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 定稿wyy

合集下载

《学会看病》正式

《学会看病》正式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
聊胜于无
词语解释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喋:啰唆)
艰涩:本文是艰难、缓慢的意思。
忐忑不安: 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聊胜于无: 比完全没有好一点儿。 (聊:略微)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 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 病的事。
小提示: 请用拓展课题的方法概括文章
主要内容。(《学会看病》)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 微不至的。可是有一位母 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 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 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 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 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 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 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 起来学习《学会看病》。
课文生字组词:
打蔫儿 噢哟 怔住
艰涩 坠入 拖沓 倚靠
大吃一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喋喋不休
母亲担心什么?
母亲担心孩子安全,心疼孩子受累。
孩子看完病回来后……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 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句子理解
对孩子的磨炼:独自看病
对自己的磨炼: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
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心理变化 的句子,读出母亲的情感。
(同桌互读)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 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儿子病了,母亲让孩子独自到 医院看病。
找出文中母子俩对话的句子, 同桌合作读一读,体会母亲当时的心情。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 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正是。” “那好吧……”

《学会看病》(14篇)

《学会看病》(14篇)

《学会看病》(14篇)《学会看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一探究竟吧!二、明确目标,通览全文1、(1)自由读“学习提示”。

(2)了解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指名回答(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不在家里找药给儿子治病,而是叫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的事情。

)2、检查预习:出示词语打蔫儿拖沓(1)指名读,正音(2)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描写谁的?(病中的儿子),人在生病时往往是怎样的?(显得没精神,步子沉重……)(3)这两个词正是描写出了儿子病时的模样。

喋喋不休忐忑不安深深谴责(1)谁来读好第二组词语?(2)联系语境理解“喋喋不休”,幻灯片出示第18段按图索骥聊胜于无(1)读词,正音(2)联系字义理解词语指名读;全体齐读一遍;出示本课所有词语,齐读两遍。

三、读文品悟,理解母亲1、母亲在孩子生病发烧时是怎么做的呢?(让孩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懂得尊重医疗专业人士。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2. 挂号、就诊、取药的注意事项3. 常见病症的自测与自救4. 正确寻求医疗帮助的方法5. 就医的礼仪与道德规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常见病症的自测与自救,正确寻求医疗帮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与医生沟通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讲解。

2. 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案(后续章节待补充):一、教学目标:(略)二、教学内容:(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略)四、教学方法:(略)五、教学准备:(略)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病的原因,引出看病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介绍看病的基本流程,如挂号、就诊、取药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特定话题进行讨论,提高独立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5. 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模拟看病场景,培养正确的就医观念。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观察身边人的健康状况,尝试提出合适的保健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就医礼仪等。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医疗知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学会看病》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学会看病》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学会看病》课文原文及赏析《学会看病》课文原文:儿子病了,我让他自己去看病。

“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去看病。

”我说。

“我又不是医生,怎么看?”儿子反驳道。

“你就按照我教你的步骤去做,先去挂号,然后看医生,最后拿药。

”我耐心地解释。

儿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自己去看病。

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些不安。

这是我第一次让他独自去看病,我能放心吗?过了许久,儿子回来了,手里拿着药袋,满脸疲惫但又带着成功的喜悦。

“你看,我不是看好了吗?”儿子骄傲地说。

我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他不仅学会了看病,更学会了独立面对问题。

赏析:《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以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的过程。

课文首先通过母子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孩子对独立看病的恐惧和不确定,以及母亲的耐心指导和鼓励。

这种情景真实反映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的困扰和挑战,以及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责任和智慧。

接着,课文通过描绘儿子独自去看病的场景,展现了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这个过程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但也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最终,儿子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带回了药品,也带回了自我成长的喜悦和自信。

最后,课文通过母亲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孩子独立成长的欣慰和自豪。

这个结尾深化了主题,强调了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作为父母应该适时放手,让孩子有机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主题,向我们展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学会独立。

它提醒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它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是否真正做到了放手和信任,是否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和引导。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

2024年《学会看病》教案(5篇)《学会看病》教案篇一1.认识11个生字,学习新词。

2.读好描绘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因为本课是以母亲的口吻写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些差距,所以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为:读好描绘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的`感情变化,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

在那里我为什么没有用“理解”而用了“读好”这个词呢?〔教参上是“理解”〕怎样样才算是“读好”了呢?我认为读好不仅仅是指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课文的味道,读出情感。

所以我觉得“理解”是“读好”的目的,“读好”是“理解”的前提,“读好”是一种根本的学习方式,这样安排教学就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期望能站在“生本”的角度,经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使自我“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过客”,教学反思《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所以这节课我主要经过“读”与“说”,“读”与“悟”,“读”与“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书、考虑、讨论、交流,以对母亲和儿子的印象为线索贯穿其中,学生每读一次课文,就会对母亲和儿子印象有所改变,直至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变化是因为母亲有一颗爱子之心,层层深化,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后,我觉得课堂上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读”的训练仍不到位。

作为阅读教学,大家都明白“读书是第一要务”,这节课中,我安排了很多时间,也采用了不少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去读,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看,读的效果有了,学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没有读好,学生的感情朗读没有到位,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好好去引导。

2.课堂的深度不够。

在这节课的最终,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就是让学生把学完这课后的感悟写下来。

说实在的,我很期待孩子们写出多角度的、个性化的感悟。

因为这是情感的升华,是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的一个很好的连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生病时正确寻求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病情:认识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

2. 看病流程:学习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3. 健康素养: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健康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看病流程。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模拟看病场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能正确识别常见病症,了解其病因和症状。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病情:介绍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

3. 看病流程:详细讲解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看病流程。

4. 健康素养:引导学生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健康素养。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病时正确寻求医疗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列举出自己在生病时应该采取的行动。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疾病,提高健康素养。

八、情景模拟1.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模拟看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2. 邀请校医或专业人士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看病方法。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人讲解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3. 思考如何在后续教学中继续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和健康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生病时能够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正确寻求医疗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病情:认识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

2. 看病流程:学习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

3. 注意事项:掌握就诊时需携带的资料、遵守医院规定等。

4. 用药指导: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及正确用药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实际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看病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患者等。

3. 准备问答题目,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问答、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等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看病话题的兴趣。

2. 讲解病情:介绍常见病症的名称、症状及病因,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

3. 学习看病流程:讲解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让学生熟悉看病步骤。

4. 注意事项:讲解就诊时需携带的资料、遵守医院规定等,提醒学生注意细节。

5. 用药指导:介绍药物的分类、作用、不良反应及正确用药方法,引导学生合理用药。

7.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看病流程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9.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看病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0. 问答环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024学会看病课文教案逐字稿

2024学会看病课文教案逐字稿

2024学会看病课文教案逐字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文《学会看病》的中心思想,感悟作者对儿子成长的关爱与期待。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关于成长的课文,《学会看病》。

请大家先谈谈对“看病”的理解。

2.初读课文师: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解读课文师: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生1:课文讲述了作者的儿子感冒发烧,作者带他去医院的经历。

师:很好。

请大家再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感人的细节?生2:作者在儿子生病时,担心、焦虑,但始终鼓励他勇敢面对。

师:是的,作者对儿子的关爱和期待贯穿全文。

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结构。

4.分析课文结构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3: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儿子生病,作者带他去医院;第二部分是作者鼓励儿子勇敢面对病痛;第三部分是儿子在作者的帮助下,逐渐学会看病。

师:很好。

那么,课文的主旨是什么?生4:课文主旨是教育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5.深入解读师:下面,我们深入解读课文。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生5:“学会看病”的含义是让我们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师:很好。

请大家再谈谈,课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生6:课文让我明白了,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6.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经过讨论,大家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请各组代表发言。

生7: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中的“勇敢面对病痛”这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

我们从课文中学会了独立、勇敢和承担责任。

《学会看病》教案实用10篇

《学会看病》教案实用10篇

《学会看病》教案实用10篇《学会看病》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读“残忍”“艰涩”等11个生字词,借助工具书了解“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本文,感受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意,激发自身在生活中面对困难的斗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磨练和深沉的爱意。

三、教学方法朗读体会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带领学生回忆当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会作何反应,由此以设疑形式回到课堂内容,谈谈文中作者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开始新课的学*。

(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标记出不熟悉的生字词,同桌互相交流。

2.教师在ppt上出示生字词,强调读音和写法。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划出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谈谈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三)深入研读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结构之后,将班级分成三个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对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合作理解探究。

1.文中提到“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明确:因为担心、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有多深。

(板书“度日如年”)2.作者在结尾部分说“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为什么要说“磨练自己”呢?(板书“磨练自己”)明确: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但与此同时,作为母亲的作者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因此作者说“磨练自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总结:读完文章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体会到了母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以及深沉的爱意;母亲是一个爱孩子、有智慧的人,她虽然和所有母亲一样关心着儿子的病情,但她的伟大之处在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抓住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做到了“会”爱孩子。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8篇)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8篇)

《学会看病》教案(精选8篇)《学会看病》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会看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说“母爱”1、欣赏《懂你》: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

)2、叙述“母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1、一读课文:⑴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⑴ 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⑵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⑶ 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学会看病》教案的范文

《学会看病》教案的范文

《学会看病》教案的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健康常识。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看病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基本的医疗知识和健康常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表述病情。

(2)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看病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看病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看病案例,让学生了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独立看病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

2. 材料:看病案例、健康常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生病时,你知道如何看病吗?(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学会看病》。

2. 教学内容:(1)讲解看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讲解基本的医疗知识和健康常识。

3. 情景模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患者和医生的角色,亲身体验看病的流程。

(2)学生通过模拟看病,加深对看病流程和注意事项的理解。

4. 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具体的看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独立看病的能力。

5. 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看病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2)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一份健康计划。

(2)让学生收集有关医疗知识和健康常识的资料,进行分享。

《学会看病》教案的范文

《学会看病》教案的范文

《学会看病》教案的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看病的流程和技巧,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疾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引导学生了解医学知识,培养对医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看病的基本流程2. 如何描述病情3. 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与处理4. 就医的注意事项5.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如何描述病情、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与处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描述病情、自我判断与处理疾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如何描述病情、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与处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疾病。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会看病》2. 课件:看病流程、病情描述、常见疾病判断与处理3. 案例素材:实际看病案例4. 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等(可选)5. 教学视频或图片:如挂号流程、医生问诊等(可选)六、教学进程:1. 导课: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学会看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让学生了解看病的主要步骤。

3. 讲解如何描述病情,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

4.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判断和处理常见疾病。

5. 讲解就医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看病时的细节。

6. 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看病知识和技巧。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看病的基本流程、病情描述和常见疾病判断与处理。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是否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doc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doc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年。

知道11个新单词,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这些单词: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循规蹈矩、困难、不安等2年。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3年。

动情地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验母亲情感的变化,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教学过程1:进口我们最近学习的几篇课文中所包含的强烈的父母之爱深深打动了我们。

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能背诵的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背诵:“母爱”(记忆后)是的,母爱是无私和细致的然而,有一位母亲,当她的儿子生病发烧时,她当了多年医生。

她没有在家给儿子找药,而是强迫儿子独自去医院。

这位母亲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将学习文章“学会看医生”(板书:学会看医生,一起读题目)2:学习文本1年。

选择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正确阅读并通读课文。

2年。

素描单词查阅参考书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新单词。

交流对单词的理解,老师将重点指导和理解以下单词:喋喋不休跟随地图:如地图所示寻找好马。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照原样做不安:不安,不安3年。

默读课文。

告诉我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4年。

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同桌一起读课文,勾掉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次,体验母亲情感的变化同桌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老师指导朗读。

1)既然我是一个母亲,我应该教他尽早去看医生:我怕我会改变主意,立即后悔。

毕竟,孩子是一个孩子,也是一个生病的孩子。

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反映了母亲内心的矛盾。

爱和真实的感情包含在其中。

他的儿子到达医院后,他的母亲非常担心、后悔和自责。

从他离开家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了,我想:...当前位置时间是一种艰难的流动,就像一个沙漏落入我不安的心脏,并随着疼痛收缩成一个球意识到母亲看似无动于衷的言行,为了履行做母亲的责任,为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会找医生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3:大声说出199条中母棉队的病孩没有及时就医或被送往医院。

此时,你一定对这位母亲有些看法。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 [《学会看病》教案]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学会看病》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过程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探究质疑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特殊的母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趣读文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贫穷的母亲可以坦然从容地让儿子去买自己心爱的小说,慈祥的母亲鼓励儿子满怀信心地写作,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然而却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自学自练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简要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5、重点句子“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

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

《学会看病》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病的途径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医疗素养。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生病时正确寻求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看病的途径:医院、诊所、药店等。

2. 学习看病的注意事项:预约、挂号、就诊、取药等。

3. 掌握生病时的自救方法:测量体温、用药指导、就医建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生病时的自救方法和正确就医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病时的自救方法和正确就医观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看病的经验和心得。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案例素材:收集生病时的自救方法和正确就医观念的案例。

3. 分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教案一、导入:引导学生谈论生病时的经历,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病。

二、讲解看病的基本流程:1. 介绍看病的途径:医院、诊所、药店等。

2. 讲解预约、挂号、就诊、取药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三、分析生病时的自救方法:1. 测量体温:教学生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2. 用药指导:讲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和用法。

3. 就医建议:引导学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就医方式。

四、案例分析:分析生病时的自救方法和正确就医观念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五、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看病的经验和心得,分享彼此的健康观念。

七、课后作业:1. 复习看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如何改进健康生活习惯。

3. 调查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观念,分享调查结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思深度。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医生或药师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药店,了解看病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学会看病
铜陵市七〇一小学王隐玉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打蔫儿、按图索骥、忐忑不安、艰涩”等词语的意思,借助“按图索骥”一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还原感受,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

3、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到文中母爱的真谛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2、领会作者在表达母亲心情时将“愿意”与“不愿意”交叉描写达到引起读者认知冲突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新闻激趣。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读报的时候发现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大家想读一读吗?(出示“新闻”)大声读一读,读完告诉我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新闻:
一个孩子看病六个家长陪同陪诊大军加大医院负荷
本报讯: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绍兴市人民医院人满为患。

记者通过观察发现,医院里更多的竟是陪在孩子身边的家长,儿科门诊室内,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好几名家长陪着来看病。

前天,一名2岁的男孩因发烧来医院就诊,陪同他前来的家属竟然有6人,连80岁的祖奶奶也颤巍巍地陪着宝贝曾孙子打点滴。

“规模庞大”的陪护家长队伍,把原本就拥挤的急诊室挤得更加密不透风。

有医生提醒家长,一名小病人,陪同家长最多不超过2名为佳。

(学生说看法,老师相继穿插:你有过这样爸爸妈妈陪同看病的经历吗?)
师:是啊,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尤其是中国的家长,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子女。

可是就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却在儿子生病的时候没有陪孩子去看病。

她是不是不爱孩子呢?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她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齐读课题《学会看病》。

二、初读课文,熟悉大意。

1、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提示概括记叙文的方法:起因、经过、结果。

(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三、细读课文,认识“母亲”和“儿子”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你觉得母亲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儿子是个什么样的儿子。

用横线划出体现母亲性格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体现儿子性格特点的句子。

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学生概括母亲和儿子性格特点的词语自己写在黑板上相应位置)
(1)语言描写: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

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

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
“正是。


(同桌之间互相读这一段对话。

指名读对话,指导读出母亲的“坚定”和儿子的虚弱。


(2)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是个反问句,指名学生改成陈述句,读两个句子,体会那个句子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3)第22小节: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1)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度日如年)
艰涩:换成“缓慢”可以吗?艰难苦涩沙漏:出示图片坠:换成“落”可以吗?坠字感觉更重,更痛苦。

2)练习朗读,读出母亲的痛苦,度日如年。

师引导: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的心房。

而且是整整两个小时!请你把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感叹句,读出感情,把标点也读出来,“!”,体会情感)
3、回到板书和课题,明确中心
我们的课文题目叫“学会看病”,是谁教会了谁看病呢?
(母亲教会儿子看病)
什么样的母亲教会什么样的儿子看病?(指读黑板板书:“狠心”的、慈祥的、爱孩子的…母亲教会坚强的、勇敢的、独立的…儿子学会了看病)
4、深层挖掘,感悟主题
孩子最终学会了看病,但是他学会的仅仅是看病吗?他还学会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坚强、独立、勇敢、肚子面对生活的勇气都可)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母亲说也磨练了自己,母亲学会了什么呢?(学会了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等等)
四、单元回顾,体会“父母的爱”。

父母之爱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中父亲长达()小时的挖掘;是《慈母情深》中,()的笔下辛苦劳作的母亲,用()的手递过来的一卷皱皱的毛票;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小时候受到的()的表扬和()的批评;也是毕淑敏让生病的儿子独自去看病的“冷漠”与“残忍”。

我眼中的父母之爱,是()也是()。

指名学生回答。

师:是啊!或许对母亲来说,孩子跌倒了马上扶起来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也是一种爱;孩子生病了陪去医院看病是一种爱,让孩子自己学会看病也是一种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一种爱,而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学会放手是一种更伟大的——母爱。

五、拓展训练
1、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在多年之后,你读到了母亲写的这篇文章,你会想些什么呢?PPT出示填空:
妈妈,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你写的这篇文章《学会看病》,心中百感交集。

我还记得那一天,我发烧了,浑身无力,你竟让我自己打车去医院看病,我当时想:。

我鼓足了勇气来到医院,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时候,我
想:。

当我终于自己看好了病,走出医院大门时,我又
想:。

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我不仅学会了看病,还学会了很多很多。

妈妈,今天,我最想对您说的是:
(这里要提出这是一段心理描写,再次强调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鼓励学生多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2、学了这篇文章,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呢?(指名回答)
3、师过渡:听了同学们刚刚情真意切的话,老师深受感动。

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孩子。

那么你们想知道父母想对我们说些什么话吗?PPT视频《孩子,请听我说》。

六、布置作业:
回家之后,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大声说给他们听。

并认真观察他们听了之后的反应,把这件事写下来,注意运用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
写等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20、学会看病
母亲儿子
……
母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