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进展综述
一
12 国外城 市化研 究 多元化 的局 面 .
年) 等人提出 了世界城 市假 说。20 0 1年 , 国学 者斯科 特( ct 美 Sot )
全 ( l l i R g n b y o 随着工业社会 的生产组织 方式在全世界范 围内的 日益普及 , 在发展 前人 的 观点 上提 出 “ 球 区域 城市 ” Goa Ct- ei , C ) 经济 、 社会 、 生态等各学科渗透到城市 化领域 中来 , 使得研究城 市 G R 的观点 。这些 概念 的 出现都反 映 了巨型城 市空 间的崛 起 , 化 也趋 向多元化 的重要性 与必然性 。
是 但它 是脱 等形式 , 建 立 了其 与 城镇 体 系 形成 的对 应 关 系。 随后 , 并 佩鲁 区的城市化整体变化 规律提 出的 , 一种普 遍性 规律 , 离现实条件和历史 阶段 的。这个 曲线 只能反 映某一 国家或 地 区 ( . eru ,95年 ) 增长极理论” 赫 希 曼 ( Hicma ) F Pr x 1 5 o 的“ , A. r h n 等 s 并 人 的“ 化增 长学 说”罗斯 托( W. otw) 经济增长 阶段学 城市化水平在时 间维度上发展 的快慢 程度 , 不能反映某 一较微 极 , w. R s 的“ o 观的城市或地 区城市化过程 中的发展状况 。H・ 钱纳里 (9 8年 ) 18 说 ”弗里德曼( r d n 1 6 ) 核 心一 外围” , F i ma ,9 4年 的“ e 模式及 其模拟 的城镇群体运作过程 等 , 是从 社会 、 济的 角度将 城市 化 的空 发现 了城市化进程 与经济 发展 水平 之间 的关 系。他 曾 回归 分析 都 经 过 15 ~17 90年 9 0年 1 1 国家 的经 济发展水 平数 据与城市化水 0个 间扩散具体化 的学说 。 证 有 有 的学者则从 区域 的角度提 出城 市化 的最 终 目的——实 现 平数据 , 明在一定 的人 均 国民生产 总值水 平上 , 一定 的生产 劳 城 乡一体化 。首先 , 马克思 、 恩格斯 、 列宁等 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 结构 、 动力 配置结构 和城 市化水平相对应。 对城 乡一体化有着深刻 的论述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还有 世界不 同
海绵城市建设国外研究进展述评
·102·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海峡两岸
农业领域学术关注度研究
□钱莉萍 凌 群
【内容摘要】随着海峡两岸贸易逐步发展,两岸的合作发展领域不断扩展,农业更是合作的主要领域。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 以《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NKI) 中的期刊论文为数据统计来源, 包括所有能收集的台湾农业学术刊物为引导,统计并分析了 2008 ~ 2017 年海峡两岸农业领域学术相互关注度以 及关注重点,以期为将来海峡两岸进一步加深农业合作交流提供相关参考。
再加之境内河流纵横、地势多元,极易发生城市内涝灾害[4]。 因此,法国在提升城市海绵功能时采取绿色节水与生态护水 并重,通过加 强 城 市“渗、滞、蓄、排、净、用 ”功 能,因 地 制 宜, 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做大做厚城市“海绵体”,显著缓解 内涝风险。其具体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注重雨水源头整 治,通过建设屋顶绿地、活水花园、透水下垫面铺装等措施提 升城市“渗、滞”功能。二是通过大规模建设地下管网及调蓄 池,利用常态排水和超量排水两大管网系统以及数以千计的 大型地下调蓄池,保障城市“蓄、排”得力。三是抓好末端治 理,减少径流污染,重视水循环利用,实现“净、用”结合。
一、海绵城市的理论内涵 伴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城市水安全与水生态 问题日益严峻,大雨内涝、水体黑臭、热岛效应、城市缺水、环 境容量超限等“城市病”开始盛行。2013 年 12 月 12 日,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有限的雨水 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 然渗透、自然净 化 的‘海 绵 城 市 ’”[1]。 至 此,“海 绵 城 市 ”建 设理念应运而生。 二、国外主流技术研究 国外许多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 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这对我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 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一) 美国。美国海绵城市建设经历了水量管理、水质管 理、生态管理三个阶段。这一过程主要包括雨水最优化管理 ( Best Managements Practices,BMPs) 和低影响 开发 ( 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2]。BMPs 强调水体与自然系统相结 合的生态性设施,包 括 雨 水 花 园、绿 色 街 道、生 物 滞 留 池、生 态湿地等,还包括 法 律 法 规、雨 洪 管 理 规 划 及 相 关 技 术 导 则 和设计标准等非工程性管理措施。BMPs 综合考虑环境、社 会、城市、经济等多种因素,是绿色、自然、可持续的现代生态 城市设计。LID 着眼于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源污染物,在微观 尺度上采用多样化、小型化和本体化的接近自然系统的技术 措施,在兼顾景观 价 值 和 经 济 价 值 的 同 时,模 拟 自 然 水 循 环 系统,尽量减小对现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LID 措 施技术可分为四类,一是保护性设计,设置严格的开发边界, 减少不透水区域的面积,减少径流量。二是渗透 和过滤技 术,利用渗透和过滤既可以减少、过滤和控制径流,还可以补 充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三是雨洪径流的储蓄利用和径流输 送技术,采用生态化的“蓄、排”措施来减小径流流速和峰值 流量,并延缓径 流 峰 值 时 间[3]。四 是 城 市 景 观 廊 道,把 雨 洪 控制利用措施与景观结合,使城市绿化不仅具有过滤净化的 功能,还兼具观赏性和经济性。美国通过先进的绿色海绵城 市建设技术,利用 不 断 完 善 的 政 策 实 施 保 障 机 制,促 使 政 府 与民众等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和共同建设,使城市水生态系统 的景观性、经济性、文化性与可持续性融为一体,共同发展。 ( 二) 法国。法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为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升级。
在这样一个城市中,各种设备能够互相连接并进行数据共享,可以实现城市内的智能管理和各种创新应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智慧城市在国内外开始兴起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一、国外智慧城市研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外开始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研究。
如今,欧美和亚洲的城市已经在这个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研究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政府主导的官方研究,另一种则是来自学术界和行业界的研究。
政府主导的官方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政府间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旨在以此推动各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例如,欧盟在2007年就启动了“智慧城市计划”,以鼓励各地政府实施智慧城市项目。
此外,美国政府也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
例如,美国在2009年的“美国复苏与重投资法案”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用于推广电子制造、国家电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智慧城市项目。
除了政府主导的研究外,学术界和行业界也在智慧城市的研究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学术领域,智慧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设计和实施智慧城市系统的领域。
例如,MIT在2013年成立了“智慧城市实验室”,致力于探索城市互联网的未来和智慧城市的创新技术。
在工业和商业领域,许多跨国公司也在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如,三星和西门子都推出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城市的智慧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总体来说,在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政府主导的官方研究和学术、行业界的研究相互作用,在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实践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外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应用智慧城市的技术和应用,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一、引言
国外城镇化是指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及其相关政策和实践。
通过研究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城镇化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二、国外城镇化的定义与背景
1、国外城镇化的定义
2、国外城镇化的背景
三、国外城镇化的推动因素
1、经济因素
2:社会因素
3:政策因素
4、环境因素
四、国外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1、城镇规划和土地管理
2、住房供应与保障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城市公共服务配套
5、城市治理与管理
6、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五、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政策和实践
2、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性
4、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法
5、环境保护在城镇化中的重要性
六、我国城镇化的借鉴与改进
1、借鉴国外城镇化的成功经验
2、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
七、附件
1、国外城镇化相关政策法规
2、国外城镇化案例分析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
1、城镇化: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率提
高的过程。
2、城镇化政策:指为促进城镇化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国外城市化现状与启示研究
国外城市化现状与启示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国外城市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在一些方面面临挑战。
通过对国外城市化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国外城市化现状1.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速。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城市化率已达到55%,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8%。
在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0%-90%,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更加迅猛。
2.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能源消耗、交通问题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垃圾、废气、废水等排放不断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3.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犯罪率上升,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不断引起关注。
4.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城市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加重。
二、国外城市化的启示1.城市化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国外城市化规划非常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城市化规划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
2.城市化要注重环境保护城市化进程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绿色发展,完善城市公园、生态园、森林公园、生态廊道等绿地系统,同时,加强城市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等排放,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城市化要注重社会公平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
在城市化规划中,必须注重人口流动和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推进住房保障政策,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和谐。
4.城市化要注重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必须注重经济发展,以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和城市创新为重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进展1.1 国外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进展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19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
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的几个重要转变是(方澜, 于涛方, 钱欣, 2004):第一、由“艺术”到“科学”: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科学性规划。
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被视为是建立在“物质主义”之上的“形体规划设计”。
好的形体环境可以增进幸福,而形体环境则可以通过规划设计来加以改造和控制,只要加强设计和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形体环境。
事实上,这种观点可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更远。
城市规划历来被视为是建筑师的份内之事,城市规划不过是基于城镇层面上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战后的城市规划大多是建筑师规划,城市规划的工作建筑师完全能够胜任。
在传统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规划中,“美学观念”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出发点,和建筑设计一样,城市规划被视为一门“艺术”。
当时权威的城市规划教科书,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的《市镇设计》(Town Design)和吉伯勒(Lewis Keele)所著的《城乡规划原理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等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这种“物质形体设计论”思想。
20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理性决策和控制论被引入到城市规划中来,宣告源远流长的“物质形体设计”理念的城市规划主导地位的终结。
国外创新型城市研究进展及启示
ABSTRAcT :Ba s e d o n a s ys t e ma t i c s u mma r y
of f or e i gn i nnova t i ve c i t i e s f r om t he as pec t s of
6 7 5 0 美元 ,处于效率驱 动阶段。为实现赶超西 方
城 市 ,实 现 城 市 跨 越 式 发 展 ,提 升 自 己 在 全 球
论成 果 ,加深对我 国创新型城市 的研 究 ,以推动 我 国创新 型城市健康 发展。
【 关 键 词 】 创 新 型 城 市 ;研 究进 展 ;指 标 体 系;
c o n n o t a t i o n s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s ys t em ,s uc ce ss f ul expe r i e nc e,e t c. ,t hi s pa pe r put s f or w ar d t he s ugge s t i on f o r t he co ns t r uc t i on
【 文章 编号】 1 0 0 2 - 1 3 2 9
( 2 0 1 5 ) 0 5 - 0 0 8 3 - 0 7
【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9 1 【 文献标识码】A [ d o i ]1 0 1 1 8 1 9 / c p r 2 0 1 5 0 5 1 3 a
启 示
城市体 系中的地位 建设 创新型城市成为必然选
择 。2 0 0 8 年 我 国提 出建 设 创 新 型 国家 并 将 深 圳 作
为 国家创新型城市 的试 点 ,截至2 0 1 3 f i - 全 国创新 型城市试 点已达5 7 个 ,但 实际上 ,我 国尚未出现 真 正意义 上的创新 型城市 。相对而言 .国外 创 新 型城市发展较为 完善 ,相关研究也较 为成熟 . 因而本文着重关注 国外 创新型城市研 究进 展 .藉
国外学者对城市发展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城市发展的研究前言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国外学者对城市发展的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城市的增长、变化和挑战提供了宝贵的洞见,也为我们寻找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外学者对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其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
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关系展开了研究。
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许多研究表明,城市的规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格拉斯主张,城市规模对经济增长有连续的正向影响,即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增长越快。
他的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职业分工、技术创新和知识流动有着积极的影响。
城市创新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外学者也对城市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城市作为创新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和资源,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对城市创新的研究表明,城市创新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城市中创新活动的密集程度越高,经济增长的效果越显著。
城市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城市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还关系着环境可持续性。
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致力于寻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社区规划与环境可持续性城市社区规划是实现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外学者通过对城市社区规划实践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杰克逊提出的“绿色社区”概念,强调通过将环保设计原则融入社区规划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规划与环境可持续性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也对城市的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案例,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例如,荷兰交通学家布鲁姆认为,城市应该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以降低碳排放和交通拥堵问题。
国外学者对城市发展案例研究国外学者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考察国外村镇城市化的建设
考察国外村镇城市化的建设与时俱进加快新型村镇建设步伐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全省第七期城市规划专题研讨班的学习,学习分为国内专家授课和国外现场教学、考察两个阶段。
通过这次较为系统的城市规划学习,本人收获颇丰,美国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更值得我做进一步的探索。
一、美国城镇规划建设的总体印象美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道路、供电、给排水、供气、路灯、现代通讯、学校、医院,超市、宾馆、教堂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人们生活在小城镇可以得到在大城市一样的享受。
二是功能区划非常明显。
小城镇主要分为城市客厅区。
公共服务区、商业区、居住区及产业区等。
城市客厅区一般是滨水而建的具有商业功能的小广场,是小城镇环境最好,景色最美的地方。
公共服务区一般是由市政府办公场所、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所构成。
商业区、居住区和产业区的总体布局及内部规划设计同样看出是匠心独具的。
三是居民住房别具特色。
小城镇居民住宅大部分是连体或单体别墅,其住宅的设计简洁明了,房屋以木质建筑为主,一切以人的居住舒适性为前提。
二、美国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一是城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
美国借鉴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在城市规划上的先进经验,把规划的科学性放在首位。
据介绍,旧金山市的海峡大桥从规划设计到认证,前后花了十八年时间,上世纪三十年代建成的大桥今天仍然在充分发挥着作用,基本满足了当前的发展需求。
二是城镇规划建设的民主性。
为保证城镇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美国城镇规划的最终形成必须经过“民主集中制”这一程序。
城镇规划一旦通过,必须严格执行,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要严格按规划建设项目;另一方面,也不断地修编规划,但每一次修编都必须遵循“科学决策、民主评议”的程序。
三是城镇规划建设的严肃性。
美国的城镇,大到有几百万人口的纽约(核心区),小到仅有三千人的芝特莱小镇,均实行议会管理规划建设,管理亦同样如此。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91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文献综述◎董帅虎 张志新摘要: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在2009年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随之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模式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青睐。
本文通过对已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国外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成果、智慧城市的实施建设情况、我国智慧城市研究现状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四个方面对智慧城市建设截止到目前的研究进行述评,希望可以为我国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以及智慧城市的实施建设提供可以参考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综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的日益凸显,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城市快速智慧的发展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共同面对的新的难题。
2008年新一次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此次危机造成的严重后直接促使世界各国寻找不同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受到冲击,同时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在2009年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城市建设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就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学者的热切关注。
2018年巴塞罗那IESE 商学的全球化与战略中心公布了全球智慧城市的年度名单。
IESE 运转指数已连续第五年根据详尽的经济和社会指标计算出80个国家165个城市的表现得分。
熟悉的全球权力中心一直保持着自己在最前列的地位,而扩大的评估类别也使一些小城市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地位。
例如排名变化最大的城市是香港,排名上升了33位,进入前10名,排在第9位,在2017年排在第42位。
旧金山的排名是今年最剧烈的下滑,从之前的第五位下滑了22位,降至第27位。
其他有显著改善的城市包括新加坡(+16)、奥克兰(+16)、日内瓦(+15)、哥本哈根(+14)和巴塞尔(+13);其他表现不佳的有:慕尼黑(-18)、达拉斯(-18)、波士顿(-17)、费城(-16)、温哥华(-15)和华盛顿(-14)。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浅谈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研究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大自然的约束,为了更好的发展,人类必须调整人与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关事宜,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建设即为在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之内,保证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稳步前进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而,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牵涉到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及规模持续膨胀,俨然已经成为地球巨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子系统。
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探求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已经成为一些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学术研究团体研究关注的热点领域,是当今世界研究的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
1.关于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尽管生态城市迅速发展起来的时间开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但关于生态城市的理念缺流传已久。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还是古代欧洲的村庄及美国印第安人的部落,都能看出生态城市的影子。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空想社会学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念,十九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将其进一步完善,并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给出了完整的定义:田园城市应该是一种同时拥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为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是为健康生活以及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应以满足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准,不应过分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西方城市由于城镇化进程过快,导致城市出现拥挤、环境变差、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此时,田园城市的应用应运而生,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进展的并不顺利,许多城市都是依附于“田园城市”的名气,在城郊区域大力修建居住区。
但它为以后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等提供了参考,对城市的进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及启示探讨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及启示探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已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
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国外的学者们已进行了多年,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从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现状以及所带来的启示角度进行探讨。
(一)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国外智慧城市研究是近年来各国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智慧城市领域,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城市可持续性、城市治理以及市民参与等方面。
1、城市智能化城市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此方向上,国外学者研究主要涉及城市传感器网络、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健康等领域。
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路径。
国外学者认为,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解决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系统集成问题,有利于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有帮助于企业、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协同发展。
3、城市可持续性城市可持续性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主要涉及城市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碳排放控制等方面。
研究表明,只有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4、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主要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的协同发展、民主决策机制、市场化与规制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等。
他们认为,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合理的城市治理模式。
5、市民参与市民参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主要涉及公众参与、社区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
他们认为,市民参与可以增加智慧城市建设的透明度、增进城市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国外智慧城市研究所带来的启示通过对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利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可以借鉴国外学者在城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城市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采用国际前沿的技术,早日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
浅析: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浅析: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从风险评估到监理全程跟踪监管,关于才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探讨从未停止。
全球来说,才智城市的建设呈点状分布。
美国迪比克市、韩国仁川市、爱尔兰戈尔韦湾、丹麦哥本哈根…它们探究着城市进展的才智路径。
自2023 年,美国IBM公司在中国连续召开了22 场才智城市争论会,引爆“才智城市” 理念之后,我国不少城市也乐观加入了这个“才智愿景”的探究。
然而国内外城市由于建设背景不同、探究路径不同,因而在摸索过程中得出的阅历与教训也不尽相同。
国外才智城市建设特色韩国:泛在网络韩国的才智城市以网络为基础,将医疗、教育等服务系统统一部署在思科公司的数据中心,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便利的实现远程的医疗、远程的教育等服务。
并且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向企业开放这些IT基础设施,鼓舞企业开发新型服务。
美国:智能服务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用IBM的新技术将水、油、交通等等都连接到了一起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将城市的全部资源都连接起来,才智的为市民服务,满意市民的需求。
瑞典:才智交通瑞典的才智城市主要体现在才智交通系统上的建设。
为解决瑞典首都交通拥挤问题,斯德哥尔摩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瑞典在道路上设置了十几个的路边掌握站,通过使用RFID以及激光等高新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然后自动的对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进行收税。
同时引入了IBM的流计算平台“InfoSphereStreams”,分析采集的车辆位置信息,实现为城区同行车辆供应回避拥堵路线的服务。
同时通过这些技术对进出车辆进行收税后,大量的削减了车流,降低了交通拥堵。
国内才智城市建设特色一、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人为核心,以民生需求为动身点,围绕社区服务,开展才智社区、居家养老等领域的才智化应用,公共服务力量得到大幅提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兰州市等地取得了突出成效。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等街镇已在智能停车APP应用,自助快递箱、为老服务系统、与商业银行合作推行才智城市炫卡等方面为社区居民供应智能停车、失智老人监管、健康、门禁平安管理、快递物流等服务,现已取得明显成效,正在全区全面推广。
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
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宋 蓓 提 要 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同一经济生命体中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比较和分析各国之间的差异,借鉴经验,务实创新,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切是我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村经济 发展 英国 拉美 韩国 日本 中图分类号 F2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同时,一些国家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进国家整体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成功。
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的“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多予少取”的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等,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对英国城市化道路的分析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早开始于11~12世纪,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次农村人口向城市持续转移的浪潮。
这一时期迁移的主体主要是穷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距离也比较长。
在16~17世纪,英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
这一时期迁移的主体主要是商人、工匠和青年女性,迁移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前途和获得丰富的生活资料,迁移的距离较短。
但是,英国劳动力流动最稳定、规模最大的时期是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的。
因为此前的两个阶段虽然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比较大,但在工业革命前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了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到总人口的25%。
①总的来说,促进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人口持续增长。
近代以来,英国的农村人口一直不断增加。
适度的人口增长在开始时的确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加速了人口的不断增加。
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
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文章标题: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近来,笔者研究有关资料,注意到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分析,深感加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而迫切。
现主要介绍韩国学者对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特点的分析及未来城市建设有关问题的看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几点启示与思考,以供交流和探讨。
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1、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
韩国学者认为,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城市“量”的增速加快。
世界城市的数量,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加。
②世界城市人口数量猛增。
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3倍,而城市人口则增加了40倍,且其增长还在加快。
③城市的传统职能发生新变化。
城市在社会现代化与国际联系中的作用日益广泛地显现出来,各国大城市的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增加了新内容。
④超大型现代化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令人瞩目。
⑤城市的交通、通讯、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出现空前的大发展。
⑥人们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职能的认识及观念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2、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韩国学者在概略回顾分析了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后指出,20世纪是量的城市化时代,21世纪将是城市文化时代,强调了21世纪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将是迎接“城市文化时代”,未来的城市必须具备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文化艺术等综合素质和实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发挥城市的功能。
据综合研究,韩国学者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具体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未来城市建设普遍的基本任务将是城市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环境化。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市场日益走向一体化,城市必须有效地实现资本、信息、人才和物资的国际交流与流通。
关键的任务是把城市建设成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有效率的市场。
③信息化的任务在于培育城市的生产性和效率性。
不仅要建立高科技体制,而且要高效率、全天候地实现信息交流。
未来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
未来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李东哲
【期刊名称】《城市管理》
【年(卷),期】2000(000)004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李东哲
【作者单位】北京社科院城市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1
【相关文献】
1.关于加强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J], 肖铜
2.对卢湾区“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J], 徐明前
3.浦东“十五”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战略思考 [J], 臧新民
4.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滦南县县城建设改造及城市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韩作栋;邸树旺
5.坚定不移提升城区品质持之以恒绘就最美山城--关于铜鼓县城市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刘长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文章标题: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综述及思考近来,笔者研究有关资料,注意到国外一些研究人员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分析,深感加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而迫切。
现主要介绍韩国学者对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特点的分析及未来城市建设有关问题的看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几点启示与思考,以供交流和探讨。
国外城市建设研究动向1、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
韩国学者认为,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城市“量”的增速加快。
世界城市的数量,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加。
②世界城市人口数量猛增。
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3倍,而城市人口则增加了40倍,且其增长还在加快。
③城市的传统职能发生新变化。
城市在社会现代化与国际联系中的作用日益广泛地显现出来,各国大城市的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增加了新内容。
④超大型现代化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这些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令人瞩目。
⑤城市的交通、通讯、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出现空前的大发展。
⑥人们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职能的认识及观念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2、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韩国学者在概略回顾分析了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后指出,20世纪是量的城市化时代,21世纪将是城市文化时代,强调了21世纪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将是迎接“城市文化时代”,未来的城市必须具备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文化艺术等综合素质和实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发挥城市的功能。
据综合研究,韩国学者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具体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未来城市建设普遍的基本任务将是城市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环境化。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市场日益走向一体化,城市必须有效地实现资本、信息、人才和物资的国际交流与流通。
关键的任务是把城市建设成有吸引力、有竞争力、有效率的市场。
③信息化的任务在于培育城市的生产性和效率性。
不仅要建立高科技体制,而且要高效率、全天候地实现信息交流。
④环境优化将是未来城市建设普遍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要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把城市建设成利于生产的场所和人们乐于生活的环境。
这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
⑤必须更新观念。
以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来实现城市建设的新变革。
城市建设战略型分析城市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这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大局。
一般来说,这一战略要注意全局性、民族性、科学性、长远性和可行性。
目前,世界各地城市建设战略有不少共同点,同时也因各国的国情及城市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而各具特点。
韩国的城市研究人员对世界一些城市建设战略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看法。
1、金融中心战略。
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城市实行的主战略是资本金融中心战略。
这些城市已确立了国际化城市地位,拥有国际资本市场、跨国大企业、国际金融机构和高级人才队伍,形成了世界性网络体制。
2、引进社会单位资本战略。
这是世界性物流中心鹿特丹、新加坡、香港、仁川、天津等城市成为世界或某一地区物流、人流集散地。
这实现这一战略,这些城市须不断加强港口、机构、高速公路及铁路的国际接轨和横向连接,实施陆、海、空多元交通,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这些城市为争夺地区桥头堡地位的竞争正激烈展开。
3、住处交流据点战略。
这是目前世界各国大城市为主导世界高级信息和技术信息交流而提出的主战略。
这些城市不断加大外来信息的吸收量,努力接纳境外企业,大力开展内外新信息产业,推进信息网络化,靠有关业务服务增进经济开发效益,推动本城市走向国际化的进程。
4、新技术产业基地战略。
这是美国、印度、马来西亚、中国深圳等国家和地区高科技产业区和经济特区提出的战略。
这些城市靠先进的高科技产业、发达的信息通讯手段和经济特区的地位发挥着新型高科技城市的活力。
推行这一战略的城市以开发新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为主战略,靠对外开放政策成为独具优势的新型科技产业城市。
5、休闲、购物、观光战略。
休闲、购物、观光业是未来极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日本福岗及南美的一些城市正为引人注目的国际性新型休闲娱乐、观光城市,韩国汉城也在大力推动国际旅游的发展计划。
6、文化城市战略。
巴黎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独具优势的文化城市,汉城也提出了将汉城建设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国际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
推行这一战略的城市不仅有传统的文化优势,而且积极发展现代文化,成为既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文化内容的新型城市,在地区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广泛影响。
7、环境优化战略。
这是现代城市广泛推行的战略。
世界各国在城市建设中正广泛加强新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街区环境建设,重视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关注环境开发的长期性,下大力开展环保工作。
8、综合发展战略。
总的来说,城市发展战略分为独具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发展战略与综合发展战略两大类型。
综合发展战略是较普遍采用的城市建设战略。
如纽约既是世界性金融中心城市,也是世界性购物、文化、影视城市;日本福岗是休闲娱乐、观光城市,也是日本本国西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城市和拥有良好居住环境的环境优化城市,还是东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环黄海地区物流产业城市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
韩国学者在分析城市建设战略时还提到当今盛行的世界城市之间的相互连接合作战略。
他们认为,整个欧洲城市之间正用高速公路和发达的交通及现代通讯手段相连接,加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直接联系和合作。
如伦敦、巴黎等欧洲大城市与大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逐步连接成一体;又如日本的东京—横滨—大阪之间的连接,中国香港—深圳—广州之间的连接等。
这一战略的实行必将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业、技术及物流、人流的联系。
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国外不少资料提出的目前城市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城市发展快,规划大,管理跟不上发展;②城市占地面积日益扩大,城市用地紧缺,城市布局的矛盾日益突出;③城市人口增长快,人流规模大,社会问题复杂;④城市污染加剧,治污任务繁重;⑤城市交通紧张,交通管理面临空前的挑战;⑥城市车辆激增,停车场也成为一大难题;⑦城市绿地减少,城市自然环境越发恶劣;⑧城市水电需要量剧增,水电供应紧张;⑨城市信息量膨胀,信息管理面临新问题;⑩城市间区域交流和国际交流扩大,本地人员和外来人员的关系及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启示与思考1、实施城市建设战略。
21世纪将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新时期,各国都在加强城市建设战略研究。
对实施城市建设战略,笔者较多地想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好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环境优化这一基本方向。
二是把握基本方向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城市发展战略。
三是在战略项目内容上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尽可能以重点带动一般,围绕重点安排好综合发展项目。
在城市发展战略上防止样样都有却样样不完善、样样不成型的落后于时代的低水平“大杂烩”,应主战略明确又合理兼顾其他,有自己特色又不失一般现代建设所必需的常项,对此必须审慎决策。
从一些地区的实际情况看,在实施城市建设发展战略中出现的脱离实际、布局失控、重要抉择失误以及长远规划缺乏科学论证等情况必须引起关注并加以纠正。
韩国首都汉城确定战略目标后,在实际实施总体战略中,既坚持总体建设目标,又年年根据实际不断作出必要调整,力求避免大的失误,其反复论证的作法,是值得借鉴的。
2、城市文化建设。
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看,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不单是发展经济、解决交通、通讯、住宅问题,发展城市文化事业也极为重要。
发展城市文化将关系到未来城市的繁荣与生命力,是一个城市在未来城市之林中能否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文化落后的城市不可能是现代城市,现代城市必须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城市。
国外城市研究人员已经提出“21世纪将是城市文化时代”。
韩国汉城在城市发展目标上把建设“国际文化城市”放在重要位置。
现在我国一些城市中出现种种社会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文化建设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无疑是重要大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在未来城市中忽视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想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环境优化和秩序化是不可能的。
3、两个队伍建设。
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不能脱节。
培养和建立城市建设队伍要并重,务必要抓好建立这两支队伍的工作。
目前,不少地区热衷于抓建设,忽视管理或忽视培养城市管理人才,现代城市管理科学研究跟不上实际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汉城市面上在城市安全管理上实行每年一次以上的专家定期检查制度,交通安全设施管理上实行技术人员岗位负责制重视发挥管理人员的专门作用。
4、城市建设和管理法制化。
城市建设方针的确定、规划的制定、实施规划的监管、质量监督等主要领域必须建立严格、完善、权威的法规,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管理,这是有效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保障。
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城市建设指导上的随意性、多变性和无政府倾向。
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应该是法制化建设和法制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统一、权威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监管机构,进一步强化其职能,有效地发挥这些机构的执法作用。
在城市建设上要改变过去一些人和部门比较习惯的行政指导为主的作法。
以行政指导代替法制指导是错误的,但在强调法制指导时也不可忽视行政指导,应该是两者相结合,以法制指导为主,依法实施行政指导。
5、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韩国研究人员在总结韩国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时指出,20世纪韩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加大城市建设初期,由于一些地区过分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视建设质量,出现了城市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大、人口过密、工程事故不断、社会问题激增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韩国重视总结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十分强调城市建设质量。
汉城市为确保城市建设质量,首先审慎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建设方针、总体布局和基础建设项目,并以此统管城市建设进程,同时不断完善法制,强化监管机制,从总体上去解决建设质量问题。
在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问题上,汉城的作法对我们颇有启迪。
一是观念上的超前、现代、国际化意识,以发展的观点指导城市建设。
二是布局上不仅强化中心城市作用,同时加强小区和卫星城建设;三是建设项目上以战略性项目带动其他项目,加大对城市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不断完善机构和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6、城市管理人才培养。
在城市管理的多项内容中,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建立具有现代城市管理素质的队伍,是实现管理现代化和优化的基本保证。
韩国一批又一批文化层次高、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不断走上城市管理岗位,不少在国外接受现代专业教育的人才回国,成为国内城市管理的中坚力量。
这些专业人才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建立与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城市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现代城市管理人才队伍。
国内不少城市这方面工作差距较大,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人才,对这项工作,我们应下一番真功夫,加紧培养现代城市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