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遗尿-针灸治疗学

合集下载

针刺治愈小儿遗尿验案1则

针刺治愈小儿遗尿验案1则

黄 丸化裁 变化 , 记 载 于宋代 钱乙 的《 小 儿药 证直诀 》 , 是 由
针 刺 治愈 小 儿 遗 尿 验 案 1则
李振 花
关键 词 : 小 儿遗 尿 ; 针刺 ; 验 案
切 。其病机是膀 胱 和 肾的气 化功 能失 调 、 膀胱 约 束 无权 。
《 幼幼集成 ・ 小 便 不利 证治 》日“ 睡 中 自出者 , 谓 之遗 尿 。
脂、 大量蛋 白尿 、 高 血压 、 肾小动 脉硬 化有 关 ; 治疗 上 应 以
防止 或延 缓肾功 能进 行性 恶化 、 改 善或 缓解 临床 症状 , 及
防治 严 重 并 发 症 为 主 要 目的 。
肾主封藏 , 受 五脏六 腑 之精 而藏 之 , 肾气 充则 精 气 内 守 。《 素问 ・ 经脉别论 篇》日: “ 饮 人 于 胃, 游溢精 气 , 上输
于脾 , 脾气散 精 , 上归 于 肺 ,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 津 四
布, 五经并行 。 ” 又《 诸病源候论 》 : “ 劳伤肾虚 , 不 能藏精 , 故
小便精液 出也 。 ” 由此 可知 , 蛋 白尿的形成 与肺 、 脾、 肾三 脏 的关 系甚 为密切。肾炎蛋 白尿若 持续不 消 , 人体精 微物 质
药; 三药相配 , 滋 养 肝脾 肾, 并为之“ 三补 ” 。泽 泻利 湿 泄 浊; 牡 丹皮清泄相 火 ; 茯苓淡 渗脾 湿 , 为之 “ 三泻” , 共 为佐 药 。六味 药 合用 三 补 三 泻 , 其中“ 补药 ” 用量均重于“ 泻 药”, 是以补为要 , 肝 脾 肾三 阴并 补 , 以补 肾阴为 主。慢性 肾炎病位主要在 肾, 肾阴必先受 阴进 一步损 伤 , 又“ 阴虚则 无气”, 最终导致 损 , 所谓“ 虚 处 受病 ” , 加病之后, 肾失封 藏, 精 微物质丢 失 , 病 情 难 以缠绵 不愈 , 可使 肾气 阴 两虚 。 本研究表 明, 六味地黄汤能有 效消 除尿蛋 白 、 尿 红细 胞 , 明 显改善血浆 白蛋 白, 并能减轻慢 性 肾小球 肾炎患者 中 医证 候 。提示临床 以六味地黄 汤作 为基础方 , 并 辨证加 减治疗

遗尿新世纪教材

遗尿新世纪教材
中极、膀胱俞---促进膀胱气化功能(俞募 中极、膀胱俞 促进膀胱气化功能
配穴) 配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 土实脾制水, 三阴交 调理肝脾肾(扶土实脾制水, 调理肝脾肾
调补肝肾) 调补肝肾)
加减:
肾气不足----关元、肾俞 关元、 肾气不足 关元 肺脾气虚----肺俞、脾俞、足三里 肺俞、 肺脾气虚 肺俞 脾俞、 下焦湿热----曲骨、阴陵泉 曲骨、 下焦湿热 曲骨 阴虚火旺----太溪、太冲 太溪、 阴虚火旺 太溪 夜梦多、睡眠沉深 百会 百会、 夜梦多、睡眠沉深---百会、神门
三、临床表现
主症:睡眠中遗尿,醒后方觉。 主症:睡眠中遗尿,醒后方觉。 辨证分型
肾气不足:白天小便亦多兼见智力迟钝, 白天小便亦多兼见智力迟钝,
发育迟缓,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而频繁, 发育迟缓,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而频繁,甚 则肢冷恶寒,精神疲乏,舌质色淡,脉沉细。 则肢冷恶寒,精神疲乏,舌质色淡,脉沉细。 睡中遗尿,白天尿频而量少, 脾肺气虚:睡中遗尿,白天尿频而量少, 劳累后遗尿加重,面白气短,食欲不振, 劳累后遗尿加重,面白气短,食欲不振,大 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疗:补肾益气,固涩小便。 治疗:补肾益气,固涩小便。 取穴:中极、关元、百会、三阴交。 取穴:中极、关元、百会、三阴交。 操作:毫针刺,百会穴用平补平泻手法, 操作:毫针刺,百会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余穴 均行捻转补法,留针20分钟 每日1次 分钟。 均行捻转补法,留针 分钟。每日 次。 患儿于针刺治疗后,当晚即未再尿床, 患儿于针刺治疗后,当晚即未再尿床,而且能 于睡眠中醒来自己解小便。 按上法共针治5次 于睡眠中醒来自己解小便 。 按上法共针治 次 , 一直无尿床现象出现,而告痊愈。 一直无尿床现象出现,而告痊愈。随访至今未 复发。 复发。

遗尿(针灸治疗学)

遗尿(针灸治疗学)

• 关元—培补元气,益肾固本。
• 中极—乃膀胱之募穴
俞募相配,能振奋
• 膀胱俞—乃膀胱之背俞穴 膀胱气化之功能;
•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 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1.穴位选择
近部穴位
远部穴位
临床上,针灸治疗本病常用下腹、 腰骶穴位为基本方,用穴较为集 中,如中极、气海、关元、肾俞、 膀胱俞等。
(3)穴位注射法
(4)皮肤针法
• 选中极、膀胱俞、气海、肾俞、关元、关元 俞。每次选2穴,用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B1 注射液、维生素Bl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 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 选夹脊穴、气海、关元、中极、膀胱 俞、八髎。用皮肤针轻叩,使皮肤微 微潮红,也可叩刺后加拔火罐,隔日1 次。
【经验介绍】
• 第二,应区别遗尿与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或滴沥不 断,知而不能控制排尿,与遗 尿不能自主是不一样的。
• 实际上遗尿的准确定义颇难,因为儿童 获得排尿控制能力的年龄、遗尿的频率 都是人为规定的。
2.遗尿的发病率
•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据国 内外统计资料综合,平均为10 %-15%。发病率高峰是4-5岁 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 下降,但在青春期还能出现1% -2%的发病率。
针灸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效果不佳,如大脑发育不全、 脑部炎症后遗症、肿瘤、先天性隐性脊柱裂等。对蛲虫病、泌尿 道感染等应配合治疗原发病。
本病有一定的复发率,特别当阴冷天,或患儿过于疲劳,白天过 于兴奋,或感受风寒后容易复发,一般说复发后再针灸仍然有效。
调养护理
首先应给患儿解除心理负担和紧张情绪,树立信心,消除自卑、 怕羞心理。避免精神刺激,严禁斥责体罚。 其次应培养良好习惯,纠正贪玩,避免过度疲劳;晚间限制进水 量,少进流质饮食;睡前排空小便,侧卧睡,在其经常尿床的钟 点前唤醒起床小便。

遗尿针针灸治疗

遗尿针针灸治疗

遗尿针针灸治疗遗尿是指3周岁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而小便自遗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

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见延长至成年不愈者。

可分为器质性遗尿和功能性遗尿。

多数的遗尿是功能性的,只有少数遗尿是由器质性病变造成的。

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刺配合中频电治疗功能性遗尿6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104例病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男73例,女3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其中10岁以下82例;持续性遗尿93例,间歇性遗尿11例。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中频治疗组(64例),简称治疗组;中药治疗组(40例),简称对照组。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者;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夜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1~2次以上者;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者。

1.3 排除标准[2]因糖尿病尿量增多而致小便不能控制者;经医学检查蛲虫病、隐性脊柱裂、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较小、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包茎等器质性病变所致遗尿者。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2.1.1 针刺治疗嘱患者平卧,排空膀胱,双手手掌向上平放于身体两侧。

主穴采用靳瑞教授的"尿三针"(中极、关元、三阴交)[3],配穴取气海、太渊、神门。

用30号1寸或1.5寸毫针慢慢入针;中极、关元、气海直刺0.8~1寸深,有酸胀感并向前阴部放散为佳;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直刺0.5~1寸,有麻胀或放电样针感为佳;太渊避开桡动脉,直刺0.2~0.5寸,局部可有麻胀感;神门直刺0.3~0.5寸,局部可有麻胀感。

以上诸穴待针感产生后接上G6805-2A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选用疏密波,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1.2 中频电治疗采用HL--Y3型高级多功能电运动治疗仪(武汉市康本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中频频率2.1kHz,调制频率50Hz,调幅频率120Hz,输出功率30W,调幅波形用方波。

《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ppt课件

《针灸推拿学》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ppt课件

ppt课件
16
03
PART
结果
基线比较 FIM比较 尿失禁程度比较 总体疗效比较
ppt课件
17
基线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例)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34 34 男 22 20 女 12 14 P 0.618
表2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比较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P
例数
34 34
平均年龄(岁)
ppt课件
22
04
PART
讨论
现代医学 中医角度
ppt课件
23
现代医学角度
主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发现,很
多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等常
规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中,往往具有严重的脊 柱类疾患。
脊柱的肌肉、韧带、血管和组织等在生理结
构上与大脑相关,脊柱是脑与外界联系的枢纽, 神经从脊柱的相应节段发出,传递神经信号,支
病因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大多认为:(1)脑卒中后脑损伤, 排尿相关的神经通路受损,导致膀胱过度活动和逼尿肌障碍或者无法无控制阴 部神经。(2)脑卒中所致的缺血缺氧使脑内内啡肽含量增加,影响神经调节和 正常觉醒。(3)脑卒中后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失语等。(4)抗抑郁等 药物会引起排尿障碍。(5)年龄、性别、肥胖……
4周后统计数据得 出结果观察疗效
ppt课件
研究流程图
8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1)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 性功能缺损为共同临床特征。偏瘫、 偏盲、感觉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神 经活动障碍(意识、失语、失算、空 间定向力)等。 (2)经头颅CT或MRI证实脑卒中; (3)脑卒中后出现不由意识控制的尿 液不自主排出,伴或不伴尿急。

针灸治疗学歌诀

针灸治疗学歌诀

针灸治疗学歌诀目录1、头痛..................................................................2、面痛..................................................................3、落枕.................................................................. 颈椎病...................................................................4、漏肩风................................................................5、肘劳..................................................................6、腰痛.................................................................. 坐骨神经痛...............................................................7、痹证..................................................................8、中风..................................................................9、眩晕.................................................................. 高血压...................................................................10、面瘫.................................................................11、痿证.................................................................12、痫病:...............................................................13、癫狂................................................................. 癫病..................................................................... 狂病.....................................................................14、颤证.................................................................15、不寐.................................................................17、痴呆.................................................................18、心悸.................................................................19、感冒.................................................................20、咳嗽.................................................................21、哮喘.................................................................22、呕吐.................................................................23、胃痛.................................................................24、腹痛.................................................................25、胁痛.................................................................26、泄泻.................................................................27、痢疾.................................................................28、便秘.................................................................29、阳痿.................................................................30、癃闭.................................................................31、消渴.................................................................32、月经不调.............................................................33、痛经.................................................................34、经闭.................................................................35、崩漏.................................................................36、绝经前后诸症.........................................................37、胎位不正.............................................................39、带下病...............................................................40、不孕症...............................................................41、缺乳.................................................................42、遗尿.................................................................43、小儿惊风.............................................................44、小儿积滞.............................................................45、小儿脑性瘫痪.........................................................46、注意力缺陷多动症.....................................................47、瘾疹.................................................................48、蛇串疮...............................................................49、神经性皮炎...........................................................50、斑秃.................................................................51、痄腮.................................................................52、乳痈.................................................................53、肠痈.................................................................54、痔疮.................................................................55、扭伤.................................................................56、腱鞘囊肿............................................................. 57,目赤肿痛.............................................................58、麦粒肿...............................................................59、近视.................................................................61、鼻渊.................................................................62、牙痛.................................................................63、咽喉肿痛.............................................................64、晕厥.................................................................65、虚脱.................................................................66、高热.................................................................67、内脏绞痛.............................................................68、肥胖症...............................................................69、戒断综合征...........................................................70、慢性疲劳综合征....................................................... 丄丅×│○△↓※补法:┬泻法:⊥平补平泻:∣三棱针刺血:↓艾条灸:×艾炷灸3壮:△3 温针灸: 拔罐:○皮肤针:※皮内针: 电针:IN 穴注:IM在针灸处方中,上述符号直接在腧穴后面。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35例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35例
特 色疗 法 中圜氏阍疗珐
CH}NA ’S NATUROPATHY 铁 成
头 穴穴 位 注射 法 治疗 早 期脑瘫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第 四人 民 医 院 ,163712)
苏 秀 贞 苏 全 德
(收稿 日期 2008—01-20)
(山东 省 潍 坊 市 中医 院 ,261041)
近年来 ,我 们采 用 头穴 穴 位 注 射法 治 疗 小 儿脑 瘫 , 取 得 了 良好 效 果 ,现 介 绍 如 下 。
一 般 资 料 诊断标 准 :根据《儿科 学 》 ]:脑 瘫 是在 妊娠 到 新生 儿期 之 间而致 的脑 的非 进 行 性病 变 为 基 础 的 、永存 的、 但可 以变 化 的运 动 和姿 势 异 常 。除 外 进行 性 疾 病 所致 的和 一过 性运 动障 碍 。病 例大 部 分通 过 CT、核 磁共 振 成像 、脑 电图 、脑 干 听觉 诱 发 电位 检 查 确诊 。① 存在 运 动发 育迟滞 和异 常 ;② 有 肌 张 力 改 变情 况 ,如 肌 张力 过 高 、过 低 、不 稳定 ;③ 有 原始 反 射 消 失或 延 迟存 在 情 况 ; ④ 自发动 作 减 少 或 异 常 运 动 模 式 ;⑤ Vojte姿 势 反 射 4~ 7项 异 常 。 纳入标 准 :①符合 上 述 小 儿脑 瘫 诊 断标 准 ;②年 龄 在 1周岁 以 内 ;③患 儿 家属 自愿加 入 本 研 究 ,服从 本 研 究 要 求 者 。 排 除标 准 :① 进行 性疾病 所致 的 中枢性瘫 痪及 正常 儿一过 性运 动发 育落 后 ;② 有 严 重 心 、肺 、脑 功 能 障 碍 , 不 适 于针刺 者 ;③ 合并 有 精 神病 及 严 重 癫痫 者 ;④ 合 并 肝 肾功 能不 全及血 液 系统疾 病 、感 染性 疾病患 者 。 剔 除标 准 :① 符合 入选标 准 ,已经分 组 ,但 因各种 原 因未 实施治 疗 的患 者 ;② 自行 加服 影响疗 效药 物者 。 脱 落标 准 :① 观察 中 自然 脱 落 、失访 者 ;② 治疗过 程 中依从性 差 ,发生严 重 不 良反 应 ,不 宜继 续接受 试验者 ; ③ 自行退 出者 。 按 上述 标准入 选病 例共计 120人 ,全部来 源于本 院 针 灸科 、d,JL科 。随机 分为治 疗 组与 对 照组 ,每 组各 60 例 ,其 中治疗 组有 2例 脱 落 退 出研 究 ,实 际 完 成 58例 ; 对 照组 3例 脱落 ,实际完 成 57例 。两组 患者性 别 、年 龄 等 一般情 况 比较见 表 1。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总结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总结

2019年2月第26卷第3期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总结祝曼陈华德小儿遗尿指5岁以上儿童睡眠时小便自出,醒后方知,俗称“尿床”。

本病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患儿自卑、行为异常,严重者对患儿的生活影响超过遗尿本身。

本病的西医治疗多局限于药物治疗,且副作用大、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方法颇多,其中针灸治疗优势明显。

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教学与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脑功能障碍性疾病,讲究针刺手法、选穴原则,效如桴鼓。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陈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介绍如下:1谨守病因病机,遵循治病求本中医儿科将小儿遗尿常辨有下元虚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证。

陈师接诊治疗患儿颇多,年龄3~12岁,疗效明显,认为小儿遗尿病位虽在膀胱,膀胱失约。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控,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

尿液的生成、排泄都依赖于肾气作用,只有肾气蒸化功能正常,肾阴肾阳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协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排泄才能正常,“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虽是论述肺肾机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肿,但强调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根本作用的脏腑为肾,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均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脾肾为先后天的关系,先天无法温养后天则导致脾气虚损。

陈师尤其推崇《古今名医方论》中:“肾中得附子,则坎阳浮动,而水有所摄以”,指出水液不摄当以温肾,故治疗过程中谨守病因病机,着重治病求本,强调针刺治疗当以温肾补气、固脬止遗为则,多取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穴位。

2讲究针刺手法与针刺深度,重视头针治疗小儿遗尿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认为其以肾为本[1],遵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陈师针刺治疗本病时常选取局部的肾俞、大肠俞、第4髎腰夹脊穴、次,并重视头针治疗,常配百会穴、四神聪,下肢的三阴交。

考虑遗尿患儿病情常反复、病程缠绵难愈,久病及肾,元阴元阳受损,先天无法温养激发后天;导致脾阳不足,中焦运化作者单位:310000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通信作者:陈华德,Email:dochd@ 失常,脾在体合肌而主四肢,患儿易表现为瘦弱。

遗尿症的针刺疗法

遗尿症的针刺疗法

遗尿症的针刺疗法
凡三周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谓之遗尿。

症见睡眠中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病久患儿常有精神萎顿,肢倦乏力等症。

医者临证多以补关元、肾俞而充益肾气,固摄下元,配以三阴交调理三阴经气,因病在膀胱,又取膀胱俞与中极之俞募配穴而增益膀胱的机能。

一般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然而,对于遗尿日久、年岁较大之女孩,精神苦闷而自卑者,以前述穴位治之常收效甚微。

读《百证赋》中有:“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之句,颇受启发。

考通里穴为手少阴心经之络穴,大钟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络穴,其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针此二穴,可起到交通心肾二脏,使其平衡协调的作用。

肾气足则有助于膀胱开阖以约束膀胱的作用。

在临床上对于嗜睡不易叫醒之遗尿患儿,笔者遂以通里、大钟二穴治之而奏效,其疗效颇佳。

针5-7次后,再配合前述诸穴,以巩固疗效。

对于前人之宝贵经验,我们不应仅以“一句话”高度概。

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要求

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要求

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要求小儿遗尿症是指儿童在夜间或白天无法控制小便,经常发生失禁的症状。

遗尿症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在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其中,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呢?它有哪些操作要求?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的操作要求,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的操作要求1. 针刺穴位选择:对于小儿遗尿症的治疗,针灸师通常选择中医经典的穴位进行针刺。

其中,关元、巨阙、气海、气冲等穴位常被选用。

在进行穴位选择时,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针刺。

2. 操作要求:在进行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时,针灸师需严格遵循操作要求,确保治疗效果和患儿安全。

一般来说,手法要轻柔、稳定,刺入角度需合适,刺入深度需掌握好。

针刺时需注意患儿的反应,以避免造成不适或疼痛感。

3. 针刺频次和持续时间: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一般需长期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而言,针灸师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确定针刺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初始阶段可以选择每周一次,每次20-30分钟的治疗,治疗效果逐渐显现后可以适当减少治疗频次。

二、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的疗效和风险1. 疗效: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模拟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患儿的尿液控制中枢,改善尿液储存和排除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针灸治疗的疗效因人而异,需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2. 风险:虽然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在具体操作中,需特别注意避免感染、出血、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选择针灸师时,也应选择专业、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针刺经穴与全息穴治疗遗尿54例

针刺经穴与全息穴治疗遗尿54例

针刺经穴与全息穴治疗遗尿54例
薛正海
【期刊名称】《针刺研究》
【年(卷),期】1998(023)003
【总页数】2页(P229-230)
【作者】薛正海
【作者单位】安徽省水利厅医院针灸推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4
【相关文献】
1.针刺遗尿穴治疗小儿遗尿 [J], 杨洁
2.针刺足部遗尿穴治疗遗尿症84例 [J], 叶伟
3.针刺全息生物穴-胃穴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观察 [J], 郭振刚;郭东晶;郭东超;陈伟
4.四君子汤合缩泉丸加减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儿童脾肾两虚型单症状性夜遗尿疗效观察 [J], 罗思武; 林晓洁
5.针刺遗尿穴治疗小儿遗尿60例 [J], 张永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遗尿的针灸疗法捏脊疗法按摩疗法

小儿遗尿的针灸疗法捏脊疗法按摩疗法

小儿遗尿的针灸疗法捏脊疗法按摩疗法*导读:针灸疗法取肾俞、关元、膀胱俞、中极为主穴,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阴陵泉为配穴。

每日选配穴各1~2个。

易汗加肺俞、尺泽。

……
针灸疗法
取肾俞、关元、膀胱俞、中极为主穴,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阴陵泉为配穴。

每日选配穴各1~2个。

易汗加肺俞、尺泽。

捏脊疗法
患儿裸露脊背,腑卧床上,医者先用手掌按摩背部,然后沿小儿脊柱自长強穴开始,用两手食指及拇指将皮肤提起,沿督脉上升,边推边捏至颈部风府穴,反复五遍,每遍捏推三下时,将两手之间的皮肤向上提一下(走三提一),当推至风府穴时,再用两拇指在每个椎棘突处按摩三下,尤在肾俞、关元俞、膀胱俞重点按揉。

每日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

按摩疗法
1.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即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

于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1个疗程。

2.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

于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1个疗程。

足浴疗法
配方1:川断、狗脊、女贞子各30克,党参、茯苓各20克,甘草6克。

将上药浸泡30分钟,适量加大水量,煎葯取汁,待药温适宜,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2日1剂。

功效补肾止遗,适用于肾虚所致的小儿遗尿。

配方2:车前子、淡竹叶、灯心草、通草各10克,将上药浸泡10分钟,适量加大水量,煎葯取汁,待药温适宜,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

适用于心经热盛所致的遗尿。

(贾佩琰)。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45例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45例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45例
杨铁伟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18
【摘要】遗尿亦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
病证,是临床常见病。

一般是指在5~15岁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在夜里睡后尿床,一夜数次或数夜一次。

本病在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小便检查正常,排除外伤、肿瘤或其他内科疾病所致遗尿,部分患儿有隐性骶椎裂。

【总页数】1页(P2833-2833)
【作者】杨铁伟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6
【相关文献】
1.针刺并遗尿散内服治疗小儿遗尿40例
2.培元固肾止遗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
3.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小儿遗尿验案举隅
4.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总
结5.针刺遗尿穴治疗小儿遗尿60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遗尿46例

针刺治疗遗尿46例

针刺治疗遗尿46例
范先泉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8
【摘要】针刺治疗遗尿46例范先泉成教部遗尿是临床常见病症,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4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23岁;3~10岁30例,11~12岁10例,23岁6例,均自幼遗尿。

2治疗方法2.1取穴①高部取...
【总页数】1页(P70-70)
【关键词】针刺治疗;小儿遗尿;膀胱;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泌尿系统异常;辨证论治;平补平泻;针灸治疗;满则泻之
【作者】范先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针刺并遗尿散内服治疗小儿遗尿40例 [J], 徐玲;李万浪
2.针刺遗尿穴治疗小儿遗尿 [J], 杨洁
3.针刺穴位配合遗尿散治疗遗尿384例 [J], 孙泉风
4.针刺足部遗尿穴治疗遗尿症84例 [J], 叶伟
5.针刺配合遗尿散治疗遗尿384例 [J], 贺晓慧;贾孟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遗尿40例

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遗尿40例

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遗尿40例
赵晓飞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09(028)019
【摘要】遗尿是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常见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数次.如久治不风可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萎黄、乏力等症状.笔者运用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遗尿症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56-56)
【作者】赵晓飞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中医院,黑龙江大庆,16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通督调神实按灸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J], 曾新意;许能贵;常燕群;李知行
2.针刺并遗尿散内服治疗小儿遗尿40例 [J], 徐玲;李万浪
3.针刺配合灸法治疗小儿遗尿50例 [J], 任莉赟
4.针刺结合火龙灸法治疗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 刘建梁;景福权;牛相来;周钰;王娜
5.针刺联合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0例 [J], 韦玲利;池少明;邱创臻;罗锦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范围
西医学中,精神因素、泌尿系统异常或感染、隐性脊柱裂等均可导 致遗尿。
【辨证要点】
主症
睡中尿床,醒后方觉,数夜或每夜一次,甚至一夜数次。
证型
肾气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肺脾气虚:疲劳后遗尿加重,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
呆便澹。舌淡,苔白,脉细弱。 心肾失交:昼日多动少静,夜间寐不安宁,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少津,
便澹。舌淡,苔白,脉细弱。 心肾失交:昼日多动少静,夜间寐不安宁,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少津,
脉细数。 肝经郁热:尿黄量少,气味臊臭,性情急躁,面赤唇红,或夜寐齿。舌红,苔
黄,脉弦数。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益肾固摄,调理膀胱。取任脉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处方:主穴: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配穴:肺脾气虚配肺俞、
张和自卑感。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癫疝遗尿癥第十、》: 遗溺,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2.《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杂病第九》:小儿遗尿……灸脐下、寸半, 随年壮。又方,灸大敦三壮。
3.《针灸大成.阴疝小便门》:遗溺,神门—鱼际—太冲、大敦、 关兀。
4.《类经图翼.卷十、》:小便不禁,气海、关元、阴陵泉、大 敦、行间。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可 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中极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为 俞募配穴法,可调理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可健脾益气,益肾固本而止遗尿。
操作
毫针常规刺。中极、关元直刺或向下斜刺,使针感下达阴部为佳; 肾气不足、肺脾气虚,可加用灸法。
病案导入
周某,女,5岁。2001年12月4日初诊。 患儿每夜睡中遗尿1~2次,如若白天顽皮劳累,则尿床加重。
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遗尿——证型:肺脾气虚
肾气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肺脾气虚:疲劳后遗尿加重,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呆
脉细数。 肝经郁热:尿黄量少,气味臊臭,性情急躁,面赤唇红,或夜寐齿。舌红,
苔黄,脉弦数。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主穴 配穴 方义 操作
治法
益肾固摄,调理膀胱。取任脉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配穴
肾气不足配肾俞、太溪; 肺脾气虚配肺俞、脾俞; 心肾失交配通里、大钟; 肝经郁热配蠡沟、太冲。
谢谢
遗尿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3.了解本病的其他治法、按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病例导入 概述 辨证要点 治疗 病例分析
病案导入
周某,女,5岁。2001年12月4日初诊。 患儿每夜睡中遗尿1~2次,如若白天顽皮劳累,则尿床加重。
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问题与思考
脾俞。 操作:毫针常规刺。中极、关元直刺或向下斜刺,使针感下达阴部
为佳;肾气不足、肺脾气虚,可加用灸法。
问题与思考
3.试解释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可
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中极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为 俞募配穴法,可调理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可健脾益气,益肾固本而止遗尿。
⑷皮内针
取三阴交、肾俞。皮内针常规操作。
【按语】
1.针灸对功能性遗尿的疗效较好。 但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应治疗其原发病。 2.治疗期间嘱家长密切配合,控制患儿睡前饮水,夜间定时唤醒患
儿起床排尿,逐渐养成自觉起床排尿的良好习惯。 3.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切勿羞辱和粗暴打骂,避免产生恐惧、紧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3.试解释方义。
【概述】
概念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年满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 醒后方觉的、种病证。偶因疲劳或睡前多饮而遗尿者,不作病态。
病因病机
遗尿的发生常与禀赋不足、久病体虚、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本病 病位在膀胱,与任脉及肾、脾、肺、肝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膀胱 和肾的气化功能失调,膀胱约束无权。
2.其他治疗
(1)耳针 (2)穴位注射 (3)穴位贴敷
⑴耳针
取膀胱、肾、皮质下、内分泌、尿道、神门。毫针刺法,或埋针 法、压丸法。
(2)穴位注射
取穴参照基本治疗。每次选用1〜2穴,选当归注射液或维生素 B12注射液,常规穴位注射,隔日1次。
⑶穴位贴敷
取神阙。用锻龙牡、覆盆子、肉桂各30g,生麻黄10g,冰片6g,共 研细末,每用5〜10g,用醋调成膏饼状贴于脐部,夜敷昼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