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18:专题探究考查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学案一二原文知识点第18课《怀疑与学问》一、作者简介二、理解词义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

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

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

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

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问题解疑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作者在开头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

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

作者列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

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初三语文综合性活动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初三语文综合性活动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题型导航〖常见考点与例题分析〗一、常见考点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性活动题的命题方向:命题者更关注:1.学生日常生活、学校学习生活(如:家庭上、学习上的烦恼、有意义的主题班会、纪念活动、比赛活动等)。

2.社会的热点话题(如:安全、环保、爱心援助、绿色上网、不良广告、吸毒、赌博的问题,以及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西藏平反和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建设“五大重庆”等重大事件的有关信息)。

3.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地理的变化、人物历史故事、人文特色等。

二、命题形式“综合性学习”题是一种全新的题型,考查中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与调动,以及语言运用的得体、生动与准确。

近几年中考中的综合性学习题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1.实践类设计一种活动情景,让学生自主转换角色,参与其中,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社会经验,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2.设计类虚拟一个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形式,然后由学生策划、设计,从而考查学生组织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评析类这类题目命题者会提供多则语言材料或图片,要求学生提炼出其中隐含的观点并有自己的评价。

4.探究类这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它打破了学科界限,融合各种知识,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5.建议类这类题型要求学生为社会活动、地方经济建设或学校建设提供点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6.拟写类这类试题是定好写作的话题,学生根据要求创作,或写广告词,或介绍城市,或拟写对联,一般要求简洁、精辟、优美、有创意、吸引人。

出题方式主要有:1.语言综合运用;2.图(表)文转换;3.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4.筛选、整合重要信息;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6.与文章阅读或名著阅读结合。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8名著阅读之《红星照耀中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8名著阅读之《红星照耀中国》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日子里发生了很
(2) 毛泽东 . 多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也是在这里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
(3) 朱德 .
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 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
有价值的因素。
2.【综合阅读·新考向语】文课上,同学们就最近看过的几本名著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参与其中。 语文老师:信仰在我们战胜人生困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用。大家不妨可以从《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三部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人物和情节内容,谈 谈你对信仰的理解。 我:(1) 我觉得信仰是人生的目标,《西游记》唐僧. 师徒四 人就是因为有到西天求取真经的坚定目标,才历经. 九九八 十一难,百折不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
后去参军。(2)参加革命的原因:①饱尝生活的艰
辛;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专题特训】 1.【新题型】下面是小明整理的人物资料卡片,请按提示将其 补充完整。
领袖人物 (1) 周恩来 .
成长与革命经历
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 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 ,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 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
在斯诺访问期间,他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 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十四本笔 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1937年10月,《红星 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但当时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后来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 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西游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型解读(考点题型猜题)

《西游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型解读(考点题型猜题)

七年级上册2024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型解读《西游记》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3)●考查内容:从事实性知识转向策略性知识 (3)●命题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综合 (3)1.概括和书面表达 (4)2.提供思维支架,读写结合 (4)●命题材料:从节选到创编 (4)1.概述或转换文本内容 (4)2.跨文本整合 (4) (4)5考点一:文学常识 (5)考点二:人物形象 (7)考点三、情节内容提炼概述 (8)考点四:主旨思想评价感悟 (10)131、孙悟空(行者) (13)2、唐僧(玄奘) (14)3、猪八戒(悟能) (14)4、沙和尚(悟净) (14)15参考答案: (18)体裁:神魔小说吴承恩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最近几年,名著从考查内容、命题形式、命题材料等方面分析相关试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考名著阅读命题趋势。

●考查内容:从事实性知识转向策略性知识2019年之前,中考名著试题大多依据小说的文体特征、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命题,作者、创作年代等文学常识是早期的主要考点;随着名著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将名著阅读纳入其中,近两年中考开始加大考查阅读策略的力度。

“人物”考查主要涉及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品质、人物评价、行为动机、相关诗句等;“情节”考查主要涉及事件的名称、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情节的评价;对“主题”的考查较少。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8课知识点复习:杨修之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8课知识点复习:杨修之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8课知识点复习:杨修之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8课知识点复习:杨修之死,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庖páo官鸡肋lèi 夏侯dūn 食讫qì佯yáng 簏lù谮zèn 叱chì退麾huī军绰chāo刀主簿bù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适庖官进鸡汤适:适逢,正赶上。

(2) 修以鸡肋之意对对:回答。

(3)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讫:完毕。

(4)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径:直接。

(5)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伺:守候。

(6)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谮:诬陷,中伤。

(7) 魏延诈败而走诈:假装。

(8) 操方麾军回战马超麾:指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触犯曹操的忌讳。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曹操)假装吃惊地问:什么人杀死我的侍卫?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丞相没有在梦里,你们才在梦中呀!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话,曹植就依照条例回答他。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

由查字典为您提供的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8课知识点复习:杨修之死,祝您学习愉快!返回查字典首页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23课复习要点:隆中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第23课复习要点:隆中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背景:《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17:语文综合实践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17:语文综合实践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七:语文综合实践专家解读考点课标在“综合性学习”中规定:“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由此可见,语文综合实践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而中考的着眼点主要也就放在了“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考查上。

题型分析: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是确立一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

主要的考查方式有:1.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计调查方式,写出调查结果,介绍名著内容等。

2.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介绍家乡名人,关注家乡建设,彰显城市精神。

3.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劝说、辩论。

4.围绕某一名人进行系列活动。

考查形式:取刊名、网名,发邮件、帖子,写颁奖词、串联词、创刊词、导游词,拟标语、广告词、对联,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出谋划策、提建议,或者以图表分析转述的形式出现,或者转述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或者探究现象,等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题将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关注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

基础性和综合性紧密结合,生活化和实用化紧密结合,人文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是今后综合性学习题命题的主要发展方向。

解题思路点示:综合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为了能很好地完成综合性学习内容,平时就要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为答题准备一些实际经验,比如:搜集家乡的名人逸事、名优特产信息,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模拟辩论会,做主持人;出黑板报;写编者按;等。

特别要关注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力求拥有自己的看法,比如:2008年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是“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2009年关注的热点话题比较庞杂,如“读书月”“地球一小时”“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关注民俗民风”“国庆六十周年”等等。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对联含解析

中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对联含解析

专题13 对联【知识贮备】1.定义: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

在考试中,则很少接触或用到横批。

2.区分对联上下联的方法:(1)按音调平仄区分。

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即拼音中的一声和二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这一对联。

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因此,“方向正确城乡富”为上联,“政策英明衣食丰”为下联。

(3)按时间先后区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

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这一对联。

“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因此,“风送莺歌辞旧岁”为上联,“雪伴梅香迎新春”为下联。

(4)按逻辑关系区分。

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一对联。

这副对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因此,“勤俭持家家道昌”为上联,“团结建国国事兴”为下联。

3.对联的贴法:(1)看位置。

当你面向门站立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上下联不可贴反;(2)看横批。

按照古人写字的习惯(由右至左),以背对门的方向为准:上联在横批左下方(即右侧),下联则在横批右下方(即左侧)。

按照现在人写字习惯(由左至右),则以面对大门的方向为准: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4.朗读对联的方法:先读上联,后读下联,最后读横批。

5.属对(即创作对联)的原则:(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0页汇编)

(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0页汇编)

(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复习梳理详解10页汇编)1.(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燕雀”原指天鹅,这里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B.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C.古时住宅旁边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D.古代报时常用辰牌、中牌等字样来指时间。

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答案】A【解析】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

“鸿鹄”指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燕雀”喻指平凡的人;故选择A。

2.(潍坊·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革命理想无限忠诚、战斗精神百折不挠、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四次航海,均遭遇意外,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

在飞岛国,他以巨人般的神通,击溃了敌国舰队。

C.《围城》中的方鸿渐从欧洲回到上海,后到湖南三阊大学教书,因反感学校内教职工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争风吃醋而离开。

D.《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听别人叫他“弼马温”就光火,而奉承他几句就骨头轻。

他有时还爱捉弄人,闯点祸。

这些反而使这一形象更真实可爱。

【答案】B【解析】B.“在飞岛国,他以巨人般的神通,击溃了敌国舰队”表述不正确。

格列佛不是在飞岛国,是在小人国,以巨人般的神通,击溃了敌国舰队。

故选B。

3.(聊城·中考真题)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行当中的生、旦、丑分别扮演男子、女子、滑稽人物。

B.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

C.《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志怪小说集。

D.“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专题探究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专题探究知识点梳理

《儒林外史》专题探究知识点梳理一、典型人物探究(一)范进: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人物形象: 范进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性格特点:迂腐: 范进一生只知道读书,不关心家计,甚至到了五十多岁还一事无成,却仍然沉迷于科举考试,将其视为人生的唯一出路。

典型情节:中举前家中穷困潦倒,他却依然不顾家计,一心只读圣贤书。

麻木: 他逆来顺受,面对胡屠户的打骂和羞辱,他毫无反抗之意,甚至对胡屠户感恩戴德。

典型情节:胡屠户对他百般羞辱,他却依然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怨言。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他只会死记硬背文章,不懂变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他屡试不第的原因之一。

典型情节:他的文章被多位考官批评为“迂腐不堪”、“陈腐老套”。

相关情节:中举前: 范进家境贫寒,屡试不第,受尽屈辱,但仍坚持参加科举考试。

中举后: 他因喜极而疯,后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才清醒过来。

中举后,他的人生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依然迂腐,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官员。

悲剧命运的原因: 范进的悲剧命运,是科举制度毒害和封建社会压迫的必然结果。

科举制度扭曲了读书人的价值观,使他们只注重功名利禄,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而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底层人民难以获得上升的机会,范进即使中举,也无法改变其思想的局限性和性格的弱点。

(二) 王冕: 真名士的风骨人物形象: 王冕是一个淡泊名利、品行高洁的隐士形象,代表了作者心目中的“真名士”。

性格特点:孝顺: 他从小就非常孝顺,努力读书,希望能够光宗耀祖,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典型情节:少年时替人放牛,用赚来的钱买书,并把好吃的食物带回家给母亲。

勤奋: 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和诗人。

典型情节:放牛时自学绘画,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

淡泊名利: 他不慕名利,拒绝了朝廷的征召,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

典型情节:他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并最终隐居山林。

相关情节:少年时期: 王冕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才。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总结及答题技巧一、知识概念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课标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三、阅读要求了解各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四、考点透视和技巧方法(一)文字类文本——消息、新闻、(描写、说明、议论)语段、广告语、通知、申请书、倡议书、短信、网络对话、解说词、说明书、活动方案……考点:筛选信息、概括内容、把握观点、领悟内涵、拟写标题、跟帖、评论、提建议(举措)等1.信息梳理和辨析信息梳理和辨析,以单选题的形式设题,有四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长度相当,信息均来自文本,考生需要选择阅读选项,结合文章进行梳理和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做这种题目,常常采用四步解题法:(1)一审——审题干,圈关键词,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2)二找——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并标注。

(2)二比——选项切片,圈出敏感词(代词、对象、限制词、修饰词),并根据选择题设题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以偏概全、范围失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表述绝对,仔细比对原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9名著阅读之《艾青诗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9名著阅读之《艾青诗选》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这是他创作的第二 高峰期,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 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3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主 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03 作品解读
回归教材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五岁以前被
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 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 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 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
A.作C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代表. 作. 有.《大堰河——我
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 与反抗。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1978年以后,艾青迎来第二个诗歌创作的高峰。这一时期,“土地”和“太阳”是他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作如《我爱这土地》。 D.阅读艾青的诗歌作品时,我们应该关注其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其语言,把握其意 象,体味其情感,尤其要体会其诗歌的理性美。 解析:“这一时期,‘土地’和‘太阳’是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作如《我爱这土 地》”, 是艾青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特点。故选C。
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艾青的诗歌作品仍是以歌 颂光明为主旋律的。这一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有 了较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

18《艾青诗选》: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下)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

18《艾青诗选》: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下)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
中考复习 《艾青诗选》
授 壹.名著梳理 贰.专题探究
课 叁.名著勾连
目 肆.巩固训练
录 伍.中考真题


固 训

1.艾青(1910-1996),原名 ,中国现当代诗人。成名作《 》,发表于 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 》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中国现当代诗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 保姆》,发表于 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 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中考真题·综合创新题
二 .1.学校举行“如何读诗”学习经验分享活动。请你以《艾青诗选 》为例,结合相关内容,给刚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提供一条阅读建 议。
阅读诗歌要注意把握意象。意象是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我们 可以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的内涵。艾青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土地 ”“太阳”等意象,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是“被暴 风雨所打击着的”,是掩埋着诗人的“羽毛”的,这个意象凝聚着 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深广的忧虑。( 结合意象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 / 不知明天的车轮 /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 /是如此的泥泞呀。”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雪落在
中国的土地上》
6.“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绪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 你绝
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
中考真题·综合创新题
五.2.【朗诵品味】小组合作朗诵《我爱这土地》,品味诗歌情感。 对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学作品阅读 第二类 小说阅读 (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中考语文 专题一 文学作品阅读 第二类 小说阅读 (典例精析  考点特训)
老寿已决定为革命献出所有的粮食,清楚这样做会给家里带 来困难,因此感到愧疚,无法直面老伴。这个细节反映了他复 杂的心理。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人物的 言行表露出来,因此通过分析语境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就能准确 把握人物的心理。
3.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请 结合小说内容阐述。(4分)【考点二】
4.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要多角度解读文本 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然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 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 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点此链接阅读文章(一)《平凡的幸福》
【梳理情节】 1.阅读文本,从卡拉米的视角完善下面的故事梗概图。(4分) 【考点一】
【探究主题】
4.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和无数伟大的读者共同 完成的作品。小说结尾写到“她凝视着自己的眼睛,企图弄明白 上天给予她的这份神奇的、难得的恩赐的意义……”,小说没有 直四】
(此题为分层赋分题)第一层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第二 层级:生活中平凡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充满感恩之心。第 三层级:理想和现实往往是矛盾的。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在现 实中却很难完全获得,甚至是残酷的;面对生活中看似平凡的 幸福,要意识到它们其实并不平凡,有时反而弥足珍贵,要懂得 感恩,要学会珍惜。
①脾气急躁,心直口快。从老寿的老伴还未等老寿把话说 完就将粮食摔到老寿怀里的动作和“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 ”“你看着办吧”等语言可以看出;②个性坚强,深明大义 。从宁愿自家饿肚子,也愿意老寿把粮食给队伍可以看出; ③温柔体贴,爱护家人。从她对老寿的关心,对孩子的关心 可以看出。
3.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 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 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 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 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方法指导: (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要求,确定需要
提取的信息标准。 (2)通读所有材料或指定材料,整体把握材料内容。 ①理清各材料之间的关系,确定答题区域;②把握
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感情倾向,准确解读材料;③有两 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要分层组合;④抓住关键词 或关键句,归纳概括重要信息。
A项与原文比,意思相符;B项中的“重视规划与开发” 材 料 中 似 乎 没 提 到 , 但 认 真 读 材 料 二 会 发 现 , “ 2016 年……2019年……2020年……”就是这方面的内容,所 以与材料也相符。C项完全符合材料二示意图提供的信 息。D项出自材料三,但“从众心理”材料中并未提到, 属于无中生有。
【参考答案】硬件:升级改造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旅游 配套设施,如建造用于再现革命历史场景的视听体验馆。 文创:开发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新的文创产品,如文化 衫、水杯、折扇。 宣传: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如举办手绘红色 旅游地图趣味赛,推出红色专题电视片。 服务:利用新技术提供数字化服务,丰富旅游体验,如 推出馆内人工智能导游。(任选两个角度即可)
据变化;坐标图——横、纵双向观察变化趋势;饼状图—— 各部分所占比例;柱状图——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示意 图——示意符号、方向及提示内容;微信或QQ聊天截图— —话题及内容大意;图标——构图要素及创意;漫画——构 图要素及夸张、矛盾处。
(2)根据题目要求,读懂图表的内在含义,把握题旨。 ①整体阅读,双向观察。关注图表主题、比较对象(项 目)、比较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②对比分析,寻找 规律。如抓最高值和最低值,把握图表中心,得出结论;分 析变化趋势,明确特点,总结规律;兼顾整体变化与局部变 化,既求同又存异。 (3)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规律的惯用词。如少部分、近 一半、绝大部分;增长、上升、降低;递增、递减;等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怀疑与学问》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递进式论证结构。

2.运用递进式结构进行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递进式论证结构。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有一只鹅,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主人放到一个大肚长颈的瓶子中养着。

鹅的身子窝在瓶子的肚子里,脖子刚好能伸到瓶口之外。

每天主人都忘不了来喂这只鹅,鹅呢,在瓶子里养尊处优很快就长大了。

当鹅的身子膨胀到了不能经由瓶口从瓶子里被拿出来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在既不损坏瓶子又不弄伤鹅的前提下把鹅与瓶子分离?请大家帮帮这只鹅,看如何把它与瓶子分离。

除了思考这个分离的方法之外,有没有同学想提出自己的疑问?二、助读资讯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

江苏苏州人。

1920年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现代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在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活动一:探究课文,明确结构1.通读课文,提取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学则须疑;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大家找找看,课文哪一段的哪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作用?明确: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小组合作完成,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并说说这些论据分别论证什么论点?明确:①事实论据: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②以上四个事实论据分别论证了: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这一论据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听说腐草为萤”。

这两个论据论证了“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一分论点。

中考专题10名著阅读(考点串讲)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中考专题10名著阅读(考点串讲)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名著的识记辨析多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主要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 人物又填故事等。那么我们如何去应对此类型题呢? (1)了解、熟悉名著名称、作者,以及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2)注意辨别,不要把人物与故事交叉混杂起来。比如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相 应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故事情节对应哪些人物,都要记清楚,不要张冠李戴。
方法技巧
2.理解概括题 名著的理解与概括题型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者作品、人
物及其性格特征、故事情节等。此题型明显比上一类型题即名著的识 记辨析增加了难度。我们可以参照以下策略: (1)制作表格或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准确清楚地进行识记。 (2)解答时,要用简洁流畅的语言介绍人物或故事,然后进行概括。 (3)抓住题干(选段)中的关键词进行推断,概括出结论。
述中,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严监生临死前吝惜灯草油等情节充分体现
了作品的讽刺艺术。
D.《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与才女谢
道韫相关的典故“咏絮之才”即出自此书。
3.简答题
考试题型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列举一
个酒壮英雄胆的人物及情节。
方法技巧
1.识记辨析题
考试内容
考点三:感悟评析
1、一般考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体验和评价能 力,包括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能够根据相 关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谈出对自己的影响、启示 等。
2、要求考生对作品的意义与阅读的价值 作出评价,这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深度阅读感悟能 力。因此我们平时读名著要进行深度阅读和个性阅 读。
3.感悟启示题
方法技巧
名著阅读理解、感悟、启示、评析类型题主要是文字表述题,可分为内容理解、
人物评述、思想意义评析、谈感受启示等,解答此类型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八专题探究考查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八专题探究考查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八:专题探究考查专家探究考查专题材料探究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专题探究考查要求同学们能获取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并且能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专题材料探究题往往以课程整合为基点,强调学科渗透,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强调生活体验,强调自主表达、创新思维,强调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实践能力。

题型分析:专题探究题一般以一个材料或一则新闻事件作为题材,或者提供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专题材料(专题材料呈现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画、徽标等),通过问题带动探究。

专题探究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类题目考查范围较广,包含信息量大,侧重于探究,考生须熟悉探究的每个过程和环节,最后把探究的观点或规律等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专题探究题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人物、成长体验、传统文化、节日、读书等。

解题思路点示:在解题的过程中,专题探究题一般遵循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读题时,一定要仔细,弄清楚题干要求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表达方式的要求,修辞手法的要求以及字数的限制等。

第二步:阅读材料,捕捉信息。

首先要整体感知有关材料,把握住一个大的主题和方向。

然后按照题干的内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信息筛选标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

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用无用、主要次要,把针对专题的信息筛选出来。

第三步:比较归类,整合信息。

根据试题要求,比较辨别,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

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隐性信息,则要思考提炼。

整合信息往往和对材料理解的正确性、全面性紧密结合。

对材料的思考理解愈到位,探究也愈深刻。

尤其要注意找准概括的角度,要点提炼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与试题要求一致。

第四步:依据题干,规范表达。

专题18 《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18 《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汉族成人礼
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至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终结了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
7.《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对景春的观点连用两个问句,直接进行否定的句子是: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8.《富贵不能淫》中,孟子通过“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
9,儒家经典让我们受益匪浅,孟子在《富贵不能淫》抒发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2、名词用作动词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原意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3、动词的使动用法
A、富贵不能淫:本意:惑乱,迷惑。文中意思:使……迷惑。
B、贫贱不能移:本意:改变、动摇,文中意思:使……改变(动摇)。
C、威武不能屈: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使……屈服。
10.《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指出女子出嫁时,母亲总叮嘱的句子是: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11.《富贵不能淫》中,景春阐述自己观点的语句是: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贫贱不移】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作为、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十八:专题探究考查专家探究考查专题材料探究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专题探究考查要求同学们能获取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并且能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专题材料探究题往往以课程整合为基点,强调学科渗透,强调文学、文化素养的积累,强调生活体验,强调自主表达、创新思维,强调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实践能力。

题型分析:专题探究题一般以一个材料或一则新闻事件作为题材,或者提供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专题材料(专题材料呈现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画、徽标等),通过问题带动探究。

专题探究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类题目考查范围较广,包含信息量大,侧重于探究,考生须熟悉探究的每个过程和环节,最后把探究的观点或规律等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

专题探究题内容涉及社会热点、人物、成长体验、传统文化、节日、读书等。

解题思路点示:在解题的过程中,专题探究题一般遵循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读题时,一定要仔细,弄清楚题干要求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表达方式的要求,修辞手法的要求以及字数的限制等。

第二步:阅读材料,捕捉信息。

首先要整体感知有关材料,把握住一个大的主题和方向。

然后按照题干的内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信息筛选标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

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用无用、主要次要,把针对专题的信息筛选出来。

第三步:比较归类,整合信息。

根据试题要求,比较辨别,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

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隐性信息,则要思考提炼。

整合信息往往和对材料理解的正确性、全面性紧密结合。

对材料的思考理解愈到位,探究也愈深刻。

尤其要注意找准概括的角度,要点提炼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与试题要求一致。

第四步:依据题干,规范表达。

首先表达的语言要准确,不能出现语病;其次,要用合乎试题风格的语言重新组织探究结果,保证所答语句合乎题目要求,简明、通顺、全面。

温馨提示:专题探究题的解答能力来源于平时的点滴积累:一是要多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应对各种活动的能力;二是要多读书,善思考,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尤其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三是平时要注重思维的训练,培养提炼概括等能力。

在临场作答时:一是要了解题干,读懂材料,审题时要明确任务,抓住要点;二是表达要简洁明了、得体恰当。

典型例题透视例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我国电视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2008年民众对各种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表(%)材料三:据《教育时报》5月4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面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的“中学生频道”。

该频道发挥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同时组织优秀教师和教学专家,围绕教学难点解疑释惑,辅助教师课堂教学。

此外,该频道还开设了供家长观看的栏目,意在引导家长关注素质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从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共有的话题,从材料二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超过16个字。

(3分)(2009年河南省中考试题)答案:电视是民众使用率最高的媒体。

透视:这道探究题分别以文字和表格的形式为考生提供了三则材料,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筛选提炼与归纳概括能力。

作答时我们需要按照解题的步骤进行: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问题要求如下:(1)筛选出三则材料共有的话题;(2)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3)书写正确、规范。

然后阅读这三则材料,整体感知信息。

三则材料共有的话题是电视的普及率、使用率高。

接下来我们就从材料二中提取相关信息,材料二表述的是各种媒体使用率的问题,与上下材料相关的内容就是“电视”的使用率。

最后我们把归纳的信息进行梳理,正确地书写出来。

常见失误分析例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情况。

(不超过35字)(3分)答:调查显示,2008年(2009年安徽芜湖市中考试题)答案:成人图书阅读率为49.3%,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均比上年略有增长。

或:成人图书阅读率比上年增长了0.5%,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比上年增长了0.14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读析图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近几年来,图文转换的考题越来越多,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本题的图表简单明了,只要考生仔细阅读就能捕捉到材料中提供的信息。

考生容易失误的地方在于审题不细,忽视命题要求。

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2008年的变化”,如果考生没有认真审题的话,很容易就会把表述停留在图表的表层含义上,隐去了关键的表述“比上年……”,这样就会造成遗憾的失分情况。

另外,表述的字数要求不超过35字,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简洁、准确、仔细、全面。

Ⅰ中考试题精编1.研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

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善书是湖北汉川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

在汉川,善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2009年湖北孝感市中考试题)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2009年湖南株洲市中考试题)3.李响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

(1)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2)1979年到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

(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试题)4.综合性学习。

今年是农历牛年,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贺岁生肖邮票——欢奔的火牛。

请仔细观察,完成下列题目。

(1)介绍画面中牛的特征,并写出其寓意。

(2)写出含有“牛”字的两个成语。

(2009年山东德州市中考试题)5.某同学以“关注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变化”为选题,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帮助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2006年9月,某消费者在超市购得一盒月饼,当日拆开食用时,发现月饼已过期变质,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件事,只好自认倒霉。

【乙】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根据新法规,消费者如果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丙】2009年6月5日,某消费者从超市买回一袋豆腐干,却吃出一只苍蝇。

他立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向工商部门投诉。

经调查核实后,商家依法按商品价款的10倍作了赔偿。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1)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丙】材料中的消费者维权成功与什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2009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

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

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2009年四川成都市中考试题)Ⅱ专项模拟训练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本报讯临近开学,为让贫困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安心上学,8月22日下午,三埠边检站政委高洋率官兵在开平市沙塘镇政府与当地学校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沙塘镇塘浪村两名帮扶对象家里,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水果和边防官兵的关心与祝福。

据了解,三埠边检站通过走访居委会、辖区群众、学校老师,对开平各乡镇贫困学生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详细了解贫困学生的人数和基本情况,将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生活状况、监护人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作了详细登记,逐一建立帮扶档案,并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委会,落实专人跟踪,制定帮扶措施。

截至目前,该站已与辖区10多名贫困学生建立了帮扶关系。

官兵们逢节假日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并邀请他们参加夏令营体验军营生活,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现在有许多贫困学生需要我们的帮助,下面是小明同学写的一份倡议书,请在横线上用比喻修辞手法补写句子。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

爱能改变一个人,爱更能创造奇迹。

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释放出自己的爱心,温暖我们周围的人,那样,我们也会沐浴在爱心的阳光中。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关心和帮助献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吧!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09年3月28日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

这一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

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

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全球。

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

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多个城市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共同为地球的明天作出贡献。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为了让更多的人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下面是一则活动宣传语,请你补充完整。

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对1万多名儿童视力状况的调查结果。

材料二:造成视力近视的原因材料三:孩子回家以后,很多家长出于一种望子成龙心切的心情,不断地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辅导班等等,挤占了他们大量的户外活动、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也是造成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请综合上面材料,对学生的近视情况及成因进行解说。

4.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处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班级准备开展“以居住条件看祖国变化”的专题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