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对比研究

我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Relation among
Three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作者: 魏丽华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出版物刊名: 经济纵横
页码: 45-54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经济联系 城市群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摘要: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差异会对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产生影响。

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看,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发展结构。

但对三大城市群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群中各城市与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联系强度、空间梯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应构建京津冀城市群聚疏有序的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发展水平,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过度极化效应,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研究PPT培训课件

京津冀一体化研究PPT培训课件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频发。这些问题不仅影 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服务一体化难题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面临诸多难题。
详细描述
交通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发达,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区域内交通网络覆盖面广,连接了北京 、天津和河北的主要城市,为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提供了便利 。
生态环境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WTO)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京 津冀一体化发展逐渐得到重视和推进。
02
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
经济发展现状
总结词
京津冀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详细描述
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地区以高端 制造业、科技产业、金融业等为主导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
THANKS
感谢观看
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北京、天津的公共服务质量较高,而河北的 公共服务质量相对较低。这种差异导致居民 在地区间流动时面临诸多不便,制约了一体 化进程的发展。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加 强政策协调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04
京津冀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加强政策协调与规划对接
政策协调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京津冀地区教育合 作,提高教育质量。

城市经济联系、空间网络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中国西北地区五省份的经验证据分析

城市经济联系、空间网络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中国西北地区五省份的经验证据分析

城市经济联系、空间网络与区域经济差距———基于中国西北地区五省份的经验证据分析罗朋伟1,曹希广2,吉亚辉1(1.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兰州730070;2.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上海201620)摘要:以地级市为基本分析单元,基于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1996—2018年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特征,分析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结果表明:西安、乌鲁木齐、兰州、西宁和银川作为支撑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5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由东向西呈现单调递减的态势;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并不高,但整体呈现出缓慢增大的趋势;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具有较好的关联性,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是“等级森严”的,却拥有较高的网络效率;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同样具有较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发育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为收敛态势。

关 键 词:城市经济联系;空间网络;区域经济差距;西北地区中图分类号:F1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1)03?0037?06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1.03.007收稿日期:2019-11-01;修回日期:2021-04-18作者简介:罗朋伟(1992-),男,河南鄢陵县人,硕士,主要从事空间经济和经济地理研究,(E mail)1432437520@qq.com。

通信作者:曹希广(1990-),男,山东潍坊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E mail)caoxg199001@sina.com。

0 引言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无论是从国家(或地区)还是从区域的地理空间层次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均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特征。

正是由于经济力量运行的地理空间并非均质的,因此,集聚的速度和集聚的程度也会因地理尺度的不同而相异[1]。

初中地理教材详解——城市群与区域经济

初中地理教材详解——城市群与区域经济

初中地理教材详解——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城市群和区域经济是初中地理教材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们是随着城市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研究对象。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

一、城市群城市群,是由若干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共同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地区。

城市群往往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与其形成密切联系,并在空间上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连片集群。

这种集群不仅体现了城市的规模和定位,而且还反映了不同城市间的相互联系、资源共享和经济互补。

中国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这些城市群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群的规模与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一方面,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形式,能够打造“超级城市”,促进中心城市的同时促进周边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群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指某个区域内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机构和人口在内。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顾及了区域内的各种因素,如城市、农村、经济和文化等,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某个区域的经济状况。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过程,在不同的区域内存在不同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因此需要根据区域内各种资源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

如何利用地域、经济、科技等优势,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研究热点。

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政策引导、投资扶持和技术支撑等方式,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强化区域间的联系与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的积极整合。

总结:城市群与区域经济是初中地理教材中两个重要的概念,这两种模式的出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全方位地反映了各种资源与要素的互动关系。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加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城市群的相关研究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的相关研究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一、城市群发展历程: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起初的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沧州、张家口、承德、石家庄8地市。

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一直迟迟没有推出。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官员认为,历经五年时间调研、编制,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图,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极”。

由于河北一共11地市,为了更好的衔接河北规划,新的京津冀规划将涵盖河北省全部。

即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的保定、廊坊、唐山、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石家庄11地市(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

二、区域基础:1.两个核心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大学、科研机构林立,人才高度密集的优势,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相结合,积极发展高新产业,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

天津:城市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

天津主要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并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

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2.能源和重工业唐山:我国北方重化工产业基地,京津冀城市群主要重工业产品和能源供应基地,石油、铁矿石运输枢纽城市。

沧州:京津冀滨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带南部节点城市,以石油化工、盐化工为主的重工、化工产业基地,连接冀中南、鲁西北、西北地区的能源输出港。

邢台: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以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能源、汽车工业、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城市群建设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一直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缓解北京市的城市化压力,201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旨在全面加强京津冀三地的互联互通和合作。

作为中国首个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案例,本文将探讨该问题的核心内容。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最大和最全面的城市群之一。

它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和周边地区的省份组成的,占地面积超过21万平方公里和1100万人口。

虽然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是这里的人口数量庞大,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丰富。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近一个世纪,城市信息网络化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当,也导致了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等。

因此,三地的联合合作和互相协调是必要的。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将各省市之间的资源和信息有效地整合起来,打造成一个高水平, 高效率, 全面发展的城市群。

具体来说, 该策略的任务包括减轻北京市的人口压力, 优化京津冀区域的资源组合, 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 降低交通拥堵和污染, 增加环境保护投资, 培养和培训人才,以及实现城市农村一体化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 改善就业和生活环境是最为关键的。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为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中央政府在多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具体来说,政策和经济方面的举措包括增加政府开支、建设新的交通线路、优化土地利用和提供税收优惠等。

同样,目前各城市间的交通也得到了改善:新的高速公路被建立、地铁线路建设已经开始,而官方也鼓励三地的环保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 中央和其他组织也着力于推进京津冀地区的技术革新和知识创新。

政府部门为各地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咨询,以协助科技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京津冀市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不仅为加强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性和高效性提供了机遇,也推动了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为构建“共同富裕、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探索。

首先,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集中了一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然而,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区域资源的不平衡和环境的恶化,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和矛盾。

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机制和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是加强区域间合作的政策引导,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等。

其次是加强资源共享的政策支持,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再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生态修复系统和环境保护机制,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第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了区域内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了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

同时,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融合发展,提高了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城市的整体发展和互利共赢。

在实施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建设,加强了协同发展的推进力度。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天津 、北京一 廊 坊 : 二层 次 , 京一唐 山、北 京一 保 定 、北京 第 北 石家庄 、 天津一 唐 山、 天津一廊 坊 、 天津一 保 定、 家庄一 邢 台、 石 邢
( ) 区域 经 济 发 展 不平 衡 三
工业 城市 与京津 具有较 高的经济联系程度, 河北省 临近省会石家 庄的地
级市 与石 家庄具 有较高 的经济联系 程度 。 但与第 一层 次城市之 间的经
联系都不 强。 另外 , 石家庄 与京津 以北4 即张家 口、 市 承德 、 山、 唐 秦 制 定区域 发展 总体规 划 , 协调 各省市 的协 作 、联 合 ,减 少经济 活动
二 、 京 津 冀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建 议 济联系相 比还有较 大差距, 并且它们 的经济联系 量增长缓慢 。 层次 第三 ( )突破 行 政限制 ,增强 区域 合 作 。提 高京 津冀 地 区城 市 间 一 城市之间 的经济 联系也就是剩 余城市之 间的经济联系 , 具体来 讲 , 主 的经济联 系水平 , 加速 区域经济 一体化 , 须突破行政 限制 ,消除 必 要是河北省 内城 市之间 的经济 联系, 以及河北 省内除唐 山、 廊坊 、 定、 各 个政府 保证 自 利益最 大化的 出发点 , 保 我 协调各 行政单 位个体利 益与 石家庄外 的其余城 市与 京津 的经济 联系 。 第三层 次城市之 间 的经济联 区域整 体利益 的冲 突 ,实 现区域 合作 Ⅲ 。京津 冀地 区要 建立 专 门的 系可首批 l个沿海 开放城市 的秦皇 岛, 4 其与京津 、 与毗邻 的唐 山的经济 高于 行政区域 的协调机制 , 重点研究和制 定区域 内的产业发展 战略 ,
继珠三 角和 长三 角之后 ,环渤 海经济 被视 为拉动 2 世 纪 中国经 1 从 上表 可 以看到 ,除北 京市外 ,津冀 都 是 以第二产 业 为最大 产 济增长 的新的引擎 。 环渤 海地 区包 括京津 冀及辽 宁和 山东五省市 , 而 业 部 门 ,经济 增 长主 要是 靠第 二产业 尤其 是制造 业拉 动 。 京津冀板块 是环渤海 经济 圈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发展蕴 藏着 巨大的潜 其 另 外 ,由于京津 冀区域 内缺 乏统 一规划 , 各城市 产业 趋 同。产 力 。但是 , 自 2 世 纪 8 年 代环 渤海经 济圈 概念 的 出现 以来 ,作 为 O O 业 上都基 本走 上了经 济 自我循 环 的道 路 。2 O世纪 9 O年代 ,当时 的 环渤海经济带核 心层的京津冀 地区的发展并 没有如人们 期望带动整 个 国家纪委 曾经计 划在 京津 地 区投 资3 万吨 乙烯生产 基地 。 照当时 的 O 按 环渤海经 济的迅猛 发展 , 而是 明显的落 后于珠三 角和长三 角 的发展速 国际惯例 ,乙烯 生产规模 在 6 万 吨 以上 才有效 益 ,而 京津两 市各 不 O 度 。因此 对京津 冀 区域 的经济 发展进 行 研究 ,分析 存在 的 问题力 争 相 让 ,最 终各 建 一个 1 吨的 项 目,使 得 双方 都没 有收 益 [ 。河 5万 2 ] 找到 合理 的解 决 方案 意义重 大 。 北 省经 济 的现 有产 业主要 是钢铁 、建 材、化 工和 制药 , 本上是 资 基

《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范文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的重要区域,其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该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国家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规划,为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 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城市群产业体系。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该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3.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京津冀地区交通网络日益发达,实现了区域内的快速交通联系。

这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1. 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与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的发展差距较大。

2. 资源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该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

3. 体制机制障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如行政壁垒、市场分割等问题,制约了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统一。

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与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继续加强国家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推动该地区在政策、规划、项目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

2.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多元化、差异化、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

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实现更高效的区域交通联系和物流运输。

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我国三大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现代营销上旬刊XDYX 一、城市群及三大城市群的界定(一)城市群的概念美籍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最先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城市群的概念,他认为,城市群是在一定地区内集中分布的由多个城市聚集而成的多层次、多核心的大型城市集团,是城市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城市群一般拥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相邻的城镇与核心城市有着紧密的社会和经济联系,且呈圈层式分布。

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点,也是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战略高地。

(二)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区域界定目前,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主要有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大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在内的11个地级市以及河南省的安阳;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9市、浙江省的8市、安徽省的8市在内的26个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9市,外加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三大城市群的特征(一)资源特征1.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4%。

总人口数量1.2亿人(2021年底),占全国总人口的8.1%,人口密度537人/平方公里。

在资源方面,北京市对河北地区的依赖非常明显。

河北省蕴藏丰富的铁矿、铝土矿等矿产和一定量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是京津两市矿产、水、电和农产品等资源的供应地,而以北京和天津为枢纽的交通系统也覆盖了河北省大部分区域,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反哺作用。

2.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总面积2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

总人口数量1.7亿人(2021年底),占全国人口的11.7%,人口密度788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地区土地肥沃,河湖众多,水资源充沛,有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和一定数量的金属矿产,但其能源资源短缺,所需要的原油、天然气、煤炭,几乎全部依赖省外输送和进口。

长三角拥有长江流域广大的经济腹地,可以通过海陆交通与东北、东南及华北交流,能够有效地集聚资源和资金并向外扩散。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其发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就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二、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1. 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因此,京津冀城市群的首要功能定位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这要求在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北京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力,发挥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作用。

2. 科技创新与产业高地天津和部分河北城市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创新实力,因此,京津冀城市群也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高地。

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 生态屏障与绿色发展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该城市群的功能定位还包括生态屏障与绿色发展。

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协同发展策略1. 优化空间布局京津冀城市群应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发展格局。

要充分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

3.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要充分发挥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结论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群,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其功能定位包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与产业高地、生态屏障与绿色发展等。

要实现协同发展,需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耦合协同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耦合协同发展研究》范文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耦合协同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效益提升以及碳排放的减少,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耦合协同发展,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京津冀城市群涵盖北京、天津及河北多个城市,其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紧张和碳排放压力等问题。

研究该地区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耦合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献综述前人关于城市群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因素的分析,而关于三者的耦合协同发展研究尚不多见。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京津冀地区的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针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耦合协同发展研究仍有待深入。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进行深入研究。

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政府报告、研究报告等。

五、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的现状分析1. 产业结构现状: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工业化现象。

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

2. 土地利用效益现状:土地利用效率在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同时,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农业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 碳排放现状: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领域。

各城市间的碳排放量差异较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76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刘天宇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的描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同构;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7-0476-01一、京津冀城市群简介京津冀地区以占全国1/50的土地,聚集了全国2/25的人口总量,创造了占全国1/10的GDP 总量,其经济规模可见一斑。

然而,2015年北京的恩格尔系数为22.1%,同年河北的恩格尔系数为26.05%,可见河北的居民收入水平与北京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而且在环绕北京和天津两个特大城市的河北周边地区存在25个贫困县,其被称为“环京津贫困带”,其中生活着200多万贫困人口,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西部最贫困地区处于同一层次。

[1]北京和天津无论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还是在人均GDP 上,都将河北的各地级市远远甩在身后,其地区极化效应十分严重。

根据世界通用的判断标准来看,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也不在同一阶段上,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水平较高;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具有完备的制造业工业基础;而河北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工业结构单一。

工业化水平差距过大、地区极化效应过于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先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二、京津冀城市群所面临的问题1.交通不通畅。

河北与北京、天津之间曾有两千余公里的“断头路”与“瓶颈路”。

本该成为便利生产要素流动、提高区域内城市间互联互通的道路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治上行政区划的分割成了阻碍三地经济交往的藩篱,从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协调。

使地理上相邻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三地区没能通过便利的公路网相连接。

2.多核心城市。

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经济区域内的各增长极之间应具有产业互补的作用,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各地级市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的区域发展规划与部署。

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城市, 这是造成该地区城市经济两极分化且发展普遍滞后 的重要原因。 作为河北省会的石家庄并没有起 到带动全省
201 年 第 5 1 期
《 展研 究 》 发
经济社会发展 的中心作用, 而且发达程度不如紧邻京津的 唐 山。 尽管保定位于河北省地理中心位置, 但是由于临近北
京和石家庄, 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显示明显的区位优势, 只 能归入该地区的三级中心城市。
2 .京津 冀地 区中 心城市间的可达性测度
式 中: i Ri 表示城市 间的绝对经济联系量; i F表示低级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心城市对高级中心城市 的经济隶属度; D G P分别 G P D 表示城市i 的地区生产 ( 、 j 值 亿元) P、 ; P 分别表示城市i 、
j 的非农业人 口 ( 数 万人) Di ; i 表示城市ij 、间的最短公路里程
高等级中心城市的经济隶属度, 石家庄对北京 的经济隶属 度将近2 倍于对天津的经济隶属度, 唐山对天津的经济隶属 度大于对北京的经济隶属度。 承德 、 张家口、 廊坊、 保定对 北京的经济隶属度大于对其他高等级中心城市的经济隶属 度, 最高达7 . % ( 23 张家口) 唐山、 1 ; 沧州对天津的经济隶属 度大于对其他高等级中心城市的经济隶属度; 衡水、 邢台、 邯郸对石家庄的经济隶属度大于对其他高等级 中心城市的 经济隶属度; 只有秦皇岛对唐山的经济隶属度大于对其他 高等级中心城市的经济隶属度。
三 GDP
48 ., . 和28 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为京津冀地区的一级中心城 4 2
市; 石家庄和唐山的K 乎相等, 分别为1 . , . 和1 5 排在第 1 1 0
同样方法计算K K iK i s 和K 、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与定位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与定位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与定位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群的概念逐渐成为人们研究城市发展的新热点。

城市群是指由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与互动,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经济、社会、文化网络。

随着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出现和成熟,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的出现是受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间联系不断加强、城市功能不断转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城市群发展是在扩大城市范围的同时强化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发展的策略性安排。

随着中国大力发展城市群经济的战略部署,全国范围内正在涌现出不少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不同城市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不同的实践与经验。

例如,长三角城市群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先进、最具活力和经济支柱最多的区域之一,目前正在加强城市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国际化城市集聚区。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各城市间发挥各自的特点,但同时要考虑到群体整体的发展,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在城市群经济中,城市之间的合作、互动和竞争是相互依存的,相互支撑的。

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协作和流通,这包括人才、科技、资金、信息、产业等多方面,一个群体的整体效益优于单一的城市。

二、城市群经济定位的重要性城市群经济的定位,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定位决定了城市群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

在城市群经济竞争中,定位决定了群体整体的竞争力,也为各城市在群体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城市群经济定位能够明确城市群的总体定位。

城市群内部城市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产业优势和特点,需要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闻所未闻的相互协作关系。

而城市群经济定位为各城市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和合作关系,加强城市群自身的整体胜任力。

其次,城市群经济定位可以为各城市交流城市群软、硬件建设提供指导。

《2024年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的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时空分布与流动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的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时空分布与流动特征分析》范文

《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的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时空分布与流动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研究城市群人口时空分布与流动特征的重要工具。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其人口流动与分布特征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时空分布与流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与方法本文采用的手机信令大数据,来源于京津冀地区各大运营商的通信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清洗、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每个个体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活动轨迹、停留时间等关键信息。

在分析方法上,本文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流动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时空分布与流动特征进行全面剖析。

三、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时空分布特征1.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核密度估计,我们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是人口集聚的主要区域,而周边地区则呈现出相对较低的人口密度。

这种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吸引力差异。

2. 人口时间分布特征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节假日期间,人口从周边地区向大城市集聚,而在工作日期间,由于通勤等原因,人口在大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之间流动。

这种时间分布特征对于理解城市群的动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流动特征1. 流动网络结构通过流动网络分析,我们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流动呈现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辐射状结构。

其中,北京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最为紧密,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北京都市圈”。

此外,天津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

这种流动网络结构反映了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联系和人口流动规律。

2. 流动人口特征在人口流动方面,我们发现年轻人和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向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流动。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分析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0.12探讨与研究D I S C U S S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一、城市群的内涵与特征1.城市群的内涵我国关于城市群的概念形成与20世界80年代,在众多学者的系统研究中,提出我国城市群现状,同时强调了城市群的紧密联系下,成为一座具有个体构建城市集合体[1]。

城市群是一个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密集分布区域,以一个或多个城市作为基点,集聚在一定空间内的不同规模城市,通过互联网纽带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纽带,成为高水城市一体化逐步形成的过程。

2.城市群的主要特征(1)要素聚集性。

由于集聚效应,城市群将中心城市视为整个城市群的增长极,并吸收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例如资源、人才、资本以及科学技术。

(2)经济效益高效性。

在一定规模的城市群中,生产要素的供给要比单个城市发展更快,而需求市场也将同时扩大和增长。

但最后城市群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并具有显着的产业集聚,扩散和相关收益。

(3)交通通达性。

城市群的发展取决于交通条件,因此生产要素可以在交通流通过区域时提供无障碍的通行,减少时间和经济成本并增加城市空间联系的密度。

二、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理论1.城市群空间演化理论城市群的空间演化模型将城市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并在一定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独特性,逐渐形成较为详细的城市群。

这四个阶段分别为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后期,在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之间已经逐渐转变为多核心结构,边缘地区能够得到开发和利用[2]。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于1909年,由德国经济学家提出。

中心地理论强调每个城市作为点,都能接受与中心地相同的机会,其一点与其他点的相对性与其距离成正比;在中心地理理论中提出,在市场、交通以及行政原则中,中心地网络会呈现出不同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低于呈六边形等。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基于修正引力模型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基于修正引力模型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研究——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唐朝生;芦佩;樊少云;邓赛赛【摘要】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的质量,然后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双核地位较为突出,经济联系方向呈现出中心指向性、地域相邻指向性及与高铁路线图相似特征.建议加快京津冀中小城市发展,提高其综合实力;培育新的节点城市,形成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体系;加快雄安新区发展,培育京津冀新的增长极;完善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体系,加强彼此间经济联系;建立有序竞争、开放、统一的城市群市场体系.【期刊名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8)006【总页数】8页(P80-87)【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引力模型【作者】唐朝生;芦佩;樊少云;邓赛赛【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焦作054000;燕山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组织形式,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因此,世界各国非常注重城市群的发展,我国也积极推进城市的组团式发展,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城市群。

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是指城市群内不同城市彼此之间人口、资源、信息、商品的相互流动及相互作用,其联系强度的大小反映着城市群相互协作能力的大小,能够反映城市群整体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从空间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情况。

国外学者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Taffe基于航空客运人数,利用引力模型对美国各城市之间的航空运输体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城市在城市群的航空运输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1]。

“一体两翼”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模式分析

“一体两翼”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模式分析

作者: 孟祥林
作者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环渤海经济瞭望
页码: 3-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一体两翼 京津冀城市群 经济一体化
摘要:以京津唐保“四核”城市为主体的京津冀城市群在京石、京秦和京津等交通线的影响下呈现轴向延伸和扇形扩张的发展趋势.但是京津冀之间的不对称经济联系以及行政等级的差别约束了该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

京津冀经济发展一体化具有悠远的历史基础和地缘优势.依托京津冀之间的资源互补以及便利的交通网络,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主导应该是京石和京秦铁路两条发展轴包围起来的环渤海扇形地域。

为此要多角度考虑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将保定和唐山独立出来设立直辖市分担京津职能并协调京一津一保一唐的发展:规划多梯度的经济格局并强化城市间的联系:构建大北京辐射下京津冀双环掌状网络发展模式。

从制度设计和经济联系双方面保障京津冀城市群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

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及交互影响

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及交互影响

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及交互影响陈明华;刘玮;刘华军【摘要】基于2002-2013年城市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VAR脉冲响应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及交互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的非均衡态势.(2)五大城市群整体及各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均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差距且这种差距在逐渐拉大,出现了两极或多极分化现象.(3)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对京津冀、长中游、成渝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效应,京津冀与成渝、长中游与成渝之间具有较强的交互影响效应,京津冀对长中游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效应,成渝对其他城市群则表现出负向影响效应.【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评论》【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9页(P146-154)【关键词】城市群;经济发展;核密度估计;脉冲响应【作者】陈明华;刘玮;刘华军【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0城市群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张学良,2013)[1]。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正在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这标志着我国区域规划重心由“带状”逐渐转向“块状”。

目前我国已经和正在形成的城市群和经济区已达22个①,其中国家级城市群有5个②,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中游、成渝城市群,它们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发动机(张学良,2013)[1]。

2002年五大国家级城市群GDP总和为6.08万亿元(2002年价格,下同),占我国GDP的50.26%,此后这一比例不断攀升,截至2013年五大城市群的GDP总和升至22.97万亿元,占我国GDP的比重达到65.07%,这表明城市群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问题探 索》2 0 1 5年第 5期
京津冀城 市群 经济联 系网络研 究 水
鲁金 萍 ,杨振 武 ,刘 玉
( 1 .中国人 民大 学 ,北 京 1 0 0 8 7 2 ;2 .中国文化 大 学 ,台北 1 1 1 1 4;3 .中国科 学院 ,北京 1 0 0 1 0 1 )
而对于城市群经济联 系等方 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 等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借助修正后 的引力模型
是借助社会学 中的社会 网络分析方法来剖析城市群 内 和社会 网络分析模型 ,对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 间的经
部经济联系 的研究少之又少 。社会 网络分析于兴起于 济联 系网络进行实证分析 和探索研究 ,以期对城市群 2 0世纪 中期 ,广泛 应用 于社 会学 领域 。社 会 网 络分 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的作用 ;城 市群 内部 其他城 市间经济联 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关 键词 :城市群 ;经济联 系网络 ;社会 网络 分析 ;京津冀 城 市群是 在特定 区域范 围内云集相 当数量不 同性 春 、周正荣 ( 2 0 1 3 ) 采用社会 网络 分析空 间经济 结 质 、类 型和等级规模 的城市 ,以一个或多个 中心城市 构特征 ;汪 明 ( 2 0 1 2 ) 利 用社 会 网络分析 了江 苏城 为核心 ,借 助现 代化 交通 工 具 和综合 运 输 网的 通达 市群 经济联 系 网络结 构 ;刘耀彬 、戴璐 ( 2 0 1 3 ) 利
社会 网络分析在 区域空 间结构 中应用较 多 :侯 赞慧 、 京 、天津 ,以及河北省 的石家庄 、承德 、张家 口、秦 刘志彪 、岳 中刚 ( 2 0 0 9 ) 利用 社会 网络法 研究 长三 皇 岛、唐 山、廊坊 、保定 、沧州 、衡水 、邢 台 、邯郸
角经济一体化进程 ;李响 ( 2 0 1 1 ) 利 用社会 网络法 1 1个 地 级 市。截 至 2 0 1 2年 底 ,该 区域 土 地 面 积 分析长三角 网络结构特征 ;王燕军 、宗跃光 、欧 阳理 1 8 . 2 5万 k m ,占全 国国土面积 的 2 . 2 5 % ;常住人 口 . 0 7亿人 ,占全 国总人 口的 7 . 9 9 % ;地 区生产 总值 等 ( 2 0 1 1 ) 利用社会 网络法 分析 关 中一天水 经 济 区 1 . 7 3万 亿 元 ,占 当 年 全 国 国 内生 产 总 值 的 协调发展进程 ;廉 同辉 、包先建 ( 2 0 1 2 ) 运用社 会 达到 5 网络分析工具探讨皖江城市带经济一体化进程 ;方大 1 2 . 1 4 %。伴 随着 区域经济 的快 速发展 和天 津北方 经
析力 图使用 图论 、数学方法等技术描述关 系网络 ,并
探究这些关系 网络对各行动者及整体 的影 响 ,核心在
于从 “ 关系” 的角度出发研究 社会现象 和社会 结构 。


研 究 范 围与 方 法
( 一 ) 研 究 范 围与 数 据 获 取
本研究选取 的空 间范 围为京津冀城市群 ,涵盖北
人 :孙久文) 成果之 一;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基 于 云块 特 征 变化 的静 止 气 象卫 星 光 学遥 感 降水 估 算 方 法研 究” ( 项 目编 号: N O . 4 1 3 0 1 3 7 9 ,主持人 :刘 玉)成果之一 ;中国博士后基金一 “ 基 于云块特征 变化 的静 止 气象卫星光 学遥感 降水估算方 法研 究” ( 项
性 ,以及高度发达 的信息 网络 ,不 断向周 围区域辐射 用社会 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环鄱 阳湖城市群 网络结构 的 构成 的一个相对完整 的 “ 集 合体 ” 。 目前 ,国内外学 经济联系 ;方 叶林 、黄震方 、涂 玮 ( 2 0 1 3 ) 运用 社
者对于城市群概 念 、特征 、规 模等方 面 的研究 较多 , 会 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等

要 :“ 多中心、 网络化”作 为城 市群 经济发展 的必然趋 势 ,正在成 为京 津冀城 市群发展 的强大动 力,
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 角、珠三 角之后的我 国经济 增长 “ 第三极” 。借 助 引力模 型和社会 网络分析 方 法,以 京津冀城 市群 1 3个构成城 市间的经 济联 系网络为研 究对 象进行 实证分析和研 究。研 究结果表 明:6年 间,京 津冀城 市群整体 网络密度显著提 高 ,城 市间经济联 系频繁 而 密切 ;城 市群 内部 结构发 生 变化 ,由以北京为核 心的格 局转变为 以北京、天津共为 中心的格局 ;石家庄依托 其省会城 市优 势 ,在城 市群 中发挥 着越 来越重要
作 者简介 :鲁金 萍 ( 1 9 8 0一 ) ,女 ,新疆石河子人 ,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 学院博 士后 ,讲 师,研 究方向 :区域 经济与政策 ,资 源
经济与政策。
} 基 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 目—— “ 调整 区域 经济结构促进 国土开发 空间结构优 化研 究” ( 项 目编号 :1 0 & Z D 0 2 3,主持
目编 号:NO . 1 1 9 6 9 1 ,主持人 :刘 玉)成果之一。
1 1 7
济 中心 的确立 ,以及其处于环渤海地 区和东北亚核心 多数学者以单一指标或 简单几个指标作为城市质量的
重要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 ,京津冀 城市群将 越来越引 度量方法 ,该方 法无法较 为全 面地反映城市 的综合实
起 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的瞩 目。
力 。因此 ,本文选用国家统计局城市 司和 中国统计学
考虑到城 市群 内部各城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可 会城市统计专业分会课 题组研 制的中国地级 以上城市 赵 惠 云 ,2 0 0 9 )来综 合 反 得性和计算的严密性 ,从 2 0 0 7和 2 0 1 3年 《 北京市统 综合实力评价 指标 体 系 ( 计年鉴》 、《 天津 市统 计年 鉴》 、以及 《 河 北 经济年 映城市发展质量 。此外 ,为了便 于计算 ,模型 中所用 万人 )表示 ,城 市 间距 鉴》 、《 中国区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年鉴》 、《 中 国城市统 计年鉴》 到的人 口数 用城镇 人 口数 ( 0 k m / h ,换算 成 时间 中选取 2 0 0 6年 和 2 0 1 2年 两个 年 份 的各城 市 综 合 实 离用城市 间最短公 路距离 除 以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