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针灸治疗方法
针刺治小儿遗尿
( 晓峰 衣 李华 妍∥ 国 中 医药 报 ) 中
“ … …注 于 太 冲 , 冲 , 间上 二寸 陷者 之 中 也 , 输 … … ” 肝 太 行 为 。
《 枢・ 灵 九针 十二 原 》云 : 阴 中之 少 阳 , 也 , 原 出于 太冲 ” “ 肝 其 。
/ 前 积 分 ×10 治疗 0 %。 显 效 :治 疗 后 较 治疗 前 症 状 积 分 减 少 , 值 ≥6 . ; 67 % 有 效 :治 疗 后 较 治疗 前 症 状 积 分 减 少 , 值 ≥3 . 33 %且
效 1 例 (O , 无 效 1 6 4 %) 4例 ( 5 ) 3 % ,总 有 效 率 6 . 。两 组 05 %
作者简介 :
孙 桂玲 (95) 16.,女 ,18 毕业 于河南 中医学 院 中医系 ,学士 学位 。 96年
显 效 率及 总有 效 率 差 异 均有 统计 学 意 义 ( < . ) J 00 。 p 5 4 讨 论
在 沈 中秋 收 治 的 上千 例 儿 中 ,大 多 数 为先 天 性 脊 柱 裂 病 例 , 功 能性 小儿 遗 尿 症 病 人 数 量相 对 较 少 。 中医 学 认 为 , 小儿 夜 间
尿 床 本 在大 脑 ,是 元 神 失养 , 因此 宜 采 用 补脾 固 肾之 治 则 。中 极 为膀 胱 的 “ ”穴 ,有 调 理脏 腑 气 机 的作 用 ,主 治膀 胱 气 化 功 能 募 不 足 ;关 元 穴 有 强 壮保 健 之 功 效 ;百 会 为 督脉 要 穴 ,总 督 一 身 之 阳 ,上 连 于 腑 ,下 连 足 太 阳 膀胱 经 ,重 用 此 穴 位 与 以上 穴 位 相 配
如何用中医法治疗小儿遗尿[1]
如何用中医法治疗小儿遗尿1. 引言小儿遗尿,即夜间尿床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
在中医眼中,小儿遗尿多属于肾虚失韧或湿热蕴结所致。
本文将介绍中医方法治疗小儿遗尿的原理、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中医理论与小儿遗尿关系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肾脏功能不完善有关,主要与肾虚失韧或湿热蕴结有关。
肾虚失韧是指肾脏功能不健全,无法控制尿液排出,而湿热蕴结则是指湿气和热气在膀胱中滞留,导致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因此,通过调理肾脏功能和祛除湿热,可以有效治疗小儿遗尿。
3.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3.1 营养调理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来增强肾脏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调理方法:•增加补肾食品的摄入,如黑豆、黑芝麻、核桃等。
•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多饮水,多吃蔬果,并注意合理搭配。
3.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常用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中药方剂:•四神汤:由黄柏、连翘、栀子、茯苓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湿的作用。
•左金丸:由当归、黄耆、黄芪等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肾脏、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的作用。
中药调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药和剂量,最好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小儿遗尿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针灸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肩窝下,是调节脾胃和益气补阳的穴位。
•脾俞:位于背部脊椎最突起的点上,是调理脾胃功能的穴位。
•肾俞:位于背部腰部最突起的点上,是调理肾脏功能的穴位。
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3.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有效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按摩方法:•肚脐周围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肚脐周围,可以刺激脾胃功能和肾脏功能。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脾俞和肾俞等穴位,可以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
推拿按摩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缩泉丸配合灸法治疗小儿遗尿68例
育
r 7 】 严兴科 , 张燕 , 于璐 , 等. 针刺对哮喘大鼠 肺与大肠 S P Am R N A 表达的影响I J J .
中医研 究 , 2 0 1 2 , 2 5 ( 4 ) : 5 9 — 6 2 .
[ 8 ] 王伟 , 孙 占玲 , 刘海静 , 等. 辨证取穴治疗哮喘探要【 J 】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影响[ J ] . 贵 阳 中医学 院 学报 , 2 0 1 4, 3 6 ( 4 ) : 4 4 - 4 6 .
[ 1 1 ] 孙占玲 , 王伟. 膻中穴埋线对哮喘豚 鼠气道炎症的影 响【 J 1 . 浙江中医杂志 ,
2 0 0 7 , 4 2 ( 7 ) : 3 9 2 3 9 3 .
2 0 0 2 , 1 6 ( 4 ) : 1 9 6 .
f 9 ] 秦鸿利 , 李海鹰 , 赵纪敏 , 等. 电针背俞穴 为主配合节气灸法治疗支气管哮 喘1 5 0例I J l - 中国针 灸 , 2 0 1 1 , 3 l ( 1 1 ) : 1 0 0 7 . 1 0 0 8 . f l 0 博 家春 , 李琴 , 罗俊刚, 等. 俞募配穴灸法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 l g E的
第 l 3卷 第 4期 总 第 2 0 4期 2 0 1 5 年 2 月 下 半 月 刊
・
・
阳病治阴”之 目的。肺之俞穴肺俞穴 、募穴中府穴相 配 ,可 调理 肺脏 功能 、止 哮平 喘1 0 1 。
尚需进一步筛选出最有效 的穴位组合 ,以确立指 导临床应用的最佳治疗方案 ,而特定穴因具有特殊治 5 八 会 穴 疗作用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在今后 防治哮喘的穴位 八 会 穴是 指 脏 、腑 、气 、血 、筋 、脉 、骨 、髓 所 筛选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探讨特定穴的应用 ,以提高哮 汇聚的八个腧穴。其 中气会膻中穴可补气强身 、理气 喘 的临床疗 效 。 宽中I l 1 ] , 为治疗哮喘之常用穴 , 《 针灸大成》 : “ 主上 参考文献 1 ] 王成 阳 , 李 泽 庚. 支 气管 哮 喘病 因 病机 及 辨证 分 型研 究进 展 f J ] . 时珍 国 医 国 气 咳 逆 ,短 气 ,噎气 ,喉鸣 喘 嗽 … …胸 中如 塞 ” 。哮 『 药, 2 0 1 2 , 2 3 ( 1 1 ) : 2 8 6 0 — 2 8 6 2 . 喘发作 与瘀 血有关 ,故取血会 膈俞 穴 以行气 活血化 [ 2 】 沈雪 勇. 经 络腧 穴学 [ M】 . 北京 : 中国 中医药 出版社 , 2 0 0 7 : 2 8 . 瘀 ,达 到 “ 通 则不 痛 ” 之意 【 。 腑 会 中脘穴 为 胃之募 穴 , p ] 陈必通 , 张文华 , 杜 云翔 , 等. 艾炷灸 少商 穴治疗 支气管 哮喘 3 7 例 临床观 察f J J . 中 国针 灸 , 1 9 9 5 ( 5 ) : 3 - 4 . 脾 胃互 为表 里 为后 天之本 ,肺经 起 于 中焦 ( 中脘 ) ,因 韩健 . 针 刺鱼 际穴 对支 气 管哮 喘患 者肺 功能 的影 响及 即刻 平 喘效 应观 察 [ J 1 . 此 中脘 与肺也 有联 系 ,亦 为 治疗哮 喘 的常用 穴位 。 中 国针 灸 , 2 0 1 2 , 3 2 ( 1 0 ) : 8 9 1 — 8 9 4 .
针灸推拿学课件小儿遗尿
壹
【辨证要点】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主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睡中小便自遗,数夜或每夜一次,甚则夜数次。临床主要根据
感谢观看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调养生命活力,焕发心灵阳光。 棒棒的身体养出来,美丽的身材调出来。从内而外的调理,做健康活力的自己。 食疗养生:养于内,华于外。
•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培补元气,固摄下元; 中极、膀胱俞是膀胱的募穴和俞穴,可调理膀胱以增收涩固脱之 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疏调肝脾肾而止遗尿。
2.推拿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治法: 温补肾阳,补益脾肺。
• 操作: 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按揉百会、 揉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
遗尿频繁程度、全身兼症等进行辨证。
2.辨兼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兼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而频数,肢寒怕冷,舌淡苔白, 脉沉迟无力为肾气不足;兼尿频而量少,面白神疲,食欲不振, 大便稀溏,舌淡,脉沉细为脾肺气虚。
贰
【治疗】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1.针灸治疗
• (3)穴位注射法 取肾俞、次髎、三阴交。用10%普鲁卡因注 射液,每穴注射1mL,每次1穴,三穴交替使用,隔日1次。
思考题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古代医家治疗遗尿用穴特点有哪些?
• 古代医家治疗遗尿多选用下腹部、腰骶部腧穴为主,如中极、气 海、关元、肾俞、膀胱俞等,又常配合远道穴足三里、三阴交等 提升中气,补益肺气。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发表时间:2017-05-17T13:59:28.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吴海标(通讯作者)[导读]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广西南宁 530012)【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37-02 韦立富主任医师为朱琏针灸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桂派中医大师,全国第二批国医大师推荐候选人。
其从事中医针灸临床50余年,善于运用朱琏针灸手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并且颇有深刻的见地。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临床表现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祖国医学称之为“夜尿”“遗溺”等。
遗尿在临床上多指5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1]。
对于遗尿症的治疗,西药疗效一般,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大[2]。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10%的5~6岁儿童夜间尿床,通常男孩比女孩多。
近期有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与神经系统,尤其是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针灸治疗遗尿症,与调节大脑皮质的醒觉功能,和提高膀胱对尿容量刺激的阈值及增加抗利尿激素产生等因素有关。
2.病因病机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遗尿的记载。
《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列有“遗尿候“尿床候。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遗尿》言:“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考试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
”遗尿临床上以虚证多见。
遗尿实用秘验方
遗尿实用秘验方遗尿实用秘验方遗尿又称尿床,是小儿熟睡中小便不知觉,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若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前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均不属病态。
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1夜数次,则为病态。
【验方1】莲子30克,芡实30克,大枣10克。
将3味加水煮汤。
代茶饮服,每日3次。
【验方2】芡实15克,金樱子、菟丝子、车前子(包)各10克。
煎汤取上清汁,分早、晚2次服,连服3剂。
【验方3】韭菜子3克,覆盆子5克,黑豆10克。
将3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慢炖即成。
每日服1~2次。
【验方4】益智仁6克,金樱子6克,乌药5克。
将3味加500毫升水煎成250毫升。
代茶饮,每日1剂。
【验方5】芡实50克,金樱子20克。
将金樱子煮取汁100毫升,加入芡实和适量水,煮成稀粥。
每日服2次,温热食用。
【验方6】山药250克,山茱萸15克。
山药洗净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茱萸用笼屉蒸熟吃。
【验方7】核桃仁数只煨熟,打碎外壳,取仁30克,温热米酒30毫升,晚睡前趁热送服,连服5次。
【验方8】硫黄30克,葱120克。
将硫黄研末,与葱共捣如泥状,烘热后装入纱布袋,敷脐部,用纱布包裹。
每晚1次,连敷7日。
【验方9】鲜花生叶10克,山药10克,甘草2克。
将3味加水煎服,每日1~2次。
【验方10】车前子12克,锁阳3克,黑小豆12克,小茴香6克。
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验方11】韭菜根25克。
将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煮开。
代茶饮,每日1次,连服5日。
【验方12】刺猬皮120克,益智仁60克。
将刺猬皮焙干与益智仁共研细末,炼蜜为赤小豆大小的丸,每日早、晚各服5丸,小儿减量,白开水送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
【验方13】蛤蚧2只,去头、足、鳞;黄酒500毫升,浸7日后服,每次1~2汤匙,每日2次。
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要求
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操作要求小儿遗尿症是指儿童在夜间或白天无法控制小便,经常发生失禁的症状。
遗尿症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在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其中,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那么,什么是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呢?它有哪些操作要求?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的操作要求,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的操作要求1. 针刺穴位选择:对于小儿遗尿症的治疗,针灸师通常选择中医经典的穴位进行针刺。
其中,关元、巨阙、气海、气冲等穴位常被选用。
在进行穴位选择时,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宜的穴位进行针刺。
2. 操作要求:在进行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时,针灸师需严格遵循操作要求,确保治疗效果和患儿安全。
一般来说,手法要轻柔、稳定,刺入角度需合适,刺入深度需掌握好。
针刺时需注意患儿的反应,以避免造成不适或疼痛感。
3. 针刺频次和持续时间:小儿遗尿症的治疗一般需长期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而言,针灸师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确定针刺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初始阶段可以选择每周一次,每次20-30分钟的治疗,治疗效果逐渐显现后可以适当减少治疗频次。
二、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的疗效和风险1. 疗效: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
通过模拟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患儿的尿液控制中枢,改善尿液储存和排除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针灸治疗的疗效因人而异,需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2. 风险:虽然小儿遗尿毫针针刺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的风险存在。
在具体操作中,需特别注意避免感染、出血、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选择针灸师时,也应选择专业、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以降低潜在的风险。
医治小常识-治疗遗尿(1)
医治小常识-治疗遗尿【症状诊断】三岁以上的儿童,白天或夜间反复有不随意的排尿称为遗尿症。
遗尿可因膀胱炎,包茎、龟头炎、蛲虫病刺激局部或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
但很多是小儿因日间长期过度疲劳,父母经常训责,精神过度紧张,傍晚大量饮水等引起。
中医认为,遗尿属肾气虚。
【简易疗法】1.父母应耐心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睡前排尿,夜间定时唤醒患儿排尿,不要斥责,以免忌儿精神紧张。
2.傍晚后控制饮水量,晚饭少进汤水。
【拔罐疗法】1 方取穴:①肾俞、膀胱俞、气海;②命门、关元俞、腰阳关、关元。
治法,每次取一组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留针罐法、出针罐法(适用于小儿)、成肤针罐法(轻叩皮肤潮红,不要出血)等。
若属虚寒型,症见面色无华、精神不振、少气倦怠、尿频、尿色清而量多、肢体欠温喜暖、腰膝酸软等,宜选用艾灸罐法或姜艾灸罐法。
留罐十五分种,一至两日施术一次,待有明显疗效后改为三至四日施术一次。
2方取穴:第一腰椎至骰尾段脊柱正中线及其两旁的膀胱经的内侧循行线。
治法:采用密排罐法,起罐后,可配合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及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
施行挑痧罐法。
虚寒型者于拔罐前涂姜汁或行艾灸、姜艾灸。
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两日施术一次。
3方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留罐三至五分钟,每一至两日施术一次(本方适用于三至五岁的遗尿者)。
配合疗法:对神经性、肌胀力低下引起的尿失禁,每日进行二至三次提肛运动,每次十五至三十分钟,可以提高疗效。
具体方法是:有节奏地如忍大便状缓慢收提肛门,然后缓慢放松,一紧一松弛交替进行。
验案:程某,男性,六岁,自小经常尿床,有时每晚遗二至三次,曾采用针刺疗法未愈。
取肾俞、膀胱俞、气海俞为第一组穴位,命门、关元俞、腰阳关、关元为第二组穴位。
两组穴位交替应用,每次取一组穴位施行单纯罐法,留罐八分钟左右,十次为一疗程,均于晚间施术。
第一疗程每天施术一次,此间只尿床三次。
停治七天,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改为隔天施术一次。
头针加灸治疗小儿遗尿48例
3 治 疗 结果
痊愈 ( 治疗后遗尿消失 , 随访半 年未复发 )6例 ; 3 好转 ( 治疗 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 , 或偶 有遗尿 ) 1 ; 效 ( 1例 无 治疗 前后无 明 显改善 ) 例。总有效率为 9 .2 。 1 79%
4 典 型 病 例
・
7 ・ 2
湖 北 中 医 杂 志
Hu e o ma fT b i u lo CM J
21 00年 1 月第 3 2卷第 1 期
J n. 0 0 Vo . 2, o I a 2 1 . 13 N .
头针 加 灸治 疗d J 遗 尿 4 ,L 8例
龚 晓强, 苏永 立
( 南省郑 州市 中医院 , 河 河南 郑州 40 0 ) 50 7
关 键 词 : 儿遗 尿 ; 灸 疗 法 ; 小 针 头针
中图分类号 : 64 5 R 9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0 0—00 (0 0 0 — 0 2一O 10 74 2 1 ) 1 0 7 l
遗尿是指 5岁以上小儿 , 具有正常排尿功能, 在睡眠 中小便不 能 自行控制而 自遗的一种病症 , 是小儿 常见病 、 多发病 。针 灸治疗 小儿遗尿具有较大优势 , 但运用头针疗法治疗该病鲜有报道 , 近年 来, 笔者采用头针加灸治疗小儿遗尿, 疗效满意, 现报道到如下。
主 穴 : 中线 、 旁 3线 、 元 穴 。辨 证 取 穴 : 阳不 足 者 加 顶 额 关 。 肾
。 、 肾俞 太溪 ; 睡眠 较深 者 加 四神聪 ; 兼 肺脾 气虚 者加 太 渊 、 足三
里 ; 小 便 频 数 者 加神 门 。 兼
2 2 操 作 方 法 .
小儿疾病-遗尿
鉴别诊断
• 热淋(尿路感染)
• 后者常有尿频急、疼痛,白天清醒时小便也急迫难耐而尿 出,常湿衣裤。小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尿培养 常阳性
鉴别诊断
• 尿失禁 • 尿失禁者,其尿液自遗不分寤寐,不论昼夜,出而不禁,
量少而次数较多 • 多见于老年人,但先天发育不全及脑病后遗症的小儿也可
以见到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 肾气不足 • 证候 睡中经常遗尿,小便清长,多则一夜数次,面白少华,
神疲乏力,肢冷畏寒,或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舌质淡,苔白 滑,脉沉无力 • 辨证 本证多见于禀赋不足患儿,是遗尿的常见证候。以遗 尿日久,次频量多,兼见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舌淡苔白为 特征 • 治法 温补肾阳,固涩止遗 • 主方 菟丝子散
病后失调
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下
膀胱失约
遗尿
湿热内蕴
肝经湿热、疏泄失利、热迫膀胱
• ②病位 主要主要在肾膀胱
•
涉及肺脾肝
• ③基本病机——肾气不足 肺脾气虚 肝经郁热
诊断要点
• 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 • 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遗尿,甚则
每夜遗尿1-2次以上者 • 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 4.部分病儿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隐性脊柱裂
辨证论治
• 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
扶正培本为主
• ③分证治疗
• 肾气不足--治以温肾固涩
• 肺脾气虚--治以益气收摄
• 肝经湿热--治治
• 本病应在辨清虚实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 • 肾气不足者以温补肾阳为主,辅以固摄 • 肺脾气虚者以益气补脾为主,辅以升清固摄 • 心肾失交者以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为主 • 临床上对于睡眠较深,不易唤醒的小儿,多为痰蒙心窍,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总结
2019年2月第26卷第3期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总结祝曼陈华德小儿遗尿指5岁以上儿童睡眠时小便自出,醒后方知,俗称“尿床”。
本病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患儿自卑、行为异常,严重者对患儿的生活影响超过遗尿本身。
本病的西医治疗多局限于药物治疗,且副作用大、病情易反复;中医治疗方法颇多,其中针灸治疗优势明显。
陈华德教授从事针灸教学与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脑功能障碍性疾病,讲究针刺手法、选穴原则,效如桴鼓。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陈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介绍如下:1谨守病因病机,遵循治病求本中医儿科将小儿遗尿常辨有下元虚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证。
陈师接诊治疗患儿颇多,年龄3~12岁,疗效明显,认为小儿遗尿病位虽在膀胱,膀胱失约。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控,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
尿液的生成、排泄都依赖于肾气作用,只有肾气蒸化功能正常,肾阴肾阳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协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排泄才能正常,“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虽是论述肺肾机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肿,但强调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根本作用的脏腑为肾,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均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脾肾为先后天的关系,先天无法温养后天则导致脾气虚损。
陈师尤其推崇《古今名医方论》中:“肾中得附子,则坎阳浮动,而水有所摄以”,指出水液不摄当以温肾,故治疗过程中谨守病因病机,着重治病求本,强调针刺治疗当以温肾补气、固脬止遗为则,多取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穴位。
2讲究针刺手法与针刺深度,重视头针治疗小儿遗尿病因病机复杂,中医认为其以肾为本[1],遵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陈师针刺治疗本病时常选取局部的肾俞、大肠俞、第4髎腰夹脊穴、次,并重视头针治疗,常配百会穴、四神聪,下肢的三阴交。
考虑遗尿患儿病情常反复、病程缠绵难愈,久病及肾,元阴元阳受损,先天无法温养激发后天;导致脾阳不足,中焦运化作者单位:310000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通信作者:陈华德,Email:dochd@ 失常,脾在体合肌而主四肢,患儿易表现为瘦弱。
针灸治疗遗尿52例疗效观察
脑 、 固气 束 尿 之 功 。
例 。初 诊 1 ,其 它 均 经 它法 医 治未 愈 而来 我 科 求治 。 2例 2 治疗 方法 取 穴 :百 会 、气 海 、四神 聪 穴 。操 作 :先 取 百会 、四神 聪 ,
令患儿座位,选取 03 ×2mm 针灸针,皮肤常规消毒后 ,百 . 0 5
患 者 甲,男 ,7 。于 20 岁 0 5年 1 O月 1 日就 诊 。家 长 代 诉 : 自 6
宜贪玩 ,防止过度疲劳。晚睡前不宜饮水过多,并鼓励患儿消
除 自卑感 ,树 立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针 灸 治疗 遗 尿 症 疗 效 颇 高 , 无任 何毒 副作 用 ,值 得 临 床 进 一 步研 究和 推 广 。 参考文献 :
李助 宇 ,大专 ,中 医主 治医师 。工 作单位 :商 丘市 中医 院。 马玉 东 ,中医 主任 医师 ,商丘 市 中医院 。
西 药物 治疗 , 果不 佳 , 来就 诊 。患 儿面 色 无 华 ,神疲 乏力 , 效 遂
手 足 发 凉 ,遇 冷 遗 尿 加 剧 ,小 便清 长 ,舌 质 淡 ,苔 薄 白 ,脉 沉 细 缓 而 无 力 。查 体 :发 育 良,营 养 中等 ,查体 合 作 ,各 生 命 体
[】 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 医 病证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国 中 s. 北 人
针灸治疗遗尿的概况
探讨 、 结其共 有 的 、 效 显 著 的腧 穴 和 治疗 方 法 , 总 疗 现
总结 概 括如下 。 1 体 针
效率 9 % , 期总 有效 率 8 % 。陈永 军等 取穴 :1 6 远 6 )
中极 、 气海 、 道 ; ) 元 、 会 、 阴交 。采 用多 功 能 水 2关 百 三
赵 百宝 ¨ 穴 : 取 中极 、 关元 、 气海 、 水道 ( ) 三 阴 双 、
交 。配穴 : 肾气 不足 配 肾俞 、 胱俞 ; 膀 脾肺 气 虚 配 足 三
里; 肝经 湿热 配太 冲 、 阴交 。针具 及药 物 :. %氯 化 三 09
9 7% 。 6.
3 穴位 注射
愈3 例, 1 好转 3 0例 , 愈 6例 , 有效 率 9 .% 。葛 未 总 14
丽丽等 取穴 : 以任 脉 穴及 足 太 阳膀 胱 经 穴 为 主。 主 穴: 关元 、 中极 、 胱俞 、 阴交 。配穴 : 膀 三 肾气 不 足 , 肾 加 俞太 溪 ; 脾肺 气 虚 加 太 渊 、 三 里 。6 足 0例 患 儿 中痊 愈 5 2例 , 8 . % ; 占 6 7 好转 8例 , 总有 效 率 为 10 0 。鲍 0 .% 超 等 主 穴 : 百会 、 印堂 、 肾俞 、 胱 俞 、 海 、 元 、 膀 气 关 足 三 里 、 阴交 、 三 遗尿 点 ( 手小 指 末 端横 纹 中点 ) 。肾俞 、
粒状 的艾 炷放 在夹 脊穴 位连续 灸 4~ 7壮 , 以局 部皮 肤
程 治愈 3 2例 , 隔 日治疗 2 , 固疗 效 , 后 d巩 随访 半 年 未 复发 , 好 转 , 效率 10 。 肖咏 选 穴 : 元 、 8例 有 0% 关 中 极、 气海 、 阴交 、 三 肾俞 、 胱俞 。手 法 : 膀 平补 平泻 , 每天
中医治疗小儿夜尿遗尿验方
中医治疗小儿夜尿遗尿验方
*导读: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尿床,尿时不知者,称为遗尿。
轻者数日1遗,重者每日1遗或数遗,这让很多家长无计可施。
假如3岁以下小儿尿床或者3岁以上小儿……
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尿床,尿时不知者,称为遗尿。
轻者数日1遗,重者每日1遗或数遗,这让很多家长无计可施。
假如3岁以下小儿尿床或者3岁以上小儿偶尔尿床1者次,则属正常现象,并不需要治疗。
下面是治疗小儿遗尿的验方,不妨试试。
方一
【处方】鸡肠子1副。
【用法】将鸡肠子剪开,洗净粪便,放瓦上焙黄研末,每次3克冲服,每日饭前服2~3次。
方二
【处方】猪膀胱1个,糯米60克。
【用法】将猪膀胱切开洗净,放入糯米蒸熟吃,每3~7天吃1个。
方三
【处方】桑螵蛸30个。
【用法】桑螵蛸即螳螂的巢壳,用法有两种:一是水煎,临睡1次服下,每日1剂;二是放瓦上焙黄研末,临睡前服3克,
黄酒冲服,每日1次。
假如宝宝遗尿了,父母可以试试以上验方。
切忌责怪处罚,应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儿童超过5岁仍无法控制小便,晚上睡觉时尿床的症状。
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有许多,通常包括胆汁反流、尿道感染、神经系统异常、心理因素以及尿液、肾脏等器官的疾病等。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下面详细介绍。
一、概述中医认为小儿遗尿是由脾肾阳虚、膀胱失约所致,其治疗的方法是以调理脾肾、固膀胱为主。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旨在促进身体器官的平衡,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缓解尿床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小儿遗尿采用中药汤剂、冲剂或胶囊为主,其中以补益脾肾、固膀胱的中药为主。
具体用药名方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等。
药物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乱用。
2、饮食养生养生保健对预防小儿遗尿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建议:膳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质及维生素B族为主,少食过热过酸过咸的食物;多吃豆类、红枣、中药养生食物。
另外,饮食时间要有规律,避免过度饥饿和过度饮食。
3、针灸理疗小儿遗尿患者可采用针灸治疗,主要是在腰部、下腹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和按摩。
通过针刺和按摩的刺激,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达到调理脾肾、固膀胱的目的。
4、推拿按摩三、预防方法小儿遗尿发作后,家长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从而预防其再次发生。
家长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夜晚过度兴奋。
2、正确饮食,少吃过热过酸过咸的食物,多食用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
3、加强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语:小儿遗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治疗外,家长还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患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35例
CH}NA ’S NATUROPATHY 铁 成
头 穴穴 位 注射 法 治疗 早 期脑瘫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第 四人 民 医 院 ,163712)
苏 秀 贞 苏 全 德
(收稿 日期 2008—01-20)
(山东 省 潍 坊 市 中医 院 ,261041)
近年来 ,我 们采 用 头穴 穴 位 注 射法 治 疗 小 儿脑 瘫 , 取 得 了 良好 效 果 ,现 介 绍 如 下 。
一 般 资 料 诊断标 准 :根据《儿科 学 》 ]:脑 瘫 是在 妊娠 到 新生 儿期 之 间而致 的脑 的非 进 行 性病 变 为 基 础 的 、永存 的、 但可 以变 化 的运 动 和姿 势 异 常 。除 外 进行 性 疾 病 所致 的和 一过 性运 动障 碍 。病 例大 部 分通 过 CT、核 磁共 振 成像 、脑 电图 、脑 干 听觉 诱 发 电位 检 查 确诊 。① 存在 运 动发 育迟滞 和异 常 ;② 有 肌 张 力 改 变情 况 ,如 肌 张力 过 高 、过 低 、不 稳定 ;③ 有 原始 反 射 消 失或 延 迟存 在 情 况 ; ④ 自发动 作 减 少 或 异 常 运 动 模 式 ;⑤ Vojte姿 势 反 射 4~ 7项 异 常 。 纳入标 准 :①符合 上 述 小 儿脑 瘫 诊 断标 准 ;②年 龄 在 1周岁 以 内 ;③患 儿 家属 自愿加 入 本 研 究 ,服从 本 研 究 要 求 者 。 排 除标 准 :① 进行 性疾病 所致 的 中枢性瘫 痪及 正常 儿一过 性运 动发 育落 后 ;② 有 严 重 心 、肺 、脑 功 能 障 碍 , 不 适 于针刺 者 ;③ 合并 有 精 神病 及 严 重 癫痫 者 ;④ 合 并 肝 肾功 能不 全及血 液 系统疾 病 、感 染性 疾病患 者 。 剔 除标 准 :① 符合 入选标 准 ,已经分 组 ,但 因各种 原 因未 实施治 疗 的患 者 ;② 自行 加服 影响疗 效药 物者 。 脱 落标 准 :① 观察 中 自然 脱 落 、失访 者 ;② 治疗过 程 中依从性 差 ,发生严 重 不 良反 应 ,不 宜继 续接受 试验者 ; ③ 自行退 出者 。 按 上述 标准入 选病 例共计 120人 ,全部来 源于本 院 针 灸科 、d,JL科 。随机 分为治 疗 组与 对 照组 ,每 组各 60 例 ,其 中治疗 组有 2例 脱 落 退 出研 究 ,实 际 完 成 58例 ; 对 照组 3例 脱落 ,实际完 成 57例 。两组 患者性 别 、年 龄 等 一般情 况 比较见 表 1。
基于“脏腑别通”理论探讨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
.中医论坛.基于“删府别通,,理论探讨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蒋玉英楚佳梅*包烨华“脏腑别通”又称“脏腑旁通” “脏腑相通” “经络别通”等,是指脏腑间存在的一种区别于“脏腑相表里”的对应联系,即为“肺与膀胱相通”“心与胆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肾与三焦相通”n及“心包络与胃相通"。
现存明代李梃的《医学人门》一书中转引《五脏穿凿论》记录脏腑相别通关系,以及提出从两相通的脏腑一方人手,治疗另一方脏腑疾病的方法,如“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
“脏腑别通”扩展脏腑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在临床中见师者以 “脏腑别通”理论指导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收获捷效,深受启发。
本文从“脏腑別通”理论分析小儿遗尿症的病因病机,指导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的选穴,以冀开拓临床中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思路。
1小儿遗尿症的病因病机小儿遗尿症,西医称为“儿童夜间遗尿症”,>5岁儿童在3个月内在睡眠中发生尿床行为,平均>2次/周,即可诊断。
我国小儿遗尿症总体患病率为4.8%,5岁儿童遗尿患病率达 15.2%〜。
长时间尿床会造成患儿自卑心理、睡眠障碍、注意力涣散、尿路感染等问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发育131。
小儿遗尿症,中医又称“遗溺” “尿床”“夜尿”等,是一种尿液异常排泄的疾病。
《内经》最早提出“膀肮不约为遗溺”的病机,病位在膀胱。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4】。
水液代谢、尿液生成和排泄,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影响其中一环,均可导致小便的异常排泄。
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或因先天不 足、后天失养及情志失调等,尤易导致肺、肾、脾三脏功能 失调,使水液排泄异常、膀胱失约,发为遗尿。
2基于“脏腑别通”理论探析小儿遗尿症及 其针灸治疗蒋佳等[5总结肺经穴治疗其相通脏腑的膀胱腑病、膀胱经病的经验,论述应用“脏腑别通”理论之“肺与膀胱相通”指导治疗气化不利的膀胱腑病的中医理论依据,提出在针灸 治疗膀胱病时,应重用与膀胱相别通肺经之腧穴,亦可两经配 伍取穴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膀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约束无力;或病后脾肺气虚,水道制约无权,因而发生遗尿。另外,肝经热郁化火,也可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主症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醒后方觉
兼症
肾气不足
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凉怕冷,舌淡
中计光输叫怨(遗尿)。
中极胱俞交元。
配穴
肾气不足配肾俞、命门、太溪;
脾肺气虚配肺俞、气海、足三里;
肝经郁热配行间、阳陵泉;
夜梦多配百会、神门。
(四)遗尿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可灸。下腹部穴位针尖向下斜刺,以针感到达前阴部为佳。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取肾、膀胱、皮质下、尿道、脑点。每次取2~4穴,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2)皮肤针法取夹脊穴、气海、关元、中极、膀胱俞、八髎、肾俞、脾俞。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也可叩刺后加拔火罐。
(3)穴位激光照射法选中极、膀胱俞、三阴交,用低功率氦-氖激光仪照射,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1次。对于畏针患儿尤为适宜。
脾肺气虚
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出,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肝经郁热
遗出之尿,量少味臊,兼性情急躁,面赤唇红,或夜间齘齿,唇红,苔黄,脉数有力
(二)遗尿的治法:
调理膀胱,温肾健脾。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三)遗尿的处方
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培补元气,固摄下元;中极、膀胱俞为膀胱之俞募配穴,可振奋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健脾益气,益肾固本而止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