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Image Diagnosi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1(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时39)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相关各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是以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知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临床CT诊断学》李果珍主编
《X线诊断学》荣独山主编
《CT与MRI影像解剖学图谱》姜树学主编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分三部分:包括平时实习课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10%,理论知识考核占70%,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占20%,要求三项成绩总分相加大于60分为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性,理论与实习课课时数比约1:1.25。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配以大量的影像图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为直观的理解。实习课分为四部分,包括带教老师
简单介绍实习内容要求、带教老师讲解见习片内容、学生独立读片及带教老师疑难解答、带教
老师分析学生在阅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内容做总结分析。
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X线、CT、MR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X、CT、MR图像的特点
2观察异常X、CT、MR表现的要点及其诊断方法和原则
(二)熟悉:
1.X、CT、MR影像学多种成像技术
2.各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适用范围
(三)了解:
1.影像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2.X线检查中的防护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X线成像
(一)详细讲解:
1.X线图象特点
2.X线图像解读原则与方法
(二)重点讲解:
1.X线穿透性及其衰减效应的特性及与此相关的X线成像原理
2.人体X线密度的概念:自然对比、人工对比
3.X线检查方法:透视、摄片普通检查优缺点;软线摄影的特殊检查优点与应用;造影检查及其方法与适用
部位
4.数字X线成像优点
5.X线诊断临床适用范围
(三)一般介绍:
1.X线设备
2.数字X线成像技术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X检查中的防护原则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
(一)详细讲解:CT图象特点:
(二)重点讲解:
1.CT图像解读原则与方法
2.CT成像原理
3.CT设备有关螺旋CT概念
4.CT检查技术有关普通CT检查之平扫与增强扫描内容
5.CT诊断临床适用范围
(三)一般介绍:
1.CT设备除螺旋CT以外的内容
2.CT检查技术中图像后处理与灌注成像内容
第三节、超声影像
参阅超声章节内容
第四节磁共振成像
(一)重点讲解:
1.MRI成像原理
2.MRI图象特点
(二)详细讲解:
1.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质子加权成像(PDWI)
2.流空效应、MRA、 MRCP
3.MRI对比增强效应及伪彩色功能成像
(三)一般介绍:
1.磁共振设备
2.MRI检查技术及有关常见检查序列
3.MRI图象的解读
4.MRI诊断临床应用
第五节图像解读与影像诊断思维
(一)重点讲解:1.影像图像解读的内容与基本方法:即以解剖、病理生理为基础,根据影像所见分析病变的部位、分布、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数目、邻近器官和组织改变,器官功能改变等,并动态观察、全面分析
2.影像诊断思维,重点讲解影像结合临床资料的诊断原则
(二)详细讲解:影像诊断包括明确诊断、排除性诊断与可能性诊断三种诊断结果及其临床价值评价,明确影像学诊断是以影像表现特点为主要诊断依据,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及其它检查结果全面综合分析,作出较正确的影像诊断;同时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手段中重要部分,但有局限性
第六节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
(一)重点讲解:1.图象存储与传输系统即PACS系统的概念
2.信息放射学的概念与内涵
(二)一般介绍:
1.PACS系统的原理与结构
2.PACS系统的临床应用
(三)、专业词汇:
1.DR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3.自然对比与平片
4.螺旋CT
5.CT图像
6.CT值
7.CT增强扫描
8.磁共振成像(MRI)
9.T1加权成像(T1WI)、T1加权成像(T2WI)
10.流空效应
11.PACS
12.信息放射学
超声成像技术与应用
一、超声检查技术
一、目的与要求
㈠掌握:超声的概念、超声波的物理性质及超声图象特点
㈡熟悉: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
㈢了解:常见超声检查技术
二、教学内容
㈠详细讲解:
超声波的定义,超声波的物理性质,超声图象特点要求学生掌握
㈡重点讲解:
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超声图像分析的主要内容
㈢一般介绍:
常见超声检查技术
二、心脏超声
一.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