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 1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14d2ba6eaf1ffc4ffe47acf5.png)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1、我国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包括地方执行机关和()。
A、地方军事机关B、地方议决机关C、地方人民法院D、地方人民检察院2、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为核心。
A、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安排B、中央与地方关系C、地方政府的未来发展D、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3、当代地方政府的()职能愈发突出。
A、政治统治B、公共管理C、安全秩序D、文化管理4、中国正式的地方政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A、国君分封的采邑B、国君委派官员管理的县C、周王分封的国君D、部落5、在中世纪,()的地方政府便具有突出的地方自治的特点。
A、法国B、日本C、德国D英国6、美国州以下最普遍、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建制是:A、市B、教区C、县D、区7、近代意义上的日本地方政府体制形成于1889年颁布的()前后。
A、《明治宪法》B、《日本国宪法》C、《地方自治法》D、《地方政府法》8、民国时期地方政府体制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A、地方自治的增强B、地方行政体性质改变C、基层城乡分治格局的形成D、行政与司法权力的完全分离9、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和组织结构确立于()年。
A、1945B、1949C、1954D、195610、美国州以下最普遍、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建制是:A、市B、教区C、县D、区11、进入现代以后,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在欧美国家地方制度安排中,()成为主流。
A、自治体地方政府B、行政体地方政府C、混合体地方政府D、特殊性地方政府12、评判地方政府活动是否有效益的基本依据是:A、地方制度安排B、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C、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D、地方政府的类型13、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A、明朝B、元朝C、宋朝D、清朝、14、城镇型地方政府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的需要。
A、政治B、行政管理C、城市社会公共管理D、地方治安15、地方政府在职责权限、管理方式、政治作用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A、地方政府的地理位置差异B、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体系中所居位置的不同C、地方政府的类型差异D、地方政府所辖区域历史传统的差异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地方政府的是;( )A、联邦成员政府B、联邦成员政府所属的地方政府C、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D、地域性政府2、地方政府具有以下特征:()A、由中央政府设置B、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地域内某些社会事务c、是国家地方行政机关D、是指一个政府单位3、下列属于中国地方政府的是:A、省政府、自治区政府B、市县政府C、地区行政公署D、街道办事处4、在美国,属于地方政府的是:A、州政府B、学区和公园区C、县、乡镇政府D、城市政府5、地方政府研究包括:A、基础研究B、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研究C、行为研究D、发展研究和比较研究6、地域性政府包括()。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试题(1)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8711a20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5.png)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地区自治法》试题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 分)1.建国早期,大概有(10)多个民族(60)多万人口不一样程度地保存着原始公社制度的剩余。
A1060B1070C 20100D20602.蒙古语按谱系分类,属于( C )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3.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是( A )A是以少量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成立起来的B是以民族地域的经济要素为基础成立起来的C是以民族地域的政治要素为基础成立起来的D是以民族地域的文化要素为基础成立起来的4.《民族地区自治法》规定的成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是( A )A以少量民族聚居区为基础B有益于办理民族关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C参酌历史状况D人数的多与少5.由《宪法》、《民族地区自治法》和其余法律明确规定的自治权,不可以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这是指自治权的( B )A 主体B 内容C 客体D 形式6.从 2000 年起,国家在增添对民族地域政策性转移支付的同时,还将民族地域每年增值税( C)由中央转移支付给民族地域使用。
A80% B 附带税的80% C增量的80%D40%7.我国监察《民族地区自治法》实行的特意机关是(A)A全国人大的民族委员会和政府机构中的民族事务委员会B全国人大和各级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C国务院和各级审计部门D全国检察机关各级民政部门8.1999年统计,少量民族地域水利资源储藏量为 4.46 亿千瓦,占全国水力资源储藏量的(C)A 50%B 55%C 66%D 75%9.在阶级社会,民族问题的本质是(B)A 社会问题B 阶级问题C 人民内部矛盾D 政治问题10.在对民族的见解上,以所谓“优”、“劣”来区分民族的是(C)A社会主义民族主义B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C财产阶级民族主义D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 分)1.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区有(ABCDE)A内蒙古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E宁夏回族自治区2. 在我国推行民族地区自治的原由中(ABCD)A既有历史的原由,又有现实的原由B既有内在的原由,又有外来的原由C既有政治上的基础,又有经济上的条件D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E有趋从于外国政治压力的原由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能够归纳为以下(ABCD)个方面A政治方面的自治权B经济建设方面的自治权C财税、金融方面的自治权D文化教育方面的自治权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存在(BC)偏向。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f68f4856a561252d36ff3.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一.ADBBA DCDCD二.ABCD ABD ABC BD ABC三.四、1、民族区域自治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2. 民族法律关系答:民族法律关系是由国家的法律所调整的、以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法3. 答:民族自治地方在我国是指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地方依法实行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4.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五、1.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与维护国家统一相结合的原则;(2)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保障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原则;(4)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原则。
2.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
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法律地位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国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域;(3)民族自治地方是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的特殊行政区域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二1一、BDDBD BCCCC二、ACD BCD ACD ABC ABCD三、 XX四、1. 自治条例答:自治条例是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民族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2. 民主集中制答: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机关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自治机关法定的基本组织原则。
一方面,自治机关要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行民主,另一方面,自治机关在民主的基础上必须集中,两方面的结合就是民主集中制。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9b33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7c.png)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第一篇: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七五普法学习活动-《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原则。
A民主集中制;B国务院直接领导;C完全自治;D民族统一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A二个以上;B一个;C一个或者几个;D三个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的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C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6、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B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C国家副主席任命;D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公民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B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C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一经成立便生效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给予答复。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参考答案
![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364cd7375a417866f8ff3.png)
国开代做vx: jeoncooo国开(内蒙古)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任务1参考答案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题目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族; 回族; 壮族; 蒙古族参考答案:壮族题目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 小杂居,大聚居; 小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大聚居参考答案:大杂居,小聚居题目3: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是( ): 元、明、清时期; 隋唐时期; 秦朝; 汉朝参考答案:元、明、清时期题目4: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 ): .0741; .0841; .0641; .0814参考答案:.0841题目5:第一次完整提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是(): 马克思; 斯大林; 列宁; 恩格斯参考答案:斯大林题目6:民族与氏族、部落的界限在于( ):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分;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遗传特征; 以种族特征区参考答案:以地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的经济关系为纽带分题目7: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 国家消亡——民族消亡——阶级消亡; 国家消亡——阶级消亡——民族消亡;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民族消亡——阶级消亡——国家消亡参考答案: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题目8: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各民族和谐发展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互相帮助;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参考答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题目9: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赋予了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提出了():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互助; 民族平等参考答案:各民族共同繁荣题目10: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 ): 民族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参考答案: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题目11:在西方,“民族”最早见于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荷马史诗()这部著作。
国开(山西)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答案】
![国开(山西)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c0a81998fcc22bdd10d2c.png)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 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它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我国最晚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从1947年至今,我国只有五个民族自治地方。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世界和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普遍存在、情况复杂。
对
错
【参考选择是】“对”。
【题目】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题目】宗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深远,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对
错
【参考选择是】“错”。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区域自治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193038195f312b3169a5f1.png)
普法教育考试《民族地区自治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依照我国《民族地区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推行()原则。
A 民主集中制 ;B 国务院直接领导 ;C 圆满自治 ;D民族一致A正确2、我国少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成立以()个少许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A二个以上 ;B一个 ;C一个也许几个 ;D三个C正确3、我公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别情况外,依照()的序次组成。
A 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 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 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B正确4、我公民族自治地方的成立、地区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相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相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赞同。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D上级国家机关D正确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B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C 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A正确6、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当。
A 推行地区自治的民族的公民;B 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C 国家副主席任命 ;D少许民族人数很多的公民A正确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拟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B正确8 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见效?()A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赞同后见效;B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赞同后见效;C 报国务院赞同后见效 ;D一经成立便见效A正确9、依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本质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赞同,变通执行也许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恩赐答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考试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de5dd9a1c7aa00b52acbb2.png)
XX市XX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知识
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共70分,10分/题×7题。
)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A.国家机关 B.人民团体 C.自治组织D.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对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A.有权改变或撤销 B.有权撤销,无权改变
C.有权改变,无权撤销 D.无权撤销,无权改变
3、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4、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单位的级别包括( )
A.盟旗
B.自治区
C.自治州
D.自治县
5、确定各自地方行政域的主要根据是( )
A.民族成份
B.民族分布
C.民族关系
D.历史状况
6、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治机关是指( )
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
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7、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 )
A.理论依据
B.实践依据
C.国情依据
D.民族特点
二、简答题。
(共30分,15分/题×2题。
)
1、玉林某医药公司被定为民品企业,近年来一直想扩大规模,为此想向银行贷款用于扩建厂房,但银行却没有给它优惠贷款,那么银行是否违反了有关规定?
答:
2、广西哪几个县是边境县?
答:。
国家开放大学山西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作业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山西51126《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作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c330c1601f69e3143329499.png)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 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我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它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我国最晚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从1947年至今,我国只有五个民族自治地方。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错”。
【题号】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错”。
【题号】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世界和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普遍存在、情况复杂。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是“对”。
【题号】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对
错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
![七五普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c9ecd84254b35eefd346a.png)
七五普法学习活动-《民族区域自治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原则。
A民主集中制;B国务院直接领导;C完全自治;D民族统一2、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A二个以上;B一个;C一个或者几个;D三个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的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上级国家机关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C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6、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B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C国家副主席任命;D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公民7、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8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B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C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D一经成立便生效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给予答复。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766df6131b765ce0508148a.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单项选择题1.我国于(C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同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分)A. 1986B. 1985C. 1984D. 19822.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D )个。
(2.00分)A. 125B. 145C. 124D. 1553.《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C )。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2.00分)A. 自主权B. 自决权C. 自治权D. 自由权4.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只限在( A )适用。
(2.00分)A. 民族自治地方B. 世界范围内C. 以上均不正确D. 中国领域内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是( B )。
(2.00分)A. 1965年5月B. 1955年10月1日C. 1947年5月1日D. 1958年3月6.下列选项中的( B )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
(2.00分)A. 自治州B. 民族乡D. 自治区7.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因素,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 C )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2.00分)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政治平等B. 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经济平等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被批准后,应当报( B )备案。
(2.00分)A. 自治区人大B.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C. 全国人大D. 国务院9.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依据是( A )。
(2.00分)A. 宪法B. 四项基本原则C. 中国的民族状况D. 民族关系10.( B )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任务及答案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任务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b8415a910ef12d2af9e7da.png)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1.《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参考答案:B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依据是()。
参考答案:B3.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部表现形式主要是()和两个系列的“配套法规”。
参考答案:D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是()。
参考答案:D5.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因素,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参考答案:B6.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只限在()适用。
参考答案:D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的顺序组成。
参考答案:D8.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被批准后,应当报()备案。
参考答案:D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区的设置,必须报经()批准。
参考答案:A10.下列选项中的()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参考答案:C1.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A B D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4条,变更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和程序包括()。
参考答案:A B C3.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
参考答案:A B C D4.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2条,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条件有()。
参考答案:A B C D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有()。
参考答案:A B C1.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参考答案:错误2.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外部结构表现形式是指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以外的、构成民族区域自治法律规范的其他部门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条款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2167c4a2161479171128f0.png)
1. (多选题)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A. 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B. 对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C. 对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负责D. 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答案】ABD【解析】参考答案:A,B,D答案解释:ABD【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 (多选题)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部门决定在某省设立某民族自治县。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A.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B. 自治县党委书记C. 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D. 自治县县长【答案】AD【解析】参考答案:A,D答案解释:AD。
解析:《宪法》第113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宪法》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依此,上述选项中只有AD项的人员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 (单选题)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应如何处理()。
A. 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B. 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案C. 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D. 报请国务院决定【答案】A【解析】正确答案: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电大《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015最新整理)
![电大《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015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644ebf9b89680202d82550.png)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 民族压迫彻底消灭——世界经济中心的形成——世界并同语言形成
� 阶级消亡——国家消亡——民族消亡
-1-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考核
� 阶级消亡——民族融合——民族消亡
8�民族的基本特征是( BCDE )
A 具有共同的血缘
B 具有共同的语言
C 具有共同的地域
D 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E 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A 民族问题等同于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
B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C 民族问题的内容、性质和任务由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决定的
D 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民族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E 民族问题在社会革命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其理由�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4�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为依托和后盾�任何脱离国家�搞民族分离 主义的作法都是不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
2、怎样理解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
2�答案要点
�1�民族问题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意义。自从人类 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民族问题自始至终是社会革命和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同 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
9�民族的形成( ABCDE
)
A 大体要经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这样一些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一1
一.BBDDBDDDAC
二.ABD ABC ABCD ABCD ABC
三.XXXX
四、1、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法
答: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指调整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
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4.民族法律关系
答:民族法律关系是由国家的法律所调整的、以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五、1. 简述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条件。
答: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有三个基本条件:(1)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5分(2)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当地经济发展——前提条件;5分(3)参酌历史情况。
2.简述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
答: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级别及其职权范围大小。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二1
一、ADADADCBBB
二、BC ABD ABCD ABD ABCD
三、 XXXX
四、1. 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
答:自治机关立法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法规的权力行为。
2. 民主集中制
答: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机关的基本组织原则,也是自治机关法定的基本组织原则。
一方面,自治机关要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实行民主,另一方面,自治机关在民主的基础上必须集中,两方面的结合就是民主集中制。
3. 自治机关
答: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依照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 民族区域自治权
答: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由自治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自主的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特定权力。
五、1. 简述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
答: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议案的提出。
(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草案的审议。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通过和批准。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公布
2.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原则有哪些?
答:1)维护民族法制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和通过的实施宪法规定
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共鸣,都必须实行和遵守。
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原则。
(2)发展民族经济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自治机关要善于把经济管理自治权同市场经济政策法律相结合,不断提高行驶自治权的水平,发展本民族的经济。
(3)发展民族文化的原则。
发展民族文化,主要精力应集中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方面。
法律对发展民族教育的自治权,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只要在不与国家教育体制失调的前提下,应立足于发展本地特点的教育事业。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三1
一、ACD ABCD ABCD CD BD
二、CCACCABCAA
三、XXX
四、1、经济管理自治权
答:经济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特点和需要,依法自主管理和发展本地方经济事务的权力。
2. 人事管理自治权
答:人事管理自治权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自主地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和充分使用各级干部、各种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自主地采取特殊措施优待和鼓励各种专业人员参加本地方各项建设的一种法定权力。
3.自治机关的教育管理自治权
答:自治机关的教育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主地管理和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力。
4. 财税管理自治权
答:财税管理自治权是指在现行的国家财税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国家财政优待,并由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自治地方财税事务的权力。
五、1. 简述财税管理自治权的概念和特征。
答:(1)财税管理自治权是指在现行的国家财税体制下,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国家财政优待,并由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自治地方财税事务的权力。
5分(2)财税管理自治权的特征有:①在国家财政政策的指导下,拥有较大的自主权;②体现了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优待性。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形考作业四1
一、ABCDE CD ACD ABCD BC
二、CCBAA BCCCD
三、 XX
四、1.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机制
答: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机制是指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执行和遵守的法律制度,即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的法律监督体系。
2. 民族关系
答:民族关系是基于各民族间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表现为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3. 民族法律关系
答:民族法律关系是由国家的法律(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所调整的、以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
4. 上级国家机关职责
答:上级国家机关职责是指自治机关之上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对
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进步所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五、1、调整民族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法定原则有哪些?
答: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五章的规定,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原则如下:(1)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
2)充分协商原则。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法课程综合测试1
一、ACDDDDDBAB
二、ACD ABC ABD ABC AB
三、XX
四、1.自治条例是宪法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民族化与区域化相结合
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文化管理自治权,是指自治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自主地管理和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权力。
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指调整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自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依照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五、1、简述自治机关对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的原则。
答:(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民族教育的领导。
(2)坚持民族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力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事业。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
(4)坚持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5)坚持教育与宗教分离。
(6)坚持开放,扩大交流。
2、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的主要方面和特点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关系是民族法律关系的组成部分。
其基本特点包括:(1)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2)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关系;(3)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4)自治机关行使双重职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