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突水的预兆
矿井突水的预兆矿井突水是矿井灾害中最严重的一种,往往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危害。
因此,如何及时发现矿井突水预兆,做好预防工作,是每一名矿工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矿井突水的原因与危害矿井突水,简单来说就是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使得矿井内部水位急剧上升,矿工和设备被淹没。
矿井突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断层扩大,地下水突然渗入矿井;采矿活动破坏了地下岩石层结构,导致煤层底部渗透性增强;地震活动使得岩石层破裂产生大量裂隙,煤与矿井相接部分开裂,产生突水。
矿井突水的危害非常严重,它往往会造成矿工的身体被淹没,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设备和通风设施被破坏,导致现场的停工、损失和经济影响。
二、矿井突水的预兆虽然矿井突水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它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
我们只有及时掌握和分析这些预兆,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1、水位上升:这是矿井突水比较明显的预兆。
如果你发现矿井的水位急剧上升,可能意味着煤层底部有大量地下水渗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2、地面裂缝:地面裂缝在一些煤矿常常会出现。
如果你发现地面裂缝的数量在急剧增加和扩大,可能意味着煤层处于破裂状态,需要严密监测危险状况。
3、瓦斯逸出增加:矿井突水往往和瓦斯逸出量有很强的关联度。
如果你发现瓦斯逸出量急剧增加,则可能意味着煤层正处于突水危险之中。
三、矿井突水的预防措施对于矿井突水,我们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矿井的建设建造一座安全的矿井必须考虑因矿井突水而引发的灾害。
要提高矿井的填充效率,以便减少矿井突水的损害。
还应当加强采掘机械的安装与机加强,在地震和突水出现时保持对矿井的快速反应和来不及获救人员救援。
2、科学矿井工艺在采矿活动中要尽可能的避免破坏煤层的稳定性。
对矿层的支柱要进行铲、清理和填补,采取加固支撑和预防渗透水的措施,杜绝煤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突水的情况。
3、不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矿务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其救援突水事故的意识与能力,引导矿务员参与制定突水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和推广预警措施,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定期组织疏散演练,增强矿务员应对突水事故的能力。
矿井突水预兆汇总
矿井突水预兆1)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
(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肢。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股起,底殿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
(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矿井突水征兆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2.冲积层水突水征兆(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
3.老空水突水征兆(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资源开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矿井作为重要的资源开采基地,其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矿井水灾和突水是矿井安全事故中最为常见的情况之一,特别是突发水灾更是给井下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预测矿井水灾和突水预兆,成为了当前矿井安全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矿井水灾的预测方法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部水体超过其排水能力,造成井下环境突然改变,甚至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为了预测矿井水灾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位监测法:一般会在井下设立水位测量点,并通过实时监测井下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和预测矿井水灾的发生。
2.气体检测法:利用井下“瓦斯站”等设备,检测井下的气体含量和组成等信息,从而推测矿井水灾的情况。
3.声波检测法: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检测井下的水体状况,并结合井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测矿井水灾的可能发生。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矿井水灾的预测准确率。
二、突水预兆的识别方法突发水灾是指未被预测到的突然发生的水灾。
突水预兆的识别,对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常用的突水预兆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质构造分析法: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的分析,识别地质断层、水文圈等对突水有一定影响因素,提前预判突水风险。
2.井下环境监测法:通过井下环境的气体、水质、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发现井下环境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测突水风险。
3.声波检测法:通过矿井中声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等特征,判断井下水体状况,从而推测矿井的突水风险。
综上所述,预测矿井水灾和突水,虽然其中所包含的技术领域十分广泛,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使得其应用更具普及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保障矿工们的安全。
矿井透水事故的预兆
矿井透水事故的预兆井下透水事故的预兆口诀:一看二摸三四听,五汗六红硫化氢,七上八下九水沟,嘴尝手捏身体冷。
一看煤层是否发潮发暗、失去光泽,剥去一层是否是否还是发潮发暗、失去光泽。
二捏煤壁与否分电冰手。
三听煤层是否有“嘶嘶”或“吱吱”的水叫声。
四听到煤层与否存有“咕咕”的空洞泄水声。
五汗是指煤壁或巷壁是否“挂汗”,且挂汗水珠有欲滴之状。
六白就是指煤壁或巷壁与否“浮蚕科”,并存有硫化氢气体的臭鸡蛋气味。
七就是顶板来压与否加强,淋水与否加强且尤如落雨状。
八是底板是否发生底鼓,涌水量是否突然增大。
九就是水沟流水与否发生压力水流,这时必须特别注意流水的顔色,若较紫则表明距皱水源较离,若较混浊则表明距皱水源很将近,这时已经很危险了。
十是用嘴尝工作面上涌出的水或淋水是否发苦发涩。
十一就是用手指摩擦水珠或涌水与否存有发滑的感觉。
十二是进入工作面是否感觉身体冷。
出现沥青事故时,现场人员的打火措施现玚职工应立即戴好自救器,人往高处走,快速进入上水平和出井。
来不及逃离时,抓住顶梁,贴在顶帮,等待救援。
出现沥青事故时,现场人员恰当撤走灾区的注意事项1、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领导。
2、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当快速撤到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严禁步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红小豆巷道。
3、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
4、例如因突水后毁坏了巷道中的照明设备和指路牌,沉沦了前进方向,落水人员应当朝着存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后撤。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
6、后撤巷道如是竖井,人员Bagalkot梯子间上下时,应当维持不好次序,严禁慌忙和抢夺。
7、撤退中,如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
在唯一的出口封堵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一、矿井突水的一般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突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⒈挂红。
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
⒉挂汗。
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
但有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有则是突水先兆。
⒊煤壁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冷,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但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⒋出现雾气。
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⒌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嘶嘶的叫声,说明已很接近积水区。
若是煤巷掘进,则突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⒍顶板淋水加大。
⒎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⒏水色发深,有臭味。
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是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
冲击层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
⒐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⒑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当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判明情况,向矿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
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二、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⒈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
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
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联络巷之间开掘安全躲避洞室。
突水前的预兆有哪些
突水前的预兆有哪些
突水事故发生是有前兆的,只要掌握突水的各种前兆,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就会最低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矿井突水有哪些预兆呢?
矿井突水的预兆可总结为一摸二看三四听,五红六汗硫化氢。
七上八下九水沟,嘴尝手捏身体冷。
1)
“一摸二看三四听”:“一摸”指摸煤岩壁(层),是否有凉手,变凉的感觉。
“二看”指煤层是否发潮、变暗,是否失去光泽。
“三听”指听煤岩层中是否有水叫声,“嘶嘶”声时水的压力不大,“嗞嗞”声时水的压力较大。
“四听”指煤岩层中是否有”汩汩”的流动声,若有则为岩溶水。
2)
“五红六汗硫化氢”:“五红”指煤壁是否挂红,“六汗”指顶板、煤壁是否挂汗。
“硫化氢”指空气中或水流中有H2S气味(臭鸡蛋味)则表示水源为老空水。
3)
“七上八下九水沟”:“七上”指观察顶板淋水是否加大,顶板压力是否增大;“八下”指观察底板是否有底鼓现象,涌水量是否突然增大。
“九水沟”指水沟中的流水是否出现压力水流,如果水流的水质清澈,说明离水源较远,如果水质混浊,说明离水源较近。
4)
“嘴尝手捏身体冷”:“嘴尝”指涌水的味道若发苦发涩,则是老空水;H2S与H2CO3气同时存在时则为酸味;“手捏”指涌水是否有滑腻感;“身体冷”指现场温度下降,人呼吸时有白气,感觉身体冷,此种情况说明离水源已经很近了。
今天。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12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正式版)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矿井水灾的预测矿井水灾的预测是指矿井在开采前,根据地质勘探的水文地质资料及专门进行的水害调查资料,确定矿井水灾的危险程度,并编制矿井水灾预测图。
(1)矿井水灾危险程度的确定①用突水系数来确定矿井水害的危险程度。
突水系数是含水层中静水压力(kPa)与隔水层厚度(m)的比值,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压值。
②按水文地质的影响因素来确定矿井水害的危险程度。
该方法是按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将矿区的水害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2)矿井水灾预测图的编制。
根据隔水层厚度和矿区各地段的水压值,计算某开采水平的突水系数,编制相应比例的简单突水预测图,然后根据矿区突水系数的临界值,圈定安全区和危险区。
水灾预测图的另一种编制方法是在开采平面图上圈定地下水灾的等级区域,据此制定最佳矿井规划和防治水害的措施,加强危险区域的监测,保证安全生产。
2.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现场条件。
矿井透水预兆解读
2.探放水和打钻时突水预兆:
《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九条:钻 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 钻孔中的水压、水量增大,有顶钻等异状 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 场负责人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若发现 水量突然增大或情况紧急时,先撤出所有 受水威胁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区措 施,进行处理。
11.有臭味(有害气体增加)
因为采空积水区常常有CH 4 (瓦斯)、CO 2 (二氧化碳) 、H 2 S(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逸散 出来的缘故,有害气体增大说明工作面附近有采 空积水。
四、不同水 体透水预兆特 点:
1. 冲积层水透水 预兆 (1)突水部位岩层 发潮、滴水,且逐 渐增大,仔细观察 可发现水中有少量 细砂。
9.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
水
采掘工作面已经与水体或导水通道非常接近。
10.水色发浑
采空积水多属积水时间长久、水中溶解的杂质 多、水量补给较差的水源,一般称为死水,出现 水色浑的现象当然在所难免。
另外,冲积层水和受冲积层补给的断层水常出 现淤泥,砂、水浑浊,多为黄色。在岩巷掘进遇 到断层水时,有时能在岩缝中见到淤泥,底部出 现射流现象,水呈现黄色。
•
• •
•
• •
8、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在现场管理人 员或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带领下进入灾区避灾,以等待救援 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9、积极展开现场自救互救 ①、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 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按避灾路线撤退到安全地点。如 情况紧急来不急转移躲避时,可抓住棚梁、棚腿或其他固 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②、突水后,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冒险进入灾区。 否则,不仅达不到抢险救援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自身伤亡, 扩大事故。 ③、来不及撤退人员迅速进入附近较高的硐室避难。 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阻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 体的侵入。 ④、进入避难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文字、衣物、矿 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前往营救。
矿井突水征兆
矿井突水征兆
1、煤壁“挂汗”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透过煤岩体的微细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剥离一层煤壁面,若煤壁面潮湿则是突水征兆。
2、煤壁“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水的导热系数比煤岩体大,所以采煤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空气变冷,人进去后会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煤岩体的含水量增大时,其导热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岩壁有发凉的感觉。
4、采掘工作面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5、工作面煤岩壁发出水叫声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在向煤岩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岩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声响。
有时能听到“哗哗”的空洞泄水声,这是突水的危险征兆,若是煤巷掘进,突水即将发生。
6、工作面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采掘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带、工作面底板破坏带波及到含水体时,会出现顶板淋水加大或底板渗水现象。
7、工作面出现压力水流工作面出现呈一定压力的水
流流出,这表明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
若出现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则水源尚远。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这是因为采空区积水常常有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逸散出来的缘故,说明工作面附近有采空区积水。
9、煤层发潮、发暗原本干燥、光亮的煤层由于水的渗入,变的潮湿、暗淡。
如果挖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水。
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由于突发性强,常常给矿工们带来巨大的危险和损失。
为了有效防范矿井突水的发生,对矿井突水预兆的研究和掌握非常重要。
一、突水的成因矿井突水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破坏或水源过多而导致水从矿体内或周围渗出的一种现象。
通过对突水成因的研究,可以有效地防范突水灾害的发生。
1. 微观成因:煤体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断裂与压缩导致煤层中储存的地下水渗出。
2. 中观成因:煤层和围岩产生的裂隙、缝隙和开采工作带动地下水的流动。
另外,采矿过程中的矿柱破坏也容易导致突水。
3. 宏观成因:煤层地质构造的破坏和变形引起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使煤层地下水含量增加并发生突水。
二、突水预兆的表现矿井突水预兆是指突水发生前出现的一系列征兆,包括地质、水文和矿井运行等方面。
只有对这些预兆的掌握,才能及时地发现突水灾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应对措施。
1. 地质预兆:在煤层中发现大量的冲击破碎带、冲击煤柱和滑裂带,以及地面煤层变形及隆起现象等。
2. 水文预兆:井下涌水量或水压上升,井下水位、饱和度和温度的变化等。
3. 运行预兆:井下含瓦斯量的变化,显著的瓦斯风,井下噪声的增大等。
三、突水预兆的监测监测矿井突水预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及时发现煤层地质变化、水压、渗水和瓦斯等风险因素,以便实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
1. 水文测量:主要测量井深、煤层水位、井底水压和水量。
一旦发现涌水量或水压上升的趋势,就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2. 瓦斯测量:定时测量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
瓦斯含量和压力上升说明煤层破裂、渗透和水力的改变,需要针对性地加强通风措施。
3. 地质测量:经常进行煤体稳定性和煤体变形量的监测,这可以及时发现煤体裂缝、变形或塌陷等现象,从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四、突水预兆的处理如果发现矿井突水的预兆,必须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理和应急措施,以保障矿工人员的安全和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
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突水预兆1) 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
(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肢。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股起,底殿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 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口或黃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 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岀。
(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矿井突水征兆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2.冲积层水突水征兆(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
3.老空水突水征兆(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矿井突水的预兆
矿井突水的预兆
矿井突水是煤矿事故的一种,它的发生取决于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的现场条件。
一般突水事故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突水水量小于矿井最大排水能力,地下水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迫使矿井长期大量排水;另一种是突水水量超过矿井的最大排水能力,造成整个矿井或局部采区淹没。
在各类突水事故发生之前,一般均会显示出多种突水预兆。
一般预兆
主要表现为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工作面气温降低,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矿压增大,发生冒顶片帮及底鼓。
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
主要表现为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裂隙会逐渐增大,水量会增加。
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松散孔隙含水层突水预兆
主要表现为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会发
现水中含有少量细沙;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浑,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以上预兆是典型的情况,在具体的突水事故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应该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尽量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
矿井透水、透水预兆及防治
(二)矿井发生水灾的原因
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
2、水文地质情况不明,接近水 体时未执行探水制度,盲目施工 或执行探水措施不严密
3、对老窑积水、巷道积水情况 不清,缺乏调查研究 4、乱采乱掘破坏防水煤柱或岩 柱
5、工程质量低劣,井巷严重冒 顶,导致与含水层、老空水、地 表水贯通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 泵能力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 的总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 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 泵能力的25%。
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 工作水管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 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涌 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总能力, 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小 时内排出24小时矿井最大涌水量。
5、打钻过程中,如发现煤、岩 变松或沿钻杆向外流水超过正常 打钻供水量时,必须立即停钻, 不得移动或拔出钻杆,派人监视 水情,并报告调度室。情况危急 时,必须立即通知所有受水威胁 地点人员撤离,采取紧急措施
6、钻孔接近老空区,估计有可 能涌出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时, 必须有瓦斯检查员或救护队员现 在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发 现有害气体超过规定时,立即停 电、撤人,并报告矿调度室处理
《煤矿安全规程》第286条规定: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面七种情况之 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水体没有探明或者探明水体没有 排完前,不得进行采掘作业。经 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 进
1、接近水淹和可能积水的井巷、 老空区时,必须采取探水措施
2、接近水文地质复杂区域,并 有出水征兆时
(三)矿井透水的预兆有哪些
矿井发生透水前的预兆及防治措施
一、矿井发生透水前的预兆一般说来,矿井透水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预兆:(1)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
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但应注意,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的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8)水色发浑,有臭味。
闻到工作面有臭鸡蛋气味,用舌头尝渗出来的水感到发涩,把水珠放在手指间摩擦有发滑的感觉,就可以肯定前面有老空水。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一)矿井水害的预防措施预防水害的预防措施可以概括为防、排、探、放、疏、截、堵7个字。
防:即井上下防水设施及防水措施;排:即井下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探:即井巷探水;放:即对老空区积水、可疑水源采取放水,或超前放出顶板水;疏:即疏水降压或疏干有害含水层;截:即留设各种防水煤柱隔阻有害水源;堵:即注浆堵住水口,或加固裂隙带,充填溶改造含水层,加固底板度。
矿井透水预兆解读.
(2)发生局 部冒顶,水 量突增并出 现流砂,流 砂常呈间歇 性,水色时 清时混,总 的趋势是水 量砂量增加, 直到流砂大 量涌出。
(3)发生 大量溃 水、溃 砂,这 种现象 可能影 响至地 表,导 致地表 出现塌 陷坑。
2.采空积水的透水预兆
(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嘶嘶” 的水叫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 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5)老空水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 蛋味,口尝时发涩。
第二节:井下避灾路线培训
一、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 1、事故报警程序 • 透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地点工 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 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 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立即向矿井调度 室报告。同时,应利用电话或其他联络方式, 及时向下部水区和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 人员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撤离。
3.突水预兆有关口诀:
煤矿安全最重要,突水征兆要记牢。 挂红挂汗气变化,雾气水叫量增加。 顶压底鼓渗水大,水浑味臭危险了。 立即报告矿调度,发出警报快跑吧。
`
二、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又称矿井水 灾。在矿井采掘过程中, 暴雨、山洪、地表水、地 下水、经井口或岩石裂隙、 断层、岩溶洞穴等大量涌 入矿井,远远超过矿井正 常排水能力,以致淹没井 巷,危害矿工生命,破坏 资源环境,影响矿井生产 的灾害。
水头来了 躲不及, 抓牢棚子 暂躲避; 冲不走来 打不倒, 水头过去 再转移。
3.如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 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 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 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 意。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矿井突水是煤矿和金属矿矿井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突水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和防治矿井突水事故,需要提前了解突水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突水的预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体和围岩的变化:矿井发生突水前,煤体和围岩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出现滑水、倾斜或开裂等情况。
这些变化往往是突水发生的前兆,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判断。
2.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如果水质和水量发生明显变化,如突然变浑浊、增加或减少,可能是矿井突水即将发生的预兆。
这时需要通过地下水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判断突水的可能性。
3.井下设备的异常:突水前,井下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如抽水机工作异常、压力泵失灵、井下水泵水位突然下降等情况。
这些异常往往是突水即将发生的信号,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针对以上突水的预兆,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水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科学探矿:在矿井的选址和规划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的走向,为预防突水提供依据。
2.加强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矿山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地应力、矿体变形等监测点位,实时获取数据,并组织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突水的迹象。
3.做好抢险准备:对可能发生突水的位置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抢险力量的组织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预防和处理突水事故的能力,加强对井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预防和防治矿井突水事故需要综合应用地质、水文地质和矿山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突水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
关于开展矿井水害事故预防及自救互救知识学习的通知
井下透水预兆与逃生自救一、煤矿矿井透水八种预兆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不同的透水象征,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
(1)工作面顶底板压力显现增大,出现折梁断柱、顶板下沉或底鼓现象,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水量由小变大明显,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这是一般的“突水透水”征兆。
(2)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底鼓,工作面气温降低,有时听到水的“嘶嘶”声或刺耳水声,这是工作面底板岩溶含水层的突水征兆。
(3)突水部位发潮,滴水、淋水逐渐增大,仔细观测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水色时清时浊,总趋势是水量、砂量逐渐增大,直至出现大量溃水、溃砂,这是煤层顶板松散孔隙含水层的突水征兆。
(4)井下滴水、淋水并含有大量H2S气体,呈现臭鸡蛋味,或呈现酸性,突水水势迅猛,水流速度快,这是老空透水的征兆。
(5)发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东西,但当受到一定压力的水的作用,仍会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体里去。
因此,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煤体发潮现象。
这种发潮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区的缘故,遇到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也常使煤体有发潮现象。
(6)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水就通过煤的层理、节理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像人出汗一样。
这里必须指出,对于上述两种象征,无论是发潮还是发汗,煤体有时都会出现假象。
这种发潮和发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浅剥皮”的办法加以鉴别,就是将发潮或发汗的煤面剥去一薄层,观察探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发潮,如果发潮,就证明是透水象征。
(7)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时必须百倍警惕,加紧处理。
(8)挂红:这种现象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后产生的。
这种现象说明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或硫铁矿物等,出现“挂红”一般认为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征。
(9)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时,受积水影响的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突水预兆1)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
(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肢。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股起,底殿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
(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矿井突水征兆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2.冲积层水突水征兆(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
3.老空水突水征兆(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5)老空水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蛋味,口尝时发涩;若水甜且清,则是“流砂”水或断层水。
矿井出现“突水”、“透水”有何征兆?矿井透水前的主要征兆:1、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2、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结成许多水珠。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7、水色发混,有臭味。
8、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9、裂隙出现渗水等。
如果出水清静,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当采掘工作面遇到河床,采空区等地质条件时会出现“透水”事故。
必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对淋头水较大以及积水较深的地方进行排水放水等措施。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1.矿井水灾的预测矿井水灾的预测是指矿井在开采前,根据地质勘探的水文地质资料及专门进行的水害调查资料,确定矿井水灾的危险程度,并编制矿井水灾预测图。
(1)矿井水灾危险程度的确定①用突水系数来确定矿井水害的危险程度。
突水系数是含水层中静水压力(kPa)与隔水层厚度(m)的比值,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压值。
②按水文地质的影响因素来确定矿井水害的危险程度。
该方法是按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将矿区的水害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2)矿井水灾预测图的编制。
根据隔水层厚度和矿区各地段的水压值,计算某开采水平的突水系数,编制相应比例的简单突水预测图,然后根据矿区突水系数的临界值,圈定安全区和危险区。
水灾预测图的另一种编制方法是在开采平面图上圈定地下水灾的等级区域,据此制定最佳矿井规划和防治水害的措施,加强危险区域的监测,保证安全生产。
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2.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现场条件。
一般突水事故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突水水量小于矿井最大排水能力,地下水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迫使矿井长期大量排水;另一种是突水水量超过矿井的最大排水能力,造成整个矿井或局部采区淹没。
在各类突水事故发生之前,一般均会显示出多种突水预兆。
(1)一般预兆:①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②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③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④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①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OOmm以上。
②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③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
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④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⑤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①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②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
③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以上预兆是典型的情况,在具体的突水事故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所以应该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一、矿井突水的一般预兆: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突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⒈挂红。
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
⒉挂汗。
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
但有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有则是突水先兆。
⒊煤壁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冷,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但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⒋出现雾气。
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⒌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嘶嘶的叫声,说明已很接近积水区。
若是煤巷掘进,则突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⒍顶板淋水加大。
⒎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⒏水色发深,有臭味。
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是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
冲击层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
⒐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⒑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当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判明情况,向矿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
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二、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⒈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
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
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联络巷之间开掘安全躲避洞室。
⒉掘进巷道坡度不准起伏不平,以免低处的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员有被堵的危险。
⒊上山方向的水害威胁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时,为保证下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暂停其工作,等水害威胁消除后再继续工作。
⒋探到老空并已放水的掘进工作面,如果不能马上与老空掘透而在几天后再掘进时,应重打2~3个检查孔,以免原有的钻孔坍塌堵塞而重新积水。
切不可冒然掘进。
⒌探水巷道必须严格掌握巷道掘进方向,沿着探水孔的中心线掘进,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帮距缩小而遭遇老空透水。
如果地质变化必须偏离时,应进行补充钻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补救。
⒍大部分积水已经放出,还应注意盲巷老空积水或因断层的隔离而形成的孤立积水区。
⒎合理选择巷道掘进的爆破方法,在探水眼严密掩护下,且保持超前距和帮距时,可以采取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以利于保持煤体的稳定性。
⒏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即炮眼或掘进工作面有出水预兆不装药,超前距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不装药,掘进工作面支架不牢或空顶距超过规定时不装药。
⒐为了预防探放水以后又重新积水造成事故,上山巷道或坡度大的穿层斜石门掘进接近老空放炮时,应将所有人员撤到联络巷或下部平巷。
⒑掘进打眼沿钎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拔出或摇晃钻杆,要设法固定,并向矿报告,听候处理。
⒒老空放水后允许恢复掘进时,还必须注意:当掘进到离老空3~5m处时,应先打2~3个检查孔进行一次再检查,只有证实积水确已放净后方可揭露老空。
揭露老空时,要先由小断面从放水钻孔上方与老空打透,还要注意处理瓦斯、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⒓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懂得突水后的急救知识。
⒔掘进中各班班(组)长必须在掘进工作面交接班,交接班允许掘进剩余的距离,严禁超越。
⒕掘到批准位置时,其最后0.5m停止放炮,用手镐采齐迎头,以利于下次探水时,安全套管不致安设在被炮震松的煤岩层内。
三、探水的一般原则:采掘工作面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⒈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⒉接近含水层、到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⒊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⒋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或裂隙发育带时。
⒌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⒍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⒎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⒏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预兆或情况不明时。
⒐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四、探放老窑水的原则:⒈积极探放的原则。
当老空区不在河沟或重要建筑物下面、排放老空区内积水不会过分加重矿井排水负担、且积水区之下又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急待开采时,这部分积水应千方百计地放出来,以彻底解除隐患。
⒉先隔离后探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