画的人物,而诗人只是观赏者。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琵琶 行》中的琵琶女。
牛刀小试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诗写到的意象: 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 寒枝、沙洲 创造的意境: 沉寂(寥)、凄凉
抒发的情感: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 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二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 写照,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
如《登高》中老病孤独又忧国忧民
的诗人形象,《书愤》中报国无门、慷
慨愤世的诗人形象。
【例2】(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沉郁孤愁“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 小的单位。
意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 营造的境界。 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景物形象(意境)类”答题步骤 找意象,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 景画面)。 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 氛围特点)。 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 情)。 景→境→情
【微点拨】
1.意境种类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 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 恬静、婉转、朦胧、明净、优美 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 喧闹、瑰丽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 荒凉、冷寂
2、常见意境术语
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例1】(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 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 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三、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和意境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
人文景物。 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 象。它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 心。
意境是诗歌中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
自然景色(或生活图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 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 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 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 变内心的高洁。
二、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 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 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 声。 如李白《静夜思》中的“月”,杜 甫 《春夜喜雨》中的与“雨”,虞世南 《蝉》中的“蝉”,王之涣《凉州词》 中的“羌笛”等。
【微点拨】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营 造了什么的氛围?表达怎样的心绪?请结合 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首句中描写了 客船、“无灯”的 (小)店、“半死”枫树这些意象,这一 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 (步骤一:景) 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步骤二:境)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步骤三: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思想性格特 征+人物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 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微点拨】 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模板 这首诗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 (群)(××××)的形象。诗歌通过 (××××)(如语言、手法、内容等), 抒发(或“体现”“表现”等)了诗人 (或“主人公”)(××××)的情感(或 “态度”“情操”等)。
咏物诗的特点
(1)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 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求其“神似”。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 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例3】(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按要求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