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修改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践中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省市肃州区泉湖乡泉湖小学红莲
邮编:735000 联系:
[关键词] 高效课堂和谐评价学案导学教学反思达标测评
作为教师,追求“高效课堂”是一生理想的境界,是我们每个教师应思考和落实的首要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常教学的高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课题导向,提高效能。
首先,为寻求高效教学的策略和措施,在实践中我重视教学教研活动,以数学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和学科组成员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探讨。面对学习、实施中的困惑,我积极抓住各级各类教研单位提供的课堂观摩学习和教研教学成果展示,对口研讨课、常态课、达标课、探究课、展示课的机会,寻找课堂高效教学的办法。同时结合我校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高效课堂”达标活动的实施计划,进一步加强数学学科的高效教学。
第二,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从2010年11月开始,我们借鉴洋思和杜郎口教学经验,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和学区安排的研究课题,本人承担了《如何发挥兵教兵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子课题,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兵教兵”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了高效教学的达成,同时对高效课堂的实施有了明确的导向,
二、经验交流,提高效能。
为了相互交流和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高效,每学期分别举行两次教师
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交流。教师交流在实施高效课堂中的有效做法和遇到的困惑;优秀学生在全校经验交流大会上交流自己如何高效学习的方法,并适时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引导教师,教师引领学生,学生影响学生”。
三、和谐评价,提高效能。
(一)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评价机制。
(1)定期评价,采用比赛形式引入竞争机制,用《“兵教兵”“帮扶结对”情况分析表》这种记分的方法,以及《合作学习小组长周评比》,激发“兵教兵”的积极性。
(2)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与教师互评,学科评价小组评价的多渠道评价。
(3)周周清、单元请、月检测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4)学生自我评价,将自评变为自主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自我评价,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评价——赢得情感支持。
评价方式主要体现三级评价:
自评、形成自我反思。互评、,促进和谐发展。他评。加强情感交流。
评价载体主要体现在:
1、对学生课堂上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评出:合作之星、参与之星、管理之星、创新之星等,每周获星之最发喜报,并将获得的星星按周次、课节、类别分别贴在如“星光闪耀——×××”(个人评价表)和“群星灿烂—
××组”(小组合作评价表)这两个评比表,注重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2、让作业本成为情感交流的平台,写特别评价语:师生互写寄语,互写节日祝福语,互写困惑,互写心里话,老师还可在作业本上写脑筋急转弯、幽默语,让学生“回答一下吗?”“笑一笑嘛”给单调的作业本赋予生命的气息,让学生喜欢打开作业本,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学案导学,提高效能。
我坚持每个单元最少编制一份精品导学案与全校教师相互传阅、学习、借鉴。实践表明,设计学案成为教师的一项重头工作,为了使设计的导学案科学、实用,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成为能否让导学案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量,也消除了课堂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导学案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为了有效适时的编写导学案,我们把分工编写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由学科教研组长负责分工,各学科教师按单元确定编制人,一人编制一个单元的导学案,发到公用实施网上集体备课,同时,经过各任课教师讨论交流,由教研组长审定后供全体教师使用,未经备课组一起讨论的学案一律不得采用。导学案使用时授课教师可以结合班情、学情、课型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适时调整,有增有减。编制学案时,务必要将教材抽象的、严谨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接受的、具体的知识,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我在使用导学案时,重视预习自学和展示这两个环节。预习自学环节中,我提前一天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利用校园网平台,通知家长配合,让家长
引导、督促孩子做好预习任务,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好准备。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在组长的引领下学习,我及时做好组织教学、与孩子们的讨论活动,并做好导学案每一环节的小结工作。在导学案展示环节,我除了展示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还展示与家长共同学习的独特方法和问题,展示家长的留言。最后进行小组的导学案评比。
五、尊重差异,提高效能。
实施高效教学,学困生的问题是绕不开的。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喜欢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我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在班建立了帮扶制度,低难度、小步子,使学困生的学习信心逐步增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反思教学,提高效能。
在课堂上我注重“三反思”,即教学前反思、教学实践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反思中做到“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表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