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合集下载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资讯News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纲要》的编制,是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全面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力保障国栏目编辑/郑雪芹| 国内 | Domestic News国内政策家安全,支撑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

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

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

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

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效经济可靠,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

【 纵横点评 】今年是我国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起始之年,《纲要》印发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件强调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优化等措施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布局。

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4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4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4)附件:1.重点任务分工方案2.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示意图3.“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4.“十三五”国家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示意图5.“十三五”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建设示意图6.“十三五”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示意图7.“十三五”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示意图附件1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序号任务责任单位1建设多向连通的综合运输通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牵头,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构建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

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完善运输机场功能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强化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

完善普速铁路网,推进普通国道提质改造,完善水路运输网络,强化油气管网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拓展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

合理引导普通省道发展,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支线铁路建设,加强内河支线航道建设,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开放通道。

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运输走廊,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通道建设,加强“一带一路”通道与港澳台地区的交通衔接。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交通运输部、外交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网络。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7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构建立体交通走廊。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8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2.03.25•【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日前,交通运输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交科技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是贯彻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主旨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的相关科技创新任务的一份指导性文件,也是我部首次联合科技部出台的交通运输领域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纲要》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对重点任务作了系统布局,是指导未来十五年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一、出台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2020年,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签订了《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合作协议》,明确将共同谋划“十四五”及未来十五年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主要任务。

在梳理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现状、研判科技发展形势、调研科技研发需求等基础上,交通运输部会同科技部为落实《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研究编制了《纲要》,旨在为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指引方向,支撑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共同书写科技与交通融合发展的新文章。

二、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支撑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跻身世界前列,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世界级工程建成运营;部分交通装备世界领先,深水碎石高精度整平船、特大型耙吸挖泥船等重大工程装备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载运装备代表了中国制造的能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智慧公路、智能航运、智能高铁、智慧民航、智能仓储配送等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夯实,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层次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菏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3•【字号】菏政字〔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菏政字〔2021〕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现将《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菏泽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3日菏泽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2021-2035年)及“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省委、省政府提出“突破菏泽、鲁西崛起”战略,将菏泽建设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在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大枢纽规划中,菏泽市是山东省打造和培育的四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编制本规划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推动菏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依据,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菏泽市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一致,根据菏泽区位特点、产业和城镇布局,明确菏泽综合交通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将菏泽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规划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和城市交通,兼顾城市轨道交通,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多网融合,全面形成能力负荷充分、资源配置优化、内外互联互通的综合通道布局,与国家、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有效衔接。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附图)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附图)

中长期铁跖网规划图(2008埜2兰巴俺<«■角■木BR«ED ・tSIMHI snr■八*•tf«B*«RXUWA C 7例 图 屮 lMI4»O wima民恥化皿rx 」 /<J /SyT k呻和沁二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方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 1.2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

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解读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解读
研发新一代轨道交通技术
积极探索下一代轨道交通技术,如超级高铁 、真空管道列车等,实现更快速、更便捷的 交通出行。
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
绿色选线与生态保护
01
在规划新建铁路时,注重线路的绿色选线,尽量减少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同时加强生态保护措施。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02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降低铁路运输的能耗和排放,
促进可持续发展
铁路网规划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
05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展望
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
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继续研发更高速度、更安全、更环保的高速 铁路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发展
推动铁路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包括智能调度、智能 检修、智能运营等方面,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推动铁路行业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推动铁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和服务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覆盖范围
高速铁路网将覆盖全国90%以上的人口, 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 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
投资规模
预计投资超4万亿,其中“十三五”期间 计划投资3万亿。
普速铁路网
普速铁路网
指时速200公里以下的普通铁路 线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 重要组成部分。
覆盖范围
普速铁路网将覆盖全国所有地 级及以上城市,连接主要货源 地和目的地,形成覆盖全国的 货运网络。
运营管理阶段
项目建成后,进行运营管理,确保铁 路安全、高效、便捷地服务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出行需求。
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
资金需求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方案,确定各项目 的投资需求,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等。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一、综合交通网规模与构成1、规划2023年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为338万公里以上(不含空中、海上航线、城市内道路和农村公路村道里程)。

2、综合交通网构成为:公路网总规模达到300万公里以上(不含村道),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65万公里,高速公路10万公里左右。

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万公里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500公里。

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9万公里,五级以上航道2.4万公里。

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44个。

沿海主要港口25个。

输油气管道达到12万公里。

3、港口能力。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5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4亿标准箱,沿海及沿江港口煤炭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以上,港口的铁矿石接卸转运能力达到3.5亿吨以上。

二、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方案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组成。

其中,“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为: 1、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

2、京沪运输大通道。

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

4、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

5、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

“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6、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

7、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

8、陆桥运输大通道。

9、沿江运输大通道。

10、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

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为:1、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含中蒙通道)。

2、中亚国际运输通道。

3、南亚国际运输通道。

4、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

三、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1、综合交通枢纽层次划分综合交通枢纽可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层次。

2、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根据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定位,规划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42个。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现有和规划发展的所有重要枢纽港口、枢纽机场,铁路及公路主枢纽,与“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共同构成我国综合交通网络骨架。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04| New Economy Leader | 2021年第01期摘 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经历了认知探索、理念形成和基本成熟三个重要阶段,取得了非凡成就,是几代人艰辛奋斗的结果。

我们要遵循“倒逼市场主体主动竞争、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培育驱动运输服务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提升区域交通协同能力、综合运用前沿技术”这个总体思路,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投融资政策和新业态监管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推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和全面跃升。

关键词:交通强国;综合交通运输;市场竞争;产业政策;创新发展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夏杰长一、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交通运输业发展,一直致力于推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意味着在新时代,我们要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

“综合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集约化发展阶段,其通过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

这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由于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性,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较为薄弱,且涉及复杂的竞合关系,科学处理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关系和衔接融合是颇有难度的挑战,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前瞻性预判和切实解决方案。

本文将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思想为引领,紧密结合《“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部署,剖析“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各种运输方式如何按其技术经济特点分工协作、衔接融合、连续贯通和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内容简介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一、规划方案。

(一)客运专线。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具体建设内容: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李小鹏详解《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李小鹏详解《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Monthly reading / 月读.政策7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也就是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要支撑“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规划纲要》还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

第二,《规划纲要》明确了三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交通布局,将构建70万公里的交通网线,建设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

二是在推进融合发展方面,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的融合发展,推进各个区域间交通协调发展,还要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现代制造业、快递物流业、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推进安全发展,推进智慧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提升交通运输的治理水平。

第三,《规划纲要》提出了5方面的保障措施。

也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资金保障、资源供给、实施管理。

总之,此次发布的《规划纲要》,与2019年9月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共同描绘出我国未来交通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交通运输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建设纲要、规划纲要两个纲要,以此为统领,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支撑、优质服务、当好先行。

中长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长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长期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影响。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交通运输发展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逐步突显,有力支撑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优化,有效促进了国际一省际一省内经济社会交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1.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综合交通实体线网总里程50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3500公里,公路总里程40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1个,邮政普遍服务局(所)150个,快递网点450个。

城市全部通高等级公路,,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实现100%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

2、智慧安全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数字交通建设深入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信息化、智能化加速普及,初步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绿色交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机场等建设成效显著。

〃交通+旅游〃加速融合,〃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3、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顺利完成综合交通运输机构改革,率先形成了铁路、公路、民航、水运、邮政〃大交通〃管理体制。

综合交通运输行业〃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持续精简,实现一网通办。

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和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基本形成。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1.综合交通枢纽概述《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目前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交通运输整体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以构建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为出发点,突出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结合,并以此作为衔接的要点来突出交通运输方式衔接过程中资源的节约和集约,以及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理念,并将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其具体体现形式,力求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间与城市内交通线路的紧密衔接和资源的节约。

(1)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

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定义,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

按照综合交通枢纽所处的区位、功能和作用,衔接的交通运输线路的数量,吸引和辐射的服务范围的大小,以及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增长潜力,可将其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3个层次。

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②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③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要求。

综合交通枢纽与结点城市融为一体,线路、站场的布设与城市发展、特征、形态等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制约、互为促进。

从交通基础设施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①区域交通线路在城市外围的衔接。

②区域交通线路与城市内部交通线路的衔接。

③区域交通线路与枢纽站场的衔接。

④枢纽站场的集疏运衔接。

2.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根据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可以把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的客流转换中心称为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它是一个集既有铁路、高速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综合体,能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接续服务。

现代城市发展要求把铁路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中进行综合考虑,而体现最新设计理念的高速铁路车站整合了多种服务功能,不仅承担了铁路运输的基本功能,还是城市交通体系中重要的换乘中心,同时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这种多功能复合的综合体设计有利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交通的立体分布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多层次设置。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指对铁路网络进行全面的规划布局,并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建设目标和方向。

铁路交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人口流动和物资运输的需求,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交流交往。

因此,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于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注重运输需求的合理规划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首先,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确定铁路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要充分发挥铁路在区域联通和贸易往来中的作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规划还需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应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铁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铁路已经发展成为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铁路。

因此,规划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铁路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运营,提高运输效能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另外,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

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水路、航空等其他交通方式相互衔接,可以形成多元化、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

因此,规划还需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促进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提高整体运输效益。

综上所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于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应合理确定铁路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充分应用现代化的铁路技术,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建设,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299字)。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掌握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地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的建造水平大幅提升;空管新技术推广应用;铁路、公路、机场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筑港、河口航道治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在中国的发展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先进、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是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公路建设规划中国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公路建设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设高速公路网络是交通发展的重点之一、中国计划到2024年将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5万公里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的高速公路网络。

同时,还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条件。

二、铁路发展规划铁路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中国计划到2024年将铁路总里程扩充到15万公里以上。

高速铁路是铁路发展的重点,中国计划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提高运输速度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将加强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

三、航空运输发展规划航空运输在中国交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计划到2024年将建设一批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区域性机场,提高航空运输能力。

同时,还将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水路交通在中国交通发展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中国计划加强内河水运建设,提高内河运输能力。

同时,还将加强港口建设,提高港口的货运吞吐量和服务能力。

五、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包括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一体化程度,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还将加强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提高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六、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计划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交通运输安全制度和机制。

同时,还将加强交通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

总之,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先进、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公路建设规划、铁路发展规划、航空运输发展规划、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是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4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4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文分为几个文档,可在店铺中按标题找到)四、推进综合交通统筹融合发展(一)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发展统筹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约束作用,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

节约集约利用通道线位资源、岸线资源、土地资源、空域资源、水域资源,促进交通通道由单一向综合、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减少对空间的分割,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统筹考虑多种运输方式规划建设协同和新型运输方式探索应用,实现陆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同、深度融合。

用好用足既有交通通道,加强过江、跨海、穿越环境敏感区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论证,推动铁路、公路等线性基础设施的线位统筹和断面空间整合。

加强综合交通通道与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统筹,提高通道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及邮政快递枢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协同管理。

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各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实现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打造全天候、一体化换乘环境。

推动既有综合客运枢纽整合交通设施、共享服务功能空间。

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统筹转运、口岸、保税、邮政快递等功能,提升多式联运效率与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开放共享原则,做好枢纽发展空间预留、用地功能管控、开发时序协调。

推动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

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融合建设,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协调,构建运营管理和服务“一张网”,实现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认、信息共享、支付兼容。

加强城市周边区域公路与城市道路高效对接,系统优化进出城道路网络,推动规划建设统筹和管理协同,减少对城市的分割和干扰。

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城际干线运输与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

加强铁路、公路客运枢纽及机场与城市公交网络系统有机整合,引导城市沿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合理、有序发展。

(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融合发展。

综合运输

综合运输

综合运输:到了从制度层面根本解决的时刻班级:运输0503 姓名:陈淑珍学号:25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到要“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在论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则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综合运输体系在我国运输业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体制改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完全正确的。

但综合运输在此之前已经提过很久,管理体制改革也曾有过多次尝试。

如何能够不再重复过去走走停停的怪圈,实质性地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本文认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除了必须克服体制障碍,还必须深化研究,尽快达成思想共识。

一、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1906年11月,清政府设邮传部专管铁路、航运、邮政、电报四政,这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设立总管交通行政的中央机构。

1912年1月,清政府邮传部的业务被民国政府接管,并被改名为交通部,在其后的大多数时期内负责管理多种运输方式和邮电业务。

国民政府在1928~1938年间曾一度设立过铁道部专门管理铁路事务,但在抗战期间该部因行政机构精简被撤销。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解放军陆续接管和修复铁路线,先后在东北和华北设立了军事化的地区性管理机构。

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军委铁道部,统一全国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输。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军委铁道部改归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并改称“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但曾一度实行双重领导。

新中国的交通部也成立于1949年10 月,主要负责公路和港口的建设与运输管理。

1949年11月,民用航空局在中央军委下设立,受空军指导。

1958年2月,民航局划归交通部领导,并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1962年4月,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及干部人事工作等均归空军负责管理。

文革期间铁路受到严重冲击,为保障铁路运输畅通,中央从1967年5月起对铁路实行了军事管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内容简介
一、综合交通网规模与构成
1、规划2020年综合交通网总规模为338万公里以上(不含空中、海上航线、城市内道路和农村公路村道里程)。

2、综合交通网构成为:公路网总规模达到300万公里以上(不含村道),其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65万公里,高速公路10万公里左右。

铁路网总规模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万公里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500公里。

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9万公里,五级以上航道2.4万公里。

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44个。

沿海主要港口25个。

输油气管道达到12万公里。

3、港口能力。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65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4亿标准箱,沿海及沿江港口煤炭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以上,港口的铁矿石接卸转运能力达到3.5亿吨以上。

二、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方案
综合交通网骨架由“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组成。

其中,
“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为:
1、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

2、京沪运输大通道。

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

4、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

5、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

“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
6、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

7、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

8、陆桥运输大通道。

9、沿江运输大通道。

10、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

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为:
1、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含中蒙通道)。

2、中亚国际运输通道。

3、南亚国际运输通道。

4、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

三、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
1、综合交通枢纽层次划分
综合交通枢纽可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层次。

2、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
根据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定位,规划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42个。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涵盖了现有和规划发展的所有重要枢纽港口、枢纽机场,铁路及公路主枢纽,与“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共同构成我国综合交通网络骨架。

3、综合交通枢纽的衔接
综合交通网节点上的枢纽布局应综合考虑各条线路的顺畅连通,遵循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物换装“无缝衔接”的原则,统筹线路、场站以及信息传输等设施的有效衔接,充分体现客货流汇集、换乘/换装和疏散的承载性、顺畅性和兼容性。

四、近期发展目标
到2010年,综合交通网络规模达到260万公里,其中铁路9万公里,公路230万公里(不含村道),内河航道1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里,油气管道8万公里。

民用机场总数达到192个,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1750个左右,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

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与建制村通公路。

“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能力有较大提高,结构趋于合理,为形成完善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奠定基础。

全国性综合交通节点城市的客货综合枢纽结点布局基本形成。

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中东部地区的集装箱运输系统。

基本建成煤炭、石油和矿石运输系统。

五、规划实施前景
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结构层次清晰,能力负荷充分,功能衔接顺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网络总密度达到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铁路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31.25公里/百平方公里,内河航道1.35公里/百平方公里,油气干支线管道1.25公里/百平方公里,民航机场25个/百万平方公里。

形成1.5万公里高速客运专线网,10万公里高速公路网,2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以244个机场为节点的航空运输网和12万公里油气管道网,形成完善的煤炭、油气、矿石和集装箱运输系统。

六、政策措施
(一)统筹规划,协同建设,确保实施
(二)强化通道资源管理
(三)深化交通体制改革
(四)加大公益性交通投资
(五)健全交通法律体系
(六)促进交通科技进步
(七)促进交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