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近年来微博公共舆论场内出现的新特征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
论微博的新媒体特征微博的新媒体特征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平台,具备了许多独有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微博的新媒体特征,分析其对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和公众参与方面的影响。
一、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微博作为一种即时性的社交媒体平台,其新媒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方面。
首先,微博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用户可以即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实时传递信息。
这种快速性使得微博成为了紧急事件迅速传播的重要渠道,借助微博,用户可以实时获取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等信息。
其次,微博的广泛性也是其新媒体特征之一。
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其他用户或关注特定话题来获取感兴趣的内容,从而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和范围。
微博上有很多媒体机构、公众人物和专业博主,他们发布的内容能够覆盖广泛的领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二、社交互动的强大性和即时性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其新媒体特征还在于其强大的社交互动功能。
首先,微博上的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对他人的微博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使得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其次,微博提供的私信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用户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此外,微博还可以通过@用户的方式进行提及,提升了用户之间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通过这些社交互动功能,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多元化的社交平台。
三、公众参与的便捷性和影响力微博的新媒体特征还在于其对公众参与的便捷性和影响力。
首先,微博的用户门槛较低,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即可使用,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机构都能够方便地参与微博社交平台。
其次,微博的传播范围广泛,一条微博可以通过转发、点赞等方式快速传播,引发广泛的关注。
这使得微博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用户通过发布微博可以表达个人观点、参与社会热点话题,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等。
微博上有很多公众人物、专家学者等,他们的观点和声音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综上所述,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具备了许多独有的新媒体特征。
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情特征分析
|RADIO &TV JOURNAL 2020.06据CNNIC 发布的第44次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超过总人口一半。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中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11.39万亿元,社交软件为活跃用户应用领域TOP1。
网络社交平台移动性、互动性、碎片化、发布便捷的产品特征,恰好契合当今用户的偏好和接收方式,满足自媒体时代下广大网民的互联网社交和内容消费需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聚合民意,使舆论迅速发酵,微博逐渐成为公众叙事、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
研究当前微博舆情的特征,对于把控我国舆论格局、社交平台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情舆情是指民意的状况,即民众对于公共生活中各种热点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意见或情绪,这种情绪既可能是公开表达出来的,也可能是潜藏在心底的。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传播其情绪或意见的总体状况。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交流互动的共享性、时间空间的开放性等。
网络舆情有利有弊,既能拓宽公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又因其匿名性、突发性的特点易导致舆情危机。
把握网络舆情能全面获知公众意愿及诉求,反映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回顾及产生原因(一)2019年国内微博平台社会热点事件回顾根据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所针对的问题,可以将其分类为曝光型、抗争型、公共安全型、娱乐型,如表所示。
(二)微博中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原因1.片面信息容易导致舆情反转微博所传播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特征,所以微博发布的内容往往是一些事件琐碎的细节或片段,每条微博表达信息是有限的,但每个事件都在动态地向前发展、变化,后续的演变、结果能否被及时发布、告知受众,都不能被保证,因此受众往往只能接受到部分事实,断章取义和片面信息被广泛传播便成为了可能。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 全球传播速度快: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舆情事件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引起广泛关注。
2. 多渠道传播:传统媒体(如电视和报纸)与新媒体(如社交媒体和博客)的并存,使得舆情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传播。
这也增加了舆情的复杂性和影响力。
3. 信息传播广泛: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任何一个事件或观点都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给大众。
这使得舆情的传播范围大大扩展。
4. 用户参与度高: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用户参与度大大增加。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和点赞等方式直接参与舆情事件的传播和讨论,对舆情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5. 虚假信息泛滥: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和用户的参与度高,虚假信息也更容易传播。
谣言和假新闻往往能够快速扩散并且对舆情产生重要影响。
6. 舆情态势变化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导致舆情态势变化快速且多变。
公众的情绪和态度可能随时发生转变,舆情监测与应对需要时刻保持敏感和及时。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的出现,对舆情管理和公关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这些特点,并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能够更好地应对舆情挑战,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声誉。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传播新特点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传播新特点来自时代传媒当前,我国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天灾人祸、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集中爆发,诸多突发事件和社会现象使得中国网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对各类社会问题和现象频频发声。
而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其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主渠道。
在这一时期,网络舆论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了解这些新特点,更有利于我们做好舆情监测,提升舆情应对能力。
以下为时代传媒汇总的网络舆论发展的五大特点:一、新老媒体互动加强,网络舆论“倒灌”趋势明显二、网络舆论载体多样化,社交平台影响力增强在信息社会,社会舆论的发生往往被传统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所主导。
而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互联网传播信息的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各大社区论坛、BBS、个人网站都可能成为舆论的发源地。
而微博因规避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你传我受”的单向传播模式,又以其更加碎片化、便捷性的特色优胜于其他网络媒体,成为引导公共舆论的新阵地。
三、政府官员现身网络,政务微博影响力强化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型网络媒体的不断创新发展,新媒体在舆论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成为个官员和政府扩大影响力,提升形象口碑的重要渠道。
而新媒体因其优越的交互性和展现的强大沟通能力,吸引了众多的官员参与到网络中来。
同时,政务微博正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2022年第三季度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50,947个政务微博已进入平稳发展、成熟应用阶段。
四、网上舆情出现向现实空间“扩散”的趋势新媒体时代,网民对某一个热点事件在网上通过各种形式展开热议,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形式,但从近年来的一些案例看,网民已不再满足于网上讨论,而是热衷于走到线下的现实空间继续关注和推动事件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网络走向现实空间的做法,在缺乏有效的正确引导时,其可能产生的潜在破坏力。
五、网络监督、网络维权与“网络审判”、“网络暴力”融合新媒体时代,网络民意的力量在很多事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网络监督、网络维权得以深化,无疑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佐证。
舆情传播特点和规律
舆情传播特点和规律舆情是指公众对一些事件、事物或者个人的看法、态度和情绪。
舆情传播是指这些观点、态度和情绪在媒体和社交网络等多个渠道上的传播和扩散。
舆情传播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舆情传播的特点1.快速性: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条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全球。
舆情也是如此,一旦一些事件引发了关注,相关的新闻和意见很快就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快速性使得舆情的传播变得迅猛而广泛。
2.微观化:传统媒体主要以大众观点为导向,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舆情传播更加微观化。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舆论的发起者和传播者,每个个体的声音都有可能引发关注和传播。
这种微观化的传播使得舆情更具多样性和多声音性。
3.交互性: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舆情传播变得更加交互性。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参与舆情的传播和讨论,并与他人直接交流和互动。
这种交互性加剧了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
4.虚拟化:舆情传播往往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
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完全不受地域限制,可以跨越国界和时区。
这种虚拟化使得人们对舆情的参与更加方便和便捷。
5.聚集性:舆情的传播往往表现出聚集性的特点。
一旦一些事件引发了关注,相关的新闻和意见很快就会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形成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性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有力和迅猛。
二、舆情传播的规律1.曲线效应:舆情传播往往呈现出曲线的传播特点。
舆情刚开始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会逐渐扩大,达到顶峰后再逐渐减弱。
这种曲线效应是因为舆情的传播往往受到初始传播人数的限制,当传播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舆情的传播就会迅速扩大。
2.关键节点:舆情传播往往受到一些关键节点的影响。
这些关键节点可以是重要媒体的报道、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发言或者重要事件的发生等。
关键节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加速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3.形象效应:舆情传播往往与个体或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有关。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和意见交流引起的舆论现象。
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网络舆情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社交媒体和微博的兴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起者和传播者。
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舆论,使得网络舆情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
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也更加强烈地在网络上表达出来,增加了舆情的情绪化特点。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快速传播和高度关注的特征。
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
这使得舆情的影响范围扩大了,并且越来越多人对舆情事件进行关注。
网络舆情的高度关注度也会进一步推动信息的传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虚拟化和匿名性的特点。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用虚拟的身份进行交流和表达意见,这使得网络舆情的参与者更加自由、放肆以及透明。
由于网络上的匿名性,许多人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匿名评论,这既提高了信息的自由度,也增加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虚拟化和匿名性使得网络舆情的形成更加复杂,也更容易出现谣言和非理性的言论。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泛滥和深度剖析的特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和观点充斥在网络上。
人们对于网络舆情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不同的群体和个体对同一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和剖析,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这使得网络舆情在呈现出泛滥的特点的也呈现出了更多角度和更深度的分析。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快速传播、高度关注、虚拟化、匿名性、泛滥和深度剖析等新特征。
这些特点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也需要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引导网络舆情发展走向更加健康和有序。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1. 信息传播速度快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通过微博、、社交媒体等平台,用户可以迅速发布和获取信息。
舆情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 信息传播范围广新媒体的普及和用户基数的扩大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范围大大增加。
传统媒体的报道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媒体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时传播信息。
一条舆情信息可以迅速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对事件发生地以及相关方的影响也变得更加广泛。
3. 信息真实性难以辨别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别。
虚假信息、谣言、假新闻等往往通过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开来,给舆情传播造成了困扰。
用户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而在大量信息中加以筛选和判断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4. 用户参与程度高新媒体时代,用户参与舆情传播的程度大大增加。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迅速发布自己对舆情事件的看法和意见,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讨论。
用户的参与不仅增加了舆情事件的传播力度,也推动了舆情事件的发酵和演变。
5. 舆情反应迅速在新媒体时代,舆情的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迅速表达对舆情事件的情绪和态度,形成舆情的高峰期。
舆情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关注和讨论,迅速影响事件发生地以及相关方。
6. 舆情传播路径复杂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路径变得更加复杂。
传统媒体渠道相对集中,舆情事件的传播路径相对明确可控。
而新媒体平台众多,用户参与程度高,舆情信息的传播路径不再固定,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传播,增加了舆情管理的难度。
7. 舆情危机传播更加迅速在新媒体时代,舆情危机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
舆情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引发爆发,传播力度更大、更广。
一旦舆情事件发生,相关方需要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引导舆情发展,妥善处理危机。
总体来看,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传播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真实性难以辨别、用户参与程度高、舆情反应迅速、传播路径复杂以及舆情危机传播更加迅速等特点。
试论新媒体条件下舆论呈现的新特征——以《国歌》、《三只小猪煮杀大灰狼》为例
试论新媒体条件下舆论呈现的新特征——以《国歌》、《三只小猪煮杀大灰狼》为例李梦洁(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本文以英剧《国歌》,以及《卫报》近期广受关注的一则广告微电影《三只小猪煮杀大灰狼》为案例,从现代以及后现代理论的视角,解读新媒体条件下舆论显现的新特征,即态度立场的剧烈变向、焦点话题迅速变换和广泛延伸。
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该特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阐述该现象可能造成的正负效果。
关键词:《国歌》《三只小猪煮杀大灰狼》舆情异变全景式围观内爆库利认为,当我们在与他人交流时,对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面镜子,我们从镜子中认识到了自己。
同样从诸如《黑镜》这样夸张又不失现实性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看清当下社会真实存在的伤疤。
本文以英剧<黑镜>第一集<国歌>,以及英国《卫报》近期广受关注的一则广告微电影《三只小猪煮杀大灰狼》为案例,从现代性及后现代性理论的视角,解读新媒体条件下舆论显现的新特征,并分析该特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一、案例简介《黑镜》是2011年英国B B C制作的三集迷你剧,其首集《国歌》讲述了一个超现实的故事。
英国公主被绑架,绑匪的赎身要求竟是要代表着英国的脸面和尊严的首相与一头猪性交,并进行全球直播。
该事件没有逃过媒体的报道,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开始,不赞成首相满足绑匪不堪要求的民众占大多数,但在绑匪“切”下公主的一根手指,并将其痛苦表情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后,舆论开始倒戈,多数民众强烈要求首相满足绑匪的条件。
经不住舆论的重压,首相最终妥协11l。
《三只小猪煮杀大灰狼>则是现代社会下的另-N成人童话:三只小猪因煮杀了吹倒他们房子的大灰狼而被捕后,民众在网络上开始了房主是否有权保护私有财产的大争论。
而当狼有哮喘的视频在网上曝光后,吹倒房子的理由被广泛质疑。
接着三只小猪供认了诈骗保险的企图,原因是想还清房贷。
房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银行抵押贷款违约又触发民众不满,民众暴乱最后引发了关于改革的辩论。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发展特点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发展特点分析新媒体时代指的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如微博、微信、B站等。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传统媒体更快。
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关注。
不论是消费新闻、事件突发或重大热点话题,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引起舆论关注和参与。
2. 用户参与度提高: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更加呈现出用户参与度的特点。
网民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参与舆情讨论、表达观点、发声的主体。
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方式,网民可以直接参与到舆论传播中,形成多声音的对话和交流。
3. 信息来源日益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网民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和传播信息。
网民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这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
网络上的官方媒体、专家学者和各类自媒体也构成了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网民可以通过它们获取更加详细和多元的信息。
4. 舆情传播范围扩大:新媒体时代下,舆情传播的范围扩大。
以前,舆情主要局限于一个地方或一个群体,但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事件往往可以迅速扩大到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
这是因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能够迅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扩大了舆情的传播范围。
5. 舆情监测和管理难度增加:在新媒体时代,由于舆情传播速度快、规模大,舆情的监测和管理难度明显增加。
舆情事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甚至形成风险,给社会稳定和政府治理带来挑战。
舆情监测和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发展特点。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用户参与度提高、信息来源日益多元化、舆情传播范围扩大以及舆情监测和管理难度增加。
这些特点反映了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对舆情传播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为舆情监测、管理和回应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摘要】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了新特征。
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增强,虚假信息泛滥成灾,个性化定制舆情也成为新趋势。
这些特征使得新时代的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和多变,给舆情监控与管理带来了挑战。
我们不能忽视新时代网络舆情的趋势,需要加强舆情监控与管理,提高网络素养与信息辨识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舆情动态,避免网络谣言的传播,维护网络舆论环境的良好和谐。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舆情、社交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影响力、虚假信息、个性化定制、监控、管理、网络素养、信息辨识能力1. 引言1.1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在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在网络上能够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信息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在新时代变得更为强大,一条消息可以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和情绪。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虚假信息的泛滥,网上充斥着大量不实的信息,给人们造成了困扰。
个性化定制舆情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人们更倾向于获取符合自己立场和需求的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代网络舆情的趋势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加强舆情监控与管理,提高网络素养与信息辨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
2. 正文2.1 社交媒体广泛应用在新时代,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对网络舆情呈现产生了新的特征。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个人和机构可以直接传播信息,快速形成话题和舆论。
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性和社交性也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广泛化和速度加快。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网络舆情的容易扩散和传播。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随时随地发布信息、评论和转发,进而影响更多人的观点和态度。
在网络舆情中,社交媒体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舆情事件的重要传播渠道和舆论阵地。
新媒体环境下舆情的特点及政府应对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舆情的特点及政府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当前社会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表达观点的主要途径。
新媒体的兴起也给舆情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媒体环境下,舆情表现出了一些特点,政府需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对应的策略来进行舆情管理。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特点表现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渠道多样化、互动性强和传播信息真实性可信度难以确认的特点。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条消息可以迅速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形成舆情,并在短时间内影响社会。
在新媒体上,信息的传播范围也非常广,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消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
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也非常多样化,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各种社交平台,每一个平台都可能成为传播舆情的渠道。
新媒体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舆情的传播中,进一步放大了舆情的影响力。
由于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难以确认,一些虚假的信息也可能在新媒体上迅速传播,引起舆情。
针对这些特点,政府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制定:政府需要加强新媒体舆情监测和分析能力。
针对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广泛范围和多样化渠道,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新媒体上出现的舆情信息,并对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舆情的起因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政府需要加强新媒体舆情引导和管理。
针对新媒体传播渠道多样化、互动性强的特点,政府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加强舆情引导和管理,主动回应公众关切,积极回应公众疑虑,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方向。
政府还需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强舆情管理工作。
政府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危机应对能力。
鉴于新媒体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深远,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舆情危机应对机制,及时发布应对措施,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有效化解舆情危机,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政府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上传播信息真实性的监管。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与公众舆论研究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普及,新闻传播和公众舆论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媒体时代转向了新媒体时代。
在这个时代下,新闻传播和公众舆论的运作方式和机制发生了不少变化,需要进行全新的研究和思考。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已经逐渐失去了它们单一独特的优势,而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则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主角。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1.流量至上在新媒体时代下,流量成为了衡量一个新闻媒体或新闻作品成败的重要标准。
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的各个新闻机构和个人编辑都在竞争着吸引更多的流量,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与影响力。
2.个性化需求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有着更为多元、个性化的需求。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而新媒体则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精准的推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多媒体融合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单一的形式,而是实现了多媒体的融合。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也可以为新闻传媒实现更为全面的信息传递。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舆论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舆论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由于新媒体的崛起,公众拥有了更为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表达渠道,因此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观点不再被传统媒体所掌控,而是由公众自由表达和传播形成社会共识。
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化新媒体时代下的公众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由于新媒体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到达公众的信息也变得多元化。
这也带来了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使得公众的舆论多元化。
2.动态性由于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因此公众舆论的变化也变得更加迅速和动态。
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媒体和公众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1. 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传统媒体的报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环节,而新媒体则可以直接将信息以电子形式传播出去,大大缩短了传播时间。
新媒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舆情,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2. 多样化的传播形式新媒体提供了多种传播形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得传播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人们可以通过微博、、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形式的内容进行发布和阅读。
3. 信息碎片化和碎片化阅读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一个特点是信息碎片化和碎片化阅读。
人们在浏览新闻或社交媒体时,往往只关注标题或简要摘要,而不深入阅读全文。
这种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导致信息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片面和不完整,容易引发舆情的误解和偏见。
4. 用户参与度高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传播具有高度的用户参与度。
通过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轻松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
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使得舆情传播更加活跃和有声有色,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舆情传播的实时性和全天候性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具有强大的实时性和全天候性。
无论是政治事件、社会事件,还是突发事件,只要有人发现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就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这种实时性和全天候性给舆情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6. 网络水军和虚假信息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也面临着网络水军和虚假信息的挑战。
网络水军指的是通过大量创建虚假账号和发布不实言论来影响舆论的行为。
虚假信息则是指故意制造和散布虚假消息以达到某种目的。
这些行为给舆情传播带来了严重的扰乱和干扰。
7. 舆情监测和舆情治理的挑战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之一是舆情监测和舆情治理的挑战。
由于舆情传播的速度和复杂性,传统的舆情监测和治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舆情监测和治理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之一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
任何一条新闻、事件或者言论都可能在瞬间被传播到全球范围内,而且有时候甚至会经过无数的加工和改编。
这种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对于舆情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原因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是导致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获取,这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社交媒体的盛行也让传播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不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网民,都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快速传播信息并引发舆论的关注。
影响分析: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对于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信息传播速度快使得舆情的爆发和扩散更加迅速,从而对相关事件或者人物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
舆情的传播速度也使得信息的真实性更难以确认,容易造成信息的虚假传播和舆情的不良影响。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是新时代网络舆情的一个新特征,对于社会舆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舆情引发的社会影响日渐深远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还在于舆情引发的社会影响日渐深远。
与传统的舆情相比,新时代网络舆情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形式的传播,能够更迅速、更广泛地引发社会关注,甚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一条微博的转发,还是一篇文章的发布,都可能在瞬间引发社会范围内的讨论和关注,并对相关事件或者人物产生重大的影响。
原因分析: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是导致舆情引发社会影响日益深远的主要原因。
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而新媒体的兴起又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和多样的平台。
这使得网络舆情能够更加迅速地引发社会范围内的讨论和关注,从而对社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影响分析:舆情引发的社会影响日益深远,对社会的影响也呈现出更加广泛和深刻的特点。
一方面,网络舆情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形式的传播,能够更加广泛地影响社会的舆论和情绪,甚至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网络公众舆论的传播特点探析——以微博平台为例
收稿日期:2020-07-22作者简介:王丽帆,女,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公众舆论的传播特点探析———以微博平台为例王丽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01331)摘 要:网络舆论是网络时代特有的公共舆论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舆论对人们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加大,与人们的生活日益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不仅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众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舆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本文重点围绕李普曼的舆论观,对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形成的条件要素、环境变化等进行论述,并以微博平台作为具体案例对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公众舆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公众舆论主要具有批判性、公开性、非理性等特点。
关键词:新媒体;公众舆论;微博平台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2-0030-04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产生了很多新兴媒介,同时也展现出了互联网的众多优势。
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各类自媒体平台也在不断涌现,智能手机和移动客户端的迭代演进,促使目前所处的时代逐渐变成信息爆炸的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新兴媒体的主要特点是先进化、数字化、自动化,同时也拥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这些特征在开放交互的互联网环境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如今,新媒体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人们的社会参与方式也逐渐被改变,公众对社会的认识和感知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基于此背景,网络平台在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讨论机会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不仅如此,网络平台更是为大众舆论的表达提供了更广泛、便捷、即时、隐秘的渠道和路径。
为了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公众舆论的特点,本文首先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的产生、理论来源,以及发展演变等进行简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公众舆论的形成过程,并以微博平台为例分析网络公众舆论的传播特点。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
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承载着数以亿计的用户信息和意见,对网络舆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微博给予了普通民众发声的机会。
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的主导权掌握在少数媒体机构手中,普通民众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可以通过发布微博来表达对社会事件、政治议题、娱乐新闻等方面的看法和评论。
这使得微博成为了一个集中表达、交流观点的平台,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发展。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敏感度更高。
由于微博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用户可以及时关注、评论、转发与其相关的话题和事件,使得微博成为了一种非常敏感的舆情监测和传播平台。
一旦出现重大事件或热点话题,微博上的舆论往往会迅速发酵,影响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对敏锐度和危机处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呈现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由于微博上的信息来源多样,并且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信息,导致微博上的舆情信息呈现出了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用户们往往更愿意相信身边的朋友或者关注的领域专家,而非官方媒体。
这就使得微博上的舆情信息更加多元化、立场更加碎片化。
这对于舆情的监测和处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通过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来提取和分析微博上的舆情信息。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
由于微博上信息的多源性,虚假信息和谣言在微博上传播速度很快,一旦被大量转发和传播,就会对舆情产生较大的影响。
虚假信息和谣言不但会误导公众,还会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对于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排查和处理也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还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影响。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微博来发布信息、塑造形象、解释政策,以及收集民意等,进而影响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
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传播、发表对某一事件、话题、现象等事物的看法、观点、情绪等信息的总和。
在新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了以下的新特征。
一、爆发性强互联网技术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
新时代的网络舆情呈现出了爆发性强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升温并引发大量关注。
网络舆情的爆发速度和规模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二、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与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密切相关。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覆盖了国内各大城市,还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上。
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舆情的讨论中来。
三、信息量大新时代的网络舆情呈现出了信息量大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信息量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长,还包括发生时间、媒体渠道、传播方式、发表者身份等多维度的信息。
网络舆情的信息量大,使得分析和评估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困难。
四、情绪化网络舆情的情绪化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往往更倾向于用情感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也导致了网络舆情的情绪化现象。
在新时代,网络舆情的情绪化很容易引发用户的共鸣和关注,成为话题的热点。
五、群体化网络舆情的群体化是由网络传播的特性影响所致。
互联网技术使人们更加容易以小组或群体的形式组织并传播信息,也就使得网络舆情的群体化成为日益重要的趋势。
在新时代,网络舆情的群体化体现在用户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模式上,用户越来越容易组成网络群体参与舆情的讨论和交流。
六、跨界性网络舆情的跨界性特点表现在舆情的事件和话题往往不仅涉及到某一个领域或行业,而是涉及到多个领域或行业。
这也导致网络舆情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泛,对不同行业和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新时代的网络舆情呈现出了爆发性强、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情绪化、群体化和跨界性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与自媒体的兴盛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与自媒体的兴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公共舆论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兴盛也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与自媒体的兴盛,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公共舆论主要由传统媒体掌控,如电视台、报纸、广播等。
这些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的门槛和垄断地位,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引导,从而对公共舆论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公共舆论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公共舆论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自由获取和传播信息,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编辑和控制。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公共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变得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操控。
虚假信息、谣言和恶意攻击等问题层出不穷,对公共舆论的影响不容忽视。
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也更加容易受到网络暴力和言论压制的困扰,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受到了一定的侵犯。
二、自媒体的兴盛自媒体是指个人或小团体通过互联网平台自主创作和发布内容的一种形式。
自媒体的兴盛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和传播方式。
自媒体的兴盛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
通过自媒体平台,个人可以轻松地创作和发布内容,无需经过传统媒体的审核和筛选。
这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表达观点的平台,使更多的声音得以被听到。
自媒体的兴盛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公共舆论的形成。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而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多向的,个人可以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种多向传播的方式使公共舆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个人的观点和声音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梦霖[摘要]近年来微博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不但极大地拓展了社交网络的舆论空间,更使社会公共舆论空间有了新的风向标.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实现紧密共振,那么,这两年来在微博公共舆论场内出现了哪些值得注意的新特征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博;舆论场;影响力1.政务微博在微博舆论场内的特殊影响力开始凸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部门不约而同地开通了微博账号,政务微博逐渐成为官民互动的新样本,各地方省市多个政府系统以“微博发布厅”的形式集体进驻微博平台,政务微博作为网络问政的新模式也备受网民关注,许多政府机构的认证账号都聚集了大量“粉丝”,政府部门在网络舆论中的角色也由被动回应、被动介入向主动发布、主动介入转变,而且这种态度越来越积极,愿望越来越强烈,运用社会化媒体的手段越来越娴熟。
政务微博的发展提高了政府部门决策速度、公共治理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有效提高了政府亲民形象。
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微博具有最快信息传播速度和最大的受众覆盖面积,而政务微博因其官方身份和权威声音更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如果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往往能起到解疑释惑、平息谣言、稳定人心的作用,同时帮助网民解决实际困难,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缓解社会情绪、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条极佳途径。
如在今年7月发生的北京暴雨中,北京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政务微博立时启动,对救灾信息进行全程发布。
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全天候滚动播报“天气快报”、“暴雨预警”、“雨情信息”、“地质灾害预警”等信息,很多网友通过这些政务微博账号发出的预警信息在暴雨开始前了解到了雨情和路况信息。
相关政务微博在救灾中及时发布灾情和救援情况以及伤亡情况,并第一时间汇集民意上报以供决策,回应民众在灾害中的各种诉求,获得网友好评如潮,网友也积极踊跃地通过微博账号传递祝福、反映灾情。
2.微博舆论的勃发能倒逼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微博能够将碎片化的信息,通过核裂变式的传播,产生一种强大的风暴的舆论能量,从而形成一种倒逼的效应,倒逼传统媒体对某一处于微博舆论场漩涡中心的人或事进行关注,倒逼政府针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体制上的改革,这种倒逼效应往往能推动热点事件的迅速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网民意见成为影响甚至左右事件结果的重要因素,倒逼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最为显著的现象是“微博反腐”的功能不断强化,微博已经成为反腐败反特权的又一利器,倒逼有关方面严惩贪官、淫官,整肃官场政治生态。
政府官员的履历与日常言行越来越频繁地曝光于网络,以微博客为主体的“网络扒粪”大军已成为追寻真相、参与反腐与监管的重要力量,每一个网民都已成为了一个记者,都在行使着其监督权,倒逼权力行使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微博上被曝光的腐败现象或线索,往往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引发主流媒体跟进关注,最终倒逼纪委等执法机关介入调查。
如今年落马的“微笑局长”杨达才,从车祸现场“微笑”到最后撤销职务,微博舆论监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这一事件中,网民从网络围观到网络监督再到网络问责,网络反腐的力量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微博舆论还成为救助贫困帮扶弱势、追求公义的重要民间力量,使社会弱势也能通过“大众麦克风”发声,依靠围观获得的舆论压力促使主流媒体关注,从而形成社会舆论压力迫使官方采取行动救助。
例如去年有媒体记者在微博上以个人名义发起的“免费午餐”行动,在微博平台上成功集聚足够的势能后,主流媒体纷纷持续深度介入和进行大规模报道,使之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民间公益活动,从而引起了政府决策高层的重视,后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条微博倒逼出了一项国家政策出台。
但由此也能看出,微博在形成社会舆论影响力倒逼制度改革方面,还必须借力主流媒体和官方舆论。
3.央媒主动抢占微博话语权重塑舆论场格局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高强度切入微博,抢占舆论的主动权,参与构建网络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着舆论场格局。
目前“人民日报”、“新华视点”、“新华社中国网事”的粉丝都已经突破了百万,在热点事件中的声音成为重要的舆论风向标。
央媒微博的语言与姿态鲜明地体现出微博版的风格,抛弃了传统形象里的官腔,代之以温情脉脉的文风,又不失锐利的批判和理性的思考,关注民生热点,表达出深刻的观察和真诚的人文关怀,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民日报在北京暴雨中的犀利发声,新华社在唐慧事件中的咄咄逼问、在军区干部殴打空姐事件中的给力三问,不但建立起与传统央媒有巨大落差的官媒微博形象,也让我们看到官民两个舆论场融合而产生的良好效果。
中国当下有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传统官方媒体为代表的舆论场,一个是微博所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两个场很容易发生“追尾”。
央媒等官方抢滩微博不仅打通了体制内、体制外两个舆论场,也在于打通新、旧媒体舆论场,更反映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影响并走向融合的趋势。
央媒微博话语风格的转变也说明,媒介技术的革命将会倒逼媒体自身的变革,在新媒体的公共舆论场内,不再是包括央媒在内的传统媒体所能控制的,“字正腔圆”的语言体系也不能适应自媒体的传播规律,势必需要官方舆论场的传统话语体系进行整体性变革。
依靠雄厚的业务能力为支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微博在今后微博公共舆论场内的潜力值得期待与挖掘。
4.微博舆论中的极端暴力情绪有蔓延之势微博既是一个社交媒体,但其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又是一个舆论场。
近年来,社会矛盾增多,不公平问题加剧,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增大,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在微博舆论场内的负面极端情绪更容易发酵和传播,往往就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某些原本是中性甚至是正面的话题也会因为其下各种评论而引发负面情绪。
加之网民言行缺乏道德、法律约束,文明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降低,导致网络暴力加剧,公共泄愤事件增多,网友海量转发里往往充斥着语言暴力及舆论审判。
网友通过微博表达的社会情绪往往极端和激烈,情绪化、片面化、煽动性的语言容易将理性的声音被湮没,在许多微博事件上,各种“网络围猎”既有舆论监督力,同时又包含大量跨越事实和逻辑认定的宣泄性谩骂甚至人身攻击。
在微博特殊的这种传播环境下,个人在他处受的委屈,可以毫无责任地自由发泄,对问题的讨论直接演变成谩骂,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在事实尚未认定清楚的情况下,演变成简单的泄愤行为。
如去年的“小悦悦事件”中,许多网友在微博上事先假设这个社会人人冷漠,随之对18位路人的视而不见进行口诛笔伐,但事实上小悦悦的死首要责任是肇事司机碾压逃逸,其次是父母监管疏忽,18个路人见死不救并不应该排在首位,让他们接受道德审判并不合适。
极端情绪的产生还跟微博传播的机制有关,由于字数限制,很难充分全面地表达观点,更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因而误解弥深,最终分为对立的双方,演化为不讲道理的口水仗。
在微博这个舆论场中,越是温和的观点越没有市场,只有极端、尖锐、语出惊人,才有可能引爆网友的集体情绪,从而获得被转发的机会,更容易挑起博闻新闻网友的极端情绪。
不仅如此,微博名人的言论也往往利用口无遮拦的情绪化表达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去年,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爆粗口骂记者,立刻引发网友围观,并伴随大量网友的非理性评论甚至谩骂攻击,微博名人骂仗、约架等现象也助长了极端情绪在舆论场内的蔓延。
微博上的极端情绪有可能在现实社会释放巨大负面能量,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网络暴力的牺牲者,在微博上因负面情绪引发的“人肉搜索”,也造成众多泄露当事人隐私的案例。
事实上,一些微博名人就因恐惧网络暴力而选择离场,如今年3月演员舒淇就因不堪忍受网友“恶意攻击”而删除自己在新浪网上的所有微博和关注。
5.微博舆论场内的泛政治化特性让政府的信任困境加深现实社会中民众的焦虑感、不安全感和对权力的不信任感在微博这个开放的舆论场内得到放大,在微博上某个事件往往被有意引向官与民对立、富与穷对立、国家利益与底层立场对立,在对立中网友的立场意识被强化,表现为对权威或官方信息源的“习惯性质疑症”与“习惯性否定”成为常态,对任何事实都表现出怀疑与不信任。
正常的信息交流、意见讨论,曝光和辟谣,证明和证伪,支持和反对,易被泛政治化,只要信息源的身份立场是与自己不一致的,就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感。
如今年重庆警方击毙劫匪周克华并公布照片后,就有网友根据现场图片在微博上提出质疑,随后“周克华未被击毙”的说法在微博上开始传播,从网友的转发和评论中分析,态度倾向于对重庆警方的质疑以及提出各种类似疑点的微博,其转发数和评论数也越高,给人“周克华未被击毙”的说法有较高可信度的印象,这就是一种“习惯性质疑”的心理定式在作祟。
微博舆论场内的泛政治化特性凸显,过多的负面信息流传,加深了公众的负面心态,导致弱者伦理蔓延,层级矛盾和体制问题被过度渲染,政府面临信任困境,公共价值观趋于紊乱。
在微博中,越是涉官丑司、恶性事件越容易被转发,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在负面信息的作用下被引向对政府和制度的不满,政府几乎成为所有负面现象的“总承包人”。
个别官员腐败堕落、社会道德败坏的事件,总被归结为体制问题所导致的普遍现象,一些并不严重的舆论事件也被无限放大,并被进行扭曲解读,政府所代表的公信力不断被解构,现有价值体系不断被冲击,对现行制度的不满不断在积累。
如今年在微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庐江不雅照”就是一例,照片被曝光后,网友不加掩饰地转发、不加佐证地猜想,在心理事实上已经把照片主角既定为政府官员,并试图将该个案渲染成一种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阴暗现象,最后把问题本质习惯性地归结为体制的缺陷。
6.意见领袖成为舆论影响流的真正推动者在微博平台的舆论场内,意见领袖所带来的二次传播效应是相当惊人的,微博中的信息虽然是海量的、过载的,但其分布却是呈碎片式的,因此不是每一条优质内容的微博都能获得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意见领袖,才是信息流的推动者,只有他们才能决定某一信息能否获得充分的曝光率,让信息流在这个舆论场中成倍地放大。
因此,微博舆论场内的议程设置和舆论走向更容易被少数意见领袖影响和左右,如今年的湖南上访母亲唐慧被劳教一案,首先由郑渊洁、邓飞等“民间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发出呼吁,关于唐慧案的讨论开始发酵,普通网友开始大量进场围观,随后一则来自官方意见领袖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评论将人们对该案的关注推向最高点,一天之转发超过10万,使唐慧案当天成为网上舆情关注度最高的事件,而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的意见领袖的微博,都对唐慧持同情态度,而网友的转发和评论也呈现边倒的同情态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有关部、-在第二天就成立专项调查组,在几天之内唐慧的劳教决定经复议被依法撤销。
事实上,在自媒体上每天都有不少维权上访人士的爆料,但如果没有拥有百万级粉丝的微博意见领袖们的强势介入和推波助澜,很难形成如唐慧案样的燎原之势,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舆论能量呈几何倍数地放大,使事件在几天之内就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