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2框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11、本节课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以及不同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12、课后应个别辅导的学生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优点
教导处检查意见
年 月 日
不足之处
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
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的自主权利
指导学生做同步探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讲解
讨论
在工作时间和节假日规定上,为什么西藏自治区能够作出与国务院不同的规定?
要求学生尝试回答
听讲
理解
观看、思考
将思路引到本课中
学生四人一组
讨论交流
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到纸上
正确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作用
学生把讨论结果写到纸上,老师将它投影到屏幕上
实话实说
思考
回答
主要有回族
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回答:
我们应该像李宁那样,在 日常的学习和 生活中,自觉地磨炼自己的坚强的意志
10`
20`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互动探究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出示材料:
每周工作时间西藏地区比国家规定的少5个小时,
师点拨指导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
点拨: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什么样的特点?
适应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目标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第二框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鲁教版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内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二)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实现了共同繁荣。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从而引导学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关于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且政策性较强,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会有一定难度。
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主要知识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因和意义;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地位、特点、优越性。
其中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是本课时的难点。
通过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让学生懂得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既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一种新型的民族关系。
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继而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引导学生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关于“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的相关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2月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
民族区域自治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意义以及发展历程。通过学习,您将了 解自治制度、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概述
1 概念与意义
2 管辖范围和法律依据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为 具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赋予一定程度的自 治权力。
民族区域自治的管辖范围包括自治区、自 治州、自治县等,并以中国宪法和相关法 律法规作为依据。
2
典型案例: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自 治实践。
3
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深化自治制度, 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结束语
优点与不足
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增进 少数民族的自主权利和文 化保护,但也存在着自治 程度不均衡等问题。
自治制度
行政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机关由 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区政府 组成,保证少数民族代表在 自治决策中的参与。
制度和特权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利 和特殊政策,如保护本民族 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
财政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有独立的财政 制度,享有一定的财政收入 和资金分配权。
自治实践
1
发展历程
民族区域自治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自治程度不断加强,自治实 践不断丰富。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件介绍了民族区域自 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希 望能为您对中国的自治制 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中国宪法》 2. 《民族区域自治法》 3. 《自治区条例》
第五课第二框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导学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是生活的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的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已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课前预习案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2.怎样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3.建国50年来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重要意义?6.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民族团结?课内探究案1.歌曲《爱我中华》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1)材料说明了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2.西藏从只拥有一个简陋的造纸厂到如今拥有一批现代化企业,从刀耕火种到农机具的发展,从能带走的只是身影,能留下的只是自己的脚印,到现在农民收入千元以上,这变化是巨大的。
5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的投资和补贴累计500亿元,这些无不体现着祖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
(1)西藏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2)请写出我国对待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西藏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当堂检测1.在庆祝建国60华诞之际,天安门广场新添了一道壮美的图景:56根民族团结柱矗立在广场东西两侧,高矮粗细并无二致,颜色质地毫无差别。
这一“图景”主要表明A.我国56个民族没有任何差别 B.我国56个民族一律平等C.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D.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2.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3框基本政治制度第2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
第2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什么叫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国情(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举例:青藏铁路连接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的修建加强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有重要影响,被人们誉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权: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举例:小玉:你好!我们成为“手拉手”的朋友已经快半年啦!最近好吗?我们拉萨这几天可热闹了,又到了藏族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我可是期盼了很久。
按照规定,西藏自治区除了全国性节假日外,还可以享受民族传统的节假日。
我特别开心能和家人一起过节,可以看表演、游园、看藏戏等。
如果有机会,欢迎你过来参加我们的节日盛会!你的朋友:卓玛2016年2月12日(3)民族自治机关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九年级五课二框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课件实用
04
面临挑战与问题剖析
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01
02
03
地区间发展差距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 原因,不同民族地区经济 发展存在明显差距,一些 地区相对落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部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单 一,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 缺乏多元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 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当地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展
80%
政府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加 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政 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100%
机构改革进展
各级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 的原则,积极推进机构改革,优 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 。
80%
民族事务管理机构建设
加强民族事务管理机构建设,完 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0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点
统一性: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 提和基础。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 分,其自治权是国家赋予的,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行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根本原 则,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合作,维护国 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社会事业短板问题
教育资源不足
部分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优 质教育资源短缺,影响了当地教育事 业的发展。
医疗卫生条件较差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不完善之 处,部分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较低。
一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基层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民族关系和谐稳定问题
《高考政治课件-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和财务保 障
政策支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政 策,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财务保障
国家给予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一定的 财政支持,保障其正常运转和发展需求。
当前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 发展
当前,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未来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进 一步推动民族自治事业的发展。
2 民族团结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沟 通,建立和谐共处的社会。
3 自主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自主管理本地区的事务。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结构及职 责
自治区
• 最高级别自治地区 • 统筹管理多民族地
区事务 • 享有自治权
自治州
自治县
• 自治区以下一级地区 • 管理相对较小的多
民族地区 • 执行自治区政策和任务
自治州
2
权。
设立在自治区以下一级,管理相对
较小的多民族地区。
3
自治县
设立在自治州以下一级,管理相对 较小的多民族地区。
宪法中的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和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和 地方自治的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1 平等团结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 和其他事务中享有平等的权 利和地位。
高考政治课件——民族区 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制度,为实现民族和睦共处、共建共享美好 家园发挥了关键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及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权并享有自治权的制度安排。其背 景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需求和坚持平等团结互助1
自治区
设立在多民族地区,享有最高自治
第五课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封面)
第五课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五课“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
---学习与探究之一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明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保证。
2、搜集资料并识读地图,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区域及建立省级民族自治区的大致情况,考查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3、演讲擂台赛的形式,旨在对学生进行包括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应对能力在内的多种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通过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过程,提高阅读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
4、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旨在塑成公平竟争的意识,营造平等、团结、民主、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5、通过对我国民族知识领域丰富的了解,确立基本的民族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立场,焕发出民族意识和情感,摆脱狭隘的民族观念,增强国家统一的历史责任感。
活动过程:
由主持人致发言词,宣讲竞赛规则和竞赛程序。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习过程【课前探究】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教学结构】(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2. 民族自治地方分级管理及自治机关3. 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自治权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教学总结】一、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参看学习高手知识总结巩固练习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观点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坚持党的领导 B.设立自治机关C.坚持民族平等 D.保障自治权答案:D3.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①人民代表大会②人民政府③人民检察院④人民法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A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答案:B5.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有利于()①维护国家统一②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③促进现代化建设发展④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
第五课 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教案
第五课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教案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国家历史模块中的一节课,讲授的内容是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
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尊重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下,探索和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发展和共同繁荣。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和制度;•了解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例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内容1.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问题–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的主要民族问题;–了解新中国政府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介绍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介绍新中国在实践中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和措施;–分析中国政府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政策和举措。
4.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经验–介绍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经验和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基本原则和制度,让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例子,研究该地方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3.个人思考: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个别思考并做出回答。
4.视频观看:教师播放一段介绍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并提出问题。
教学流程1.导入,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重要性;•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课堂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问题,并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政府对待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以及中国政府在实践中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过程和措施。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例子;–研究该地方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五课第二框 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学案 鲁教版
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二框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学案(鲁教九年级)◆教师寄语: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民族是民族是一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难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多渠道收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及反映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事例。
资料及歌曲等,与同学交流分享。
二、阅读课本58和59页资料,讨论下列问题:1、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象征着什么?2、58页材料2说明了什么?2、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民族共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你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三、交流展示: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资料。
小结:新型民族关系四、齐读课本60页毛泽东的名言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而引发社会矛盾、冲突甚至战争,而我过则呈现出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景象,就此谈谈你的感想。
五、自主阅读“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1、读61页材料,自主探究:在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的规定上,为什么西藏自治区能够做出与国务院不同的规定?结合学习目标,这一部内容你能设计出哪些问题?请写下来。
小组解决。
难点问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哪些自治权?这充分说明了什么?2、比一比: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你知多少?(以小组为单位)做一做:小品模拟扮演《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
六、课堂达标训练1、网络填空2、选择题(1)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行政首长负责制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制度(2)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被国际社会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它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
1、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西部和东部地区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如何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发展?
西部:
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比较落后
东部:
地少人多、资源相对稀缺、经济发展迅速、人才密集、科技水平较高
各民族人民只有团结合作,把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所以国家为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
了解西部大开发
原因:我国的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措施:把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结合起来。
目的: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4个)
意义: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实现共富;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4.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促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结论: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合作,东西部优势互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可见西部大开发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
5.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是我国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
民族区域自治
6.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特点
7.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
8.地位: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
9.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①、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
②、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0.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①、必要性:
维护民族团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②、重要性:
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11.国家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政治)
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就斐然。
(经济)
③、继续实行积极的帮扶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人才支持;(经济)
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文化)
1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该怎么做?
①、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③、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民族分裂,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