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会计基础》章节考点归纳(根据考试大纲归纳)

合集下载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总结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总结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工作的日益重要,会计行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而会计从业证书也成为会计行业入门的必备证书之一。

然而,要想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先通过会计基础考试。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

一. 单项选择题(一)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考生必须清楚地了解我国的会计制度,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实现方式与程序,以及会计制度对各种业务的管理、监督、指导和控制的重要作用。

(二)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是实现科学账务核算的基础。

考生还需要了解各种凭证的分类、编制和使用,以及会计凭证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三)会计科目科目是会计核算和汇总的基础。

考生应该掌握各种会计科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了解科目的核算规则和科目的使用方法。

(四)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输出结果。

考生必须掌握各种会计报表的名称、组成、内容以及报表填制的方法和程序。

(五)税收和财务管理税收和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税收知识,了解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且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二. 判断题判断题考察的是考生的基本知识点掌握情况。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判断题目的正确性,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干扰项,如必定、绝对等。

三. 计算题计算题是考察考生数学和会计运算处理能力的重要题型。

考生需要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的相关技巧。

同时,计算题还需要考生具备反应灵敏、算数娴熟和严谨思维的能力。

四. 应用题应用题是考察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题型。

有些综合性的题目需要考生进行思维逻辑分析,融会贯通,并进行全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总之,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点总结,需要考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理解其应用,进行灵活和严谨运用,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笔记(第一章)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基础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 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3.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 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反映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控制职能),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 定义: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事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而是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

--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工业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资金循环与周转:即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过程,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的有机结合。

在供应过程,企业要购买各种原材料,发生材料费、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

2012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2012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本章主要讲述了六部分内容:一、会计的概念(一)定义(属于新大纲中修改的内容,重点掌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要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和监督;3.会计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多个单位的经济活动;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管理活动。

〔例1〕下列关于会计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会计是以货币为惟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B.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C.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D.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答案:ABCD解析: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货币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单位,但并不是惟一单位。

例如:对于库存商品的核算,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数量。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掌握)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进行会计核算1.定义: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它会计工作的基础。

具体说明如下:(1)会计核算的环节: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

其中: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者方法来确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单位对已确认为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记录:通过一定会计专业方法按上述确定的金额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

2012年会计基础总复习提纲(请大家对照复习有关知识点)

2012年会计基础总复习提纲(请大家对照复习有关知识点)

Page 1of 55版权所有,禁止拷贝!第一章总论1、理工作。

注意: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统一计量单位,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除货币计量以外,还可运用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会计核算方法(7种;其中:起点?中心环节?终点?)本质:管理工作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的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会计核算(反映职能):最基本职能,最基础工作四个环节主要三项工作特点会计监督(控制职能):会计核算同时,对合法性、合理性审查特点Page 2of 55版权所有,禁止拷贝!两者的联系:核算是基础(提供依据)、监督是保证4、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注意: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

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分清哪些业务需要会计核算1)款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股票、企业债券、国库券)——流动性最强2)财物(实物形态)Page 3of 55版权所有,禁止拷贝!3)债权、债务(区分:预收、预付)4)资本(所有者投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溢价))5)收入支出(日常+非日常)费用成本(定义、对象化的费用)费用与特定的期间相联系成本与特定的对象相联系6)财务成果:盈利或者亏损包括:利润计算、所得税、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哪些不需要进行核算——签订销售合同、制定计划)6、会计基本假设(4个)(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可以是:单位、单位内部的一个部门、企业集团;法人或者非法人Page 4of 55版权所有,禁止拷贝!(判断题)企业集团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但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2012会计基础高频考点

2012会计基础高频考点

《会计基础》高频考点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1、会计是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4个基本特征: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②一系列专门方法;③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2个基本职能;④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3、会计核算方法(7种):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

4、会计的2项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5、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6、会计监督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所实施的审查(监督对象:合理性和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遵守法律制度,是否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合理性是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内部管理的要求,是否执行了单位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

7、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8、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9、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

体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

资金的投入包括所有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资金的运用包括资金在企业供应、生产、销售3个环节的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种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10、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财产的收发、增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收预付是债权,应付预收是债务);④资本的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级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1]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1]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012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摘要

2012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摘要

2012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1.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 财务会计:侧重对外管理会计:侧重对内(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介质]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方式,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目的]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产生的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的资金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典型:企业)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年度和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二、权责发生制[以经济活动为准]三、收付实现制[以钱为准]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最重要特征: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也称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投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构成内容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超注册资本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日常活动中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收入的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劳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营业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等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二)重置成本[又称重置成本,当前市场条件下的重新取得的成本](三)可变现净值[预售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税费=可变现净值](四)现值[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算后的价值](五)公允价值[双方情况熟悉自愿下交易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章节重点总结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各章节重点总结

2012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各章节重要考点第一章总论一、法和法律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

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①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国家意志性;②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强制性;③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利导性;④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3要素: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1.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4类:公民(自然人)、机构组织、国家、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主体各方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包括4类:物、精神产品、行为、人身。

三、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一)法的形式(二)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五、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一)途径的选择(二)仲裁与诉讼关系: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六、仲裁(一)仲裁的特征(二)仲裁的适用范围1.适用于: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不适用: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1)劳动争议的仲裁;(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合法合理原则。

3.独立仲裁原则。

2012年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2012年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2012年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复习重点知识点【第一章】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会计核算的环节会计核算的环节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会计核算的工作会计核算的工作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提之间的关系提之间的关系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

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8.所有者权所有者权所有者权所有者权益包括益包括益包括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其中,前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lou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lou

2011-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1.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应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3.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4.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5.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6.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特点: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3.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7.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为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8.会计监督的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2.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业务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9.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过程)和资金退出的过程。

10.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如: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

11.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

1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我国的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14.在会计上有两种不同的核算制度: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1.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2012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总结

2012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考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考点一会计的概念及其基本职能(一)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其中,记账是指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取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登记;算账是指在记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行政、事业单位是对一定时期的收入、结余和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进行计算);报账是指在算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三)权贡发生制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例如,甲企业已经售出货物,款项未收到,此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四)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考点一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一)会计对象(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二、权责发生制三、收付实现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定义2.资产的分类(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2.负债的分类(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收入1.收入的定义2.收入的分类(五)费用1.费用的定义2.费用的分类(六)利润1.利润的定义2.利润的分类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一)历史成本(二)重置成本(三)可变现净值(四)现值(五)公允价值第二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考点归纳解读考点一会计的概念及其基本职能(一)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其中,记账是指对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采取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登记;算账是指在记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行政、事业单位是对一定时期的收入、结余和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进行计算);报账是指在算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三)权贡发生制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例如,甲企业已经售出货物,款项未收到,此时按照权责发生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四)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考点归纳解读考点一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了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了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1)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如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产成品与在产品等实物形态的资产,还有如专利权、商标权等不具有物质形态,但却有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无形资产,其他单位的投资等也属于资产。

(2)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划分为:①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②长期投资,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③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及其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④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⑤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资产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商誉等。

2.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求权,它是企业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可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部分。

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其中盈余公积的作用包括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4.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活动。

(2)收入的分类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划分为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

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分类费用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划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

营业成本再继续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其中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指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可划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6.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2)利润的分类按照构成,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人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夷)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直、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对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要求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成本,而不考虑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

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昔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率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预期净现金注入或流出。

4.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

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咨产交换或者储备清偿的余额计量。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考点归纳解读考点一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会计恒等式(1)资产=权益这里的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对“资产=权益”的影响①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②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③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④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无论以上哪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①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②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⑤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⑥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⑦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⑧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⑨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同样,无论以上哪一种经济业务,都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二)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考点二复式记账(一)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3.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上述两类账户的内部关系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负债类和损益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