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1)
大林寺桃花 解析
大林寺桃花解析
大林寺桃花解析如下: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
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大林寺桃花》原文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原文的意思是: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大林寺桃花诗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诗的古诗大林寺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是一处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
寺内以桃花为名,是因为每年春天,五万多株桃花在这里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大林寺,还有一首著名的古诗,叫做《大林寺桃花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意境深远,读来仍然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著名的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人间的四月已经没有了芳菲,而山寺里的桃花却开始盛开。
然而,春天的归来却让人感到长久的孤寂和无处可寻,不知是否转世成为了这里的桃花。
诗中的“人间”二字,体现出了诗人苦苦思索、寻找生命意义的愿望。
此情此景之美,以其大自然的本色,鲜明的风韵,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感受。
而“长恨”二字,则刻画了诗人无尽惆怅、无尽忧伤之情。
他不能面对这样美丽的自然,偏偏要徘徊在相思的深渊中,为自己和这贫瘠的生命而黯然神伤。
整首诗格调平实、自由,并没有刻意追求象征或哲理的诗意,而是表达出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自然等诸多元素的思考和关切。
这段古诗既较为简短优美又深凝意蕴,真正被人们所珍重和怀念。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在唐代并不是白居易所先赋,而是漱石诗集《美芹集》中归纳的。
也就是说,白居易只是一个继承者和接班人,他将这首诗反复推敲和解析,最终在自己的墨宝之中留下了珍贵的一篇。
大林寺桃花的美丽与恬静,更是符合老和尚们向来所讲的,人生苦短,宜多思“疲劳”,宜多谋“闲致”。
在这里,一缕阳光,一抹清风,能平复心境,可谓是一处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情怀的美妙之地。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译文及赏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译文及赏析白居易(约772年-约846年),字乐天,号息夫子,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文秀之冠,躬行之士”。
其文风清丽、豪放洒脱,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涉及诗、词、赋、文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大林寺桃花》。
本文将对《大林寺桃花》进行翻译并进行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白居易的作品之一,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景象。
晨光熹微,桃花如云,映照在大林寺的山涧之中。
抬头望去,一片清幽的山谷景致展现在眼前。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到访的,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他的眼球。
白居易当时的心情十分宁静,这也正好为他提供了写作的创作灵感。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逐一翻译并赏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的各个词句。
词句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翻译及赏析:四月是一个花开的季节,在人间所有的花朵都已经盛开的时候,大林寺的桃花却开始了它的盛放。
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展示了作者对大林寺桃花的美丽景色的称赞和喜爱之情。
从花期开端,诗人将大林寺桃花的盛放与人间其他花朵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大林寺桃花的特殊之美。
词句二:“灼灼其华,不见佛前幡”翻译及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壮丽景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用“灼灼”形容桃花的艳丽,借此烘托出整幅画面的明亮和欢快。
与之相对的是,作者提到了“佛前幡”未见,进一步强调桃花盛开的美景与传统寺庙的庄严宁静形成对比。
词句三:“花丛中”翻译及赏析:这句诗简短而生动,将读者的视线直接聚焦在桃花丛中。
桃花丛中蜂飞蝶舞、繁花似锦,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作者通过这句简短的描写,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桃花盛开的美景。
词句四:“桃花水阔,明月天低,此情可待成追忆。
”翻译及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林寺桃花景色的回味之情。
桃花的繁盛使得水面上仿佛落下了一轮明月,美丽的景象令人陶醉。
作者表达了对这一刻的美景的珍重和留恋之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大林寺桃花赏析
大林寺桃花赏析大林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境内,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道场之一。
每年的春天,大林寺内的桃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
大林寺桃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让人流连忘返。
大林寺桃花盛开的季节通常在每年的三月到四月之间,这时候的大林寺仿佛是置身于一个粉红色的海洋中。
桃花盛开的景象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一美丽瞬间。
而且,大林寺内的桃花种类繁多,有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每一种颜色都展现出了桃花的婀娜多姿。
大林寺桃花的美丽不仅在于其颜色的多样性,还在于其形态的多样性。
有的桃花绽放在枝头,如同一朵朵娇艳欲滴的小仙子;有的桃花盛开在地上,如同一片片粉色的地毯,给人一种柔软的感觉;还有的桃花开放在枝条的末端,如同一串串粉色的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这些不同形态的桃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除了桃花的美丽外,大林寺本身也是一处值得一游的地方。
大林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建于唐代,已有千年的历史。
寺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大林寺的山门前,有一株古桃树,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每年桃花盛开时,这棵古桃树更是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之一。
赏桃花除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外,还可以体验到一种宁静与安宁的感觉。
大林寺位于山区,远离尘嚣,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在这里散步赏花,可以让人放松身心,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
此外,大林寺还有一座古井,水质清澈甘甜,被当地人称为“甘泉井”。
在赏花之余,喝上一口这甘泉井的水,更是一种享受。
大林寺桃花的美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每年的春天,大林寺都会举办桃花节,各种庆祝活动络绎不绝。
除了赏花之外,还有各种文艺表演、民俗活动等,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而且,大林寺周边还有一些景点,如澧县城、溪口风景区等,可以顺道游览,增加游玩的乐趣。
大林寺桃花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只有亲自到大林寺赏花,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美丽和宁静。
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喜欢大自然的人,都可以在大林寺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大林寺桃花教案
大林寺桃花教案大林寺桃花教案大林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而在这个寺庙里,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桃花。
每年春天,大林寺的桃花盛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这个美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大林寺桃花教案。
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当时的大林寺主持是一位名叫慧能的高僧。
慧能以其博学多才而闻名,深受信众的尊敬。
然而,他对寺庙的管理却备受争议。
一些人认为慧能过于严苛,对僧人的要求过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一个杰出的领导者。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慧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种植桃花。
他认为桃花是一种美丽而富有灵性的植物,可以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于是,他决定在大林寺的庭院里种植桃花,希望能够给信众带来一种宁静与美好。
然而,慧能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让桃花在北方的寒冷气候中生长?他找来了许多专家,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动手,通过不断试验和调整,找到了适合桃花生长的方法。
慧能首先改造了大林寺的庭院,修建了一个温室,以保护桃花免受严寒的侵袭。
他还研究了桃花的生长习性,发现桃花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于是他引进了优质的土壤,并进行了精心的施肥和浇水。
经过数年的努力,大林寺的桃花终于开始盛开。
每年春天,桃花的花瓣如雪一般纷飞,给大林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个景色迅速传遍了扬州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慧能并不满足于仅仅种植桃花,他希望能够通过桃花教育信众。
他将桃花比作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教导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他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桃花文化活动,如桃花诗会、桃花画展等,以传承和弘扬桃花文化。
慧能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林寺的桃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是因为它背后的故事。
大林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
大林寺桃花教案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扬州市,它也成为了一个有益的教育案例。
大林寺桃花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元代陶行知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大林寺桃花》以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描绘了桃花的奇美景色。
全词以“又疑春色满园关”的情境,展开了桃花的壮美景色。
整首词用浓烈灿烂的色彩,描绘出桃花的火红。
然后又通过“雪化前池水”的比喻,表达出桃花的清新。
最后以仰视、近看、远眺的手法,凸显出桃花的壮美,让人们仿如亲临其境,实现了诗人与桃花、观者与景物的统一,使桃花的美以一种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出来。
同时,词人还巧妙地将桃花与大林寺相联系,寺庙的宁静和庄重为火红的桃花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深沉与内涵,使其不仅是表面的美,而且赋予了桃花以文化的底蕴和内在的美。
总的来说,《大林寺桃花》是以浓烈的语言描绘了桃花的热烈情感和深沉的内涵,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领略了诗人对于美的独特见解。
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最新)
大林寺桃花原文及赏析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高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面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象,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面想不到的春景——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象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遗憾,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面用了“人间””字,这面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长恨春象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遗憾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象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写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高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高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面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诗词鉴赏-大林寺桃花-白居易-楷书
译文 :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 花凋零殆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 刚刚盛放。我常为春 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
惜,却不知它已经转 到这里来。
简析; 《大林寺桃花》是 一首纪游诗。此诗说 初夏四月诗人来到大
林寺,此时山下芳菲 已尽,而不期在山寺 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 开的桃花。诗中生动 表达了作者触目所见 的感受,突出展示了
其偶然发现桃林的惊 喜之情。全诗把山寺 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 ,天真可爱,活灵活 现;其立意新颖,构 思巧妙,趣味横生,
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 品。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 诗词!!!
《大林寺桃花》古诗翻译 大林寺桃花全诗译文
大林寺桃花古诗翻译诗人简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学理论家。
他的诗文作品以情感真挚、自然流露而著称。
《大林寺桃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天的桃花盛开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原文赏析大林寺桃花开,长乐散人独往来。
千株万株深院里,天子垂衣插剪补。
往事一堆空碎影,已逐东飞入西波。
十年莽苍围青雀,不道十年连鬓多。
诗意译文大林寺的桃花绽放,独自来到长乐散人这里。
深院里有千株万株桃花,皇帝亲自下凡剪下花来。
过去的往事如一堆碎影,已随着东风飘入遥远的西方。
十年的时光犹如长青鸟盘旋,不知不觉中我的两鬓已变成白发。
诗歌分析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大林寺的桃花景色。
诗的开篇便以“大林寺桃花开”为引子,生动地展现了桃花盛开的壮观场景。
接着,诗人形容自己是一个游离于尘世之外的散人,独自来到这个景色与桃花相得益彰的地方。
在第二节中,诗人用“千株万株深院里”来形容大林寺内栽种的桃花数量之多,强调了桃花的繁盛。
并且,他把天子想象成下凡剪下补衣的仙人,以此来衬托桃花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节,白居易高度概括了自己一生的起伏经历。
他以“往事一堆空碎影,已逐东飞入西波”来表达过去的往事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飘散消失。
但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桃花隐喻相连,以花的凋零形象暗示自己老去的岁月。
最后一句“不道十年连鬓多”,虽然字面上说的是十年后头发变白,但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自己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显露出他对时光流转无情的思考。
结语《大林寺桃花》描绘了春天的桃花盛开的美景,并以个人经历与桃花的凋零相互嵌套,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
诗人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感性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该诗反映了白居易在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中,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悟懂,展现了他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白居易唐诗《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诗《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诗《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⑷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⑸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白话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
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情况,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参考:“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
大林穷远,人迹罕到。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
因口号绝句云(即《大林寺桃花》)。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
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
赞美一片花海的诗句
赞美一片花海的诗句1、《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4、《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5、《西江月·梅花》——宋代: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么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译文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
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
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关于(大林寺桃花)的作文300个字以上
大林寺桃花作文篇一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至。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四月来了。
春天像一个旅行者,总是到这儿游游,到那儿逛逛,谁也不知下一个站点他会去哪儿。
春天那几个月,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刚才还是那么绿意盎然、充满活力,滴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的叶儿们,一下子变成了老黄色的,苍老甚至有些憔悴不堪。
连那爱跳舞、爱梳小辫儿的柳树姑娘,也似乎变成有气无力的老太婆了。
人们都感叹着:“哎!没了春天的陪伴,这日子该怎么过呀?”是呀,又有谁希望春天离开的呢?人们都已放弃了留住春姑娘的念头,可还是有一个家伙,仍固执探寻着离去的春,他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那可爱的居易先生,一边在山林中喊:“春姑娘,我可爱的春,你在的话就回答我一声呀?”一边在山林中东张西望地探头寻找着。
两者就在这无声的心灵沟通中,开始了一场有趣的捉迷藏游戏。
山中只剩下居易空荡荡的呼唤声和他那“沙沙”的脚步声,偶尔有几只黑鸟飞过,地下飞快地掠过一道黑影。
突然,远处一座矮小的寺庙映入了他的眼帘,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驱使他过去。
居易加快了脚步,远远就看见“寺林大”三个字,心中不免一阵激动。
一群调皮的小家伙露出了她们粉嫩的小脑袋,笑嘻嘻的,像是在笑白居易这个可爱的家伙,她们就是在枝头尽情绽放着的楚楚动人的美丽仙子——桃花。
那里头娇嫩的花蕊,像那一只只长在花儿里面的黄色“小蘑菇”,也像那绽放出来的耀眼的烟花,而这粉嫩的花骨朵,就是衬托着美丽“烟花”的背景。
居易先生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他像是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似的,兴奋地喊道:春!我的春!我心爱的春!我就说你没走远吧!”春笑了笑,她示意自己的随从——桃花,朝居易招了招手。
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居易先生走近了,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让人感到舒心而可爱的“桃花仙子”,也朝春笑了笑。
大林寺桃花,这首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古诗,就介绍了居易先生与春玩捉迷藏的游戏。
在那芳菲已尽的四月,因气温差异,山上的桃花正激情、昂扬地开放着,而居易就是这大名鼎鼎的春的追随者。
初一作文大林寺桃花
初一作文:大林寺桃花
初一作文: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位于我家乡的郊外,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桃林,每年春天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大林寺看桃花,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心情十分激动。
走进大林寺,一阵淡淡的桃花香味扑鼻而来,空气清新宜人。
我和家人沿着小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眼前一片粉色的花海,仿佛走进一个童话世界。
桃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早在唐代就有了“桃花源”一词,意为世外桃源或者花间仙境。
而大林寺的桃花,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花瓣鲜艳,分外绚烂,尤其是在阳光下,更显得美得不可方物,绝对是春天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在大林寺里漫步了一整个下午,一路上不断地拍照留念,还看到了许多游客在草地上野餐、唱歌跳舞,大家都沉浸在桃花美景中,快乐地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除了欣赏桃花,大林寺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千年古墓、古塔和苍
龙山等等。
在顺着小路拾级而上的过程中,我们很快就来到了苍龙山的山顶。
站在山顶上,眺望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心情也变得无比舒畅。
大林寺桃花虽美,但是许多游客在欣赏桃花的同时,也存在着乱扔垃圾、踩踏花草等不文明的行为。
此外,也有一些商家在景区内兜售各种各样的商品,让游客感到一丝厌恶。
因此,我们应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不要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大林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着许多自然美景。
我们应该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让后人也能够欣赏到这些美景。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九单元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九单元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
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大林寺桃花诗词
大林寺桃花诗词
《大林寺桃花诗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之一。
这首诗以大林寺的桃花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
诗中所描绘的大林寺,是一个位于洛阳城外的寺庙。
春天时,这里的桃花盛开,花瓣红艳如火,香气四溢。
游人们在花间漫步,赏花、摘花、采花,留下了欢声笑语和美好的回忆。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们欢乐生活的祝福。
他将桃花与人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大林寺桃花诗词》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和欣赏。
同时,也要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欢乐和幸福。
《大林寺桃花诗词》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人们的欢乐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大林寺桃花的解析
《大林寺桃花》的解析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解析: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而就是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花牛歌》课后作业(配套)1
3.现代诗两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uì mián tōu dù bà zhàn jiǎn qiū luó
()()()()
二、课外阅读。
(一)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出,不知转入此中来。
1.白居易是朝诗人。
2.大林寺的桃花是月开放。
3.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芳菲()
A.指各种各样的花
B.指花的芳香
(2)长恨()
A.深深地怨恨
B.常常感到遗憾
(二)
我是一句话,大自然把我吐出来,又把我收了回去,藏在她的心室里。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眠。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物,我是新娘出嫁时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1.在文中给下列词语找反义词。
咽——()升起——()
2.文中的“我”是指,前三个自然段中把“我”写成
了、、。
参考答案:
一、睡眠偷渡霸占剪秋萝
二、细细甜香新鲜
柔和柔弱柔美
三、(一)1.唐 2.四 3.(1) A (2) B
(二)1.吐坠落 2. 花儿一句话一颗星星大地的女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是作者游庐 山大林寺所作,山下春 天已过去,而这里桃花 盛开,诗人喜出望外。
译文: 山下过了四月,各种花草的 芳香都结束了,而大林寺的桃花 才茂盛地开放。人们常常为春去 无处寻找而遗憾万分,不知道春 正转入到这庐山中的大林寺来了。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 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崇信佛教。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可惜至今 已无真迹传世。苏轼评价说“味摩 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 的代表。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 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 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诘,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 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 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 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他一生作诗很 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叙 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注释:
①元二:作者的友人。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 在的“元老二”。 ②使:出使。 ③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 县。 ④渭城:在今陕西咸阳。 ⑤浥:润湿。 ⑥客舍: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 ⑦更:再。 ⑧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⑨故人: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