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查缺补漏专用-化学实验方案性质探究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探究性实验题模板
初中化学几类探究题分析一、C、Fe、Cu、FeO、Fe2O3、CuO等物质性质的探究题1、对碳的探究,一般考察木炭的颜色,与氧气的反应及它的还原性。
2、对铁的探究,一般考察它与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亚铁盐溶液的颜色。
3、对铜的探究考察铜的颜色、及与氧气反应后得到的氧化铜的颜色且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
4、对FeO、Fe2O3、CuO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察本身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而溶解后溶液的颜色。
一般以填写实验报告册的形式给出,根据猜想填写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
常见的现象:1、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反应常说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对铁而言它比较活泼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常说黑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
CuO与酸反应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Fe2O3与酸反应红色固体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所以针对不同的猜测,叙述的现象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即把握好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描述正确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例如下:第一题: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
甲、乙、丙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粉末、红色粉末各是什么?猜想: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正确。
(2)、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写以下实验报告: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第二题: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察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或者是这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
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评析及启示
2018·02评析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的考查内容和命题特点,从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对试题进行分析,探析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导向,并对今后教学和复习备考提出若干启示。
摘要关键词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教学启示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评析及启示刘双俊(泉州市洛江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泉州362011)2017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实行全省统考,试题命制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福建省教育厅印发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为依据,实行“两考合一”。
分析和研究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的考查内容和命题特点,探析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导向,对今后教学和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整体评价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综合考虑考试时间和题量,在强调知识覆盖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适度“综合性”。
试题重视实验考查,有助于认识化学原理的客观性,体验“真实的化学”,有助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试题设置相关问题,检测微观思维水平,体现化学思维“独特性”,考查学生“宏微结合”与“模型认知”等素养水平。
化学试题紧扣九年级化学启蒙性特点,综合考虑福建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两考合一”的要求。
二、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结构与考点试卷结构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其中第I卷为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6题,45分。
整卷总分为75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结构与考点分析见表1和表2。
表1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结构与考点分析教学研究2018·02教学研究表2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考点分布三、抽样统计结果与分析抽样情况说明:所采用数据全部来自泉州市洛江区1953名考生成绩的分析和统计。
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精品文档)实验探究题(解析版)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38(2017·北京中考)(7分)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1)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质量为 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
Ⅱ.腐蚀性【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进行实验】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KMnO4溶液浓度0.002%0.01%0.1%1%鸡皮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全部变为棕色全部变为黑色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①②③④实验25mL0.1%KMnO4溶液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铜片质量/g 实验前0.54 0.54 0.54 0.54 18小0.54 0.52 0.54 0.43时后【解释与结论】(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_________【答案】Ⅰ.(1)2KMnO4=K2MnO4+MnO2+O2↑ 0.32(2)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Ⅱ.(3)样品浓度对KMnO4浓度腐蚀性的影响(4)酸性条件下KMnO4浓度越高,腐蚀性越强(5)①②③(6)8H2O36(2017·北京中考)(3分)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实验1 实验2实验3(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教案沪教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教案沪教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主要针对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进行复习。
教材内容涵盖了初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细节、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教案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梳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验探究题,提高中考化学成绩。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细节。
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方法。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题目。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确保实验安全。
3.制作PPT,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呈现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题目,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目要求。
然后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细节,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实验安全。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验探究题。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广东省2017年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四科学探究 精品
专题四科学探究类型一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方法技巧】 1.关于气体成分的探究: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燃烧的蜡烛焰心气体成分的探究、排污管道气成分的探究、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的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CO、CO2、CH4、NH3、HCl、O2、H2、N2等气体的制法和检验,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反应产物的检验等。
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检验,要考虑检验的先后顺序,以排除干扰。
如检验CO、CO2、水蒸气、H2的混合气体时,检验顺序为水蒸气→CO2→H2→CO。
2.固体物质成分的探究:一般可采用加水溶解,加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酸碱性,加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加碱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加入Ba(NO3)2、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等方法进行。
应注意:(1)往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不一定就是含NaOH这些碱类物质,还要考虑是否可能存在Na2CO3或K2CO3这些呈碱性的盐类物质。
(2)沉淀中有BaCO3和BaSO4时,加入稀硝酸或盐酸时的现象为:部分沉淀溶解且有气体生成。
(3)沉淀(不含金属单质)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放出时,可肯定含有碳酸盐,但不能说明该沉淀只由碳酸盐组成,还可能含有碱类不溶性沉淀[如Mg(OH)2]。
3.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成分的探究,通常为A+B=== C+D↓,对充分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溶质的猜想与探究。
该类型解题方法是:从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和是否过量去考虑,而生成物是一定存在的。
因此一般猜想有三种:(1)只有C(恰好完全反应);(2)A和C(A过量);(3)B和C(B过量)。
验证猜想时,一般不需要验证生成物,只需要验证过量反应物是否存在。
4.物质组成元素的探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例 1 (2016·广东)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 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汇编专题——实验探究题
2017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成分的探究题型分析:通常为A+B==== C+D↓(H2O)充分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的猜想与探究。
该类型解题方法是:从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和是否过量去考虑,而生成物是一定存在的。
因此一般猜想有三种:(1)只有C(恰好完全反应);(2)A和C(A过量);(3)B和C(B过量)。
验证猜想时,一般不需要验证生成物,只需要验证过量反应物是否存在。
不合理猜想的判断方法:(1)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未涉及的元素;(2)猜想的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反应;技巧方法:①要围绕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
②要注意猜想的科学性,要符合化学规律、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设想。
如要猜想某个反应物,一定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③提出的猜想要有探究的价值、要有利于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④要充分运用题目提供的材料或信息,设计验证方案或解答方案中的有关问题。
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根据物质的性质。
⑤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四个要求:即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
⑥结论表达要简洁明了,切中问题要害。
真题演练:1.(2017天水)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废液。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化学式)。
【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_ 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验探究题--化学2017浙江真题
2017 年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化学1、( 2017?杭州)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
(实验中操作正确,02的密度为p g/crft(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i、m2、m3、m4、V和p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⑶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 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
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I0 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第1 步:2MnO 2+2KClO 32KMn O4+Cl2f +0fK2MnO 4+MnO 2+ O2 f第2 步:2KMnO 4第3 步:K2Mn0 4+ Cl 2 2KC1+ MnO 2+ O2T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杭州)小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⑴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a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0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
他又发现m2恰好__________ 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⑶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化学性质)。
初三化学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专项练习实验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专项练习:实验探究题1.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提出猜想】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种:①氯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实验探究】(1)陈丹同学仔细观察了试剂瓶的标签,认为猜想(填序号)不成立,其原因是。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陈丹同学继续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产生气泡猜想成立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猜想②成立(3)写出上述(2)中验证猜想②成立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4)小雨同学经查阅资料获知,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的pH都等于7.于是他提出还可以用pH的方法来确定该无色溶液。
请你简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小雨同学通过什么现象确定这瓶无色溶液是何种液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关于空气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某化学小组以空气为主题开展项目式探究活动。
(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其中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2)空气中各成分都有其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氮气——用作保护气B.氧气——用作燃料C.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3)该小组同学利用如下实验展开探究。
步骤1:测量广口瓶体积(260 mL)并向烧杯中装入200 mL水,连接装置如图所示.步骤2:将用NaCl 溶液浸润的滤纸粘在广口瓶内壁,在导管内充满水,并关闭止水夹步骤3:取铁粉和活性炭粉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倒入广口瓶并迅速塞紧瓶塞,轻轻转动广口瓶,使其均匀附着在广口瓶内壁,感受到广口瓶瓶壁发热。
步骤4:一段时间后,广口瓶瓶壁恢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测量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147.5 mL。
2017年中考化学查缺补漏专用-化学实验方案性质探究
实验方案、性质研究一1. ( 2011 北京 11)以下实验方案中,不可以测定Na CO和 NaHCO混淆物中Na CO质量分数()2 3 3 2 3A、取 a 克混淆物充足加热,减重 b 克B、取 a 克混淆物与足量稀盐酸充足反响,加热、蒸干、灼烧,得 b 克固体C、取 a 克混淆物与足量稀硫酸充足反响,逸出气体用碱石灰汲取,增重 b 克D、取 a 克混淆物与足量 Ba ( OH) 2溶液充足反响,过滤、清洗、烘干,得 b 克固体答案 C2.2014 海淀一模 11.实验:①向 2 mL 1 mol ·L-1 NaBr 溶液中通入少许氯气,溶液变为黄色;②取①所得溶液滴加到淀粉KI 试纸上,试纸变蓝;③向①所得溶液持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以下剖析不正确的是...A.仅依据实验①能说明复原性:Br - > Cl -B.仅依据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Br > I22C.上述实验考证了Cl 2、 Br2、 I 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D.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CCl4,充足振荡,基层为橙红色答案 B3.(2014 展望)右图所示是考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 d、e 是浸有有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刻用另一培育皿扣在上边。
已知:2KMnO4+ 16HCl===2KCl+ 5Cl 2↑+ 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说或结论”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现象解说或结论A a 处变蓝, b 处变红棕色氧化性: Cl >Br >I2 22B c 处先变红,后退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 d 处立刻退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 处变红色复原性: Fe2+ >Cl -答案 D4.东城联考 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铁粉加入 FeCl3、 CuCl2混淆溶液中,充足反响后节余的固体中必有铁B. CO2和 SO2混淆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 Ba(NO3) 2溶液中,最后都有积淀生成C.查验某酸性溶液中Cl -和 SO42-,采用试剂及次序是过度Ba(NO3) 2溶液、 AgNO3溶液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 固体和 Ca(OH)2固体的混淆物分别答案 C5. (石景山2014期末6)海水中主要含有++ 2+ 2+ --、 SO42、HCO3、CO32Na、 K 、 Mg 、Ca 、Cl 、Br 等离子,火力发电时排放的烟气可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以以下图所示:海水氧气海水含SO2的氧化稀释排放烟气汲取塔脱硫后的烟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海水 pH 约为 8 的原由主假如天然海水含CO32 、B .汲取塔中发生的反响有SO2 + H2O H2SO3C .氧化主假如氧气将、、H2SO3氧化为D .经稀释“排放”出的废水中,浓度与海水同样答案 D。
2017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pdf
专题七实验探究题1. (2017·甘肃省卷)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实验I.熟石灰(或烧碱或其他碱性物质);实验Ⅱ.过滤;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H2O2(或过氧化氢)溶液,木条复燃【交流讨论】2H2O22H2O+O2↑.【解析】实验Ⅰ.铵盐与碱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故填:熟石灰(或烧碱或其他碱性物质);实验Ⅱ.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过滤,取不溶物进行实验;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说明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2、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H2O2(或过氧化氢)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2017·盐城)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2017届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4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教案
专题4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通过实验设计装置的理解,学会设计实验;2、理解探究的步骤、内容、解题思路,学会解决探究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1.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二)气体的发生装置1.固+固(加热)(图1):适用于制备气体:O2 (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NH32.固+液体(不加热)(图2、图3):适用于制CO2、H2、O2(用Na2O2 和H2O、H2O2和MnO2制取O2也用此装置)(三)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1、常见干燥剂及气体的干燥、2、常见净化(包括干燥气体)装置(图4)注意事项:⑴ A为加热固态试剂以除去气体中杂质的装置。
如用灼热的铜丝除氧气。
⑵ B、C一般盛液体药品,用于洗液。
如用浓硫酸除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除酸性气体。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专项练习——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查缺补漏专项练习——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①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气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
硫;b。
过氧化钠;c。
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探究1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上述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
探究2①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试管中木条复燃生成物有①往①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生成物有氢氧化钠【继续探究】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时还发现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其原因是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若用上图的装置检验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方法是:;(2)CO2在常温下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乔、小渝和小江三位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1)甲实验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结束后,三位同学把实验后的三支试管的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烧杯中没有明显现象,他们决定对溶液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烧杯中溶质成分是什么?小乔和小渝两位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中还可能含有什么?【进行猜想】小乔认为溶液中溶质可能有Na2CO3;小渝认为溶液中溶质可能有;小江认为溶液中溶质可能NaOH和Na2CO3都有【验证猜想】小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结论分析】小乔认为实验操作①的结论不严谨,因为;若要确定小江猜想是否成立,应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拓展与思考】如果实验①中测得PH=7,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3.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备考高考化学方案之排查补漏提高 专题 化学探究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讲义试题
校干市掉吃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3 化学探究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化学方案的设计〔1〕用浓盐酸酸化KMnO4溶液,增强KMnO4的强氧化性。
( )〔2〕用灼热的铜丝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 )〔3〕测同温同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的pH,确F、Cl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 )〔4〕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方法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
( )【答案】〔1〕×〔2〕√〔3〕×〔4〕×二、化学方案的评价〔1〕可选用分液漏斗、烧杯别离四氯化碳和Br2。
( )〔2〕室可选用大理石与浓H2SO4反制备CO2。
( )〔3〕H2复原CuO中,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
( )〔4〕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 )【答案】〔1〕×〔2〕×〔3〕×〔4〕×1.方案设计的根本要求2.方案设计的根本思路根据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方案,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正确方案。
3.方案的评价解题要点〔1〕理论上要。
〔2〕操作上要简单可行。
〔3〕原料用量要节约。
〔4〕要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原那么。
4.评价题的常见考查角度〔1〕可行性方面①分析方案是否可行;②操作是否平安合理;③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效果是否明显。
〔2〕绿色化学方面①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②原料是否无毒、平安、易得;③原料利用率是否较高;④反速率是否较快。
〔3〕平安性方面化学从平安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①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时要防爆炸;③防氧化;④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有粉末状态物质参加的反,要注意防止导气管堵塞;⑤防吸水。
〔4〕标准性方面①冷凝回流(有些反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枯燥管及冷凝管);②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③仪器拆卸与组装顺序相反,按照从右向左,从高到低的顺序;④其他(如操作顺序、试剂参加顺序、方法使用顺序)。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分析方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毕建祯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
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
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案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案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案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案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
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案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案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案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案与研究,是化学教案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
2017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解析汇编-专题24 化学实验
专题24 化学实验一、选择题1.【2017浙江宁波】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2.【2017重庆A】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B.C.D.3.【2017重庆B】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验纯氢气C.滴加液体D.O2验满4.【2017浙江绍兴】下列实脸操作正确的是5.【2017广州】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2017浙江嘉兴】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7.【2017浙江嘉兴】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
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8.【2017四川南充】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过滤粗盐水B.点燃酒精灯C.向试管中加入锌粒D.蒸发食盐水9.【2017浙江湖州】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D.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10.【2017天津】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1.【2017四川自贡】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A.液体过滤B.测定溶液的pH C.闻气体气味D.点燃酒精灯12.【2017四川广安】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D.加入石灰石13.【2017天津】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14.【2017四川泸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先加热氧化铁再通一氧化碳15.【2017四川德阳】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移开蒸发皿C.倾倒液体D.测定溶液的pH 16.【2017四川达州】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测溶液pH C.过滤D.稀释浓硫酸17.【2017山东泰安】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18.【2017山东临沂】实验室长期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B.硝酸银溶液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浓盐酸密封保存在试剂瓶中D.少量氨水保存在烧杯中19.【2017山东威海】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中考化学答案缺少对照实验
中考化学答案缺少对照实验1. CO 2 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 CO 2的制取和性质:(1) 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 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CO 2和NaOH 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 2和NaOH 发生了反应。
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现象,从而证明CO 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2.(烟台)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实验三: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案、性质探究一
1.(2011北京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 a(O 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答案C
2.2014海淀一模11.实验:
①向2 mL 1 mol·L-1 NaBr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溶液变为黄色;
②取①所得溶液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向①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仅根据实验①能说明还原性:Br- > Cl-
B.仅根据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Br2> I2
C.上述实验验证了Cl2、Br2、I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
D.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CCl4,充分振荡,下层为橙红色
答案B
3.(2014预测)右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
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
答案D
4.2014.3东城联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C.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l-和SO42-,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答案C
5. (石景山2014期末6)海水中主要含有Na +、K +、Mg 2+、Ca 2+、Cl -、Br -、24
SO -
、3HCO -、23CO -等离子,火力发电时排放的烟气可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海水
吸收塔氧化
脱硫后的烟气
氧气 稀释
含SO 2的
烟气
海水排放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海水pH 约为8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海水含23CO -、
B .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有SO 2 + H 2O H 2SO 3
C .氧化主要是氧气将
、
、H 2SO 3氧化为
D .经稀释“排放”出的废水中,浓度与海水相同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