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上《伯牙绝弦》word教案
《伯牙绝弦》语文教案范例
《伯牙绝弦》语文教案范例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深刻寓意。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友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伯牙绝弦》故事背景和人物介绍: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特点。
故事情节和对话分析: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寓意和道理探讨:探讨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2.2 词语和句式学习重点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文言文的语言基础。
特殊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出《伯牙绝弦》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的重要性,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准备。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学生查找词语的解释和句式的分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提问等。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2 课文理解和表达评价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情节、人物和寓意等。
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表达和创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课文内容和语言知识。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伯牙绝弦及点评9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伯牙绝弦及点评9篇伯牙绝弦及点评 1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自制课件五、说教学方法1、注意朗读和默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功夫;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组织相应的汇报交流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
这篇课文虽篇幅短小,但毕竟是文言文,因此开课伊始要求学生首先将课文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然后要结合已有经验,参照注释,参看插图,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句意,把握主要内容;之后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拓展阅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课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为何绝弦?(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个人简历]崔雪梅,全国“自辅实验”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金牛教育专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三篇】《伯牙绝弦》教案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
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
全文共77字,5句话。
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
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
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
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在这里,伯牙子期又该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准备】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话文的阅读基础,因为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等等,而且就词句的理解来说,此文词句更容易理解。
当然就课文的内涵和意蕴来讲,文章所讲述的“知音文化”更为丰富和玄妙。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
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
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
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
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
“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通过组合阅读①,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
教师准备:相应课件,组合文本。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体会知音情深1.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知音深情:(1)学生自由读。
(2)创设情境,感受知音深情。
(3)生生合作读。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知音”内涵。
(1)知志。
出示: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
──《吕氏春秋》(2)指导读出伯牙、子期的志向。
(3)师生对读,烘托情感: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4)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发现?(5)再次创设情景引读,感受生命之交。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知识链接】余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苟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林”,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
流水的故事。
《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
群岛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现在的琴曲《高山》。
《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
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于期》。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背诵《三字经》“人之初——千而万”2.(教师在黑板左板书)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一.激情导入,揭题1. 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
”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
2.读题解题:介绍伯牙后说说“绝、弦”是什么意思?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演奏家,琴是他的生命,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琴弦弄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这是一则文言文,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就是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读2—3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提示学生注意断句停顿,读出节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绝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绝弦》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通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的情感。
过程和方法目标:1.以“读”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要求的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目的。
2.运用多维互动的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方式,以读带讲,以读带问,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的情感。
2.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
教学难点: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也就是伯牙为何要割断琴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学生自制的棋盘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朋友”的课文。
(《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影子》等)引出朋友之间的相处是真诚的,有感情的,来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兴趣。
2.揭示课题:“伯牙绝弦”。
理解“绝弦”的意思,并质疑:伯牙为什么要把琴弦弄断呢?他不是很喜欢弹琴吗?请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2~3遍,借助注释读准字音,理解字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抽查课文朗读情况,正音。
师范读课文,生再读。
3.学生再读课文,并说说通过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并让学生试着用图画表示故事情节的四个部分(弹奏-巧遇知音-演出-破琴绝弦)。
(板书)4.试着把全文分成两部分:(1)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
(2)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
5. 学生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品味知音情深1.品读伯牙善鼓琴体现在何处?找到相关语句品读。
特别是有关句子中词语的运用如:哉、兮、惟等和伯牙善鼓琴的音乐美妙。
(多媒体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师重点指导朗读“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结合多媒体出示图片及音乐让学生想象山川之美妙景及伯牙弹奏之技艺高超。
并引导学生理解“善”的意思。
板书:善鼓琴。
并指导朗读好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
2023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壶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伯牙绝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2、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初步了解学习、理解古文的方法。
3、积累更多的中华经典诗文。
二、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方法去自主朗读学习其他古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知己的难觅,赞颂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真挚友情。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导语:有一段友谊至诚至深,感人肺腑;有一对朋友心心相印,心灵相通;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古文的魅力。
1、齐读课题。
2、解题。
你们知道伯牙是谁吗?怎么知道的?(板书:查阅资料)“绝”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板书:借助注释)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板书:变通理解)二、整体读文,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律1、质疑:伯牙为什么绝弦?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朗读古文。
2、出示学习古文的方法。
3、读通全文。
①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正腔圆。
教师抓住不足适时指导,并出示节奏指导朗读。
预设:“兮”是语气词,应延长,所以要停顿,但不用强调重读。
最后一句,师可直接出示节奏,领读。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根据节奏自由朗读。
④检查朗读。
先指名,再齐读,过渡:读古文不仅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还要读出情感,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三、品读古文,悟知音导语:在刚才的朗读中,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伯牙(板书),一个是——子期(板书)。
1、默读古文,揣摩意思。
同学们默读古文,想一想,古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不要忘了借助注释,变通理解。
小组交流古文意思。
把你读懂的句子意思,说给本组同学听,请同学评价是否准确。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伯牙绝弦》教案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伯牙绝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共77 字,5 句话,语言凝炼典雅,抑扬顿挫,内涵丰富,堪称中华优秀经典诗文中的经典,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感受艺术魅力,并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典范之作。
基于教材的特点,从年段教学目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出发,结合本册教学目标将精读课文后的习题作为教学课文时主要依据的要求以及本专题“感受艺术魅力”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教学思路为“读—背—说—讲”。
教学以读为主,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读中领悟学习古文的方法,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知音”的真正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伯牙、子期那种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文本的人文内涵上不作过度挖掘,而是相应地降低难度,通过朗读、背诵、自学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能通过自读自悟,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准备本文古今字义差别不大,较容易理解,虽然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在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阅读基础,但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还是太少,因此,课前让学生准备课文的预习。
教学中,我准备了相关的音乐和简单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一)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师简述“绝”字的本意。
(二)指导读好课题(三)质疑导入。
二、纵情吟诵(一)尝试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相信反复练习后,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精选7篇)《伯牙绝弦》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为千古佳话。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了解更多详情资讯,请关注店铺!《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课前播放《高山流水》一、导入:刚才听到的这首乐曲是什么?《高山流水》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在这段音乐的引领下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板书《伯牙绝弦》指名读,齐读。
解题,质疑。
二、初读古文。
1.自由读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2.范读,出示画停顿的内容自己再读古文。
3.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几遍读下来我们知道了文章写了两个人?(伯牙,钟子期)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说说你有何了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善:善于,擅长)请生读,“鼓”作何意?从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释)从文中的注释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齐读,读出二人的特点来。
师: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画出。
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细细读读第一句:你有何体会?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心中浮现怎样的高山?(巍峨,高大)文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是?(峨峨)请生读读出巍峨的气势来。
(过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读读,体会高山的巍峨。
再读子期的话,从哪个词体现钟子期善听?(善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读出它的味道来。
区别四个“善”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齐读。
从哉,兮两个语气词你又作何体会?再读。
3.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二句。
男女生配合读。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和子期的故事;2.掌握“绝弦”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3.能够体会伯牙用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4.能够运用“绝弦”的含义,描述自己的感受或意愿。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绝弦”这个成语,理解其含义;2.能够体会伯牙用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3.能够运用“绝弦”的含义,描述自己的感受或意愿。
三、教学准备1.课文《伯牙绝弦》;2.PPT;3.教学录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用PPT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产生的情感。
然后,提问学生:大家平时在什么时候会听音乐?听音乐有什么好处?2.讲解文章(20分钟)通过PPT和口述,向学生讲解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伯牙为什么要“绝弦”。
3.反复诵读(10分钟)通过反复诵读故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伯牙为什么要“绝弦”,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4.理解成语“绝弦”(10分钟)通过PPT,引导学生理解“绝弦”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并让学生举例“绝弦”的使用场景,态度或情感。
5.运用成语“绝弦”(30分钟)让学生在自我介绍、表达想法、分享感受等场景,尝试使用“绝弦”这个成语。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弦”这个成语的精髓,达到口语表达的效果和深刻内涵。
6.课堂小结(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和讲述自己的收获,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带领学生回顾和思考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应用场景等。
五、教学方式1.以PPT+口述的方式讲解文章;2.以团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分享使用“绝弦”成语的场景和心情。
六、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互动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伯牙绝弦》故事、理解“绝弦”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运用“绝弦”这个成语,描述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会。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五、教学过程:(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2、释题――大屏幕出示“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
故被人尊为“琴仙”。
绝:断绝。
“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
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
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
(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回答)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
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
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2023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教材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重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丰富意象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学习本文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其次,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教学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一)、学生尝试读文,根据读文情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好两个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二)、课文读通顺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三)、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四)、作业中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五)、注重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文章的韵味(注:教材分析主要来源于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根据实际情况有改动)二.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本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高山流水》录音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把握节奏结合课下注释、课后资料袋,想一想是否读懂了这个故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三)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揭题导入:给出词语高山流水,师生共同读词引入课文板书课题伯牙绝弦,生读指导生读准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指导读懂文言句子的方法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从词语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同时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2.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解题:课题伯牙绝弦,怎么理解?围绕课题,学生质疑?(如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为谁而绝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活动指读,合作读,齐读,教师范读达到能顺畅地读课文[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3、联系注释,读懂文意最喜欢读哪一句,为什么?师生共同交流,理解句意(1)引导学生发现:善,一字多义(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你就是善听的子期,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你有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指导朗读(3)欣赏音乐,拓展语言:引入语言拓展训练:俞伯牙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伯牙的琴声也许还会表现很多景象,钟子期会如何赞叹?听音乐,用ABCC的形式说出画面深入理解无论伯牙志在,志在,志在,子期都一定能得之而赞之,这真是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必得之)此时的伯牙心情如何?带着理解读出知音欢聚的融洽和欢乐(4)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感悟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4、深入体会,品味文情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伯牙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默读背景故事回顾重点句子,体会知音难得(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到底有没有知音?谁是伯牙的知音?当他志在高山时,钟子期会赞曰,当他志在流水时,钟子期会赞曰,正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钟子期听的是琴声,懂的是志向,是胸怀,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是知音)可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子期因病而亡,伯牙痛失知音拓展延伸: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师生感情朗读《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伯牙此时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伯牙此时还有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齐读最后一句,理解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以及知音离散的痛苦和悲愤[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5、升华文心,熟读成诵短短的77个字,却带着我们领略了人生的喜悦和悲凉,无论是琴艺高超的伯牙,还是聪慧敏感的钟子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文言的魅力用简练的文字塑造丰富的形象,抒发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永驻芳华千百年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成为真挚友情的代名词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曲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一曲动听的《高山流水》,背背这篇课文[设计意图:结合古文特点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后熟读成诵,达到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6、布置作业:想一想,反思伯牙子期的故事,你赞同伯牙的选择吗?写一写,你想对伯牙说点什么?做一做,搜集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宣布下课板书:伯牙绝弦伯牙所念(知音)钟子期必得之伯牙绝弦教学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伯牙绝弦语文教案
伯牙绝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引导学生明白友谊的可贵,珍惜身边的朋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伯牙绝弦》。
(2)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和道理。
2.2 教学难点(1)理解“绝弦”的含义。
(2)深入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友谊和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课文《伯牙绝弦》。
(2)相关背景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3.2 教学环境(1)教室环境布置得舒适、安静,有利于学生学习。
(2)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引入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伯牙绝弦》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伯牙绝弦》。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4.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4.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绝弦”的含义,解释故事中的道理。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体会友谊和音乐的价值。
4.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2)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1)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1)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同伴之间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
5.3 教师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2)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六、教学拓展6.1 文化延伸(1)教师介绍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背景,扩展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
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人物情感。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情感线索,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尊重他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学习《伯牙绝弦》的原文,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2 课文解析分析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解释其含义。
2.3 人物分析分析伯牙和子期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出《伯牙绝弦》,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伯牙绝弦》的原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图片或视频提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5.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伯牙绝弦》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讨。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情感,增强对故事的理解。
6.2 故事复述邀请学生上台复述故事,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伯牙绝弦》中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友情、尊重等。
7.2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围绕友情、尊重等主题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八章:家庭作业8.1 翻译课文让学生回家后,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伯牙绝弦》教案人教版2篇《伯牙绝弦》教案1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25课,请一位同学读课题,最后一个字怎么读谁再读大家一起读。
(设计意图:“弦”字的正音,建立在对学情的预知,因为“弦”字音很难读准,必须强化。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篇古文。
我们先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因为是古文,再加一条:根据提示读出恰当停顿,按自己的语速去读,读好了就坐正。
多媒体出示(设计意图:“老套的初读要求”真正做到,很不容易,要课课落实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自学意识与能力。
)2、检查读书(1)谁读第一句。
预设:口齿清楚、声音响亮!(2)谁读第二三句预设:哉和“兮”老师用红色标示强调,都是语气词,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听老师读自由练读。
谁再来读。
(3)谁读第四句。
预设:有一处重音强调要读好--------“必”得之(4)谁读最后一句。
预设:要读好”谓/世/”这里的连续性,语气停顿3、就这样,语速放慢,适当停顿。
我们齐读。
读的有点意思了,感到自己越读越好的请举手。
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第一句预设看是评价语,实际是读书基本要求。
以此为“榜样”,学生知道该怎样努力达到要求。
后几句的预设,目的在于教师心中有数。
教师的主导如何体现此处留有点拨的可能。
若学生达到,教师不需赘言;若学生达不到,教师则进行精当的点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进行这样的预设。
)三、说说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巡视不是无所事事,是快速把握当下学情,班级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学力如何进度效率如何难点在何处通过巡视实现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把握。
教师要思考原先预设是否需要调整通过巡视、调查、调整以使下一步分层教学更有针对性。
)3、我们来交流一下:多媒体出示。
(1)第一句。
这句关键要理解哪一个字组个词理解--善于。
善于近义词---擅长。
(3)第三句。
人教版语文六上《伯牙绝弦》word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法提示: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根据情况,教师范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
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一、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弦()哉()兮()峨()(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2、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⑵、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5、读了几遍课文后,让我最感动的几句话是: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讨论。
Α: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a、查字典。
()b、看注释。
()c、联系上下文()d、先理解句子中重点的字,再连起来理解。
()Β、本课中我认为难写的字是我采用的方法是。
С、课文我读了,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a、大声得朗读。
伯牙绝弦六年级语文教案
伯牙绝弦六年级语文教案伯牙绝弦六年级语文教案伯牙绝弦六年级语文教案1【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
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
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设计理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小学文言文传统教学方法是小学文言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对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
《伯牙绝弦》一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
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法提示:
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根据情况,教师范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
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一、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弦()哉()兮()峨()
(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2、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
⑵、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
5、读了几遍课文后,让我最感动的几句话是:
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讨论。
Α: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
a、查字典。
()
b、看注释。
()
c、联系上下文()
d、先理解句子中重点的字,再连起来理解。
()
Β、本课中我认为难写的字是我采用的方法是。
С、课文我读了,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
a、大声得朗读。
()
b、先读,读熟后再看课文注释和查字典。
()
c、默读,边读边看课后的注视或查字典。
()
d、先通过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知道了文章大意后,再大声得朗读来进一步理解。
()
二、课堂合作探究
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
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6、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7、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
8.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9.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
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10、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11、我能把这篇古文改写成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三、拓展延伸
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
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里的“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四、课堂达标训练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
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
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和成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之交淡如水☆士为知己者
☆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酒逢知己千杯少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莫逆之交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患难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