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合集下载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近年来,认知语义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对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对语言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一、定义和发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和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及其使用者的意义。

它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等。

认知语义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学,当时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的意义,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还能反映出使用者的思维和感知。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它们的态度和看法的工具。

80年代,认知语义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当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言是如何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并将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

他们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信息的工具,而且还反映了使用者的认知活动,包括思维、认知和情感。

尽管认知语义学的发展并不完整,但它已经成为认知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认知语义学是一门关注语言的意义和使用者的思维背后的概念的学科,它的理论框架由语义、语用学、语篇学、语言系统和认知系统组成。

语义是认知语义学的核心,它指的是语言的基本意义,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和意思。

语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关注的是语言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语义关系。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如何用来表达特定的意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如何利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

语篇学是研究语言如何联系在一起,以及语言如何组成不同的语篇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组织形式,比如话语结构、句法结构、语法结构和语篇结构等。

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性映射的过程,就跟人的成长阶段是一样的,比如 先经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随着年龄的变化就能 够发展到抽象思维。所以只要能够充分理解到认知 语言学的隐喻性理论,找到英语词汇经过隐喻而新 增的义项,那么背单词就很容易了。
三、结束 认知语言学不仅拓宽了我们研究语言的新视 角,进而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还在我国的 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尤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得到了 完美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背单词的速度,也推 动了我国英语书籍编写的进程。因此,我们应广泛 地认知语言学理论。
212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的很广泛, 比如在听力、阅读、词汇、语法等教学环节中,并 能够不断促进和指导这些环节。而接下我就主要探 讨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能够支持英语词汇教学理论 众所周知,英语是我国的第二大语种,也是 与各国人交流的通行证,可见学好英语是多么重 要。但是我国各级各类英语词汇的书籍以及小词典 等学生用书都泛滥成河了,而这也就给学生造成了 选书困难症,因为面对如此多的书,人们很难能够 选出最合适自己的。不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 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这种情况似乎得到了改善。 因为一些书籍、学习资料的编写者,已经逐渐认识 到应按照词汇的共性与个性以及使用频率来编写书 籍,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看到重点和非重 点,还能加快记单词的速度,可谓一举两得。比如 外国学者韦斯特借鉴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范畴等级 词汇和非基本范畴等级词汇的理论,在《英语词汇 通用频率表》中提出,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 习,应建立科学的符合外语教学先后顺序规律的词 汇表,而此词汇表应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具有定义 和构词大小、是否具有可得性以及学习起来的难易 程度等。由此可见,英语相关书籍的编写少不了认 知语言学词汇理论的指导。 2、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理解一词多义 在各类的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是极其普通 的但同样也是令广大语言学习者颇感困难的。尤其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抱怨一词多义, 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英语词汇量将无限扩大就 像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同时也增加了词汇的记忆 难度,但是归根到底一词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 为:一个原始的词汇从具体形象延展到抽象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讨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

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其二,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

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

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2]。

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核心思想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

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4]。

哲学基础框架语义学是由菲尔莫尔最早提出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一个具体路向[5],并以经典主义哲学及皮亚杰的楗构论为思想基础。

同时,语义又是非自主的,是和经验紧密结合的,那么,语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6]。

所以,框架语义学又属于经验主义语义学的范畴,它源自经验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它与经验之间相互联系,并不代表割裂[7]。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_白解红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_白解红

事物 , 而且多为对他 们来 说显得 比较 突出 、熟 悉和重 要的 物 体和事件(Nelson 1973)[ 6] 。儿 童的早 期单 词多为 名词 , 因 为
名词所代表的是静态的物体 ,比较 容易观察 。下 面为以英 语
为母语的儿童最早习得的概念 。
(一)家庭成员 : mammy
(二)动物 :
“语义引发”假说也 与乔 姆斯基 的基 本语 言哲学 观相 对
1 00
立 。乔姆斯基认为 ,普遍语法是一个 与生俱来 的抽象的自 足 形式 系统 ,语义是语言使用 中代入 的 。然而 Pinker 实际上 持 相反的观点 ,认为 语义是 儿童 对现实 现象 观察 概括的 结果 , 他们首先学会语义 ,然后根据语 义的关系习 得语法 。也就 是 说 ,语义在很大程度 上决 定了 语法 , 而且 语法 本质上 是一 个 受语义等因素制约的开放系统 。
二 、关于儿童习得语法的各种假说
认知心 理学的 一个重 要研究内 容是儿 童如何 习得语 言 的 ,人的语言能力的认知基础是 什么 。认知心 理学与语言 学 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可以利用认知 心理学的 研究成果来 评 判各种语言学理论 的得与 失 。下 面介绍 几种 主要的 关于 儿 童习得语法的假说 。
dog
(三)交通工具 :
car
(四)玩具 :
ball
(五)食品 :
juice
(六)突出的身体部位 : eye
(七)衣着 :
hat
(八)家常用具 : cup 大人和小孩交际中 经常 出现 的词 , 小孩 也最 容易 掌握 。
比如在儿童最 早 的 词汇 中 也包 括 诸如 问 候 语(hi)、动 作 词 (up)、关 系 词 (more )和 位 置 词 (there )(Gopnik & Meltzoff 1986)[ 7] 。这是因为儿童可以从多 次重现的 交际环 境中学 会 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词语所指 。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

逻辑语义学认知语义学逻辑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探索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随着现代逻辑和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逻辑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逐渐成为研究自然语言的重要领域。

逻辑语义学主要运用逻辑工具研究自然语言的句法生成和语义组合规律,而认知语义学则关注人类在理解和使用语言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揭示了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

一、逻辑语义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逻辑语义学通过对语言表达式的形式化分析,揭示了句法与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逻辑语义学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机器翻译、信息抽取、问答系统等任务中,逻辑语义学为构建准确且高效的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范畴类型逻辑:这是一种形式化工具,用于描述自然语言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范畴类型逻辑在处理汉语等语言的独特特征方面具有优势,如反身代词、照应省略结构等。

2.组合范畴语法:这是一种基于组合范畴理论的语法体系,能够有效地描述复杂句子的结构及其语义关系。

组合范畴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自然语言的句法-语义结构,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二、认知语义学与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语义学关注人类在语言理解和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如概念结构、注意力、语境等因素。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认知语义学的方法为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1.语义角色标注:认知语义学认为,句子中的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关系,如施事、受事、工具等。

通过标注语义角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注意力机制可以模拟人类在理解语言时的关注焦点,有助于提取关键信息,提高文本分析的准确性。

3.语境分析:认知语义学强调语境在理解语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结合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意义,提高信息处理的效果。

总结逻辑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深层结构的重要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推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

识解 认知语言学

识解 认知语言学

识解认知语言学我们来了解一下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产物,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能力。

它研究的是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旨在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认知机制。

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之一是语言的模糊性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语言表达经常是不精确和模糊的,而不是清晰和准确的。

这是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反映,而人类思维往往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理解和表达语言。

例如,我们常常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来描述时间的价值。

这个理论揭示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通过隐喻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认知语言学还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和眼动追踪等。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探究语言的认知过程,并验证相关理论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方法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证基础。

识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语言的认知加工、语义理解和语用推理等。

在语言的认知加工方面,研究人员关注人类如何理解和产生语言。

他们研究人类的注意力、记忆和推理等认知过程,以揭示语言的认知基础。

在语义理解方面,研究人员研究人类如何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意义。

他们关注词义、句法和语篇等语言层面的信息,以及词汇、语法和语用等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语义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在语用推理方面,研究人员研究人类如何根据语境和目标来推断和理解语言。

他们研究人类的共指理解、指代消解和推理等语用过程,以揭示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功能。

识解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语言的认知加工、语义理解和语用推理等方面,揭示了语言是如何被认知、理解和产生的。

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语言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论述

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论述

语言学中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系统论述作者:王丹丹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19年第11期书名: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作者:谭爱平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1月ISBN:9787564358785定价:58.00元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成形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这门学科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和系统论等学科,它不是单一的语言理论,而是一种研究范式,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

认知语言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的。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是雷可夫、约翰逊和兰盖克。

由谭爱平撰写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一书,对系统研究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介绍了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渊源与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流派和基本理论观点。

具体阐述了认知、认知科学和认知语法等概念,然后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研究方法,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了深入思考。

第二,论述了范畴化、原型理论和意象图式,具体阐述了范畴与范畴化、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范畴化的基本层次、意象图式的概念、“意象”理论与汉语研究、意象图式的属性和类型等。

在人類认知过程中,范畴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人类其他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范畴化这一重要基础上的。

第三,论述了构式语法和语言符号象似性。

由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争论缘由说起,探究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介绍了构式语法的几种理论假设,具体阐述了构式语法出现的背景、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设、构式语法与汉语句式之间的关系、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争论,以及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的原则分析。

第四,讨论隐喻作为一种重要认知手段的重要特点和工作机理,并讨论转喻的生成机制和关联性,如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概念隐喻的系统性、隐喻之间的连贯、概念转喻的生成机制、概念转喻的分类、概念转喻的关联性等。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解释说明

认知语言学主要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运作和理解的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是关注语言的认知过程,即我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思考、理解和表达信息。

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语义(词义和句义)、句法结构(句子的组织方式)、语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目的)、语音(声音和音调的产生和感知)以及语篇分析(文本的组织和解读)。

在过去几十年中,认知语言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形式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认知语言学则更注重人类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我们能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世界。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关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表达方式、词汇习惯和语义理解有着差异性。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首先,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然后依次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关键要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要点,并对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思路而设置的。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使整篇文章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采用以下结构来呈现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和要点: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认知语言学进行概述,向读者介绍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将给出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的写作意图。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我们将围绕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我们将依次介绍三个主要要点,分别阐述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每个要点将以独立的小节来呈现,使读者能够逐步深入了解认知语言学的不同方面。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的语言学流派。

作为对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义学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更侧重于对语言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研究,抛弃了在此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语义和句法的研究,转而从认知的角度来寻求解释人类语言普遍规律的途径。

人类对语言的使用与人类的思维、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交流工具,是对人类思维的反映和表述。

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认知工具,除了能够表达思维,还能帮助人类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的知识。

认知是指人感知世界和对世间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和形成的经验和体验。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就是: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即是对宇宙中的所有物体、事件、现象以及人类的经验和感觉进行分类,认知语言学把这个分类的过程称为范畴化。

而语言正是范畴化这一思维过程中的首要工具。

传统的语言学把语言符号称为能指,所表达的意思是所指,而真正指代的内容是独立于语言的参照物。

认知语言学则是对语言符号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概念是指我们对事物及其存在方式的理解。

①简单地说,概念可以指一个单个的事物:如苹果。

也可以指一系列的事物:如水果。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时,要认识它、了解它,首先做的就是把这个新概念归类。

当我们找合适的语言符号来表述这一新概念时,这个客观范畴就转变成了语言范畴。

当然人类的语言还远不能做到表达自然中的一切,但它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本文尝试对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理论进行讨论。

首先介绍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原型的概念,其次将讨论范畴所受到的语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后讨论范畴的层次化理论在语言使用和认知过程的应用。

一范畴和原型范畴并不是认知语言学新创造出来的概念。

请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讨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请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讨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请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讨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一直以来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语言与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从识解的角度考察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识解是指对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解释过程。

语言是我们思考、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的识解,我们能够获得关于世界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学习语言,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词汇、句法、语义等语言的组成要素,进而能够理解并解释语言中的各种意义和内涵。

在识解的过程中,语言与认知相互依存。

语言的识解需要依赖于认知的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思维等。

同时,认知也受到语言的识解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听到“猫是喵喵叫”的句子时,我们首先要理解“猫”和“喵喵叫”的意思,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才能够从句子中获得信息。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运用语言和认知的能力进行识解。

其次,从识解操作的角度考察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识解操作是指通过语言进行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语言的识解操作,我们能够进行概念化、分类、比较等认知活动。

同时,语言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

语言与认知之间的识解操作是相互促进的。

语言的使用能够帮助我们将复杂的思维过程进行分解和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语言的识解操作,我们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其更加具体和可理解。

同时,通过语言的运用,我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推断,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识解操作的发展来分析。

随着语言的发展,识解操作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例如,儿童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词汇和句法结构,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识解操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识解操作,如多层次的概念化、逻辑推理等。

总之,语言与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语言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促进。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时代在发展。

历史上的名人观点,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有可能是错的。

总体上来说,我们人类的所有认知体系,都有局限性。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

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就是语义(semantic)。

简单的说,符号是语言的载体。

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符号才能够被使用,这时候语言就转化为了信息,而语言的含义就是语义。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看看语义的百科解释。

还是有一些问题。

语言的含义就是语义。

语言的含义究竟是啥?无论是符号,语言,图像等等,都是信息的载体。

因此含义就是信息的含义。

那信息又是现实世界的信息化载体。

所以语义再往前追究。

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时间空间中所表达的展现的一切。

语义的根就在现实世界在宇宙中。

语义可以简单地看作是数据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所代表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在某个领域上的解释和逻辑表示。

柏阔这后面的详细点的解释,方向我觉得没问题。

但是不全。

我们如果要做语言的理解,深度理解,语义必须要搞清楚的。

宇宙包含时间和空间,时间就不用多说了。

空间包含种种物体可见的,不可见的。

物体存在很多个维度。

且物体和物体之前还存在很多关联关系。

且物体和时间之间也有关系。

这都是语义表达的内含。

从大方向上,就要全面的去覆盖语义的内含。

从认知上来说。

我们人类认知到的所有信息。

语言表达出来。

都变成了种种语义。

那么从认知上来说,语义来源于认知。

那么我们只需要剖析认知的范畴和边界,也能找到语义的范畴和边界。

也能划分。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

语言学下有两大体系,形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代表了浅层的语义,认知语言学代表了深层次的认知层次的语义。

把认知和语言学结合起来了。

从形式上,句式,句型,句类,词性,等等语法,都包含了深度的语义体系。

如果这种形式,无法表达特定的语义,那么这种形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怎么理解认知语义学的概念

怎么理解认知语义学的概念

怎么理解认知语义学的概念认知语义学是对人类语言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旨在理解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语言的意义如何构建、理解和组织,以及人类思维和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1.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语义学首先强调了意义的构建是基于认知过程的。

认知语义学关注的是在语言理解中,人类是如何通过对语言材料进行认知加工来获得其意义的。

它关注的是语言信息是如何被处理、组织和存储的,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认知过程来解读和理解这些语言信息的。

2. 语义的构建和组织在认知语义学中,语义被视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网络,由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构成。

这些概念和关系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一种意义结构。

认知语义学关注的是这种意义结构的建立和组织。

例如,一个单词或短语的意义是通过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联来确定的。

这种关联可以是通过语义角色、概念类型、语法结构等方式来建立和组织的。

3. 语义的变化和动态性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

它关注的是人类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如何根据语境、经验和目标来调整和更新意义的。

例如,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认知语义学通过研究语言的语用、语境和逻辑推理等方面来理解语义的动态性。

4. 语言与认知的互动认知语义学强调,语言和认知是相互作用的。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又会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认知语义学通过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使用。

例如,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往往会利用他们对世界的知识、经验和推理能力。

5. 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方法认知语义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揭示语言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其中包括实验研究、脑成像技术、计算模型等。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认知语义学研究人员可以探索语义加工的认知机制,解释语言的意义和使用的心理过程。

总之,认知语义学是一种研究语言和认知关系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它关注语言的意义是如何构建、理解和组织的,以及人类思维和认知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法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法

2、文本生成:认知语义学可以应用于文本生成任务,例如新闻报道、小说创 作等。通过深入理解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意义和关系,可以生成更加自然、流畅 的文本内容。
3、情感分析:认知语义学可以应用于情感分析任务,例如对评论等文本数据 进行情感判断。通过分析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色彩和情感极性,可以了解用户对 某一事件或产品的态度和看法。
谢谢观看
2、实证研究:通过对大样本语料库进行分析,探究语言使用中的规律和特征。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与文化、认知、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3、深度学习: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进行建模,以提高机器 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和处理能力。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 机器翻译等领域。
4、跨学科研究:认知语义学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心理学、哲学、 计算机科学等。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 语言意义的本质和产生机制。
认知语义学的应用实例
1、智能客服:认知语义学可以应用于智能客服系统,帮助提高系统的自然语 言理解能力。例如,用户在查询航班信息时,客服系统可以通过对用户问题的 语义理解,快速准确地提供相关信息。
2、揭示语言意义的生成机制,即探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研究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即探究语言如何反映和传递文化观念和价值 观念;
4、探究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即研究语言学习者如何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 义和用法。
为了实现这些研究目标,认知语义学采用实验来观察和测量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加工 过程。这些实验包括词汇判断任务、语义相似性任务、概念映射任务等。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与方 法
目录
01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 理
03
认知语义学的应用实 例

请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讨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请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讨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请从识解和识解操作的角度讨论语言与认知
的关系
语言与认知密切相关,认知包括对思维活动、发展过程和控制机
制的理解。

语言可以被看作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它影响着人的思维和
行为,将人的认知及其行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建立起联系。

可以说,
语言与认知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依赖于认知动作,语言的含义取决于认知活动,例如情感和情绪的接受可以通过语言理解。

在传递思想和想法的同时,认知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认知是表达语言的基础,也是
建构语言的基本原料。

同时,语言也有助于形成认知,语言的背景信息会对识解语言的
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如果不了解特定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正确理
解某种语言。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需要在学习新语言时结合语言教
学与某种文化教学的原因。

总之,语言与认知是有机融合的,在传播思想和表达情感时,二
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一种语言被学习和使用时,它被赋予了识
解和操作的能力,使认知得以发展表达。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浅论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论文关键词:认知生成语言学论文摘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

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同于概念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一个认知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才具有生成性,认为词法、句法不是自主的,是受功能、语义和语用因素支配和制约的。

一、乔姆斯基——重句法轻语义乔姆斯基对“语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看法前后是不一致的。

最初他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句法上,将语义排除在他的语言体系之外。

乔姆斯基在其成名着《句法结构》(1957)中明确指出:“语法是独立发挥作用,不依靠意义的。

”这种“语法独立论”实质上把语法视为纯形式的东西。

他把意义比作头发的颜色,认为研究语法不需要研究意义就像研究语法不需要了解说话人头发的颜色一样。

他的这种观点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

反对者认为,语义必须包括在语言学之中,研究语言不考虑语义就如同研究牛奶可以不考虑奶牛一样站不住脚。

乔姆斯基本人也发现他建立的语法规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句子结构,从而感到以前的观点过于绝对,应该进行修正。

乔姆斯基接受了反对者的建议,在其《句法理论面面观》(1965)一书中考虑了语义因素。

他说:“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作出句法考虑和意义考虑可以截然分开的假设。

”乔姆斯基不再坚持语法独立的观点,不再认为先由句法生成深层结构,然后由深层结构进入意义,而是认为语法和意义共同发挥作用。

他提出了一套解决语义问题的理论,即标准理论。

标准理论分为语法、语音、语义三个部分。

尽管乔姆斯基对其以前过于绝对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但他却没有赋予语法、语音、语义这三者以同等的地位,在句法和语义的关系上,乔姆斯基主张句法自主,认为句法研究可以不必依赖语义概念而独立进行。

他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建筑在其基本成分的意义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的基础上的,表面(直接构成成分)结构提供的结合方式一般跟语义解释几乎全然无关,然而在抽象的深层结构上表达的语法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却决定句子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认知语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摘要]Lakoff ,Langacker,Jackendoff,Talmy是当前认知语义领域的代表。

Lakoff 侧重于隐喻的研究,而Langacker则注重认知语法的架构。

两位学者从宏观上对语义进行认知研究,Talmy则注重具体概念的分析,为认知语义研究提供了具体的可供借鉴的模式。

Jackendoff则企图探求一种与生成语法相协调的认知语义研究模式。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认知研究理论联系
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如今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以美国学者的研究最为突出,而Lakoff,Langacker,Jackendoff,Talmy等学者的认知语义研究成果则更为引人注目。

我国学者曾对他们的认知研究成果分别作过评价,并对其中有些学者之间在哲学基础、理论假设、描写工具、研究目标等方面的异同进行过分析。

但要全面把握认知语义理论,不仅要分清这些语义理论的异同,更为重要的是要搞清相互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尝试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加强对认知语义学理论的认识。

一、认知学者的理论共性
应该说,其相互存在联系的基础就是他们之间的共性。

有学者曾经将他们的共同点归结为: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理论假设、共同的研究目标。

在赞同他们的观点的同时,根据学者们对认知语义学的阐释,我们对其共性做以下补充。

这些学者的语义理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理论前提:自然语言中的意义是被思想编码的信息结构。

语义结构是概念结构的形式;话语的阐释,即话语的意义存在于大脑中。

而这种观点与传统的客观语义学的观点明显对立,后者主要坚持语言的意义存在于我们之外的世界。

他们还认为,意义决不能理解成为决定语句真值以及名项指称的内容,而是被说话人变成言语且报道给受话人的内容。

Jackendoff指出:“说话人能够报道的信息应该与它们对世界的建构有关,而建构则是符号和能够从内部表征它们的手段相互作用的结果。

”。

他们都深信,语言参照的是我们的世界概念化,所以指称意义和世界的真值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全方位视角来看是不恰当的。

他们还坚持这样一个共同取向,与坚持概念范畴取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经典
范畴理论不同,他们认为,概念范畴具备一些使其接近原型的特征,若其中的许多特征得到体现,那么与其他个体相比,该个体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在语义学认知理论中,原型概念反映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本能,而感觉识别则是外界输入信号与赋予大脑结构的现行原则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认知语义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根据我们的理解和认识,Lakoff ,Langacker,Talmy三位学者之间联系较强,可以将他们归为一组进行分析,然后再论述Jackendoff与之的联系。

1.Lakoff 与Langacker的联系
对于Lakoff ,Langacker两位学者研究的异同,魏纪东曾经指出: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语言学支派,两者的学术定位、理念、所用术语存在差异。

比如,前者特别强调隐喻的作用,而Langacker则侧重于认知语法的研究,似乎两者之间相距甚远。

其实,只要探寻其中的联系,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共同支持的。

首先,两位学者都不赞成转换生成语法的方法论;其二,尽管Langacker 曾经对Lakoff的隐喻研究提出过批评,但是他也承认“隐喻实质上在科研的所有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这在语言学方面比在其他领域可能更加明显”。

其三,两位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借用对方的理论,来充实完善自己的观点,Langacker 就曾针对Lakoff隐喻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所谓“建筑架隐喻”。

而Lakoff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借用了不少认知语法的概念和方法,他运用认知语法的空间概念理论对时间的前中后等顺序的表达作了经典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2.Lakoff 、Langacker与Talmy的联系
关于Talmy的认知语义观,胡琰等曾经做过详细描述。

其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别也就是前者的研究是从语言走向认知,而Talmy的研究则是从认知走向语言。

相互之间研究的侧重点、所使用的术语等也存在着不同,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认为,Langacker等提出的只是一个宏观的构架,而Talmy更像一个具体的实施者。

尽管Langacker认为对个别词语进行如此详细的分析还为时尚早,但他在具体例子分析中已经充分展示了他所赋予的认知过程所起的作用。

3.Lakoff 、Langacker、Talmy与Jackendoff的联系
与Lakoff 、Langacker、Talmy不同的是,Jackendoff坚持这样一种认知语言学观点:语言表达的意义包含在概念结构层面上的内部表征之中,并将这种研究角度称为“概念语义学”。

尽管Jackendoff反对范畴结构的确定要依靠充分必要条件,但他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范畴具有辐射结构的假说上。

他似乎在探求一些条件来确定范畴成员的典型性。

条件之一就是“渐进条件”(graded condition),比
如,颜色词。

颜色的名称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心色,而某种颜色内部的差别则是渐进的。

条件之二是“典型条件”(typicality condition)。

这个条件表达的是对于该范畴成员而言典型的特征,但并不排除例外。

比如,四条腿狗的是狗,但三条腿的狗仍然是狗。

与Lakoff,Langacker不同,Jackendoff指出,自己的概念语义使用的是与充当生成句法和生成音位理据并行的第一性原则。

因此他依然坚持“‘X’-theory”,“次范畴规则”,“主题角色”理论的立场的。

他认为在普遍的本体范畴集合(它们构成了概念结构的最小单位)与句法范畴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并依此来创建他多命名的“概念结构的句法”。

Jackendoff还坚持认为,语言首先是一个演算系统,它实现“演算大脑”其中的一个能力。

Jackendoff与其他认知学者之间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与他所宣称的“主题关系假说”有关。

三位学者都赞同一个语言结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场(空间场,时间场,拥有场,因果场等)。

但Lakoff,Langacker等认为,空间场是初始语义场,其它语义场则是通过隐喻转义的方式来形成。

Jackendoff对我们用于不同语义场的专门的抽象结构进行了争论。

他写到:“假如空间场具备某种第一性,这是因为它受到非语言意识的强力支持”。

这种观点与Johnson的观点,即意象图式对我们而言自然充满意义,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我们的身体经验基础上的。

三、小结
通过分析,我们对几位认知学者的认知语义研究之间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Lakoff、Langacker、Talmy等人的语义研究完全脱离了转化生成语法的框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这种类型的认知语义学对语义领域的对应关系给以很大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有限的个别句子的表征和规则。

其中,前两位学者注重框架的构建,Talmy则将注意力放在概念的具体分析上。

第二,Jackendoff的尽管也曾讨论不同语义场之间的关系,但他研究的重点却是以句法形式对直接成分结构的语义/概念结构进行阐释。

可以这样认为他将研究的一只脚踏入了认知语言学,而将另一只脚还是在生成句法的传统之中。

认知语义学最终目的要做到对语义结构进行认知性的精确描写。

而要到达这一目的,正如Langacker认为,“必须依靠更为广泛的侧面化研究,以及依靠对认知过程的研究”。

(Langacker,1988b:56)
以上学者的研究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必将有利
于我们对其认知语义成果的把握。

参考文献:
[1]胡琰,苏晓军. L. Talmy的认知语义观评述——兼与Langacker和Lakoff 理论的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12-14.
[2]魏纪东. 认知语义学与认知语法:差异与同一——兼与Langacker和Lakoff最近在中国的学术演讲[J].外语学刊,2005,(1):51-55.
[3]JackendoffR. Semantic and cogn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JackendoffR. Conceptual semantics[A].// U. Eco,M. Santambrogio(eds.)Meaning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s[C]. Bloomington,1988.
[5]JackendoffR. Semantic structur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