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

合集下载

小学古诗《凉州词》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凉州词》注释及译文

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张籍《凉州词》原文及赏析

张籍《凉州词》原文及赏析

凉州词[唐] 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作品赏析【注释】: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

张籍在凉州词中表达了他对边事的忧愤。

诗一开始就写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边城暮雨雁飞低。

”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而不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这给人以一种沉重的压抑感,象征中唐西北边境并不安宁。

诗人抓着鸿雁低飞这一景象下笔,含义深邃,意在言外。

远景写得阴沉抑郁。

近景则相反,富有朝气:“芦笋初生渐欲齐。

”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

近景的色彩鲜明,情调昂扬,和远景的幽深低沉刚好形成强烈的对照。

以上两句所写一抑一扬,一暗一明的景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芦笋的蓬勃生机给边境带来春色,荒漠的大地上也看到人的活动了:“无数铃声遥过碛。

”看!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沙漠,颈上的悬铃不断摇动,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给人以安谧的感觉。

诗人以诉之听觉的铃声让人产生视觉的骆驼队形象,从而触发起一种神往的感情,这样便把听觉、视觉和意觉彼此沟通起来,写得异常巧妙,极富创新精神。

这就是美学上所说的“通感”手法。

但联系下面一句,这种感情便起了突变。

无数铃声意味着很多的骆驼商队。

如今它们走向遥远的沙漠,究竟通向哪里去呢?诗人不由怀念起往日“平时安西万里疆”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情景。

“应驮白练到安西。

”在这“芦笋初生渐欲齐”的温暖季节里,本应是运载丝绸的商队“万里向安西”的最好时候呀!言外之意是说,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

句首一“应”字,凝聚了多么辛酸而沉痛的感情!这首《凉州词》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它宛如一幅风景油画,远近景的结构,层次分明,明暗的对比强烈。

画面上的空间辽远,沙漠广阔,中心展现着一列在缓缓行进的骆驼商队,诗的思想感情就通过这一骆驼队的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寓虚于实的艺术效果。

王翰 《凉州词》

王翰 《凉州词》

王翰《凉州词》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把葡萄酿成的美酒斟满闪亮的白玉制成的酒杯,正开怀畅饮却传来催促出征的琵琶声。

即使醉倒在战场上也请你不要嘲笑,古往今来征战的战士有多少人能够生还呢?
赏析:这是一首反对开边战争的边塞诗。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行军出征前酒宴的热闹场面,抒发了将士们出征前的豪迈气概,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诗的最后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隐蔽而曲折地反映了将士们反对开边黩武的心理状态。

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开边未已,换来的是累累白骨,虽是豪迈旷达的语句,读来却倍感悲痛。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凉州词王之涣原文导语:《凉州词》原文是怎样的呢?《凉州词》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是诗人王之涣所创作的家喻户晓的边塞诗作。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欢迎阅读!凉州词二首朝代:唐代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参考翻译译文及注释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注释⑴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何必。

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凉州词诗意思解释

凉州词诗意思解释

凉州词诗意思解释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著名诗作。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其意思解释: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与解释:
黄河流淌远上至白云之间,一座孤独的城市坐落在万仞高山之中。

这里的“孤城”通常被认为是玉门关,它是古代中国西北边疆的一个重要关隘。

羌族人的笛声何必总是哀怨地吹奏着杨柳曲呢?因为春风都无法越过玉门关,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无法到达这遥远的边疆之地。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白云、孤城和万仞山的景象,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丽风光和荒凉气氛。

同时,诗人以羌笛吹奏的杨柳曲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比喻,表达了对边疆将士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既有豪放的边塞风情,又蕴含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古诗凉州词诗句

古诗凉州词诗句

古诗凉州词诗句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诗凉州词诗句吗?关于古诗凉州词诗句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凉州词诗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诗凉州词诗句(一)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诗凉州词诗句(二)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凉州词诗句(三)
凉州词二首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古诗凉州词诗句(四)
凉州词二首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古诗凉州词诗句(五)
凉州词唐代: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

羌笛何须怨杨柳③,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①凉州词:原为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

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边陲的塞上风光和战争情景。

②万仞:千万丈。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

③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

古代一种歌曲。

④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边关悲壮苍凉的景色、戍边将士的思乡怨情,同时也抒发了他们豁达的胸怀。

开头写黄河,汹涌咆哮的黄河,“远上”,多么远呢,无边无垠,视野所及,此由近及远。

接着写在万仞山下的一座孤城,此由上而下。

这就把黄河、白云、孤城、高山等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具有十足边塞色彩的自然景观。

多么开阔,何等壮观。

而细细品味,置孤城于雄阔的背景之前,又会有一种寂寥荒凉之感。

顺势一转引入笛声。

“羌笛何须怨杨柳”,从南北朝以来,有一种折杨柳枝送别的风俗,因而“折杨柳”又成为送别的乐曲。

现在又听到了这支曲子,想那吹笛人一定是有满腔怀乡怨别之情吧! 于是诗人说: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都吹不到,哪里有杨柳可折? 你吹笛的人也不要怨杨柳了吧!诗由山川的雄阔苍凉写到孤城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继而引发征夫的离愁别恨,情与景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何须怨”三字其艺术手法委婉蕴藉,可见当边关将士乡愁难禁时,是卫国戍边的重大责任使他们做出如此自我宽解,于是悲切的怨情中也便有了悲壮与慷慨,也体现了唯有盛唐诗人才有的广阔的胸襟。

“春风不度玉门关”成为盛传的名句。

今人写到大西北的开发、繁荣昌盛之时,每每化用春风“普度”、“又度”、“再度”玉门关之句,足见王诗影响的深远。

王翰唐诗《凉州词》

王翰唐诗《凉州词》

王翰唐诗《凉州词》王翰唐诗《凉州词》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显贵、宗室名流为凉州歌所填唱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王翰唐诗《凉州词》,希望大家喜欢!《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前言】《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诗人性情的豪爽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写出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了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

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又作凉州曲,即凉州地区流行歌曲的歌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夜光杯:据《海内十洲记》记载,夜光杯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相传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这里用作酒杯的美称。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弹拨乐器,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饮。

即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诗"弦奏促飞觞"之意。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翻译】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赏析】《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

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译文1: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象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译文2:黄河自天边奔腾而下,在高山脚下,一座孤单的城池坐落在那里。

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思念家乡的曲子,就算是春风也吹不过玉门关外的。

译文3:黄河浩渺直上高高的白云天际,一座孤城兀立在万仞的丛山之中。

凄楚的羌笛何必吹弄《折杨柳》的哀怨,那暖暖的春风都不愿吹过寒苦的玉门关。

【词语解释】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1、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 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8、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

凉州词意思解释全文王之涣

凉州词意思解释全文王之涣

凉州词意思解释全文王之涣
【导语】
凉州词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壮志凌云的豪情。

本文将对凉州词进行全文解读,分析其深层含义。

【凉州词全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思解释】
1.“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从远方流来,似乎从白云之间穿流而过。

此句描绘了凉州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黄河的雄浑与辽阔。

2.“一片孤城万仞山”:在群山之间,有一座孤立的城池,它矗立在险峻的山峰之巅。

这里的“孤城”指的是边塞的城堡,象征着边关将士们孤独而坚定的守卫。

3.“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是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这里指边塞将士吹奏的笛声。

诗人用“何须怨”来表达对这些将士的同情,认为他们不应该抱怨春天的杨柳,因为这里的环境艰苦,春天的美景无法与他们共享。

4.“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是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关隘,这里指边塞。

春风代表着温暖和生机,但在这里却无法传递。

这句话表达了边塞将士们在严酷环境中坚守岗位的艰辛。

【深层含义】
王之涣的《凉州词》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忠诚与勇敢。

诗中的“孤城”、“万仞山”、“羌笛”等意象,都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同时,诗人以春风不度玉门关来寓意边塞将士们的无私奉献,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这首诗既描绘了边塞的壮美风光,又传达了作者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同情,展现了王之涣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族边疆的情怀。

王之涣写的凉州词

王之涣写的凉州词

王之涣写的凉州词王之涣写的凉州词著名的爱国诗人王之涣所写的《凉州词》全文是怎样的呢?《凉州词》既抒发了戍边战士思乡的情感,也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所写的凉州词,欢迎阅读!《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词鉴赏】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凉州词古诗词

凉州词古诗词

凉州词古诗词凉州词古诗词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凉州词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原文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风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译文翻译其一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

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其二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其三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解释碛:读qì,戈壁、沙漠。

白练:白色热绢。

这里泛指丝绸。

安西:地名。

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

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使客:使者。

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

位于黄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

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

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

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凉州词》古诗鉴赏

《凉州词》古诗鉴赏

《凉州词》古诗鉴赏《凉州词二首》古诗鉴赏《凉州词二首》古诗鉴赏1凉州词二首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情意。

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鉴赏其一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凉州词古诗

凉州词古诗

凉州词古诗凉州词古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凉州词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凉州词古诗1《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薛逢(唐)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凉州词·其一》张籍(唐)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凉州词·其二》张籍(唐)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凉州词·其三》张籍(唐)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古诗2凉州词王之涣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黄河远上白云间,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一片孤城万仞山。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羌笛何须怨杨柳,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

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古诗今译九曲黄河向西扶摇直上,远远地、高高地伸到白云之间,隐隐约约,有一座孤城,背倚着万仞高山。

不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子,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杨柳自然也就不会返青吐绿,还怨它有何用?赏析一“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凉州词王之涣 王翰《凉州词》原文及赏析

凉州词王之涣 王翰《凉州词》原文及赏析

凉州词王之涣王翰《凉州词》原文及赏析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感谢您的阅读!。

王之涣凉州词全文

王之涣凉州词全文

王之涣凉州词全文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的组诗作品。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王之涣凉州词全文, 欢迎大家浏览。

王之涣凉州词全文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 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 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 北望自己的领土, 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 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 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凉州词的赏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 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 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 充分表现出盛唐诗 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 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 辽阔的 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 “一片孤 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 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 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 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 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 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 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朗读“词”不是文学体裁中的“词”指的是有组织的语言、 文字,因此本诗仍是属于诗的范畴。 2、一“酒”一“杯”,使读者仿佛看到军人们豪饮的热闹场面.而 第二句有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催促出征的琵琶号角.寥寥几笔,写 出了边关即热闹又紧张的、悲壮的氛围。 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喝醉了躺卧在沙场上,你们也不要见笑, 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有几个能够返回?今朝有酒就让自己痛饮沉 醉,即使醉卧沙场也毫不在意.这是及时行乐的洒脱,也是对生命 的达观,更有厌恶战争的悲愤.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边关将士 们的豪放和为国战斗、视死如归的气概. 4、该诗描写边塞生活,即暗示古代战争生活的热烈紧张,更凸显 诗人慷慨豪迈的悲壮意味。全诗充满昂扬向上的情调。阅读时 注意,后两句尤其要读得音韵悠长,感情激昂。
凉州词
【唐】王翰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生卒年不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凉州 词二首》是唐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 他恃才不羁,性情豪放,以豪放之情写军中 生活。
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葡萄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朗读
注释:
夜光杯:传说中周穆王时西域胡人用晶莹的白 玉精制而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这里 泛指西域用白玉制成的酒杯。 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拉伯等地,汉代经 西域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了白玉制成的酒杯,正想 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也请诸君不 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个活着回来。
疑难解答
1、题目中的“词”应该如何理解? 2、从首句中提到的“酒”“杯”你能够想到一个
怎样的场面?前两句描绘的是军中的 情景,营
造了怎样的氛围?
3、说说你对后两句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