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_基于投资区位选择模型的研究视角

合集下载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政策倾斜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差异。

随后,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制定有效的区域产业规划,包括规划原则、规划方法、规划实施策略等方面。

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产业规划的关系,还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法和实施策略。

本文还注重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投资者提供投资指导,为学术界提供研究参考,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是产业规划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技术水平、人口分布等条件差异显著,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经济差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发展动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开放政策的优势,较早地形成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迅速。

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传统农业和重工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在发展动力方面,东部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形成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结合推荐的10篇文献,谈谈对产业转移的理解与认识

结合推荐的10篇文献,谈谈对产业转移的理解与认识

结合推荐的10篇文献,谈谈对产业转移的理解与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核心、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样的背景下,自东向西的产业转移政策成为了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抓手。

其中制造业无疑成为了该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

政策制定希望在促进区域平衡的同时,最终缓解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成本优势凸显带来的双重挤压。

而政策实践过程中结果并未如预期,有必要对该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以使“十四五”期间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产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产业转移理论和现状“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而引入国内的,并进入政策研究制定者视野。

“七五”“八五”计划中“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开放战略,以部分地区的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有关表述,也推动这一理论的“中国化”。

201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跨省合作园区等为平台,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鼓励生态收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流域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环境监督,防止跨区域污染转移。

可以这样认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来源于对于国际产业转移历史和经验的概括,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

其基本理论基础是弗农(Verno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等的雁阵理论。

弗农(1966)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走向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不同周期的企业对生产成本敏感度不同。

当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后,往往会产生生产环节的区位变化或产业转移。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_基于投资区位选择模型的研究视角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_基于投资区位选择模型的研究视角

( 二) 模型的结论 如果需求来自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 企业会在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的其中一个地区 根据表 1 可知, 选址, 不会在第三梯度选址; 若需求来自第三梯度地区, 企业会在三个梯度之中的其中一个地区选址, 也 就是说, 以第三梯度地区作为销售市场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第三梯度投资选址 。 根据投资选址模型, 我们可以推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 ( 1 )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以后, 由于工资 、 物价和地价上涨的倒逼, 第一梯度地区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其劳动密集型产
二、 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
下面先从成本最小化角度来探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然后再上升到中观层面来 研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问题 。 ( 一) 投资区位选择模型 ( Plant location model) 本文所定义的梯度不是按东中西部来划分, 原因是虽然同属于东部地区 ( 或中西部地区 ) , 但是不同 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2007 年东部地区的上海人均 GDP 为 65349 元,广西为 因此, 按照东中西部对我国进行梯度划分显然不太合理 。 12555 元, 我们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按离经济增长中心 ( 即增长极 ) 的远近来对我国不同省市进行梯度划 分。根据增长极理论,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开始, 然后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导, 离增长 中心距离的远近是影响增长中心传导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这里按照离增长中心的距离或者经济发 展水平划分成三级梯度: 增长中心 ( 即经济先行地区 ) 为第一梯度, 离增长中心较近的地区或者经济发展 水平仅次于经济中心的地区为第二梯度, 离增长中心较远的地区或者经济最不发达地区为第三梯度 。 假设: ( 1 ) 企业在不同地区投资的生产率都是相同的; ( 2 ) 企业不存在规模经济; ( 3 ) 第一梯度地区开 设工厂的初始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和第三梯度地区开设工厂的初始成本是一样的; ( 4 ) 第一梯度地 区的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梯度和第三梯度地区的生产成本相同 。 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 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选址主要是基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成本比较, 即追求成 本最小化 。本文在借鉴 Charles S. Revelle 和 Gilbert Laporte 模型 [ 6 ] 的基础上, 构建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 投资选址模型 ( Plant location model ) : minz = ∑∑ ( cij + ( gi + ri ) dj ) xij + ∑fiyi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我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厦漳泉“同城化”和漳州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开展毕业 论文的写作。

这些题目供你们参考,从中取领会,并结合实际开展选题。

1.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2. 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与对策3. 中美贸易冲突的经济学分析4.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走向的影响5. 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理论思考6. 我国出口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7.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出路8. 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与对策9.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10. 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形势与未来走向分析11. 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与未来走势分析12. 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3. WTO 框架中的环境与贸易问题14. 中国环境与贸易发展问题研究15.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前景16. 三大区域集团的贸易效应比较及对我国贸易的影响17. 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产业内贸易研究18.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19. FDI 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20.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21.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问题研究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障碍问题探讨24. 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趋势及启示25. 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的问题与潜力26. 中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研究27. 中国图书出口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8.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象的探析29. 引进外资与中国环境保护问题30.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31. 区域经济集团内贸易与区域外贸易关系的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32. 非关税壁垒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33. 推进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理论思考34. 关于扩大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思考35. 外商直接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36. 中国外商投资区位变化及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前景--------------------------------------------------------- 精品文档--------------------------------------------------------------------------------------------------------------------------------------------------------------------------------------------------------------- -- 37. 漳州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评价和对策38. 西部地区对 FDI 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39.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及对外开放战略研究40.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政策41. 我国加工贸易的“贫困化增长”研究42.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研究43. 我国纺织品贸易的“贫困化增长”研究44.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研究45.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的困境分析46. 警惕我国纺织品贸易的“比较优势陷阱”47. 理性看待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问题48. 理性看待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问题49. 中国出口贸易的顽症:低价竞销50. 顺差下的中国贸易条件分析5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52. 我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陷阱”研究53. 中国引进外资的效应分析54.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研究55.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56. 关于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思考57.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58. 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59.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分析60.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61.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62. 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63.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战略转变的原因分析64. 我国劳务出口研究65. 中日贸易摩擦问题研究66. 中国与欧盟贸易摩擦问题研究67.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68. 中美贸易逆差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69.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研究70.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分析71.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72. 后配额时期我国纺织品竞争力研究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73.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问题的探析74.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75.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76.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贸发展与引进外资77. 论技术创新促进外贸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7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精品文档--------------------------------------------------------------------------------------------------------------------------------------------------------------------------------------------------------------- -- 79. 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80. 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81. 利用 WTO 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的对策研究82. 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选择83. 外国商业资本在漳州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8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战略研究85. 农产品贸易中技术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与对策86.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的策略研究87. 漳州市出口产品结构分析以及升级的建议88. TBT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89.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90. 利用外资与创造我国自主品牌91.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92. 反倾销战中的政府作用分析93. 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94. 中国出口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根源分析95. 行业协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作用浅析96. 浅析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97. 企业有效应对外资并购的策略探讨98.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理性分析99. 理性选择支付方式与促进外贸良性发展关系分析100. 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01. 我国进出口商检制度的问题和改革思路102. 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的区位优势研究103. 中美钢铁贸易摩擦研究104.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问题研究105. 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106. 跨国公司在华独资经营分析107. 跨国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108.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109. 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 ――基于中国实证分析1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11. FDI 的区位选择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12.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113. 全球外资流动的新发展及特点114. 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15.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116. 东道国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效应研究117.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升级研究118.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119.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分产业进行研究)120. 我国如何适应国际产业转移 (分产业进行研究)--------------------------------------------------------- 精品文档--------------------------------------------------------------------------------------------------------------------------------------------------------------------------------------------------------------- -- 121. 国际贸易中的品牌竞争及我国企业的应对措施122. 我国服务出口结构变化的国际比较分析 123. 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化看我国农业贸易政策的调整12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探析125. 开放条件下加工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126. 中印(印度)经济增长因素的比较分析127. 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128. 绿色壁垒对漳州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129. 跨国公司在珠三角 R&D 投资情况及对湖北的启示130.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1. 中国五金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2. 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3. 中国家具制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4. 中国工艺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5. 中国鞋制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6. 中国箱包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7. 中国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8. 中国酒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39. 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140.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与漳州茶叶贸易发展战略141. 浅析绿色壁垒的成因、影响及对策142. 论农产品出口存在问题及策略143. 商业欺诈行为的表现及管理144. 漳州农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45. 浅论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46. 关于优化福建省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研究147. 水产品出口企业现状、困境及对策148. 论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149. 浅谈外贸企业中的网络营销150. 浅谈出口合同的科学管理151. 浅析国际贸易中的争议与索赔152. 出口商品商标注册问题现状及对策153. 论绿色贸易的发展及我们的对策154. 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55. 中国商品出口包装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156. 论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单据作假问题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57. 论外贸企业的诚信经营158. 漳州出口商品检验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159.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策略研究160. 全面开放条件下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161.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16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若干创新研究--------------------------------------------------------- 精品文档--------------------------------------------------------------------------------------------------------------------------------------------------------------------------------------------------------------- -- 163. 浅析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164. 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必要性和策略选择165.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对策分析166. 我国银行实施海外战略的思考167.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68. 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信用问题研究169.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7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思考17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探析172.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173. 我国保险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174. 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影响探究175.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176. 浅谈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177.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析178.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79.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80. 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研究181. 中国在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分析182. 纺织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183. 补贴与反补贴的规则及对策研究184. 论反倾销的规避与反规避问题185. 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研究186.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87. 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188.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189.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190.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191. 试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192.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193.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若干问题研究194. 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家族化问题的探讨195. 我国城乡收入扩大的原因及对策196. 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197. “后配额时代”中欧纺织品贸易情况198.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的进展情况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99. 建立中国与智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挑战200. 国际贸易实务中货款拖欠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0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202. 倾销与反规避203. 开放经济环境下中、美(或其他国家或地区)关税政策(或海关监管政策)比较204.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精品文档--------------------------------------------------------------------------------------------------------------------------------------------------------------------------------------------------------------- -- 205. 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206. 入世以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07. 新世纪中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及举措208. 我国外贸企业应如何防范 L/C 风险209. 中美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10. 我国应如何合理利用非关税措施保护国内相关产业211. 浅析贸易自由与反倾销的关系212. 浅析贸易自由与保障措施的关系213. 浅析入世对我国补贴制度的影响214. 浅析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215.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216. WTO 发展中成员优惠待遇探析217. 我国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探析21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19. 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220. 规模经济理论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启示221. 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222. 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其优化策略223. 中国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224. ISO14000 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225. 我国面临的反倾销现状及应对措施226.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27.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策略分析228. 关于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229.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230. 构建中美贸易平衡的路径分析23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影响分析232. 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233.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234. 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35. 中国屡遭反倾销的根源分析236.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237. 我国外贸企业盈利能力探析23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39.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分析研究240. 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的选择研究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41.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研究242. 中国贸易融资研究243.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244. 人民币汇率决定研究245. 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246. 金融危机的原因再研究--------------------------------------------------------- 精品文档--------------------------------------------------------------------------------------------------------------------------------------------------------------------------------------------------------------- -- 247.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24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研究249. 关于我国股指期货研究250. 关于我国融资融券研究251.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研究252.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及其发展研究253. 我国增值税转型及其效果研究254. 物业税研究255. 房产税研究256. 关于“高房价”问题研究257. 企业融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258. 低碳经济研究259. 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与分析260. 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61. 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研究262. 对外直接投资视角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研究263. 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与实证研究264. 城市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265. 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266. 国际会议产业竞争力研究267. 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分析268. 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269. 区域文化传媒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270. 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整合分析271. 纺织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研究272.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影响因素分析273. 我国零售业国际化发展研究274.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分析275. 产业竞争优势提升机制分析276. 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研究277. 浅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278.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精品文档---------------------------------------------------------------------。

自贸区协调内外双循环的机制与措施

自贸区协调内外双循环的机制与措施

第39卷第1期城州衣尊学报(社会科学版)Vcb392001年1月JOURNAL OF GUDHOU UNIDERSITY(Sbial Sciences)Ja.,2021国际DOI编码:14.15952//.adxXsOU.2401.01.06自贸区协调内外双循环的机制与措施李磊,刘泽寰,马欢(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天津300471)摘要:充分利用好国內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保障经济稳定发展,为此要依托一批具有世界级标准的产业群。

自由贸易试验区代表我国最高开放水平的产业园区,正是衔接“8”字型內外双循环的枢纽。

本文对自贸区如何协调內外双循环进行分析探讨,首先,回顾经济內外循环发展方式和自贸区的建设过程,并从稳定及扩大就业,提升企业产出与劳动力工资水平,增强內外循环契合度等角度论述自贸区利用外循环构建內循环的相关理论;其次,以培育国家竞争新优势,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自贸区在畅通国內经济大循环和衔接国际循环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寻找自贸区在促进內外循环中的突破点并从加强技术创新、內外联系、对外开放、政务改革和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为当前国际乱象下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循环;自贸区;创新;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099(2421)41-0054-09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世界影响力及全球话语权显著上升,创造了“中国奇迹”与“中国智慧”。

但是,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萎靡,国际需求减弱,再加上近年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在走向工业化过程中与之相伴的种种短板显露出来。

一方面,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经济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

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一度超过65%,之后虽有所降低,但近三年也仍然在37%以上。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题库一、名词解释产业、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规制、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效应、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淘汰产业、新兴产业、生产要素分类法、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掠夺性定价、管制、有效竞争、马歇尔冲突、配第—克拉克定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竞争机制、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勒纳指数、贝恩指数、规模经济、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进入壁垒、混合并购、策略性行为、地区产业结构、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地区性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政策、战略产业、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政府规制、法律规制、行政规制、卡特尔、资产专用性二、单选题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C、原料关联分类法D、方向关联分类法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A、农本思想B、工商业思想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D、农工商思想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A、费歇尔B、瓦尔拉斯C、马歇尔D、霍夫曼7、SCP理论指的是(B)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8、产业组织是指(A)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A、SCP理论B、市场绩效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D、退出壁垒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B 、计算量不大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D 、便于收集资料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C、垄断产生规模经济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15、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十五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十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安徽池州调研)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2018·南宁三中模拟)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②④4.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①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产业政策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产业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发展新结构的影响。

新结构经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框架,强调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基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念,然后分析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接着探讨产业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新结构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在新结构经济学指导下优化产业政策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结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政策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下,产业政策被看作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工具。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基于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政策应关注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

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政府应当根据我国的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实施。

比如,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和技术相对短缺的地区,产业政策可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逐步引导资本和技术向这些地区流动,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政策应致力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下,提升产业竞争力不仅意味着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意味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为此,产业政策需要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产业政策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应当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研究——一个改进的Hotelling模型分析视角

我国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研究——一个改进的Hotelling模型分析视角
置, 居 民将 投 票 给 那 位 承 诺 校 址 离 自 己家 最 近 的 候 选
人 。这 个博 弈 的唯 一 N a s h均衡 解是 两 个 候 选 人 都 承 诺
业, 并催生 以知识 为内容 的新兴产业 , 大力 发展资本 与
技 术 密集 型 产业 。就现 实而 言 , 我 国 区域 之 间 客 观 上存 在着 显 著 的经 济 发 展 水平 差 异 , 在 新 的形 势 下 , 引 导 高 梯 度 的沿海 地 区把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向低 梯 度 的 内 陆 地 区转 移 本无 可厚 非 。但 问题 是 心城 市 在实 践 中采 取 了“ 一 刀切 ” 的办 法 ,
表现为把劳动密集型企业 向外 赶 , 要实现所谓 的“ 腾笼 换鸟” , 大有彻底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势。然而 , 一个
关 键 词 :H o t e l l i n g 竞争模型 ; 劳动 密集 型 产 业 ; 区域 产 业 转 移 ; 沿 海发 达 地 区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3 — 2 3 6 3 ( 2 0 1 3 ) 0 6 — 0 0 1 4 — 0 4 中图 分 类 号 :F 0 6 1 . 5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过 3次大规模 的产业转移 , 但劳
动密 集 型产 业仍 然 遍 布 全 球 。无 论 是 经 济 发 达 的 老 牌
工业化国家 , 还是经济发展强劲 的新兴工业 化国家都拥 有大 量 的 劳 动密 集 型 产业 , 且 继 续保 持 着 重要 的地 位 。那么 , 这种现象如何解释?还有 , 我国沿海发达
第3 2卷
2 0 1 3年
第 6期
l 2月
地域 研 究 与开 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T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本科)序号内容1论文题目:绍兴市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研究方向和参考文献同下)2论文题目: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ﻫ研究方向:在当代社会,知识产权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在从事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签署之后更是如此,所以,在发展一国(或一市)的国际贸易时,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知识产权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知识产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用和保护两个方面,我国(或绍兴市)在这两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但也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

我国(绍兴市)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战略的制订,其中包括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利用战略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ﻫ参考文献:(1、2同一参考文献)(1)知识产权法:郑成思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2)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际传夫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3)国际贸易法:冯大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2002年9次印刷ﻫ(4)国际商法:陶凯元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ﻫ(5)国际贸易学:张二震,马野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6)《知识产权法学》:马治国,曹新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3月版《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郑成思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ﻫ3论(7)文题目: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一直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焦点之一。

一国采取何种劳工标准,往往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及法制环境,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常常违反国际劳工标准,以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从而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对劳工权利的保护是一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保证全体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应认真分析国内外因素,积极探索劳工标准对策,以利于我国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ﻫ参考文献:①国际贸易学:张二震,马野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②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对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③从SA8000看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年第7期ﻫ④国际贸易中的劳工、环境标准之争及发展趋势,同(3)2004年第4期ﻫ4论文题目: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商品出口遭遇的反倾销,比较美国、欧盟对中国市场地位的要求,分析中国的差距,提出对策。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滞缓问题——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滞缓问题——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

企 业 生产 总监 的 理论 功底 和 应用 能 力不 啻是 一 次真 正 的大考 验 。 3 . E R P 沙盘 模拟 实训 的必要 性 与意 义 E R P 沙 盘 模 拟实 践 课程 是 一种 体 验 式 的互 动学 习 它不 同于一 般 的 以 理 论 和 案 例 为 主 的 管 理 课 程 ,它 涉 及 整 体 战 略 、 产 品 研 发 、 设 备 投 资 改 造 、 生 产 能 力 规 划 、 物 料 需 求 计 划 、 资 金 需 求 计 划 、 市 场 与 销 售 、 财 务 经 济 指 标 分 析 、 团 队沟 通 与 建 设 等 多 方 面 的 内 容 。 企业 结 构 和 管 理操 作 全 部 展 示 在 模 拟沙 盘上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直接 参 与模 拟 的 企业 运作 ,体 验 复杂 、抽象 的经 营 管理 理论 。 3 . 1提 高学 生 学 习积 极性 和主 动 性 以及 综合 素质 的 培养 先 进 的教 学 手 段 和 方 式 方 法 是 通 往 课 程 目标 的 捷 径 。E R P 沙 盘课 程 ,可 以使 教师 和 学 生迅 速 知 晓模 拟 企业 的 经 营状 况 :而 E R P 沙盘课程采用的 “ 角色扮演+ 经 营分 析 + 咨询 顾 问 ”的 教 学 方 式和 “ 体 验 式 、 探 究 式 、竞 争 性 自主 学 习 ” 的教 学 方 法 极 大 地激 发 了 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 ,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和 学 习动 力 空 前 高 涨 , 为 了夺 取 经 营 胜 利 , 各 公 司 员 工 团 结 协 作 ,各 尽 其 责 ,在 愉 悦 的氛 围 中 , 体 验 企 业 运 营 的 全 过 程 , 探 究 企 业 经 营 问 题 的 解 决 办 法 , 思 考 企业 管 理 的真 谛 , 掌握 企 业 管 理 相 关 岗位 的工 作 技 能 , 培 养企 业 需要 的职 业素 质 。 除 了 初 始 阶 段 各 个 小 组 的企 业 业 绩 相 同 外 ,其 他 时 间段 上 的 企业 业 绩 直 接 取 决 于各 个 小 组 的 决 策 。所 以没 有 固 定 的 标 准答 案 。E R P 教 学 为 学生 提 供 仿 真 的 企业 环 境 进 行 多 角色 演 练 。将 E R P 沙 盘模 拟 实 验 课 程 教 学 工作 从 让 学 生 多 角色 演 练 入 手 ,多 次 让 学 生 尝 试 多 角 色 , 最 终 达 到 对 学 生 全 方 位 的 综 合 素 质 的 培 养 , 走 向 社 会 的 同 时 找 到 最 适 合 自 己 的 角 色 岗位 。 3 . 2 提 高 老 师 、 学 生 的 团 队 合 作 意 识 涉 及 财 务 管 理 、 财务 会 计 、市 场 营 销 、 电子 商 务 等 多 方 面 知 识 的E R P 沙 盘 模 拟经 营 , 需要 充 分利 用 师 资结 构 ,整 合 不 同专 业 方 向 的教 师 组 成 导 师 团 队 , 导师 团队 加 入 包括 计 算 机 、 信 息 技 术类 专 业教 师 、经 济 管理 类 专 业教 师 、E R P 模拟 课 程 指 导教 师等 成 员 。 在 组织 E R P 沙 盘 模拟 经 营对 抗 课程 教 学 过 程 中 ,可 以将 不 同专 业 的 学 生 构 成 专 业 交 叉 班 , 突 破 以 往 专 业 课 程 都 是 按 系 组 织 、 开 设 的 界 限 。采 用 跨 专 业 的 组织 教学 形 式 不 仅 能够 巩 固学 生 的 本 专 业 知 识 ,更 有 利 于 各 个 不 同专 业学 生 之 间的 思 想 与学 识 方 面 的 交 流 , 能够 拓 展学 生知 识 面 ,有利 于 培养 既 博又 专 的综 合型 管 理人 才 。 3 . 3 E R P 教学 有助 于 创新 性 与应 用 型人才 的培养 学 生 的专 业 知 识 ,综 合 经 营 管 理 能 力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业 能 力 都 能 到全 面 提 升 ,更 大 的 调动 学 生 参 与 实验 教学 的热 情 并 进 行 进 步深 入 的学 习和 研 究 的 同 时 ,调 动 了学 生 的积 极 性 和 团 队 协 作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

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作者:孟丽霞何宏金来源:《商业时代》2011年第36期内容摘要:面对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本文简要梳理了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研究现状,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十分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国家,依托这些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但当前环境下,由于“民工荒”、原材料价格上涨、贸易摩擦加剧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传统的劳动力成本和价格优势正在减弱。

在国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实际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

本文试对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研究加以综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深化研究的若干建议。

当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定义彭巧丽、黄艳(2010)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称劳动集约型企业,是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的。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每个劳动者的劳动装备不高,如纺织业、代加工厂、食品加工企业、日用百货等轻工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等。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较低,具有投资省、单位投资能吸收较多劳动力、技术操作要求较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

杨继瑞、杨林(2008)认为,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工艺技术上主要依赖劳动力,造成劳动力在产业内部有集约化趋势的产业,与之相对应的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田卫民、房瑾(2006)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又称为劳动集约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即产品成本中活劳动量消耗占比重较大的企业。

它是相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的,但是要认识到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一定属于传统产业,而现代化产业专指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如一些精密机械零件的研磨,在发达国家只能够使用机器人来完成,但成本高、精度低,而用人工来完成往往成本低、精确度高。

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五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讲+练含解析

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五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讲+练含解析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热点探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调整;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预测2020年高考可能以我国某区域工业结构及产业转型实例为载体,考查传统产业转型调整的措施和影响、新兴产业发展的条件等,需要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热点训练]小米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小米总部在北京,由河北富士康和南京英华达代工生产.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销售的主流机型是“千元红米”系列。

据此完成1~3题。

1.小米在北京设立公司总部,最主要原因是北京() A.科技力最强B.市场需求量大C.工业基础好D.交通便利2.小米手机代工生产有利于()A.降低生产成本B.降低运输费用C.提高产品技术含量D.扩大企业生产规模3.小米手机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A.优惠政策多B.距原料产地近C.经济水平低D.网络覆盖率低解析:1.A 2.A3。

C[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米总部主要负责产品研发,其布局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知识和技术,其次是清洁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条件。

北京是我国首都,人才集中,技术力量雄厚,故A选项正确;小米手机面向全球市场,故B选项错误;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不是手机企业总部布局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故C、D选项错误。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小米手机代工生产的意义,旨在考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手机代工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接近廉价劳动力布局。

与北京相比,河北和南京劳动力工资低,所以在河北和南京代工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故A选项正确;小米手机面向全球市场,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故代工生产不能有效降低运输费用,B选项错误;产品的技术含量取决于研发,与代工生产关系不大,故C选项错误;代工生产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无必然联系,故D选项错误。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劳动密集型产业狭义是指在生产成本中,工资支出与设备折旧和研发(R&D)支出相比所占比重大的行业;广义是指单位资本雇佣劳动(力)较多或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

一般认为,商贸餐饮、运输通信、文教卫等服务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都属于吸纳劳动力相对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最新统计,2003年,全国15~64岁的人口有9097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4%,约占全球1/5强;年末全国就业人口7443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

劳动力成本低,成为我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03年,全国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766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3%;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241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2%。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纱、布、化纤等纺织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5.72%、16.21%和19.16%,微型电子计算机、传真机、房间空调器、集成电路、移动电话机、光通信设备等电子、家电组装加工产品分别增长119.79%、151.13%、59.27%、53.99%、50.1%、和34.11%。

从近10年看,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就业数量远远高于第二产业。

据统计,1992~200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13098万人增加到21090万人,增加799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近800万人,占总就业的比重由19.8%提高至28.6%。

而第二产业同期由14355万人增加到15780万人,仅增加1425万人,年平均增加143万人,占总就业的比重由21.7%下降至21.4%。

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oc

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oc

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摘要]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群落生命体,借鉴生态学中关于群落演替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劳动力、制度和集群自身等主要生态因子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位的影响,从而发现:在产业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当地政府应继续优化环境,吸引并留住劳动力,进而立足于国内市场,进行价值链的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地方政府要解决认识上的误区,改变目前被动的工作方式,重视个体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维护;集群企业应基于集群的网络优势获得创新性竞争优势,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

[关键词]产业生态位;生态因子;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在专业镇、“块状经济”中也出现了创意设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这些地方产业集群的主导[1]和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资源的流向取决于市场规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不断向外迁徙,而新兴产业还未能快速成长起来。

为了避免东部地区因产业外移而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与调整问题迫在眉睫。

一、产业集群生态位和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行为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要素,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将生态学的这一概念引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可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生命体,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产业生态位”――产业集群生存、发展和演变的生态环境[2],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集群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如果产业生态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集群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即重新调整其适应性,就像一个物种可能通过生理过程适应一个新环境一样。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9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 国对 外贸易出 3 口创汇的绝对 主力。 ( )劳动密集 型产 业比较优势明显 二 硬 套 , 争取 推 陈 出新 ,开 拓 出具 有 大 国 通 过 计 算 显 性 比 较 优 势 指 数 眼界 的 劳 动 密集 型 产 业 发展 的新 思路 。 ( A) RC ,若 RAC ,表示该 国家在该产 <1 品 的 贸 易 中不 具 有 显 性 比较 优 势 ;若 【 关键词】 RAC>1 ,表示 该国家在该产品 的贸易中 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 势;竞争优 势; 具有显性 比较优势 , RAC越 大 , 表示 显性 产韭竞争 力 优势 越明显。由表 中数据可见 ,具有 较高 观 点 的提 出及 国 内外 经 济发 展 劳动密集度 的STC 和STC8 I 6 I 显性比较优 现 状 势指数 明显较高 ,虽然长期 中已有 下降趋 2 0 年 , 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国 势 ,但 总体 上还 是具 有较 强的 国 际竞 争 09 为 民经济 的影 响, 中央提 出了以 “ 保增长 , 扩 力 。 内需, 结构” 核心的宏观调控方针 , 调 为 旨 ( )劳动密集型产业后 备劳动力充足 三 在 利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机遇期 ,对产 2 0 年 全国就业结 构继续稳步调整 , 08 业结构进行 战略性调整。对此 ,本文提 出 第一 产业劳动力 就业 比率 为 3 6 9. %,比 我 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应该立足于现阶 2 0 年下降 1 2 这 1 2 07 .%, .%的农村剩余劳 段所处 的国际分工地位 ,以劳动密集型产 动 力 以 l 2 比例 分 流 入 第 二 产 业 和 第 三 : 的 业 核心 ,重塑优势产业的 国际竞争 力。 产业 ,使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 比率提高到 20 0 8年我 国 国 内生 产 总 值 3 0 7 0 6 0亿 2 .%,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 比率提高到 72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劳动密集型产业狭义是指在生产成本中,工资支出与设备折旧和研发(R&D)支出相比所占比重大的行业;广义是指单位资本雇佣劳动(力)较多或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产业。

一般认为,商贸餐饮、运输通信、文教卫等服务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及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都属于吸纳劳动力相对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最新统计,2003年,全国15~64岁的人口有9097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4%,约占全球1/5强;年末全国就业人口7443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

劳动力成本低,成为我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003年,全国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766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3%;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241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2%。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纱、布、化纤等纺织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5.72%、16.21%和19.16%,微型电子计算机、传真机、房间空调器、集成电路、移动电话机、分别减少就业1175万人和419万人,而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就业570万人。

目前,非公有制工业已成为工业就业的主体。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主体的服务业发展很不充分,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看,目前第三产业就业所占比重,我国仅为28.6%,而欧美日澳8国平均为69.55%,东欧5国平均为50.4%,东南亚8国平均为41.74%,拉美的巴西为56.5%,在统计的23个国家中,我国排在倒数第二,仅略高于缅甸(25.1%)。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者:陈晓东杨晓霞来源:《改革》2021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趋势日益明显。

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結构理论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3年以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动力源泉。

通过对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数字产业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但是,产业数字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更为显著。

数字经济是未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我国要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产业化的战略布局、空间优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的加速转型等措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发展,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灰关联熵;耗散结构理论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3-0026-14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进程中,科技革命一直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蒸汽科技革命、电力科技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由农业主导型向轻工业主导型、重工业主导型的依次演进。

当前,以“大智移云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使数字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产业异军突起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工业互联网重塑了工业生产流程体系,推动着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和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演进。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传统产业生存艰难,而数字经济则呈现爆发式增长,倒逼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我国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方向和新路径,助力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2 0 1 3年 6月 第 3 5卷 第 6期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0NTE MP0RARY E C0N0MY & MANAGEMENT
J un .2 01 3 VO 1 . 3 5 NO. 6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罗 芳,李红江
( 上 海理工大 学 管 理学 院,上 海 2 0 0 0 9 3 )
“ 路径 依 赖 ”概 念 纳 入经
济 学 的研 究 领 域 。 到 了 2 0世 纪 8 0年 代 ,Da v i d 和 Ar t h u r 将 此 概 念 引 入 到 技 术 变 迁 的 分 析 中 , 从 而 对 路 径 依 赖 的 内涵 和作 用 机 理 作 了深 入 的探 讨 ;
机 , 我 国 的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屡 受 冲 击 。 另 从 国 内
观 层 面 来 界 定 , 如 Ge r e f f i( 1 9 9 9 )认 为 产 业 升 级 是

个 企 业 提 高 向 更 具 盈 利 能 力 的 资 本 和 技 术 密 集
型 经 济 领 域 迈 进 的 能 力 的 过 程 ,是 在 价 值 链 内 部 从 低 到高 的 附加 值 活动 的转 变 。 本 文 将 讨 论 基 于
织 、服 装 、家 具 、皮 革 、玩 具 和 电 子 元 件 等 低 附 加 值产 业 。 关 于 产 业 升 级 的 内 涵 , 可 谓 见 仁 见 智 。 有 的
又涉及 另一个 重要概 念—— 路径 依赖 。 1 9 7 5年 , D a v i d在 其 著 作 和 经 济增 长 》 中首 次将 《 技 术 选 择 、创 新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研究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研究

F^,rd—f
100D;1
jEc

1100(minD砷+巩)一1 J∈c,是硭c
(INTRAP)和省外迁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IN-DMA=∑、inuu-I-霄iuu)
(5)
TERP)来衡量,劳动力教育结构分别为15岁及其以
9——

上的文盲人口比重(Nj。EDLD、小学程度人口比重 式中:D务一号/s知,即取本省区地理半径的2/3作
集中程度和变化趋势,选取了纺织、服装、皮革3个
典型产业,并计算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
年、2000年和2005年3个产业在各省区的区位商,
以此衡量各产业在各省区的专业化程度和变化趋
势。基尼系数定义如下:
G=寿∑∑I趵一船I
(1)
∞I}王’k
其中:%和s。分别是产业i在省区歹和k的就业比
收稿日期:2009—09—23; 修订日期:2009—-11—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卜项目(40871065) 作者简介:李燕(1988一),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通讯作者E—nmil:hecanfei@urban.pk仉edu.cn
万方数据
第1期
李燕等: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研究
1模型设计选择2000年和2005年为代表年份以i产业在各地级单元产值的对数作为反映产业布局的被解释变量loc引入反映劳动力要素特征集聚经济以及政策制度的变量来解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布局构建如下概念模型探讨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地级市分布的影响因素
第26卷第1期 2010年1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研究仅针对典型样本分析其产业集群、产业链分工 和升级演进特征,缺乏对地理分布影响因素的系统 研究。本文采用工业普查中地级市数据,分析了我 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格局及其演变,并建立计量 模型探讨影响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的因 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ONOMIST
……
2010. 08
定产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为主 、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 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较多 、 以受制于资 物流成本高 、 沿海省内产业转移政策 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为主。由于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差、 的存在及环境因素制约了产业转移的推进 [ 3 ] 。 以上研究没有经过数理模型的论证, 大多数从一些数据或者经验方面进行判断, 欠缺一些说服力 。 本文首先构建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并运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数据进行实证 检验。文章第二部分构建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第三部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重新布 局进行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四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
这里把经第 j 梯度出口的出口需求看作是来自第 j 梯度地区的需求 。 ① 为了简化分析,
- 91 -
经济学家
……
2010. 08
全部需求取 1, 否则取 0 ① ; ri 为该地区与第一梯度地区 ( 增长极或增长中心 ) 的单位产品距离成本, 包括 产业不配套成本 、 市场经济制度不 由于该地区与第一梯度地区的距离远近而产生的额外信息收集成本 、 完善的成本 、 熟练劳动力缺乏成本 、 地区经济不规模经济成本等, r1 = 0 , r3 >r2 >0。 如果需求来自第一梯度地区, 我们对三个梯度进行成本比较 。 因为需求来自第一梯度, 所以 c11 = 0, 第一梯度生产成本为 g1 d1 + f1 ; 第二梯度生产成本为 ( c21 + g2 + r2 ) d1 + f2 ; 第三梯度生产成本为 ( c31 + g3 + 第三梯度的成本大于第二梯度, 该企业不会在第三 r3 ) d1 + f3。因为 c31>c21 >0、 f3 = f2 >0、 r3 >r2 >0 和 g3 = g2 >0, 梯度选址, 即 x31 = 0。该企业在第一梯度与第二梯度之间进行投资选择, 具体看 g1 d1 + f1 与 ( c21 + g2 + r2 ) d1 + f2 何者更小,如果前者小则在第一梯度生产, x11 = 1 和 x21 = 0; 反之则在第二梯度生产, x11 = 0 和 x21 = 1。 如果需求来自第二梯度地区, 我们对三个梯度的成本进行比较 。第一梯度的成本为 ( c12 + g1 ) d2 + f1 ; 因为 c22 = 0, 所以第二梯度的成本为 ( g2 + r2 ) d2 + f2 ; 第三梯度的成本为 ( c32 + g3 + r3 ) d2 + f3 。 因为 f3 = f2> 0、 所以第三梯度的成本大于第二梯度, 该企业不会在第三梯度地区选址, 即 x32 = 0。该 r3 >r2 >0 和 g3 = g2 >0, 企业在第一和第二梯度地区之间作投资选择, 如果 ( c12 + g1 ) d1 + f1 小于 ( g2 + r2 ) d1 + f2 则在第一梯度投 资, x12 = 1 和 x22 = 0; 反之则在第二梯度投资, x12 = 0 和 x22 = 1。 如果需求来自第三梯度, 我们比较三个梯度的成本 。第一梯度成本为 ( c13 + g1 ) d3 + f1 ; 第二梯度成本 ( c23 + g2 + 为 ( c23 + g2 + r2 ) d3 + f2 ; 因为 c33 = 0, 第三梯度成本为 ( g3 + r3 ) d3 + f3 。设 m = min ( c13 + g1 ) d3 + f1 , ( g 3 + r 3 ) d3 + f 3 , 如果 ( c13 + g1 ) d3 + f1 = m, 则在第一梯度生产, ; 如果 ( c23 + r 2 ) d3 + f 2 , x13 = 1, x23 = x33 = 0, 则在第二梯度生产, 则在第三梯度生产, x23 = 1, x13 = x33 = 0; 如果 ( g3 + r3 ) d3 + f3 = m, g 2 + r 2 ) d3 + f 2 = m , x33 = 1, x13 = x23 = 0。投资选址模型 ( 即( 1) 式) 的解如表 1 所示。
经济学家
……
2010. 08
我国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
—— — 基于投资区位选择模型的研究视角
□卢万青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
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东部经济增长中心正逐步淘汰中低端产业,那么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如 何重新布局呢? 本文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梯度划分, 经济增长中心为第一梯度, 离增长中心较近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增长中心的地区为第二梯度,离增长中心较远或者经济最 第一和第三梯度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下降, 第二 不发达的地区为第三梯度 。实证研究表明, 梯度地区会上升, 若无资源优势和政策倾斜的支撑, 第三梯度与第一 、 第二梯度之间的差距会拉大, 将 第二梯度之间的经济差距 ) 来代替旧的地区不平衡 ( 即中西 来以新的地区不平衡 ( 即第三梯度与第一 、 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差距 ) 。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产业; 梯度; 投资区位选择理论
不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梯度地区生产满足 j 地的全部需求, 因此, ① 企业只在某一梯度地区生产满足地的全部需求, ∑xij = 1。
i∈IST
……
2010. 08
业的发展会放缓甚至下降 。 ( 2 ) 以第一和第二梯度地区作为目标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倾向于在第一 和第二梯度投资选择, 而不是在第三梯度投资选址, 这些企业占据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多数, 因 此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会以第一 、 第二梯地区作为投资选择 。由于第一梯度面临工资 、 物价和地价上 涨以及土地资源的约束, 使得第二梯度地区与第一梯度相比在成本方面更有吸引力, 因此第二梯度劳动 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上升。 ( 3 ) 根据投资选址模型可知, 只有以第三梯度作为目标市场的劳动密集 型企业才会在第三梯度地区投资选址, 由于第三梯度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市场规模较小, 以第三梯度 作为投资选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少, 因此, 第三梯度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下降 。 命题 1: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第一梯度和第三梯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下降, 第二 梯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上升 。 三大梯度地区的经济显现不同的增长趋势, 从而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首先, 根据投资选址模型, 第一梯度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 但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 增速加快; 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在第二梯度聚集, 第二梯度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上升; 第三梯度地 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下降,同时又无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潜力,若无资源优势和政策扶 持, 第三梯度地区的增速相对其它地区放慢 。其次, 根据增长极理论, 第二梯度地区由于毗邻第一梯度 地区, 来自第一梯度地区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 综合来看第一梯度对第二梯度起正面作用; 第三梯 度地区由于远离第一梯度地区, 来自第一梯度地区的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 综合来看第一梯度对第三 梯度起负面作用 。两个理论同时证明, 第二梯度地区处于有利地位, 其增速较快, 与第一梯度之间的经 第二梯度之间的 济差距不会扩大, 甚至有可能缩小, 第三梯度地区处于不利地位, 其增速较慢, 与第一 、 经济差距将继续拉大 。 命题 2 : 若无资源优势和政策倾斜的支撑, 第三梯度地区与第一 、 第二梯度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必 然会不断拉大; 第二梯度地区由于毗邻第一梯度, 与第一梯度之间经济差距不会扩大甚至会缩小 。也就 是说, 第三梯度地区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未来我国将以新的地区不平衡 ( 即第三梯度与第一 、 第二梯度 之间的经济差距 ) 来取代旧的地区不平衡 ( 即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差距 ) 。 根据投资选址模型,我们可以解释第一梯度向其它地区产业转移存在粘性问题 。这里以第二梯度 作为参照物, 对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的成本进行比较, 第一梯度有更小的距离成本, 即 r = 0; 第二梯度 有更小的生产成本和开设工厂的初始成本, 即 g2 <g1 和 f2 <f1 。除此之外, 第一梯度地区的企业, 如果要转 移到第二梯度地区, 还存在沉没成本问题, 即已在第一梯度中投下去并不可回收的那部分投资 。第一梯 度与第二梯度相比, 虽然有更大的生产成本 ( 即工资和地价 ) 和开设工厂的初始成本, 但考虑更小的距离 成本以及沉没成本的存在, 第二梯度地区可能并不存在多少成本优势, 从而第一梯度地区劳动密集型企 业向第二梯度地区转移的速度比较缓慢, 即存在产业转移的粘性 。 命题 3: 第一梯度地区与第二梯度地区相比, 虽然有更大的生产成本和开设工厂的初始成本, 但考 虑更小的距离成本以及沉没成本的存在,第一梯度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第二梯度地区转移的速度 比较缓慢, 即产业转移存在粘性 。
( 二) 模型的结论 如果需求来自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 企业会在第一梯度和第二梯度的其中一个地区 根据表 1 可知, 选址, 不会在第三梯度选址; 若需求来自第三梯度地区, 企业会在三个梯度之中的其中一个地区选址, 也 就是说, 以第三梯度地区作为销售市场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第三梯度投资选址 。 根据投资选址模型, 我们可以推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 ( 1 )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以后, 由于工资 、 物价和地价上涨的倒逼, 第一梯度地区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其劳动密集型产
二、 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
下面先从成本最小化角度来探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然后再上升到中观层面来 研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重新布局问题 。 ( 一) 投资区位选择模型 ( Plant location model) 本文所定义的梯度不是按东中西部来划分, 原因是虽然同属于东部地区 ( 或中西部地区 ) , 但是不同 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2007 年东部地区的上海人均 GDP 为 65349 元,广西为 因此, 按照东中西部对我国进行梯度划分显然不太合理 。 12555 元, 我们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按离经济增长中心 ( 即增长极 ) 的远近来对我国不同省市进行梯度划 分。根据增长极理论,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开始, 然后逐渐向其他地区传导, 离增长 中心距离的远近是影响增长中心传导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这里按照离增长中心的距离或者经济发 展水平划分成三级梯度: 增长中心 ( 即经济先行地区 ) 为第一梯度, 离增长中心较近的地区或者经济发展 水平仅次于经济中心的地区为第二梯度, 离增长中心较远的地区或者经济最不发达地区为第三梯度 。 假设: ( 1 ) 企业在不同地区投资的生产率都是相同的; ( 2 ) 企业不存在规模经济; ( 3 ) 第一梯度地区开 设工厂的初始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和第三梯度地区开设工厂的初始成本是一样的; ( 4 ) 第一梯度地 区的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第二梯度和第三梯度地区的生产成本相同 。 在生产率相同的情况下, 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选址主要是基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成本比较, 即追求成 本最小化 。本文在借鉴 Charles S. Revelle 和 Gilbert Laporte 模型 [ 6 ] 的基础上, 构建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 投资选址模型 ( Plant location model ) : minz = ∑∑ ( cij + ( gi + ri ) dj ) xij + ∑fiy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