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宋概论

合集下载

宋代文学讲义(杨子怡)

宋代文学讲义(杨子怡)

宋代文学讲义杨子怡第一章词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第一节,词的产生和演变一,词的名称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清宋翔凤《乐府余论》云:"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说明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其别称很多:乐府:词最初能合乐,故有此称.如苏轼有《东坡乐府》,宋人把它称之为"近体乐府".如欧阳修词三卷称为"近体乐府".也有称之为"寓声乐府",如贺铸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也有称之为"新乐府"的,如元好问有"遗山新乐府."也有叫"倚声",或"歌曲"的,宋姜夔词集叫《白石道人歌曲》;也有叫"乐章"的,如柳永词集叫《乐章集》.还有叫"琴趣"的,如黄山谷有《山谷琴趣外编》.长短句:因句子长短不齐,故有此称.宋秦观词集叫《淮海居士长短句》.诗余:因它是在诗之后发展起来的,与近体诗有密切关系,故有此称.宋宁宗庆元间编有《草堂诗余》(传为胡仔所编,不可信)语业:《碧鸡漫志》卷二说:"陈无己所作(词)数十首,号曰语业."杨炎正词集号曰《西樵语业》,名称多达20余种.在之众多名称中,词是正名,通名,是曲子词,曲子的简称.其它均为别称.什么是词王力先生定义为: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但必须加上一句:它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词的起源1,关于词的起源有各种看法.目前学术界看法尚不统一.①或云南朝乐府里某些歌辞即其雏形.如梁武帝萧衍有六首乐府,《江南弄》,《龙笛》,《采莲》,《凤笙》,《采菱》,《游女》,《朝云》.如武帝《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耀绿垂轻阴,连手躞蹀(xièdié)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yú).中人望,独踟蹰.沈约亦有《江南弄》四首,调格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可知《江南弄》已成定格,诸家所作,都是依其调而为其辞者,与往昔乐府诗不同.故认为填词萌芽于齐,梁时代.②产生于隋代.此说较流行和普遍.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张炎《词源》卷下也说:"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如《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前者乃"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碧鸡漫志》),后者乃是"亡隋之曲,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曰隋堤,有是曲也."(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这两调可能是隋代民歌,可见词起自民间.③认为产生于唐代.如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说:"词起于唐人,而六代已滥觞矣."刘大杰认为"词出于乐府与由于唐代近体诗变化而来的一两说最有力."认为既产生于六朝乐府而变出于唐. 2,词的产生与音乐有关.隋唐时期,音乐有三个系统——雅乐,清乐,宴乐.雅乐是《诗经》所配的古乐,清乐乃汉魏六朝乐府诗所配之乐.宴乐(又称燕乐,讌乐)是唐代从西域传进的乐曲.其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四弦二十八调,音域宽广,表现力富丰,故能以压倒优势取代从容舒缓的雅乐和清乐,并吸引诗人纷纷为之作词应歌,词就是为配合这种燕乐而创作的.《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见正是这种胡类新声和里巷俗曲之结合,促成了词的真正兴起和发展.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与以往的诗歌不同.大致而言,先秦时,以乐从诗,乐曲形式由诗之抒写情志的需要和体制所决定;汉至六朝,采诗入乐,主要入乐歌诗都必须依据曲题,声调,乐谱,经过协乐方可演唱,但乐府诗入乐,往往由乐工在文辞上进行分割拼凑以适应乐曲变化,辞曲并非完美结合,这种诗乐的情况与唐以来有意识地倚声填词是不同的.因此,无论是诗经,还是汉魏六朝乐府,乃至唐代的五七言绝句,诗乐的结合方式大多是"选词以配乐",唐宋词则是"由乐以定词",即本备曲度,词人根据乐曲的旋律,节拍要求填上歌词.最初依曲填词,词意与调名统一,中[河渎神]是祭赛河神之曲,所填词亦与赛河神有关.但后来此曲普遍流传,不祭河神时也有人唱此曲,于是文人就用别的抒情意境填词,词意就与调名无关了.初期小令,多为应歌而作,文句简明,词意一看便明,无需再加题目.后来词的作用扩大,意境题材繁复,于是作者有必要再加一个词题或词序以说明词的创作动机及内容.前者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者如姜夔[杨州慢],[齐天乐]等词均有较长的序.3,词的产生与长短句有关.乐曲需要与词相配,最初拿七言绝句,近体诗与之相配,充当歌词.但繁复多变的燕乐曲调与整齐划一的五七言诗的整齐句式发生了矛盾,因此采取加和声和衬字的办法来填补节拍,后来有人把无意义的和声(即泛声),衬字写上有意义的文词,因此,长短句应运面而生.朱熹《朱子语类》云:"古乐府只是诗中间添却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逐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长短句在诗经,乐府里大量使用,和声魏晋时就有.传为曹丕作的《上留行行》《瑟调》就用了和声:居世一何不用,上留田.富人食稻与梁,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一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惜,将欲谁怨,上留田.上六处"上留田"意义不在,但在音乐上起了和谐划一的作用.但这还是词.当然,"和声"和"泛声"还不足以解决胡乐与诗的矛盾,于是"依曲拍为句"便成了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从歌诗之法到歌词之法,这就是词体的形成过程.大体说来,词在燕乐风行的初盛唐于民间孕育生长,中晚唐,五代时经过一些文人的创作逐步成熟和定型,至两宋而大盛.三,词的体制特点词"依曲拍为句"的独特体制有如下特点:1,依曲调为词调,不另立题.每首词都有词调,这是因为每首乐曲都有曲名,词人据乐曲填上词后,便以原来的曲名为词名,而可以不根据词意另外立题(因而一种词调甚至有几十种别体).每个词调都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在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分片上有定规.表示调调名称的是词牌,最初词牌名称与词内容大多有关,如《浣溪纱》咏西施事,《渔歌子》咏渔父等.但后来的词人则只依声填词,按谱填词,内容可以和词牌名称毫不相干.而且同一词牌在流传中还派出一些不同的称呼,造成"同体异名"现象,如《念奴娇》又称《百字令》,《大江东去了》,《酹江月》等;与此相对而言,又有"同调多体"情况,即正体外还有许多别体.如[满庭芳],《钦定词谱》列有晏几道,周邦彦,黄公度,程垓,赵长卿,元好问,无名氏等七体.晏,周为正体,若黄词之减字,程,赵,元之添字为别体.2,依乐段分片,片有定式."片"即遍,是音乐名词.唐宋时把乐曲头头到尾演奏一次叫一遍;音乐演奏完毕称为"乐阙",故一首词又可称一遍或一阙.唐宋曲调大多分段,故词调也随之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种,而以双调为主.双调是词的基本形式,在所有词作中数量最多,令,引,近,慢诸体皆有.其中有上下片句式全同的"称重头";有上下片开头句式不同的,称"换头".下片开头处又称为"过片","过变","过拍"等,表示由一段乐曲转入下段乐曲,这是词中关键处,历来受词学家重视.三叠词根据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双拽头,前两段句式,平仄全同,形式上好象第三段的双头,如《瑞龙吟》,《绕佛阁》等;另一种是非拽头,如《兰陵王》《戚氏》等.还有一种三换头,即三段句式全同.四叠词如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240字,为最长的词调.3,依词腔押韵,韵位疏密无定.近体诗一般逢双句押韵,词韵位却有疏有密.韵疏者如[月下笛],[早梅芳慢],上下片有六句一韵的;韵密者几乎一句一韵,如[渔家傲].这是因为词的韵位全由词腔的音乐片段所决定.乐曲中的一小段称一均,一均相当于一韵.词韵较诗韵宽,邻韵可通押,押韵方式亦不同于近体诗,有押平,押仄,平仄互押,入声独押及中间转韵等.4,依曲拍为句,句式长短不齐.最短者为一字句,最长者为十一字句.词不仅句子长短不齐,即使五七言句,句法亦与诗有异.五七言句在诗中一般是上二下三,上四下三,词则常驻为上一下四,上三下四.如"渐霜风凄紧"(柳永《八声甘州》),"向南楼一声归雁"(陈亮《水龙吟》)等. 5,依唱腔用字,讲究四声.因为词是用来歌唱的,因此,不仅和诗一样讲究平仄,甚至达到"三仄更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的地步.李清照在《词论》中甚而主张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所谓"诗律宽而词律严",主要表现在审音用字上,即根据乐声的高下升降,来选择确定阴平,阳平,上,去,入等字,以使声腔与用字平仄取得一致,创造出一种能合之管弦,付之歌喉的歌调.6,词的篇幅.①从节拍(即节奏不同)不同来区分,有令,引,近,慢.这原是音乐上名称. "令"指体制短小的小舞小唱,多用作送酒曲,称酒令;后作为词学名词的"令"一般短调之辞.令来自唐代的酒令.因唐人于宴会时即席填词,利用时调小曲当作酒令,遂称为令曲,又称小令.令字数偶尔也有长的.如《六么令》,九十九字,《百字令》一百字(不过它是《念奴娇》别名),《月生州令》长至二百十五字."引"本是琴曲名词,宋人取唐五代词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变名之曰"引",如《千秋岁引》,《阳关引》等多取唐代同名旧曲展引而成,字数较旧曲为多.引,来自大曲,是裁截大曲中前段部分的某遍制成,如《清波引》,《柘枝引》等.引词中最短的是《翠花引》和《柘枝引》,都为二十四字,最长的是《迷神引》,九十九字.又有《石州引》,一百零三字(不过它又名《石州慢》). 近,又称为近拍.近词最短的是《好事近》,四十五字,最长的是《剑器近》,九十六字.近和引长于令短于慢,故称之为中调."近"是"近拍"的省文,意为腔调相近,在本曲与近拍曲之间存在一种同名而异曲的关系,如[荔枝香]和[荔枝香近拍].今存以"近"为名的曲牌,大多比慢曲短,比令曲长,节奏偏慢,多用散板或一板三眼."慢",又叫"慢曲",其特点在于曼声,曲调长,节奏慢,每一字声中有许多修饰,慢词主要特点在于调长,但其概念与一般所说的长调仍有区别,不能混用.慢是慢曲子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慢词中最短的是《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此外还有摘片(从大曲许多遍内,摘取一遍,单谱单唱.如《薄媚》摘遍,即摘取《薄媚》中入破第一的一遍),序(摘取大曲散序中或中序中的一遍所制,如《莺啼序》),增减字数等(如《减字木兰花》,《摊破浣溪沙》,《偷声木兰花》)偷,减意同,就韵脚上为偷声,就字数上为减少字.摊,增加字.②从字数而言分小令,中调,长调.毛先舒《填词名解》中云:"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当然这种分法过于拘泥,一般说来,字较小者称小令,字数适中者称中调,字数较多者为长调.最短者是竹枝词,14字,最长者为[莺啼序],240字.第二节,唐五代词发展概述一,敦煌曲子词词起于民间,这从敦煌曲子词可得到证明.光绪26年(1900),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词的抄卷,王重民辑为《敦煌曲子词集》三卷,所收共一百六十一首.除少数著名的作者如温庭筠,欧阳烱,李杰(共四首)外,大多数为民间无名氏作者,这是现存最早的唐五代民间词,大多作于唐玄宗时至五代.其中的主要抄卷是《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它的结集较《花间集》要早三十年左右(《花间集》结集于后蜀广政三年,即940年;《云谣集杂曲子》结集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即905年).敦煌词题材十分广泛,王重民在该集《叙录》中云:"今兹所获,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态,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概括说来,主要表现了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表现男女恋情及女子不幸命运.这类作品所占比重较大,艺术水平也较高.如《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海枯石烂的誓言与汉乐府《上邪》可谓异曲词工.又如[鹊踏枝]运用拟人化手法,通过妇女与灵鹊的对话表现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切感情.更多的是反映当时妇女的不幸命运和内心悲怨的曲子词,如《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以女子悲愤怨恨之口吻,展示了妇女可悲命运第二,反映战争问题和征夫思妇思想感情.这类作品有[凤归云]"征夫数载",《洞仙歌》"悲雁随阳",《破陈子》"风送征轩迢递"等.或以征夫之词诉说征战之苦,或借思妇之口表示对战争不满.第三,记载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敦煌曲子词有五首[捣练子],组成联章体形式,歌颂孟姜女故事,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憎恶.另一首《酒泉子》"每见惶惶"描绘黄巢起义浩大声势,很有史料价值.第四,描写商人,书生,船夫等民间人物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如《长相思》"作客在江西"三首就谴责"贪欢逐乐"的富商巨贾,同情贫病交加的小商,对贫富悬殊的现实深致不满.又如[菩萨蛮]概叹"淼淼三江水,半是儒生泪",写知识分子辛酸.《浣溪纱》"五星竿头风欲市"则写船夫行船的情形,又显示出轻快洒脱的情调.敦煌曲子词风格自然朴素,感情真挚明快,洋溢着浓郁的生气息.在形式上有衬字,有和声,字数不定,平仄不拘,叶韵不严,咏调名本意者多,等等,说明处在初他阶段的早期词尚未定型,格律上还较粗糙,也表现了了间词清新质朴甚至俚俗的风格.二,中唐文人词文人染指词者,中唐有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王建,白居易,刘禹锡等.传世作品不多,且限于小令,但佳作不少.张志和《渔歌子》五首,描写泛义的形象既清高又脱俗,又自得其乐,在一定程度上是词人自我精神面貌之写照,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作品有一致处,写出文人雅士情怀,故传播很广,连日本嵯峨天皇亦曾依调和作五首.(见夏承焘《域外词选》)王建,韦应物,戴叔伦传世之作有[调笑令].王建或写离别之悲,如"杨柳,杨柳";或写美人宫怨,如"团扇,团扇",皆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感情真挚.韦应物的"胡马,胡马"和戴叔伦的"边草,边草",或通过跑沙跑雪的胡马象征远戍绝塞的士卒,或通过雪月交映的边塞风光衬托征人久戍不归的愁恨,是最早描写边塞景象的文人词,与中唐边塞诗有相通之处.刘禹锡在朗州(常德),夔州(奉节)等贬地学习巴楚民歌,写下了十一首《竹枝词》,虽用句式整齐的五七言绝句体,但内容情调和民间曲词十分吻合.他写的[忆江南],[潇湘神]完全是长短句式的词体了.如[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写洛城少女惜春之情,不落欲套.不直接写人惜春,而通过拟人手法写春意恋人,风中弱柳似离人挥手告别,丛兰露珠象别时的眼泪.末句则将少女和春天两情相依的意境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构思新巧,笔触婉妙,清人况周颐《蕙风词话》评价为"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浅易平易,流畅自然,与诗风一致.其"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设色鲜丽,用喻新巧,写出江南美景之特色.其[长相思]亦很有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作者用象征,反复,蝉联,重叠,对比等手法,巧妙地以恨写爱,刻画出一个女子月下倚楼怀人之情状.全词用浅显清丽之语,抒婉曲幽深之情,既有民间词的清醇,又有文人词的典雅,艺术造诣很高.相传李白有词二首《菩萨蛮》,《忆秦娥》.最早见于两宋之交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这两首词,题李白作,并说"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开始质疑:"二词虽工丽,而气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借令真出青莲,必不作如是语.详其语调,绝类温方城辈.盖晚唐人词,嫁名太白."从词本身而言,如《忆秦娥》以长安为对象,写出了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广漠,充满着时光易逝与帝业空虚,人生事功渺少等种种反省交织而成的悲壮情绪,显得气象阔大而萧飒,情怀深沉而孤独,语调哀婉而凄迷,带有鲜明的晚唐诗风今尚未定论,仍是学术界一桩悬案.三,花间词人和晚唐五代温,韦词(一), 花间词人和温韦词1,花间集晚唐五代衰乱,割据者大都苟且偷安,耽于声色,五代尤盛,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词的中心.西蜀立国较早,收容了不少北方避乱文人.前蜀王衍,后蜀孟昶,皆溺于声色.君臣纵情游乐,词曲艳发,故词坛兴盛也早于南唐.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年)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凡500首.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生活于晚唐,未入五代.孙光宪仕于荆南,和凝仕于后晋,其余仕于西蜀.《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描述西蜀词人创作情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在这种生活背景和文风下从事创作,所写的是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自然是缛采轻艳,绮靡温馥.花间词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此外,虽也写郊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的春怀,宫女的幽怨等等,但中心仍然是男欢女爱.与这两种情调相适应,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所谓"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花间集序》).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温庭筠,韦庄是花间派的著名词家.人们常把两人相提并论,世称"温韦",认为两人词风相同,其实两人同中有异,"温丽密而韦清疏,各擅胜场."(他们的诗风与词风正一致,温诗近商隐,韦诗近白居易).在内容上也有区别,温是婉约大家,花间一派素以其为宗,《花间集》中他被列于首位,入选作品66首.温词十之八,九是写妇女的,纵使他的词里有些句子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那也是十分隐晦微弱的.而韦庄能用词来写自己个人的感情,写悼亡.他现存的四十八首词中就有十首左右写这方面的内容,他的抒情词开李煜,苏轼,辛弃疾的先河.在晚唐五代文人词浮艳虚华的气氛里,他的抒情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说他把文人词带回到民间作品的抒情道路上来.造成两人词风的不同的原因,是两人不同的生活遭遇.2,温庭筠的生平和词作温庭筠(812 ——870 ),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虽然潦倒一生,但一向依靠贵族过活,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传说他"才思艳丽,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全唐诗话).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多感伤之作,实在义山之下.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词创作的艺术成就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他词的内容较之诗,题材更窄,大多写妇女的容貌,服饰,情感,写妓女生活和男女间离愁别恨,也有一些为宫庭,豪门娱乐而作,写给宫廷,豪门里的歌妓唱的.为了适合于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分,词的风格自然就倾向于婉转,隐约.他的词中号也偶尔反映个人情感,但也不敢明白写出自己的哀怨和隐丧,只用婉转,隐约的手法来表达.他的词的特点:一是外表色彩绮靡华丽,二是表情隐约细致.他的这种词风上继南朝宫体的传统,下开花间之先河.因此遂被奉为婉约正宗,花间派的鼻祖.3,西蜀词人韦庄生平及其词作韦庄生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死于蜀高祖武成三年(910),终年七十五岁.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出身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是西蜀词人中的最有成就的著名词人.五十九岁才中进士.他生当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一生饱受离乱漂泊之苦.生活贫困.直到六十六岁始仕西蜀,为蜀主王建倚重,七十一岁为安抚使,七十二岁助王建称帝,后做到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不过一,二年罢了,七十五岁就死了.穷苦漂泊的生活占了他一生的四分之三强."晚达"并不长.他四十五岁入长安应举时,值黄巢攻破长安,写有著名现实主义名篇《秦妇吟》,时人号为"秦妇吟秀才".他游足迹所至,金陵,苏州,扬州,浙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正是这种漂泊的生活,使他能与民间接触,使他能接受民间作品的影响,使他的词独具风格——"疏而显".韦词疏而显,开李煜,苏轼,辛弃疾先河.在晚唐五代文人词浮艳虚华的气氛里,能用词来抒写生活情感,尽管内容不够广泛,描写不够深刻,但他能把文人词带回到民间作品的抒情道路上来.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天》和韦庄的《思帝乡》二词正好代表了温丽密韦清疏的风格.(二)南唐词人1,南唐词与西蜀词简介名噪我国词坛的花间体,它的作者除湿庭筠,皇甫松,薛昭蕴(皆唐人),张泌,和凝,孙光宪(亦非蜀人)等外,其他大都第西蜀词人.在晚唐五代与西蜀词并峙的,还有南唐词.南唐,西蜀两国都城,一个在长江下游的南京,一个在长江上游的成都.这是两个很富庶的地方,又都没遭受五代的兵祸,他们的统治阶级和宫庭贵族都过着歌酒繁荣昌盛平的生活.南唐词与西蜀词一样,都是在宫廷和豪门享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南唐的文化比西蜀高,南唐自三国以来就是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西蜀词的作者大都是宫廷豪门的清客,他们不继承民歌的朴素清新的优点,却吸取了它的糟粕,并发展了它的不健康情绪,象韦庄那样的作品是不多的.南唐词多半从唐代的抒情七绝来,其中李煜等人的作品则以抒情为主,感情较深挚,风格也较高,就其对后代的影响来说也比西蜀词好.南唐词的主要作家是冯延已和南唐二主——李璟,李煜.中主李璟,在位十九年.他是个有才华的词人,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四首.他的词消极哀怨.冯延已是李璟的宰相,其词多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反映官僚士大夫闲情逸志.他与韦庄分据吴蜀词坛,形成两大派系.北宋初期晏殊父子与欧阳修的词,风格近似冯延已.刘熙载《艺概》称:"冯延已词,晏同叔(晏殊字)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可见北宋词风实承南唐遗绪.2,南唐后主李煜词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等,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的后主.在政治上,后主是一个奢侈的典型.本来南唐受后周威胁,逐渐沦为周的附属国,而当地即位时,赵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岌岌可危.赵太祖时存取代之心.李煜性格懦弱,既不能甘心臣附北宋,又不能与之抗衡,对宋王朝委曲求全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生活.为讨好宋,连纪年都用宋历.对内不能修明政治,选贤纳谏.先后中赵宋离间计杀死谋臣潘俗,李平,毒死林仁肇(武将,宋所惧者).在生活上奢侈无度,信崇佛教,"宫中日养千僧".并妄图依靠佛的法力阻止北宋南侵.宋早存吞并之心,只一时找不到借口,后来宋太祖命后主朝宋,后主没去,太祖借此兴兵,直逼南京,相持一月,后主尚不知,日日和和尚谈经.等知道时,城已破,软禁起来,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的屈辱生活.他在给故宫人的信中说:"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耳."终于在公元九七八年的七夕,被宋太宗赵光义派人毒死.(后主旧臣曾责问太祖为什么要灭南唐,太祖说:南唐虽无罪,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文化上,后主却才华横溢.他"善属文,工书画,明音律".以词成就为大.他的生。

宋朝历史ppt课件

宋朝历史ppt课件
普及。
针灸疗法
宋朝针灸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针灸在 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 了系统的针灸理论。
公共卫生
宋朝政府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加强了对水 源的保护和城市卫生管理,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天文与数学的成就
天文观测
宋朝时期,天文观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浑仪、简仪等天文仪器的制作和 使用逐渐精确。同时,对日月食、行星运动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和研究也取得了不 少成果。
金融业的出现
宋朝时期,金融业也开始出现, 如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出现 ,为商业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
支付和融资方式。
海外贸易的拓展
海外贸易政策的开放
01
宋朝实行了开放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商人出海贸易,推动了
海外贸易的发展。
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02
宋朝与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往来,如与越南、泰国等
、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绘画与书法艺术
山水画的成熟
宋朝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成熟和完善的绘画风格。以米芾、郭熙为代表的 山水画家,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美,使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
工笔画的兴盛
宋朝工笔画以细腻、逼真为特点,题材广泛。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作品 ,充分展现了工笔画在宋朝的兴盛和高度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监察制度
宋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 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削弱了地方割据 势力。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制度,设立了 御史台、都察院等机构,对官员进行 监督和弹劾,维护了政治清明。
科举制度
宋朝沿袭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 流动。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宋元明清考古概论

宋元明清考古概论

陵墓:
• 抗战时冯汉骥发掘永陵 • 东陵大盗
外国人解放前的活动
• 英法对甘肃新疆一带文书的掠夺
• 日本人盗挖辽城、庆陵、缸瓦窑,调查 金上京、元上都、内蒙古景教寺院。江上
波夫发掘百灵庙敖伦苏木城元代汪古部城址,清理景 教教堂、汪古特王府和景教徒的墓葬。包括高唐忠献 王阔里吉思墓和元成宗女、王妃爱尔失里墓有叙利亚 文和突厥文墓石10方。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 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 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 对居庸关过街塔测绘 • 俄国、英国人对黑城遗址的发掘
钜鹿县《三明寺妙严殿记》碑文载:"大观 二年秋,河决旧提,流行邑中,寺元所 存塔与罗汉阁乐,水既东下,退淤之地 高余二丈,正如五年即复邑......。"转引 自《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第一卷第一 册,1927年版。
(二)、解放后的考古发现
1、城址 【1】宋代东京、临安、扬州、镇江城 【2】辽上京、中京;地方城市 【3】金上京、中都;地方城市、金代界壕 【4】南诏大理阳苴咩城(779~1253) 【5】元上都、09年10月,在江宁将军山南麓一工地施工 取土时发现一块墓志。南京市博物馆通过考古 勘探,确认该处有两座相同类型、平行排列的 竖穴土坑墓。两墓在施工中皆已遭到较大破坏, 其中一座上部被毁,另一座南半部被毁。从墓 志考证出,前座墓主为北宋名臣王安石之父王 益,后一座墓主为王安石长兄王安仁。
6、中外交流的遗迹与文物
• 沉船
二、考古资料特点
1、资料丰富
①文献、绘画与考古资料 ②地面文物增多,研究领域扩大。寺院与建筑 ③手工业遗迹多 ④中西交流资料增多:陆上与海上

中国南宋文化概论

中国南宋文化概论

中国南宋文化概论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

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

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由于军事力量较弱,又通过经过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后来金国几度南下都不曾灭掉南宋,而南宋在宋孝宗时期以及后期也有过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

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

西边与西夏和大理为界。

到了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不堪,而此时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

蒙古人在灭到金国之后开始大举入侵江南的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宋室南迁,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宋末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覆亡。

南宋虽偏安于淮水以南,但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的政权。

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转向衰落,最终没落于世界主流舞台之后。

南宋初期:金人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

宋徽宗认为有机可乘,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联金灭辽事宜。

宋攻燕京,无功而返。

金攻陷临潢府,辽亡。

宋付上巨额赎款给金,以换取燕京等地。

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将与辽遗臣,分兵南下,趋汴梁。

钦宗即位,与金人和议,金人解兵北归。

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覆亡。

公元1127年,金国从东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

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1127年6月12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

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讲义01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讲义01

第五编宋代文学概说宋代(960——1279)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的时代,其特色不仅表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疆域要狭小得多。

尽管它是以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面貌出现的,但是,北方的辽、夏以及后来的金、元始终没有被纳入宋朝的疆域之内。

不仅如此,辽、夏、金、元始终像挥之不去的梦魇,压迫和威胁着宋朝的生存。

由于军事实力不足,宋朝人在外交上也表现得特别软弱。

宋朝政治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二是以文官治国。

宋朝统治者不仅削弱了地方的权力,也削弱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使各种主要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皇帝在集中控制政治权力的同时,当然更不会放过对军权的控制。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在体制上加以改革,以利于皇帝控制之外,在对军队的管理上,采取重用文官治军的办法,以防武将分权或暴乱。

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之下,文官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客观上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但同时又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军事上的软弱,以致战事来临时,多是欲战不敢,每战必败。

宋代的文学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是继唐代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

从形式上说,宋代文学主要有词、诗歌、散文、小说等,这些文学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娱乐性、学者化和爱国主义。

宋代文学将文学的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再主要是为了教化,而是为了娱乐,在客观上淡化了文学的政治色彩,这在词、诗、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与前代的文学相比,宋代文学的学者化色彩也表现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大量用典,强调学问修养,并且在诗中大量发议论说理等。

与宋代军事上的软弱、国家始终处于外族威胁之下的形势相联系,宋代文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它的光辉足以光照千秋,以致我们在谈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这些著名的诗人、词人。

<<<top第一章宋代的词宋词在整个宋代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它是足以与唐诗媲美,并且代表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一代之文学”。

【电子书必备】唐诗宋词·概论(大学讲稿)

【电子书必备】唐诗宋词·概论(大学讲稿)

【电子书必备】唐诗宋词·概论(大学讲稿)主讲教师刘振娅教授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使本科学员系统而有重点地学习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唐诗宋词的发展历史、主要作家群体及主要流派的艺术成就;2、通过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培养学员具有阅读、鉴赏、分析、评论唐诗宋词的能力,为从事大中小学语文教学或其他文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3、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自学与治学能力,用先进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二、教材和参考书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三卷第四、五编;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

并参考以下书目:1、《中国文学史》(二)(三)游国恩等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7月北京第1版2、《中国文学史》(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7月北京第1版3、《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4、《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8月第1版5、《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6、《唐宋词鉴赏辞典》唐圭璋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1版7、《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1版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四卷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9、《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10月北京第1版10、《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年7月第1版三、课程内容上编唐诗第一章唐诗的发展状况第一节绪论一、唐诗繁荣的原因(一)客观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士人心态)对文学的影响:1、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2、士人的人生信仰对唐诗的繁荣产生积极的影响;3、唐代文化繁荣的环境对诗歌的积极影响(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二)唐代士人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1宋代文学 概论

1宋代文学 概论

陈寅恪《赠蒋炳南序》: 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 宝。

陈寅恪: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 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金明馆丛稿二编》) 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 化是今后文化发展的指南,我国民族文化的 更新,必将走上‚宋代学术之复兴‛,或 ‘新宋学’之建立的道路。 刘子健: 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 导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
(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诗词、话本、 戏剧等的发展繁荣
汴京、临安、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 以上的大城市
第二节

宋代的士风与文风
一、文官政治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一)文官政治对宋代文人的影响 1.生存方式极其单一 :书斋——官场

2. 政治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高涨 王禹偁《谪居感事》: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欧阳修《镇阳读书》: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3、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
宋代文学
(公元960-1279)
宋代文学概论
宋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李白
題西林壁
苏轼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历史背景
北宋:960-1126 南宋:1127-1279 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 高宗(赵构,1127-1162) 黄袍加身。 孝宗(赵眘,1162-1189, 太宗(赵光义,976-998) 太祖七世孙,德芳后) 真宗(赵恒,998-1022) 光宗(赵惇,1189-1194) 仁宗(赵祯,1022-1063) 宁宗(赵扩,1194-1224) 英宗(赵曙,1063-1067) 理宗(赵昀,1224-1264) 神宗(赵顼,1067-1086) 度宗(赵禥,1264-1274) 哲宗(赵煦,1086-1100) 恭帝(赵显,1274-1277) 徽宗(赵佶,1100-1125) 端宗(赵昰,1277-1278) 钦宗(赵桓):靖康之难 (赵昺1279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西北大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8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608中国古代文学史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古代汉语》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3.《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

复试参考书目:1.《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唐代文学史》(上、下),乔象锺、陈铁民主编;3.《宋代文学史》(上、下),孙望、常国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4.《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册),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导师名单李浩贾三强刘卫平方蕴华张文利孙尚勇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03.唐宋文学研究04.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201英语(含法律硕士)631文学综合838文学专业基础参考书目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2.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0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04.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3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05.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06.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7.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隋唐五代文学04宋代文学05元明清文学06近代文学07中国文学批评史初试科目①政治理论101②英201或俄202或日203选一③中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608④汉语与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809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Ⅰ934参考书目 608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609高级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8)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934中国古代文学Ⅰ《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复试备注同等学力加试:1.中国现当代文学Ⅱ2.中国古代文学Ⅱ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7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66中文专业文学基础常识参考书目 637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袁行霈主编866中文专业文学基础常识1《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2002,袁行霈;2《文学理论教程》高教出版社1998,童庆炳等;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钱理群等;4《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金汉;5《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朱维之等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宋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③601语言学概论④801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①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中国古代文学名作分析西南大学研究方向 01诗词学02先秦至隋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26文论与写作④853中外文学史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朱维之、赵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师名单钟振振教授刘明华教授杨理论副教授韩云波教授张桂萍副教授刘明华教授黄大宏副教授胥洪泉教授何宗美教授复试备注本专业各方向复试:1、外语;2、所考方向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古代汉语;2、现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文学理论④818中外文学史参考书目《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学科教学(语文)《现代汉语》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科目:①文学批评写作②中国文学史湖北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20专业论文写作④825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参考书目 620专业论文写作语言或文学专业学术小论文写作825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1.《古代汉语》(第一册)(校订重排本),王力,1999年5月第三版2.《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次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江南大学研究方向 01古代文学与文化02中国诗学03中国古代文学史04中国食品文化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0中国古代文学④831文学概论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四卷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欧美文学:《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部分)郑克鲁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6修订版《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科目:古代汉语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01‘红学’与小说文化研究02魏晋至唐文学研究03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04宋代文学研究05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各75分)④810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607《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王力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教出版社、童庆炳810《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册)中国现代文学钱立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试备注复试: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同等学力加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兰州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05传统文化与现代化06中国戏剧史07中国文学批评史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③617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④833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参考书《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庆振轩等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下),雷达等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古代文学评论同等学力加试:1.古代汉语2.古代文学史苏州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近代文学05古典小说、戏曲06文学文献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8文学基础综合④820评论写作(1)参考书目初试:1、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古代文学-第一章

古代文学-第一章

《全宋诗》(正编72册,诗人8900余家,总字数4千万。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3、散文、骈文、话本小说概说
唐宋八大家散文 宋代的散文取得的杰出成就。 赋的发展: 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全宋文》的编纂:2006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 版社联合出版。分辞赋、诏令、奏议、公牍、书启、赠序、 序跋、论说、杂记、箴铭、颂赞、传状、碑志、哀祭、祈谢 等15个大类,共360册,总字数逾1亿,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 位,其内容遍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宗教、经 济、教育、科技、军事、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
刘筠《汉武》: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 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几迁空象 物,秦桥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讽,却 助飘飘逸气多。
注:天台,即通天台(元封二年后建)。桑田句: 用《神仙传》麻姑事。瓠子句:汉武帝元光三年 (前132),黄河在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决堤, 二十余年多次修治无功。元封二年(109),汉武帝 亲临瓠子口,“悼功之不成,乃作歌云:‘瓠子决 兮将奈何?……’”夏鼎:夏禹曾作象征九州统一的 宝鼎九只,至秦时宝鼎沉沦。汉武帝元鼎元年(前 116)在汾水边发现。秦桥:秦始皇筑跨海石桥以寻 诸神。
二、宋初晚唐体诗人
1、晚唐体名称的由来: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 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 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主要诗人有九僧、潘阆、林逋等人。 2、诗人林逋(968-1028)。生平简介:早年浪游江淮间, 后隐居西湖孤山。不娶不仕,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 先生,有《林和靖诗集》。 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怀。善于写景,富 于情韵。与九僧诗人相比,气象较开阔。 《秋日西湖闲泛》: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疏苇 先寒折,残红带夕收。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中国文化概论课文翻译

中国文化概论课文翻译

中国文化概论课文翻译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

昭陵古雕中雄壮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习,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

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为指明自觉认识天理的途径,朱熹精心改造了汉儒编篡的《大学》,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从“格物”到“致知”,实质上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亦即伦理学上的“自律”,有了这一自律,方有诚意—正心—修身乃至齐家、治国、明德于天下的功业。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

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的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和理想。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相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

与含义阔大、形象众生的诗不同,词小而狭,巧而新。

它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造境摇曳空灵,取径幽约怨悱,寄托要眇怅惆,极为细腻,极为精致。

尽管宋代词坛还有别一番风貌的歌唱,这就是由苏轼开创的、以辛弃疾为代表人物的豪放词风,但词坛的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

这段话展示了宋朝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强调了文化在宋朝社会中的重要地 位。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宋朝历史和文化的重 要资料。
“然而,宋朝的历史并非没有瑕疵。冗官、冗费、军队腐败等问题逐渐暴露 出来,导致了财政危机和社会不稳定。这也是宋朝最终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这段话提醒我们,宋朝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 题最终导致了宋朝的衰落,也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的教训。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目录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划分,从宋朝的初期一 直到灭亡,每个章节都围绕着一段具体的历史时期展开。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可以 清晰地看到宋朝历史的整体脉络,有助于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每个章节的标题都简洁明了,并且采用了富有吸引力的表述方式。例如, “杯酒释兵权:北宋的开国与治世”、“靖康之变:北宋的衰亡”、“绍兴和议: 南宋的立国与拓张”等,这些标题不仅概括了每个时期的主要事件,而且通过使 用对仗、押韵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读者更容易被吸 引和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对于陈桥兵变,我们不仅了解到其背后的政治博弈和军事策略,更看 到了赵匡胤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与智慧。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不仅展现了宋太祖高超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人心向背。 澶渊之盟背后的澶州之战,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抉择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
而当我们走近那些历史人物,如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他 们不再是教科书上简单地被标签化的人物。黎东方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作为人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们既有英勇无畏、忠诚为国的一面,也有私心、矛盾和无 奈的时候。内容摘要
在文化方面,本书深入探讨了宋朝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成就。通过对儒学、佛教、道教等思想流派 的介绍,作者展示了宋朝文化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宋朝的文学、绘画、 书法、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以及这些艺术形式在宋朝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科技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宋朝的科学技术发展。通过介绍数学、天文学、医学、农业等方面 的科技成就,作者展示了宋朝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同时,书中还分析了宋朝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 响,以及宋朝科技对后世科技发展的影响。 在军事方面,本书介绍了宋朝的军事制度、战争和国防。通过介绍宋朝的军队建制、武器装备和 战术战略,作者展示了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宋朝与周边国家的战争和外交 关系,以及这些战争和关系对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方面,本书详细描述了宋朝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俗。

《唐宋文学》第十一讲由崇唐至立宋---北宋诗歌概论

《唐宋文学》第十一讲由崇唐至立宋---北宋诗歌概论

第十一讲由崇唐至立宋:北宋诗歌概论一,宋初诗坛“三体”方回《送罗寿可诗序》: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1,白体a,宋初唱和风气与白居易体《二李唱和集》(李昉、李至)、《禁林宴会集》(李昉等)、《翰林酬唱集》(徐铉):模仿中唐唱和。

《五代诗话》卷二补引《青箱杂记》:(李)昉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

晚年与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

今世传《二李唱和集》是也。

李贵《唐末五代宋初白体诗人考论》举“白居易的追随者”三十一人:皮日休、张为、吴融、黄滔、郑谷、孙鲂、僧匡白、韦穀、胡抱章、杨士达、冯道、陶谷、徐铉、徐锴、李昉、田锡、李至、曹迥、王禹偁、苏易简、魏野、李维、陈从易、李宗谔、舒雅、刁衎、张咏、张秉、杨亿、王奇、孙可九。

尚不含后晋《旧唐书》诸史臣及宋仁宗曹诸达官等若干人。

b,王禹偁早年的唱和诗。

更重视讽喻诗:《畬田调》、《秋霖二首》、《乌啄疮驴歌》、《感流亡》中晚期借鉴杜甫,完成对白居易的超越。

(《小畜集》尽量删略唱和诗)《村行》《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蔡宽夫诗话》:元之尝学白乐天诗,在商州,赋《春日杂兴》云云。

其子嘉佑谓:“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请易之。

”元之欣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耶?”更为诗曰:“本拟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吴之振:元之开有宋风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引《蔡宽夫诗话》: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宋诗啜醨集》引祖应世评王禹偁诗:清新警秀,神韵当在元和、大历间。

2,晚唐体a,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的一群诗人,因贾姚常被称为晚唐诗人,故名“晚唐体”。

b,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重视苦吟,描绘山林清邃与隐居枯寂,重视五律,喜在五律中间二联炼句字。

池上鹭分赋得明字惠崇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趣说中国史宋明清

趣说中国史宋明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地位和意义都非常特殊。
书中详细介绍了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对外关系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清朝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书中还通过有趣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了清朝时期的各种趣闻轶事。
《趣说中国史宋明清》这本书以有趣的方式讲述了宋、明、清三个朝代的历史变迁,让读者在轻 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这本书不仅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也适合那些 想要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阅读。
“然而,清朝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随着西方列强的到来,清朝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清朝的历史走向了另一面。”这 一段揭示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必然性,也展示了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 困难和挑战。
“宋明时期,儒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理学、心学等学派。这些学派的 出现,不仅丰富了儒学的内涵,也为中国哲学史增添了新的篇章。”这一段描述 了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和创新,揭示了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
趣说中国史宋明清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国史
书中
方面
多个
中国历史
读者
时期
说中
文化
历史 宋朝
有趣
宋明
朝代
重要
清朝
通过
明朝
繁荣
内容摘要
《趣说中国史宋明清》是一本由尤瓦尔·赫拉利撰写的历史类书籍,通过有趣的视角和生动的故 事,带领读者领略宋、明、清三个朝代的的历史变迁。
精彩摘录
《趣说中国史宋明清》这本书,以轻松的笔调,丰富的史料,展现了宋、明、 清三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描绘了一幅幅 生动的历史画卷,更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以下是一些精彩的 摘录:

宋论——精选推荐

宋论——精选推荐

宋论宋论作者: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7⽇-1692年2⽉18⽇),别称王船⼭,字⽽农,号姜斋,⼜号⼣堂、⼀瓢道⼈、双髻外史、船⼭病叟、南岳遗民等,汉族,湖⼴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学家、美学家之⼀,为湖湘⽂化的精神源头,与⿊格尔并称东西⽅哲学双⼦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思想家。

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明清之际王夫之撰。

成书于康熙三⼗⼀年(1691)。

全书⼗五卷,按皇帝在位顺序对宋代⼀些重要历史事变、⼈物进⾏评论,发挥其政治哲学思想。

政治上指责宋代统治者对敌屈辱、苟安。

哲学上认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势不可阻挡,指出“顺必然之势者,理也;理之⾃然者,天也。

君⼦顺乎理⽽善因乎天,⼈固不可与天争”(卷七)。

认为“时异⽽势异,势异⽽理亦异”(卷⼗五)。

“知时以审势,因势⽽求合于理,岂可以概论哉?”(卷四)收⼊《船⼭遗书》。

该书清末以来坊间多有翻刻,1964年中华书局据马宗霍、周调阳校勘记整理出版有单⾏本。

卷⼀太祖⼀宋兴,统⼀天下,民⽤宁,政⽤,⽂教⽤兴,盖于是⽽益以知天命矣。

天⽈难谌,匪徒⼈之不可狃也,天⽆可狃之故常也;命⽈不易,匪徒⼈之不易承也,天之因化推移,斟酌⽽曲成以制命,⼈⽆可代其⼯,⽽相佑者特勤也。

帝王之受命,其上以德,商、周是已;其次以功,汉、唐是已。

诗⽈:“鉴观四⽅,求民之莫。

”德⾜以绥万邦,功⾜以戡⼤乱,皆莫民者也。

得莫民之主⽽授之,授之⽽民以莫,天之事毕矣。

乃若宋,⾮鉴观于下,见可授⽽授之者也。

何也?赵⽒起家什伍,两世为裨将,与乱世相浮沉,姓字且不闻于⼈闲,况能以惠泽下流系邱民之企慕乎!其事柴⽒也,西征河东,北拒契丹,未尝有⼀⽮之勋;滁关之捷,⽆当安危,酬以节镇⽽已逾其分。

以德之⽆积也如彼,⽽功之仅成也如此,微论汉、唐定之鸿烈,即以曹操之扫黄⼱、诛董卓、出献帝于阽危、夷⼆袁之僭逆,刘裕之俘姚泓、馘慕容超、诛桓⽞、⾛死卢循以定江介者,百不逮⼀。

宋代元代中国山水画概论

宋代元代中国山水画概论

⑵论人品与气韵的关系——人品高,气韵就 高;P380
郭是人品与画品统一论者。郭强调了人品修养的重要 性。
唐代,张彦远——创作主体修养与作品高低的关系, 主要是从画家的社会地位着眼的:
“今之画人,笔墨混于尘埃,丹青和其泥滓,岂曰 绘画?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 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 〞
苏轼反对的是作画仅仅停留在形似上,同样道理,如果诗 人只能状物而不能言志抒情,也不成其为诗人。他认为如 果光做到形似,就不能成为诗与画。
论画者应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透析绘画的能力,不为外 表的形似所限,超越形似以获得更多的画外意趣。
对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历来争论极为剧烈, 从北宋到清一直不停,一派认为苏强调神似,无视形似, 一派认为所论以神为主,不是不要形似。
⑶不求形似论
钱选的“士气〞说
“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 ‘隶体耳。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 尔,便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捩,要 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明代董 其昌?容台集?〕
所谓“士气〞:结论⑴作画以书法用笔;⑵画 家要有清高的品格。
倪云林的“逸笔〞与“逸气〞说 P193
苏轼的传神论强调画家不单要掌握常形,并 且必须掌握常理。
常形,即指事物的表象。
写,要求反映出 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特征。这是他的认识 论在绘画艺术理论中的表达。传神论有了常 理作为理论根底,在形神关系上得到了科学 的说明。
苏轼评论画所说的理,是指客观事物之理, 即客观事物的规律,也包括艺术的规律。
四、得之于象外
苏轼在?王维吴道子画?题画诗中,说明了 “得之象外〞的文人画观点。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 有如仙翮谢樊笼。

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第一篇: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1.宋初晚唐体詩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禹偁。

2.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这就是“宋初三体”。

3.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4.宋初,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九僧,林逋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们向来合称_晚唐体_。

5.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知滁州,并写了著名的政文《_朋党论_》,文中认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6.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诗话”的形式,继之而起的有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等7.“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_》。

8.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9.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10.“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苏舜钦和梅尧臣。

11.王安石晚年七绝雅丽精绝,人称为“王荆公体”。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在北宋词人中,被认为是“尤工于羈旅行役”者是柳永。

13.词家向来欧晏并种,欧指欧阳修,晏指晏殊。

14.《珠玉集》的作者是晏殊;《片玉集》的作者是周邦彦;《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15.张先《天仙子》词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连同另两句有“影”字的词句,其雅称即张三影。

16.北宋词人中,以善于写“影”而著称的是张先。

17.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范仲淹。

18.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著名词人是苏轼。

19.据说苏轼曾戏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

宋史十讲

宋史十讲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佛教和佛学对晚 唐至北宋的儒家的影 响
4.在建立宋学进程 中几名最突出的人物
附一:关于周 敦颐的师承和
传授
附二:朱陈论 辩中陈亮王霸 义利观的确解
【第十讲】北宋中叶一群失意官 僚的聚餐会
作者介绍
邓广铭(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字恭三,出生于山东德州临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家、 宋史学家。其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作品,并 撰写《岳飞》一书,把岳飞传记的写作提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
宋史十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作者
问题
影响
王安石

问题
宋太祖
宋史
文化
历史 家法
儒家
王安石
宋学
北宋
太宗
斗争
精神
制度
内容摘要
邓广铭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被学界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本书为邓先生宋史论文的选 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按专题课的形式编排。作者不仅对宋代重大历 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如赵匡胤、太宗即位之谜、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岳飞、辛弃疾等进行了考查与评价,而 且对北宋的开国和皇位继承、北宋的家法和政治改革运动、北宋的募兵制度与当时积贫积弱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问题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作者不但从宏观上对宋代文化 的高度发展和文化政策的关系以及宋学予以论述,并对宋学和理学加以辨析,纠正了自己以前的提法,而且对王 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周敦颐的师承与传授以及朱熹和陈亮关于王霸义利的争论等具体问题详加阐释。 另外,作者还对北宋中叶一群失意官僚的聚会餐以及王安石与蔡京的饮食进行描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 状态,也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影。

宋朝繁荣时代简介

宋朝繁荣时代简介

统一中原
太祖建国
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 谋臣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 之步骤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行假途灭虢之计,灭 亡了南平国和武平军。之后又灭亡后蜀(965年)、南汉 (971年)、南唐(975年)三国。 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 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 他两次征伐北 汉,均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最后一次出兵时,却 因他突然去世而结束。
01
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印刷铺工人毕昇在印刷实践中总结 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术。
02
文化交流
其创造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 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对中 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文化
儒学
宋代的思想界相当活跃和开放。在完成了儒学复兴后,中国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理学的兴起 和繁荣成为宋代思想史最重要的成果,从周敦颐开始,先后有北宋的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南宋的朱熹、 陆九渊等人,致力于理学思想的探讨。各派的观点虽有不同,相互之间也时有辩论,但基本上都形成了较完 整的思想体系,并特别注重心性义理的探寻,与此前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134] 书院制度在宋代形成与 发展。
01
梦溪笔谈
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 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是“中 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02
武经总要
中国第一部新型兵书,也是一部 古代的军事百科全书。
宋朝科技
造纸、印刷术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 竹、藤、麻、麦秆等。重庆、四川、 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渝 川地区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 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 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甚至还 有纸被、纸衣、纸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宋代民間技藝豐富 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張廷叟、孟子書主張。小 唱……般雜劇枝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 小掉刀筋骨上索雜手伎渾身眼、…毬枝踢弄、…講 史、…小說、…散樂、…舞旋、…小兒相撲雜 劇、…影戲、…劉百禽弄虫蟻、…諸宮調、…商 謎、…合生、…說諢話、…雜班、…神鬼、…說三 分、…五代史、…叫果子。其餘不可勝數,不以風 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孟元老《東京夢 華錄》卷五) 鬻歌售藝者,紛然而集。至夜闌,則有持小燈照路拾 遺者,謂之掃街。遺鈿墮珥,往往得之。(周密 《武林舊事•元夕》) 杭諺有銷金鍋兒之號,此語不為過也。(周密《武林 舊事•西湖遊幸》)
宋代在政治上的特征是掃除了舊的門閥的政治影響,從此以 後,除了封建皇族以外,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貴族了。這是 一個歷史過程,唐代是一個過渡期,至宋完成。中國進入了 封建士大夫為政治核心的社會,這種士大夫,可以用讀四部 書、科舉、作詩文幾個標准來定義。他們先成為讀書人--士, 再成為官僚--大夫。而以前的社會知識分子可以說首先是貴 族,然後再從事文學活動。
蘇軾題西林璧:橫看成岭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 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朱熹絕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 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B 形式精密 張子野晚年多愛姬,東坡有詩曰: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正均用當家故事也。案唐有張君 瑞…漢童謠曰: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见。又 曰:張祜妾名燕燕,其事蹟與夫對偶,精切如此。 宋詞紀事引野客業書
谓侍臣曰:“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宋史太 祖本紀) 帝乃嘆曰:‚宰相須用讀書人。‛(續資治通鑒太祖乾德 四年) (宋太祖)帝因謂趙普曰:‚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 朕今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 臣一人也。‛(續資治通鑒太祖開寶六年) 太祖之世,未嘗戮大臣。(續資治通鑒太祖開寶八年) (宋太宗)顧謂侍臣曰:‚朕欲博求俊乂於科場中,‛… (進士、及第,賤出身)凡五百人。寵章殊異,前代未有 也。薛居正等言取人太多,用人多驟,帝意方欲興文教, 抑武事,弗聽。 (宋太宗)詔曰:‚王者設班馭貴,差祿秩以養賢,所以 責之廉隅,懋其官業也。俸給之數,宜從優厚。‛(績資 治通鑒卷十三)
有士人踰墻,偷人室女,事覺到官,勒令當廳 面試。光祖出踰墻摟處子詩,士人秉筆云…光 祖大賞,判一詞於牒云…犯姦之士,既幸免決 罪,反因此以得佳偶,此光祖以禮待士也。 多情多愛,還了平生花柳債。好箇檀郎, 室女為妻也不妨。傑才高作,聊贈青蚨 三百索。燭影搖紅,記取媒人是馬公。
馬光祖減字木蘭花
宋詞紀事引三朝野史
漢賦作家—類倡 王粲鮑照左思—貴族後代因文才參與政治,無家世則卑賤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 三公。(三國志王粲傳) 李杜—文人無家族勢力,得重名而無處虛位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無家族勢力,既得文名又進入政治核 心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書中自有黃金屋
宋 科 舉 圖
3、宋代極重文人
2、詞 《全宋詞》共计辑两宋词人1330馀家﹐词作约 20000首。引用书 目达530馀种。 (宋人)作詞頗能盡變,作詩便板。(王又華《古今詞注》引毛 稚黃語) 余仕丹徒,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 詞’。言其傳之廣也。(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三)
3、散文
歐陽修 蘇軾 王安石踢 毬 藝人3宋代刻書業發達宋 版 書
宋 代 雕 版
大中祥符二年,御史中丞王嗣宗言:“翰林学士杨亿、知 制诰钱惟演、秘阁校理刘筠唱和《宣曲》诗,述前代掖庭 事,词涉浮靡。”帝曰:“词臣学者宗师,安可不戒其流 宕!”乃下诏风厉学者:“自今有属词浮靡、不遵典式者, 当加严谴。其雕印文集,令转运司择部内官看详,以可者 录奏。”(《續資治通鑒》卷二十八)
三、宋代學術與思想 1、學術-總集、類書 五月,(宋真宗)幸國子監閱書庫,問祭酒邢昺:‚書版幾何?‛ 昺曰:‚國初不及四千,今十餘萬,經史正義皆具。臣少時 業儒,每見學徒不具經疏,蓋傳寫不給。今版本大備,士無 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時之幸也。‛(續資治通鑒卷二十五)
太平御覽 太平廣記 文苑英華 冊府元龜 玉海
4、小說
話本
宋出土衣物
宋 文 官
4、南北分裂局面
遼人
金人
5、黨爭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 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 《朋党论》以进。(宋書卷三十九歐陽修傳)
王安石與司馬光
二、宋代市民社會 1、宋代經濟發達
交子
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綵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 即千萬,駭人聞見。…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瓦, 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瓦子蓮花 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 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博飲食、剃剪 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卷二)
2、理學與心學
張載 程頤程顥 朱熹
陸九淵
四、宋代文學概況
国初,杨亿、刘筠犹袭唐人声律之体,柳开、穆修志欲变古而力弗逮。庐陵 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 文日趋于古矣。南渡文气不及东都,岂不足以观世变欤!(宋史文苑傳)
1、詩 所謂宋詩 A好議論 嚴羽滄浪詩話說:‚唐人與本朝人詩,未論工拙,直是氣象不同。‛ (詩評)又說:‚詩有詞理意興。南朝人尚詞而病於理;本朝人 尚理而病於意興;唐人尚意興而理在其中;漢魏之詩,詞理意興, 無迹可求。(詩評)‛ 宋人率以議論為詩。(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宋人謬說,只是向古人集中作賊耳。(馮班《鈍吟雜錄》卷四) 專用經史、雅言、晉宋清談,《世說》中不緊要字,融液為詩。(方 回《劉元暉詩評》)
宋代文學概說
一、宋代政治的特征 宋的建立及其世系(960-1279)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 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恭 帝----端宗----趙昺
宋太祖趙匡胤
2、貴族的消亡和平民社會的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