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图及图的操作实验
实验7 活动图

实验七活动图一、实验目的1.熟悉活动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如何使用建模工具绘制活动图方法。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
2.Rational Rose 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根据LSTC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进度,在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
要求:用活动图来描述系统中已知用例的业务过程:1.描述“删除读者信息”用例。
四、实验步骤绘制“删除读者信息”用例的活动图。
删除读者信息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管理员在录入界面,输入待删除的读者名;(2)“业务逻辑”组件在数据库中查找待删除的读者名;(3)如果不存在,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1),如果存在则继续;(4)“业务逻辑”组件判断“待删除的读者”是否可以删除;(5)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8),如果可以则继续;(6)在数据库中,删除相关信息;(7)显示删除成功信息;(8)结束。
绘图步骤:(1)在用例图中,找到“删除读者信息”的用例,如图2.1所示,在“删除读者信息”用例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New”,Rose工具也会弹出一个菜单,选”Activity Diagram”,选中后单击,便可以新建好一个活动图。
如图2.2所示。
图 2.1图2.2(2)新建好活动图后,双击“删除读者信息”的活动图,得到如图2.3所示,然后在左边的工具栏内点击“Swimlane”,在右边的图添加一个泳道,如图2.4所示,并命名为administrator.按照此步骤,再添加另一个泳道,并命名为SystemTool,得到图2.5。
图2.3图2.4图2.5(3)接着在左边的工具上选取“Start State”,并在administrator的泳道上添加,如图2.6所示;添加完开始结点后,再来为此活动图添加活动,图2.7所示,在左边的工具栏上选中“Activity”这个图标,在administrator这边的泳道上添加一个活动,命名为登录(login),再在开始结点和活动登录(login)之间添加活动关系,如图2.8所示。
实验七海水淡化装置操作实验

由凝水泵抽出送到淡水箱,而不凝性气体则通过抽气管被 喷射泵抽走。整个蒸馏过程都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完成的, 靠喷射泵抽吸不凝性气体和浓盐水,便装置维持高真空。 参见原理图7—1。
淡水中的含盐量由盐度计来测量,在本实验装置中用电 导仅代替盐度计。装置电导议报警点设为 20 u s/cm (10p p m),蒸馏水的电导率≤20 u S/。m,则水送至淡 水箱,否则为不合格水,直接排出(实船上回到海水供给 管继续进蒸馏器蒸发),并在控制箱上声光报警。
海水的温度对造水量也有影响。当海水温度升高到 30~310C时,
往往难以使装置建立足够的真空度。可以采取加大冷却水流量的方 法维持真空度,但不能超过额定流量的130%,冷却海水流经冷凝 器的温升一般不小于40C。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维持足够的真 空,应减小加热水量,降低产水量,维持真空度不致过低,以免沸 点过高,结垢加剧。当海水温度较低时,为了使真空度不致太高, 可减小冷却水流量。另外稍开真空破坏阀,也是减低真空度的简便 方法。这时不应加大加热水流量使产水量超过设计值,以致造成盐 水沸腾过于剧烈,汽流上升速度过快,使产水含盐量过高。 4控制真空度,船用蒸发式造水机的蒸发温度(工作温度)控制在 390C~ 450C范围内,相当于94%~90%之间。装置的真空度靠控制 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的,一般冷却水流量控制在海水温升在 5~60C左右。真空度太低,海水沸点太高,会使结垢加剧,产水量 减少,真空度太高,沸腾过于激烈,会使产水含盐量增加。 (四)停车 l.关闭给水阀8、抽气管路和抽浓盐水管路上的单向截止阀6、7。 停热水泵,停淡水泵。 2.停海水泵,关闭海水管路上的截止阀。 3.关闭包括电导仪(盐度计)在内的所有电源开关。
。给水量的大小关系到蒸发器中盐水的浓度及水位。如果盐水 浓度过高和水位过高,都会使所造淡水的质量变差,而水位太 低又会影响淡水的产量。当给水量等于蒸发量和排盐量之和时, 蒸发器水位保持稳定。如减少给水量,水位降低,蒸发量也会 因加热面积减少而减少,排盐量减少,于是水位降低到某一位 置时又重新稳定,反之增加给水量,水位增高。 2.凝水泵出口应保持一定的正压,但运行过程中要控制凝水水 位,凝水水位不合适时,可适当调节凝水泵出口阀的开度,改 变凝水泵的流量予以调节。当装置装有凝水水位计时,冷凝器 疑水水位一般维持在水位计的1/3~1/2高度。凝水水位太高,凝 水器中浸设的管束过多,会减少冷凝能力。谈水水位过低,凝 水泵的流柱吸高太小,可能会产生气穴现象,甚至失吸。凝水 泵不允许在无水情况下工作,否则轴封可能因发热而损坏。 3.控制造水量,装置的产水量主要是靠控制加热水的流量来控 制的,如果关小旁通阀 11,增大加热水的流量,则加热水流经 蒸发器的温降就会减小,产水量就会增加,反之,则产水量减 小。通常加热水流经蒸发器的温降约为 6~90C。当加热水的进 口温度降低时,可适当增加加热水流量,以保持产水量。
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实验操作 实验7 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
把显微镜擦净收好放回原处;将用过的材
5.整理器材
料和吸水纸送到指定的地方;将载玻片、 盖玻片擦净;将用品整齐地摆放到实验桌
1
前方,擦净桌面。
得分合计
说明: 发现问题能及时1.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方法正确。 2.滴加生理盐水,液滴大小适中。 3.取材位置正确,将材料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 4.用镊子盖片,无气泡。
实验操作
实验七 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绘制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
返回首页
实验操作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镊子,载玻 片,盖玻片,吸水纸,擦镜纸,纱布等。
返回首页
__细__胞__核____结构染色最深,其内储存有__遗__传____物质。
返回首页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制作人口 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腔上皮细胞 B.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轻刮几下,将牙
临时装片 签附有刮取物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生理 1
盐水中涂抹几下。
返回首页
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
2.制作人口 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地盖在液滴上, 1
返回首页
实验操作
(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
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__人__的__口__腔__上__皮____细胞临时装片。
(2)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所制作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细胞 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该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向
实验7气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7 气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一、 目的要求1.直接测定法测量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与灼热碳反应的平衡常数。
2.了解高温的测量和控制及气体的取样分析。
二、原理二氧化碳与灼热碳的反应:C (s )+CO 2(g )−−→−高温2CO (g ) r H m =·mol -1 假定反应气相混合物为理想气体,对于复相化学平衡,其平衡常数用各组分气体分压表示:)/()/(2CO 2CO o o p p p p p K = (7-1) )/()/(2CO 2CO o o p p x p p x p K ⋅⋅=(7-2)在实验条件下反应总压近似保持在101325Pa , 故总总n n n n n n n n x x K o p⋅-=+==)()(2222CO 2CO CO CO CO 2CO CO 2CO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CO 2CO RT V RT V RT V RT V K o p总总-= =)(/CO 2CO V V V V -总总 (7-3)式中V co为标准态压力下一氧化碳的体积,V总为标准态压力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平衡混合气的总体积。
本实验中对反应达平衡后的混合气体“冻结”后进行取样分析,可测出V总和V CO。
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的等压反应热效应为+·mol-1,是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反应向生成CO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
而且该反应有体积变化,压力增加,反应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即生成CO2方向进行。
当压力恒定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温度。
故可在不同的温度下对反应平衡常数进行测量,从而考察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该反应除考虑热力学平衡外,还要考虑动力学因素。
该反应是非均相反应,CO2还原成CO的速度在低于600℃时很慢,温度高于1100℃速度才显著加快。
因此,在较低温度下,反应要达到平衡需要很长时间。
三、仪器和试剂反应装置一套(UJ-36型便携式电位差计一台;XCT-101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一台;镍铬-镍铬鎧装热电偶两对);CO2钢瓶一个;碳粒;40%NaOH溶液;液体石蜡;饱和食盐水。
实验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高频考点例析
【答案】 (1)c→b→d→a 答案】 (2)天平 滑块 、B的质量 A、mB 的质量m 天平 滑块A、 的质量
L1 L2 (3)mA =mB t1 t2
(4)只与 、B中的某一个粘连好, 只与A、 中的某一个粘连好 中的某一个粘连好, 只与 这样把弹簧的质量考虑进去, 这样把弹簧的质量考虑进去,会减小系 统误差.不能与A、 都粘连 否则A、 都粘连, 统误差.不能与 、B都粘连,否则 、 B可能碰不到 、D,计时误差较大 答 可能碰不到C、 ,计时误差较大(答 可能碰不到 案是开放的,只要合理即可) 案是开放的,只要合理即可
基础知识梳理
5.先不放被碰小球,让入射球从 .先不放被碰小球, 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重复10次 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重复 次, 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 落点圈在里面, 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球不碰 时的落地点P. 时的落地点 6.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端边缘 . 处,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使 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它发生正碰,重复10次,仿步骤(5)求 它发生正碰,重复 次 仿步骤 求 出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 出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和被碰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 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高频考点例析
(2)以平抛时间为时间单位,则平 以平抛时间为时间单位, 以平抛时间为时间单位 抛的水平距离在数值上等于平抛初速 度.设A未碰 ,平抛水平位移为sA; 未碰B,平抛水平位移为 未碰 A、B相碰后,A、B两球的水平位移分 相碰后, 、 两球的水平位移分 、 相碰后 别为s 、 , 、 质量分别为 质量分别为m 别为 A′、sB′,A、B质量分别为 A、 则碰前A的动量可写成 的动量可写成m mB,则碰前 的动量可写成 AsA,碰 总动量为m 后A、B总动量为 AsA′+mBsB′,要验 、 总动量为 + , 证动量是否守恒, 证动量是否守恒,即验证以上两动量 是否相等. 是否相等.所以该实验应测量的物理 量有m 量有 A、mB、sA、sA′、sB′. 、
示波器(实验7)

教材P151(实验内容以本电子档为准)实验7:示波器及其使用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仪器,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各种电信号。
是展示和观测电信号的电子仪器,可以直接测量信号电压的大小和周期.配合各种传感器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示波器也可以用来观察各种非电量的变化过程。
特别适用于观测瞬时变化的过程.本实验是利用示波器观察周期性改变信号和测量其主要参数。
交流电的电压(或电流)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实际上,所谓交流电包括各种各样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
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基本调节和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电压、周期和频率等电参量;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利萨如图形二、实验器材(型号、规格、件数)1、双踪示波器(20MHz CS—4215A) 1台示波器:用来测量实验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
通过示波器可显示电压或电流波形,可测量频率、周期等其它有关电参数。
2、低频信号发生器(10Hz—1MHz) 2台3、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信号源的仪器,一般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输出,输出电压和频率均可调节。
有数字式或指针式指示其输出大小,波形可根据被测实验电路要求进行选择。
本实验室低频信号发生器是指针式,只提供正弦波、方波两种波形。
•电压由FINE旋动调节其大小。
•频率由刻度盘读数及RANGE按键倍数决定。
如:频率刻度盘读数为20,RANGE按键倍数为×100,则频率值f=20×100=2000H Z4、屏蔽连接线(同轴电缆)2根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工作原理如图示:2、正弦交流电压波型2、正弦交流电3、利萨如图形成原理利萨如图形参考:四、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单通道观察信号波型(正弦波、方波),绘出波型图。
2.学习使用示波器定量测量电信号的电压、周期、频率。
3、用示波器双通道观察利萨如图,绘出利萨如波型图,并探讨利萨如图型规律。
实验七 SOPC 基础实验

实验七SOPC 基础实验SOPC即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可编程片上系统),本章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学习者对SOPC的应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对FPGA的仿真与设计环境有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7.1 SOPC概述SOPC是PLD和ASIC技术融合的结果,它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
首先它是片上系统(SOC),即由单个芯片完成整个系统的主要逻辑功能;其次,它是可编程系统,具有灵活的设计方式,可裁减、可扩充、可升级,并具备软硬件在系统可编程的功能。
由于FPGA无论在逻辑门密度还是在运行频率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成为SOPC的热点。
目前已经可以把处理器软核、ASIC硬核、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以及网络控制等各种数字逻辑控制器以IP核的形式集成到FPGA芯片里,构成嵌入式系统。
7.2 基本硬件设计实验嵌入式开发环境EDK是用于设计嵌入式处理系统的集成软件,是利用嵌入式PowerPC™硬处理器核和/或Xilinx MicroBlaze™软处理器核进行Xilinx平台FPGA设计时所需的全部技术文档和IP。
EDK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1. 硬件部分:Xilinx Platform Studio (XPS)XPS是设计嵌入式处理器系统硬件部分的开发环境和用户图形界面。
可使用底层系统生成器BSB(Base System Builder )创建XPS工程,BSB能够快速和有效地创建工程设计。
Xilinx推荐使用BSB向导来创建任何新的嵌入式设计工程,BSB能够满足你所有设计的需要,并且可以帮助你节省很多时间。
使用BSB创建XPS的过程如下:创建顶层工程文件(*.xmp File)选择板型选择和配置处理器选择和配置多重I/O口添加内部的外围设备设置软件观看系统摘要页2. 软件部分: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SDK是综合的开发环境,是对XPS的补充,可用C/C++进行嵌入式软件应用的编写和验证。
实验七 对流传热实验

式中:αl——空气在圆管中强制对流的传热膜系数,W/(m2·℃);
α2——蒸汽冷凝时的传热膜系数,W/(m2·℃)。
当管壁热阻可以忽略(内管为黄铜管而且壁厚b较薄,黄铜导热系数λ比较大)时,
(7-7)
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远远大于空气传热膜系数,则K≈α1。因此,只要在实验中测得冷、热流体的温度及空气的体积流量,即可通过热衡算求出套管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值,由此求得空气传热膜系数α1。
表7-1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实验内管内径di(mm)
16.00
实验内管外径do(mm)
17.92
实验外管内径Di(mm)
50
实验外管外径Do(mm)
52.5
总管长(紫铜内管)L(m)
1.30
测量段长度l(m)
1.10
图7-1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
1—光滑套管换热器;2—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
5、套管换热器中积累的热水要及时放掉,以免影响蒸汽传热。
5.空气流量和密度的计算
空气密度ρ1可按理想气体计算:
(7-10)
式中:pa——当地大气压,Pa;
t——孔板流量计前空气温度,℃,可取t=t1;
空气的流量由1/4喷嘴流量计测量,合并常数后,空气的体积流量可由下式计算
(7-11)
式中:C0——合并整理的流量系数,其值为C0=0.001 233;
R——喷嘴流量计的压差计示值,mrnH2O。
八、注意事项
1、检查蒸汽加热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特别是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2、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控制阀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3、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三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调节阀(见图1所示)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控制阀。4、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5~10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
实验七、流体压强及其测量演示实验

流体压强及其测量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绝对压强、表压强和真空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流体液柱高度、压头与压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用U 形管测流体压强、压差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1、 压力定义及表征静止流体所受的外力有质量力和压应力两种,其中在单位面积上所收的压应力称为压强,习惯上又称为静压力。
因为静止流体中任一点不同方向的静压力数值相等,所以静压力只要说明其大小即可,通常用符号p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SI )中,压力的单位是2/N m ,称为帕斯卡Pa ,帕斯卡与其他压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51.013101(()Pa atm at ⨯=标准大气压)=1.033工程大气压276010.33m m H g m H O== 当使用压力的实际数值来表示压力大小时,称为绝对压力,简称绝压。
另外,因为整个地球都处在大气层的压力下,故压力还可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来计量,通常用压力表或真空表测出,称为表压或真空度。
表压或真空度与绝压的关系为表压=绝压-当地大气压真空度=当地大气压-绝压在同一地理位置,表压越大,绝压也越大;真空度越大,绝压越小,真空度就高。
而大气压即大气层压力的大小,与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当地大气压可用气压计测得。
2、 测压原理及仪器对于连续、均质且不可压缩流体,流体密度ρ为常数,在静止状态下,有2112()p p g z z ρ=+- 式中1p 、2p 为静止流体任意两点处压强,1z 、2z 为该两点的竖直高度,g 为重力加速度。
将上式两边同除以g ρ,得2112()p p z z g gρρ=+- 式中,1p g ρ、2p gρ有高度单位,称为静压头;相应地,1z 、2z 称为位头。
工程实际中应用静力学原理测量流体压力和压力差相当广泛,液柱压差计就是利用流体静力学原理测量静压力的仪器,主要形式介绍如下。
(1) 单管压力计如图1所示,将一单管与被测压力容器A 相连通,单管另一端通大气,这就构成了单管压力计。
实验7 霍尔效应实验-to学生

=
RH
IsB d
可见,霍尔电压VH 与 Is B 的乘积成正比,与样品的厚度 d 成反比。比例系数
(4)
RH = 1 (ne) =VH d ( Is B)
(5)
称为霍尔系数,它是反映样品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只要测出VH 、Is 、d 和 B 等宏
观量,就可算出样品的霍尔系数 RH ,以及载流子浓度 n 、平均漂移速度V 等微观量。
图 1 霍尔效应原理图
Page
of
中山大学理工学院、东校区实验中心编制
实验 7 利用霍尔效应测磁场
若以图 1 所示的 Is 和 B 的方向为正向,则由式(4)求得的 RH 为负值时(VH = VAA' < 0 ), 样品是 N 型导电,反之则为 P 型。
要注意的是,式(4 和 5)中令中 RH = 1 (ne) ,是假定所有的载流子都具有相同的 漂移速度,严格来说,考虑到载流子的速度统计分布,需引入( 3π 8 )的修正因子,则
度最大,
B0 = µ 0 NI M
(12)
其中 µ0 为真空磁导率,N 为螺线管单位长度的线圈匝数,I M 为
线圈中的励磁电流。端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中点处的 1/2,且
端点附近的磁场不均匀。
图 2 螺线管磁场分布图
4. 实验仪器面板图
图 3 霍尔效应测试仪面板图
图 4 霍尔效应实验仪面板图
Page
of
n = 3π 1 8 RH e
进一步还可计算样品的电导率σ 与载流子的迁移率 µ ,
(6)
σ = IsL Vσ S
= neµ ,
µ = σ / ne =
RH
σ
(7)
其中σ 可通过图 1 所示的 A、C(或 A′、C′)电极进行测量。设 A、C 间距离为 L ,样
实验七 视图的创建与使用

实验七视图的创建与使用学号 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理解视图的概念。
2)掌握创建视图、测试、加密视图的方法。
3)掌握更改视图的方法。
4)掌握用视图管理数据的方法。
5)了解分区视图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说明:在所有库文件名与表名取名时,请各位同学在所给定的文件名后加上下划线及学号后四位数字构成自己的实验数据库名与表名。
如:XSGL1_20051101.创建视图是数据库应中的常见需求,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创建、管理视图,也可以用T-SQL 语言创建、管理视图。
1、用创建视图向导创建视图使用视图向导创建一个名为studview的投影视图,该视图从student表中查询出班级号为“052”班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家庭住址,入学时间,出生年月资料。
(提示:分别进入企业管理器,再分别单击“工具”、“向导”、“数据库”、“创建视图向导”,然后一步一步地创建视图。
)基本步骤:2、用企业管理器创建、管理视图(1)创建视图A、使用企业管理器在表student上创建一个能查询“051”班学生学号、姓名、家庭住址信息的投影视图。
1)依次进入企业管理器、数据库、XSGL库,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视图”。
2)在系统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新建视图”,出现“新建视图”窗口。
如图所示:3)最上面的一个窗格用于添加创建视图的基础对象,在其上按鼠标右键,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添加表”,将表student添加到此窗格中,上面第二个窗格用于选择进入视图的列,分别选择相应字段:在查询条件窗格中输入查询条件:,输入where子句,最后一个窗格为视图结果窗口。
4)单击工具栏,执行按钮“!”,观察执行结果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单击“保存”按钮,输入文件名:stuview1,再单击“确定”按钮,视图创建完成。
B、使用企业管理器在表student、course、sc表上创建一个能检索学生的学号、姓名、学习课程号、学习课程名及课程成绩。
实验七 带传动实验 (2)

7 实验七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靠摩擦力传递动力或运动的摩擦型带传动(如平带、V 带等),由于中间元件传动带所具有的挠性,使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紧边拉力F 1与松边拉力F 2,由紧边拉力计算式102F F F =+和松边拉力计算式202FF F =-(式中,F 0为带的预紧力;F 为工作载荷要求的有效圆周力),可以看出,由于紧边和松边的拉力不同,造成带的紧边和松边的拉伸变形不同,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带的弹性滑动。
由于弹性滑动的影响,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 2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 1,其降低量可用滑动率ε来表示:121212111100%100%d n d n v v v d n ππεπ--=⨯=⨯ (7-1) 若主动带轮直径与从动带轮直径相等,即12d d =,则121100%n n n ε-=⨯ 滑动率ε的值与发生弹性滑动的强弱有关,也就是与工作载荷要求的有效圆周力有关。
在做该项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随着工作载荷的增加,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 2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 1的差值越来越大,即ε值越来越大。
当工作载荷要求的有效圆周力F 超过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极限值时,带开始在轮面上打滑,滑动率ε值急剧上升,带传动失效。
这就是带传动实验中的滑动率实验。
带传动实验的第二项内容是求带传动的工作效率。
机械传动的工作效率η是输出功率P 2与输入功率P 1的比值,即21P P η=。
带传动工作时,由于弹性滑动的影响,造成带的摩擦发热和带的磨损,也使传动效率降低。
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到的带传动的工作效率值,是在预紧力F 0、工作载荷F 、带的圆周速度v 都达到设计的预定值时的最高效率,如果预紧力F 0、工作载荷F 、带的圆周速度v 没有达到设计的预定值时,则效率η值低于最高效率值。
带传动效率实验是在预定带的圆周速度v 值、预紧力F 0值条件下,工作载荷F 由小到大过程中,效率的变化状况。
如果预紧力F 0超过设计的预定值,虽然效率η值有所提高,但将使带的磨损加剧,温升增高,寿命下降。
实验七_阿司匹林片的制备 (1)

实验七片剂第一部分片剂制备与部分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阿司匹林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2.了解单冲与11 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和保养.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4.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二实验原理片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除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之外, 多数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图7-1 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三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乳钵( 中号), 烧杯(400mi ) , 普通天平,电子天平,电炉, 搪瓷盘(31 × 41cm), 尼龙筛(80目,14 目与16 目), 烘箱, 单冲压片机, 冲头(12mm 和9mm),水分测定仪,片剂四用仪, 溶出仪等.2.实验试剂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非那西丁, 咖啡因, 淀粉, 滑石粉, 硬脂酸镁,乙醇, 蒸馏水等.四实验内容1.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处方(100 片用量)乙酰水杨酸30.0g淀粉7.0g酒石酸0.2g滑石粉q.s淀粉浆(15% ) q.s100片(2)制法:乙酰水杨酸粉碎过筛:乙酰水杨酸适量置研钵中用力研磨成细粉,过80目筛得乙酰水杨酸细粉.15% 淀粉浆的制备:称取酒石酸0.2g 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与15% 淀粉浆混匀.取乙酰水杨酸细粉与3g淀粉混匀, 加适量淀粉浆制成软材, 过16 目筛制粒, 颗粒于40~60 ℃干燥后, 再经14 目筛整粒, 将此颗粒与剩余的4g干淀粉和滑石粉(5%)混匀后压片( 用12mm 孤面冲头) .(3)用途: 解热镇痛药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复方阿司匹林片) 的制备(1)处方每片用量(g) 300 片用量(g )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0.2268 68.04非那西丁( 细粉) 0.1620 48.6咖啡因( 细粉) 0.0350 10.5淀粉0.066 19.8淀粉浆(17% ) 0.088 约26.4滑石粉0.04 12.0(2)制法将非那西丁,咖啡因与7.8g 淀粉混匀, 加淀粉浆制成均匀的软材,通过l4~16 目筛制粒, 湿粒70 ℃干燥, 测定含水量, 干粒过14 自筛整粒.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结晶混合,加剩余的12g 干淀粉和滑石粉后, 充分混匀, 压片( 用12mm 平面冲头) .(3)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等.3.干颗粒含水量测定本实验用红外线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干颗粒含水量.颗粒含水量对片剂成形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通常所含水分应在1-3%.4.压片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4)压片圆形片剂直径5-12mm的糖衣片,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普通冲模.圆形片剂直径小于5或大于12mm的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特殊冲模.任意圆形片剂直径的单双面刻文字,图形,商标冲模.非圆形的几何形状片剂冲模(如椭圆形,囊形,菱形,心形,三角形,月牙形,动物形状,水果形状等).图7-4片剂冲模图7-5异形片剂冲模图7-5 各种形状片剂6.片剂质量检查本实验检查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1)重量差异检查法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见表7-2)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结果列于表1.表7-2 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0.30g或0.30g以上±7.5%±5%(2)硬度检查法: 片剂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破碎或磨损,因此片剂硬度是反映片剂生产工艺水平,控制片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反映和测试片剂硬度,对于片剂的生产和科研,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指导意义.硬度检查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智能硬度仪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其中的活动柱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6片,取平均值.结果列于表2.图7-6 YD-20智能硬度仪YD-20智能硬度仪是用于测量片剂硬度的一种药检仪器,测量范围: 硬度10~200N;分辨率0.1N;精度±1.5%;直径2.0~25.0mm;分辨率0.01mm;精度±0.06mm;度量单位: 硬度N; Kgf(Kilopond,1Kgf=9.81N);Sc(Strocobb1Kgf=1.43Sc);测量方式: 手动单片/自动连续(测量片数最大为100片)(3)脆碎度检查法:取药片,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G项下检查法,置片剂四用测定仪脆碎度检查槽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列于表3.检查方法及规定如下: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量约为6.5g;片重大于0.65g者取10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4)崩解时限检查法:应用片剂崩解测定仪进行测定.测定装置崩解仪的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和下端镶有金属筛网的吊篮,并附有的塑料挡板.吊篮内置 6 支玻璃管, 玻璃管长77.5mm, 内径21.5mm, 壁厚2.0mm筛孔内径2.0mn, 挡板直径为20.7mm, 厚9.5mm, 相对密度1.18~1.20 .采用吊篮法,方法如下: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一片,开动仪器使吊篮浸入37±1.0℃的水中,按一定的频率(30-32次/min)和幅度(55±2mm)往复运动.从片剂置于玻璃管开始计时,至片剂破碎并全部固体粒子都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Φ2mm)为止,该时间即为该片剂的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一般压制片为15min).结果列于表4.另有规定外, 取药片 6 片, 分置吊篮的 6 支玻璃管中, 启动升降机件, 各片均应l5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成碎粒, 并通过筛网.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过筛网时, 应另取 6 片复试, 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入挡板各一块,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糖衣片,浸膏片或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 按上述方法检查, 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崩解并通过筛网.如有l 片不能全部通过筛网, 应另取 6 片复试, 均应符合规定.图7-7 LB系列崩解时限测定仪LB系列崩解时限测定仪适用于固体制剂的片剂,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浸膏片和胶囊等药物进行崩解时限试验.仪器采用了先进的电路设计,具有控温数字显示和娄显定时控制停机功能,恒温精度高,直观性好,是国内领先水平的药物崩解时限测定的标准.主要技术参数:恒温精度:37±0.5度; 温控显示:31/2位LED发光管数字显示; 时钟定时范围:24小时随意调节;定时精度:1分钟/24小时;吊篮上下移动距离:55±1mm;吊篮上升篮网至液面下面25mm;吊篮上下往复次数:30~32次/分;吊篮下降篮网至杯底25mm;过热保护温度:60±5度五思考(一)预习要求1.熟悉制颗粒压片和粉末直接压片等制备片剂的方法.2.了解制湿颗粒的操作要点和对颗粒的质量要求.3.复习液体药物加入的方法和片重的计算方法.4.了解单冲压片机的主要构造与装拆过程,压力和片重调节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保养方法.5.参考实验讲义及操作要点写出实验步骤.(二)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1.乙酰水杨酸在湿热条件下易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增加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和出血等症状.故在淀粉浆中加入酒石酸,以形成酸性环境,减少乙酰水杨酸的降解.2.粘合剂用量要适当,使软材达到以手握之可成团块,手指轻压时又能散裂而不成粉状为度.再将软材挤压过筛,制成所需大小的颗粒,颗粒应以无长条,块状和过多的细粉为宜.(三)思考题1.制备阿司匹林片,如何避免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其原理是什么2.滑石粉在处方中起什么作用在一些药物片剂中为什么不能代替硬脂酸镁使用3.制备APC 片剂过程中,怎样避免乙酰水杨酸分解4.压制APC 片时,应选用何种润滑剂。
实验七 带传动实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物理实验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靠摩擦力传递动力或运动的摩擦型带传动(如平带、V 带等),由于中间元件传动带所具有的挠性,使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紧边拉力F 1与松边拉力F 2,由紧边拉力计算式102F F F =+和松边拉力计算式202FF F =-(式中,F 0为带的预紧力;F 为工作载荷要求的有效圆周力),可以看出,由于紧边和松边的拉力不同,造成带的紧边和松边的拉伸变形不同,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带的弹性滑动。
由于弹性滑动的影响,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 2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 1,其降低量可用滑动率ε来表示:121212111100%100%d n d n v v v d n ππεπ--=⨯=⨯ (7-1) 若主动带轮直径与从动带轮直径相等,即12d d =,则121100%n n n ε-=⨯ 滑动率ε的值与发生弹性滑动的强弱有关,也就是与工作载荷要求的有效圆周力有关。
在做该项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随着工作载荷的增加,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 2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v 1的差值越来越大,即ε值越来越大。
当工作载荷要求的有效圆周力F 超过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极限值时,带开始在轮面上打滑,滑动率ε值急剧上升,带传动失效。
这就是带传动实验中的滑动率实验。
带传动实验的第二项内容是求带传动的工作效率。
机械传动的工作效率η是输出功率P 2与输入功率P 1的比值,即21P P η=。
带传动工作时,由于弹性滑动的影响,造成带的摩擦发热和带的磨损,也使传动效率降低。
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到的带传动的工作效率值,是在预紧力F 0、工作载荷F 、带的圆周速度v 都达到设计的预定值时的最高效率,如果预紧力F 0、工作载荷F 、带的圆周速度v 没有达到设计的预定值时,则效率η值低于最高效率值。
带传动效率实验是在预定带的圆周速度v 值、预紧力F 0值条件下,工作载荷F 由小到大过程中,效率的变化状况。
如果预紧力F 0超过设计的预定值,虽然效率η值有所提高,但将使带的磨损加剧,温升增高,寿命下降。
操作系统:实验7 操作系统的安全(实验报告)

实验7操作系统的安全7.1Windows的安全机制1) 通过本实验,了解和熟悉Windows的网络安全特性和Windows提供的安全措施;2) 学习和掌握Windows安全特性的设置方法。
1. 工具/准备工作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材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
2. 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机器环境安装的操作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单击机器中各个硬盘标志,选择“属性”命令,在“常规”选项卡中分别了解各个硬盘设置的“文件系统”:C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indows的安全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设置安全区域步骤1:在Windows控制面板中双击“Internet”图标,打开“Internet属性”对话框,选择“安全”选项卡。
实验7 地形图绘制

实验7 地形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绘制平面图常用的方法及其操作步骤;2. 掌握数字地形图编辑、注记的方法;3. 掌握数字地形图分幅与图幅整饰;4. 了解数字地形图的输出与打印。
二、实验内容(一)绘制平面图测记式绘图法的图形生成方法主要由四种:简编码自动成图、编码引导自动成图、测点点号定位成图、坐标定位成图,下面分别介绍测点点号定位成图和坐标定位成图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1.测点点号成图法(1)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坐标定位/点号定位”项,按左键,即出现图1所示的对话框。
图1 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的对话框输入点号坐标点数据文件名C:\Program files\CASS70\DEMO\YMSJ.DAT后,命令区提示:读点完成!共读入60点。
(2)展点移动鼠标至屏幕的顶部菜单“绘图处理”项按左键,选择“野外测点点号”项,在命令行的提示下输入比例尺后,选择对应的坐标数据文件名C:\Program files \CASS70\DEMO\YMSJ.DAT后,便可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的点号。
(3)绘平面图根据野外作业时绘制的草图,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选择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然后在屏幕中将所有的地物绘制出来。
如草图2所示的,由33,34,35号点连成一间普通房屋。
移动鼠标至右侧菜单“居民地/一般房屋”处按左键,系统便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
再移动鼠标到“四点房屋”的图标处按左键,图标变亮表示该图标已被选中,然后移鼠标至”确定”处按左键。
这时命令区提示:图2 外业作业草图图3 “居民地/一般房屋”图层图例绘图比例尺 1:输入1000,回车。
1.已知三点/2.已知两点及宽度/3.已知四点<1>:输入1,回车(或直接回车默认选1)。
说明:已知三点是指测矩形房子时测了三个点;已知两点及宽度则是指测矩形房子时测了二个点及房子的一条边;已知四点则是测了房子的四个角点。
点P/<点号>输入33,回车。
实验七 密立根油滴实验

实验五密立根油滴实验【预习重点】1、了解密立根实验思想的发展过程。
2、了解显微摄像油滴仪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
3、了解非整最大公约数的数值求解方法。
【实验目的】1、学习密立根的敬业创新精神,学做一个有心人。
2、尝试用现代化测量仪器计算手段研究经典课题,实测基本电荷e 。
3、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风格和技巧。
【学史背景】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 1868-1953)出身贫寒,上学较晚,除希腊语和数学外几乎没有什么特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投身物理学,那是在奥伯林学院大二即将结束的时候,协助老师给预科班开设基础物理课。
密立根刻苦钻研教学,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生动的演示实验,比之教授们的照本宣科大受欢迎。
他本科毕业后一边教学一边自修硕士学位,之后获奖学金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继而到欧洲留学;返美后应迈克耳孙之邀到芝加哥大学任教。
而立之年的密立根,教学工作非常优秀,科学研究尚未起步。
为此他很着急,决心向科学前沿出击。
J.J.汤姆孙1897年发现电子的论文给了他极大启发,他选定基本电荷的测量作为科研切入点。
因研究气体导电获1906年度诺贝尔物理奖的J.J. 汤姆孙爵士(Sir 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并不擅长实验技术,但思路敏锐善于设计,在同事和学生协助下完成了许多精采实验。
他证明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这种粒子的尺度远小于分子原子,他将之命名为电子(electron),还测算了电子荷质比。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确定电子带电量,许多学者投入这项工作。
著名科学家卢瑟福的赞赏激发了密立根的创新灵感,密立根在改进别人的云室法时突发奇想:为使云雾稳定不动,可否加上一个与重力反向的电场力?结果大出所料,雾粒在很短时间内以不同速度散得一干二净。
失败了吗?否!密立根从意外现象的背后看到出路,一举创造了测量单个带电液滴的著名实验方法,以确凿的数据证明了电荷的量子性,荣获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实验7-白度、光泽度、透光度的测定

实验7-白度、光泽 度、透光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什么叫白度、什么叫光泽度、什么叫透光 度。
2.了解造成白度、光泽度、透光度测量误差的原 因。
3. 了解影响白度、光泽度、透光度的因素。 4.掌握白度、光泽度、透光度的测定原理及测定
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概述
各种物体对于投射在它上面的光,发生选择性反射和 选择性吸收的作用。不同的物体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 的反射、吸收及透过的程度不同,反射方向也不同, 就产生了各种物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白度)、不同 的光泽度及不同的透光度。
光线照射在瓷片试样上,可以发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透射与漫透射。漫反射决定了陶瓷器表面的白度, 镜面反射决定了陶瓷表面的光泽度,镜面透射决定了 陶瓷器的透光度。
2、白度
在日用陶瓷器白度测定方法规定的条件下,测定照 射光逐一经过主波长为620、520、420mμ 三块滤 光片滤光后,试样相对于标准白板的相对漫反射率, 并按规定的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为日用陶瓷器的 白度。
(3)调满度100:选择量程开关为×10档把满度调整旋 钮反时针旋到头时,按下电源开关,然后旋动满度调 整旋钮,调整仪器读数,使检流计光点指在标尺为 100的地方。
(4)测定相对透光度:拉动仪器右侧拉扭,抽出试样盒, 将带测试样放入光样,关进试样盒,即可在检流计上 读取相对透光度数值。当检流计标尺读数小于10时, 应把量程开关再按下,即调到×1档,再读取数,×1 档的满度值等于×10档满度值的1/10。
例如,假定两台白度测定仪所有其它条件完全 相同,只是一台仪器光线垂直入射,45°反射(接 收),另一台光线45°入射,垂直反射(接收)。 这样单就釉的上表面反射这一因素来估算,就可能 使两台仪器的结果相差0.5%以上。
实验7全息照相实验

三、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是以光的干涉和衍射理论为基础的波前记录和再现技术。 普通照相可以对物体的光强进行 记录和保存,小至显微镜下的图像,大至星体的图像,它已在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 应用,并且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1947 年英国科学家盖伯在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研究中提出了 “光学成像的一种新的两步方法” 为全息照相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当时没有一种良好的相干光 源因而进展缓慢。 直到 1960 年以后激光的出现为全息照相提供了相干性良好的光源才获得了迅速发展。 1962 年美国科学家利思用激光作光源并引入离轴参考光束的方法拍摄了第一张具有实用价值的全息 图,此后,全息照相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除激光全息外,还发展了超声全息、微波全息、红外全息 等,并在军事、科研、生产、艺术记录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一)全息照相的原理 全息照相是和普通照相具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显示物体三维图像的照相技术, 它具有真正的视差和大 景深,因此有真正的立体感。 普通照相是把从物体表面发出或反射的光经透镜会聚成像, 用感光胶片把像记录下来。 由于现有的 光记录介质的响应时间比光波振动的周期长得多, 因此都只能记录光强——光波振幅的平方, 而不能直 接记录光波的位相,所以它不能得到三维的图像。 全息照相不仅记录了物体光波的振幅, 同时也记录了它的位相, 这种方法能把物体光波波前的全部 信息都记录下来,所以称为“全息照相” ,也称为波前记录。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可把物体光波还原再现 出来。 全息照相不仅要记录物体光波的振幅, 而且还要记录位相, 而记录介质只对光的强度 (振幅的平方) 敏感, 因此必须把位相也转换成振幅信息并把它记录下来。 光的干涉效应——两列相干光波叠加而产生 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干涉图案) ,不但与这些相干光的振幅有关,而且与相位有关。为了产生干涉效 应,记录位相,可用另一束称之为参考光的相干光和物体光波相干涉来完成。现在通常采用的记录和再 现光路大都是利思所提出的“离轴型”全息图光路,即物光束和参考光束由明显不同的方向到达记录介
实验7 萃取精馏法制无水乙醇

实验七萃取精馏法制无水乙醇一、实验目的1、熟悉萃取精馏塔的结构、流程及各部件的结构作用;2、掌握萃取精馏的原理,萃取精馏塔的正确操作;3、掌握以乙二醇为萃取剂进行萃取精馏制取无水乙醇;4、了解与常规精馏的区别,掌握萃取精馏法所适宜的物系;5、掌握乙醇水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学会求取液相分析物校正因子及计算含量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精馏是化工工艺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而萃取精馏是精馏操作的特殊形式,在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添加剂,以增加原混合物中两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添加剂不与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从而使混合物的分离变得容易。
所加入的添加剂为挥发度很小的溶剂(萃取剂),其沸点高于原溶液中各组分的沸点。
萃取精馏方法对相对挥发度较低的混合物来说是有效的,例如;异辛烷—甲苯混合物相对挥发度较低,用普通精馏方法不能分离出较纯的组分,当使用苯酚做萃取剂,在近塔顶处连续加入后,则改变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由于苯酚的挥发度很小,可和甲苯一起从塔底排出,并通过另一普通精馏塔将萃取剂分离。
又例:水—乙醇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最大浓度95.5%的乙醇,当采用乙二醇做萃取剂时能破坏共沸状态,乙二醇和水在塔底流出,则水被分离出来。
再如甲醇—丙酮有共沸组成,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最大浓度87.9%的丙酮共沸物, 当采用极性介质水做萃取剂时,同样能破坏共沸状态,水和甲醇在塔底流出,则甲醇被分离出来。
共沸物系,在加入溶剂后,溶剂分子与物系中各组分分子发生不同的作用,主要是改变了各组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改变了组分的活度。
其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可分为物理作用、氢键与络合作用。
(1)物理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
它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取向力即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之间的静电}1力,它和分子偶极矩的大小以及温度有关;诱导力是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在电场作用下对邻近分子进行极化,从而使邻近分子产生一个诱导偶极矩;而色散力则是因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瞬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产生瞬间偶极矩,使周围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反过来加剧顺时偶极矩变化幅度,产生色散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七图及图的操作实验班级:姓名:学号:专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掌握图的存储结构及创建算法。
3、掌握图的遍历算法(递归算法)。
二、实验内容:
1、图邻接矩阵存储结构表示及基本操作算法实现
[实现提示] (同时可参见教材及ppt上的算法)函数、类名称等可自定义,部分变量请加上学号后3位。
也可自行对类中所定义的操作进行扩展。
所加载的库函数或常量定义及类的定义:
(1)邻接矩阵存储结构类定义:
自定义如下:
(2)创建邻接矩阵算法
创建无向图邻接矩阵算法:
创建无向网邻接矩阵算法:
创建有向图邻接矩阵算法:
创建有向网邻接矩阵算法:
(3)输出邻接矩阵结果算法
测试结果粘贴如下:
2、图邻接表存储结构表示及基本操作算法实现
[实现提示]函数、类名称等可自定义,部分变量请加上学号后3位。
也可自行对类中所定义的操作进行扩展。
所加载的库函数或常量定义及类的定义:
(1)邻接表存储结构类定义:
自定义如下:
(2)创建邻接表算法
创建无向网邻接表算法:
创建有向网邻接表算法:
(3)输出邻接表结果算法
测试结果粘贴如下:
3、图的遍历递归算法
(1)(存储结构为邻接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递归算法:
测试结果粘贴如下:
有向网的测试结果:
无向网的测试结果:
(2)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非递归算法
测试结果粘贴如下:
有向网的测试结果:
无向网的测试结果:
三、实验心得(含上机中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使用到的编程技巧、创新
点及编程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