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概念题)2:第二次作业(简答题)3:第三次作业(判断题)4:第四次作业(论述题)5:第五次作业(概念题)6:第六次作业(简答题)7:第七次作业(判断题)1:[论述题]文化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论述题]人的本质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论述题]社会基本矛盾参考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论述题]认识运动总规律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5:[论述题]反映论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6:[论述题]辨证否定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7:[论述题]矛盾分析法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8:[论述题]规律参考答案: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方法。

矛盾本身就是事物和过程。

所以分析事物和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方法。

9:[论述题]物质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A 5.D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2、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第一章辨析题及材料题答案1A 2C 3B 4C 5D 6A 7C 8A 9D 10D 11B 12B 13B 14 C 15D 16D 17D 18C 19D 20C 21B 22C 23C 24C 25A 26B 27A 28D 29C 30A 31D 32B 33D 34B 35A 36A 37D 38D 39B 40C 41A 42D 43A 44B 45D 46D 47A 48B 49D 50A 51D 52B 53D 54D二、辨析题1、答案要点:(1)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5.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基本核心D.思想精髓二、多项选择题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7.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8.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十九世纪最先进国家的主要思潮的继承。

这主要思潮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学C.法国社会主义D.英国经典力学9.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0.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是A.最根本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简答题1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是什么?12.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什么?四、辨析题13.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结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微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哲理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惊慌。

这是因为( )。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3.“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的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

这一方面表明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一定历中时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即( )A.把物质看作是感觉或概念的本原B.夸大了运动变化,否定了相对静止C.夸大了感性认识,否定了理性认识D.把感觉或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并且派生物质的本原5.皑皑白雪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众多滑雪基地得以开办的自然条件。

而在南方地区,连续的降雪低温却造成了损失巨大的灾害。

这表明,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这后发我们注意( )。

A.联系的普遍性和统一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D.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6、生产力范畴所反映的关系是( )。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7.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2、3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3 )。

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⑷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2、4 )。

⑴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⑵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⑷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2、3 )。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

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南开17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B2、B3、A4、C5、B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

)V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C.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正确答案:B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A.思想B.物质C.意识D.实践正确答案:B3.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A.世界的统一性B.世界的运动变化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正确答案:A4.社会改革实质上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正确答案:C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规律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广延性精确答案:B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C.产品的分派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精确答案:A7.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心识形态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精确答案:B8.从起源上看,国家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B.阶级矛盾不可和谐的产品和表现C.维护社会秩序的产品和表现D.维护社会正义的产物和表现精确答案:B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方式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正确答案:A10.生产关系是指()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D.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正确答案:D11.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B.哲学和宗教C.政治思想D.品德和艺术精确答案:A1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1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精确答案:C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题目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题目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题目正确答案:D15.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是()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精确答案:C16.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发展史C.国家政权更迭史D.宗教变迁史正确答案:A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人和世界的问题C.人和自然的问题D.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精确答案:A18.揭露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方式的纪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纪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正确答案:A19.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A.谬误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全面性D.谬误具有详细性精确答案:B2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人和世界的问题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时间和空间的问题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精确答案:B21.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劳动对象系统B.信息传递系统C.生产工具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精确答案:C22.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类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精确答案:D2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答案:B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了()边A.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力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正确答案:D25.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一般纪律B.一切知识的总汇C.智慧D.各门科学正确答案:A26.科学手艺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A.任何历史时代B.奴隶社会以后C.本钱主义社会以后D.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正确答案:D27.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A.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正确答案:C28.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A.绝对的一致B.完全的平衡C.无差别的统一D.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正确答案:D29.社会革命的深刻根源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先进阶级和落后阶级的矛盾C.资源贫乏和人口增长的矛盾D.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正确答案:A3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正确答案:D31.“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华东石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辅导答案

华东石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辅导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70 分。


1.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选择:A
2.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
选择:A
3.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选择:C
4. 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A. 投身社会实践
B. 认识客观规律
C. 加强主观努力
D. 制订周密计划
选择:A
5.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宿命论观点
选择:A
6. 绝对剩余价值是()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选择:C
7.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习题答案

马哲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析题:1、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答:错。

哲学上的一元论并不都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2、“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折中主义的观点。

答:错。

他是用运动法观点看问题的。

3、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答:主观唯心主义都主张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4、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规律的科学。

答:错。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和联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5、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答:错。

是否承认矛盾。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总体和局部的关系。

答:错。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因而不具有相对性。

答:错。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也具有相对性。

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答:错。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9、“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正确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答:错。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歪曲了意识的能动性。

10、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答:错。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11、表象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答:错。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

12、“因祸得福,转败为胜”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答:错。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13、产品分配方式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错。

产品归谁所有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作用。

14、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科学技术革命。

答:错。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

15、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错。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简答题: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答: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没有什么事物是不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简述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质?答: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基本形式,既是解放生产力,又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3-1答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3-1答卷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答案:ACDE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31.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答案:正确
32.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答案:正确
33.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E.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答案:BDE
28.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A.国家政权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阶级构成
E.生产方式
答案:BCE
29.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地理环境( )。
A.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B.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C.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
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答案:C
12.认识的客体是( )。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答案:D
13.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
A.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D.相对性的优点
答案:C
4.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5.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求知欲望

南开18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18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18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1D.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对立正确答案:A1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A.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B.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C.物质和意识是相等的D.物质和意识是无关的正确答案:B14.哲学是一种()A.科学B.文化C.艺术D.技术正确答案:B15.辩证法的根本问题是()A.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事物的发展和变化C.事物的矛盾和斗争D.事物的形式和内容正确答案:C16.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是()A.个人利益B.阶级利益C.国家利益D.人类共同利益正确答案:D17.“物质决定意识”是指()A.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B.物质是意识的根源和来源C.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D.物质和意识是无关的正确答案:A18.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自然界B.社会现象C.人类思维和认识D.人类行为和活动正确答案:C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对()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看法B.人类社会的本质的看法C.自然界的本质的看法D.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的看法正确答案:A2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是()A.实事求是B.辩证思维C.革命性D.批判性正确答案:B1.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正确答案为C。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与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为C。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为B。

4.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主观性,正确答案为A。

5.一切以条件为转移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答案为D。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为D。

7.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为A。

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正确答案为A。

9.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正确答案为D。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练习题含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在20世纪的哪个时期?它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下半叶,具体来说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德国哲学、法国启蒙思想和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为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世界哲学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推动了哲学的革命性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几个重要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

其中,唯物论指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辩证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动力。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论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过程。

主体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客体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认识,从而获取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和实践的检验,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的理解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个体的自由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人的自由不是与他人的冲突和压迫相对立的自由,而是通过解放个体和解放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的。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论的根源、基础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实践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对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战略思考,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自我解放和发展。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南开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认识主体是指
A. 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
B. 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
C.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D. 认得主观精神世界
正确答案:C
2.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B
3.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A. 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真理具有客观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具体性
正确答案:B
4.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正确答案:C
5. 人类社会的本质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人的实践
正确答案:D
6. 根据社会意识的层次和特点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B.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C.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D. 进步意识和落后意识。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川大13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党性是指()(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词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顶峰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3.认为世界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

( C )A.客观自在的B.人的意识创造的C.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4.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 C )A.形而上学B.诡辩论C.唯心主义D.二元论5.“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

( B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6.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C )A.唯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7.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

( B )A.质量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辩证否定的方法8.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B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B.任何具体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C.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10.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D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11.范畴()( A )A.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B.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C.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主观的D.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客观的1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B )A.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量变阶段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C.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团结统一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13.事物的质是指()( C )A.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事物属性的直接表现C.事物的存在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本身固有的程度,数量的规定性14.度是指()( B )A.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B.质和量的统一C.事物的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量变状态15.对于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而言()( B )A.它们可以同时变成现实B.只有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能够转变成现实C.实现了的可能性是现实可能性,未实现的可能性是抽象可能性D.一种可能性是真实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虚假的可能16.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 )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17.所有的决定论都主张()( A )A.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世界上只存在着必然性,没有偶然性C.世界上只存在着偶然性,没有必然性D.偶然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18.引起阶段性部分质变的根源是()( B )A.事物内部根本矛盾的解决B.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发展的不平衡C.矛盾的主次双方相互易位D.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19.爆发式飞跃是指()( D )A.解决因一切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B.既是解决事物之质变的形式,也是解决事物之量变的形式C.解决因根本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D.解决因对抗性矛盾所引起的事物之质变的形式20.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 D )A.诡辩论的观点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正确答案:D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矛盾B.运动C.事物D.发展正确答案:A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正确答案:A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4.XXX提出的“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6.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8.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10.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1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1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矛盾。

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14.根据唯物辩证法,水果与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5.“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16.在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8.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1.有人认为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hide]——C——[/hide]2.(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hide]——C——[/hide]3.(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hide]——B——[/hide]4.(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满分:)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hide]——C——[/hide]6.(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满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hide]——C——[/hide]7.(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hide]——A——[/hide]8.(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作业[单选题]6. 杰出人物是()A:A.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B:B. 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C:C. 专指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D:D. 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参考答案:A[单选题]5.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A: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B.实践——认识——实践C:C.概念——判断——推理D:D.感觉——知觉——表象参考答案:B[单选题]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A: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B.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C:C.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D: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参考答案:D[单选题]3.事物的规律是()A:A. 事物之间的特殊联系B:B.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C:C. 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D:D. 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参考答案:D[单选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标志是()A:A.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B:B.《神圣家族》的完成C:C.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产生D:D.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参考答案:D[单选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B: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C.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D: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B[多选题]二、多选题2.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A: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B. 实践决定认识C:C. 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D:D.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E:E. 认识和实践互相决定参考答案:ABCD[论述题]三、简答题1. 人的社会规定性的内容2.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 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和改造的哲学意义4. 如何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参考答案:1. 第一,人必须取得社会的形式才能成为现实的人。

第二,社会规定了人的性质和能力。

第三,社会规定了人的差异性。

2. 第一,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着事物发展的主导方向,具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50分)1.“天不变,道亦不变”是()。

A.唯物论观点B.唯心论观点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满分:2.5分正确答案:D2.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二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论的观点满分:2.5分正确答案:A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满分:2.5分正确答案:C4.庸俗唯心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毛病在于()。

A.不明白物质对认识的作用B.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C.抹煞意识形式的主观性D.承认认识内容的客观性满分:2.5分正确答案:C5.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满分:2.5分正确答案:D6.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满分:2.5分正确答案:B7.哲学的党性是指()。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满分:2.5分正确答案:A8.下列概念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XXX)满分:2.5分正确答案:CB。

17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C。

18世纪法国唯心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满分:2.5分正确答案:D10.活动和静止的干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满分:2.5分正确答案:B11.空间是指()。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及答案

1哲学是( C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D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4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A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D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B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B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D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 )。

南开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14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世界观就是()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
正确答案:B
2.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 间接经验
B. 社会实践
C. 人的意识
D. 客观事物
?
正确答案:B
3.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世界观
?
正确答案:B
4.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 学习书本知识
B. 进行社会调查
C. 参加社会实践
D. 研究实际情况
?
正确答案:C
5.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
正确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E、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 C D E )。

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C、不能被消灭和创造D、能够认识和利用它E、违背了它就要受到惩罚11、实践是指(C )。

A、人们主观的活动B、人们的一切运动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1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 B C D )。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E、实践由认识指导的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4、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A B D )。

A、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原是气C、世界的本原是存在D、世界的本原是原子E、世界的本原是无15、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D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C、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A)。

A、是因为它们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B、它们互相配合C、它们相互渗透D、它们互相决定17、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A B C D )。

A、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D、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E、生产方式决定自然界的变迁18、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完全是(A )。

A、脑力劳动者B、群体劳动者C、体力劳动者D、个体劳动者19、人的全面发展是指:(B )。

A、整个人类都得到全面发展B、人的各方面素质和潜能的普遍提高和充分发展C、内部和外部都得到全面发展D、物质利益得到全面提高E、产品分配更加全面20、度的含义可以分述如下(A B C D )。

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B、由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C、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体D、两个临界点之间量的活动区间E、事物质的活动范围二、主观题(每题6分,共60分)1、哲学为什么能给人以智慧?答;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对人处理和驾驭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反思,总结与概括。

可见哲学是爱智慧,是研究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学习和研究哲学可以使人获得更多智慧。

可以使人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聪明起来。

哲学能给人以智慧,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是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知识,是一种大智慧,大学问,懂的了哲学道理,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抓住了事物根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当然就显得更加聪明。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3、如何理解“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答;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决定力量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答;一;“实事求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二;“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结果5、如何正确把握“对立统一”?答;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两种情形,矛盾的第一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情形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统一的第二种情形,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总之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6、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基本规律有哪些?答;按照唯物史观点,它由社会基本矛盾来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二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叫做社会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每个阶段,从原来社会一直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贯穿着这两对基本矛盾,由于这两对基本矛盾的作用,也产生了两条社会发展规律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有哪些?答一;毛泽东哲学思想举要二;邓小平哲学思想概述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张的其他哲学思想8、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

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

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

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

这是共同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它共性,是绝对性。

然而这种共性。

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

假如除去一切个性。

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

所以造成了共性。

一切个性都市有条件地存在的。

所以是相对的。

这是一个共性。

9、联系实际谈谈: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否过时了?我们认为,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和新发现正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但是,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因为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科学结论,而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的科学性⑴现代自然科学对物质层次结构的认识,在认识了物质的分子及原子结构之后,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强子和核子以下层次是夸克粒子(我国称为层子),还发现了二百多种微观粒子,在的研究前沿是探索轻子和夸克粒子以下层次的问题。

尽管物质结构的各个层次千差万别、性质各异,而且越来越小,但它们都是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是物质形式不同而已。

⑵现代螳证实物质的基本形态不但有实物,而且有场。

如电磁场、引力场等。

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最基本的物理形态,它们相互转化、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

任何物质,都是实物和场的统一。

尽管物质形式无限多样和复杂,但它们都符合列宁的物质定义,表现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⑶自然科学认识了反物质,进一步证明只有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惟一普遍的特性。

物理学发现,所有的粒子,都有与其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异号的粒子存在,即某种粒子的反粒子。

据此,有些科学家提出反粒子组成的是反物质的世界。

有人想由此得出否定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哲学结论,其实自然科学已经说明反物质存在并不是说它们是非物质的东西,而只是物理性质不同而已,它们仍然具有客观实在性。

⑷对暗物质的研究。

宇宙学和物理学还发现,银河系里有一个圆球形的星系群,那里有3/4的物质是我们看不见的,这就是暗物质。

暗物质占有了我们宇宙中的绝大多数质量,为总密度的9%,有很高的能量产生。

虽然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存在,但对它们还认识得很少,而且基础物理学并不排除迄今未知的物质形态的存在。

⑸广义相对论对“真空即空的空间”提出了质疑,提出真空不过是引力场的一种特殊状态,真空不空,物质无所不在。

宇宙学也排斥了绝对虚空的观点,宇宙在大爆炸之后的瞬间,是以真空的形式存在,而不是空无物质,我们观测所及的无限宇宙最初也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的,区别只是在它们是某种特殊的物质形式和能量而已。

⑹20世纪的自然科学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发现生命也有物质基础,生命乃是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高子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生命的遗传现象则是由去氧核糖酸这种遗传物质支配的,遗传物质的分子排列储存着生物遗传密码,从而解开了千百年以来的遗传之谜。

高级生物――人的思维现象则是由脑细胞的复杂活动来决定的,是脑的一种属性和现象10、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答:○1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内容,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